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汽車資訊 » 比多少的題怎麼教

比多少的題怎麼教

發布時間: 2022-02-05 20:46:04

㈠ 40比16大多少這種題怎麼教

(1) 180-40-40×2 (2)180-40-32-40
=180-40-80 =140-32-40
=140-80 =108-40
=60 =68

㈡ 怎樣教小孩學會比多少

平常陪孩子玩的時候,拿好多東西出來,然後就給他說好多好多,相反的在拿走一部分,剩下少了,再說少了,慢慢的熟悉了他就會自己辨別多少了,我家寶寶自己慢慢就懂了,我感覺我沒有刻意去教他。

㈢ 比多少的題怎麼教

這個話問的太空

㈣ 一年級數學比多少的題

第一課時:同樣多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6~7頁內容及「做一做」,練習一的1~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初步認識一一對應,知道「同樣多」的含義;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知道多、少的含義。
2.使學生通過操作、觀察,初步體驗數感,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知道「同樣多」的含義,知道多、少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多少,
教具准備:錄音機,磁帶,實物投影儀,小兔頭、小豬頭、磚頭、木頭圖片。
學具准備:鉛筆.橡皮.梨片.蘋果圖.三角形.圓片.花朵片各若干。

㈤ 數學應用題比誰多多少,少多少怎麼去教小孩理解

從實際出發,比如你有5個蘋果,孩子有2個,問題你比他多多少?他比你少多少?他習慣了這種思維方式,做題就容易多了。

㈥ 小學一年級比輕重的題怎麼教孩子

可以把題目的解題思路告訴小孩,讓他反復練習就會了。

㈦ 比多少的題口訣

比多比少問題,歸納起來,有三類:

一是求多幾少幾,如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有23張,小華比小明少多少張卡片?(或者小明比小華多多少張卡片?)二是求較大數,如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三是求較小數,如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少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

這樣的問題,看起來簡單,但一二年級學生的思維主要是直觀形象思維,缺少邏輯分析能力,很多小學生一看到這樣的題目,以為「多」就用加法計算,「少」就用減法計算,完全沒有認真去思考。這就導致很多小學生在做這一類題目時,失分嚴重。這也是很多老師家長非常頭疼的問題,教
了學生一遍又一遍,還是不會正確計算。

其實,做這一類題目,是有方法技巧的,只要掌握了訣竅,是很容易拿到滿分的。下面海老師自己總結了如何解決比多比少應用題的順口溜,希望給各位老師和家長帶來啟發。

比多比少應用題順口溜比多比少應用題,巧用畫圖比大小。用上加法求大數,減法就去算小數。多幾少幾若來求,都用減法來計算。

我們先來討論比多比少應用題的第二和三類題型,即求較大數和較少數問題。

(1)這兩類題型的解題關鍵,是從「比」字中得到較大數(大數)和較小數(小數),可以藉助畫圖,畫線段圖、簡筆畫圖、圓圈等,讓他們理解誰較大誰較少。

由於低年級學生主要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對圖畫和具體事物的大小(長短等)比較能很好理解,比如,拿出一長一短的兩支筆,他們能很容易比較出哪只較長、哪只較短。但是他們很難理解抽象的「比」,對含有兩個關系的事物的抽象的語句的理解還不是很到位,比如「小明比小紅高」等。

我們可以利用他們的思維特點,用畫圖等具體形象的實例,反過來先讓他們慢慢理解,比如,可以用簡筆畫畫一個男孩表示小明,再畫一個比較矮的女孩表示小紅,讓孩子說出小明高小紅矮,然後讓他們說是小明比小紅高,然後反過來,根據「小明比小紅高」,讓他們畫出小明和小紅,小明要畫的比較高,小紅要畫的比較矮,來驗證「小明比小紅高」。類似的例子可以多練習,讓學生在具體形象的練習中,充分理解掌握語句「誰比誰多」、「誰比誰高」、「誰比誰大」。

(2)在游戲中理解「用上加法求大數,減法就去算小數」,即求較大數用加法,求較小數用減法。

當小孩能理解比多比少應用題中的「比」字含義時,就成功了90%,剩下的就只要掌握「用上加法求大數,減法就去算小數」,這句順口溜了,這句其實就是說「求較大數用加法,求較小數用減法」。大多數學生都不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不能理解為什麼求大數要用加法,求小數用減法。

