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收入多少算富裕什麼是中產
A. 家庭資產多少算中產階級
中產階級家庭,意味著已經很接近財務自由。即使出現意外,沒有收入,也能通過銀行存款,讓家庭過上不錯的生活。
在不同的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的具體標准,也是相差很大。
1 . 房子
一線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至少要擁有一套全款的房子。
我們按照100平米的面積計算,房價五萬起步,房產的凈資產,就在500萬以上。
2 . 收入
收入高,必然就意味著消費高。
在一線城市裡,如果能讓自己一家三口,接近財富自由的地步,那家庭年收入,至少也要在50萬以上。
只有達到50萬的門檻,才能保證一家三口,可以不消耗存款,過上中產階級的富裕生活。
3 . 存款水平
中產階級家庭,還有另外的一個標准要求。假設出現意外,沒有收入來源。短時間里,也不會影響生活質量。
我們按照4.0%的利率計算,那存款至少也要1000萬起步。一年40萬的利息,可以保證,即使沒有收入,短時間里也不會降低生活質量。
4 . 總結
所以,在一線北上廣深圳這些大城市裡,中產階級的標准很高:至少價值500萬的房子,銀行存款千萬級別以上,另外家庭年收入不得低於30萬。
1 . 房子
房子是必須要有的,二三線城市,一套100平左右的房子,價格應該在200萬左右。
如果是老牌二線省會城市,房價會比較高,可能需要達到300萬左右。
2 . 年收入
在二三線城市,要達到家庭接近財務自由的水平,那年收入至少要在40萬以上。
二三線城市,比一線大城市,便宜的是人力成本和房子。在一些生活消費和奢侈品消費上,並沒有降低多少。
3 . 存款水平
500萬!
在二三線城市,年收入40萬左右,家庭存款還能達到500萬的,絕對是接近財務自由了。
像我就在二線城市銀行工作,支行存款大概有3個億,存款的客戶有將近3000個,平均存款才10萬多。
在存錢的客戶里,能達到500萬級別的,不足1%的水平。
4 . 總結
所以在二三線城市裡,中產階級家庭的標准:一套價值200萬到300萬的房子,銀行存款500萬以上,家庭年收入達到40萬左右。
像我很多同學,生活在四五線城市,一套房子全款也才100多萬。
平均工資才三四千,月薪上萬,就是高收入了。
家庭存款能夠達到300萬左右,就可以說是富裕家庭了。
四五線城市的標准:一套價值百萬的房子,家庭年收入30萬,銀行存款300萬。
像我老家的小縣城,就屬於那種七八線小縣城,沒有啥重工業,平均工資也才一兩千的水平。
一般的三口之家,一個月2000塊錢,就可以滿足生活需求。
一套100平的房子,價格也才五六十萬而已。
對於這種小縣城來說,中產階級家庭的標准,就比較低了:價值五六十萬的房產,家庭存款過百萬,年收入20萬左右,就足夠了。
雖然我國今年經濟發展良好,人民收入水平也是越來越高,有錢人越來越多。但是能達到中產階級家庭標準的,還是在少數。
估計全國,連1%的比例都達不到。所以不必對「中產階級家庭」,或許執著追求。
把自己的小家過好,就可以了。
如果有車有房,沒有貸款的話。有300萬的現金資產,基本上就能算的上中產階級了。如果是300萬的資產包括房的話,就不能算中產了,畢竟一二線城市,很多房產都值這個價位,但未必有多少人有300萬的現金。
應該不算中產 只能說小康,我覺得中產階級應該是資產現金一共幾千萬,得5000萬左右吧,年入最少百萬,或百萬以上才能算中產階級,1千萬,2千萬也不算
我覺得所謂中產階級,不能單純用總資產多少來衡量,不同的城市,總資產差異會很大。
中產階級,每個家庭最少應該有兩套以上配套齊全的住房,一套在城市主城區,一套在郊區或風景區,人口多的三代人以上的應該有兩套以上日常住房。有最少一輛私家車,人口多的有兩輛以上私家車。每年家庭成員休閑度假 旅遊 時間不少於15天,退休人員,每年 旅遊 、度假天數不少於30天。年收入不能以家庭收入劃分,應該以人均收入劃分,家庭人口差異比較大,以家庭劃分不能准確反應收入水平:一線城市人均20萬以上,新一線城市人均16萬以上,二線城市人均14萬以上,三線城市人均12萬以上,四線城市10萬以上。
除了擁有至少一套房子外,有500萬現金資產,就應該是中產了。
中產是個受苦的階層,資產不高不低,稅收高,還有工作依賴,上班著裝還不能馬虎,沒什麼好羨慕的階層。
