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麥收多少錢一斤
㈠ 2022玉米價格多少錢一斤未來一個月內玉米行情如何
當前可能更多的糧食種植戶朋友的重心關注點都在小麥價格上面,今年新上市的小麥無論是從產量還是質量上來看,都是非常不錯的,這也讓小麥收購價格一度走高。而目前小麥夏收工作也差不多接近尾聲,那麼最近玉米價格的走勢如何呢?據了解,隨著大部分小麥主產區的收割工作結束,基層玉米流通開始好轉起來,不過短期內上漲的可能性還是不大,預計基本以整體平穩為主。下面一起來看下玉米現在價格多少錢一斤?2022下半年玉米價格會上漲嗎?行情走勢預測和分析如何?
2022全國玉米播種時間(附部分地區)
玉米的播種時間一般要根據所在的種植區域和玉米品種特性來定,因為不同的玉米產區氣候環境不同,比如有的地區是每年的四月左右播種,有的地區是七月左右播種。要注意的是,過早播種和過晚播種都不適宜。
部分地區玉米播種時間:
安徽:該地區通常在4月份中下旬播種
南方:長江流域春播的玉米一般在3月底至4月初
東北:一般在穀雨(4月20日)之後至5月10日之前
山東:通常在4月初播種春玉米,5月中下旬種植夏玉米
河北:春玉米4月下旬5月上旬播種,秋玉米不遲於7月中旬播種
河南:種植夏玉米較多,夏播時間在5月底6月初,一般在小麥成熟前後
綜上來看,小麥收購工作馬上就要進行最後的掃尾,目前部分玉米產地的基層余糧告罄,貿易商缺乏出庫的積極性,無外力下,短期將以購銷博弈為主,上漲和下跌的空間都有限,具體後市走勢會如何?還得結合接下來的市場消費情況以及其它因向來看。話說,你們那的玉米價格現在都是多少錢一斤呢?歡迎留言交流!
㈡ 農事諺語
1、種是金,地是銀,錯過季節沒處尋。
2、立冬不倒股,個如土裡捂。(指小麥)
3、棗芽發,種棉花。
4、伏里豆兒,指不就兒。
5、伏雨歪,伏雨摳(讀k6u),有了伏雨收愁。
6、莊稼上了場,先打種子糧。
7、牆頭土,鼓三鼓。
8、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結籽粒。
9、深栽茄子淺栽萊,黃豆不砘出得快。
10、稠谷稀麥惱煞人。
11、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12、蠶老一時,麥熟一晌。
13、種地不下糞,等於瞎胡混。
14、重茬谷,守著哭。
15、棉花鋤八遍,桃子結成串。
16、穀子高梁頂破瓦,麥子耩到黃泉下(有的說「犁鏡下」)
17、深耕加一寸,頂上一茬糞。
18、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19、早種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20、蘿卜白菜蔥,不怕大糞攻。
21、土地不深翻,麥根沒處鑽。
22、麥苗耩黃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23、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賊(蟲)
24、七成收,八成丟。
25、立秋下雨,百日無霜。
26、選拔好良種,才有好收成。
27、夏播無早,越早越好。
28、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
29、春雨貴似油,保墒搶時候。
30、種地不上糞,等於瞎胡混;
31、渴不急飲,餓不急喂。
32、驢怕曬,牛怕淋,馬怕滿天星,牛怕肚底冰。
33、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錢)
34、冬耕深一寸,等於多上糞。
35、雪打菊花心,柴米貴似金;
36、麥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37、調茬如上糞,本小也得勁。
38、麥吃三月雨,還得二月下。
39、有水三分收,無水三分丟;
40、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暖。
41、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42、人靠地養,地靠糞養。
43、麥怕胎里旱,人怕老來窮。
