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有多少兩
⑴ 香港一斤等於多少兩
香港採用的是「司馬斤」制,一斤有16兩,司馬兩是目前香港黃金市場上常用的交易計量單位,香港黃金1兩(司馬兩)=37.42849791克.
香港的金店一般按「兩」計價,並且,這個「兩」與內地的「兩」完全不是一回事。
1、內地的「兩」是50克,一斤等於十兩,1公斤等於20兩;
2、但在香港,「斤」和「兩」是中國傳統的概念,一斤是600克,一斤等於16兩(半斤八兩即來源於此),一兩等於10錢。
3、折算下來,港澳地區的一兩等於37.5克。目前香港黃金價格行情依據國際金價變動每日更新,香港黃金首飾今日價格為13830港元/克,換算為大陸報價則約為289元/克,比內地金價便宜。
兩的來源
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質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傳統的1斤等於16兩,故有成語「半斤八兩」。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7.5克,與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不同。
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鑒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
⑵ 一斤等於多少兩一兩等於多少錢
現代:一斤等於10兩,一兩等於10錢。
古代:一斤等於16兩,一兩等於10錢。
錢:是古代最小的重量單位,現在在中葯方、黃金、食譜中仍沿用這一計量單位。 現實生活中通常指某事某物無足輕重,不會影響大局,如:一錢不值。
兩:是東亞傳統的質量單位,中國在漢代之前已經出現,再傳到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地,實際質量歷代不同,傳到各地後亦各自有所變化。中國古代的銀質錢幣在使用時需要鑒定成色並稱重以確定其價值,一般就以稱重時的質量單位「兩」為銀質錢幣的單位。
斤:「斤」也作「觔」 質量單位:市制一~為十兩(舊制一斤為十六兩),兩斤等於一公斤。"觔"另見筋(觔)。中國和東南亞各國所用的各種重量單位中,均在600克左右;亦指中國在1929年規定的標准單位,等於1.1023磅或500克
⑶ 一斤等於多少兩
古代1斤等於16兩,所謂半斤八兩就是由此來的;現在的進率改為10了,1斤等於10兩。
⑷ 一斤等於幾兩 一斤到底等於幾兩 一斤有多少兩
很久以前1斤等於16兩,所以有「半斤八兩」之說;現在1斤等於10兩.
⑸ 一斤到底是幾兩
1、一斤等於十兩。
一斤,數量詞,原十六兩制,後改為十兩制。換算公式:
一市斤=500克,一公斤=1000克,一磅(lb)≈453.6克。
港澳台、日本、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地沿用舊制,一斤約600克。
交叉換算:1公斤≈2.2磅。
古代換算表:
(5)一斤有多少兩擴展閱讀:
衡制沿革:
現行的一斤十兩(合500克,0.5公斤)制,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是當時溫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兩一斤建議提出後,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視。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國多個地方試點的基礎上,開始在全國實施衡器計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兩秤。
事後,中央政務院還向姜周元頒發了「中國衡器改革建議者」的證書。姜周元 這一具有歷史和現實意義的衡器改革的首倡人物,是深受人們愛念的。
2003年春,姜周元先生去世時,有一副特別醒目的輓聯是這樣寫的:「一斤改十兩,一斤得十兩,做人做賬同原則。 十億出一人,十億只一人,肯干肯緘不普通。 」(《載敬堂集·江南靖士聯稿·挽中央政務院「中國衡器改革建議者」證書獲得人姜周元》)。
⑹ 1斤是幾兩,1兩是多少
現行的一斤是十兩(合500克,0.5公斤)。
現在國內所用的1兩等於50克,香港和澳門等地珠寶行所用的1兩等於31.25克。
現行的一斤十兩(合500克,0.5公斤)制,始於20世紀50年代後期,是當時溫州人姜周元先生首倡的,十兩一斤建議提出後,很快得到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的重視。
1958年,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在全國多個地方試點的基礎上,開始在全國實施衡器計量全面改革,普遍使用十兩秤。
(6)一斤有多少兩擴展閱讀
其他重量單位
錢:在中文有許多字義,通常讀作qián(漢語拼音)或ㄑ|ㄢˊ(注音符號):錢是貨幣的通稱,或稱現金或金錢,是指在一個社會中,依照交易習慣,做為購買物品對價的工具。
公制: 1斤 = 10兩 = 100錢,1錢 = 5克。市制: 1斤 = 16兩 = 160錢
在古代,各國就有自己的計量單位,中國古代的重量單位,鈞:三十斤是一鈞;十圭重一銖,二十四銖重一兩,十六兩重一斤。
我國有特定的計量單位斤,國際的計量單位千克、噸,美國英國的磅等等。
⑺ 一斤等於多少兩啊
有人說一錢等於5克,這對不對?現在的重量和以前葯房用的重量是不一樣的,以前一斤等於16兩,一錢不等於5克,應該是3.125克。我父親生前是一名老中醫,所以我對這些換算比較熟。一斤是十六兩,一兩是十錢,500克÷16÷10=3.125克,所以一錢=3.125克。
通常來說,一公斤等於兩市斤,也就是說一斤等於500克,一兩等於50克,一錢等於5克,查詢《現代漢語詞典》,「計量單位表」中,斤、兩、錢的換算關系就是這樣的。讀者說的以前一斤等於十六兩,也是對的,成語半斤八兩就是這么來的。那麼,把「錢」換算成「克」究竟該怎麼算?
一斤等於十六兩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
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到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一直沿用一斤十六兩的計量方法。南宋楊輝有首「斤價化兩價」的歌訣:「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0625斤,二兩等於0.125斤……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還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准,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准,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畫數作為標准,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誰知這一標准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
那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1959年開始
一斤等於十兩
1959年6月25日國務院發布《關於統一計量制度的命令》,確定米制為中國基本計量單位,在全國推廣使用,保留市制,「市制原定十六兩為一斤,因為折算麻煩,應當一律改為十兩為一斤。」中葯計量仍襲舊制不變。
從1979年1月1日起,中葯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米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兩、錢、分」等。
一錢相當於多少克?
「錢」換算為「克」,人們普遍採用的換算方式是500g(1斤)÷16(舊制十六兩為一斤)÷10(舊制十錢為一兩)=3.125g(1錢),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也是這樣的,跟昨天打進電話的讀者的說法一致。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直至192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應特別指出,1929年和1959年的改制中,均將中葯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這樣,從明代到1979年,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3.72克。
而此前的漫長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又需要根據當時一斤等於多少克來換算,查看《歷代度量衡簡表》,如秦代至西漢1斤相當於258.24克,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