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排包裝機多少錢一台
Ⅰ 想自己做惠靈頓牛排,成本大概能有多少
惠靈頓食材及其用量如下菲力牛排兩個香菇黃芥末醬和黑胡椒適量。做法如下牛排用玫瑰海鹽和黑胡椒腌制分鍾。香菇鹽胡椒粉炒至無水。加熱玉米油,稍微煎一下牛排,這樣它會有一種燒焦的味道。牛排稍微冷卻一下,然後在頂部和底部塗上黃色芥末醬。底部放保鮮膜,然後把蘑菇放在糕點上,再把蘑菇放在牛排上然後把牛排包在糕點里,最後用保鮮膜包好放在冰箱里分鍾。
將熱鍋無油晾乾將香菇大蒜放入小火中炒熟脫水一定要把香菇中的水分炒完全說三遍。這一步持續很長時間,你會看到水來自蘑菇。在木板上放一大塊保鮮膜,均勻放塊帕爾馬火腿長度可以繞牛排一周。火腿的作用是防止牛排的肉汁溢出,保持口感鮮嫩帕爾馬特有的煙熏味是惠靈頓牛排的靈魂。用勺子將炒好的蘑菇均勻的鋪在帕爾馬火腿上,長度也在牛排周圍一周。
牛放在蘑菇醬和帕爾馬火腿上,包起來這里用保鮮膜包起來保證手均勻。包裹越緊越好。用保鮮膜將帕爾馬火腿和蘑菇片緊緊包裹在牛排周圍越緊越好。包裝完成後,重要的東西要說三遍一定要擰緊,用密封夾把兩邊都保持緊的狀態放入冰箱分鍾。蛋白酥皮買速凍蛋白酥皮省時間。如果願意自己做也可以參考蛋白酥皮月餅的蛋白酥皮。
Ⅱ 網上賣的牛排是合成的嗎為什麼有的那麼便宜這樣的牛排安全嗎
當然有真有假,假的是拼接肉,牛肉成分低,這樣的牛排安全度低。
(2)牛排包裝機多少錢一台擴展閱讀
不良商販首先會買一些雞肉,然後往雞肉裡面加許多的大豆和肉精。在肉精的作用下雞肉會漸漸沾染上牛肉的味道。
當然光腌制出味道是不夠的,還要讓它的紋理和色澤都很像,所以他們就會把雞肉完全絞碎,然後再通過特定的工具擠壓,所出來的成品就是一塊塊的牛肉。
如果並不經常吃牛肉,這種用雞肉做出來的假牛肉其實是很難分辨的,有些人甚至還會覺得這樣子的牛肉味道還更好,非常的香,其實這就是肉精起的作用了。
Ⅲ 真空包裝的牛排在運輸過程中會壞掉嗎
不會。
如果是新鮮的肉類真空包裝只要確保沒有空氣存在,至少能夠放半個月的時間吧,也是保持非常新鮮的,但是真空包裝的成本其實是比較貴的真空包裝要買專門的機器,要買專門的材料來進行,成本比較高。
Ⅳ 秘制黑椒牛排多少錢
一般情況下是45~65元一盤,和分量多少有直接關系。教你一道秘制黑椒牛排的做法。
食材:牛排,洋蔥,鹽,黑胡椒,色拉油
【具體製作步驟】:
第一:首先我們將牛排從冰箱裡面取出來,自然解凍,然後將牛排清洗干凈,放入盆中備用。
第二:將清洗好的牛排腌制一下,撒上適量的鹽,將洋蔥切成末撒入牛排中,再撒一些黑胡椒,擠幾點檸檬汁,用手抓拌一下,腌制半小時左右,腌制好之後將上面的調料清理干凈,再用廚房紙吸干水分。
第三:平底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油熱之後轉小火,放入腌制好的牛排,煎2-3分鍾,然後翻一下面,將另外一面也煎2-3分鍾,這樣將兩面煎至微微發黃。
出鍋之後抹上醬汁即可,還可以用花菜或者是西紅柿搭配一下,這樣做出來的好看又好吃。而且比西餐廳的便宜很多。
【煎牛排之烹飪小技巧】:
1)冰凍的牛排建議使用自然解凍的辦法,如果時間來不及的話也可以將帶著包裝的牛排放在冷水中浸泡解凍,不能使用熱水解凍,這樣會影響牛排的口感。
2)將牛排用鹽,黑胡椒,洋蔥末腌制一下,這樣做出來的牛排更加的入味又好吃,加入幾滴檸檬汁這樣可以有效去腥,吃起來也沒有腥味。
3)煎的時候用廚房紙吸干表面的水分,這樣煎的時候不濺油。
4)煎牛排的時間要按照牛排的厚度和自己愛好的生熟度確定煎的時間長短。
