食鹽每天多少是怎麼規定的
『壹』 每天食鹽量不得超過多少克
每天食鹽量不得超過10克。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氯化鈉(Sodiumchloride),是一種離子化合物,化學式NaCl,無色立方結晶或細小結晶粉末,味咸。外觀是白色晶體狀,其來源主要是海水,是食鹽的主要成分。易溶於水、甘油,微溶於乙醇(酒精)、液氨;不溶於濃鹽酸。不純的氯化鈉在空氣中有潮解性。
『貳』 每天攝入多少食鹽最佳
一般來說正常人每天對氯化鈉的需要量為2200毫克。
通常正常的飲食中蔬菜水果中,可能會含有大約1000毫克鈉。
剩下的1200毫克的氯化鈉可以從食鹽中獲取,通常只要在額外攝入三克的食鹽基,基本就能達到人體的必需量。
但是中國人群的攝入食鹽量遠超於其標准,可能會對心血管疾病,以及很多方面的疾病造成影響。
『叄』 人一天要吃多少鹽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人一天鹽的攝入量是小於6克。
很多人聽說「限鹽」健康,所以就一味的過度限鹽,但其實「過度缺鹽」也會產生極大的的危害,鈉鹽攝入不足會導致機體細胞內外滲透壓失去平衡,促使水分進入細胞內,從而產生不同程度的腦水腫,輕者會出現意識障礙,嚴重的會導致心率加速、厭食、惡心等不良反應。也就是說,鹽不可多,但是亦不能少,適量才是王道。
每天該吃多少鹽?
我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一個人一天鹽的攝入量是小於6克,其中2克鹽是人們日常吃進去的食物所包含的鹽量,實際一天炒菜用鹽量應是4克。一天攝入的鹽的量相當於把一個普通啤酒瓶蓋鋪平的量。
『肆』 人一天食用鹽的量不得超過多少克
世界衛星組織建議;食鹽的每日攝入量應控制在5克以下;國內一些營養專家建議我國人民近期攝入量應控制在10克以下;一般人認為,一位體重為70千克的成年人,以每天攝入6~10克以下;一般認為,一位體重為70千克的成年人,以每天攝入6~10克為宜。
流行病學調查表明,食鹽攝入水平與高血壓發生率呈明顯關系,如北京地區人日均食鹽入量為16~18克,高血壓發生率為9.5萬/人;廣東地區人日均食鹽攝入量為6~7克,高血壓發生率為2.5/萬人。我們在江蘇省揚州地區調查了463戶居民,表明這些居民食鹽攝入量平均每天高達16克。其中僅有4戶(占調查戶數的0.9%)符合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標准。符合國內營養專家標準的佔1/4,其餘3/4的家庭都超過每人每天10克的建議標准。
隨著食鹽攝入量的增加,高血壓的罹患率也相應增高。食鹽攝入量在一定范圍內(10~20克),每增加1克食鹽攝入,高血壓罹患約增加1%以左右。高血壓病人限制鈉鹽後,血壓會下降。嚴格限制鈉鹽,每日少於5克,血壓會明顯下降。
食鹽攝入量的多少,一般來說,與飲食習慣有關。我國民間有「吃咸有勁」的說法。
我國歷史上一直很窮,勞動方式以體力為主。鈉隨汗排出較多,生理需要補充較多的食鹽。在人群中,一般來說,與飲食習慣有關。我國民間有「吃咸有勁」的說法。
盡管在人類很難確切表明食鹽的攝入會引起高血壓,但在動物實驗中卻容易見到。在實驗用鼠飲食中增加鉀鹽,能預防鈉鹽的致高血壓作用。原始部落的人們不吃鈉鹽,而無高血壓,可能與他們食用大量鉀鹽有關。
食鹽是人體既必需且又要控制的調味品,嗜鹽與高血壓發生有關,這就需要引起足夠的重視。大力提倡平膳食,合理營養,限制食鹽攝入量,增加蛋白質,以控制高血壓病的發生和發展。
『伍』 鹽的正常攝入量應該是多少
從理論上說,一天每人不超過6克。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它們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食鹽中含有鋇鹽、氯化物、鎂、鉛、砷、鋅、硫酸鹽等雜質。我們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
注意
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6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陸』 成人每天適宜食鹽量多少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推薦成年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約相當於一啤酒瓶蓋的量。
