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確定反曲弓是多少英寸
① 這是反曲弓還是復式弓
這是反曲弓,而且你把弓片安反了。反曲弓弓片彎曲的部分應該是朝外的,如圖。
反曲弓弓弦長度一般比弓長短4英寸,大約10.16厘米。可以去店裡配一下弓弦和箭
② 競技反曲弓運動中,為什麼大家使用的箭長會僅僅略大於拉距
只有頂級運動員才有必要「僅略大於拉鋸」,大多數業余選手只是模仿,
現代反曲需要「響片」以精確固定拉鋸,可以裝在瞄桿上,而不用裝在弓身。運動員的箭長略大於拉距,可以使箭,弓,與運動員的身體完美配合,而普通選手達不到這樣的效果,僅僅只是模仿而已。
③ 1.5米的身高能玩1.6米的反曲弓嗎
可以啊,1.6m約等於66英寸的反曲,很多女孩子都是用這個尺寸的弓。身高不是主要的問題,主要看拉距是否適合,如果弓太長,拉距沒有達到最佳范圍,就不會達到標注的實際磅數!
④ 36磅反曲弓 拉踞26英寸,合66厘米。求舒適的弓箭擾度
知道拉鋸和撓度,看來是做過功課,但是:
1)都是玩弓的人了,還用『弓箭』這種把弓和箭兩樣東西摻在一起的外行話?
2)是『撓度』而非『擾度』
回歸正題:
1)你說的『36磅反曲弓』是指在28寸標准拉距下36磅嗎?如果不是,由於不同的弓拉力曲線不同,無法判斷在26寸拉距時是多重。所以,還是需要測一下實際拉重才行。
2)假定是26寸實拉36磅,從Easton選箭表上看,應該是在T2~T3之間,撓度應該是700~800間為宜。如果用響片截箭長度加1~2寸,選800~900撓度的應該差不多(或許會偏軟,但寧可選軟也不選硬)。
以上僅供參考,請謹慎採納
⑤ 求教同樣68寸反曲弓27寸弓把和25寸弓把的區別
首先你的明白,弓長等於弓片+弓把,
68英寸片裝到27寸把上就變成70英寸了
一般來說:
把越長,磅數就會降低,箭速變慢,兼容性提高
把越短,磅數就會越高,箭速變快,容錯性降低
不知道這樣說你能明白嗎?
⑥ 反曲弓把弦安上後怎麼感覺不對呀!藍色的弓和弦之間距離怎麼那麼小,求高手指點指點
弓檔不對,參照弓的說明書調整一下,
可以換短弦,或者把弦多擰幾圈。
反曲通常應該在9~10英寸(23~25厘米)附近。
⑦ 射箭運動員使用的弓的長度是多少
奧運會項目的射箭比賽,所用的競技反曲弓,長度是按選手的拉距來選擇。
一般拉距27~29英寸選擇68英寸弓,29~31英寸選擇70英寸,31+英寸選擇72英寸,
26~27英寸選擇66英寸,24~26英寸選擇64英寸。
⑧ 反曲弓的調整七步曲
調整是使器材與射手匹配的過程,例如箭、弓和箭台這些器材(包括弓弦、箭側墊等等)。聽起來這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實際上,按照下面介紹的方法,每個部件的調整都是很簡單的,簡單到只要多射幾支箭就可以搞定。
調整的目的是通過下述兩個方面提高精度:
1. 幫射手確保箭每支箭飛離弓有高度一致性。
2.使弓箭系統有較好的容錯度,令射手因技術不夠好引起的失誤降至最低。
弓的調整分為七步,你最好是按下面指引的次序來調,否則的話,你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一直調下去。不過話說回來,可以理解,要想射出好成績,你可能確實需要不時的去微調一下。
第一步預調
首先,箭必須有正確的硬度,箭的硬度不合適,非常難調(箭稍軟一點是可以調的,但過軟的話,基本上,很難)。硬度可以根據供應商提供的對照表去查。當然,你需要先知道弓的拉力和你的拉距,如果不知道,可以咨詢懂的人。
調之前,要確認以下事情:
確認箭是直的,箭羽是合適的,箭尾也是完全平直。
確認弓能安裝了能完成常規射擊部件,例如合適的弓弦,合適的瞄,合適的穩定器,箭台,箭側墊等等。
確認箭側墊不會妨礙箭羽通過(例如確保旋轉箭羽順利通過)。
把瞄的准心調至箭桿的中部。
調整箭側墊壓力適中。
第二步--調整弦距
弦距也稱弦高、弓檔。
弦距正確與否,可以通過射擊時聲音的好壞判斷。先把弦距調至製造商推薦的最低值,然後用絞緊弓弦的辦法,以固定步長(如1/16或1/8英寸,越小越精密,但需要更多的時間)增加弦距,注意應兩邊同時絞,以保證搭箭點位置不變,射幾箭,記錄弓的雜訊和震動情況,如果有數字測試儀最好,然後再增加弦距,射擊和記錄,重復直至弦距調至製造商推薦的最大值。環境越靜越好,最好請人幫忙聽和記錄(因為你自己忙著射擊呢,不要分心)。
最合適的弦距是弓噪和弓振最低的時候對應的弦距。