Ⅳ 多功能牛排豆皮機,牛排豆皮機多少錢一台
沒聽過這種機器哦,你可以現在淘寶上查下
Ⅵ 牛排現在多少錢一斤
牛排一般不按斤賣的,都是冷凍好的包裝,一包多少錢,如果是自己家吃建議買好一些的,可以買家庭裝,有菲力、黑椒、沙朗、西冷等組合,一般8-10片,價格控制在150-250之間就可以了;太差的不要買,如果有錢還是到正規的西餐廳吃;
Ⅶ 牛排價格懸殊,20元—200元的區別在哪裡
提到牛排,人們第一印象應該是西餐、第二印象是奢華,但是在日常的消費中,人們已經發現,出現在餐桌上的平價牛排越來越多,很多人並不知道幾百塊的牛排和幾十塊的牛排區別在哪裡?
兩者的區別
(1)價格懸殊.一頭牛屠宰後只有兩條裡脊才能被稱為菲力牛排,而一條大概有2.5公斤,除去損耗,也就是說一頭牛能做好牛排的最多不超過4公斤,一頭這么大的牛,只能產出不到4公斤的牛排,因此,牛的裡脊至少每公斤要價400塊。而網上一百多就能買到十片的牛排,又贈送各種禮品又包郵什麼的,這個價格是絕對買不到原切菲力牛排的,而我們平時買到的都是拼切牛排,合成牛排。
(2)口感,幾百元的是整塊的牛肉,具備所有的牛排特點,肉色、脂肪色、大理石花紋,以雪花牛肉為例,大理石花紋分布均勻,脂肪含量充足,利用平底鍋加橄欖油煎制,7分熟後,口感有咬蜂巢的感覺,滿口留香。而幾十塊的牛排多為合成牛排,由於是合成的牛排,口感偏硬,也不會有真牛排的香氣。
(3)烹飪時間。20元一份的牛排通常的烹飪時間僅需要5分鍾,經過鐵板加熱或者鐵板夾烤產生。而一份200元的牛排,烹飪工藝復雜,20分鍾以上:包括牛肉的腌制、專用牛排鍋煎烤前的預熱,之後還要經過噴火速烤、烤箱加熱等一整套工序,包括擺盤都需要精心准備。
所以無論是材料、口感、工藝上,幾十塊錢的牛肉和幾百塊的牛排存在明顯區別。
Ⅷ 如何辨別真假牛排
越來越多的家庭喜歡購買牛排食用,而市場上也出現了不少假牛排。為了讓大家都能買到真正的牛排,今天就介紹幾個鑒別牛排真假的實用方法,讓你了解如何輕松分辨真假牛排。
在介紹鑒別真假牛排的方法之前,先普及一下關於正宗牛排的小常識:
正宗的真牛排是按照肉牛的各個部位,經過精細分割而成的牛排,原肉原切,比如牛裡脊肉可做成菲力牛排,牛外脊肉可做成西冷牛排,牛脊骨肉可做成T骨牛排等。
假牛排根據加工原料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原肉重組的假牛排和其它雜肉浸跑牛肉香精的假牛排。很顯然,假牛排的定義就是經過加工過,重新塑形的牛排,不管是不是用牛肉去做的,都可以說是假牛排。
因此,我們完全可以從價格、外觀和口感這三個方面來分辨真假牛排。
一、看價格
分辨真假牛排的第一招就是看價格,100克一塊的正宗牛排價格在50元左右,如果低於50元肯定買不到正宗的好牛排,必為假牛排無疑。
二、看配料表
有些成品牛排的包裝上面有配料表,如果配料表中出現谷氨醯胺酶、大豆分離蛋白、食用膠或卡拉膠等配料,很明顯就是用碎肉拼接而成的假牛排。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奸商都會在包裝上展示配料表,對沒有配料表的牛排,我們還必須掌握如下的分辨技巧。
三、看外觀
假牛排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很有規則,因為絕大多數假牛排都是用機器統一壓制出來的餅狀壓制肉,外觀看起來整齊且圓潤,比較規則,也很均勻。但是,假牛排沒有真牛排所具有的肌肉自然紋理,有的牛排甚至上面一丁點肥肉都沒有,這種牛排必為假牛排無疑。
