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架魚肚多少錢一斤
A. 請教:請大家來談談對湖北特產的認識
1熟悉的特產有:黃石港餅,勁酒。孝感米酒和麻糖。武漢的鴨脖子和熱乾麵。還有鄂州的武昌魚這些都是最知名的,近年洪湖的藕粉,蓮子以及鴨系列都很有名,以上這些特產都有包裝。
2對以上特產都感興趣。
3願意買最有名的武昌魚,因為是送人,所以選擇最有名的。
4在石家莊也許不適合開湖北特產店,因為本地效應的原因,一般人去一個省,只願意買該省的特產而非外省的特產。其次是石家莊一帶還是北方人偏多,口味習慣,湖北地區輻射效應都是一個難題。所以建議你好好思量!!
如果覺得我的回答有幫助,記得一定要給我加分呀!!!
B. 當陽的特產是什麼
一, 仙人掌茶
仙人掌茶屬綠茶類,產於湖北當陽境內的玉泉山,製成後的仙人掌茶,外形扁平似掌指,色澤翠綠,白毫披露。始創於唐代玉泉寺,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創制人是玉泉寺的中孚禪師。
二,雙蓮荸薺
雙蓮荸薺,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雙蓮荸薺外形橢圓,皮薄呈紅褐色味甜肉質脆嫩,細嚼無渣。
雙蓮荸薺有它的獨特之處,其水份達到85.4%、可溶性固形物達12.5%、可溶性糖達7.84%、澱粉達5.4%,蛋白質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成份的含量遠遠高出普通荸薺和雜交荸薺,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含量高。
三,金水柑
金水柑又名鄂柑一號,是湖北省農科院果茶所選育成功的柑桔新品種。2003年1月8號被評為「全國優質果品",授予「中華名果」稱號。現有大量金水柑出售,金水柑是當陽市農科部門精心培育的優質水果。
四,石馬槽大米
石馬槽大米是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特產,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因原產於湖北省宜昌市當陽市廟前鎮石馬村而得名,「兩山夾一沖」地形和良好的生態環境造孕育出了優質而獨特的石馬槽大米。
其米粒自然光澤、顆粒細長、口感獨特、軟糯適宜、營養豐富、久食不厭,在當地有「白飯也能食三碗」之說。
五,當陽峪絞胎瓷
當陽峪絞胎瓷,河南省修武縣當陽峪村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絞胎瓷」又名「透花瓷」,是由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瓷泥採用獨特的絞胎手工技法相間揉合制胎成型、焙燒而成。瓷器花紋由胎而生,內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復制,被稱之為「編出來的瓷器」,因其表裡如一的特質也被譽為「瓷中君子」。
C.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淡水魚的種類是有很多的,而且水產養殖中,養魚很是普遍,而養殖戶常養的品種均為淡水魚,淡水魚也是比較好養,下面看看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及相關資料。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1
