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析男性血多少克如何補充
① 長期透析的病人需補充哪些營養這6大營養素,缺一不可
透析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已成為維持尿毒症病人生命的治療方式之一,能延續生命,進而提高其生活質量。但尿毒症病人伴有營養不良時可增加透析帶來的不良反應,同時也影響預後,那該如何做好營養支持呢。
1、蛋白質
透析會消耗大量蛋白質或使得蛋白質丟失,所以需適當補充蛋白質。一周接受3次透析,透析時間是12個小時的病人,每天每公斤蛋白質攝入量需達到1.0~1.2克。尤其是選擇優質蛋白質,如蛋類奶類、魚肉禽肉以及瘦肉等。一些尿毒症病人口味發生變化,尤其是對紅肉,嚴重時無法忍受肉食味道,所以體內獲取不到應有的蛋白質,這種情況下可選擇蛋類,豆腐或豆製品等;還有烹調肉類時可以適當添加調味品能掩蓋肉類味道,有條件的話可選擇蛋白質營養補充劑。限磷飲食的病人。需限制一些蛋白質豐富且高磷食物,如魷魚、沙丁魚或動物內臟等,還有各種雜豆類香菇冬菇、肉湯以及堅果等。
2、能量
接受血液透析的病人,無論是處於休息狀態、活動或進食後消耗的熱量跟普通人差不多。進行輕體力活動的人每天每公斤能量攝入在35千卡;60歲以上以及活動量少的人每天每公斤能量攝入在30千卡。靜息狀態下,腹透跟普通人能量消耗差不多,因此能量攝入每天每公斤在35~45千克。身體肥胖或超重的人需減少熱量攝入,體力勞動多的人可適當增加,期間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3、碳水化合物
生活中大部分食物屬於碳水化合物的,以多糖為主,限制單糖或雙糖攝入,以免引起或加重高血脂。可以從五穀類和薯類中獲取多糖,少吃單糖或雙糖的食物,如糕點糖果蔗糖和太甜的水果以及各種飲料等。
4、脂肪
大部分尿毒症病人伴有高甘油三酯血症,因此需嚴格限制飽和脂肪酸以及多不飽和脂肪酸攝入,可適當增加單不飽和脂肪酸食物,避免引起高脂血症,降低患上心腦血管疾病風險。
5、液體、鈉和鉀
血液或腹膜透析的病人,每天鈉攝入量不能超過1800~2500毫克,鉀攝入量在2000~2500毫克,保證液體攝入量出入平衡,通常是500加前一天尿量。同時要保持正常體重,多觀察病情變化,監測好血壓,防止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肺水腫。
6、維生素
透析病人體內易缺乏維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維生素,因此需適量補充,可以從新鮮水果中獲取。也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選擇醫學用途醫學配方食品來補充水溶性維生素。
溫馨提示
除了注意飲食外也不能忽略心理上的護理,多給予病人一定的耐心和關懷,讓其樹立能戰勝疾病信息。多和他們溝通和交流,了解其內心真實想法以及身體上的不適,積極減輕身體上的痛苦。嚴格按照醫生囑咐用葯,補充足夠水分以及營養物質,提供愉悅且輕松的生活環境。
#家庭醫生超能團## 健康 2021#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② 怎樣補血效果最好,透析能吃什麼
血液透析病人限制鈉、鉀、磷鹽
透析患者應嚴格控制鈉、鉀、磷鹽的攝入,每天可進食鈉鹽6克左右,如有嚴重高血壓或水腫,應限制在3g/天。血透病人血鉀容易升高,高血鉀可導致嚴重的心律失常,甚至心跳驟停。時刻都要記住一點,透析只是輔助腎臟進行工作的,如果長期單純依賴地透析,腎臟僅有的功能也會因為長期不用而萎縮、報廢。
③ 血透病人吃什麼營養
膳食治療是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療基礎,因為血液透析常常會導致營養物質的丟失,因此血液透析患者的飲食應按照以下要求補充營養。
