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怎麼讀
1. 中秋節舒情的詩句
中秋節抒情詩句
1、對望中天地,洞然如刷。——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2、凈洗浮空片玉,勝花影、春燈相亂。——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3、萬里嬋娟,幾許霧屏雲幔。——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4、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5、想子胥、今夜見嫦娥,沈冤雪。——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6、老子高歌,為問嫦娥,良夜懨懨,不醉如何?。——張養浩《折桂令·中秋》
7、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8、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郭應祥《醉落魄·丙寅中秋》
9、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10、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11、柳下系舟猶未穩,能幾日、又中秋。——劉過《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12、有客躊躇,古庭空自吊孤影。——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13、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4、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15、每圓處即良宵,甚此夕偏饒,對歌臨怨。——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16、圓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李嶠《中秋月二首·其二》
17、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18、激氣已能驅粉黛,舉杯便可吞吳越。——史達祖《滿江紅·中秋夜潮》
19、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蘇軾《念奴嬌·中秋》
20、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水調歌頭·丙辰中秋》
21、孤兔凄涼照水,曉風起、銀河西轉。——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22、莫遣素娥知道,和他發也蒼華。——劉克庄《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23、目窮淮海滿如銀,萬道虹光育蚌珍。——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24、想見廣寒宮殿,正雲梳風掠。——辛棄疾《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鈐》
25、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晏殊《中秋月》
26、問深宮,姮娥正在,妒雲第幾。——吳文英《永遇樂·乙巳中秋風雨》
27、何處樓高,想清光先得。——吳文英《尾犯·甲辰中秋》
28、遮莫圓明似前度,不知誰續廣寒游。——慧霖《閏中秋玩月》
29、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30、照野霜凝,入河桂濕,一一冰壺相映。——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31、隔翠幌銀屏,新眉初畫,半面猶遮。——劉克庄《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32、雁邊風訊小,飛瓊望杳,碧雲先晚。——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33、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蘇軾《陽關曲》
34、日,過中秋而去,作此曲以別余。——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35、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36、直待黃昏風卷霽,金灧灧,玉團團。——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37、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38、何須如鉤似玦,便相將、只有半菱花。——劉克庄《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39、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40、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徐有貞《中秋月·中秋月》
41、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晁補之《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42、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蘇軾《念奴嬌·中秋》
43、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44、況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圓。——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45、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里。——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46、試自判此生,更看幾度,小住為佳。——劉克庄《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47、露冷闌干,定怯藕絲冰腕。——吳文英《玉漏遲·瓜涇度中秋夕賦》
48、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陳著《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49、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蘇轍《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50、人間寶鏡離仍合,海上仙槎去復還。——吳文英《思佳客·閏中秋》
51、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文徵明《念奴嬌·中秋對月》
52、禪邊風味客邊愁,饋我清光又滿樓。——慧霖《閏中秋玩月》
2. 的古詩中秋節的古詩
中秋月
唐-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中秋
唐-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臨江仙-最好中秋秋夜月
宋-朱敦儒
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時易雨多陰。
難逢此夜更無雲。
玉輪飛碧落,銀幕換層城。
桂子香濃凝瑞露,中興氣象分明。
酒樓燈市管弦聲。
今宵誰肯睡,醉看曉參橫。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宋-張孝祥
同是瀛洲冊府仙,今朝聊結社中蓮,
胡笳按拍酒如川。
喚起封姨清晚暑,更將荔子薦新圓,
從今三夜看嬋娟。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江城子-中秋佳月最端圓
宋-陳著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
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拍人間。等閑看。
好處時光,須用著些難。
直待黃昏風卷霽,金灧灧,玉團團。
念奴嬌-中秋效李敬齊體,每句用月字。案此
元-白樸
一輪月好,正人間、八月涼生襟袖。
萬古山河,歸月影、表裡月明光透。
月桂婆娑,月香飄盪,修月香人手。
深沉月殿,月蛾誰念消瘦。
今夕乘月登樓,天低月近,對月能無酒。
把酒長歌邀月飲,明月正堪為友。
月向人圓,月和人醉,月是承平舊。
年年賞月,願人如月長久。
中秋月
明-徐有
3. 中秋節有關古詩詞
1、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代: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2、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 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3、陽關曲·中秋月
——宋代: 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4、念奴嬌·中秋
——宋代: 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5、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代: 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
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憂。但恐同王粲,相對永登樓。
6、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代: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4. 中秋古典詩詞
喜逢中秋國慶雙節同慶,龍騰盛世,月滿乾坤,家國美滿。中秋夜,正是舉杯邀月,開宴賞花,闔家團圓的時候,吟詠幾首中秋的詩詞頓覺英姿勃發、豪氣橫生。
十五首中秋的詩詞,品讀好詩詞陪你一起過中秋!
