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仁葯多少錢一盒
① 血熱吃什麼中成葯調理
血熱吃什麼葯
一、中葯
(1)生地黃。味甘性苦,寒。有清熱涼血的作用。
(2)犀角。味苦,寒。犀角可以涼血止血。患者可以做犀角地黃湯。同時可以解毒化斑,清除身上的斑疹,還有熱毒。
(3)紫草。味苦性寒,可以歸心肝經。紫草可以涼血活血。還可以去除濕疹,外陰騷癢燙傷的情況,如果是性寒滑,脾虛便溏的患者,不要吃。
(4)赤芍。味苦微寒,可以歸肝經。赤芍可以清熱涼血,這對於血熱發斑疹的情況也有效果,同時可以祛瘀止痛,對於女性的痛經,臃腫,效果也不錯。
二、中成葯。
(1)六味地黃丸。可以滋陰補腎,同時用於腎陰虧損,頭暈耳鳴的患者。
(2)知柏地黃丸。可以滋陰降火!如果患者出現潮熱盜汗,耳鳴遺精的情況,可以使用。
血熱如何進行飲食調理?
一桑葚蜂蜜飲,把桑葚洗凈,然後加水煎取汁液,同時加入蜂蜜煮沸,冷卻後,即可食用。
二黑豆雪梨湯,把梨切片兒加入黑豆一起燉爛,吃梨喝湯。
三鮮空心菜飲,空心菜荸薺煮湯服用。
四側柏桑葚膏,把側柏葉用水蒸20分鍾,20分鍾去渣,然後放入到桑葚裡面一起小火煎半小時,加入蜂蜜熬成膏。
血熱是一種病理狀態,出現血熱以後,雖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往往會給患者帶來嚴重的困擾,所以,在出現血熱後,可以吃一些葯來調理。進行葯物調理的同時,也可以進行飲食調理,因為飲食是最沒有副作用,完全可以放心食用的方法。
② 螳螂的葯用價值和食用方法
中葯桑螵蛸是螳螂科昆蟲的卵鞘。桑螵蛸含有18種氨基酸,其中8種為人體必需的氨基酸,還含有7種磷脂成分。下面是我為大家帶來的螳螂的葯用價值和食用方法的知識,歡迎閱讀。
桑螵蛸的功效:
桑螵蛸又叫蜱蛸、螵蛸、桑蛸、賴尿郎、螳螂蛋、螳螂殼、螳螂子,桑螵蛸有固精縮尿,補腎助陽的功效,桑螵蛸有治療遺精、早泄陽痿、遺尿、尿頻、小便失禁、白濁、帶下的作用,桑螵蛸用葯禁忌是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者慎服桑螵蛸,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桑螵蛸畏旋復花。
桑螵蛸的功效與作用
葯名:桑螵蛸
功效分類:收澀葯、補腎葯。
科屬分類:螳螂科。
別名:蜱蛸、 桑蛸、冒焦、螵蛸、致神、螳螂子、桑上螳螂窠、野狐鼻涕、賴尿郎、刀螂子、老鴰芯臍、螳螂蛋、尿唧唧、流尿狗、猴兒包、螳螂殼。
性味:味甘;咸;性平。
歸經:肝經;腎經;膀胱經。
功效:固精縮尿;補腎助陽。
主治:遺精;早泄;陽痿;遺尿;尿頻;小便失禁;白濁;帶下。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10g;研末,3-5g;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敷。
葯材基源:桑螵蛸為螳螂科動物大刀螂、南方刀螂、廣腹螳螂的卵鞘。
桑螵蛸炮製方法:
1、桑螵蛸:取原葯材,除去雜質,置蒸具骨蒸約1h,取出乾燥。蒸製品可消除生口致瀉作用。
2、鹽桑螵蛸:取凈桑螵蛸,加入鹽水拌勻,悶潤後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有香氣逸出時,取出放涼。每桑螵蛸100gk,用食鹽2.5kg。鹽桑螵蛸可增強益腎固粗作用。
3、炒桑螵蛸:取凈桑螵蛸,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棕黃色具有焦斑,取出,放涼。
4、酒桑螵蛸:取蒸過的凈難能可桑螵蛸,用酒噴灑均勻,微潤,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干,取出放涼。每次桑螵蛸100kg,用黃酒10kg。
桑螵蛸的作用:
桑螵蛸味甘、咸,性平,既補益又收澀,為補腎助陽、固精縮尿之良葯。凡腎虛陽衰、精氣失固所致的遺精滑精、遺尿、尿頻、陽痿不育,皆可選用,尤宜遺尿、尿頻。
1、若心腎不足,神思恍惚,前事易忘,尿頻遺尿,桑螵蛸可與養心安神之人參、菖蒲、遠志、龍骨、龜板等葯配伍,如《本草衍義》桑螵蛸散。
2、腎陽不足,下元虛冷,陽痿早泄,四肢酸痛者,桑螵蛸配仙靈脾、巴戟天、菟絲子、山黃肉,或與五味子、補骨脂、附子相伍,以溫腎助陽,如《楊氏家藏方》桑螵蛸丸。
