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最低多少
1. 每分種低於多少下心跳為心率過緩
當心率(心跳)每分鍾少於60次,即稱為心動過緩。
心臟猶如「血泵」,把帶有氧氣及營養物質的血液輸送到全身。心動過緩時,每分鍾輸出的血相應減少,到一定程度時,各器官組織的功能將受到影響,大腦皮層因對缺氧、缺糖最敏感,障礙出現最早,患者精神不振,嗜睡,疲乏無力,甚至暈厥。換句話說,當您有前述症狀時,可通過「切脈」確定是否有「心動過緩」。
若心率每分鍾45次以上,且症狀不明顯時,可不予治療。若心率每分鍾少於45次且症狀明顯者,可飲濃茶、濃咖啡,亦可購買不列葯物:
阿托品0.3~0.6mg,口服,每日3次。
麻黃素30mg,口服,每日3次。
舒喘靈2.4mg,口服,每日3次。
若服用以上葯物無效,或半分鍾內下蹲15次,心率每分鍾仍少於90次時,患者應去醫院心臟專科就診,必要時須安裝人工心臟起搏器。
該病的預防,主要在於老年人應動、靜結合,適當參加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及運動,常聽歡快、輕松的音樂,常去鳥語花香處散步,養「浩然之氣」,振奮精神,預防和治療「冠心病」等。
2. 心跳最低不能低於多少
一個人如果每分鍾心跳次數少於60次,就是「心跳過慢」,也叫「心動過緩」。正常人或者運動員都可能出現,特別是運動員,因為經常鍛煉使心臟的收縮力量增強,每搏動一次所輸出的血量增加,足夠供應身體各器官的需要,所以心跳每分鍾50-60次就夠了。但是如果心跳每分鍾只有30—40次,則可能屬於不正常,就要查一下原因。 \n\n\n\n引起心跳過慢的常見原因大致分為三種: \n\n\n\n第一種是迷走神經功能亢進,在大腦的延髓部位有一個調節心血管活動的神經中樞。這個中樞可以有抑制心跳也可以加速心跳的功能。迷走神經就是由這個中樞發出的神經纖維用來支配心跳等作用的。當迷走神經興奮時它的末梢可以釋放一種稱為「乙醯膽鹼」的物質,對心臟起抑製作用使心跳減慢。由「迷亢」引起的心跳過慢心律多數是整齊的,心跳雖慢但很少低於每分鍾30-40次,正常人包括老年人可以出現。 \n第二種心跳過慢叫「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簡稱「病竇」。這是一種病態的心臟表現,它的病理變化主要發生在心跳的起搏點———竇房結。使竇房結不能很好發出沖動或延遲發出沖動,常見的病因是冠心病、心肌病以及老人心臟傳導系統的退行性病變。「病竇」患者心跳很慢,有時每分鍾只有30-40次。 \n第三種是嚴重的房室傳導阻滯所致的心跳過慢,就是原來由起搏點竇房結發出的沖動波不能傳到房室結,被阻斷了,這時心室只好代償性地自己發出沖動,所以心跳十分緩慢,一旦發生完全性的房室傳導阻滯時,心跳每分鍾在20次以下時,可因心臟排血明顯下降直接影響腦供血而出現頭暈,甚至暈厥和抽搐,這就是阿斯綜合症的嚴重發作。引起嚴重的傳導阻滯的病因多數為心臟本身的器質性病變,如冠心病、心肌病變或某些心臟病的晚期嚴重變化等。 \n總之,心跳過慢時,主要應從「迷亢」、「病竇」及嚴重傳導阻滯等主要原因去考慮,也可以通過詳細的病史和心電圖檢查,以尋找引起心跳過慢的原因,這樣就可以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3. 一分鍾心跳多少次才算正常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但在60到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平均說來,如果一個人活100歲,那麼,他的心跳次數加起來總共可達40億次左右。 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還有些人的心跳會時快時慢、跳跳停停。這些,都屬於心跳異常的范圍。心跳異常是心臟病覺狀之一。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 據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鍾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鍾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鍾超過200次。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人就無法正常地生活,甚至會導致更嚴重的後果。 生理學家發現,長期從事重體力勞動和進行激烈運動的人,他們的心臟得到了鍛煉,心跳次數比常人要少得多。我國當今有位足球運動員,每分鍾心跳才 37次;1928年奧運會上,有位運動員,每分鍾才28次。原來,心臟得到更好鍛煉的人,心肌纖維變得粗大,心室壁變得厚實,心臟本身也擴大了。英國一位前世界馬拉松賽冠軍於70歲因癌症去世後,醫生發現他的心臟比正常人約重30%,送血管道——冠狀動脈約粗1倍。這樣的心臟收縮起來自然非常強勁有力,每次跳動輸送到全身的血液要比普通人成倍地增加。所以,雖然跳得少,可由於血多,也能滿足身體的正常需要了。 有關材料告訴我們:有個腳氣病人在恢復期,每分鍾心跳不足30次;我國東北有個建築工人,每分鍾心跳一度只有27次;有個名叫桃樂珊·史提文斯的人創心跳最低的世界紀錄,每分鍾僅跳12次。
4. 人的心律,最高是多少最低是多少
最高100,最低60
心率是指正常人安靜狀態下每分鍾心跳的次數,也叫安靜心率,一般為60~100次/分,可因年齡、性別或其他生理因素產生個體差異。一般來說,年齡越小,心率越快,老年人心跳比年輕人慢,女性的心率比同齡男性快,這些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安靜狀態下,成人正常心率為60~100次/分鍾,理想心率應為55~70次/分鍾(運動員的心率較普通成人偏慢,一般為50次/分鍾左右)。
心律:心跳的節奏。
應該問的是心率吧。
5. 一般心跳每分鍾多少算正常
你好!