1.控制水分攝入水分攝入過多,易誘發或加重水腫、高血壓,甚至心力衰竭,表現為氣促、胸悶等。因此,對水分攝入應「量出為入」,透析者應控制每日體重增加不超過0.5~0.8公斤。若口渴,可含小冰塊、薄荷糖或嚼口香糖,以促進唾液的分泌。禁用含酒精的飲料以免誘發痛風。而新鮮果汁則含鉀量較高,一般軟飲料常含一定的鈉鹽,故建議選用純水或礦泉水。池州市第二人民醫院腎病內科塗先來
2.限制鈉、鉀攝入為了防止水腫和高血壓,患者需要不同程度地限制鈉的攝入。大多數透析患者每天鈉攝入應限制在4~6克以內,嚴重的高血壓患者更需要嚴格限制鈉的攝入。但長期的低鹽飲食會影響患者的食慾,產生疲倦,注意根據患者的飲食習慣,提供多樣化及色、香、味俱全的飲食。如果患者飲食中鈉得到很好控制,水的攝入也就容易控制。尿毒症時腎排鉀能力明顯降低,常出現高血鉀而致心律失常、危及生命。鉀普遍存在於各類食品中,尤以肉類、豆類為多,米面次之,蛋類較少。蔬菜中特別是菠菜、番茄,水果中桔柑、瓜類、香蕉、桃、柚等均含有較高的鉀。透析患者每日攝入的鉀應限制在2~3克。防止食入過多鉀的有效方法,除注意食物品種以外,應以煮的方式加工,後棄湯而食,因大部分鉀離子留在湯中。
3.增加蛋白質補充量
血透治療常常導致氨基酸和蛋白質的丟失,所以膳食原則應當放寬,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應提高到1.0~1.2克/公斤。這個營養標准對於維持穩定狀態的血透患者是合理的,但對於緩解透析前營養不良及透析後出現感染、心臟病、胃腸道等疾病時,就顯得不夠了,還需額外補充必需氨基酸等營養素。
如魚、瘦肉、牛奶、雞蛋等含必需氨基酸豐富的動物蛋白。
4.限制膽固醇攝入量
血透患者常常伴有高脂血症。但是,限制膽固醇應有所選擇,因為許多含膽固醇的食物也是含優質蛋白質的主要食物,如肉、蛋等。患者可選吃蛋清,既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又能減少膽固醇的攝入。魚肉或禽類的白肉比紅肉好,應注意選擇。
5.鈣的攝入
由於透析患者活性維生素D缺乏以及機體對活性維生素D作用抵抗,且飲食中限制磷的攝入,往往造成血鈣濃度偏低。應在嚴密監測血清鈣磷水平條件下,給患者補充足夠的鈣劑和維生素D。
6.避免高磷飲食
尿毒症患者氨基酸代謝異常,高磷血症是引起腎性骨病和繼發性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的重要因素。磷主要存在於奶製品、蛋黃、動物內臟(心肝)、蝦仁、花生、堅果類、豆製品等食物中,注意適當控制;菜湯中含有溶解的磷,應少喝為佳。為了保證蛋白質攝取量,在充分透析的基礎上服用磷結合劑也是防治高磷血症的重要方法。
此外,而由於進食不足、代謝改變和維生素經透析後丟失,導致維生素的缺乏。因而應注意補充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A等。
對於飲食的建議
1、 盡量避免食用豆類及其製品,少食堅果(如:核桃、栗子、杏仁等)及腌制食品(如鹹菜、醬菜等)這些南貨店裡的食品。
2、為了使肌酐、尿素氮能增加排出,就必須使大小便通暢,大便寧可一天兩三次而不要兩三天一次。
④ 血液透析常規血流量調多大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28
⑤ 透析後身體應該補充哪些營養,幫幫我!加急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
血液透析患者營養不良十分常見,發生率約佔1/3,導致患者住院率及死亡率明顯升高,且常處於慢性炎症、疲勞、創傷難以癒合中。其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1)營養物質吸收減少:過分的飲食限制,使得營養物質攝入減少或不均衡;透析不充分;尿毒素以及葯物使用、精神抑鬱等因素刺激使得胃排空延遲或時常腹瀉,營養物質吸收障礙。