我記得前幾天報股市裡現有資金八十萬億,股民有一點八億,按這個計演算法,股市每個股民平均資金是44萬。有人說炒股的屬於中產階級。確切一點說, 科技 股的起步資金是五十萬,能夠進入 科技 股的,應該屬於中產階級了。[可愛][贊][祈禱][玫瑰]
我看過一篇文章,說的是有650萬總資產,有房子一套,小車一輛,存款300萬左右,就算是中上產家庭了。
北上廣的中產階級水平是固定資產800萬,家庭年收入50萬。
新一線水平是固定資產500萬,家庭年收入40萬。
二線水平是固定資產300萬,家庭年收入30萬。
三線城市是固定資產200萬,家庭年收入20萬。
四線城市是固定資產150萬,家庭年收入15萬。
五線城市是固定資產100萬,家庭年收入10萬。
但是對中產階級的跨越階級情況也有所變化,五線城市資產150萬年收入15萬的家庭雖說與四線城市資產150萬年收入15萬的家庭實力相同,但過的日子是完全不同的,以此類推。
從二線到五線城市的 社會 福利待遇情況我想應該差距不大,但是一旦遇到一線與新一線那就截然不同了。
一線城市的土著北上廣 社會 福利情況遠遠高於其他城市,一般北上廣的土著老人都有比其他城市多幾倍的養老金,老人通常都很有錢。
所以我認為一線的人只要有一套住房就已經達到中產了,就算達不到中產的實力他的戶口和 社會 待遇就已經支撐起他的階級了。
這是在販賣焦慮,什麼是中產?就是收入,資產,學歷,生活品質等各項生活指標達到 社會 中位數,他的數據已經到脖子了,達到了就不是中產而是富豪了。
這點資產應該可以算中產階層了。就是三個老人要贍養,不知道負擔有多重,老人是完全指望你們還是只要貼補一點,如果是30萬要養活6個人的話,就很難算了。
B. 中產階級的定義是什麼收入多少才算中產階級
前言:小時候有很多人都在課本上學習了關於階級的定義,知道中國共產黨是無產階級。那麼什麼是中產階級呢?中產階級的定義是什麼呢?
不過對於中產階級的劃分在不同的城市還是有所區別的,如果想要真正的達到中產階級的水平,還有很多人需要努力。
C. 中產階級標准年收入多少
01目前各個國家對於「中產階級」的定義標准不同,全球也沒有對於「中產階級」准確的劃分。按照之前網傳「標准」來看,家庭年收入大概在6萬至50萬為中產階級。
D. 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標準是多少
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
中國中產劃分:
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中國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過重,高達79.5%,而金融資產佔比過低,僅有10.8%。
海瑟表示:「現在亞洲(日本除外)有大約2.2億人口屬於富裕中產,其中超過一半住在中國。這意味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產說中文。這是中國迅速崛起的見證,並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影響。
中產階級(或中產階層),是指人們低層次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到滿足,且中等層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較好滿足,但不到追求高層次的「自我實現需求」的階級(或階層);由於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且大部分人的財富是以家庭為單元擁有的,所以中產階級主要由「中產家庭」組成。
中產階級,大多從事腦力勞動,或技術基礎的體力勞動,主要靠工資及薪金謀生,一般受過良好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和較強的職業能力及相應的家庭消費能力;有一定的閑暇,追求生活質量,對其勞動、工作對象一般也擁有一定的管理權和支配權。同時,他們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識及相應修養。換言之,從經濟地位、政治地位和社會文化地位上看,他們均居於現階段社會的中間水平。