一、烏鱧
烏鱧,俗名黑魚、烏魚、才魚等。屬鱸形目,鱧科,鱧屬。我國鱧屬魚類有8種,已開發人工養殖的有烏鱧、斑鱧和月鱧。
烏鱧在我國普遍分布,除了西部高原地區外,從南到北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長江流域的河川、湖泊和池塘中。
在廣東、湖北、湖南、江西、浙江、安徽、河南、遼寧、台灣等地,烏鱧人工養殖很普遍。
烏鱧為營底棲生活的魚類,棲息環境極其廣泛,常生活在軟泥底質、水草叢生、水流緩慢或靜止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澤窪地及渠溝等水域,但在江河水流湍急的區域中幾乎沒有棲息。
烏鱧對水質、溶解氧、酸鹼度、鹽度等外界環境適應性特別強,能忍耐的pH值范圍是3.1~9.6,超出忍耐范圍會很快死亡。
烏鱧屬廣鹽性魚類,在淡水、鹽水中都能生存。
烏鱧耐低氧能力很強,它在渾濁缺氧的水體中也能生存,並且在少水甚至無水的條件下,只要保持鰓部和體表濕潤,就能存活較長的時間,根據這一特徵,烏鱧可採取保濕運輸。
烏鱧的生長速度很快。自然條件下,1冬齡魚的體長19~39厘米,體重100~750克;2冬齡魚的體長38~45厘米,體重600~1400克;3冬齡魚的體長45~59厘米,體重1450~2000克;最大個體可達5千克以上。
由於水體生態條件的差異,如水質、飼料的種類及魚體的內在因素等原因,烏鱧個體生長的差異很大。
總的來說,烏鱧在2齡前,生長旺盛;2齡後,出現隨著年齡增長而個體增長率逐漸降低的趨勢。
鱧屬中的月鱧,俗稱七星魚、山花魚、點稱魚。分布於長江以南各水系,常棲息於山澗溪流中,在廣東、廣西已普遍養殖,其他地區也引種試養,因其個體小,適合於農戶庭院養殖。
月鱧具有耐低氧及對不良環境適應能力強的特點,對養殖環境要求不高。
月鱧養殖方式有多種,如池塘養殖、水泥池養殖、網箱養殖等,養殖戶可根據自身的條件,因地制宜選擇養殖方式。
二、鯰魚
大口鯰原名南方大口鯰,俗稱河鯰、大河鯰魚、鯰巴朗(四川)、叉口鯰(湖北)、大鯰鮐(江蘇、浙江)等。
屬鯰形目、鯰科、鯰屬。是魚類中長得最快、也長得最大的一種,主產於我國長江流域的大江河中,是一種以魚為食的大型經濟魚類,常見個體重2~5千克,最大可達40千克以上。
大口鯰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無肌間刺,腴而不膩,不僅是席上佳餚,而且有一定的葯用價值。
大口鯰具有許多優良性狀,如生長速度快,繁殖的魚苗當年就能長到500克以上;養殖周期短,當年的魚苗飼養4~6個月就能上市;
適應低溫的能力強,在我國北方能自然越冬;食性可以改變,即由原來吃活魚蝦轉變為吃人工配合飼料,適合規模化、集約化飼養;
消費市場廣闊,大口鯰是中檔魚,不僅可鮮食,也可加工成風味食品,國內外暢銷;
經濟效益高,單位養殖面積的利潤是飼養常規家魚的5~8倍,是飼養革鬍子鯰的4~6倍。
大口鯰屬溫水性魚類,生存適溫為0~38℃。
在池養條件下,生長適溫是12~31℃,最佳生長水溫是25~28℃。低於18℃和高於30℃時生長緩慢。
水溫降至8℃左右並不完全停食,而水溫升至32℃則完全停食。
對水中溶解氧含量要求略高於四大家魚,當水中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時,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