中秋月
唐-張祜
碧落桂含姿,清秋是素期。
一年逢好夜,萬里見明時。
絕域行應久,高城下更遲。
人間系情事,何處不相思。
中秋
唐-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臨江仙-最好中秋秋夜月
宋-朱敦儒
最好中秋秋夜月,常時易雨多陰。
難逢此夜更無雲。
玉輪飛碧落,銀幕換層城。
桂子香濃凝瑞露,中興氣象分明。
酒樓燈市管弦聲。
今宵誰肯睡,醉看曉參橫。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浣溪沙-中秋坐上十八客
宋-張孝祥
同是瀛洲冊府仙,今朝聊結社中蓮,
胡笳按拍酒如川。
喚起封姨清晚暑,更將荔子薦新圓,
從今三夜看嬋娟。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
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
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
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江城子-中秋佳月最端圓
宋-陳著
中秋佳月最端圓。老痴頑。見多番。
杯酒相延,今夕不應慳。
殘雨如何妨樂事,聲淅淅,點斑斑。
天應有意故遮闌
5. 洞仙歌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6. 求10首中秋詩詞,帶翻譯
1、《中秋月》宋代: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釋義:
月光下梧桐樹影隨著時間推移,不知不覺的移動著,在這團圓夜仍是獨自面對著角落。月宮中的嫦娥現在也未嘗不感遺憾吧,陪伴她的,畢竟只有那清冷的月宮和孤寂桂樹。
2、《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代: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釋義:
零落的桂花瓣,如同一顆顆玉珠從月亮下邊撒落下來,拾起殿前的桂花,花瓣帶著露珠更顯濕潤。到現在也不知道天上發生了什麼事,這桂花大概是嫦娥撒下來給予眾人的吧。
3、《陽關曲·中秋月》宋代:蘇軾
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釋義:
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4、《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宋代: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釋義:
世上萬事恍如一場大夢,人生經歷了幾度新涼的秋天?到了晚上,風吹動樹葉發出的聲音,響徹迴廊里,看看自己,愁思爬上了眉頭,鬢邊生出了白發。酒並非好酒,常因客少發愁,月亮雖明,卻多被雲層遮住。在這中秋之夜,誰能夠和我共同欣賞這美妙的月光?我只能拿起酒杯,凄然望著北方。
5、《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釋義:
庭院地面雪白樹上棲息著鵲鴉,秋露無聲無息打濕了院中桂花。今天晚上人們都仰望當空明月,不知道這秋思之情落在了誰家?