3、桑螵蛸治底耳:桑螵蛸一個。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細研,入麝香一字,為末。摻在耳內,每用半字。如有膿,先用綿包子拈去,次後摻葯末,入在耳內。(《 經驗 方》)
4、老人腎陽虛弱,尿頻或失禁,桑螵蛸配韭子、補骨脂、熟地黃等,以溫腎縮尿;
5、桑螵蛸用於腎虛遺精,早泄,陽痿,白濁,帶下。桑螵蛸治腎氣虛弱,精關不固,遺精滑泄者,配龍骨、五味子,以補腎固精;
6、桑螵蛸治木舌腫強:桑螵蛸(十二月者),炙黃,為散。每服半錢匕,萊菔汁調下。(《聖濟總錄》螵蛸散)
7、桑螵蛸治咽喉骨鯁:桑螵蛸,醋煎呷之。(《經驗良方》)
8、桑螵蛸治男婦疝瘕作痛:桑螵蛸一兩,小茴香一兩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花椒湯調服。(《方脈正宗》)
9、桑螵蛸治聤耳:桑螵蛸一個,火上炙令焦黃色,研為細末,入麝香、輕粉各少許。先用綿展盡膿,干摻。(《百一選方》)
10、桑螵蛸治帶濁淋漓,耳痛,喉痹,瘕疝,骨鯁。《玉揪葯解》
11、桑螵蛸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補心氣: 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獲神、當歸、龜甲(醋炙)各一兩。 為末。夜卧,人參湯調下二錢。 (《本草衍義》桑膘銷散)
12、桑螵蛸治咽喉骨鯁: 桑螵蛸,醋煎呷之。(《經驗良方》)
13、桑螵蛸治五淋澀痛不通:桑螵蛸(炒黃)三十枚。研末。車前子煎湯(調)服。(《方脈正宗》)
14、桑螵蛸治小便不通:桑螵蛸三十枚,黃芩一兩。上二物,以水一升煮,取四合頓服之。(《醫心方》引《小品方》雲解散)
15、桑螵蛸治男婦疝瘕作痛: 桑螵蛸一兩,小茴香一兩二錢。共為末。每服二錢,花椒湯調服。(《本草匯言》)
16、桑螵蛸治骨鯁:桑螵蛸掛干,為末吹之。(《丹溪治法心要》)
17、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畏旋復花。《本草經集注》
18、桑螵蛸補心氣,安神魂,定心志,治健忘,小便數:桑螵蛸、遠志、菖蒲、龍骨、人參、茯神、當歸、龜甲(醋炙)各一兩。為末。夜卧,人參湯調下二錢。(《本草衍義》桑螵蛸散)
19、桑螵蛸治產後遺尿或尿數 桑螵蛸(炙)半兩, 龍骨一兩。為末。每米飲服二錢。 (《徐氏胎產方》)
20、小兒腎氣未充,膀胱失固,夜多遺尿,可單用桑嫖蛸炙黃研末服,或桑螵蛸配益智仁、煅龍骨煎服;
21、桑螵蛸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琳,利小便水道。《本經》又言通五淋,利小便水道,蓋取以泄下焦虛滯也。《本經》
22、桑螵蛸,肝腎命門葯也。功專收澀;故男子虛損,腎虛陽痿,夢中失精,遺溺白濁方多用之。陰虛多火人誤用,反助虛陽,多致浸赤莖痛,強中失精,不可不知。《本經逢原》
23、桑螵蛸治妊娠小便數不禁: 桑膘峭十二枚。搗為散。分作兩服,米欽下。(《產書方》
24、桑螵蛸主男子腎衰漏精,精自出,患虛冷者能止之。止小便利,火炮令熱,空心食之。虛而小便利,加而用。《葯性論》
25、桑螵蛸壯陽固精:桑螵蛸有壯陽功效,較其他動物性壯陽葯物功效薄弱,葯性緩和;常服無燥熱之弊。如治性功能減退,配合巴戟天、肉蓯蓉、補骨脂、鹿茸。若性機能減退兼早泄,桑螵蛸配合金櫻子、白蓮須。
26、桑螵蛸治小便不通及胞轉: 桑螵蛸搗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產書方》)
27、桑螵蛸治小兒軟癤:桑螵蛸燒存性,研木,油調敷之。(《世醫得效方》)
28、桑螵蛸治小便白濁。《本草衍義》
29、桑螵蛸療男子虛損,五藏氣微,夢寐失精,遺溺。《別錄》
30、桑螵蛸治小兒軟癤: 桑螵蛸燒存性,研木,油調敷之。(《世醫得效方》)
31、桑螵蛸治兒童遺尿經久不愈,精神不振,疲乏無力,體質漸虛症:桑螵蛸配黃芪、升麻、蛤蚧,蜜製成丸,一日三次,每次六克。體質虛弱發育不良,桑螵蛸與鹿茸配合,鹿茸具有顯著強壯作用,能助兒童增進發育。桑螵蛸得鹿茸,則強身縮尿功效增倍。
32、桑螵蛸治吹奶疼痛不止,或時寒熱:桑螵蛸三枚(燒令斷煙),皂莢一寸(去黑皮,塗酥炙微黃,去子)。上同搗為末。用酒一中盞,煎至六分,去滓溫服。(《普濟方》)