在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正常,低於2毫克/升可能出現浮頭現象;低於1毫克/升時,導致泛池死亡。
對水體pH值的適應范圍較廣,pH值6.0~9.0的水域都能生存,但最適范圍為7.0~8.4。
大口鯰是底層魚,白天多集群潛伏於池底弱光處隱蔽,到了夜晚才分散到整個水域中活動覓食。
在人工飼養條件下,不會像鯉魚那樣浮到水面上來搶食,只能憑借飼料台上方翻滾的波紋和水花,判斷魚群正在搶食。
大口鯰性情溫順,不善跳躍,不會鑽泥,容易捕撈。第一網的起捕率常在80%以上,三網過後基本上能把鯰魚捕盡。
大口鯰在魚池裡的分布也有特殊性,往往只佔據池邊、池角和深水處;又特別善於隨水流逃跑,無論是順水流還是逆水流。
因此,池塘面積不宜太大,進、出水口的攔魚設備一定要牢固可靠。
鬍子鯰,廣東稱塘虱魚,廣西稱塘角魚,在南方養殖較普遍。
屬鯰形目,鬍子鯰科,是江河池沼常見的野生魚類。鬍子鯰是雜食性,生長快,耐低氧、耐小水面,疾病少,離水不易死亡,便於運輸。
因此,適宜在家庭小池中飼養。鬍子鯰是一種滋補保健的優質魚,受到國內外市場的歡迎。
革鬍子鯰,又稱埃及塘虱、埃及鬍子鯰。原產於非洲尼羅河流域,為熱帶、亞熱帶魚類。
1981年從國外引進廣東省,人工繁殖取得成功後,已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開展養殖。
革鬍子鯰柔嫩肥美,營養豐富,具有食性雜、生長快、產量高、耐低氧、抗病力強和養殖周期短等特點,既適合池塘單養、混養和稻田養殖,又適宜於家庭小水體密養。
革鬍子鯰適應性很強,苗種繁育簡單,養殖技術容易掌握。
革鬍子鯰生長適溫13.5~35℃,水溫低於7℃可引起死亡。革鬍子鯰是以動物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
人工飼養時,也食花生餅、豆餅、豆糟及人工配合飼料,喜食家禽和豬、牛的內臟。
革鬍子鯰貪食,且食量大,投飼過多會造成攝食過量而脹死,所以必須控制投飼量。
同時革鬍子鯰又有很強的耐飢力,越冬期間4~5個月不投喂也不會餓死。革鬍子鯰在我國南方每年可養2~3茬。
池養條件下,經4~5個月的養殖,當年投放的魚苗一般能長到0.5千克,最大個體可達2千克以上,每666.7平方米產量可達5000千克。對於上年越冬的魚種,第2年普遍能長到1千克,最大個體可達4千克以上。
三、黃鱔
黃鱔又稱鱔魚、長魚、無鱗公主。屬合鰓魚目,合鰓魚科,黃鱔屬。黃鱔肉味鮮美,骨刺少,特別是小暑後的黃鱔最為肥美,是國民喜食的水產品。
黃鱔除食用外,還有一定的葯用價值。黃鱔適應能力強,除青藏高原外,全國均有分布。黃鱔體細長,耐飢餓,疾病少,市場價格高,養殖經濟效益好。
四、鱖魚
鱖魚是指鱖屬魚類,在分類學上屬鱸形目、科。鱖魚屬種類較多,常見的是大眼鱖和翹嘴鱖,斑鱖目前人工養殖的主要是翹嘴鱖。
鱖魚又叫桂魚、季花魚等,是著名的席上珍餚,刺少,味美,營養豐富,馳名中外。
鱖魚以往沒有專門飼養,主要是飼料問題,因鱖魚和烏鱧一樣,也是典型的肉食性魚類,餌料來源較困難。
由於鱖魚深受群眾歡迎,加之經濟價值高,因此各地都開展了鱖魚人工繁殖和人工養殖。
鱖魚生長速度較快。當年魚苗可長到50~100克,第2年即可達到500克,第3年達1~1.5千克。
從第4年起,生長速度顯著減慢。因此,人工飼養鱖魚以2~3齡為好。採用早繁苗,當年養到500克左右上市。
鱖魚幼魚剛孵出後不久,就能吞食其他魚苗。因此,南方常用人工繁殖的家魚苗喂鱖魚苗,效果很好。