6、《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唐代: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釋義:
去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園邊歡度佳節。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卻是在被貶後的湓浦沙頭水館前度過。向著西北怎麼才能看到故鄉在哪裡,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昨天的秋風吹過無人理會這凄涼的秋意,今晚清朗的月光還似以往。
7、《一剪梅·中秋無月》宋代: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月也杯中 一作:月在杯中)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釋義:
回憶昔日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花影映照在酒杯中,皓月也倒映在酒杯中。今晚同樣在樓台舉杯賞月,可是烏雲密布,雨水浸濕了紗窗,哪裡還有月光。我簡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畫堂里沒有月亮,只有紅燭高照,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慢慢把曲唱到終。
8、《念奴嬌·中秋》宋代: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釋義:
置身高樓,憑高看去,中秋的月夜,長空萬里無雲,顯得更為遼闊無邊。月亮的光輝從天上照射下來,使秋天的碧空沉浸在一片清冷之中。在月宮的瓊樓玉宇上,仙女們乘鸞鳳自由自在地來來往往,我嚮往月宮中的清凈自由,秀麗的江山像圖畫般的美麗,看過去在朦朧的月色里,樹影婆娑。
現在我把天上的明月和身邊自己的影子當成知心朋友和他一起起舞,希望愉快地度過如此良宵,邀月賞心,用酒澆愁,但悲愁還在。不要辜負了這良辰美景,此時此刻,唯有月亮才是我的知音,渴望乘風歸去,在明凈的月宮里,把橫笛吹得響徹雲霄,喚起人們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嚮往。
9、《洞仙歌·泗州中秋作》宋代: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鞦韆頃。
釋義:
遮蔽了月光的青色雲影處,一輪明月穿過雲層,像一面金燦燦的明鏡飛上碧空。長夜的空階上卧著桂樹的斜影。夜露漸涼之時,多少秋蟬零亂地嘶鳴。京城邈遠難至,倒是這一輪明月,與人為伴,對人更加親近。
水晶簾兒高高捲起,雲母屏風已經打開,明月的冷光照入室內,宛如浸潤著佳人的淡淡脂粉。待我許多月色澄輝,傾入金樽,直到拂曉連同流霞全都傾盡。再攜帶一張胡床登上南樓,看鋪灑月光的人間,領略素白澄潔的千頃清秋。
10、《中秋》唐代: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釋義:
閑暇之餘漫步在秋天的夜色中低聲吟唱,總覺得心裡空虛郁悶、心裡惴惴不安。今天晚上如果再沒有圓滿的月亮,今年的秋天就算是虛度光陰了。
7. 中秋節的的古詩
中秋節的詩詞有: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 ·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
宋 ·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 ·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陽關曲·中秋月》
宋 · 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 · 杜甫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稍下巫山峽,猶銜白帝城。 氣沈全浦暗,輪仄半樓明。 刁斗皆催曉,蟾蜍且自傾。 張弓倚殘魄,不獨漢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 ·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 ·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宋 · 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可憐今夕月,向何處,去悠悠?是別有人間,那邊才見,光影東頭?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 謂經海底問無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 · 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在杯中。月在杯中。今宵樓上一尊同。雲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滿堂惟有燭花紅。杯且從容。歌且從容。
《念奴嬌·中秋》
宋 · 蘇軾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 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
《水調歌頭·中秋》
宋 · 米芾
砧聲送風急,蟠蟀思高秋。我來對景,不學宋玉解悲愁。收拾凄涼興況,分付尊中醽醁,倍覺不勝幽。自有多情處,明月掛南樓。 悵襟懷,橫玉笛,韻悠悠。清時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甌。可愛一天風物,遍倚闌干十二,宇宙若