44、種子換,產量變。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45、人勤地生寶,人懶地長草。
46、黃土摻黑上,一畝頂二畝。
47、清明早,立夏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48、五月端午雨生蟲。六月六日雨滅災。
49、交了六月節,龍王不得歇。
50、鋤頭底下有三寶:防旱、防澇、除雜草。
51、莊稼一支花,全靠肥當家。
52、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53、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干戈。
54、一年兩頭春,帶角貴似金。
55、燕走不過九月九,燕來不過三月三。
56、掃帚響,糞堆長。
57、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58、冬耕劃破皮,強似春天犁一犁。
59、犁得深,耙得爛,一碗土,-碗面。
60、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時。
61、春雨貴如油,有雨人不愁。
62、麥蓋三床被(雪),枕著饅頭睡。
63、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個凈。
64、小滿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65、深耕細耙保好墒,來年小麥裝滿倉。
66、根不正,秧不盛,結的葫蘆歪著腚。
67、春雨來得早,糧食吃不了。
68、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69、夜裡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70、要吃高粱面,扒出根來看;
71、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72、人哄地一時,地哄人一年。
73、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裡。(指施肥)
74、掃帚響,糞堆長;動動杴,糞堆添。
75、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76、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以後刨紅薯。
77、一九,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開凍,八九燕歸來,數九盡九,耕牛遍地走。
78、今年混-粒,明年雜百株。
79、四月芒種前熟麥,五月芒種麥不熟。
80、七月十三,棗紅半邊。
81、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82、豬吃百樣草,看你找不找;
83、有錢買種,沒錢買苗。
84、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85、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
86、秋季早耕田,豐收在來年。
87、頭伏羅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種蕎麥。
88、三判無三卯,田間米不飽。
89、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90、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91、麥熟一晌,蠶老一時。
92、麥收八、十、三月雨。
93、鋤頭扒得勤,棉花白如銀。
94、寧施一條線,不施一大片。(施肥)
95、壯苗先壯根,中耕是根本。
穀雨農事諺語
1、穀雨到立夏,就把小苗挖。
2、寧叫秧等地,不叫地等秧。
3、月季花落只去蒂,花朵隨開無停滯。
4、一年甘薯半年糧。
5、要想莊稼好,管理要趁早。
6、人怕傷心,樹怕傷皮。
7、麥不封壟,松耪不停。
8、果樹花過多,酌情向下捋。
9、春天裡的泥,秋天裡的米。
10、水滿塘,谷滿倉,修塘等於修谷倉。