鱖魚長到4厘米時,即轉為以小蝦類為主要食料,體長10厘米以上時,則以食小型魚類為主,有時同種魚也相互蠶食。
鱖魚人工飼養時,可投喂野雜小魚或家養魚種,也可投放一些鯽魚、羅非魚等讓其繁殖小魚,供鱖魚吞食。
總之,選養鱖魚,首先要考慮是否有餌料魚,並根據餌料量來確定放養量。
飼養鱖魚,要因地制宜,只要餌料有來源,飼養鱖魚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南方某些地區已將鱖魚作為主要養殖品種。
五、鰻鱺
鰻鱺學名為日本鰻鱺,又稱白鱔、青鱔、鰻魚、河鰻、白秋、蛇魚等,是降河性洄遊魚類。
鰻鱺是人工養殖的名特優品種,但人工繁殖至今仍未完全成功,主要依靠天然撈苗。
每年春季,有大批的幼苗(稱鰻線),成群地自海進入江(河)口。
一般雄鰻久居河口成長,而雌鰻和幼鰻逆水上游進入江河的幹流和與河流相通的湖泊,有一部分甚至直達江河的上游,如長江的金沙江、岷江、嘉陵江地區,閩江的建甌以上地區。
鰻鱺在江河和湖泊中育肥,到了成熟的年齡,秋季又大批游到河口,會同常住在河口地帶的雄鰻魚一起游到海洋中繁殖。
養鰻可建造養鰻池單養,也可以在魚塘中混養。單養池要求能防逃,有自流化的排灌系統,並有充足的飼料。
一般每666.7平方米放養鰻種0.5萬~1萬尾,年產量可達1~2噸;混養主要是以魚塘中的野雜小魚蝦為食,每666.7平方米可放養50~100尾,1年可收獲成鰻20~30千克。
歐洲鰻俗稱歐鰻,主要分布在葡萄牙、西班牙、法國、英國等國家和北海、挪威海、波羅地灣、地中海、黑海等區域,是除日本鰻外第二大人工養殖的鰻
鱺種類。歐洲鰻與日本鰻相比,有以下不足之處。
不耐高溫,生長最佳溫度為24~26℃。
易患寄生蟲病,寄生蟲是歐洲鰻的一大殺手,如指環蟲、車輪蟲、三代蟲、白點蟲等。
生長大小差異大,出成率低。
攝食活力弱且生長緩慢,一般從玻璃鰻長到200克的上市規格需要18個月。
養殖池底淤泥必須徹底清除,水質要求高,溶解氧含量維持在5~7毫克/升,pH值穩定在6.9~7.5。
根據我國歐洲鰻養殖成功經驗,主要採用三種類型:一是利用深井水養殖歐洲鰻;二是利用山澗溪水養殖歐洲鰻;三是利用海水養殖歐洲鰻。
六、泥鰍
泥鰍肉質肥美,營養豐富。泥鰍雖然個體不大,但魚種來源方便,可自行到溝、塘、水田中捕捉幼魚或親魚,又具有雜食性、抗病力強、生長快的特點,是家庭養魚的主要對象,特別是其他魚種來源缺乏的地方更適合,飼養效果也好。
七、黃顙魚
黃顙魚俗稱嘎牙子、黃臘丁、黃鰭魚等。
屬鯰形目,鱨科,黃顙魚屬。黃顙魚為底棲魚類,對生態環境適應性較強,廣泛分布於我國淡水水域,是江河湖泊的重要經濟魚類。
除西部高原外,各干、支流水系均有分布。
在我國長江幹流和支流附屬水體分布4個種,黃河、黑龍江、珠江水系流域有2~3個種的分布,並形成自然群落。
黃顙魚體形較小,肉質細嫩,少刺,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深受消費者青睞。
在自然水域中,黃顙魚生長速度較慢,上市規格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發展。
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擴大,黃顙魚價格逐年上升;黃顙魚疾病少,飼料來源廣,飼養管理簡單,養殖效益較好,黃顙魚人工養殖發展很快。
黃顙魚屬溫水性魚類。生存溫度0~38℃,最佳生長水溫25~28℃。適宜pH值為6.0~9.0,最適pH值為7.0~8.0,耐低氧能力一般。