市場上最為常見的假牛排通常就壓制如下的圓餅狀,規則,均勻。因為這種牛排是把其它的碎肉用食用膠拼接起來,再用機器壓製成型,想要它有多圓它就有多圓。
如何分辨真假牛排,鑒別牛排真假的實用方法
這是假牛排的圖片
有些假牛排的上面也有紋路,但這種紋路是很雜亂的,而且可能有蜂窩眼。如果用刀把這種假牛排切開,你會發現牛排裡面的紋路也很不自然,而且有些地方不用切就散了。帶骨假牛排骨頭周邊的肉很容易散開,能和骨頭分離的很乾凈。
假牛排的顏色通常比較鮮艷,這是在加工過程中添加了人工色素的原因,但這種牛排經過解凍後無任何血水滲出,這也是假牛排的特徵之一。
如何分辨真假牛排,鑒別牛排真假的實用方法
這才是真正的原肉原切的真牛排
真牛排的外觀呈不規則的條狀或塊狀,肉色鮮紅且富有彈性,表面有明顯的肌肉自然紋理,切開後的肉質和顏色也比較均勻。真牛排的外觀為什麼會不規則呢,這是由於牛肉在牛身上的分布很不均勻,很不規則。因此,真牛排的外形也不可能均勻,不可很規則,其間還可能夾雜有部分肥肉,這種不規則的牛排才是真牛排。
四、嘗口感
已經做好的牛排就很難從外觀上辨別了,尤其是七成熟的牛排再澆上汁水,幾乎無法從紋理上來區分真假,這個時候我們只能憑借口感來辨別牛排的真假了。
真牛排具有牛肉特有的咀嚼感,口感柔嫩多汁且有天然的肉香味,而假牛排則不可能有這種感覺,肉質松垮,吃起來沒有嚼勁,切的時候也常常會被切成碎肉。
有些假牛排中還添加了牛肉膏或牛肉香精,這種假牛排的牛肉味很明顯,且聞起來很濃郁。
為什麼假牛排基本上都加工成菲力牛排
市場上大約95%的假牛排被加工成菲力牛排,這是因為菲力牛排是用牛裡脊製作的牛排,由於牛裡脊只有兩條而且比較細,橫切面小,很難直接分割成橫切面很大的一整塊,而且在切的過程中會產生許多碎肉。因此,原肉原切的菲力牛排成本非常高。
所以真正的菲力牛排有時也會採用重組的方式來製作(這種菲力牛排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也是假牛排),這正好給造假者提供了一個絕好的機會。
真正的原肉原切的菲力牛排,橫切面大多呈類似三角形的形狀,如果你買到的是圓潤潤的、很有規則的菲力牛排,基本可以說99%是重組的,只是到底是牛肉重組還是非牛肉重組,還需要進一步考證。
假牛排對健康有什麼危害
假牛排原料會先通過碎肉機打碎,加入碎肉粘合劑、牛肉膏或亞硝酸鹽等配料,攪拌後用高壓機器壓成條,再切片。為了讓肉變得嫩滑,還會放到加了亞硝酸鹽的水裡泡上一段時間。碎肉粘合劑里含有鉛、砷等重金屬,長期食用會使人體的生化和生理功能發生障礙,非常損害健康。
Ⅸ 牛排尚品尚與潮香村哪個好
據我所知,這兩家店賣的都是滾揉的肉餅,實際上這個不能在意義上稱之為牛排。
真正能成為牛排的部分不多,在國外,只有菲力(牛裡脊/牛柳)、眼肉、西冷(外脊)三種算是真正意義上的牛排,最多加上可以勉強做牛排的上腦和嫩肩,但是這些都是原切的,非滾揉的,非腌制的。
所謂的黑椒牛排、紅酒牛排、雪花牛排等等,都是商家的自造品類。尤其是腌制的品種,大家覺得省事,回來就直接下鍋,但是你也要知道,腌制料可以掩蓋很多味道哦,不新鮮貨其他肉味哦。
肉餅還有個好處,就是長的一樣還煎不老,要是牛都長的一樣,那就是奇跡了,哈哈~~還有就是肉餅煎的時間長點也可以保持嫩的口感,大家沒做過飯的也知道沒有煎不老的肉吧,那要多少嫩肉粉才能達到這樣的效果,大家自己體會吧。
滾揉是一種加工手段,用機器把碎肉用食用膠粘合在一起,然後弄成圓柱,逐一切片,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沒什麼損耗,標准化加工,每片肉餅長的都一樣,在加工過程中用了什麼膠,混了什麼肉也不好鑒定,所以在價格上才會出現特別大的差異。
