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每年進口汽車多少金額
A. 中國汽車關稅到底是多少
進口汽車關稅25%
消費稅稅率依據車輛排氣量(10-40%)增值稅17% 還需交購置稅、車船稅
綜合稅率=基本關稅(25%)+消費稅(10%-40%)+增值(17%)+其它(主要看排量),總計大約120%左右。關稅主要看進口車排量,排量不一樣、品牌不同,關稅也不同。另進口車需要有品牌授權書,舊機動車是法律禁止進口的。
B. 中國每年大概賣出多少汽車
中國每年汽車銷售大於1850萬輛。
同比增長0.84%和2.45%,平均每天銷售5.07萬輛。
C. 2002-2008年 2002-2006年 全國每年 進口汽車總金額及數量數字
來自海關的統計數據顯示,2006年1~10月,我國共進口汽車18萬輛,同比增長41%,已經超過2005年全年進口量,月均進口達到1.8萬輛。其中,轎車進口85960輛,越野車進口69884輛,分別占機動小客車進口量的50.11%和40.74%。
由於四季度已經進入車市旺季,預計月均進口量不會低於1.5萬輛,全年進口量可能超過21萬輛,相比去年的16.3萬輛,增幅在29%左右,大體與國產車增長保持同步。
分析認為,2006年進口車同比增幅較大的主要原因是消費需求的拉動。
D. 中國進口車關稅是多少
分析如下:
進口汽車關稅25%
消費稅稅率依據車輛排氣量(10-40%)增值稅17% 還需交購置稅、車船稅綜合稅率=基本關稅(25%)+消費稅(10%-40%)+增值(17%)+其它(主要看排量),總計大約120%左右。關稅主要看進口車排量,排量不一樣、品牌不同,關稅也不同。另進口車需要有品牌授權書,舊機動車是法律禁止進口的。
(4)中國每年進口汽車多少金額擴展閱讀:
消費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稅暫行條例》的規定,我國目前僅對4類貨物徵收消費稅。
第一類:過度消費會對身體健康、社會秩序、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危害的特殊消費品,如煙、酒、鞭炮、焰火。
第二類:奢侈品等非生活必需品,如貴重首飾及珠寶玉石、化妝品以及護膚護發品。
第三類:高能耗的高檔消費品,例如小轎車、摩托車。
第四類:不可再生和替代的石油類消費品,例如汽油、柴油。
E. 1995--2005中國進出口汽車整車數量,金額,國別,品牌,關稅是多少
據海關統計,2005年我國出口汽車整車172639輛,金額158158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20.5%和158.4%。其中出口轎車31125輛,金額27058萬美元,分別增長233.4%和222.2%;出口越野車1844輛及其他車輛。
2005年我國進口汽車整車161608輛,金額517078萬美元,分別下降8%和4.5%。其中小轎車進口76542輛,金額259413萬美元,分別下降34.1%和20.7%;進口四輪驅動越野車65966輛,金額181941萬美元,同比增長86.8%和66.3%。
F. 1990~2005 中國汽車進口數量謝謝!
你為對人了
90年代以來共進口汽車(含整套散件)114萬輛,其中1992年進口21萬輛、1993年進口31萬輛、1994年進口28萬輛、1995年進口15.8萬輛,進口量也比較大。市場佔有率分別為19.8%、24.0%、20.8%和11.0%,但從1994年下半年以後,由於受國內市場疲軟和需求不足的影響,進口汽車的數量呈下降趨勢,1996年尤為明顯,市場佔有率降至5.65%,是歷史上的最低點,處於本次波動的低谷。進口轎車從建國至1995年始終在我國轎車市場上占據統治地位。
1990~2005 中國汽車進口數量大致在180萬輛左右。
G. 如果汽車進口稅降至12.5%,買主流進口車可以省多少錢
汽車是生活中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所以隨著每個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多數人都會選擇買車方便出行,但是有一個好消息,汽車關稅降低了。據了解,對進口汽車徵收的關稅為25%,關稅主要取決於進口汽車的排量。排量不同,品牌不同,關稅也不同。假設一輛4.0L汽車的清關價格為30萬元,按原稅率計算含稅價格為58.5萬元。如果關稅降至12.5%,含稅價格為52.65萬元,減少了5.85萬元,節省了開支。
總的來說,關稅的降低無疑對國內消費者有利,他們在購買汽車時將有更多的選擇。至於買一輛進口車要便宜多少,這取決於發動機排量,因為這是主要的消費稅,排量越大,關稅對汽車價格的影響就越小。 面對主流進口車來說,12.5%的進口稅能降低多少價格取決於原價。如果是百萬的超級跑車,可以節省很多成本。
H. 2011年中國汽車出口量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2011年,汽車出口81.4萬輛,同比增長49.5%,比上年同期增加26.9萬輛,創歷史新高,對同期汽車增長貢獻度達60.8%,成為拉動今年汽車銷售增長的主要力量。另據海關統計,2011年全國進口汽車103.7萬輛,同比增長27.8%。
I. 中國汽車進出口現狀