水中溶解氧含量在3毫克/升以上時生長正常,低於2毫克/升時出現浮頭,低於1毫克/升時會窒息死亡。
池塘人工飼養條件下,除攝食池塘中天然餌料生物外,一般必須投喂人工配製的軟性配合飼料,尤其是在集約化網箱流水飼養的條件下,投喂的配合飼料中蛋白質含量必須達到35%~40%。
八、鱘魚
史氏鱘,又名黑龍江鱘,七粒浮子,為世界上尚存的26種鱘形目魚類之一。屬硬骨魚綱,輻鰭亞綱,軟骨硬鱗總目,鱘形目,鱘科,鱘屬。
鱘類是一群大中型的經濟魚類,廣泛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北的水域中。鱘魚是一種相當古老的生物類群,有「活化石」之稱。
史氏鱘為動物食性,在天然水域中以水生昆蟲幼蟲、底棲動物和小型魚類為食,也有攝食兩棲類的情況。
幼魚的食物以底棲生物及水生昆蟲幼蟲為主,繁殖期間攝食強度下降或停食。
史氏鱘的最低成熟年齡,雌魚9~10年,雄魚7~8年。
根據經驗,史氏鱘養殖應在高溶解氧、低有機物、清新、流動的水中進行,總硬度略高些(100~150毫克/升),對孵化和育苗都有好處。
俄羅斯鱘,又稱俄國鱘。
屬硬鱗總目,鱘形目,鱘科,鱘屬。主要分布在裏海、亞速海、黑海以及與這些水域相通的河流。
俄羅斯鱘除部分是洄遊性種類外,有部分是定棲種類,在伏爾加棲息的`大多為定棲種類。
這種魚在俄羅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有較高的捕撈產量,產量主要靠人工養殖和人工放流增殖維持。
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國家已引進俄羅斯鱘開展人工養殖。
九、長吻鮠
長吻鮠,俗稱江團、魚。屬鯰形目、科、屬。長吻鮠是我國名貴的淡水魚類,分布於長江水系,向北達黃河,向南可至閩江水系。
在長江上游及支流,長吻鮠是重要的經濟魚類,產量較高,而湖北的石首,四川的樂山、北碚、南充、蓬安等地為有名的產區。
長吻鮠肉質細嫩,肉味鮮美,含脂量高,膘特別肥厚,新鮮時為銀白色,干制後為名貴魚肚,食者無不稱贊,有「不食江團,不知魚味」之說。
特別是湖北石首的「筆架魚肚」,素享盛名,常作為宴席上的佳餚。20世紀80年代,長吻鮠人工養殖試驗獲得成功,使長吻鮠成為池塘養殖的名貴水產品。
長吻鮠為江河底層的肉食性魚類,平時在水流較緩的河口、深潭內活動,冬季在幹流深水處或水下亂石的夾縫中越冬,喜夜間捕食。
幼魚主食水生昆蟲,兼吃植物。成魚食性廣泛,除捕食鰟鮍、麥穗魚等小型魚類外,還攝食蝦、蟹及其他甲殼類、螺類、水生昆蟲和水絲蚓等。
在上述餌料資源豐富的河段,長吻鮠產量較高。長吻鮠雖然是肉食性魚類,但其食譜中多是經濟價值較低的小型魚類和底棲無脊椎動物。
因此,可在野雜魚和底棲動物較多的水庫、池塘、河流中養殖。
十、河魨
河魨產於我國,為魨科魚類的通稱,國內通常食用與養殖的有暗紋東方魨、弓斑東方魨、紅鰭東方魨、黃鰭東方魨、菊黃東方魨、假睛東方魨等。
目前淡水人工養殖多以暗紋東方魨為主。暗紋東方魨生長適宜溫度為16~27℃,最適溫度為20~26℃。
溶解氧含量6毫克/升以上,pH值為7.4~8.6,透明度35厘米以上,就能健康生長。溶解氧含量低於3毫克/升會缺氧死亡。
十一、翹嘴紅鮊
翹嘴紅鮊又名大白魚、翹嘴巴、白絲。
屬鯉形目,鯉科。翹嘴紅鮊是一種生活在流水及大水體中的大型兇猛性魚類,成魚一般在敞水區水體中上層活動,游動迅速,善跳躍;幼魚成群生活在水流較緩慢的淺水區域;冬季在河床、湖槽中越冬。
翹嘴紅鮊主要以魚類為食。人工飼養條件下,經過馴化,能攝食魚糜、冰鮮魚蝦和人工配合飼料。