注意:這里有很重要一點就是每次射箭時保證搭箭點的相對(箭台等)位置沒變。因為弦距的變化可能會引起搭箭點位置的變化(弦距的變化是由弓臂投射距離變化引起的)。最後弦距的確定應該是對應靶上箭著點最高點對應的弦距值,因為這時弓的效率最高。
輸入能量=輸出能量+弓自身消耗的能量
輸出能量最大,意味著弓自身消耗的能量最小,也就是為什麼弓噪和弓震最低的原因。
第四步-調中心射擊
調中心射擊的目的是為了保證箭飛離弓時,箭的兩個節點和目標三點一線。
首先找弓臂的中心。在每個弓臂上,距離箭台每隔1英寸的位置用膠帶貼一個標記。
利用穩定器或弓把,把弓掛在椅子或其他東西上。
注意:不要讓弓臂受力。
把箭搭在弓弦上,從弓把後面往前看。用一隻眼睛看弓弦與弓臂上標記的對准線,檢查箭和弓弦的相對位置。
如果箭完全處在中心,箭與弦應該成一條直線,但是,因為手指撒放會造成彎曲,就不應該調成這樣。
調整箭側墊,使箭的箭尖探出弓弦一個直徑,形成中心偏外,調成這種狀態後,就鎖定箭側墊調整帽,不用再理他了。
第五步-箭硬調整
如果箭的硬度不合適,就會發生「魚尾」樣飛行,即箭尖和箭尾在水平方向振盪。
首先,調箭側墊的彈性至中等。
有幾種方法可以檢查是否魚尾,但最可靠的辦法是裸箭法。有些射手喜歡紙調法,但紙調法更適合復合弓,對於手指射手很不可靠,因為箭飛出時,手指會造成箭側向動作,從而使紙上的撕裂狀況是多種多樣的。
下面以右手射手為例介紹一下方法,左手射手反過來就行了。
在距離靶15-20碼的地方瞄準同一個點,最少射3支羽箭和2支裸箭,觀察箭著點位置。
如果裸箭的箭著點在羽箭的右側(軟了),就增強箭側墊的壓力,或調低弓的拉力或減輕箭尖的重量。
如果裸箭箭的箭著點在羽箭的左側(硬了),就降低箭側墊的壓力,或調高弓的拉力或增加箭尖的重量。
如果你沒法把裸箭射到羽箭的周圍,要檢查一下是否是穿越的問題,如果箭桿對於弓把或者別的什麼東西顯得過於活躍,那是絕對調不出來的。
還要記得檢查弓臂對准線。如果弓臂太軟可能是能量鈕松動了,例如它跑到了最頭上,就可能造成這種結果。
第六步-箭羽穿越
箭桿基本調好之後,撒一些乾燥紛在上面,撒在箭桿低於截面的1/4處,箭羽,箭台,箭台與瞄準窗的安裝處,撒好後射箭(注意不要弄亂粉末)。檢查粉末線。
如果穿越存在箭羽打箭台,可以將箭尾旋轉1/32再試。重復該方法直至問題解決。
檢查箭台臂,當箭搭在箭台上時,箭台臂是否探出箭桿。
換小一點兒的箭羽試下
嘗試不同的設置(箭硬),不同的箭台,等等。
如果全都試過了還不行,換細一點兒的箭側墊。
第七步-硬度補償
如果箭過軟,可以降低拉力,減少箭尖重量,增加弓弦的股數,減少弦距。或者也可以用金屬箭尾頭來代替牙線。
如果箭過硬,可以增加拉力,增加箭尖重量,減少弦的股數,增加弦距。
不要改變箭的FOC,Easton推薦的FOC(箭桿的彈跳點):
鋁箭: 7-9% ;
ACCs 9-11%;
ACEs 11-16%。
調整弓臂投影距離
這個參數是描述弓臂平衡的。例如,上弓臂是38磅,下弓臂是36磅(是的,不太可能,但可忍受),這時會因為上弓臂的負荷過重導致弓臂上翹,導致很難瞄準。這是一個很極端的實例,但很說明道理。射手進行系統調整時,應更注重弓臂投影距離的調整。
現代弓臂一般都是成對製造,為什麼還要調呢?原因是因為弓把與握把都是非對稱的。通過以下兩點,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動態距離:影響弓弦的作用力。這個調整需要調整搭箭點。
靜態距離:影響拉力。調整時要調整弓臂的夾角(可以用大小合適的片狀物墊或其他方法)。推薦的靜態距離一般在1/8-1/4英尺。這是標準的從弓臂(弓把和弓臂的結合點)到弓弦的垂直距離),接近此點到弓臂尖(弓梢)的距離。無論如何,還是必須要根據射手所持的弓和弦來確定弓臂的投射距離。
要調整靜態距離,可以站在離靶18米/20碼處(40/1500px靶),對准靶,緩緩地拉弓至定位點,重點是手要直接移至定位點,而且要非常的慢。
如果箭著點在上,就增大下臂的磅數或減少上臂的磅數。與此相仿,如果箭著點在下,就減少下臂的磅數或增加上臂的磅數。
⑨ 弓箭中反曲弓的箭6078什麼意思
首先,我要強調一點,所謂的6078是玻璃纖維箭,屬於一種存在明顯安全隱患的產品,不建議使用。
其次所謂6078的標準是不符合國際標准制的
60指的是直徑6.0mm,78指的是長度78cm
國際標准制是,前兩個數字代表箭桿的外徑,後兩個數字代表箭桿的內徑
如室內賽神器2314,指外徑為23/64英寸,為9.128mm,內徑為14/64英寸,為5.556mm。
無論何種編號,指的都是34英寸(86.36cm)長的原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