中產階層(或中產階級),是社會穩定的基石;能否形成以中產階層為主體的「橄欖型」社會結構,是一個國家或地區能否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高品質民主的前提條件。中二代,是世界各發達國家高科技人才的主要來源(中一代,大多為自身的發展而錯過了創新年齡;富二代,大多隻圖享受而缺乏進取心)。
E. 中產階級家庭收入標準是什麼
中產階級的劃分標准有以下三種標准:
一、中國中產劃分:
國家統計局根據人均GDP和購買力給出中產階級的家庭年收入在6萬至50萬人民幣之間的結論。
中國中產階層的財富在房產上的配置比例過重,高達79.5%,而金融資產佔比過低,僅有10.8%。
海瑟表示:「現在亞洲(日本除外)有大約2.2億人口屬於富裕中產,其中超過一半住在中國。這意味著全球四分之一的富裕中產說中文。這是中國迅速崛起的見證,並將對全球金融市場造成深遠影響。
二、美國中產劃分:
就收入而言,美國的通產家庭年收入在3至20萬美元的即可認為屬於中產階級,據估計大約80%的美國人屬於中產階級。
三、印度標准
凡年均稅後收入在3.375萬盧比到15萬盧比(約合700-3000美元)的家庭均可算是中產階級家庭。
各個國際中產階級現狀:
一、英國
1、世家中產,財富僅次於精英階層,經濟、社會和文化資本均相當雄厚。
2、新型富有工作者,多白手起家,社會、文化上活躍的新階層,擁有中等收入和經濟資本水平。
3、技術型中產,這一階層社交層面有限,對文化生活追求也有限,最典型的英國的中產,擁有一套價值近28萬英鎊,有三個卧室的獨棟房子,有一到兩輛汽車——通常是日產或者英國本土品牌,家裡有約26000英鎊的存款或投資品。
二、日本
1、日本中產階層的年收入,在300萬—600萬日元之間(約合19萬—38萬人民幣)。根據這個數據:中產階層占總人口的48.1%,但依舊有80%的日本人認定自己是中產。
2、大多數日本人對自己的經濟狀況感到「底氣十足」,只是他們的花錢方式都發生了變化,更多節省了「娛樂費」和「吃喝穿戴費」。日本社會原本更像一個蘋果,基本上大家都是中產階層,沒有太大的區別。
F. 家裡有多少錢算中產階級
按照世界銀行和胡潤發布的統計數據來看,年收入12萬至50萬元(月薪1萬至4.1萬)以內都算是中產階層,年收入達到50萬以上算是高收入階層,而年收入達到600萬至一個億以上則屬於是富人或者富豪。顯然如果是按照胡潤的這個標准,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可以說相當稀少,也不符合我們的實際情況。
中產階層的跨度很大分為三個檔位,新興中產階層的要求相對比較低,只要家庭每個月的可支配收入能達到5200-8300元就可以算是新興中產階層,按照一個家庭有夫妻2個勞動力來看,只要夫妻雙方的月收入能達到2600元-4150元范圍內的都屬於入門級中產,這個層次的中產人群應該也是最多的,至少覆蓋了40%以上的人群。
而標準的中產階層則要求家庭每月的可支配收入要達到8300-12500元,折算下來夫妻雙方每個月的收入要達到4150元-6250元,才能算是標準的中產階級。
而上層中產階級的標准則相對比較高,要求家庭每月的可支配收入要達到12500元-24000元,平均下來夫妻雙方每個月的收入要達到6250-1.2萬元之間,能達到這個收入的人群一般都是生活在一二線城市。而按照北美發達國家對於中產階級的要求,國內上層中產階級已經可以達到北美發達國家的中產階級門檻。
任何貸款或者對於還貸沒有任何壓力。2、必須要有車,而且沒有任何貸款。3、能達到菜市場基本自由,意思就是說去菜市場買菜想買什麼就買什麼,在吃的這方面可以沒有任何壓力。4、手裡的存款至少能夠維持你當前生活水準至少3年以上。5、有空享受周末時光,這點可能只有那些事業單位的人能達到的比較多,很多人周六還是要上班的。
中產階級的定義來看,好像那些退休人員很多都是標準的中產階層,我們這些還在努力上班的人群還有很多人達不到這個標准。
G. 家庭年收入多少算是中等水平
中位數比較客觀,能避免人們各種虛偽,狂躁,沮喪,攀比算不良情緒的困繞。有利於大家較好地定位自己。
一線城市:1萬+
新一線城市:8000+
二線城市:6000+
三線城市:5000+
四五線城市:4000+
看到這個,可能很多人認為這標准太低了吧?其實這一點都不低,甚至還有點高。
有些人把中等收入想像成少數人的收入層次,事實上我們我說的中等收入家庭也就是歐美常說的「中產收入家庭」。