33、桑螵蛸治脊髓病變引起遺尿:急性脊髓炎自休剋期開始,由於炎症造成橫貫性損傷,除癱瘓之外,常見小便難以控制,病程較長,收效緩慢,治法當以壯陽強身為主。桑螵蛸加益智仁、肉桂、附子、補骨脂。此類葯對脊髓神經能增強反射功能。
34、桑螵蛸能縮尿止帶:螳螂及桑螵蛸桑螵蛸主要功效是縮尿,能治各種小便過多,失禁,遺尿,療效顯著。如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夜間小便次數多,尿色清白,不易解凈,時有腰酸腿軟,用桑螵蛸配肉桂、肉蓯蓉、益智仁,有溫補強身,收澀縮尿功效。神經系統疾患後遺症,小便失禁,用桑螵蛸治療亦有效。
35、桑螵蛸治遺精自濁,盜汗虛勞: 桑螵蛸(炙)、白龍骨等分。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用鹽湯送下。 (《外台》)
36、桑螵蛸治男性不育症:桑螵蛸可作為輔助葯。不育症原因有精蟲數量減少,精蟲活動力減低,或精蟲畸型,桑螵蛸單味效力薄弱,復方配伍,輔助蛤蚧、肉蓯蓉、菟絲子、鹿尾,增強療效。丸劑較煎劑為佳。
37、桑螵蛸治小兒咽喉腫痛塞悶:桑樹上螳螂窠一兩(燒灰),馬勃半兩。上件葯都研令勻,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三歲以下每服煎犀角湯調下三丸,三歲以上漸漸加之。(《聖惠方》)
38、中氣不足加以黃芪、升麻;膀胱應冷,桑螵蛸可與縮泉丸同用;
39、若腎虛白濁,帶下清稀,腰痛如折,配芡實、金櫻子、補骨脂、胡桃肉,桑螵蛸或與朱氏萆解分清飲合用,以益腎止帶。用於腎虛遺尿,尿頻,小便失禁。
40、桑螵蛸治底耳: 桑螵蛸一個。慢火炙及八分熟,存性,細研,入麝香一字,為末。摻在耳內,每用半字。如有膿,先用綿包子拈去,次後摻葯末,入在耳內。(《經驗方》)
41、桑螵蛸治內臁:螵蛸一兩,枯礬五分。共為末。以椒、茶、鹽水洗凈敷之。(《萬氏秘傳外科心法》)
桑螵蛸的食用方法:
桑螵蛸湯
組成:桑螵蛸30枚(炙),鹿茸(炙)3兩,黃耆3兩,生薑4兩,人參2兩,牡蠣(熬)2兩,甘草(炙)2兩。
用法用量:上(口父)咀。以水6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主治:產後小便數。
桑螵蛸豬肚湯
功效:補腎縮尿。
材料:豬小肚2個,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淮山葯30克,生薑4片。
做法:
1、豬小肚割去殘留肥肉,用清水反復漂洗,再用鹽腌,洗凈,入開水中焯熟,備用;桑螵蛸、杜仲、淮山、生薑洗凈。
2、全部用料放加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l一2小時,調味供用。
桑螵蛸田雞湯
功效:補腎氣,縮精液。適用於腎氣不足而致遺精、小便頻數、排尿無力、尿流速度減慢、尿量少、神疲乏力、腰酸耳鳴、舌淡稍胖苔白、脈沉細。膀胱濕熱所致的尿頻者忌飲用本湯。
材料:田雞1隻(約90克),桑螵蛸(也可用金櫻子代)9克,山萸肉30克,巴戟天10克,枸杞子15克。
做法:
1、田雞洗凈,去頭、皮及腸雜,切塊;橐螵蛸、山萸肉、巴戟天、枸杞子洗凈。
2、把各用料一齊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煮2小時,加食鹽調味即可。佐餐食用,每日1——3次,每次150——200毫升。
桑螵蛸丸
組成:桑螵蛸30克(微炒) 菟絲子15克(湯浸三日,曝干,別搗為末) 熟乾地黃60克 山茱萸22克 黃連30克(去須)
用法:上葯搗羅為末,煉蜜和搗二三百杵,丸如梧桐子大。每於空腹時,煎大麥飲下30丸。
功效:補腎攝精,瀉火解毒。
主治:腎水不足,熱毒熾盛,致成痟腎,小便白濁,久不愈。
黃芪桑螵蛸雞
功效:培元補腎,固腎止尿。用於小兒腎氣不固、下元虛 冷造成的遺尿症。
材料:黃芪20克,10克,雞500克,姜5克,料酒10 毫升,蔥、鹽各10克。
做法:
1、將雞肉洗凈切成4厘米長、3厘米寬的小塊;姜拍松;蔥切 段;黃芪潤透切片;桑螵蛸洗凈備用。
2、將雞肉、料酒、鹽、姜、蔥和葯物同放人燉鍋內,加水 1000毫升,燉煮45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桑螵蛸芡實雞腎湯
功效:固腎縮尿。
材料:雞腎6個,桑螺蛸15克,雞內金10克,芡實30克,紅棗4粒。
做法:
1、取鮮雞腎,割去肥油,撕出雞內金,用鹽腌過,以清水洗凈,另雞內金颳去污物,洗凈;桑螵蛸、芡實洗凈;紅棗去核,洗凈。
