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草菇多少錢一斤
『壹』 用稻草為主要原料種植草菇,1噸的原料稻草可以生產多重的草菇,常規的產率是多少
這樣的情況一般可以生產400-500斤鮮菇。這個就是常規的產量。
『貳』 現在草菇多少錢一斤
現在我們家的草菇是15塊錢一斤。
『叄』 草菇很受市場青睞,草菇種植分布在中國什麼地方
草菇,別名稻草菇,桿菇,麻菇,包腳菇,蘭花菇,為光柄菇科真菌草菇的子實體,原本是生長在腐爛禾草上的一種野生食用菌,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鬼傘類雜菌對草菇的危害較大,可通過控制培育區域含水量和酸鹼度來抑制此類雜菌生長。菇蠅也常常危害草菇生長,可在四周搭建排水排污通道並合理利用葯物對其進行噴殺。
菇畦設在塑料大棚內,大棚上蓋好薄膜和草簾以保溫保濕。菇畦寬1米,長度視棚長而定,菇畦間距30厘米,既作人行道又是蓄水溝。在畦上橫向挖凹陷式菇床,菇床寬30厘米,種植材料:草菇生產用的原料主要是農作物的草稈,稱碳源,一般以棉籽殼為原料的產量較高,稻草次之,甘蔗渣較差,輔料麥麩、米糠、玉米粉等作氮源。
『肆』 草菇的市場價一般多少錢一斤
各地市場有差異。目前在每公斤15-20元左右。草菇屬於高溫菌類。種植技術可以登錄江蘇食用菌網,那裡有草菇種植技術資料和視頻。可以參考一下。
『伍』 草菇是什麼菇
【葯名】草菇
【別名】稻草菇、蘭花菇、稈菇、麻菇、家生菇、南華菇、草菌、美味苞、腳菇
【漢語拼音】cao gu
【功效】清熱解暑;補益氣血;降壓
【科屬分類】光柄菇科
【拉丁文名】Fructificatio Volvarellae Volaceae
【主治】暑熱煩渴;體質虛弱;頭暈乏力;高血壓
【生態環境】生於稻草等草堆上。夏、秋季多人工栽培。
【採收和儲藏】當蛋狀菌蓋露出,將破裂前即可採收,切成兩半,烘乾或曬干後備用。
【資源分布】分布於福建、台灣、湖南、廣東、廣西、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草菇起源於廣東韶關的南華寺中,300年前我國已開始人工栽培,在約在本世紀30年代由華僑傳入世界各國,是一種重要的熱帶亞熱帶菇類,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食用菌,我國草菇產量居世界之首,主要分布於華南地區。 草菇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每100g鮮菇含207.7mg維生素C,2.6g糖分,2.68g粗蛋白,2.24g脂肪,0.91g灰分。草菇蛋白質含18種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佔40.47-44.47%。此外,還含有磷、鉀、鈣等多種礦質元素。
有史料為證,草菇起源於中國,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道光二年(1822年)阮元等篆修《廣東通志 土產篇》旨《舟車聞見錄》:「南華菇:南人謂菌為蕈,豫章、嶺南又謂之菇。產於曹溪南華寺者名南華菇,亦家蕈也。其味不減於北地蘑菇。」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黃培爃篆修《英德縣志 物產略》中也有同樣記述:「南華菇:元(原)出曲江南華寺,土人效之,味亦不減北地蘑菇。」又據福建《寧德縣志》載:「城北瓮窯禾朽,雨後生蕈,宛如星斗叢簇競吐,農人集而投於市。」
可見,草菇原本 是生長在南方腐爛禾草上的一種野生食用菌,由南華寺僧人首先採摘食用的。[
『陸』 瑞麗市場上草菇多少錢一斤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2-05
『柒』 稻草種植平菇技術及配方
稻草也要3-4毛錢一斤,不過今年的棉籽殼價格是高了點,用純稻草栽培平菇是不現實的。
『捌』 有一種長在稻草上像金針菇的蘑菇叫什菇野生的,長的就像褐色的金針菇.很好吃!