什麼中產?中產的定義是家庭收入高於最低25%,低於最高15%的群體,佔比高達60%,是代表著絕大多數收入者的數值范圍,這個數值涵蓋范疇比較大。打個比方,一個城市收入最低的25%上限是2000元,最高15%的下限是1萬元,那麼2001-9999元都屬於中等收入。
不過我國城市眾多,經濟水平差異較大,因此收入也不可能一概而論。在發達城市現在月入上萬的人都是數以百萬計,同時在很多四五線城市,月薪2000以下依然很常見,所以在三四線家庭收入在4000以上就可以超過最低25%的家庭,當然這僅僅是邁入中等門檻,是中等范疇當中最低的,並不是收入中位數。
不過即便是中位數,恐怕數值也遠低於大家的想像,目前所有城市當中,薪資中位數超過6000塊的也只有北京上海兩個城市,廣州也還不到5000塊。
可能有些人說現在平均工資過萬的不是都十幾個城市了嗎?怎麼可能上海才剛過6000呢?
這里簡單說下薪資中位數和平均工資的區別。平均工資是全部有收入群體薪資之和除以人數得出的數據,其中包括馬雲、劉強東、王健林這些企業家,以及鄭爽、這些人的收入在內。而中位數則不同,中位數是在所有收入者當中處於50%位置的人,不高也不低的這個水平線。
打個比方,A公司有10個人,工資分別是2500、3000、3500、4000、4000、4500、5000、8000、2萬、10萬。這當中8000是主管,2萬是副總,10萬是老總。那麼這公司平均工資是15450元。
而中位數則是(4000+4500) 2=4250元。
所以大家覺得15450和4250這兩個數字哪一個更能夠代表該公司實際收入情況呢?哪一個更能代表大多數人呢?想必還是中位數最靠譜吧?
雖然武漢、廈門、東莞這些發達城市中位數還不到四千塊,但依然已經超過了50%的人。所以現實就是月入過萬沒那麼容易,一線城市高薪人數多是因為人口基數大,在上海陸家嘴的甲級寫字樓里邊一樣也有很多月薪四五千的人。而偏遠五線城市,還有很多拿著一千多塊工資的人。
因此開篇寫到的數字其實已經不止超過了25%的人,恐怕超過三分之一都不止。尤其大城市的數值甚至都超過中位數了。不用看網上動不動就有年入幾十萬還哭窮的,自己掙多少自己心裡都有數。
國家並沒有公布中等收入的標准。所謂的中等收入,實際上主要還是我們個人的主觀想像,或者一些學者機構的自由劃分。
2019年1月10日,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曾經表示中國的收入群體已經超過了4億人。國家的中等收入家庭的劃分標准非常寬泛, 以標準的三口之家為例,年收入在10萬元到50萬元的 , 有購車、購房、閑暇 旅遊 的能力 ,一般才可以被認為是中等收入家庭。這樣家庭約有1.4億個。其實,在很多網友看來年收入超過20萬元就是富裕家庭了。
其實,每年的國家統計年鑒都會對我國居民收入水平進行分組劃分。根據最新的劃分標准, 對於處於20%的中間收入組 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6249元。第6次全國人口普查,我國的家庭人口規模僅為3.1人,而且呈規模繼續縮小的趨勢。這種情況下,可以說全國收入水平處於中間20%的2.8億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2.6萬余元,家庭收入僅約7.8萬余元。
對於20%的中間偏上收入組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41172元 。這2.8億人,家庭收入水平僅為12萬元。
所以說,如果家裡有一個職工屬於年薪過萬的,這不僅能夠確保家庭收入屬於中間偏上,而且至少能夠超越全國70%的家庭。
其實中國實在是太大了,大家又過於受到周圍人群的影響,因此總覺得大家的收入水平都很高。實際上全國有十四億人,2019年我國的城鎮化率才達到了60.6%。
就國民收入而言,2020年全國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才剛剛達到32189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3834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僅為17131元。
所以說,不要被周邊城市的繁華迷了眼,我們還有很多地方、很多人是很窮的。年輕人也不一定非要在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困擾,中國還是非常大的,總是有容身之地的。
這個問題該怎麼回答呢?
