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州西曹多少人口
Ⅰ 西曹227省道36公里在哪裡
西曹227省道36公里在位於新鄉市新鄉縣。
本站監控到主要違章有10+個,主要違章原因有「擅自改變機動車外形和已登記的有關技術數據」等。
們在路上所看到的電子攝像頭,通常有兩種類型,分別是違章攝像和例行登記。先說例行登記,這種攝像頭的用途,主要是用於記錄車流量、每輛車的類型,甚至車內情況等,在查案時,警方可以,藉助這些照片,追查案件,追蹤犯罪分子。另外一種,就是違章抓拍,只閃一次,可能只是記錄標准信息,但如果閃了多次,那很可能中招了。
西曹村位於七里營鎮西5公里,村北與濟詹線相鄰,西與獲喜相鄰,人口1710人,耕地1946畝,全村共有村民代表52人,黨員42人,村內有個體工商戶,加油站,蓬勃發展,積極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小康、村容整治、鄉風文明、管理民主」,新農村建設的要求,不斷推進各項村務健康發展。
西曹村與中曹村、楊堤村、東曹村、楊庄村、余庄村、毛灘村、東李寨村、春庄村、羅灘村、任庄村、小張庄村、老楊庄村、西李寨村、大張庄村相鄰。
西曹村附近有龍泉苑景區、京華園、西明寺造像碑、劉庄、合河泰山廟等旅遊景點,有新鄉燒雞、龍泉黃金梨、特級金小米、蒸菜、糊塗面條等特產。
Ⅱ 請大家為我提供一些石家莊辛集的情況
辛集
辛集市隸屬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市政府駐地辛集鎮位於石家莊市東65公里處,距首都北京250公里。辛集位於石德鐵路沿線,鐵路、國道、高速公路橫跨全境,通達全國各地。辛集北與深澤縣、安平縣接壤,東與深縣為鄰,南與冀縣、寧晉縣相接,西與晉州市毗連。全市總面積951平方公里,總人口62萬,轄15個鄉鎮。辛集市是國務院批準的對外開放市,是全國衛生城、文化先進市、體育先進市,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之一,綜合經濟實力居河北省「十強」縣市。
北齊時期其置屬安國縣,隋改鹿城縣。唐代始稱束鹿縣。唐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 安祿山 作亂(「 安史之亂 」)。次年鹿城縣改名束鹿縣,取「栟擒安祿山」之意。1949年9月,縣政府駐地由舊城遷至今辛集鎮,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辛集鎮曾設縣級鎮,與束鹿縣平級,但不久後又蠫劃歸束鹿縣管轄。1958年11月束鹿、晉縣、深澤三縣合並為束鹿縣,1961年5月,恢復原束鹿縣轄區,晉縣、深澤縣分設,1965年改轄為31個公社,1986年3月5日撤縣改蠾辛集市,名字取自境內最著名的集鎮⠔—辛集鎮,原轄區不變。1996年12月,鄉鎮合並為8鎮、7鄉共15個鄉鎮,仍稱辛集市。
辛集市工業基礎雄厚,門類齊全,發展迅速,形成了以皮毛、化工、機械為支柱的三大行業。河北辛集鋇鹽集團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鋇鹽生產基地和出口基地,工業碳酸鋇、硫酸鋇、硫磺、碳酸鍶等7種主要產品獲部優稱號暢銷50多個國家和地區。辛集汽缸廠是全國最大的汽缸蓋專業生產廠之一,這個廠生產的X-195、S-195汽車缸蓋為為部優產品,辛集貝氏體鋼總廠年產鍛鋼磨球3萬噸,在世界上具有領先地位。
辛集地處華北平原上。全市年平均氣溫12℃,降水量488毠米,是河北省重要的優質棉花和鴨梨產地。辛集市農業生產條件優越,物產豐富。是全國優質棉、小麥、瘦肉型豬生產基地,是河北省優質棉出口基地,全市農機總動力為180萬千瓦,耕地動力機械1.8萬台,有效灌溉面積7萬公頃。盛產小麥、玉米、棉花、蔬菜、油料、蘋果、鴨梨、紅棗、葡萄、花卉。其中鴨梨、蜜桃、枸杞、軍齊韭菜、舊城香椿,全國聞名。
