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一共有多少個配件
1. 小鵬汽車質量如何,值得購買嗎
我覺得質量還可以
簡單介紹一下:
小鵬汽車成立於2014年,總部位於廣州,是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由何小鵬、夏珩、何濤等人發起,團隊主要成員來自廣汽、福特、寶馬、特斯拉、德爾福、法雷奧等知名整車與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三星、華為等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2018年1月,小鵬汽車交付了39輛新車,並成為首家進入乘聯會新能源車銷量榜的互聯網造車企業。1月10日,小鵬汽車G3車型在美國CES國際電子消費展上全球首發,將於2018年春季上市。1月29日,小鵬汽車正式宣布啟動22億元人民幣的B輪融資,獲得阿里巴巴、富士康和IDG資本的聯合領投,在B輪融資完成後,小鵬汽車在資本市場的資金將超過50億元人民幣。3月1日,小鵬汽車宣布摩根大通亞太區投行主席顧宏地正式加盟,出任副董事長兼總裁。3月7日,小鵬汽車的首座超級充電站在廣州建成。2019年11月13日,小鵬汽車宣布完成C輪4億美元融資,投資方包括小米集團和公司創始人何小鵬。除了4億元美元融資外,小鵬汽車還宣布獲得招行、中信及匯豐銀行等多家銀行總額達數十億人民幣無抵押信用貸款。
2. 小鵬汽車怎麼樣
小鵬汽車(XPENG)團隊成立於 2014 年中,總部位於廣州,專注於針對一線城市年輕人的互聯網電動汽車的研發,第一款量產車的目標是一輛時尚、跨界的電動 SUV。
小鵬汽車是廣州橙行智動汽車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由何小鵬、夏珩、何濤等人發起,團隊主要成員來自廣汽、福特、寶馬、特斯拉、德爾福、法雷奧等知名整車與大型零部件公司,以及阿里巴巴、騰訊、小米、三星、華為等知名互聯網科技企業。
核心技術
純電驅動系統
小鵬汽車的純電驅動系統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其中電機控制器、DCDC、充電機等被安置在了前艙內,電池系統則布置在乘員艙地板下方。小鵬汽車的初版電機功率密度達到 10kW/L,目標達到 14.5kW/L,超過國內平均水平 1 倍以上。電池方面,小鵬汽車的電池包已經經過了 4 次迭代開發,能量密度接近 150Wh/kg,不同於國內電動車電池包大多採用自然冷卻或者風冷,小鵬汽車設計了液冷電池包,可以在曝曬試驗後,輸出功率 200kW 以上而溫升控制在 10 度以內,有效的解決了電池溫升問題。該套純電驅動系統已經進行了台架測試、轉轂測試和試驗場道路測試,累計測試里程超過 5000 公里。
智能系統
小鵬汽車智能系統以中控大屏為核心,它除了是一個互聯網的入口和終端外,更多的是一個智能化的平台。中控大屏取代了傳統中控實體按鈕,而代之以一系列的虛擬按鈕。小鵬汽車的智能控制系統專注於對車本身的智能控制,而非簡單的互聯網娛樂。通過中控大屏,可以方便的控制方向盤位置、座椅位置、車燈開關、車窗升降、空調設定等,還可以進行駕駛風格的選擇、底盤剛度的調節、制動能量回收強度等的調節等等。更重要的是,結合外圍的感測器資源如智能相機、雷達、GPS 等,能夠搭建起智能駕駛平台,並且這個平台是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配置、裁剪或者擴展的。
3. 小鵬p7多少個氣囊
小鵬p7有4個氣囊,小鵬P7配有2個前排安全氣囊,2個側安全氣囊。小鵬P7車身的長寬高分別為4880mm、1896mm、1450mm,軸距為2998mm。
4月27日,網路中曝光出一組小鵬P7發生事故的現場圖片。從圖片中可以看到,現場應該疑似為小鵬P7與路邊燈柱發生了左前方小角度撞擊。
現場燈柱底座嚴重彎曲變形,損壞程度比較嚴重。據此判斷事故撞擊的力度並不輕,車速可能較快。
現場的小鵬P7左前方受損較為嚴重,發動機罩、前保險杠、左前葉子板均嚴重損毀。車輛左前門可以正常開啟,並且前排主駕駛氣囊、副駕駛氣囊、左側前後排頭部氣簾均完全打開。而左側A柱從圖片上看並沒有明顯的變形,前風擋玻璃左下角疑似損毀。
圖片中並沒有人員傷亡的情況,交警已到場處理。目前事故原因尚不得而知,截至發稿時。小鵬官方並沒有任何說明,尚沒有警方發布事故相關信息。關於事故進展及事故原因也會持續跟進。4月27日也就是今天,小鵬P7將正式上市,目前尚不清楚該事故車輛是否為發布會用車。
(圖/文/攝: 問答叫獸) 問界M5 小鵬汽車P7 AION V 傳祺GS8 小鵬P5 理想ONE @2019
4. 小鵬汽車的功能配置
除了整車最為關鍵的部分外,小鵬汽車都通過代工合作的方式進行生產。零件供應商和小鵬汽車採取互相投資的方式加強紐帶關系,測試檢驗盡量使用社會已有資源,從而避免了過大的早期成本投入。
小鵬汽車已經完成了研發工作中第一階段的工作,即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的純電驅動系統的開發和以中控大屏為核心的智能系統的開發,也稱「三電一屏」的開發。目前搭載小鵬汽車「三電一屏」的樣車累計試驗里程已超過5000公里。
