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搏每秒多少下怎麼算
① 成年人一分鍾內脈搏跳動多少下算是正常的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 據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鍾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鍾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鍾超過200次。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人就無法正常地生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生理學家發現,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進行激烈運動的人,他們的心臟得到了鍛煉,心跳次數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國當今有位足球運動員,每分鍾心跳才37次;1928年奧運會上,有位運動員,每分鍾才28次。原來,心臟得到更好鍛煉的人,心肌纖維變得粗大,心室壁變得厚實,心臟本身也擴大了。英國一位前世界馬拉松賽冠軍於70歲因癌症去世後,醫生發現他的心臟比正常人約重30%,送血管道——冠狀動脈約粗1倍。這樣的心臟收縮起來自然非常強勁有力,每次跳動輸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雖然跳得少,可由於血多,也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了。 心動過緩 有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竇性心動過緩。竇性心動過緩可分為病理性及生 理性兩種。生理性竇性心動過緩是正常現象,一般心率及脈搏在50~60次 /分,運動員可能會出現40次的心率,不用治療,常見於正常人睡眠中、體 力活動較多的人。心率或脈搏小於50次多數為病理性,需要治療,嚴重者 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當你檢查心電圖發現有竇性心動過緩怎麼辦呢? 1. 對於沒有心臟不舒服的人,脈搏在50~60次/分,這種竇性心動過 緩多為生理性,即為正常現象,不用擔心會影響健康,也不用治療。 2. 對於心臟有不舒服的人,注意數平時平靜時的脈搏數,再數心臟不 舒服時的脈搏數,如果每次不舒服時脈搏數都比平時有減少,就說明你的 不舒服是心動過緩引起,需要治療,嚴重者要安裝心臟起搏器來加快心率 。你也可以先檢查24小時心電圖,看看心率最慢有多少。如果心臟的快慢 有心臟不舒服沒有關系,脈搏在50~60次/分,則說明不用治療心動過緩, 但需要做其它檢查,來確診你是不是有心臟病。 治療方法1 參附湯 【組成】人參30g、附子15g。 【用法】先將生薑、大棗用水煎湯,去渣留汁,以湯代水煎煮人參、附子,取汁徐徐飲服。目前臨床多隻用人參、附子二葯,水煎服。病情嚴重者,可日服2劑。注射劑肌內注射,或靜脈滴注,每次2-10毫升,或遵醫囑。 【功效】功能益氣回陽救脫。 【方解】本方加乾薑、吳萸、麥冬,研末吞服,輔以丹參注射液靜注,治療竇性心動過緩。方以人參大補元氣,附子回陽救逆,一重於氣,一重於陽,氣陽兼顧,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身有汗出、氣短、脈象微弱,為其辨證要點。 【方劑來源】宋·《婦人良方大全》。製成注射液,名參附註射液。 治療方法2 補陽還五湯 【組成】生黃芪120g、當歸尾6g、赤芍葯6g、地龍3g、川芎3g、桃仁3g、紅花3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功能補氣,活血通絡。 【方解】本方加味,治療本病。主要用於重用補氣之黃芪,配以當歸尾、赤芍、桃仁、紅花等活血祛瘀,使氣足而血行,瘀去絡通,為其配伍特點。臨床應用以半身不遂、氣虛血瘀、舌淡苔白、脈緩無力,為其辨證要點。
② 正常人的脈搏一分鍾跳動的次數是多少
正常人的脈搏一分鍾跳動60次/分~100次/分。
可視脈搏為我們心臟跳動的晴雨表。安靜狀態下脈搏次數過快大於100次/分,就可能存在心動過速;如果脈搏小於60次/分,則可能存在心動過緩。
心跳正常情況下,一般心率和脈率一致,正常的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及脈動為70次左右,心率、脈動都有一個正常范圍內的上下浮動空間,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比如運動員心率比普通人相較慢一些,每分鍾跳50次也算正常。
(2)脈搏每秒多少下怎麼算擴展閱讀:
形成和傳播
脈搏的形成有賴於兩個基本條件
1、心臟的舒縮。
2、動脈管壁的擴張性和彈性。
因心臟有縮有舒,動脈內壓才有升有降;又因動脈管壁具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動脈內壓的升降,才能以脈搏波的形式從主動脈開始,沿著管壁而迅速傳播到各分支動脈,直到微動脈末梢。
脈搏波的傳播速度與血流速度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生理現象。
當心室收縮射血到主動脈時,長長的血柱以每秒0.2~0.5米的速度沿著動脈系統各分枝流動,流動速度以主動脈最快,到微動脈毛細血管網流速最慢,可以減速到停滯狀態,而脈搏波的傳播速度則因各段動脈的管壁彈性不同而異。
主動脈管壁的彈性纖維最豐富,因而其擴張性和彈性最大,脈搏波的傳播速度最慢,一般為3~5米每秒。中等大的動脈如橈動脈和股動脈,其管壁的彈性纖維較少,擴張性和彈性較小,脈搏波傳播速度較快,約為7~10米每秒。小動脈彈性更小,傳播速度顯著加快,約為15~35米每秒。動脈硬化時,脈搏波的傳播就更快。
參考資料:人民網-自摸脈搏可監測心臟情況
③ 正常人脈搏一分鍾多少下
脈搏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每分鍾70-80次,平均約72次/分。