這種菇叫稻草菇,生產在割完稻穀的廢棄的稻梗上很好吃。我們農村經常採摘來吃,而且營養很豐富。
『玖』 這個什麼菇叫什麼用稻草種出來的,俗稱稻草菇。
目測為,大球蓋菇,又名皺環球蓋菇、皺球蓋菇、酒紅球蓋菇, 屬於擔子菌門,層菌綱,傘菌目,球蓋菇科,球蓋菇屬 。 大球蓋菇子實體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維生素 、礦物質和多糖等營養成分,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菇類之一,也是聯合國糧農組織(FAO)向發展中國家推薦栽培的蕈菌之一。
『拾』 有沒有一種菇叫"稻草菇"
草菇又名稻草菇、籃花菇,屬高溫型食用菌,其味道鮮美,蛋白質含量高,享有素中之葷美名。草菇栽培始於中國,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在我國廣東、福建等南方各省均普遍栽培,近年來,上海、江蘇、山東等省市也已推廣栽培。雖然菇農在長期栽培過程中已積累了很多經驗,但在實踐中,在培養料、栽培設施等方面又有了許多創新和改進。目前,草菇平均生物學效率在30%。草菇生性嬌嫩,喜溫、喜濕,因此,只有科學栽培,才能真正達到高產、穩產。
栽培季節
草菇屬高溫型真菌,上海地區一般宜在6月上旬到9月上旬、平均氣溫達到230C以上時方可進行栽培。在利用蔬菜管棚栽培草菇時,可以適當提前或延後栽培,一般宜在5月中旬到10月中旬。
栽培場所
草菇栽培場所可以改造或利用菇房、倉庫等進行室內栽培,也可以在大田中搭塑料小環棚,外覆蓋草簾等遮蔭物進行栽培,還可以利用蔬菜管棚進行地畦式或床架式栽培。無論哪種菇房,一定要達到遮蔭、防風、控溫、保濕的要求。
培養料種類及其配製方法
目前,市郊栽培草菇的培養料,大體上有以下六種:即廢棉、棉籽殼、稻草、復合料、混合料、蘑菇培養料的再利用栽培。根據金山區地區實際栽培情況,現著重介紹二種培養料及配製方法。
一、棉籽殼
在播種前,先把棉籽殼進行曝曬,剔除霉變、發黑的棉籽殼塊,然後放在PH14的石灰水中充分浸透,這是草菇栽培取得穩產、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然後再預堆48小時,即可進床播種。一般每平方米用棉籽殼18~23千克。
二、稻草
稻草栽培草菇時,對稻草要進行預堆軟化處理,以改變其理化性狀,使稻草軟化,調整C:N比,提高稻草保溫保濕性狀。處理方法:先把稻草切成15~20厘米長,然後用4%石灰水浸透,使稻草充分吸足水分,再加入稻草乾重25%的干牛糞屑,磷肥和石膏各1%均勻拌和,一層稻草、一層肥料,堆成寬2米,高1.5米,堆制3晝夜,使料中心溫度達到600C以上。經過軟化處理的稻草,水分均勻,進床後,易伏實,利於保溫保濕,促進草菇增產。一般每平方米用稻草20千克。
三、廢棉
廢棉是栽培草菇最好的培養料,其富含草菇生長最喜歡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且理化性狀優良,利於保溫、保濕。配製方法是:廢棉50千克,清水85千克,放在池坑內充分浸濕,然後可直接進床。地式栽培,事先整地,使土壤干松,當氣溫超過300C時,料厚度在15厘米左右,低於280C時,料厚度在20厘米左右。一般每行料長90厘米,寬40厘米,(乾重3.5千克左右),用種一瓶。床架栽培,將浸透的廢棉,瀝去多餘的水分,料含水量68%,即掌握緊捏料,指縫間有5~6滴水滴下。
栽培形式
一、床架式栽培
在床架的底部先鋪上薄薄一層干凈、不霉的稻草,在其上面將調制好的栽培料直接進床,鋪成波浪式,料幅寬30~35厘米,波峰不低於15厘米(氣溫高時可薄些,反之則厚些),波谷3厘米,然後下種,拍實,覆上一層細土。
二、地畦式栽培
菇田盡量選擇前茬油菜、西甜瓜及蔬菜等田塊,排灌方便,近水源。畦寬連溝2米,床面1.6米,溝寬0.4米,溝深0.2米,呈平底。排水溝三溝配套,溝溝相通。播種之前,先在畦表土撒上一層腐熟的干牛糞,每平方米2.25千克,或潑澆腐熟的人糞尿,每平方米3千克,以增加土壤中的養分和保濕性,這是草菇高產的關鍵措施之一。隨即將土表鏟松5厘米,使土和肥料混合,土粒削細,然後,在播種草菇半個月前,在菇田裡潑澆20%的氨水和2%石灰水,覆土蓋膜。後在太陽下曬幾天,待土壤發白,干松,可進料播種。
栽培管理