說說我家吧,俺家俺跟俺媳婦年收入工資二十三萬左右,理財算四萬左右吧,這么算到手的收入二十七萬吧。就是這么一個收入,條友都說在青島都超不過百分之五十的家庭,估計放到全國那能超過百分之二十就不錯了。所以你可以想想,家庭收入多少錢才能算中等水平了!估計家庭收入得超過五十萬才能到中等水平吧。
除了看統計數據,還有一個更加直觀的方法,那就是看每一個收入段位的家庭生活細節,比如卧室是什麼樣的,洗手間是什麼樣的孩子玩具是什麼樣的等等。
這樣的資料從哪裡找呢?出去有些麻煩。
實際上在海外已經有人做過這樣的收集工作,並成立了專門的網站
這個專門的網站叫美元街( Dollar street)專門把不同國家,不同收入家庭的生活細節,用圖片和錄像的形式呈現。通過調整收入區間,你會發現自己的家庭收入在什麼段位,你也會發現,似乎不同國家的中產階級家庭的生活有著驚人的相似。
同一個國家不同收入的比較,不同國家相同收入的比較,這將提升認知視野,初次接觸甚至會冷汗涔涔。
一身冷汗,正是我的親身體驗。記得第1次訪問這個網站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一條金燦燦的街道,街道的西頭是低收入區域,越往東收入越高。順著街道從西往東走著,我看著觸目驚心的圖片和錄像,看著貧民窟一樣子的生活環境隨著向東行進而越來越具有現代色彩,家居設施愈來愈熟悉。終於我看到了和現實生活幾乎一樣的洗手間廚房卧室,停了下來,看了看此刻的輸入指示牌,差不多就是我的家庭收入。然而縱觀整條街道,此刻的位置,居然連中間還不到...
希望我的回答能為你提供一個新的思考維度[呲牙]
這個要看具體情況定位,比如有房有車,還房貸,車貸的怎樣定位?有房有車,不需要還房貸車貸的怎麼定位?買不起房,車的,怎麼定位?
就以年收入20萬左右,做比喻吧!
先說有房有車,並且要還房貸車貸的。
車有了,房子也有啦,可是每個月房貸車貸加在一起,要還一萬多塊錢的話,每月就算有兩萬塊錢的收入,也是有點緊張的。
一家三口每個月的生活費先不說,光是額外的物業費,水電煤氣費,最主要還有孩子的費用。
如果手緊一點的話,除了還房貸車貸,其他的費用也差不多夠了。
但是如果你想給孩子報個這個班,那個班或者一家人想出去 旅遊 一下,這個時候恐怕費用就有點緊張了。
所以,如果每年只有20萬的收入,還要還房貸,車貸,相對來說,生活水平不會很高,想達到中等水平,有點困難。
在說無房無車的,20萬算什麼水平?
我有個朋友在一線城市工作,年收入在20萬以上,無房無車。
因為沒有房子,所以戶口一直遷不到一線城市,他的女兒上學一直都是上的私人學校,全部都是高價。
今年她女兒考上了高中正常的分數線,本地的可以上正常高中,她女兒就上不了,只能又是選擇的高價高中,每年七萬多的學費。
這就是現實,沒有房子,上學都要受限制,我朋友一直在努力存錢買房子,可是一線城市的房價大家都知道,隨便一個小三居室就得幾百萬,每年靠20多萬的收入,不知道猴年馬月才能買上房子。
你們說,在一線城市20萬的收入算什麼水平?