(2)營養物質丟失增加:在透析排毒、排水的同時,一些小分子營養物質如氨基酸、維生素B12等也不同時被排出、如血液透析5小時將丟失6~8g氨基酸,若有消化道出血存在,其100ml相當於14~17g蛋白質。
(3)蛋白質分解增加:代謝性酸中毒,內分泌紊亂如生長激素、胰島素樣生長因子,甲狀腺素、腎上腺皮質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增加以及慢性炎症狀態均可引起患者蛋白質分解增加,導致營養不良發生。
二、血液透析營養不良的後果:
透析患者營養不良的原因與厭食、感染、代謝紊亂、透析中營養物質的丟失有關,也與透析膜的不相容有關。其中最主要的是進食量不足,達不到機體的最低需要量。臨床上透析營養不良時會發生諸多不良後果,如抵抗力下降,常合並細菌感染,甚至黴菌或結核感染,且感染後不易控制;還有體力下降,患者常感疲乏,工作精力下降,嚴重者生活不能自理;心理上易產生自卑及精神上的困擾,生活質量下降,失去生活樂趣。營養狀況好者可正常透析數十年,而營養狀況差者,其尿毒症合並症和死亡率均增加,病人壽命明顯縮短。因此,患者在做好充分透析的同時,要掌握有關的飲食常識,注意熱量和各種營養葯物的攝取,以防治營養不良的發生。
三、血液透析營養不良的防治措施
對尿毒症合並營養不良者,應盡可能尋找並糾正導致營養不良的可逆因素,治療伴發多種並發症,強調早期透析和充分透析,並給予營養不良,包括口服和非腸道兩種補充法。
(1)經口補充:口服必需氨基酸是最簡便易行且最符合生理的方法,透析患者每天要補充15~20g必需氨基酸;其次要求優質高蛋白、高熱量、多維生素等合理、平衡膳食,以加強蛋白質的利用和減少分解代謝。
(2)非腸道補充:適用於不能很好進食或胃腸吸收不好,而營養狀況差的透析患者,或高分解狀態透析患者。靜脈給予氨基酸、脂肪乳、高糖,並加用適當的電解質及維生素,補充左旋肉鹼,使每日提供給機體的總熱量在100~140kg/(kg.d)之間,以保證機體所需,避免出現負氮平衡
⑥ 接受透析者如何補充營養
膳食對血液透析患者很重要,透析時會丟失一些營養物質,故應開寬飲食:
(1)蛋白質需要量:因血透時常有氨基酸和少量蛋白質的丟失,每日蛋白質的攝入量可升加之1.2g/kg體重。這個營養標準是合理的,透析前營養不良及透析後出現感染、心臟病、胃腸道疾病等情況時,還需額外補充必需氨基酸等營養素。
(2)熱量和需要量:熱量攝入充足,機休才能有效地利用蛋白質和保持充足的營養素儲存。穩定的血液透析患者每日需總熱量約138.07~146.44千焦耳/kg體重。
(3)限制膽固醇的攝入;血透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因為許多含膽固醇的食物也是含優質蛋白質的主,如肉、蛋類。患者可選食蛋清,食魚肉或禽類的白肉比紅肉好。
(4)加強維生素補充:由於進食不足,代謝改變和維生素經透析液丟失,應補充之,如維生素C、葉酸、維生素B1、維生素B6、維生素A等。
⑦ 透析患者飲食
1.少油低膽固醇飲食:透析者常有高脂血症,為防止加重動脈硬化應控制飲食中脂肪膽固醇。
2.水溶性維生素:除通過飲食多攝入外,可口服葯物補充,如維生素B2、葉酸、吡哆醇、抗壞血酸等。
3.鉀、鈉、鈣、磷:應根據血的化驗結果和尿量隨時進行調節。鈉一般每日限在1500~2000毫克,屬低鹽飲食。少尿時要嚴格控制。鉀要看血鉀和尿量一般要少於每日1300毫克,血磷要維持在4.5~5.0毫克/分升水平,如血磷高也要控制含磷高的谷類豆類食品等,並同時注意鈣的補充,防止血鈣下降。
4.液體量根據尿量和透析次數維持出入平衡,每日不得少於1000毫升。
5.蛋白質:凡定期血液透析的病人每日膳食中至少要攝入50克(每公斤體重0.75~1.0克),若每周進行30小時血液透析,膳食中蛋白質一般每日每公斤體重供給1.0克或1.2克,以維持氮平衡。腹透病人可達每公斤體重1.2~1.5克,其中優質蛋白質要佔50%~70%。可選擇牛奶雞蛋魚肉等動物蛋白。
通過以上描述,現在對透析病人吃什麼好有一個比較深刻的了解了吧!
