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有多少個季度分別是什麼季度
㈠ 一年有幾個季度是怎麼分的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
第一季度:3-5月(春季)
第二季度:6-8月(夏季)
第三季度:9-11月(秋季)
第四季度:12-2月(冬季)
我國民間習慣上用農歷的月份來劃分四季:農歷一月到三月是春季,四月到六月是夏季,七月至九月是秋季,十月到十二月是冬季。
四季的形成
地球的自轉軸與地球繞太陽公轉面(黃道面)之間有一個夾角(23°26′),因此,當地球繞太陽公轉時,太陽直射到地球的位置就會發生變化,從南緯23°26′(南回歸線)到北緯23°26′(北回歸線)。
太陽直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高,氣溫高,為夏季;反之,太陽斜射時,地球表面獲得的熱量低,為冬季。當太陽直射到北半球時,北半球為夏季,南半球為冬季;
反之,當太陽直射到南半球時,南半球為夏季,北半球為冬季。太陽直射到南、北回歸線時,分別為冬至(12月22日前後)和夏至(6月22日前後);太陽直射到赤道時,分別為春分(3月21日前後)和秋分(9月21日前後)。
㈡ 一年幾個季度 分別是哪幾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季度,指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指春夏秋冬四季)。俗稱「季度」,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
㈢ 一年有幾個季度
一年有四個季度,具體的劃分為: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人們俗稱的「季度」,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
除了季度外,還有一個概念叫做季節,如果嚴格按照中國的緯線劃分的話,3月份進入春季,所以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春季排四季之首,新的輪回從此開啟。春,代表著溫暖、生長,植物發芽,風和日暖,鳥語花香。
夏季萬物至此皆盛,是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季節。溫度升高,天氣炎熱,狂風暴雨頻發,萬物盛長。
秋季是收獲季節,意味著萬物開始從繁茂成長趨向蕭索成熟。秋季的前兩個節氣立秋、處暑,還是酷熱天氣,因太陽所帶來的熱力未減弱,所謂「熱在三伏」,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悶熱的日子。
冬季,陰陽轉變,萬物由收到藏,植物生氣閉蓄。進入立冬後意味著秋季少雨乾燥氣候漸過去,轉為陰雨寒凍的冬季氣候特徵。北半球的太陽高度小,白晝時間短。所謂「熱在三伏」,冷在三九」,冬至為"一九天",冬至之前還不算很冷,冬至過後強冷空氣南下頻繁,並越過了南嶺,氣溫驟降,天氣寒冷。冬季真正寒冷,是在冬至後。
四季的遞變的相關說明
四季的遞變全球不是統一的,北半球是夏季,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由暖變冷,南半球由冷變熱。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在不同季節有周期性變化規律。
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周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周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季節轉換涵蓋了氣候變化、物候變化等多方面特徵。四季的周期變化,也標示著事物的發展過程,春天萌生、夏天滋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四季 (春夏秋冬的總稱)
㈣ 一年是幾個季度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季度對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但由於緯度的不同,公歷的季度和實際的季節是不能完全對應的。比如1-3月的第一個季度應該是春季,但一般來說1-3月我國還是冬天。所以,季度一般只是用在經濟統計報表上。
(4)一年有多少個季度分別是什麼季度擴展閱讀: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而實際上嚴格的劃分應該為:(按照中國的緯度)
第一季度:3~5月(春季)
第二季度:6~8月(夏季)
第三季度:9~11月(秋季)
第四季度:12~2月(冬季)
醫院報表季度:
一季度:12月21日~3月31日
二季度: 3月21日~6月30日
三季度: 6月21日~9月30日
四季度:9月21日~12月21日
㈤ 一年的四個季度是怎麼劃分的
人們俗稱的「季度」,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即一季度:1月-3月,二季度:4月-6月,三季度:7月-9月,四季度:10月-12月。
然而嚴格按照中國的緯線劃分的話,3月份才進入春季,所以第一季度的時間應該為:3-5月為春季,第二季度:6-8月為夏季,第三季度:9-11月為秋季,第四季度:12-2月為冬季。
四季轉換方式
季節轉換涵蓋氣候變化、物候變化等多方面特徵,春天萌生、夏天盛長、秋天收獲、冬天儲藏,標示著事物的發展過程。在四季的劃分中,以太陽在黃道上的視位置為依據,以二分日、二至日或以四立日為界限;但是,東西方各國在劃分四季時所採用的界限點是不完全相同的。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的變化規律。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㈥ 一年分為幾個季度,怎麼劃分
分別為:春(3、4、5月),夏(6、7、8月),秋(9、10、12月),冬(12、1、2月)。
一般情況下,大家認為1月為一年之中最冷的一個月,因此以春季為3,4,5月;夏季為6,7,8月;秋季為9,10,11月;冬季,為12,1,2月。這樣來劃分四季。
如上所說的這種四季分類法,一般用於北半球,尤其是適用四季分明的溫帶地區。
(6)一年有多少個季度分別是什麼季度擴展閱讀:
我國古代對於四季的其他劃分:
我國古代以二十四節氣對四季進行劃分,對應到現在,每六個節氣為一季,具體如下。
春季(2月3~5日至4月19~21日):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
夏季(5月5~7日至7月22~24日):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
秋季(8月7~9日至10月23~24日):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
冬季(11月7~8日至1月20~21日):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㈦ 一年有幾個季度,是怎麼分的
一年可以分為四個季度,春、夏、秋、冬。
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
第一季度:1月-3月
第二季度:4月-6月
第三季度:7月-9月
第四季度:10月-12月
而實際上嚴格的劃分應該為:(按照中國的緯度)
第一季度:3-5月(春季)
第二季度:6-8月(夏季)
第三季度:9-11月(秋季)
第四季度:12-2月(冬季)
㈧ 一年幾個季度怎麼劃分
一年有四個季度,具體的劃分為:第一季度:1月-3月;第二季度:4月-6月;第三季度:7月-9月;第四季度:10月-12月。人們俗稱的「季度」,就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
除了季度外,還有一個概念叫做季節,如果嚴格按照中國的緯線劃分的話,3月份進入春季,所以3-5月為春季;6-8月為夏季;9-11月為秋季;12-2月為冬季。
我國傳統的四季劃分方法,是以二十四節氣中的「四立」作為四季的始點,以二分和二至作為中點的。如春季立春為始點,太陽黃經為315°,春分為中點,立夏為終點,太陽黃經變為45°,太陽在黃道上運行了90°。四季輪換,反映了物候、氣候等多方面的變化規律。這是一種傳統的,常見的方法。
四季的由來:
地球在圍繞太陽不停地公轉的同時,也在繞自身的地軸自轉,不過地軸並不垂直於公轉軌道面,而是有一個23度27角分的傾角。正是因為這個傾角的存在,才會使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點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移動,從而形成了春夏秋冬四個季節。
㈨ 一年有幾個季度 季度簡單介紹
1、一年分為四個季度,1季度1~3月,2季度4~6月,3季度7~9月,4季度10~12月。
2、人們俗稱的季度,是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把一年平均分成四份,每個季度歷時3個月。即一季度:1月-3月,二季度:4月-6月,三季度:7月-9月,四季度:10月-12月。然而嚴格按照中國的緯線劃分的話,3月份才進入春季,所以第一季度的時間應該為:3-5月為春季,第二季度:6-8月為夏季,第三季度:9-11月為秋季,第四季度:12-2月為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