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多威多少錢一斤
⑴ 茶葉農葯殘留與重金屬殘留檢驗項目大概需要多少錢
要看你拿啥方法做 一般3000左右
⑵ 深圳聯邦思創水溶復合肥15-15-15多少錢一噸
無公害蔬菜生產技術蔬菜生產中,應做到「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指導方針,建立無污染源生產基地,並遵循以下十項技術要點:1、嚴禁施用劇毒和高殘留農葯,如3911、1605、呋喃丹等。2、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對害蟲天敵殺傷力小的農葯,如辛硫磷、多菌靈等。3、蔬菜基地要遠離工礦業污染源,避免「三廢」污染。4、選用抗病、抗蟲優質豐產良種。5、深耕、輪作換茬,調整好溫、濕度,培育良好的生態環境。6、推廣應用微生物農葯。7、搞好病蟲害預測預報,對症適時適量用葯。8、推廣不造成污染的物理防治方法,如溫湯浸種,高溫悶棚,黑籽南瓜嫁接等。9、搞好配方施肥,控制氮肥用量,推廣施用酵素菌、K100等活性菌有機肥等。10、搞好植物檢疫。嚴防黃瓜黑星病、番茄潰瘍病等毀滅性病害傳入蔓延發展無公害蔬菜生產,同時應從菜田生態系統總體出發,本著經濟、安全、有效、簡便的原則,優化協調運用農業、生物、化學和物理的配套措施,創造有利於蔬菜豐產,而不利病蟲害發生的條件,達到高產、優質、低耗、無害的目的。1、選定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要遠離污染源,不受「三廢」的侵害;要地勢平坦,排灌良好,特別是水質要好,不用污水澆地。2、農業措施:選用抗病蟲良種;加強栽培管理;生態防治。3、生物防治:利用生物農葯防治蔬菜病蟲害,可以減少化學農葯的污染和殘毒。例如:用活性菌有機肥(酵素菌、K100等)作基肥或葉面肥即增肥又防病。4、物理防治:利用物理和機械防治能有效的控制病蟲害,不用葯、不污染。如溫湯浸種(55度溫水)可以殺死種子內外的潛伏病菌。5、科學合理施用農葯:禁止使用劇毒、高殘留農葯;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葯。作到科學合理用葯。6、及時進行蔬菜質量檢測。[編輯本段]無公害蔬菜農葯使用技術一、先擇適合的農葯1、優先選擇生物農葯。生產中常用的生物殺蟲殺蟎劑有:Bt、阿維菌素、瀏陽黴素、華光黴素、茴薔素、魚藤酮、苦參鹼、藜蘆鹼等;殺菌劑有:井岡黴素、春雷黴素、多抗黴素、武夷菌素、農用鏈黴素等。2、合理選用化學農葯。嚴禁使用劇毒、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體、高三致(致畸、致癌、致突變)農葯及其復配製劑。如甲胺磷、呋喃丹、1605、3911、氧化樂果、殺蟲脒、殺撲磷、六六六、DDT、甲基異柳磷、涕滅威、滅多威、磷化鋅、甲拌磷、甲基對硫磷、對硫磷、久效磷、有機汞制劑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葯。限定使用的化學類殺蟲殺蟎劑有:敵百蟲、辛硫磷、敵敵畏、樂斯本、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氰戊菊酯、克蟎特、雙甲咪、尼索朗、辟蚜霧、抑太保、滅幼脲、除蟲脲、噻嗪酮等;殺菌劑有:波爾多液、DT、可殺得、多菌靈、百菌清、甲基托布津、代森鋅、乙膦鋁、甲霜靈、磷酸三鈉等。二、掌握無公害蔬菜農葯使用技術1、.對症下葯。在充分了解農葯性能和使用方法的基礎上,根據防治病蟲害種類,選用合適的農葯類型或劑型。2、適期用葯。根據病蟲害的發生規律,嚴格掌握最佳防治時期,做到適時用葯。對病害要求在發病初期進行防治,控制其發病中心,防止其蔓延發展,一旦病害大量發生和蔓延就很難防治;對蟲害則要求做到「治早、治小、治了」,蟲害達到高齡期防治效果就差。不同的農葯具有不同的性能,防治適期也不一樣。生物農葯作用較慢,使用時應比化學農葯提前2-3天。3、科學用葯。要注意交替輪換使用不同作用機制的農葯,不能長期單一化,防止病原菌或害蟲產生抗葯性,利於保持葯劑的防治效果和使用年限。蔬菜生長前期以高效低毒的化學農葯和生物農葯混用或交替使用為主,生長後期以生物農葯為主。使用農葯應推廣低容量的噴霧法,並注意均勻噴施。4、選擇正確噴葯點或部位。施葯時根據不同時期不同病蟲害的發生特點確定植株不同部位為靶標,進行針對性施葯。達到及時控制病蟲害發生,減少病原和壓低蟲口數的目的,從而減少用葯。例如霜霉病的發生是由下邊葉開始向上發展的,早期防治霜霉病的重點在下部葉片,可以減輕上部葉片染病。蚜蟲、白粉虱等害蟲棲息在幼嫩葉子的背面,因此噴葯時必須均勻,噴頭向上,重點噴葉背面。5、合理混配葯劑。採用混合用葯方法,達到一次施葯控制多種病蟲危害的目的。但農葯混配要以保持原有效成分或有增效作用,不增加對人畜的毒性並具有良好的物理性狀為前提。一般各中性農葯之間可以混用;中性農葯與酸性農葯可以混用;酸性農葯之間可以混用;鹼性農葯不能隨便與其他農葯混用;微生物殺蟲劑(如Bt)不能同殺菌劑及內吸性強的農葯混用;混合農葯應隨配隨用。6、要嚴格按照期限執行農葯安全間隔。菊酯類農葯的安全間隔期5-7天,有機磷農葯7-14天,殺菌劑中百菌清、代森鋅、多菌靈14天以上,其餘7-10天。農葯混配劑執行其中殘留性最大的有效成分的安全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