如果換到小城市就另當別論了,隨便存上幾年錢,就可以買個很不錯的房子,生活水平也可以一下子提高不少。
最後,說一下有房有車,且不用還房貸,車貸的這部分人。20萬是什麼水平?
沒有了房貸,車貸的壓力,20萬塊錢只作為平常的生活花銷,和日常開銷, 不論是在大城市還是在小城市,我覺得生活水平一定是中上以上水平了。
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基本上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
這樣的家庭讓人羨慕,但就我們目前國家的平均水平來看,這樣的家庭少之又少,大多數家庭都是在奮斗中。
總結:
20萬的年收入可能代表不了什麼,有錢的人也許有很多,但是平均下來沒錢的人還是占絕大多數。
想達到一個很高的水平,還需要大家不停的努力,奮斗,拼搏。
相信每個人的日子都會越過越好。
這個得看你在哪個城市生活,不能一概而論,中等家庭至少得滿足住,吃,穿,出行等方面的經濟要求,至少得有房有車吧!
兩口子年收入10萬,三口之家年收入15萬在三四線城市小日子過的就不錯了。前提是有房有車情況下。
對於中產家庭的定義是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的。有人說是要根據家庭年收入來判斷,如果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年收入在50萬元以上的就能算是中產階級;而二線城市家庭年收入達到30萬元以上;三四線城市家庭年收入20萬元以上;在一些縣城中,家庭年收入能達到15萬元以上,就算是中產階級了。這個標準是根據所在的省市,因為消費水平有差異,在制定標準的時候,也有不小的差異。
記不清那一年了,看過一個數據,說中等水平家庭年收入人均在20萬元人民幣。
H. 年薪多少才算中產
關於擁有多少財產才能被稱為是「中產」,根據社科院曾經的調查數據所得出的標準是月收入在4.5萬以上,年薪要超過50萬,在一線城市裡面有房有車還沒有貸款,可以支配的流動資金在150萬以上。撇開「中產」的其他另外7個條件,就按照這1個條件來看,很多家庭都很難以達到這個標准。
但根據有關數據表明,在中國已經有3320萬戶家庭已經滿足這個條件,其中包含新增的1000萬戶,在全國分布這些「中產家庭」的城市裡面,北京、上海和廣州比較集中。
如果是參照2019年《新中產白皮書》中很多專家對新中產家庭進行了一番解讀:新中產家庭的凈資產是371萬,這個值屬於中位數,平均負債在112萬。也就是說371萬元是屬於「中產」的中間值,超過這個凈資產的家庭有50%左右,低於這個數據的也有50%。
對於新中產家庭的定義來看,300萬的標准好像是「低」了不少,但實際上如果要擁有300萬的凈資產,還是沒有那麼容易的,畢竟多數家庭都有房貸的存在,當拿出一部分錢去還掉房貸車貸以後,大部分人可以用來支配的固定資產所剩的並不多,甚至很多人掙的錢大部分還要用來償還銀行貸款,連存款都很少有。
按照新中產家庭的這個標准,被大家廣泛所了解到的規模數量是4億。但是根據清華大學教授李稻葵根據國家統計局所得出的結論,「中產家庭」的標準是:在一個三口之家裡面,家庭的年收入能達到10萬到50萬之間,有車、有房能旅遊,就能算得上是中等收入人群。
但很多看起來「光鮮亮麗」的中等收入人群里,他們所承受的有關的養娃開支都是許多人都不敢直面的,單獨是一門課的輔導費一年就在一萬以上,有些課程按照小時和次數收費,開支更大。還有一些年輕的三口之家,剛剛進入「中產家庭」的行列,但最後卻因為寶寶的出生,讓家庭再度陷入不斷支出的壓力之中,始終無法留下更多的收入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