⑧ 腎功能不全的透析患者如何進補
1.攝取足夠的蛋白質和熱能
(1)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蛋白質攝入量為1.2~1.4g/(kg·d),其中50%以上為高生物價蛋白質,可選用的食物有雞蛋、瘦肉、魚、牛奶等,不宜用干豆類及豆製品、硬果類等非必需氨基酸高的食物。
(2)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能量消耗與正常人相似,大約需35kcal/(kg·d);60歲以上者30kcal/(kg·d),每天飲食中脂肪總量以50~60g為宜,其中植物油為20~30ml。
2.限制液體的攝入
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體重的改變是液體平衡好的指標。體液的增減可以直接測量體重而反映出來。在兩次透析間以每日增加體重0.5kg為宜。水的攝入量包括飲水量和固體食物以及葯物等所含的所有水分。如有額外喪失,也應相應補充。每日的進水總量=前日尿量+500ml。透析當日還可加透析超濾量。
3.限制鉀的攝入
(1)血液透析患者一般無需補充葯物性鉀,並應限制高鉀食物,每日攝入量在2~3g為宜。對於尿量少,血鉀高的患者應嚴格限制鉀的攝入。如有嘔吐、腹瀉等丟鉀的情況,應在檢查血清鉀水平之後確定補鉀量。
(2)含鉀高的食物有:蘑菇、紫菜、銀耳、蓮子、桂圓、黃花菜、干紅棗、捲心菜、榨菜以及香蕉等。
4.限制鈉鹽的攝入
尿量正常時,不需限制鈉鹽的攝入;尿量減少時,要限制鈉鹽的攝入,一般少於5g/d,無尿的患者應控制在1~2g/d。
5.限制磷的攝入
(1)磷的攝入量好控制在600~1200mg,幾乎所有食物都含磷,應避免食用含磷高的食物。
(2)含磷高的食物有:蛋黃、動物內臟、全麥麵包、干豆類、硬核果類、奶粉、乳酪、巧克力等。
6.鈣的攝入
尿毒症患者鈣的需要量為1000~2000mg/d,一般選用含鈣高的碳酸鈣、活性VitD可促進鈣的吸收利用,但其使用比較復雜,應該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7.適當的補充維生素
透析時水溶性維生素嚴重丟失,必須補充B族維生素等,也可口服VitB1、VitB2、VitC及葉酸。
透析患者慎用和忌用的食物
1.可食:蛋、奶、瘦肉類、谷類、蔬菜類、水果類。均需根據病情來掌握適當數量。
2.慎食:食鹽、果汁、乾果類(葡萄乾、杏乾等)、堅果類(花生仁、榛子等)、乾菜類(筍干、腌菜等)。
3.忌食:值物蛋白質食品如干豆類、豆製品等,動物脂肪及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芥末、胡椒等。
⑨ 透析病人營養如何補充
一、限制蛋白質攝入,宜採用優質低蛋白飲食
腎衰竭患者,需限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輕腎臟之負擔,但如果吃的太少,則消耗身體的肌肉及內臟組織,造成營養不良,攝取質優生理價值高的動物性蛋白質食物,如:鮮奶、蛋類、肉類,但量要控制,宜每天每公斤體重0.6~0.8克。植物性蛋白質在體內的利用率較低,代謝後產生較多含氮廢物,所以不可任意食用,如:豆類(紅豆、綠豆、毛豆、蠶豆、毛豆、碗豆仁),豆類製品(豆腐、豆乾、豆漿),堅果類(瓜子、花生、核桃、腰果、粟子)等。 定期到醫院測定計算腎小球濾過率(GRF)來代表腎功能,其單位為每分鍾幾毫升(ml/min),可依下降的程度及接受透析與否,做為蛋白質攝取量的標准。