其實,低年級學生是比較活潑好動,對新鮮事物都充滿好奇,非常喜歡玩游戲。可以抓住這點,通過游戲讓學生理解:在學生已經會計算了「3+2+3」、「8-1-6」等式子的前提下,准備好一些數字和運算符號卡片:「6」、「2」、「3」、「+」、「-」,讓學生分組從中找出3張卡片和兩個符號,看哪一小組計算得出的數最大和最小。學生們在游戲中,能很好理解「越加越大」和「越減越小」,從而理解「求較大數用加法,求較小數用減法」。如果是家長要教小孩,家長和小孩比賽。

(3)要熟練掌握求較大數和較少數的幾種常見表現形式。

「用加法求較大數」的題型有兩種表現形式:

小明有39張卡片,(小明)比小華少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12張,小華有多少張卡片?「用減法求較小數」的題型有兩種表現形式:

小華有51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12張,小明有多少張卡片?小華有51張卡片,小明比小華少12張,小明有多少張卡片?(4)熟練理解掌握順口溜,多做練習,在練習中完全掌握比多比少問題。

練習:

小明家農場去年養了74隻鴨,今年比去年多養26隻。今年養了多少只鴨?小紅有28張畫片,小明比她少6張,小明有多少張?雞有22隻,鴨比雞少9隻,鵝比鴨多19隻,鴨和鵝各有多少只?媽媽買了24個蘋果,買的橘子比蘋果少8個,問一共買了多少個橘子?

我們再討論比多比少應用題的第一類題型,即求多幾少幾問題。

這類問題,最好理解,也是幾乎所有學生都會計算的題目,有兩種表現形式:

小華有51張卡片,小明有39張卡片,小華比小明多多少張卡片?小華有51張卡片,小明有39張卡片,小明比小華少多少張卡片?這一類問題,「多幾少幾若來求,都用減法來計算」,都是用減法計算,較大數-較小數。

練習:

三(1)班買來故事書59本,買來科技書36本,買來的故事書比科技書多多少本?爸爸今年39歲,小亮今年13歲。十年後爸爸比小亮大多少歲?申辦北京奧運會時,北京得了56票,巴黎18票。巴黎比北京少多少票?

㈧ 如何教孩子理解"什麼比什麼多"的問題.

1、需要更加註意學習方法。數學的學習不應該只包括加、減、乘、除的運算。如果計算只在大腦中形成純粹的記憶,而不理解邏輯關系,計算只會變得越來越困難。

2、在所有的數學學習中,簡單的計算或者僅僅是實際的解題,習題解題的思路都是不經過步驟的,因為每個人都會粗心大意,所以教育孩子不能為了省事而忽略步驟。

3、多問問題,遇到這些典型問題,在解決第一個問題,即使它已經完成,也要讓孩子會想清楚,這樣做的原因是讓孩子在做的過程中掌握法律的問題。

4、理清思路,不僅要做題,還要在做題的過程中做類比,讓孩子更清楚自己是對的,增加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對知識充滿興趣。

5、讓孩子學會計算詳細解釋的過程中,讓孩子用自己的思維方式來講述這個問題,這也是一個讓孩子幫助自己清楚他們的想法,幫助在未來當困難可以准確找到入口點。

6、引導孩子去思考,父母可以不急於說遇到困難得多的問題答案,但想辦法引導孩子通過大腦的旋轉找到解決的辦法,有時不妨使用方法來刺激他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孩子未來的學習。

7、引導孩子總結規律,對於同樣的問題,觀察話題的類型和特點,讓孩子找到規律,總結經驗。

8、差異比較,對於相似的話題,找出差異,這也是可以讓孩子在以後的學習中掌握避免錯誤的方法。

9、發現對數學的興趣,讓孩子用特殊的語言和方法感受數學的魅力,其實數學本來就是一門非常有趣的知識,培養興趣而不是枯燥的教學,如果有強烈的興趣,孩子就會自然地愛上學習。

(8)比多少的題怎麼教擴展閱讀:

1、在孩子的基礎知識學習和鞏固。

每天在孩子的課余時間,讓孩子大聲朗讀課文,讀完後,可以有針對性地問幾個問題,看看孩子的理解如何。然後讓孩子盡可能多地寫下這一課的新單詞。通過這樣的方式制定一個好的計劃,我相信我可以盡快的補足孩子們的基礎知識。

2、提高閱讀理解能力。

在閱讀能力方面,我們必須確保孩子們讀足夠的書。孩子們需要多讀書,除了課本之外,還必須增加課外閱讀的數量,因為現在的孩子都是大量閱讀的,如果我們的孩子不閱讀很多,他在理解很多問題的能力上會比較欠缺。

最直接的方法是找一些閱讀理解問題,和孩子一起重復做,讓他知道這根本不是問題。來提高他的自信心。

3、寫作能力的提高

寫作不是問孩子的寫作有多完美,培養興趣才是關鍵。除了老師布置的話題,通常也增加了孩子的寫作,讓孩子堅持寫一篇日記,內容並不局限的字數並不局限,所以他在教室里學到的一些知識和詞彙將被應用到他的練習。最重要的是要堅持,什麼不堅持也很難成功。當孩子寫完後,積極肯定孩子的成績,讓他總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

㈨ 解答比多少的問題,解答規律是什麼

規律:大數就用加法求,小數就用減法算。求解多幾和少幾,減法就能全解決。

㈩ 小學數學比多少如何教孩子懂

第一部分:調動興趣是關鍵 因為我喜歡數學,所以我願意去學它,所以我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任何艱難險阻也願意去克服;克服困難所得來的成功體驗又增強了我學習的興趣和信心,所以我更喜歡學數學了。 一個很簡單的正循環擺在我們面前,所以說,學好數學,調動孩子的興趣是關鍵。調動興趣的方法有: 1.親其師,信其道。 這是亘古不變的真理。不管是老師還是家長,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 1)展示能力,讓孩子佩服。比如可以在孩子面前秀自己知識淵博、計算和解題能力很強等,孩子們個個佩服地一塌糊塗。 校信通在做優秀大學生數學學習規律調查中也發現,很多學生喜歡某一個老師,甚至是因為老師隨手就可以畫出很標準的圓、橢圓。 2)展示人格魅力,讓孩子敬服。 教育者人格中很突出的一點或幾點魅力很容易感染到孩子,比如幽默、嚴謹等等。一般來說,一位老師要儲備至少200—300條笑話,便於在課堂上讓學生輕鬆快樂學習。也有很多孩子喜歡老師的理由是:「她認真負責到家了,天天都有新花樣,辯論會什麼的,幹啥啥行!」 3)用心關愛孩子。 如果想讓所有孩子都喜歡您,那就平等對待他們吧!課堂上,如果有成績不好的學生舉手發言,明知他會回答地一塌糊塗,也要鼓勵和支持他。 如果您想改變某個孩子的話,那就去「偏愛」他吧!「我喜歡這位老師,是因為她待我象待自己的妹妹一樣。」「有一次我數學考砸了,老師在我的作業本里夾了一張紙條,問我是不是有什麼心事?我感動極了!」 當然,家長也要積極引導孩子喜歡老師。比如通過和孩子討論老師的授課方式、性格特點等,引導孩子關注老師的閃光點,發現老師值得自己學習的思考方法、習慣和品質等。 2.化抽象為生動。 比如在講例題的時候,結合題目給學生講一些順口溜、數學故事、數學發展史、生活中的數學等。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比如華羅庚的數形結合順口溜「數與形,本相依,焉能分作兩邊飛。數缺形時,難直覺;形缺數時,難入微。代數幾何本一體,永遠聯系莫分離。」生活中的數學包括身邊的事、新聞時事等,比如:讓學生適度參與現在很多父母都熱衷的股票問題;自己家裡每月消費多少米,多少油,多少鹽等,人均消費多少;今年淮河流域出現洪災,泄洪時就需要考慮上游水位和下遊河道寬的關系等等。 此外,還可以利用游戲和活動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日歷中的方程》、數學專題黑板報等。3.化抽象為形象。 現在的學生大都對電腦感興趣,如果從這一點入手引導學生學數學,是個很好的辦法。鄭州一所重點中學的劉老師用幾何畫板讓學生形象直觀的體會數學知識,學生在學幾何畫板的同時,學數學的積極性也被調動起來了。 4.成功體驗的積累。 興趣與成就感往往有很大關系。每個孩子都有想成為研究者、發現者的內在願望,都有被認同和賞識的需要,都希望取得成就和進步。教育者應該善於發現學生的一點點進步,給不同學生提不同的要求,讓他們有機會成功,體會成功時的成就感。 具體做法有:給孩子講題時不要一下子把思路都講完,要以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獨立思考,或講一半,留一半讓孩子自己思考。如果孩子沒有能力思考下一半,至少要讓孩子獨立思考到下一步。