比如大希地的套餐149元10片1.5KG,還送刀叉、黃油、醬包;再算上包裝和免郵費;這還沒算他們的廣告推廣成本,這樣還有的賺。實際上肉的成本根本達不到30元1斤,大家自己算市場上最便宜的牛肉多少錢一斤,這個價格能吃到牛排就搞笑了。
滾揉的肉我是不吃,誰知道裡面有什麼肉,加了什麼添加劑,添了多少嫩肉粉。
Ⅹ 第一個做出牛排是誰
當年,王宏亮開始做牛排時,溫州只有一家同行,但人家已經做了十幾年,規模在幾百萬元,網路也非常齊全,幾乎是壟斷。如何存活下來分得一杯羹呢?
王宏亮介紹,起初自己規模太小了,「人家連滅你的力氣都不想花」,正是對手這種不在意的態度,多味坊得以存活下來。而真正打了翻身仗,則是從他找業務員跑市場開始的。
16年前的溫州調味品市場,基本都是「守株待兔」式的坐商。王宏亮覺得這是個機會,決定主動出擊。但基礎薄弱是硬傷,比如他們沒日沒夜地跑業務,客戶終於下訂單了,需要10個產品,多味坊頂多隻有5個,怎麼辦?
「我派不同的人去對面那家大店拿貨。」王宏亮笑著說,「人家開門做生意,不可能不賣,但一看就知道這是過來調貨的,所以原本10元的貨,賣給我就是15元,我必須得買,然後再10元給我的客戶,只能靠另外幾個產品的利潤來填補虧損。」
就這樣,2001年5月開業的多味坊,半年後終於迎來了第一次大豐收。「聖誕節是西餐調料銷售高峰,當時溫州新開業10家西餐廳,有9家成了我們的客戶。」王宏亮感慨地說,「等過了元旦,對手意識到危機,我們已經活下來了。」
許多年後,溫州商界流傳著一個笑話:「虧本的生意你也做?只有宏亮會做。」正是憑著這樣的魄力和堅持,到2005年,多味坊壟斷了溫州90%的西餐配料配送,並開出6家分店。
02
轟炸機式推廣,家庭牛排一炮走紅
甌劇是浙江省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年少時學甌劇的王宏亮雖然最終沒有走上藝術的道路,但甌劇樸素、細膩、明快的神韻卻被他很好地運用於對商機的捕捉和發掘中,比如創建全國首家家庭牛排專賣品牌。
在做調味品的同時,王宏亮也做冷凍牛排原料,用他的話來講,「東家進貨,賣給西家」。廚師出身的他發現,牛排並沒有多高的技術含量,於是決定自己嘗試著做。2005年,他花1000多元買回一台二手真空機,在自家的小作坊里做出了第一批牛排產品,這就是中國最早的家庭牛排。
起初,王宏亮並沒想到賣,而是送給親朋好友品嘗,得到的反饋是「不比西餐廳吃到的差」。溫州並不大,這款自家製作的牛排很快受到歡迎,許多人到多味坊不是買調味品,而是牛排。最初一天賣出5片、10片,到2006年初,日銷量可達幾百片,利潤也比調味品要好。
王宏亮決定,做有品牌的家庭牛排。至於如何做,他有著清晰的規劃。
首先,他將店名「多味坊」命名為牛排產品的名字,並去做了商標。2006年,溫州市多味坊食品有限公司成為首家獲得QS認證的家庭牛排企業。換句話說,做中國家庭牛排,王宏亮是實至名歸的第一人。
第二,開家庭牛排專賣店。生產步入規范化的同時,王宏亮將調味品搬到隔壁,原先的地方騰出來,重新裝修後作為牛排專賣店。這樣調整後,效果非常好,開業第一天就賣出了幾千片牛排,一炮走紅。
第三,轟炸機式推廣。比如拿二三十萬元做廣告,可能許多人會分半年慢慢消化,王宏亮則在一個月就花光了。「一個月里,可能你一出門,計程車廣播里就有多味坊的廣告;到了單位坐電梯,屏幕上、牆紙上也有;晚上看電視,也有硬性軟性的采訪。」他表示,溫州地方不大,這種集中轟炸式很適合。