11、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12、春薯栽炕秧,夏薯插剪秧。
13、山上有樹好造屋,塘里有水好種谷。
14、開花過密,適當疏掉,全部保留,空耗養料。
15、高地芝麻窪地豆。
16、風生火龍(紅蜘蛛)霧生疸(銹病)。
17、鯉魚鯽魚產卵,認真育肥細管。
18、稻收塘泥麥收糞。
19、插秧早,不如養秧老;養秧老,不如春耕早。
20、沙山花生土山糧。
21、苞米下種穀雨天。
22、條銹成條葉銹亂,稈銹是個大紫斑。
23、地瓜栽壯秧,不栽嫩芽芽。
24、要想谷滿倉,首先培壯秧。
25、窩瓜喜陽不喜陰。
26、整秧田,不用問,田平如鏡,泥爛如羹。
27、穀雨下秧,大致無妨。
28、高田種麥,低田種稻。
29、不怕棉兒小,就怕螻蛄咬。
30、楊葉嘩啦,快種西瓜。
31、一擔欄肥換擔谷,加上塘泥肥更足。
32、田等秧,谷滿倉;秧等田,豐收難。
33、橫栽番薯豎栽蔥。
34、水稻水稻,無水無稻。
35、一壺水,澆五棵,地干也能保成活。
36、谷喜嶺,稻喜窪,地瓜最喜高地沙。
37、薄地地瓜旱地谷,澇窪地里種秫秫。
38、地蛋要長大,刀口要朝下。
39、山嶺薄地栽地瓜,高粱豐收在澇窪。
40、光栽不護,壩光山禿。
41、谷鋤馬耳豆鋤瓣,苗未出土就鋤棉。
42、春風不吹花不開,田裡無水秧難栽。
43、鋤麥地皮干,麥子不上疸。
44、娘無奶,兒不長;田無水,稻秧黃。
45、管好一塘魚,能抵十畝糧。
46、棉花播下就鋤地,增溫保墒地通氣。
47、一棵紅薯一把灰,結得紅薯一大堆。
48、芍葯打頭,牡丹修腳。
49、稻怕枯心,樹怕剝皮。
50、三月多雨,四月多疸。
51、穀雨是旺汛,一刻值千金。
52、稻子最喜安窩肥。
53、深栽茄子淺栽煙,想吃紅薯地皮沾。
54、及時鋤夢花,有利棉根扎。
55、窪地種地瓜,十年九年瞎。
56、肥田不如壯秧,秧好一半谷。
57、家有閑地,種芝麻黍稷。
58、穀雨天,忙種煙。
59、靠天公,禾苗抽白一場空。
60、連續陰雨不停,小麥易生銹病。
61、谷耩淺,麥耩深,芝麻只要隱住身。
62、穀雨前結蛋,穀雨後拉蔓。
63、紅薯沒有巧,只要插秧早。
64、麥出七日直,棉出七日屈。
65、做瓦靠坯,紅薯靠灰。
66、栽樹不緊管,成活難保險。
67、一季塘泥二季肥。
68、紅薯上皮糞,溝溜長跑根。
69、地瓜塊根長,深翻才能長。
70、種好管好,豐收牢靠;只種不管,打破金碗。
71、早黍晚麥不歸家,從來不收晚地瓜。
72、要有紅薯吃,土要挖一尺。
73、三月種瓜結蛋蛋,四月種瓜扯蔓蔓。
74、紅薯種得遲,薯似羊胡須。
75、十成稻子五成秧。
有關農事的諺語
1、棉花出苗快查補,地頭地邊無空閑。
2、玉米花生早種上,地瓜栽秧適提前。
3、水稻插秧好火候,種瓜點豆種地蛋。
4、樹木栽上細管理,否則成活難保險。
5、田菁苜蓿沙打旺,綠肥作物種田間。
6、清明秫秫穀雨花。註:秫秫指高粱,花指棉花。
7、稻子最喜安窩肥。
8、一季塘泥二季肥。
9、林木果園早噴葯,花兒過密酌情剪。
10、稻收塘泥麥收糞。
11、清明高粱接種谷,穀雨棉花再種薯。
12、有錢難賣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註:農歷五月麥收,需要旱天晾曬,夏季作物需要蹲苗也不需要過量雨水;六月夏季作物需要雨水生長。
13、葦藕蒲草繼續栽,親魚育肥多產卵。
14、穀雨時節種谷天,南坡北窪忙種棉;
15、穀雨有雨好種棉。
16、沙山花生土山糧。
17、小麥要澆孕穗水,查治火龍和黃疸。
18、谷怕鑽心蟲。
19、穀雨下秧,大致無妨。
20、苞米下種穀雨天。
21、高地芝麻窪地豆。
22、清明高粱穀雨花,立夏穀子小滿薯。
23、穀雨節到莫怠慢,抓緊栽種葦藕芡。
24、十成稻子五成秧。
25、穀雨過三天,園里看牡丹。
26、馬牛豬羊飼喂好,家禽孵化科學管。
27、過了穀雨種花生。
28、雷打穀雨前,澇(窪)地種瓜甜,雷打穀雨後澇地種黃豆。(遼寧)
29、一年甘薯半年糧。
30、穀雨打苞,立夏齜牙;小滿半截仁,芒種見麥芒。
31、打了春的雪,狗也攆不上。註:打春即立春,指立春以後下雪融化的速度快。
32、穀雨天,忙種煙。
33、穀雨栽上紅薯秧,一棵能收一大筐。
34、干打壟,濕插苗。
35、寒食颳了墳頭土,大旱四十五。註:清明共四天,第一天為大寒食,第二天為二寒食,第三天為三寒食,第四天清明。寒食是掃墓的節氣,這兩天刮大風今後可能要大旱。
36、五月天孩兒面,說變就變。
37、不怕初一下,就怕初二陰。註:初一下雨不要緊,初二陰天可能半月內要有陰雨天。