《秋宵月下有懷》
唐 · 孟浩然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念奴嬌·中秋對月》
明 · 文徵明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並骨寒,人在水晶宮里。蛟龍偃蹇,觀闕嵯峨,縹緲笙歌沸。霜華滿地,欲跨彩雲飛起。 記得去年今夕,釃酒溪亭,淡月雲來去。千里江山昨夢非,轉眼秋光如許。青雀西來,嫦娥
《水調歌頭·徐州中秋》
宋 · 蘇轍
離別一何久,七度過中秋。去年東武今夕,明月不勝愁。豈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載涼州。鼓吹助清賞,鴻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綺裘。素娥無賴,西去曾不為人留。今夜清尊對客,明夜孤帆水驛,依舊照離
《中秋》
唐 · 司空圖
閑吟秋景外,萬事覺悠悠。 此夜若無月,一年虛過秋。
《中秋月·中秋月》
明 · 徐有貞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潔。偏皎潔,知他多少,陰晴圓缺。 陰晴圓缺都休說,且喜人間好時節。好時節,願得年年,常見中秋月。
8. 詠中秋古詩詞
願人無別離——蘇軾的中秋情懷
古人愛用明月清風來表達內心的閑適灑脫,古時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更貼近於自然,面對夜夜可見的月亮,李白寫出過「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佳句,杜甫也寫過「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秦時明月漢時關」和「明月千里照相思」更是在時間和空間中,將古人和今人、此地和外地的親人用一輪亘古不變的月亮連接了起來。而千古以來,中秋之月最著名的詩詞莫過於蘇軾的《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這位著名的宋代大文豪一生寫就了三千多首詩詞,明月是他詩詞中出現頻率較高的字眼,《念奴嬌·赤壁懷古》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江城子·密州出獵》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記承天寺夜遊》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前赤壁賦》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舉酒屬客,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這只是選取了他較為著名的幾首詩詞,可以說對於明月的熱愛,無人能及,林語堂在《蘇東坡傳》中提到他(蘇軾)曾猜測月亮上的黑斑是山的陰影。也就沒有任何人會懷疑蘇軾在943年前中秋所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為什麼是一首千古絕唱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這首詠月詩是蘇軾主動遠離朝廷紛爭,到達密州所做,此時中秋團圓佳節,和弟弟子由已有七年未見,在和友人登上高樓賞玩月色、詩酒年華之後,當人群散盡之後,詩人的內心愈加落寞,更加思念遠方的弟弟。
在寫下《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蘇軾的內心還是輕松愉悅的,畢竟他自認是一個務實的人,請求外放只是一個不求自全的凜然士大夫的高尚選擇,京師內有一個獨斷專行的王安石,遠離不喜歡的人與事,倒也可以在地方做出一些政績,為老百姓做一些實事。
此時的蘇軾,還不是蘇東坡,還未體會到人無選擇的現實,蘇東坡一生中有兩次重要的貶謫,第一次是「烏台詩案」,首當其沖的就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秋節前三年,即公元1073年的中秋節所寫的《八月十五日觀潮》第四首:「吳兒成長狎濤淵,冒利忘生不自憐;東海若知明主見,應教斥鹵變桑田。」這首詩作為蘇軾抨擊「王安石新政」的證據之首被彈劾。
在「烏台詩案」之後,蘇軾才徹底的成為了蘇東坡,和他喜愛的白居易一樣,有了一塊城東之地,命名為東坡。六年之後再次寫就的中秋詞章,早已不似曾經的那般瀟灑恣意。
《念奴嬌·中秋》
憑高眺遠,見長空萬里,雲無留跡。桂魄飛來光射處,冷浸一天秋碧。玉宇瓊樓,乘鸞來去,人在清涼國。江山如畫,望中煙樹歷歷。我醉拍手狂歌,舉杯邀月,對影成三客。起舞徘徊風露下,今夕不知何夕。便欲乘風,翻然歸去,何用騎鵬翼。水晶宮里,一聲吹斷橫笛。
雖然依舊是「不知今夕何夕,起舞弄清影」,但卻已不是《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中用團圓的希望來安慰內心,反而是用回憶來彌補此時的心碎,用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來慰藉思鄉的愁苦。
在經歷了「烏台詩案」的貶謫之後,雖然經歷了四個多月、一百四十多天的監禁和生死的考驗,蘇東坡內心還未全然見悲涼或是愁苦,直到「元祐黨禍」後的流放,「兼濟天下」已成為了一種不可能,蘇東坡也到了要知天命的時候。
《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秋涼 一作:新涼)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這首《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同為中秋所做詞句,其中展示的情緒就遠不及前兩首的豪放了,反而更添些許婉約,語句中已然有了愁苦和凄然,曾經的豁達和開明早已不見蹤影,留下的是「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孤獨以及秋涼心涼的悲哀與無奈,分離似早已成為了常態。