2、把全部用料放人鍋內,加清水適量,武火煮沸後,文火煲約2小時,調味供用。
桑螵蛸酒調散
組成:當歸、甘草、大黃、赤芍葯、菊花、蒼術、桑螵蛸、羌活、麻黃、茺蔚子各等分。
加減:如熱甚,加大黃、朴消。
用法用量:上用水煎,食後加酒溫服;或為末,每服3錢,溫酒調下。
主治:眼紅痛,有血翳,壅腫。
桑螵蛸煲豬小肚湯
功效:治腎虛的人易神疲乏力、腰膝酸軟,以至小便頻頻或夜尿繁多,能補腎壯陽、性澀收斂,固精關而止遺泄。
材料:桑螵蛸15克、杜仲12克、淮山30克(以上各葯在中葯店有售)、豬小肚2個、生薑4片。
做法:
1、各葯材洗凈,稍浸泡;
2、豬小肚割去殘留肥肉,用清水漂洗,再用食鹽洗擦,洗凈,放入滾水焯熟,再洗凈。
3、一起與生薑放進瓦煲內,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水量)。
4、武火煲沸後改文火煲3個小時,調入適量食鹽和生油便可,此量可供2——3人用。
益智仁桑螵蛸燉豬小肚
功效:補腎壯陽、性澀收斂,固精關而止遺泄
材料:糯米250克、桑螵蛸30克、益智仁5克、黑豆30克、豬脬200克、鹽5克、味精2克。
做法:
1、將豬小肚洗凈;
2、糯米洗凈裝入豬小肚內,用繩扎緊,用針扎些孔備用;
3、黑豆、益智仁、桑螵蛸洗凈備用;
4、鍋里放適量清水,投入豬小肚、黑豆、桑螵蛸、益智仁,用文火燉至豬小肚熟;
5、放入適量食鹽,少許味精稍煮片刻,調味去葯。
桑螵蛸散1
組成:桑螵蛸 遠志 石菖蒲 人參 茯神 當歸 龍骨 龜版(醋炙)各30克
用法:上葯研末。每服6克,人參湯調下,夜卧服。
功效:補腎養心,澀精止遺。
主治:心腎兩虛,小便頻數,如稠米泔,心神恍惚,健忘食少,或溺後遺瀝不盡,或睡中遺尿,或夢遺失精,舌淡苔白,脈細弱者。
桑螵蛸散2
方名:桑螵蛸散(收濇之劑)
組成:桑螵蛸、龍骨、龜板、當歸、人參、石菖蒲、茯神、遠志
主治:治小便數而欠。能安神魂,補心氣,療健忘。
歸經:此足少陰手足太陰葯
方義:
(1)虛則便數,故以螵蛸,龍骨固之。
(2)熱則便欠,故以當歸,龜板滋之。
(3)人參補心氣;菖蒲開心竅;茯苓能通心氣於腎;遠志能通腎氣於心;並能清心解熱。 心者小腸之合也,心補則小腸不虛,心清則小腸不熱也。
煎服法:等分為末,臨卧服二錢,人參湯下。
現代應用:現代常加減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子宮外脫病症。
加減法:
1、如果滑精、健忘失眠明顯者,應加入酸棗仁10 五味子8 沙苑子10
2、用於治療子宮外脫時,應加入升麻10 柴胡8 黃芪24
桑螵蛸散3
組成:桑螵蛸30枚(炒) 鹿茸 牡蠣粉 甘草各60克 黃耆15克
用法:上葯研為細末。每服3克,空腹時用姜湯調下。
功效:補腎益氣,固脬止遺。
主治:婦人下焦虛冷,肺氣不足,小便頻數,亦治男子肺腎兩虛之遺精。方歌:桑螵蛸散當歸參,菖蒲遠志配茯神,龍骨龜甲同入內,潛陽縮尿補心腎。
方義:本方治證由心腎兩虛,水火不交而致。腎藏精,與膀胱相表裡,腎虛不攝則膀胱失約,而見小便頻數,或尿如米泔色,甚至遺尿;腎虛精關不固,則致遺精滑泄。心藏神,心氣不足,神失所養,且腎精不足,不能上通於心,故見心神恍惚,健忘;舌淡苔白,脈細弱,均為心腎不足之象。諸症皆由腎虛不攝,心氣不足而起,治宜調補心腎,固精止遺之法。
加減桑螵蛸散
組成:桑螵蛸30枚(酥炙) 鹿茸1對(酥炙) 黃耆90克(蜜酒炙) 麥門冬(去心)75克 五味子1.5克 補骨脂(鹽、酒炒) 厚杜仲(鹽、酒炒)各90克
用法:上葯為散。每服9克,空腹時羊腎煎湯調服,並用紅酒細嚼羊腎。或以羊腎湯泛為丸,空腹時用酒送下9克。
主治:陽氣虛弱,小便頻數,或遺溺。
桑螵蛸高梁粥
功效:健脾補腎、止遺尿。適用於腎氣不足而致遺精、腰痛、小兒遺尿、小便頻繁等病症。
材料:桑螵蛸20g,高粱米50--100g。
做法:將桑螵蛸用清水煎熬3次,過濾後收集汁液500毫升,將高粱米淘洗干凈,放入鍋中,滲入桑螵蛸的汁,置火上煮成粥,至高粱米煮爛即可。
桑螵蛸豬膀胱湯
功效:對腎虛遺尿者食療效果較佳。
材料:豬膀胱1個,黃芪15克,升麻6克,桑螵蛸10克,益智仁10克,山葯30克,鹽適量。
做法:豬膀胱洗凈後,將黃芪,升麻,桑螵蛸,益智仁,山葯裝入豬膀胱內,扎緊口,放入鍋內加水500克毫升,鹽共熟,待豬膀胱煮至熟爛後去渣,早,晚食用,每日1劑。
黃芪白術蒸乳鴿
功效:補脾肺,暖下元,用於小兒遺尿症。