人群的血壓水平和高血壓的患病率均與食鹽的攝入量密切相關。50歲以上的人、有家族性高血壓的人、超重和肥胖者,其血壓對食鹽攝入量的變化更為敏感。這些人膳食中的鹽如果增加,其發生高血壓、腦卒中、胃癌的危險性就會大大增加。
」高鹽飲食可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還可以改變血壓晝高夜低的變化規律,使發生心腦血管意外的危險性大大增加。」陝西省第四人民醫院臨床營養科主任張劍琴介紹說,研究顯示,高鹽攝入可導致腦卒中的風險顯著增加。長期高鹽攝入還會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6)食鹽每天多少是怎麼規定的擴展閱讀:
控制食鹽攝入的方法:
首先要糾正因口味過咸而過量添加食鹽和醬油的不良習慣,用控鹽勺量出每日的食鹽用量,每餐按量放入菜餚。一般20ml醬油中約含有3克食鹽,如果菜餚需要用醬油和醬類,應按比例減少食鹽用量。並注意減少醬菜、腌制食品以及其他過鹹食品的攝入量。
同時,愛吃鹹味食品的人,為了滿足口感的需要,可在烹制菜餚時,放少許醋,以提高菜餚的鮮香味,幫助自己適應少鹽食物。烹制菜餚時如果加糖,容易掩蓋鹹味,所以最好不要放糖。也不能僅憑品嘗來判斷食鹽是否過量,而應學會使用控鹽勺。
還要注意隱性鈉的問題,少吃高鹽(鈉)食品。醬油、鹹菜、醬豆腐、味精、雞精都是常見的隱藏「鹽」,面條、麵包、餅乾等在加工過程中,都添加了食鹽。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成人每天攝入食鹽應不超6克 相當於一啤酒瓶蓋的量
『柒』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多少克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日食鹽量不超過5g。
近年來許多試驗證實,食鹽攝入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膳食中食鹽攝入過多,可引起高血壓。世界衛生組織(WHO) 建議每人每日攝入5g 以下食鹽可預防冠心病和高血壓。我國規定成人每日攝入6g食鹽即可滿足機體對鈉的需要。
食鹽是指來源不同的海鹽、井鹽、礦鹽、湖鹽、土鹽等。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國家規定井鹽和礦鹽的氯化鈉含量不得低於95%。我國規定鋇含量不得超過20mg/kg。食鹽中鎂、鈣含量過多可使鹽帶苦味,含氟過高也可引起中毒。
據專家調查,吃鹽量與高血壓發病率有一定關系,吃鹽越多,高血壓發病率越高。阿拉斯加的愛斯基摩人的食鹽量很低,基本上沒有患高血壓的,而每天食鹽量高達20克左右的日本北部居民,高血壓發病率高得驚人。
(7)食鹽每天多少是怎麼規定的擴展閱讀:
食鹽的三個作用:
1、維持細胞外液的滲透壓
Na和Cl是維持細胞外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K和HPO4是維持細胞內液滲透壓的主要離子。在細胞外液的陽離子總量中,Na佔90%以上,在陰離子總量中,Cl佔70%左右。所以,食鹽在維持滲透壓方面起著重要作用,影響著人體內水的動向。
2、參與體內酸鹼平衡的調節
由Na和HCO3形成的碳酸氫鈉,在血液中有緩沖作用。Cl與HCO3在血漿和血紅細胞之間也有一種平衡,當HCO3從血紅細胞滲透出來的時候,血紅細胞中陰離子減少,Cl就進入血紅細胞中,以維持電性的平衡。反之,也是這樣。
3、氯離子在體內參與胃酸的生成
胃液呈強酸性,pH約為0.9~1.5,它的主要成分有胃蛋白酶、鹽酸和粘液。胃體腺中的壁細胞能夠分泌鹽酸。壁細胞把HCO3輸入血液,而分泌出H輸入胃液。
『捌』 正常人每天攝入鹽量是多少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正常人每人每日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中國營養學家建議不超過6克。在我國,北方人平均每日食鹽量15~20克,高血壓患病率為10%;南方人平均每日食鹽量12~13克,患病率約為5%~7%。
食鹽的化學名稱為氯化鈉,過多攝人鈉鹽,對高血壓病的防治不利。研究人員曾做過相關的動物實驗。實驗發現,進食含鈉鹽過多的食物,可使動物血壓升高,而限制鈉鹽,可使血壓下降。後來經醫學臨床驗證:高血壓病患者採用低鹽或無鹽飲食後,約有20%~60%的病人收到一定的降壓效果。
醫學還認為,每天吃12克食鹽的人,比每天吃8克以下食鹽的人,平均血壓要高20毫米汞柱。為什麼會有這么大的差別呢?