這家僅十幾平米的店,開業幾年間,每天營業額達幾萬元。除了溫州直營店,在周邊還有許多加盟店。多味坊家庭牛排,很快成了溫州食品界一顆閃亮的新星。
如今,家庭牛排已經壯大成一個細分行業,王宏亮對牛排的感情更加深厚。他說:「我就是做牛排的,可能一輩子就做這么一件事。」
03
走出溫州,一波三折布局全國
2006~2009年,是王宏亮比較輝煌的時期,用他的話講:「小名小利都有了,公司發展很平穩,我每天到辦公室隨便簽幾個字就行。」但他想在牛排上有一番作為,走出溫州。
走出溫州,讓全中國人都吃到家庭牛排,有了這個想法後王宏亮很快就付諸實踐了。
2010年,王宏亮將生產基地和營銷總部遷至上海,佔地8畝、位於上海青浦的自動化牛排加工基地正式投產,上海瑞軒食品有限公司至此創建。同年,「鴻亮」、「追牛族」品牌創立。
讓家庭牛排品牌化,王宏亮是信心滿滿的,但現實卻跟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2010~2012年,是他到目前為止最困難最波折的階段。首先,專賣店受網路沖擊非常大。其次,作為最早做家庭牛排的企業,隨著競爭對手增多,企業在商超進展並不順利。雪上加霜的是,溫州金融危機也波及到了他,因為互保的兩個朋友跑路,留下1000多萬元的債務由他代為償還。
當時,留守溫州的總經理董立峰來到上海,與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在董立峰的建議下,企業開始為西餐廳供應半成品牛排。「以前西餐廳自己買原料回去加工、腌制,現在用工業化產品。」王宏亮說,做餐飲,讓企業活下來了,2012年下半年開始盈利。
這幾年是瑞軒食品發展比較平穩的時期,王宏亮介紹:「現在回想起來,這些經歷非常刺激,是我人生中非常寶貴的財富。」
04
「把牛排往光明的地方帶」
在他看來,所謂「把牛排往光明的地方帶」,就是做高品質、更營養更健康更便捷的牛排,「往溝里帶」就是拼價格,東西越做越差。如今瑞軒食品的牛排主要分4類,其中「多味坊」做專賣店,「追牛族」做餐飲,「鴻亮」做商超,其他則由「薩味思」運作。近來瑞軒食品又增加了一個新品牌——莎么,定位高端,做原味牛排。
王宏亮表示,牛排在中國還屬於朝陽行業。前10年是基礎階段,老百姓從西餐廳轉移到家中吃,而做中國式原味牛排,是他對行業第二個10年發展趨勢的判斷。在他看來,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飲食習慣,完全西式的牛排並不「服水土」,「我們不能做純原味的,要做一點調味,但又不能過多,這就是中國式原味牛排,這種牛排品質更好,絕不可能是十來塊錢一片的。作為牛排從業者,我們有責任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健康產品」。
除了要堅守品質,王宏亮認為,不斷創新也是牛排企業的重要使命。
現有牛排產品之外,瑞軒食品還做了不少儲備產品,比如微波牛排。幾年前一次坐國際航班,王宏亮在商務艙看到一份微波牛排,回來後他就帶領團隊開始做研發,從肉到包裝、刀叉等,前後花了兩年多才研發出來。
當時正是他初到上海後最艱難的幾年,但在這個產品上投入的研發費用就達幾十萬元,而且拿到專利後並沒有立即投產。王宏亮介紹,因為廠房不夠用,那條流水線只好當廢鐵賣掉了,但他相信這個產品早晚會大放異彩。據了解,近期就有一家做高鐵餐的企業專門找到他想做微波牛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