翹嘴紅鮊生長迅速,體形較大,最大可長至15千克重,常見個體2~3千克,人工條件下,3~5厘米的魚苗經過6~10個月的飼養,70%的魚能長到400克以上。
1~2冬齡魚處於生長旺盛期,3冬齡以上進入生長緩慢期。雌魚性-成熟後,生長速度無明顯下降,而且雌魚比雄魚生長快。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2
品種一,黑魚
黑魚,又稱烏魚和生魚,是一種常見的淡水魚。這種魚比較壯,生長迅速,營養價值非常豐富,所以在市場上價格相對穩定,很受人們的歡迎。黑魚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成活率高,因此可以在一般環境中生長。主要餌料是小魚、蝦、昆蟲等。
屬於雜食魚類,容易飼養。黑魚的養殖成本也比較低,是以一畝池塘養殖3000條黑魚為基礎,成本在2.5萬元左右。畝產高達4500斤。在目前每公斤15元的市場價基礎上,降低成本2.5萬元,每畝產值約4.25萬元。
由於其體型較大,經過一年的養殖,每條黑魚平均約1.5斤,所以養殖也是一種非常賺錢的魚。
品種二,銀魚
銀魚的當地名稱也叫蔡羽和黃瓜魚。它又小又長又透明。生長適應性強,成活率高,生長快,食性復雜,繁殖力高,是一種相對容易繁殖的魚類。此外,銀魚也是一種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的魚類,屬於四大亮魚之一。吃銀魚有健胃補虛的功效。
一般來說,經過十幾個月的培育就可以出塘了。成活率90%,產量可以高3500斤左右,成本不超過3萬塊。如果現在的市場價30元一公斤左右,產值高達10.5萬元,減去成本3萬元,凈收入7.5萬元。價格比較高,可以說是高利潤的養殖魚類。
品種三,劍魚
劍魚又叫芝麻劍魚,因為它多了一點芝麻大的黑點,所以叫芝麻劍魚。這種魚肉質嫩滑,味道鮮美,營養價值高。比如芝麻旗魚,植物蛋白、維生素、微量元素含量高,還能增強人體免疫力。養殖芝麻旗魚可以說不僅成本低,而且生長適應性強。
易於管理。用池塘養殖,一畝3000塊,年成本3萬左右。而且產量高達3200斤,按照現在旗魚的市場價,35元一斤左右。然後,一畝產值高達11.2萬元,減去成本3萬元,凈收入8.2萬元。利潤收入還是很豐厚的,前景不錯,值得養殖。
高檔淡水魚養殖品種3
1、鯉魚
鯉魚是雜食性魚類,具有適應性強、耐寒、耐低氧、食譜廣、生長迅速快、在靜水和流水中均能繁殖等特點,多在稻田、池塘、網箱養殖。鯉魚品種很多,較好的有荷包鯉、荷包紅鯉、芙蓉鯉、鏡鯉和錦鯉等,其中雜交出來的品種建鯉、豐鯉,具有肉味鮮美、病害少、易、生長快等特點。
2、鯽魚
鯽魚是雜食性魚類,具有適應性很強,能耐低氧,在鹼性較強的水域中也能生長、繁殖等特點,是我國稻田養魚的主要對象,也有與四大家魚搭配池養的。肉質細嫩,湯味鮮美,為我國各地最普遍的食用魚之一。
3、魴魚
魴魚也是雜食性魚類,具有抗病力強、性情溫和、易於、起水率高、生長較快等特點,其肉嫩脂多,味道鮮美。常見品種有武昌魚和三角魴,因團頭魴性狀優良,現已成為主要養殖對象,在全國21個省市放養。
4、鯿魚
鯿魚是偏草食性的雜食性魚類,主要以藻類、水生植物的莖、葉、碎屑及其種子為食,兼食枝角類和輪蟲等。分布廣,產量大,為我國的重要經濟魚類之一。肉味鮮美而多脂,深受群眾歡迎,曾作為養殖對象,但起水率不高,現已逐漸被團頭魴取代。
5、鯪魚
鯪魚也叫做雪魚,它生長較快,肉味鮮美,為華南的重要經濟魚類之一。廣東、廣西常將其與草魚、鰱魚等混養,此魚不耐7℃以下低溫,故在11月份前即要採取防寒措施。