材料:桑螵蛸24克,覆盆子12克,黃芪、益智仁、白術、 金櫻子、烏葯各9克,升麻3克,乳鴿2隻,料酒10毫升,蔥10克, 姜、鹽各5克。
做法:
1、將乳鴿宰殺後,清除羽毛及內臟,洗凈;姜拍松;蔥切段。
2、葯物裝人紗布袋中,放人鍋內,加水500毫升,煎煮25分 鍾,除去葯包。把葯汁與乳鴿、蔥、姜、料酒、鹽同放人蒸盆 內。置蒸籠內武火大汽蒸40分鍾即成。
用法:每日1次,佐餐食用。
註:(陰虛火旺或膀胱有熱者慎服桑螵蛸,桑螵蛸得龍骨治泄精,桑螵蛸畏旋復花。 )
油炸螳螂蟲
主料:活螳螂150克,鹽水,花生油
製法:1將螳螂放入透空氣的容器內餓食兩天,使其排完糞便,內臟洗凈,放鍋內,加鹽水文火煮至僵直,撈出瀝水。2油鍋燒至五成熱,投螳螂炸至金黃色撈出裝盤即成。
按:油炸螳螂可為人體提供豐富的蛋白質、卵磷脂、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等 營養 成分。《醫林纂要》載“補心,去風熱,定驚瘋”民間用來治療驚病、咽喉腫痛等病。
③ 東元康通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在哪裡可以買到
東元康通我就用過, 之前跟老婆就幾分鍾,總是匆匆了事,後來就從朋友哪裡聽說了這個東元康通能讓我增強這方面的能力。於是果斷入手,用了幾次之後完全無法自拔 。現在下班老婆就喊我快快回家 簡直不要太幸福。大家想入手的話 ,某寶某東都可以的,希望你也可以想我一樣,體驗超強男人自信
④ 琥珀安神丸多錢一盒「【葯品包裝】100盒 【葯品價格】68元」是什麼意思
琥珀安神丸琥珀安神丸 商 品 名:立贏
通 用 名:琥珀安神丸
【葯品名稱】立贏琥珀安神丸
【批准文號】國葯准字Z22022079
【葯品規格】9g×10丸/盒
【葯品包裝】100盒
【葯品價格】68元
【葯品功能】育陰養血、補心安神。用於怔忡健忘,心悸失眠,虛煩不安。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2次
【主要成份】生地、玄參、天門冬、麥門冬、丹參、當歸、琥珀、龍骨、人參、茯苓、大棗、甘草、柏子仁、五味子、酸棗仁、遠志、合歡皮、桔梗。
【臨床應用】本品臨床主要適用於如下病症。1.神經衰弱:主要症狀表現為心悸不安,心煩不寐,多夢,頭暈耳鳴,健忘,腰酸、口乾津少等。2.心律不齊、更年期綜合征及心臟神經官能症:症見心悸怔仲,心煩少寐,頭暈目眩,耳如蟬鳴,五心煩熱等。3.遺精:主要脈症為多夢紛紜,遺泄時作,勞心思慮則更甚,失眠健忘,或兼心悸易驚,神疲氣短等。
企業名稱:吉林一晟達葯業責任有限公司
企業地址:吉林省輝南縣朝陽鎮永康路18號(135100)
⑤ 麩炒薏苡仁功效和作用 養生葯物知識問題
1、作用與功效:麩炒薏苡仁葯性相對平和,可以起到健脾止瀉,調整脾胃濕盛的作用。如出現拉肚子情況,用炒過的薏米煮粥或者直接泡茶飲用,效果要比生薏米的明顯。麩炒的健脾作用要更為突出。
2、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具有補脾作用的葯物或者是食療食品,經過麩炒都可以讓功效得到提升。尤其可以起到緩和某些猛烈的葯物葯性的作用。若是患者有胃脹、食慾不振情況,在稀飯里加適量麩炒薏苡仁一起煮著吃,就可以起到快速緩解食少、腹瀉腹脹的效果。
3、對於有浮腫症狀和體內濕氣較大導致的體胖的人群,麩炒薏苡仁是非常適用的。同時還能有效的緩解四肢關節部位疼痛疼痛,對於女性出現的白帶多而混濁有不錯的功效。
4、麩炒的薏苡仁其實就是用麥麩再加工下,使用麩炒的目的是為了實現更好的健脾療效,可以快速引葯入脾。在食用的時候,用量應該多聽聽專業醫生建議。
⑥ 中葯砂仁的作用與功效
砂仁是姜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陽春砂或者縮砂或者海南砂的乾燥成熟果實,7至8月間果實成熟時採收,低溫焙乾,用時打碎,下面就由我為大家介紹下砂仁的功效和作用,希望可以幫到大家哦。
砂仁的功效和作用
化濕行氣
用於濕阻中焦及脾胃氣滯證。本品辛散溫通,善於化濕行氣,為醒脾和胃的良葯。若濕濁內阻,中氣不運,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惡心嘔吐者,常與蒼術、厚朴、白豆蔻等配伍。如脾虛氣滯者,配黨參、白術等,如香砂六君子丸。
溫中止瀉
用於脾胃虛寒吐瀉。以其能化濕行氣而調中止嘔,溫脾止瀉,可單用研末吞服,或與乾薑、附子等葯同用。
理氣安胎