經研究發現,鹽易存積在血管壁內。血管的阻力越大,血壓就越高,心腎等內臟的負荷就越重,機體正常代謝功能就被打亂了,水腫就會出現,產生腦血管意外或心力衰竭的危險性就大幅度增加。
當吃得太咸時,由於體內攝入大量的鹽分,透過腸粘膜首先進入血循環之中,血液中的鹽分高了,必需要吸收水分來稀釋它,所以人便會覺得口乾,於是便大量地喝水,這些水分進入血液中,便使得血液的量擴張了起來。於是血壓便會升高。並不是說患高血壓的人不能喝水,而是因為如果血液中沒有過量的鹽,水分便不能在其中保留,很快經腎臟作為尿被排泄出去了,而血中鹽分過高的情況則不同了,鹽把水分保留在血液中增高了血壓。
現在也有大量研究證實,中醫限鹽即能有效降壓和降低高血壓病死亡率。如果把鹽限到每日4克後,約1/3中度高血壓病人不需服葯,降壓可達有效標准;有的雖降壓不明顯,但頭痛、胸悶等症狀減輕,血壓穩定;中度限鹽(3~5克/日),能增強其他降壓葯的作用。
在這里我們建議:高血壓病患者應把食鹽攝取量控制在每日3~4克以下。如果是輕度或早期高血壓患者,單純限鹽就有可能使血壓恢復正常。
另外,平時限鹽主要是控制烹調時和餐桌上的用鹽量,如果每人每天吃3~4克食鹽,那麼其中的鈉含量足以保證人體的正常需要;如果每人每天能將食鹽攝人量控制在6~8克,也就是說一個三口之家一個月用500克或略多一點鹽,是比較合適的。這樣既對健康有利,又不會影響菜的美味。
此外,營養學家還建議,應盡量少吃含鹽量高的食物如腌製品、動物內臟、蛤貝類、菠菜等。加鹼饅頭也含鈉,平時應多吃谷類和水果,因為裡面含鈉較少。如果需要補鉀的話,可多吃含鉀多的食物,如海帶、紫菜、木耳、山葯、香蕉、馬鈴薯、魚類、西紅柿、蘑菇乾等。食用鈉低鉀高的"低鈉鹽"、"保健鹽",可起到限鹽補鉀的雙重作用。
1.健康成人每人每日食言不超過6克
2.糖尿病患者不超過5克
3.高血壓患者不超過3克
4.糖尿病高血壓患者不超過2克
孩子應該比成人要一少些。
『玖』 每天食鹽攝入多少克,可以滿足正常需要
人體對鈉的需要量很低,中等體重的成人,每天攝鈉1-2克(相當於食鹽3-5克),即可滿足生理的需求量。但世界衛生組織關於食鹽的標準是每人每天鹽攝入量在4—6克之間,1至6歲的幼童每天食鹽不應超過2克,1周歲以前以每日不超過1克為宜,3個月後的嬰兒可適當吃些鹹食。
天天每人攝入多少鹽量為宜?
1、健康人按世界衛生組織的薦用量為6g。
2、對前述疾病的成人患者和老年人為2~5g(體質差或病較重者宜取小值)。
3、1~5歲的兒童不超過2g;1周歲以前的幼兒不超過1g。
註:1.上述薦用量是總的鹽量,包括醬油、味精、鹹菜、鹹肉、咸魚等調料和佐餐食品中的含鹽量在內。
2.當鹽用於治療低血壓等病時,用量不受此限。
『拾』 食鹽標準是多少
每人每天食鹽量不超過6克,人體對鈉的安全攝入量為1000—2500毫克,鹽中含40%的鈉,也就是每日只能攝入2.5—6克食鹽,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建議,鹽的攝入量每人每天應在6克以下.除了食鹽能夠提供鈉之外,醬油中含18%的鹽,鹽腌食品如鹹菜、醬製品、咸雞蛋等都有較高的食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