播種後4~5天,要注意適當換氣(注意不能通風),菇房栽培的於白天,在風靜或微風的條件下,背風短期換氣。4天後,在未形成菌蕾前,當氣溫超過(350C以上),菇房於白天可開門窗掛草簾,草簾上噴水,做到通氣與保濕相結合。切忌在剛形成小白點(即小菌蕾)時,小氣候的環境突變,即一下子從密閉到通風,這時小菌蕾對環境條件的改變最敏感,如管理不當,會引起小菌蕾大量軟蔫而死亡。在高溫期間,要注意地棚草菇草簾覆蓋厚實,降低棚內溫度,當棚內溫度超過350C時,在形成小菌蕾前,掌握每間距2米左右,用浸濕紮成把的柴草團,墊在薄膜下端,使有部分縫隙而透氣,但在棚外的草簾仍覆蓋嚴密,做到透氣降溫,以滿足草菇菌絲在旺盛發育階段對空氣的需要。其培育的菇健壯、厚實、色澤黑白分明為質量上佳;反之,在高溫下過於密閉,菇薄而小、易開傘、色澤黃白,質次。但要注意切忌讓熱燥風,特別是西南風直接吹進房(棚)內而造成死菇。在低溫期間,地棚內的溫度低於250C時,則在地棚薄膜、草簾之上,再覆一層薄膜,以引進日影,提高棚溫,有利出菇。菇農把它稱為天膜加地膜覆蓋,雙層薄膜保溫栽培。
播種7~8天後,培養料的中心溫度在300C~330C時,草菇菌絲開始扭結成大量的小菌蕾。
水分管理:當播種後4~5天,在形成菌蕾前,如發現水分不足時,要及時補水,方法是將水噴在覆土上,注意要用與料溫接近的水,不能因噴水而使料溫急劇下降,以免造成菌絲損傷。地棚草菇在水分不足時,可以採用溝灌,在高溫乾旱季節,可在播種後24小時就進行,因為這時增高溫度,有利於厚垣孢子的萌發,但要掌握淺灌、快排、採用跑馬水的方法,這樣,既增濕,又不使地溫驟然下降,有利於發菌及菌蕾的形成。反之,在遇到連續低溫陰雨的情況下,一定要做到雨停水干,墒溝內不積水,防止降低地溫和料溫,確保草菇高產。
菇房栽培管理,在出菇期間,重點是增加空氣相對溫度,要求保持在90%左右,做到地面經常澆水,空氣中經常噴霧,這是菇房栽培的關鍵措施之一。待大部分菌蕾如花生粒大小時(頭已轉黑),床面可以噴水,但必須是噴霧增濕,水溫要與料溫相接近。菇房內,噴水後通氣,讓菌蕾表面的水珠散發。要切忌在大量菌蕾剛形成時噴水,防止造成大片死菇。在整個栽培管理期間,栽培環境要有一定的散射光,防止台風、暴雨及溫、濕度的劇變。
採收
草菇生長迅速,易開傘,一般播種後5~7天現小菌蕾,10天左右可以採摘。因此,在每天早、晚各採摘一次。菇呈卵圓形,菌膜緊包,菇質堅實時應及時採摘,質量最好。對叢生菇採摘,以照顧大多數為原則,採摘的動作要輕,盡量少動培養料,以免造成菌絲受損而造成周圍幼菇死亡。
採摘一潮菇,均要整理床面,挑除死菇,然後用2%石灰清水均勻噴一次,要噴透,經過5天左右,又可出現第二潮菇。但第一潮菇的產量約占總產的70%。
主要病蟲害防治
草菇生產周期短,從播種到結束,僅在30天左右,因此,病蟲害防治,提倡以防為主,做到:一是注意環境衛生,室內用0.2%多菌靈均勻噴灑四周和床架。二是培養料要求新鮮,且在陽光下充分曝曬,PH值呈偏鹼性(PH8)。三是掌握草菇適宜生長溫度280C~330C,使菌絲生長快,雜菌無法競爭。
一、鬼傘菌
鬼傘菌是草菇栽培中最易發生的競爭性雜菌,為害最大,其菌絲發生早、傳播快,消耗培養料中的養分。在鬼傘子實體出現前,床面培養料可見到白色的菌絲,並迅速擴展到料中下層,然後在床面上長出灰黑色的小傘菌。其傘菌柄小而脆嫩,菌蓋小,菌肉厚,易開傘,並在1~2天萎縮液化。發生的原因:
1、培養料中的氨味未完全散發。
2、培養料含水量過高。
3、培養料呈酸性反應。
防治方法:
1、堆料時,不能過量添加尿素、麩皮等氮源。
2、選用新鮮無霉變的培養料。
3、掌握適宜的培養料含水量68%。
4、掌握培養料PH值呈偏鹼性。
5、及時摘除。
二、綠黴菌
該病發生初期,菌絲白色、纖細且濃密,很快變成白色粉狀,隨即會產生綠色孢子。發生的原因是:
1、潮濕,通風不良,光線不足。
2、氮源過多。
防治方法:
1、選用新鮮無霉變的培養料。
2、栽培過程中注意通氣,菇房不能悶濕。
3、C:N比適中,且選用健壯的菌種。
4、發病處及時挑除,並撒上石灰粉或噴500倍多菌靈。
三、菌蟎
菌蟎會噬食草菇菌絲而發生退菌現象,嚴重時為害子實體。菌蟎宜生活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多為雜食性。主要來源於老菇房和菌種帶蟎。
防治方法:
1、選用無菌蟎的菌種。
2、菇房內,掛蘸有敵敵畏的棉球。
3、選用新鮮乾燥的培養料,拌料前經日光曝曬或用敵敵畏熏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