38、一年打倆春,碌碡慌了心。註:碌碡(liuzhou),農具名,圓柱形,用石頭做成,用來軋(ya)谷、麥粒或軋平場院。有時農歷一年當中有兩個立春(一般是有閏月的年份),年景會很好。
39、蛤蟆打哇哇,還有六十天吃餶餷。註:餶餷guzha ,一種面制食品,即麵疙瘩。當春天聽到青蛙叫哇哇的時候,離收割小麥還有六十天左右。
40、穀雨前結蛋,穀雨後拉蔓。
41、穀雨有雨棉花肥。
42、穀雨種棉家家忙。
43、大旱三年,忘不了五月十三。註:五月十三是雨節。傳說關公磨刀殺曹操。
44、穀雨前後見家吉(魚)。
45、六月六,看谷秀。註:農歷六月初六前後穀子就要秀穗。
46、清明早,小滿遲,穀雨立夏正相宜。
47、谷鋤針,豆鋤瓣。
48、清明麻,穀雨花,立夏栽稻點芝麻。
49、穀雨麥挑旗,立夏麥頭齊。
50、跐(ci)著麥穰垛看荒花兒。註:麥收以後,將麥穰垛起來的時候,棉花就要開花兒了。
51、春打六九頭,吃穿都不愁;春打五九尾,窮命使煞鬼。註:打春即立春。六九頭即六九的第一天,五九尾即五九的第九天,每年的立春都是這兩天其一。窮命使煞鬼喻指年景不好。
52、穀雨前後,種瓜點豆。
53、打春甭歡氣,還有四十天冷天氣。
54、棉花種在穀雨前,開得利索苗兒全。
55、穀雨前後栽地瓜,最好不要過立夏。
56、窩瓜喜陽不喜陰。
57、早看東南,晚看西北。註:早上東南方向天空又陰雨雲,白天可能下雨;傍晚西北方向天空有陰雨雲,晚上可能有雨。
58、趕潮流來堵魚頭,家吉(魚)黃花捕莫慢。
59、穀雨麥懷胎,立夏長胡須。
60、穀雨種棉花,能長好疙瘩。
61、鋤夢花,促棉發。
62、閑地芝麻和黍稷,深栽茄子淺栽煙。
農事諺語有哪些
1、重茬谷,守著哭。
2、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適時。
3、種地選好種,一壟頂兩壟。
4、小雪封地,大雪封河。
5、深栽茄子淺栽萊,黃豆不砘出得快。
6、早種不早管,增收是空喊。
7、麥到芒種谷到秋,寒露以後刨紅薯。
8、渴不急飲,餓不急喂。
9、七月十五定旱澇,八月十五定干戈。
10、春雨來得早,糧食吃不了。
11、頭伏羅卜二伏菜,三伏天里種蕎麥。
12、蘿卜白菜蔥,不怕大糞攻。
13、調茬如上糞,本小也得勁。
14、麥熟一晌,蠶老一時。
15、掃帚響,糞堆長。
16、人哄地皮,地哄肚皮。
17、伏里豆兒,指不就兒。
18、一年兩頭春,帶角貴似金。
19、三判無三卯,田間米不飽。
20、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
21、深耕加一寸,頂上一茬糞。
22、鋤頭扒得勤,棉花白如銀。
23、棗芽發,種棉花。
24、清明前後,種瓜點豆。
25、牆頭土,鼓三鼓。
26、寸草鍘三刀,沒料也上膘。
27、犁得深,耙得爛,一碗土,-碗面。
28、稠谷稀麥惱煞人。
29、交了六月節,龍王不得歇。
30、立冬不倒股,個如土裡捂。(指小麥)
31、有錢買種,沒錢買苗。
32、三分種,七分管,十分收成才保險。
33、燕走不過九月九,燕來不過三月三。
34、一九,二九不山手,三九四九凌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何開凍,八九燕歸來,數九盡九,耕牛遍地走。
35、七月十五棗紅腚,八月十五打個凈。
36、土地不深翻,麥根沒處鑽。
37、二八月打雷,遍地招賊(蟲)
38、夜裡下雨白天晴,打的糧食沒處盛。
39、小滿耩花(棉花),十年九瞎。
40、清明早,立夏遲,穀雨種棉正適時。
41、九成熟,十成收,十成熟,一成丟。
42、秋季早耕田,豐收在來年。
43、莊稼上了場,先打種子糧。
44、冷在三九,熱在中伏。
45、七月十三,棗紅半邊。
46、麥苗不怕草,就怕坷垃咬。
47、壯苗先壯根,中耕是根本。
48、麥苗耩黃泉谷露糠同,芝麻耩到地皮上。
49、立秋下雨,百日無霜。
50、冬耕劃破皮,強似春天犁一犁。
51、穀子高梁頂破瓦,麥子耩到黃泉下(有的說「犁鏡下」)
52、寧施一條線,不施一大片。(施肥)
53、春雨貴如油,有雨人不愁。
54、該冷不冷,不成年景。
55、庚桃、伏桃收白花,秋桃好坐常秕拉(指棉花桃)
56、種地不下糞,等於瞎胡混。
57、立秋十八天同,寸草結籽粒。
58、麥吃三月雨,還得二月下。
59、根不正,秧不盛,結的葫蘆歪著腚。
60、今年混-粒,明年雜百株。
61、黃土摻黑上,一畝頂二畝。
62、有收無收在於水,收多收少在於肥。