D. 荊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粉蒸蓮藕
粉蒸蓮藕,漢族小吃,選用荷塘老藕為主料,此菜粘糊而不沾齒,油潤而不膩味。粉蒸蓮藕,選用荷塘老藕為主料,其製法為將藕刮洗干凈、去掉節的老藕分條剖開,然後把藕的剖面朝下,放在苫板上,用刀面拍破,切成一寸長,三分粗的條,盛入缽內,加薑末、精鹽、味精少許一起拌勻,腌漬片刻。切三兩肥肉丁拌入,再將腌漬好的藕,用生大米拌勻,放入籠屜內,用旺火蒸一刻鍾後取出,盛入盤內,澆鹵芡,淋香油,撒蔥花即成。
散燴八寶飯
江陵散燴八寶亦稱八寶飯,是荊州地區漢族傳統名點,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清朝末年宮廷廚師肖代製作的專供慈禧太後食用。後來,因肖代流落在江陵的聚珍園餐館製作八寶飯而聞名。江陵散燴八寶是用糯米、紅棗、蓮子仁、桂元肉、密櫻桃、瓜子仁、糖桂花、密冬瓜、苡仁米等蒸熟製成坯,再加白糖、豬油散燴而成。它色澤光亮,香甜滋潤,油而不膩,甜而不厭,有「淺盞小酌細品嘗,離席數時回味長」的成語。
生爆鴨片
生爆鴨片是湖北洪湖地區的漢族傳統名餚。當地有句名謠:九雁十八鴨,比不上青頭鴨。青頭鴨又叫對鴨,可算野鴨之王,每對重5斤左右。這里介紹的生爆鴨片,主料就只取青頭鴨脯肉。
洪湖御膳藕丸
洪湖御膳藕丸,以藕為主要原料,用油炸而成。說起御膳藕丸的來歷,還有一段故事哩。那是乾隆皇帝三下江南途經洪湖的時候,當時的州官老爺為了敬奉當朝天 子,召集了全州的廚師,要他們拿出絕藝,讓天子吃魚不見魚,吃藕不見藕。廚師們聽了,自然搜腸刮肚,尋思各自的拿手好戲。其 中一個廚師,想起自己在飢荒之年,以藕當飯,吃厭了想出法子,把藕做成藕丸吃的事,於是五味調合,精烹細作,做出了藕丸。乾隆皇帝吃了藕丸後,龍顏欣開,據說回京後,把藕丸定為了御膳。
花糕
重陽糕亦稱「花糕」,漢族重陽節食品。流行於全國大部分地區。農歷九月初九是重陽節,也叫敬老節,民間要蒸重陽糕孝敬老人。蒸重陽糕方法與蒸年糕相同,不過蒸糕要小一點,糕要薄一點。
皮條鱔魚
皮條鱔是湖北沙市的漢族傳統名菜,屬於鄂菜,己有數百年歷史。鱔魚味美,且有葯用價值。《名醫別錄》說它有補五臟、療虛損的功效。皮條鱔魚剔除老骨後切成長條,制熟後猶如皮條而得名。又以形如竹節,也叫竹節鱔魚。
冬瓜鱉裙羹
冬瓜鱉裙羹是一道湖北的漢族傳統美食。是以鱉(又稱甲魚、團魚、腳魚)的裙邊和嫩冬瓜一起煨制的一種湯,鱉裙軟嫩,湯汁清純,冬瓜清香,原汁原湯。
桂花糯米藕
桂花糯米藕又名蜜汁糯米藕,是江南地區漢族傳統名點之一,糯米灌在蓮藕中,配以桂花醬、大紅棗一起精心製作,是江南地區傳統菜式中一道獨具特色的中式甜品,以其香甜、清脆、桂花香氣濃郁而享有口碑。
筆架魚肚
筆架魚肚是指用石首鮰魚肚為原料經傳統工藝製作的石首特色食品,肉質細嫩,味道鮮美。2011年10月26日,石首市專屬產品「筆架魚肚」被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注冊為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
魚糕
魚糕,發源地為春秋戰國時期的楚國地區,今湖北省宜昌至荊州一帶,俗稱楚夷花糕。它是採用魚糜、雞蛋及豬肉為主要原料加工蒸制而成的食品,入口鮮香嫩滑,清香可口,營養豐富,老少皆宜,乃民間宴席待客之上品。
魚圓