待到最後,看透了和家人團圓無望的蘇東坡也不得不接受現實,再沒了「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心願,也看透了「對影成三客。」的現實,甚至也透徹了「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
二十歲之前一直在家鄉讀書,直到參加科考,遇到歐陽修,成為文壇新秀,家人都是他生命中的主題,待到進入京城這樣的政治爭斗的漩渦,似乎和家人的分離就成為了常態,原本一年一度的中秋團圓佳節,也成為了一種奢侈。「六年逢此月,五年照別離」、「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這樣的情形不絕於耳。也因此「願人無別離」就成了蘇軾在中秋節最大的願望。
9. 關於中秋節的古詩古詩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宋 · 蘇軾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
《望月懷遠 / 望月懷古》
唐 · 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 · 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中秋月》
宋 · 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 ·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西江月·世事一場大夢》
宋 · 蘇軾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雲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陽關曲·中秋月》
宋 · 蘇軾
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陽關曲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
唐 · 杜甫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 ·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
宋 · 辛棄疾
一輪秋影轉金波。飛鏡又重磨。把酒問姮娥。被白發、欺人奈何。 乘風好去,長空萬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洞仙歌·泗州中秋作》
宋 · 晁補之
青煙冪處,碧海飛金鏡。永夜閑階卧桂影。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神京遠,惟有藍橋路近。 水晶簾不下,雲母屏開,冷浸佳人淡脂粉。待都將許多明,付與金尊,投曉共、流霞傾盡。更攜取、胡床上南樓,看玉做人間,素秋
《木蘭花慢·可憐今夕月》
宋 · 辛棄疾
中秋飲酒將旦,客謂前人詩詞有賦待月無送月者,因用《天問》體賦。
10. 自古美人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是哪首詩裡面的
出自清代袁枚的《隨園詩話·卷四》,有佟氏姬人名艷雪者,一絕甚佳,其結句雲:「美人自古如名將,不許人間見白頭。」
解釋:美人和著名的將領都是命運多舛的,能夠壽終正寢的機會很小。
(10)露涼時零亂多少寒螿怎麼讀擴展閱讀:
1、《隨園詩話》:
是清代袁枚的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著作。是一部有為之作,有其很強的針對性。《隨園詩話》所論及的,從詩人的先天資質,到後天的品德修養、讀書學習及社會實踐;從寫景、言情,到詠物、詠史;從立意構思,到謀篇煉句;從辭采、韻律,到比興、寄託、自然、空靈、曲折等各種表現手法和藝術風格,以及詩的修改、詩的鑒賞、詩的編選,乃至詩話的撰寫,凡是與詩相關的方方面面,可謂無所不包了。
2、書籍精華:
本書的精華在於「話」』而基礎卻在於「詩」,故書中采錄了大量印證詩論的作品,不拘時代、流派,不拘作者身份、性別,尤可稱道者是閨秀之什頗多。本書亦有不少詩壇掌故、詩歌本事、詩人軼事的記載,雖不無庸俗之處,但可見乾隆文化狀況的一個側面。
3、作者簡介:
袁枚(1716-1797年),清代詩人、詩論家。字子才,號簡齋,晚年自號蒼山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袁枚是乾隆、嘉慶時期代表詩人之一,與趙翼、蔣士銓合稱為「乾隆三大家」;與趙翼、張問陶合稱為「性靈派三大家」。
乾隆四年(1739年)進士,授翰林院庶吉士。乾隆七年外調做官,曾任江寧、上元等地知縣,政聲好,很得當時總督尹繼善的賞識。乾隆十七年(1752年)袁枚迫於無奈,終於違心再次出山。但袁枚與上司陝甘總督黃廷桂關系極不融洽,於是剛滿一年,就請了長病假,急切地返歸隨園。
三十三歲父親亡故,辭官養母,在江寧(南京)購置隋氏廢園,改名「隨園」,築室定居,世稱隨園先生。自此,他就在這里過了近50年的閑適生活,從事詩文著述,編詩話發現人才,獎掖後進,為當時詩壇所宗。袁枚24歲參加朝廷的科考,試題是《賦得因風想玉珂》,詩中有「聲疑來禁院,人似隔天河」的妙句,然而總裁們以為「語涉不庄,將置之孫山」,幸得當時總督尹繼善挺身而出,才免於落榜。
著作有《小倉山房文集》;《隨園詩話》16卷及《補遺》10卷;《新齊諧》24卷及《續新齊諧》10卷;隨園食單1卷;散文 ,尺牘,隨園食單說部等30餘種。散文代表作《祭妹文》,哀婉真摯,流傳久遠,古文論者將其與唐代韓愈的《祭十二郎文》並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