用於妊娠惡阻,胎動不安。本品能行氣和中而安胎。妊娠中虛氣滯而致嘔吐、胎動不安者,可與白術、蘇梗等配伍。
化骨哽
《本草綱目》載有:“化鋼鐵骨硬”化骨食草木葯及方土煉三黃皆用之,雖不知真性何以能治此物也,但臨床屢用屢驗。可供參考。
砂仁: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溫腎下氣
砂仁辛散性溫,香而能竄,和合五臟沖和之氣,有下氣歸源之功,故可治療奔豚,虛火上浮之疾病。
中葯砂仁的應用
用於濕濁困脾之證
本品氣味芳香,善入脾胃,長於化濕醒脾,行氣和胃,溫中散寒,為化濕行氣,醒脾和胃之良葯。適用於濕濁阻中,脘腹脹痛,食少納呆,嘔吐腹瀉之證 。常與白豆蔻等化濕葯同用,以增強化濕行氣之效。而本品又長於行氣溫中,故對於寒濕氣滯者尤宜。若寒濕內阻,脘腹脹悶冷痛,食少腹瀉,常與草豆蔻、乾薑等溫中、化濕葯配伍 。若脾胃氣滯,脘腹脹滿作痛,常與木香、枳實等行氣除脹止痛葯配伍。若脾虛氣滯,食少納差,脘腹脹悶,常與補氣健脾葯配伍,如《張氏醫通》香砂六君子湯,以之與人參、白術等葯同用。
用於脾胃虛寒之吐瀉
本品善於溫脾曖胃,利氣快膈,並能止嘔、止瀉,故適用於脾胃虛寒之吐瀉證。治中焦虛寒,胃氣上逆所致的脘腹冷痛,嘔吐、呃逆者,常與乾薑、半夏等溫中止嘔葯配伍。治脾胃虛寒,清濁不分,腹痛泄瀉者,可單用,如《小兒衛生總微論 》縮砂散,以本品為末拌豬肚服,治小兒滑瀉,脫肛;也常與白術、乾薑等溫脾葯配伍。若治濕傷脾胃、升降失職,吐瀉腹痛,本品又能化濕醒脾,止吐止瀉,常與藿香、半夏、木瓜等化濕和中、降逆止嘔之品配伍。
砂仁的配伍應用
配蔻仁,砂仁香竄而氣濁,散寒力較大,功專於中下二焦,暖胃燥濕,引氣歸元(腎),適宜於寒濕積滯,寒瀉冷痢,又有安胎作用;白蔻仁芳香而氣清,溫燥之性較差,功專於上中二焦,和胃止嘔,適宜於濕濁阻胃之嘔噦、嘔逆,並能宣通肺氣。兩葯配用、宣通三焦氣機,芳香化濁,醒脾和胃,行氣止痛,俱能治濕濁內蘊,胃呆納少,氣滯胸悶,脘腹脹痛,反胃嘔吐等證。
配青陳皮,砂仁辛香性溫、有醒脾和胃,行氣寬中之效。青皮性猛,偏於疏肝破氣,消積化滯;陳皮性緩,偏於健脾行氣,燥濕化痰。二葯合用,理氣止瀉,治脾胃氣滯,胸腹脹滿,消化不良及濕阻脾胃之泄瀉,痢疾。
配佩蘭,砂仁香濃氣濁,燥濕之性較強,有化濕醒脾、行氣寬中,安胎之效。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化濕悅脾,理氣之功為要。兩葯配用,芳香悅脾,可用治濕阻氣郁,惡心嘔吐,食慾不振,胸腹脹滿,治胎動不安等證。
配冬葵,冬葵子有催乳之功,可有滑腸作用,配砂仁行氣和胃、可增進食慾、加強營養吸收。故兩葯配用,有行氣下乳之效,可治乳少氣滯脹滿疼痛諸證。
配熟地,砂仁行氣調中,醒脾開胃,又助消化,並能引氣歸腎,兼有溫腎安胎作用;熟地補血生精,滋腎養 肝,久服易膩嗝,宜用砂仁拌(或佐用少許砂仁)。兩葯配 用,砂仁既免除熟地滋膩礙胃之弊,又可引熟地歸腎,此 謂一舉兩得。
⑦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大多數人都對柏子仁可能不太了解,如果你不清楚它的功效,下面就跟著我一起來看看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是什麼吧,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1
中葯柏子仁的概述
中葯柏子仁為柏科喬木植物側柏 Platyclas orientalis (L、) Franco 的種仁。和側柏葉是同一植物。主產於山東、河南、河北等地。冬初種子成熟時採收。曬干,生用或制霜。
中葯柏子仁的性味歸經
甘,平。歸心、大腸經。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
養心安神作用與酸棗仁相似,歸心經,主要在養心,養肝不明顯,但養心也是一個滋養性的傾向性。也是在以心神不寧為主症時,症型偏虛時最佳。和酸棗仁同用,互相增效。虛證的失眠、健忘、多夢的患者又同時腸燥便秘合適。它又潤腸通便。它含脂肪油50%-60%,可單獨用其潤腸通便。如柏子仁粥。便溏、痰濕多的.慎用。柏子仁外面有硬的殼,不帶殼含脂肪油高,易氧化,變味變質,帶殼的便於保存,如果不裂1、2年都可以。所以帶殼的用量可大些。
中葯柏子仁的作用
1、柏子仁含脂肪油,並含少量揮發油、皂甙、植物甾醇、維生素A樣物質及蛋白質等。柏子仁的水及乙醇提取物均有改善記憶作用;其醇提物有鎮靜作用;所含大量脂肪油而有潤腸通便作用。