63、夏播無早,越早越好。
64、四月芒種前熟麥,五月芒種麥不熟。
65、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要穿暖。
66、伏雨歪,伏雨摳,有了伏雨收愁。
67、麥收八、十、三月雨。
68、種是金,地是銀,錯過季節沒處尋。
69、驢怕曬,牛怕淋,馬怕滿天星,牛怕肚底冰。
70、種子換,產量變。一年平,二年增,三年、四年就不中。
71、三月清明榆不名。二月清明老了榆。(榆:指榆錢)
72、深耕細耙保好墒,來年小麥裝滿倉。
73、五月端午雨生蟲。六月六日雨滅災。
74、三追不如一底,年外不如年裡。(指施肥)
㈢ 又是一年麥收時
麥收是關中農村一年中最重要的農時。
小時候,每年六一兒童節的興奮還沒有散去,農歷小滿過後,一望無垠隨風翻滾的麥浪,已由青轉黃。頭頂的太陽離人越來越近,風吹到臉上已感到些微的燥熱。「算黃算割」鳥兒不知從哪裡飛來,在田間終日勤快地叫著。空氣里早已彌散著淡淡的麥香。各村各戶的大小勞力,都不敢外出和打工,只等著收麥了。
村鎮道路上的人多了起來,出了嫁的女兒帶著女婿孩子去給娘家看「麥熟」,又算著日子去附近趕集上會,采購准備收麥的農具物品。往年使用的舊農具,早已翻騰出來修補完成,簸箕「舌頭」已換成了新的,踅篩的口沿已重新地箍了一遍,有些鬆散的掃帚又重新界了一回,去年用斷了一個齒的鐵杈,已找鐵匠結實地焊好,被老鼠咬破的尼龍袋子,已由家裡的女人縫補齊整,就連扎口繩子也換成了新的,墊上小布片兒,緊緊地縫在袋口。上會時裝在心裡的,是出門前早都計劃好的一份物品清單,買一把細糜的掃帚、捎上一張輕巧的木杴、選上一把三股或者四股的鐵叉,抑或是挑上一把趁手的鐮架、刀子,還有必需要准備的一塊磨鐮用的油石。一樣一樣精心地選好,一遍遍仔細地對照心裡的清單,數了又數攥在手裡的一卷鈔票,不敢遺漏了什麼東西,准備齊全,心裡才有了底氣。女人在家早都磨好了一套麵粉,特意多收了幾升白面,蒸了花捲。最後要辦的,是家裡「掌櫃的」出門前特意交代的事。買上一些土豆、蒜苔等常菜,因為麥收時節是沒有人轉鄉賣菜的。各項任務完成,一遍遍地點齊了物品,小心地跨上自行車,搖搖晃晃地回家。眉頭舒展,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
光場
天氣一天天地變熱,種在各家地頭的大麥和油菜已經熟透。必須提早地收獲後要騰出空地來,做麥收時的場苑。剜場、光場就正式拉開了麥收的序幕。
種在場苑裡的大麥和油菜,要用鐮刀剜掉,必須連根、莖、葉全部清理干凈,有一點根葉,場是光不住的。平整好的場苑,和墒時就要用碌碡碾平、碾光。太干不和墒就要「潑場」,用桶挑了水倒進大鐵盆里,用碗舀水,均勻地撒潑開去,要使翻起的泥土濕透、平整沒有積水。這個活路一般要在下午進行,日頭不釅,不至於場面很快被曬乾和板結。天黑時,村外路上往回走的,都是挑著桶,懶懶地往回挪。拖著兩腿泥,著實累得不行!
光場是在第二天的清晨。天剛蒙蒙亮,籠里裝了草木灰,拽了用水泥製成的小碌碡,借著夜裡的潮氣,小心地試了土的軟硬。光場是有講究的,為了保證平整,只能穿平底布鞋,碌碡碾壓要一行參著一行,又不能參得太深,太寬和太窄都不平整。橫豎間隔著,便於壓光。碰到過於濕的地方,就撒上草灰,避免粘著。場越碾壓得密實平整,夏收碾場時才好用。小碌碡看著輕巧,可一上午幾百遍來來回回地碾壓,也是很累人的。但看著光光平平泛著青光的場苑,拽上一條麥穗,放在掌心揉上一揉,吹一口氣,數著落在手心裡飽滿的麥粒,心裡美美的滿是自豪!
割麥
「麥熟一晌」。幾天前看上去還泛青的麥子,在夜間的一場陣雨後,變魔術一般地披上了「金裝」。磨了鐮刀子提了水壺,人人都攢了一包勁急急地撲向了田裡。
麥田裡熱鬧了起來,滿地里都是人。貓著腰,右手持鐮,先摟住一米見方的麥子攬入左手,揮動鐮刀,只聽見「嚓--嚓」的聲響,很嫻熟地用腳一踢,身後是大小一樣、整齊排列的一行割倒的麥堆。割麥講求腰力和耐力,一晌地貓著腰割麥,腰不好不行。太陽越毒曬得越干越好割。若有些潮濕,刀子易鈍,割起來就費力很多。最不經曬的就是我們這樣的「小勞力」。割一會就不停地直起腰來,目測前方地頭終點的遠近,或者總是回頭數著身後的麥堆,垂頭喪氣地發著牢騷:「咋總也割不完?」父親聽了總是訓斥我:「趕緊割,看你懶得外樣子,割不完才好哩,那不成聚寶盆了!」猛然發現地頭路上馱著白木箱的自行車,「賣冰棍的!」立時來了勁,拿了父親給的一角錢,風一樣地竄向地頭,買了兩根冰棍回來。小心地揭開油紙,一股奶香撲鼻,呡上一口,冰涼甜爽,毒毒的太陽底下總希望手裡的冰棍舔不完哩!