汽車出口國內國外「冰火兩重天」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專家認為,近一段時期以來,我國汽車國內外市場的發展形勢可謂「危」「機」並存,「冰火兩重天」。一方面,在國家鼓勵汽車生產、促進汽車銷售政策的拉動下,國內汽車市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2009年6月,國內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5.3萬輛和114.2萬輛,已經連續四個月上百萬輛水平;上半年產銷已達600萬輛,增速超過15%。但另一方面,汽車出口形勢依然嚴峻,經濟危機造成的國際汽車市場萎縮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改善,汽車企業的海外市場開拓步履維艱。從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的公布的統計數字來看,2009年上半年,我國共出口汽車整車15.8萬輛,比2008年同期減少5.8%;出口金額23.3億美元,同比減少50.4%。各個車型的出口數量與2008年同期相比都出現大幅回落,其中,整車底盤、越野車、小客車和轎車等車型出口下降較多,下降幅度均超過或接近70%。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研究員楊愛國指出,金融危機的全球蔓延使中國汽車出口遭到重創。從數據顯示,中國汽車出口在經歷了連續五年的「井噴式」增長後,在2008年第三季度開始出現明顯回落,出口數量比當年第二季度減少13.6%,出口金額減少6.7%;第四季度的出口數據延續了這種趨勢,並且回落幅度更加明顯。「雖然與2007年相比,2008年全年我國汽車出口絕對數量仍然在增加,但是出口拐點已經顯現。而步入2009年後,我國汽車出口下滑趨勢已經形成,尤其今年前兩個月份,出口總量跌入低谷,雖然以後各月的出口量有所回升,但總體出口趨勢與往年的增速相比已不可同日而語。」專家指出。汽車出口企業面臨的困境針對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大幅回落,專家分析認為,除了全球性經濟危機導致的世界汽車市場萎縮外,我國汽車出口面臨的巨大壓力主要來自於國外經銷商資金短缺、主要出口國提高貿易壁壘以及價格競爭力的削弱等來自外部環境的多層負面因素。楊愛國認為,各國經濟下滑,很多國家的銀行系統加緊對信用風險的控制。銀行收緊信貸,導致國外經銷商資金短缺,加上銷售市場的停滯,對汽車的進口需求產生較大影響。這是導致我國汽車出口增速大幅回落的主要原因之一。「雖然我國汽車出口量在最近幾個月有所回升,但是目前尚不能確定這種趨勢是否意味著國際汽車市場的回暖。」楊愛國指出。在低迷的國際汽車市場需求下,主要出口市場貿易保護主義開始抬頭,貿易摩擦增多,導致我國汽車出口頻頻受阻。比如,2008年我國汽車出口「頭號」市場俄羅斯對進口乘用車車身加收15%並且不少於5000歐元進口關稅,對進口商用車加收關稅10%-20%;「二號」市場阿爾及利亞對乘用車進口加收1000-2000美元的關稅;我國汽車出口核心市場烏克蘭也將汽車進口關稅由10%提高到23%等等。「這些主要出口目的國的貿易壁壘的提高,對中國汽車出口造成極大壓力。」楊愛國表示。此外,人民幣對主要出口目的國的匯率波動給我國企業造成很大成本壓力,削弱了我國汽車出口的價格競爭力。出口企業的「危」與「機」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汽車分會專家認為,全球性經濟危機不僅給我國汽車企業帶來沖擊,也使世界汽車產業的格局發生了變化。我國汽車出口企業應當堅持「走出去」的戰略,面向長遠發展,在嚴峻的形勢下發現藉以利用的機會。從上半年情況來看,以一般貿易方式出口汽車數量較多的企業包括長城汽車股份公司、奇瑞汽車有限公司、哈飛汽車公司、吉利汽車公司、重慶渝安進出口公司、陝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一汽進出口公司、安徽江淮汽車公司、華晨金杯汽車有限公司、蘇州金龍客車、廈門金龍客車、宇通客車、福田汽車、廈門金旅、中通客車等。前十位的出口額占出口總額的41.5%,但各企業出口數量均比去年同期產生較大波動。楊愛國分析認為,當前我國汽車企業出口面臨的問題除了經濟危機導致的全球市場萎縮尚未見底,汽車的海外需求狀況前景不明之外,還面臨著匯率、庫存等壓力。與此同時,受經濟危機影響,許多汽車廠家的國外經銷商因資金短缺造成銷售困難,撤單、拖欠現象嚴重,貿易糾紛增多;另外,由於海外市場環境惡化,中國信用保險公司對高風險地區的項目加強了審核和控制。對於企業來說,由於海外市場和國內市場法規及技術上的差異,一些庫存產品無法直接在國內銷售,只能由企業自行消化,加重了企業負擔和經營風險。楊愛國認為,雖然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給我國汽車產業走向國際造成了極大挑戰,但挑戰與機會總是並存,只要恰當並巧妙地利用這次經濟危機對世界汽車產業造成的打擊,對於中國汽車產業的成熟和壯大將是個極好的機遇。此外,隨著經濟危機的蔓延,各國的汽車產業都遭受重創,而我國國內汽車市場卻逆勢而漲。這或許是我國汽車產品塑造國際品牌的好時機。一個具有活力的市場加上物美價廉的產品,使得企業對其他國家市場的品牌滲透變得相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