2、柏子仁去油制霜用,宜於心神不寧而大便溏瀉者。有研究表明,柏子仁霜的鎮靜催眠作用明顯強於生柏子仁,供參考。
中葯柏子仁的應用
1、用於心神不寧之證。本品與酸棗仁類似,有寧心安定神志及養陰血之效,亦宜於陰血不足所致之證,但其安神與滋養之力均不及酸棗仁。治心悸怔忡,虛煩不眠,常與當歸、酸棗仁等補血、養心安神之品配伍。心腎兩虛所致失眠、健忘、遺 精者,當與熟地、枸杞等補腎滋陰葯物配伍。心氣不足之驚悸失眠者,可與人參、茯苓補氣、安神葯物配伍。以上諸證而有腸燥便秘者,尤多選用本品。
2、用於腸燥便秘。本品為植物種子,富含脂肪油,故有潤腸通便之功。治老人、體虛之腸燥便秘,常與其他潤腸通便葯物配伍。
中葯柏子仁的用法用量
煎服,10~20g。
中葯柏子仁的使用注意
便溏、痰多者當慎用。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2
柏子仁雖然屬於滋補良葯,但由於其是松柏樹的種子,其果仁中含有大量的植物油,這些植物油有很好的潤腸通便作用,配以蜂蜜,大米等熬製成粥食,味道香甜,適合於素體陰虧、年老虛衰、產後羸弱等引起的腸燥便秘。
方法/步驟
柏子仁在我國的中葯材里屬於滋補葯物,平時多配以補陰葯物一起食用,對腎虛,脾虛等羸弱虛虧有很好的療效。
並且柏子仁的營養豐富含有較多的植物性脂肪油、蛋白質以及礦物質鐵,對骨髓的造血補血功能有所促進,能補虛和補血。
柏子仁或者松柏樹都具有鎮靜催眠的功效,在我國民間有很多用松柏樹來催眠的偏方,就量最簡單的直接松柏樹焚燒其煙熏都有很好的催眠效果
主要是由於松柏中含有揮發性的植物性油,有鎮靜催眠作用,適合於老年人的心煩少睡,失眠多夢等症。
柏子仁性平,味甘,歸心、肝、脾經。這說明柏子仁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適宜與心陰虛、心腎不叫等引起的心悸失眠等症
常見的配方有:柏子仁,人參,牡蠣,五味子等一起治療心陰不足之症。配以地黃,伍麥門冬等治療心悸不寧,心煩少睡,夢遺健忘等症。
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用於陰血不足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疲乏、消瘦、大便干硬。
中葯柏子仁的功效與主治3
1、養心安神:據《本草綱目》記載,柏子仁可養心氣,潤腎燥,安魂定魄,益智寧神,用於心血虧損、神情恍惚、失眠多夢、臉色憔悴、肌膚燥癢、健忘等症。
2、潤腸通便:柏子仁潤燥力強,歸脾經,助運化,促進食物消化。用於腸燥便秘、胸悶氣短、食慾不振、肛裂出血、脫肛等症。
3、除濕痹,強腰腳:甘補血、潤燥除濕,歸心、腎二經,可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用於腰膝酸軟、肢體痹痛、四肢無力等。
4、益脾胃,安五臟:柏子仁性平,不寒不燥;味甘而補,辛而能潤,其氣清香,能通心腎,益脾胃,安五臟。配伍棗仁、麥冬可補心血、心神虛怯;配伍枸杞子、牛膝可固精補腎,用於腎陰虧損,腰背重病,足膝軟弱,陰虛盜汗等。
服用柏子仁的注意事項:
1、肺部不適
服用柏子仁對我們健康是有好處的,我們都知道柏子仁是能幫助潤肺的食材,很多人經常咳嗽或者是肺部有一些不舒適,用此葯來調理效果極佳。但是大家要記得的是痰多的人一定不能去長期喝柏子仁,因為柏子仁裡面的油性物質比較多,如果喝多了柏子仁反而會引發柏子仁的副作用,讓我們的肺部更加不舒適,痰等異物更加不容易化解,所以服用柏子仁需要小心這樣的情況。
2、身體虛者不能多吃
而且在服用柏子仁我們還要注意,現在很多人患者都知道如果是身體內的虛火過旺找柏子仁調理是最好的,但是如果盲目服用柏子仁,那麼反而容易影響我們健康。主要是因為柏子仁是一種寒性的中葯,它可以幫助我們敗火,但是它不能幫助我們除濕,經常手腳冰涼、體乏無力的女性就是因為自己身體內的濕氣太重,吃多了柏子仁會讓身體更加吃不消,這樣吃柏子仁是不利於我們健康的。
3、腹瀉
服用柏子仁對我們腸胃健康也是有好處的,到那時實際上盲目吃柏子仁,這樣反而會導致腸胃不適情況。如果這時候我們是處於腹瀉的狀態,那麼這回事我們服用了柏子仁反而會遭到柏子仁的副作用的反噬,因為柏子仁本身就是一種通便的葯品,如果本身就處於腹瀉狀態的人服用了會讓自己的腹瀉更加嚴重,不利於我們健康。
⑧ 養生知葯 | 砂仁