在麥子成熟時,若是下過一場雨,再刮過一陣風,那就麻煩了!大片大片的麥子倒伏在地里,不但影響產量,也不利於收割。割「倒麥」並不像直立的那樣順手,費工費時得多。有時乾脆請「麥客」來割。小麥成熟時,街鎮的屋檐走廊下,多了成群結隊背著鋪蓋的「麥客子」。他們大多來自旬邑或者甘肅一帶,體力較好,用的鐮把長刀子寬,割麥既快又好。中午我媽下了湯面,用桶盛了送到田裡,每人能吃七八碗,還要喝上兩壺開水。割完麥子,用腳步踏了地的面積,結了工錢又步行往街鎮上趕,等著接第二天的活。我一直驚奇的是「麥客子」的飯量怎會那麼大?還有就是用腳步踏地丈量面積,不用驗算準極了,叫我這個初中生羨慕不已。
後來又有了專門割倒的機器,麥子被割倒整齊地排在地里,只等拉運碾打了。偶爾,田裡也有收割機出現,那傢伙我只是在電視和書本里見過,龐然大物一般。但很神奇,從田裡開過一遍,就收獲完成,幾個人在車上忙亂地倒著口袋,像打仗一樣。這樣先進的傢具不是家家都能請的,大都嫌太貴。收一畝地,要頂在工地上打工一個禮拜的收入哩!地頭上來回追著收割機跑的,都是些騎摩托的有錢人和怕出力的懶人。收割機割麥,要求自己先要割一段地頭,為了收割機掉頭方便省事,常因地頭割得太短而與司機多說話。給我四爸割麥時,司機就嫌地頭割得淺了,我四爸說:「我難不成給你把地種成圓的,你來了開上只轉圈圈哩!」地頭上的人都笑了起來!年長的人對收割機是不接受的,總說:「拋撒太大了,胡整哩!」
拉運麥子,一般在早晚進行。借著潮氣好裝車。裝車子是講究技巧的,麥穗向里,一捆捆左右要參起來,不斷地目測車轅和羊門的中心線,把握著裝在車上麥集的偏移,和車子前後重量的均衡,車子後面裝的沉了,車轅壓不下來,費力,車轅裝的重了,拉車子時要抬著車轅,很把抓人!裝到用鐵叉丟不上去時,用麻繩直拉到車轅上綁緊,只留不足一尺長的車轅把手。拉車子很費勁,男人在前面拉,女人在後面推,車輪子氣要打飽,行走起來要有節奏配合默契、不緊不慢。經常有年輕人在大中午拉麥,這時麥子被曬的乾燥蓬鬆不易綁緊,上坡時用力及速度不均勻,翻倒地頭是最惱人的,兩口子生氣地互相罵著,但絕不打架,因生氣少一個人,這活就做不成了!倒在地上稀亂的麥子,要重新裝車拉運,不像新裝時容易,往往得多跑三四回。
碾場
麥子被拉運到場苑裡,整齊地倒在一起。每天用掃帚把場苑漫掃一遍,掃去浮土漫填了龜裂紋,避免碾場時麥粒落到場縫里。
天氣晴好的上午,在例行的漫場後,全家男女老幼齊上陣,開始了攤場。用向下彎曲著細長齒抓的麥鉤和鐵叉,把麥子一堆堆地拉到場面上,用手撕開打散,直立起來堆滿場苑。不能攤得太厚,厚了太陽曬不透,不好碾打,太薄又得多攤幾場,費時費錢。經過幾個小時地攤場,幾畝地的麥子被均勻地立在場里。
一中午太陽地暴曬,麥穗上的麥芒乍開著,麥粒隨時都要往下掉一樣。這時候最忙的就是拖著大碌碡的拖拉機了,一會兒在村東,一會兒在村西,一家接著一家地碾場。車拉著碌碡闖進場中立著的「麥草陣」艱難挺進,轉著圈地碾壓。場邊少不了賣汽水、冰棍、啤酒的跟著。打開一瓶汽水送到司機手裡,場就會碾得格外細疏。一直碾到直立的圓鼓鼓的麥稈,變得白白亮亮,扁扁平展地鋪貼在場上時,一遍才告結束。在第二遍碾壓之前要翻場,把埋在下面的麥草翻上來要充分碾到。一家人大杈小杈地排成一行,一個方向地用鐵杈翻挑著麥草。九十度地轉動杈的把柄,麥草飛舞著翻到一邊。一個小時不到,場面上又都是立起來的麥草,只是沒有開始時那麼高了。因為車在場里要轉圈的原因,要把攤開的麥草鋪成圓形不留方角。圓場一般是大人來進行,年輕娃是沒有這個眼色的。