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④ 人的脈搏一秒約跳動多少下
一般來說脈搏不會跳。。這是心臟的跳動(至於為什麼震動在那裡我就不知道了),你的心臟一分鍾跳幾下,你的脈搏一分鍾就跳幾下。正常成年人安靜時的心率有顯著的個體差異,平均在75次/分左右,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
⑤ 一分鍾脈搏跳多少次算正常
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每分鍾70-80次。
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脈搏能夠反映心率、心律、心臟收縮力和動脈管壁狀態。脈搏有脈律、節律、緊張度、強弱、動脈管壁的彈性5個衡量標准。正常人節律應規整。緊張度,強弱適中,動脈管壁光滑柔軟並有一定的彈性。
(5)脈搏每秒多少下怎麼算擴展閱讀:
脈搏的形成有賴於兩個基本條件
1、心臟的舒縮
2、動脈管壁的擴張性和彈性。
因心臟有縮有舒,動脈內壓才有升有降;又因動脈管壁具有豐富的彈性纖維,動脈內壓的升降,才能以脈搏波的形式從主動脈開始,沿著管壁而迅速傳播到各分支動脈,直到微動脈末梢。
脈搏波的傳播速度與血流速度是兩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生理現象,當心室收縮射血到主動脈時,長長的血柱以每秒0.2~0.5米的速度沿著動脈系統各分枝流動,流動速度以主動脈最快,到微動脈毛細血管網流速最慢,可以減速到停滯狀態,而脈搏波的傳播速度則因各段動脈的管壁彈性不同而異。
中等大的動脈如橈動脈和股動脈,其管壁的彈性纖維較少,擴張性和彈性較小,脈搏波傳播速度較快,約為7~10米每秒。小動脈彈性更小,傳播速度顯著加快,約為15~35米每秒。動脈硬化時,脈搏波的傳播就更快。
⑥ 正常人脈搏跳動頻率為多少次每秒
脈搏即動脈搏動,脈搏頻率即脈率。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每分鍾70-80次,平均約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正常人脈率規則,不會出現脈搏間隔時間長短不一的現象。正常人脈搏強弱均等,不會出現強弱交替的現象。
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
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
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因此,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中醫更將切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心動周期中,由於心室收縮和舒張的交替進行脈管發生周期性擴張和回位的搏動。
病情危重,特別是臨終前脈搏的次數和脈率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同學您好,如果問題已解決,記得採納哦~~~您的採納是對我的肯定~
祝您策馬奔騰哦~
⑦ 如何計算脈搏
數脈搏一分鍾,跳動多少下,就是脈搏多少。
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為60到100次/分,常為每分鍾70-80次,平均約72次/分。老年人較慢,為55到60次/分。
脈搏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胎兒脈搏頻率為每分鍾110-160次,嬰兒為每分鍾120-140次,嬰兒為每分鍾90-100次,學齡兒童為每分鍾80-90次。
(7)脈搏每秒多少下怎麼算擴展閱讀
觸摸脈搏
觸摸動脈搏動,有著非常重要的臨床意義;其實普通人也可以做到。
一般觸摸橈動脈:把自己的一個手的食指、中指和無名指,放到另一個手大拇指的根部的掌面的橈側(那兒有骨頭結節隆起,就挨著隆起的手掌面)可以摸到動脈搏動,就是橈動脈。
⑧ 脈搏一秒鍾跳多少下
脈搏就是指淺表動脈的搏動。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幼兒每分鍾90-100次,學齡期兒童每分鍾80-90次,成年人每分鍾70-80次。另外,運動和情緒激動時可使脈搏增快,而休息,睡眠則使脈搏減慢。成人脈率每分鍾超過100次,稱為心動過速,每分鍾低於60次,稱為心動過緩。臨床上有許多疾病,特別是心臟病可使脈搏發生變化。因此,測量脈搏對病人來講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檢查項目。中醫更將捫脈作為診治疾病的主要方法。
⑨ 什麼是脈搏它是怎麼計算的
動脈是由彈性結締組織和肌肉形成的導管。當大量血液進入動脈時,動脈壓力將增加,並且管的直徑將擴大。這種膨脹可以在身體較淺的表面感受到,即所謂的脈搏。
正常人的脈搏和心跳是一致的。正常成人每分鍾60至100次心跳,通常每分鍾70至80次心跳,平均每分鍾約72次心跳。老年人較慢,每分鍾55至60次。脈搏的頻率受年齡和性別的影響。胎兒每分鍾110-160次,嬰兒每分鍾120-140次,孩子每分鍾90-100次,學齡兒童每分鍾80-90次。
(9)脈搏每秒多少下怎麼算擴展閱讀:
脈搏的形成
心臟有收縮和放鬆,動脈內壓力上升和下降。由於動脈壁富含彈性纖維,動脈內壓可以從主動脈脈沖波的形式上升和下降,並沿著壁迅速擴散。到每個分支動脈,直到微動脈結束。脈搏波速度和血流速度是兩種不同的生理現象。
當心室收縮到主動脈時,長血柱沿著動脈系統以0.2至0.5米/秒的速率分支。流量,流速在主動脈中最快,到微動脈毛細血管網的流速最慢,可以減速到停滯狀態,脈搏波傳播速度隨著每段的壁彈性而變化。
主動脈壁的彈性纖維最豐富,因此膨脹和彈性最大,脈搏波傳播速度最慢,一般為每秒3至5米。中等大小的動脈,例如橈動脈和股動脈,在壁上具有較少的彈性纖維,較少的擴張和彈性,以及較快的脈搏波傳播,每秒約7至10米。
小動脈的彈性較小,傳播速度明顯加快,約為每秒15至35米。當發生動脈硬化時,脈搏波傳播得更快。
參考資料:網路-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