正常心跳頻率范圍在60-100/分
平均在75/分左右
如果超出100叫心率過速
低於60叫心率過緩
只要在60-100這個范圍之內比較穩定就可以
上面是理論數據。
在實際生活中,每個人都會有心跳非常快的時候,比如激動,緊張,害怕等等,在這些特殊的情況下,心跳顯得快,其實是正常的。
另外,在體檢查心跳時,因為擔心心跳會影響自己的將來,如體檢的目的是為了徵兵或是為了其它工作,這時你越擔心它跳得快,但這也正常。
所以說,短時間的心跳在115是正常的,如果全天都保持在這個狀態,我們才能認定你是心跳過速。如果不是全天都這樣,那麼你是多慮了。
6. 一個人正常心跳是多少
臨床上正常值是60-100次/分。小於60次/分為心動過緩
大於100次/分為心動過速。
但有一些生理性的差別:
1、老年人的心率一般相對較慢
2、運動、情緒激動、小兒、女性相對較快
3、運動員的心率相對較慢
如果你伴有其它的臨床症狀,比如:心慌、氣短、胸悶等症狀要去醫院檢查一下。
檢查一般就是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
7. 正常人的心跳頻率是多少
要是你的各種生理活動都非常正常的話,心跳越低說明你的心肌更為發達,更能承受腦力勞動。我以前就只有60,不過現在已經72了。
8. 正常人一分鍾心跳是多少啊
每分鍾60~100次之間都屬正常。
成年人每分鍾心跳大約是七八十次,60~100次之間都屬正常,在平時假如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
勞動時比安靜時要跳得快些,女的比男的要跳得快些,孩子比大人要跳得快些,新生兒每分鍾可以跳到150次。
(8)心跳最低多少擴展閱讀:
調節機制
心率受自主神經的控制,交感神經活動增強時,心率增快;迷走神經活動增強時,心率減慢。
影響心率的體液因素主要有循環血液中的腎上腺和去甲腎上腺素,以及甲狀腺素。此外,心率受體溫的影響,體溫升高1℃,心率將增加12~18次。
9. 心跳多少最好
人體的正常心率是60--100次/分,這個所謂的正常值,無非是統計出來的一個人體的心跳正常值,但是現在的最新觀點認為:50多60多次的心率是最好的。心率,一般來說,心臟是有調節功能的,如果一個人的心臟每搏射血量多的話,那他的心跳不需要太快就能夠供應全身的需要,反而一個人的心跳快的話,說明他的心臟每次射出的血量相對要少些,心率快的話,心臟耗氧量也就隨之增多了,所以我們生活中經常能看到一些運動員的心率只有50多次,這都是健康的標志,另外,一些心臟病人,我們臨床上甚至會對他的心率進行一些干預,使他門的心率降到50、60多次,以使他們的心臟得到一定的休息。
10. 一般正常心跳多少正常
有認為心率在55-90次/分鍾更為合適。如果長期心率超過90次/分鍾,是不合適的。而青年人心率60以下也比較常見,不能視作異常,如無症狀,一般少於50-55次/分鍾才需要警惕。
心率:正常人每分鍾心跳應在60—100次之間。
但是不同年齡心跳次數有所不同。60歲以上老年人心跳可減慢,但最慢不能低於每分鍾50次,運動員或強體力勞動者,由於心排量比正常人明顯增大.
發熱、情緒激動、精神緊張、恐嚇等均可有一次性心跳次數加快,這是機體正常調節的反映。總之,心跳次數快慢,可以反映自身心功能情況。有力、強勁、規則、協調的心跳是心功能良好的標志之一。
成人安靜時每分鍾心跳超過了100次,醫學上就算作「心動過速」;少於60次的,則是「心動過緩」了。
不過,心臟和身體許多器官一樣,工作能力也是可以變化的,它有很大的伸縮餘地。
據研究,認真做完一套廣播體操,每分鍾心跳可能增加二三十次。人在憤怒、恐懼的當兒,學生臨上考場的一刻,心臟也會「怦怦」地加快跳動。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心跳達到每分鍾一百七八十次。讓一些人身30公斤重物奔跑300米,他們的心跳每分鍾超過200次。醫學資料竟有心跳高達270次的記錄。
加快心跳的目的,是為了多送血液,滿足身體的勞動、運動和特殊情況下的需要。要是心跳過少,血液供應不足,身體得不到必須的氧氣和營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