當麥場被碾過兩遍,直直硬硬的麥草變得潔白柔軟細碎時,要起場了。就像是塵封多年的美酒要被啟封一樣地難掩收獲的希望。同樣是男女老幼齊上陣,大杈小杈一起舞動。輕輕被抖去麥粒,麥草被長條狀一行行堆好,由壯勞力用大杈把麥草拾走,在場邊集好。帶著麥穗的生場碾完後,為保證顆粒歸倉,還要碾第二遍的「騰檢場」。集好的麥秸在碾騰檢場時,又要重復著攤場、翻場、圓場、起場的程序。
碾場需要的場地大,由於車輛緊張,往往很被動。用脫粒機想停就停能隨意得多了。用長長的木桿子挑著帶鉤的電線,掛在電桿上,接通電源就開始了。男人負責抱著麥捆向脫粒機口入著帶穗的麥草,婦女戴了草帽在機口前用鐵叉挑運打出來的麥草,小孩子抱著木杴清理脫粒機下流出的麥粒,一家三口就能開交。但脫粒機出來的麥粒打在臉上生疼的,飛舞的灰土把人臟的像熊貓一樣,鼻孔嘴裡全是的。機器煩躁的吼叫聲幾日在耳邊餘音不斷。
用有十多個竹齒的木杈拾走細碎的麥草,剩下伴著麥糠的麥粒鋪滿場苑。把這些麥糠麥粒集中起來的運堆堆到場中間,要趁著有風揚場,把麥糠和麥粒分離開來,收獲純純凈凈的糧食。揚場是技術活,用木杴鏟起一杴混著麥糠的麥粒,杴板稍斜地掌握著角度,拉出一道弧線向空中揚起。借著風力,麥糠與麥粒在空中分離,飄向一邊,像下雨一樣垂直落下的是光光的麥粒。男人揚場,女人打掃帚,借著木杴每向空中揚起時,用掃帚輕輕掠掃著麥堆上落下的小段的麥秸,動作配合默契。把式好的很輕松就能把麥糠清理出去,而把式不強的,往往不是麥粒揚到了麥糠里,就是麥糠原樣地拌在麥粒中,既費工又著急.這是當家男人必須掌握的技藝。
農忙時節全家上陣,趁著晴天龍口奪食,沒黑沒明的干著。最辛苦的要算各家的女人們。因為勞力少,在田裡場里和男人一起干著同樣的活,回到家裡,男人在收拾了農具後還可午休片刻,女人卻要一頭鑽進灶房,高溫、煙熏、火燎的,一頓飯基本是流淚流汗的完成。吃完飯後又要趕緊地洗鍋刷碗、喂豬餵羊,燒好開水後小跑到場里。「咋這半天不來,不知道你在屋裡弄啥哩?」男人責怪著。女人一聲不吭地干著手裡的活,絲毫不比男人少干!
晾曬
碌碡和脫粒機的聲響日漸稀疏,場里立起一個個高聳的麥秸集的時候,收割碾打基本結束。糧食的晾曬同樣重要但輕省了許多。晴好的上午,把麥子在場里攤開,經過大太陽的暴曬後,要及時入倉。攤開晾曬好以後,想起放假時老師布置的要交勤工儉學的糧食任務。利用翻攪糧食的間歇,挎著竹籠去撿拾散落在田裡的麥穗。對於老師布置的任務和家裡大人的要求相比,要重視的多。全然不顧麥茬扎手和太陽熱浪的烘烤。
麥收時是最容易變天的。上午還是晴空萬里,中午卻看見南面的天空,湧起山峰一樣的雲團,白白厚厚的,越聚越高,是要下雨的節奏。所有人都涌到了場里。有起場的、有收糧食的、有集麥秸的、急急火火地忙著。當雲團由白亮亮變成灰濛蒙的,已經壓在頭頂時,手裡幹活的節奏越發的快了。雲層越積越厚、越壓越低。起風了,風是雨的頭!風雖不大,卻吹得樹葉亂晃。燕子在低空中竄來竄去,人人的心裡也跟著毛亂起來,不說話急急地忙碌著。糧食也顧不上細疏地收拾了,麻利地裝了袋子放到架子車上往回運。我平常一次能拉六七袋子糧食,現在的情形多裝了兩袋卻不感覺到沉。路上碰到的人也都急急地小跑著。拉著車子跑起來卻也感覺格外得輕,家門口的坡竟也輕易地沖上去了。一袋一袋地搬運,雖汗流浹背卻也感覺不到累。只盼著趕緊收完糧食,美美地享受即將到來雨天的清涼和愜意。我是最喜歡這樣的氣氛,有些像打仗,勞累了幾天也盼著下一場雨能歇歇。但我知道只有我是這樣想的。這個季節的農民,沒人喜歡下雨,都恨不得用繩子把日頭拽住,沒黑沒明地曬著,收麥是天大的事,是農民的命哩!