5. 小鵬汽車的核心技術
小鵬汽車的純電驅動系統以電機、電池、電控為核心。其中電機控制器、DCDC、充電機等被安置在了前艙內,電池系統則布置在乘員艙地板下方。小鵬汽車的初版電機功率密度達到10kW/L,目標達到14.5kW/L,超過目前國內平均水平1倍以上。電池方面,小鵬汽車目前的電池包已經經過了4次迭代開發,能量密度接近150Wh/kg,不同於國內電動車電池包大多採用自然冷卻或者風冷,小鵬汽車設計了液冷電池包,可以在曝曬試驗後,輸出功率200kW以上而溫升控制在10度以內,有效的解決了電池溫升問題。該套純電驅動系統已經進行了台架測試、轉轂測試和試驗場道路測試,累計測試里程超過5000公里。
小鵬汽車智能系統以中控大屏為核心,它除了是一個互聯網的入口和終端外,更多的是一個智能化的平台。中控大屏取代了傳統中控實體按鈕,而代之以一系列的虛擬按鈕。小鵬汽車的智能控制系統專注於對車本身的智能控制,而非簡單的互聯網娛樂。通過中控大屏,可以方便的控制方向盤位置、座椅位置、車燈開關、車窗升降、空調設定等,還可以進行駕駛風格的選擇、底盤剛度的調節、制動能量回收強度等的調節等等。更重要的是,結合外圍的感測器資源如智能相機、雷達、GPS等,能夠搭建起智能駕駛平台,並且這個平台是可以根據用戶的需求進行配置、裁剪或者擴展的。
小鵬汽車造型設計的理念是簡潔、實用。追求優雅的車身比例,簡潔有力的線條,精緻多樣的材質細節,強調造型基於功能,讓每一個造型特徵都變得有意義。特別是內飾的人機交互設計中,嘗試更加深入了解用戶行為,在深度極致的用戶體驗中,打造情感化智能化的汽車。
小鵬汽車造型團隊匯集了包括來自蘭博基尼、福特亞太、泛亞、廣汽等中外一線的設計師,並在上海8號橋設立了小鵬汽車造型中心。
6. 小鵬汽車G3硬核改裝之剎車輪轂篇在此淺談
小鵬剎車系統升級和輪轂的改裝這次剎車系統升級一共分以下幾個配件:1.前剎車升級為alconcar89前6卡鉗2.goodbridge的剎車鋼喉(剎車喉管)3.前380魚線競技碟和後剎車360競技碟4.pmu999競技剎車片5.競技剎車油————————————————————當時參考了很多數據,電動車最關心的就是能耗消耗,所以選用了英國的alcon這牌子。之前其中一輛跑賽道的廠車用了,覺得特別好。當是一也考慮過用ap的9660,但是卡鉗對與G3來說會太重,所以選用目前市面上最輕的alconcar89型號。屬於鍛造卡鉗,鵬友們感興趣就自己網路吧。鋼喉主要目的是為了高速急剎車讓剎車不會衰退。最後說下剎車皮,這個pmu剎車好處就是剎車制動屬於世界頂級了,缺點就是踩剎車有響聲。因為G3是屬於新車,剎車所有數據是專業師傅一點點量好再測算出來,所以改車數學也很重要。在這里也非常感謝那些愛好汽車的師傅。最後希望這篇文章對各位鵬友有所幫助。剎車系統篇
7. 小鵬汽車有哪些核心技術品控到底好不好
提起「造車新勢力」這個詞,相信很多朋友都會意味深長的彼此笑而不語,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這幾年市場的不斷變化,以及各個企業的努力發展,一些做得比較好的品牌都利用自己的優勢,贏得了不少市場,也擁有了自己的技術,
小鵬汽車作為其中的代表,在智能方面做得很不錯,而且在智能方面也擁有自動研發核心技術,小鵬汽車作為自主品牌少有的自研輔助駕駛的公司,這方面確實有自己的優勢,在自主研發方面,小鵬汽車擁有感知、定位、規劃、決策的核心演算法研發能力,並且建立了車端、雲端的數據處理分析能力,可以實現基於實際數據的演算法快速迭代,通過OTA給用戶不斷增強的自動駕駛能力,
持續優化自動駕駛功能。在品質上面,小鵬汽車的配置也是可圈可點的,像小鵬G3使用的永磁同步電機,一般來說,連特斯拉這種比較貴的車,都未必使用永磁同步電機,這種相對來說價格會貴一點,但是在省力省電和續航方面都有不少優勢,小鵬汽車總的來說,還是國產造車中比較不錯`的,對於小鵬我還是很期`待的。
8. 小鵬汽車怎麼樣
整體來說,質量還是可以的。小鵬汽車的加速比汽油車猛,這個車的起步性能也是可以,紅綠燈路口起步時,都可以比後面的車快很多,基本是甩掉後面的車輛,加速很線性。幾個月的用車感受,倒沒發生啥質量問題,整體表現還是比較穩定。
使用G3時,多的是一些新科技使用體驗。首先是車輛可以跟小鵬汽車的APP進行綁定,很多功能都可以靠該APP來使用,感覺比較方便。例如充電時,可以通過充電界面尋找充電樁,知道車輛的充電狀態,什麼時候可以充完電等。
小鵬汽車的優勢:
1、在外觀方面,小鵬汽車採用了星際設計元素,貫穿整個車頭的LED燈帶很有未來感,辨識度非常高,機器蓋和保險杠的設計也是突出了一些弧線的設計元素,相比競爭對手更加時尚,前衛。同時,側面線條也非常流暢,尾部的溜背設計凸顯了轎跑的屬性。
2、在性能方面,純電動車相比燃油車加速有著天然的優勢,小鵬汽車的後驅長續航車型搭載了一台永磁/同步單電機,並採用了後置布局形式。這台電機的最大功率為196千瓦(267馬力),峰值扭矩為390牛·米,百公里加速為6.7秒,這還只是官方數據,實際甚至有人測出過6.3秒的加速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