二、攝取足夠的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攝取時,為了避免熱量攝取的不足,可多食用熱量高而蛋白質極低的食物來補充。植物油(如大豆、花生油)、低蛋白澱粉(如麥澱粉、藕粉、)及糖類(如冰糖、蜂蜜、薑糖、水果糖),以製作各種可口點心,其熱量的攝取以每天每公斤體重30~40大卡,以免體重減輕過甚。當然糖尿病腎病患者應限製糖類飲食。
三、小心水份的控制
當腎臟衰竭且排尿減少時,水份會累積在體內,心臟血管系統的負荷增加,會沒有活力、全身水腫、體重增加、咳嗽、躺下來呼吸急促、血比容(Hct)降低,而且並發高血壓、心力衰竭、心包膜炎,且腎衰透析中因脫水過劇,易發生頭痛、惡心、嘔吐、肌肉抽筋等失衡癥候群。每日體重的增加以不超過一公斤為限,而飲水量為前一天總尿量加上500~700毫升(ml)。若前一天尿量為500ml,則500ml + 500 ( 或700) ml= 1000 ~ 1200ml,就是全天能喝的水量,包括開水、稀飯、牛奶、湯及飲料。避免喝大多的水,可以冰水漱口,嚼口香糖或擠一點檸檬汁以減少口渴的感覺,盡量將服葯時間集中以湯水食用,減少喝水量。
四、注意鹽份的控制
腎衰竭時無法排出水份、鹽份,容易引起水腫和加重高血壓。患者一天應不超過食用5克的鹽份。1克(1/5茶羹)鹽=6/5茶羹醬油=1茶羹味精,故上述調味料含有鹽分不要隨意添加;可以改用糖、蔥、姜、蒜等來改善口味。並應限制高鈉食品,如加工罐頭、腌熏製品、醬萊、泡菜、鹹菜及速食品。若胃口不佳,不需要鹽份限制,以吃得下有營養為前題,等到胃口好了,有足夠營養之後再限鹽分。
五、提防血鉀離子過高
當腎功能嚴重損傷,造成鉀離子也無法由腎臟排出,會引起"高鉀血症",可能造成手指麻木、疲倦、四肢無力、胸悶、舌頭僵硬、說話困難,失去知覺,嚴重時心律不整或心臟停搏而猝死。高血鉀症的原因,包括:1.透析不足;2.沒有食慾;3.便秘;4.攝取含鉀高的食物、 含鉀高蔬菜,可先去皮切小塊,應用大量清水煮3~5分鍾撈起,再以油拌或炒;咖啡、茶、雞精及中葯汁的含鉀量會高造成高鉀血症。
高鉀蔬菜:綠葉蔬菜(如菠菜、空心菜、莧菜、萵苣)、菇類、紫菜、海帶、胡蘿卜、馬鈴薯。
高鉀水果:香蕉、番茄、棗子、橘子、柳丁、芒果、柿子、香瓜、葡萄柚、楊桃(容易打嗝),建議每次以一種水果為主,份量約1/6為宜。 不宜飲用果汁。
低鉀水果:鳳梨、木瓜、西瓜、水梨、草莓、檸檬等,但也不宜吃大量。
六、維持鈣磷的平衡
鈣與磷是體內重要礦物質,二者可維持骨骼與牙齒的良好生長,並使神經肌肉能夠正常運作。鈣不足時,須多食牛奶、鈣片及維生素D,可減少續發性副甲狀腺機能亢進症的發生。 磷普遍存在於所有含蛋白質的食物中,若要有充份的營養攝取,又要減少磷之吸收,只有在進食時同時咬碎服用氫氧化鋁、碳酸鈣等磷結合劑來結合食物中的磷。
注意高磷食物:肉湯、全麥谷類及製品(如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動物內臟類(肝、腎、腦)、堅果類(花生、腰果、核桃)及醬製品(花生醬)、巧克力、蛋黃、牛奶、奶製品等的攝取。
七、少食用「含鋁及嘌呤」食物,避免鋁中毒及痛風。
高鋁飲食:1.茶葉;2.乳酪;3.泡茶;4.發糕;5.以鋁制容器煮食。
高嘌呤飲食:1.肉汁;2.扁豆;3.濃肉湯;4.瘦肉、鴨肉;5.腦類;6.蘑菇;7.內臟(肝、腎、心);8.海鮮類;9. 腌製品 ; 10.蘆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