有幾滴雨從空中警告地落下。有人大喊:「快些,雨來了!」滿世界的人都快跑起來,扛農具的、抱袋子的、拉架子車的,大人小孩都瘋跑著,像是上了發條又調高了一個檔位的機器。雨點已經變得豆大,掉落在路上厚厚的塵土裡不見了蹤影,泛起濃濃的土腥味。路上的人依舊很多,都相互幫忙地推車子、抱娃、檢拾掉在路上的農具。有轉身跑回去撿自己被風吹落的草帽,就連中午放在地頭吃草的山羊,也在前面拱著頭拽著主人往家跑!雨點越來越密,落到路上厚厚的塵土裡藏不住時,路上已沒有了人。低飛的燕子已早已不見了蹤影,街道上散步的幾只雞也蜷縮在一起擠在屋檐下,整個世界安靜了下來。田地里空無一人,麥場上的雨水亮晃晃的,泛起無數個被箭頭射出的水泡。麥秸集在場邊的雨中靜靜地立著,享受著清涼夏雨的洗禮,
雨還在下,滿世界裡靜得只聽到雨聲。各家各戶都關了門,被這突如其來的大雨攆回家的人們,洗了灰塵,端了茶缸子,一遍遍地數了堆在房中間一袋袋的糧食,估摸著產量,滿意地點著頭。連日的勞累後躺在床上,舒展筋骨,要美美地歇上一覺。
後記
如今,麥田已很少了。白晃晃的溫室大棚替代了原先綠綠蔥蔥望不到邊際的「厚氈子」。機械化操作使種莊稼已變得簡單輕省。種菜賣菜一年四季天天地忙著,每天都有賣菜的收入。不愛種地的年輕人,也早已進了城市,或打工或經商,把自己收拾得乾乾凈凈。有的在城裡買了房安了家,像城裡人一樣的生活著,一年到頭也難得回家幾次。家裡留守的老人經管著莊稼。收麥也變得極其簡單,當年每到收麥時總愛著急催嚷的這些老人,現在竟也在門口打著牌,就有車把收割機收獲的麥子拉運回來,
「叔,糧食給你倒在那?」司機喊道。
「隨便倒在那,一會就賣了!」老漢頭也不抬的應了一聲。
地上鋪了塑料布,倒在上面的麥子趕天黑就被販子收走了,只用兩三個小時就完成了夏收。從城裡開車回家的兒子,沒有啥忙可幫,父母收拾了各樣的鮮菜、雞蛋和自家磨得麵粉裝到車上,催促著快走。就連想帶孩子看看收割機工作的情形,都得要碰運氣呢!
又是一年麥收時!藍天白雲下,一望無際的麥田,忙碌的收割、碾打、晾曬的場景,已成了遙遠的回憶,只是在夢里才見了!
㈣ 山西麥收時間
大約在七月中旬
㈤ 麥收是什麼時候收的
麥子成熟,大該在五月底六月初。
以播種期分為冬小麥和春小麥兩種。我國以冬小麥為主。 冬小麥在生長過程中抗寒的能力極強,其幼苗能夠過冬,在春天來臨時,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長大,冬小麥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麥的抗旱能力極強,株矮穗大,生長期短,適於春天播種,但不如冬小麥粉好吃。
春小麥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種的,因為冬季太冷,不能播種,所以在開春後才種,稱為春小麥;冬小麥是稍暖的地方種的,冬季播種夏季收,比如我國東北就是春小麥,華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麥。
冬小麥應是秋播春末收獲的。在我國一般以長城為界,以北大體為春小麥,以南則為冬小麥。
(5)五月麥收多少錢一斤擴展閱讀:
生長環境
土層深厚,結構良好耕層較深,有利於蓄水保肥,促進根系發育。土壤結構是指固體(有機體和無機體)、液體、氣體的組成比例,它與土壤水分、空氣,溫度、養分有著密切關系,如沙土、重粘土結構不良,難以形成高產。
冬型品種適期的日平均溫度為16~18℃,半冬型為14~16℃,春性為12~14℃。溫空的高低受地理緯度和海拔的影響,即緯度和海拔愈高,氣溫愈低,播種期可早些。
小麥長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時光照),如果日照條件不足。就不能通過光照階段,不能抽穗結實。小麥光照階段在春化階段之後。
㈥ 北方麥收是什麼季節具體是什麼月份
一般是在陰歷五月。
陽歷從5月底、6月初開始,河南、山東、河北、天津郊區陸續進入麥收季節,各地麥收一般需要20多天。
㈦ 麥收一般在幾月
山東的麥收季節一般在陰歷的五月多,每年也因雨水等天氣的原因而有所變動,但不會相差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