魚圓即魚肉丸子,是民間的傳統菜品。逢年節喜慶,餐桌上都少不了魚圓。魚圓製作起源於楚文王時代。據說文王熊資一次食魚時被刺卡住了喉,當即怒斬廚師,此後,文王食魚,廚師必先斬魚頭,剝魚皮,剔魚刺,剁細製成魚丸。 魚圓(也稱魚丸)是我國南方的美味菜餚,在我國南方魚米之鄉,幾乎家家會做,人人愛吃,也是家宴和各個飯店的必備之菜。
E. 湖北有哪些特產湖北特產大集合
1、京山橋米
京山橋米,湖北省京山市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孫橋鎮而得名。京山市北倚大洪山麓,南臨江漢平原,境內山清水秀,物產豐富,素有「鄂中綠寶石」的美稱。
2、京山白花菜
湖北省京山市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京山白花菜葉綠花白,枝梗為綠色,色澤均勻一致。生長期特別是開花期散發出獨特的清香味,製品口感脆爽。
3、大悟板栗
主要產地為宣化、豐店、三里、芳畈等山鄉,年產量達500萬公斤以上。其 中,板栗重鎮宣化店年產量在300萬公斤以上,全縣「板栗第一村」張墩村年產量達30餘萬公斤。
4、蒲圻貝母
多年生草本,高30~100cm。鱗莖扁球形,直徑2~3cm,2(~3)枚鱗片肉質肥厚,大小近等或不等,抱合。莖下面2枚葉多對生,其餘的對生或輪生,有時兼有散生;葉片披針形、狹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6.5~18cm,寬0.4~2.3cm,先端不捲曲或彎曲,有時稍彎曲。
5、野桂花蜂蜜
又稱為桂花蜜、山桂花蜜、柃木蜜、柃蜜、冬蜜、冬糖、冬釀。野桂花蜜產於冬季,僅南方少數省份的少數地區有可商品化的產量,主產地為福建、廣東、浙江、湖北、江西、湖南,尤以湖北東南部、江西西北部、湖南東北地區為佳。
F. 江團魚多少錢一斤
江團魚是大型經濟魚類,在市場上每斤售價為10元左右。江團魚通常生活在江河底層,以小魚、水生昆蟲為食。
一、江團魚價格
江團魚為大型的經濟魚類,其肉嫩味鮮美,富含脂肪,又無細刺,蛋白質含量為13.7%,脂肪為4.7%,被譽為淡水食用魚中的上品。據了解,水產市場上的江團魚價格每斤大概在10元錢左右。
湖北省石首市所產的「筆架魚肚」素享盛名。它膠層厚,味純正,色半透明,製作工藝獨特,干製品的外形和鑲嵌在鰾內的一個美麗的自然圖案,對著光源照看,與屹立在石首市城裡的筆架山酷似,由此得名「筆架魚肚」,並有「此物唯獨石首有,走遍天下無二家」之說,實屬食中之珍。
二、江團魚生活習性
一般生活於江河的底層,覓食時也在水體的中、下層活動;冬季多在幹流深水處多礫石的夾縫中越冬。長吻鮠為肉食性魚類,主要食物為小型魚類和水生昆蟲。達到性成熟的最小年齡為3齡,一般為4-5齡。成魚每年3-4月開始成熟,便上溯至礫石底的河水急流處產卵。產卵期為4-6月,8月左右下退。懷卵量1-10萬粒以上不等。長江的產卵場較集中於中游的荊江河曲以及上游的沱江等江段。
江團魚的生長速度較快,為同類魚中體型最大的一種,最大個體可達15公斤,常見者多為2-4公斤。在長江流域的漁獲物中所佔比重較大,而中下游顯著多於上游地區。
G. 石首市的筆架魚肚價錢是多少啊
一般都是一百六十元左右,重量在100克。
H. 湖北的特產有哪些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熱乾麵,面窩,精武鴨脖,洪山菜薹、武昌魚、蔡甸蓮藕,天門黃花菜,雲夢魚面,孝感米酒、麻糖,羅田板栗,京山橋米,鍾祥葛粉,隨州金黃蜜棗,黃石港餅,宜昌苕酥,襄樊的大頭菜,江陵的八寶飯等湖北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