砂仁來源於姜科植物陽春砂 Amomum villosum Lour.綠殼砂 Amomum villosum Lour.var xanthioides.L. Wu et Senjen或海南砂 Amomum longiligulare.L.Wu的乾燥成熟果實。
夏、秋二季果實成熟時採收,曬干或低溫乾燥。
《葯性論》雲:「主冷氣腹痛,止休息氣痢,勞損,消化水谷,溫暖脾胃。」
《本草綱目》里記載,砂仁可健脾、化滯、消食。
《神農本草經疏》雲:「為開脾胃之要葯,和中氣之正品。」
(1)呈橢圓形或卵圓形,有三棱,長1.5~2厘米,直徑1~1.5厘米。
(2)表面棕褐色,密生刺狀突起,果皮薄而軟。
(3)種子結集成團,具三鈍棱,中有白色隔膜,將種子團分成3瓣,每瓣有種子3~26粒;種子為不規則多面體;表面棕紅色或暗褐色,外被淡棕色膜質假種皮。
(4)氣芳香,味辛涼、微苦。
傳統經驗認為,個大,飽滿,堅實,香氣濃,味辛濃厚者為佳。
中醫學認為,砂仁性味辛,溫;歸脾、胃、腎經。具有化濕開胃,溫脾止瀉,理氣安胎的功效。用於濕濁中阻、脘痞不飢、脾胃虛寒、嘔吐泄瀉、妊娠惡阻、胎動不安。
1.砂仁鯽魚湯
【配方】鮮鯽魚150克,砂仁3克,陳皮6克,蔥、生薑、鹽各適量。
【製作】將砂仁放入颳去鱗、鰓,去內臟的鮮鯽魚腹中;後與陳皮同放入加適量水的砂鍋內;大火燒開,放入調味品,煮至湯濃味香即可。
【用法】需要時服用,隨餐服用。
【功用】醒脾開胃,利濕。
2.砂仁豆蔻荷葉飲
【配方】砂仁2克,白豆蔻2克,荷葉半張。
【製作】將荷葉洗凈,切碎,與洗凈的砂仁、白豆蔻一同放入加適量水的砂鍋內,煮沸後改用小火煨煮20分鍾。
【用法】代茶飲用。
【功用】理氣和胃,消食寬脹。尤適用於痰濕體質,高脂血症、脂肪肝伴腹脹、大便黏膩者宜飲之。
3.砂仁豬肚湯
【配方】砂仁10克,三七8克,豬肚100克。
【製作】將砂仁、三七與沸水洗凈、颳去內膜、去除氣味的豬肚一起放入砂鍋中,加水適量,大火煮沸,改文火煨煮2小時。
【用法】調味後吃肉喝湯。
【功用】理氣醒胃,化瘀止痛。適合氣滯血瘀型痛經的女性服用。
4.砂仁粥(《 養生 隨筆》)
【配方】砂仁2~3克,大米50~75克。
【製作】先把砂仁搗碎為細末;再將大米淘洗後,放入小鍋內,加水適量,如常法煮粥,待粥將熟時,調入砂仁末,稍煮即可。
【用法】每日可供早、晚餐,溫熱服食。
【功用】健脾胃,助消化。適用於小兒食慾不振、消化不良。
5.和胃代茶飲(《清宮代茶飲精華》)
【配方】茯神15克,焦棗仁(酸棗仁)15克,陳皮5克,炒谷芽(谷芽)10克,殼砂(砂仁)3克,甘草3克。
【用法】水煎代茶飲用。
【功用】養心安神,健脾開胃。
陰虛有熱者忌服。
《神農本草經疏》:「凡腹痛屬火,泄瀉得之暑熱,胎動由於血熱,咽痛由於火炎,小兒脫肛由於氣虛,腫滿由於濕熱,上氣咳嗽由於火沖迫肺而不由於寒氣所傷,皆須詳察鑒別,難以概用。」
《葯品化義》:「肺有伏火忌之。」
《得配本草》:「氣虛肺滿禁用。」
特 別 聲 明
非臨床執業醫師不可擅自用葯,以免出現不良後果。患者必須在臨床醫師指導下用葯。
文/徐傳庚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醫葯 科技 出版社」
⑨ 歸脾丸多少錢一盒
首先歸脾丸是中葯,由黨參、白術、炙黃芪、炙甘草、當歸、茯苓、遠志、酸棗、龍眼肉、木香以及大棗組成,具有益氣補血,健脾養心的功效,它主治心脾兩虛和脾不統血所導致的心悸怔仲,失眠健忘,面色萎黃,頭昏頭暈,肢倦乏力,食慾不振,崩漏便血等。
根據你所說的你胃的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低,消化能力和吸收能力跟胃和小腸有關系,根據經絡來說,其中足陽明胃經與足太陰脾經相表裡,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相表裡。胃主受納(吸收)和腐熟(消化)水谷,小腸主受盛化物(吸收消化)和泌別清濁,小腸又為食物吸收消化的主要場所。所以,消化和吸收能力低也就是脾、胃、心、小腸四個臟腑功能出了問題。歸脾丸的主治也是這幾方面的問題,所以,吃歸脾丸是能治好的,不用擔心😊
至於多少錢一盒要看你買哪個牌子的,我建議您買九芝堂的歸脾丸,價格在32元到90元之間😊葯店會有賣的。
建議您用溫開水或者生薑湯服用,記得是在飯前服用😊一般這種葯十天為一個療程,治療效果也是根據個人體質的,所以建議你口服一個月,自己有明顯感覺就可以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