當然,家長還要適時給予言語鼓勵,一方面增強孩子的自信心,並讓孩子體會獨立解決問題的成功感,另一方面,家長也會在鼓勵孩子的過程中改進對孩子的認識,培養孩子對同一問題深刻思考的能力和習慣。 小貼士:成功記錄本 也可以鼓勵孩子專門准備一個筆記本,寫自己的成功記錄。錯題本很重要,但只有錯題本,孩子就只能多關注自己的失敗經驗,用成功記錄本記錄自己做出某一道對自己來說比較難的題目的過程,記錄下今天對比昨天的點滴進步,增強成就感,增加學習興趣。5.營造學數學的環境。 比如家裡的書架上可以放一些數學相關的書籍如《速算秘訣》《中學生數理化》《好玩的數學系列》《訓練思考能力的數學書》《故事中的數學》等,並推薦孩子閱讀。學校里也可以營造這樣的氛圍。有位老師說:「我每天課間時間都會坐在教室門口,拿起一本書來看。總會有幾個學生來問我看的是什麼書,一問一答之間他們就對我手裡的書感興趣了。幾天後我就會發現,有一兩個學生帶頭借了這本書。再過一陣子,這本書就風靡全班了。」 第二部分:數學基礎要打牢 沒有牢固的地基,哪來的高樓大廈?有很多孩子看似粗心而做錯的題目,經仔細分析都是由於基礎知識不牢固所造成的。比如有的孩子會說:「我就是分不清這兩個公式了,考試時用錯了。」其實如果這個孩子不僅僅是記住公式,而是會推導的話,考場上現場推導也是可以避免這個問題的。另一方面,孩子有必要掌握、識記一些最基本的知識,也可以說是最基本的工具,比如30以內的自然數的平方,1-9的立方分別是多少等。打牢基礎也可以通過做題來實現,這跟題海戰術不同,有的學生可能做兩道題就弄懂了,那他就不需要再做,有的學生可能需要做20道題,總之,為了達到最好的理解和記憶效果,讓學生自己理解知識點之後,再多做1-2道題,達到150%的理解和記憶效果。 打好基礎的五步學習法: A.做好課前預習,掌握聽課主動權。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B.專心聽講,做好課堂筆記。聽課要提前進入狀態。課前准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聽課的效果。 C.及時復習,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復習是學習過程的重要環節。復習要有計劃,既要及時復習當天功課,又要及時進行階段復習。即將上周,上月,本學期所學內容復習、思考、歸納總結。最好能夠利用寒暑假將上學年或本學段以往的內容全部復習鞏固。在現階段的學習中涉及以往不十分清楚的內容,最好及時查閱核實。對數學成績不是特別突出的學生,一般缺乏學好數學的信心,如果這樣堅持2到3年,可以逐步在日常作業和課堂表現中,表現突出,學好數學的自信就逐步樹立起來,數學成績自然會好起來。 D.認真完成作業,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權威楊樂院士在回答中學生如何學好數學的問題時,就是很簡短的三句話:一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實踐,二是在理解的基礎上多積累,三是循序漸進。這里所說的實踐,就是做題,就是完成作業。這里所說的實踐,一方面是做題,完成作業並對錯題進一步反思,徹底思考清楚,找同類題做3到5題,達到徹底掌握和鞏固提高,另一方面,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用所學知識分析、解釋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69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637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935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200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64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88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22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68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71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