王口煙花辛集裘皮為其土特產。辛集是著名的皮革業中心,其皮革製造、交易歷史悠久在明清時非常興盛,號稱「河北一集⠝」。至今,皮革業仍然栯整個辛集市規模最大、實力最雄厚的產業。從1993年開始,辛集市投資17億元,建成了高標準的辛集皮革城和三個製革工業區,形成了革皮裘皮、皮革服裝、箱包皮具、毛皮加工、皮革化工、皮革機械等較為完整的皮革產業鏈。目前,全市擁有皮革企業1000多家,銷售收入過億元的企業8家,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5家,年產羊皮服裝革3000萬張,約占國內同類產品的50%,佔世界同類產品的15%;年產羊皮服裝400萬件,占國內同類產品的30%;年產各類皮具1200多萬件。羊皮服裝革和羊皮服裝代表著國內先進水平,是全國最大的產銷基地。辛集皮革產品覆蓋全國各地,並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北美、歐洲、中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年出口皮革服裝300萬件,出口羊皮服裝革5000萬平方尺。全市皮革行業年銷售額達50多億元,出口交貨額2.5億美元,直接創匯1.17億美元
辛集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皮革產銷基地之一,2001年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皮革工業協會命名為「中國皮革皮衣之都」。
辛集以其獨特的皮革產業優勢、良好的投資環境、完善的基礎設施、便捷的交通條件,正受到越來越多的國內外投資者的青眯。
辛集皮革城以其繁榮的市場、優良的環境,誠迎中外皮革業同行投資辛集,共創皮革大王。為確保製革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從1995年開始 ,辛集市共投資6億多元規劃建設了佔地1300畝的三個製革工業區,全市137家製革企業全部進區生產,徹底解決了分散建廠、污水不易治理及規模化、集約化發展問題。
政區
轄8鎮7鄉341個村委會,31個社區居委會。
辛集鎮
辛集鎮有47976戶,人口為135141人,擁有耕地72300畝,轄順城街、市政街、商場街、定安街、牌坊街、裕民街、育才街、復康街、菜市街、文明街、安古城、舊壘頭、徐家莊、錨營、抬頭、西良馬、東良馬、六良馬、六朗營、支家方碑、溫家方碑、趙庄、楊家方碑、馮家方碑、西石庄、東石庄、裴辛庄、陳馬庄、林子里、胡合營、留雙營、月耳營、佃士營、撒馬營、孤馬營、都大營村委會;氣缸蓋廠、辛集化工廠、辛集中學、鐵路宿舍、皮毛製革廠、糧食局、柴油五廠、建設局、建設集團、鐵路三局、龍泉街、體育場、市府西大街、新開西街、新開東街、方北東大街、方北西大街、西華南路、西華北路、朝陽南路、康樂小區、康泰小區、康建小區、金城小區、西苑小區、鐵路宿舍、建設東大街、車站街、棉麻街、路南街、束鹿東大街社區居委會
小辛庄鄉
小辛庄鄉有7273戶,人口為24507人,擁有耕地46166畝,轄小辛庄、小章、北宋村、南宋村、丁家莊、王山口、巨家莊、東莊裡、程王莊、北李庄、大辛庄、西棗營、東棗營、楊家莊張古庄鎮
張古庄鎮有8510戶,人口為30639人,擁有耕地51316畝,轄張古庄、杜合庄、北口營、耿家營、張名府、郭家莊、中王莊、北四冢、北陳位、南陳位、南呂村、北呂村、西陳位、東陳位、趙念、小位、尖村營
中里廂鄉
中里廂鄉有6352戶,人口為22965人,擁有耕地50553畝,轄中里廂、呂廂口、北孟庄、蘇家莊、北里廂、清官店、韓陳庄、袁村、馬町、北郭、謝村、南郭、泊庄
天宮營鄉
天宮營鄉有7675戶,人口為30651人,擁有耕地67626畝,轄東天宮營、西天宮營、郭王宋、北龐、北呂彩、南呂彩、天宮、南龐營、王下、南龐、徐古庄、河庄、張王宋、宿王宋、吳王、張家營、明了、西朗月、東朗月
位伯鎮
位伯鎮有10833戶,人口為39561人,擁有耕地57237畝,轄位伯、智家莊、東柳科、西呂村、大白店、西柳科、鎮頭、西五村、東四村、溫家村、南四家、北位並、南位伯、南位並、仁慈、百福、大馮、小馮、小舟、善城、禮璨、小白店
舊城鎮
舊城鎮有10958戶,人口為42161人,擁有耕地52401畝,轄舊城、路家莊、大李家莊、北耿庄、西小李家莊、三丘、趙李家莊、梨園、北張村、石家莊、菜園、南張村、田村、王莊、潘家莊、東關、宮家莊、孟丘、李家莊、田莊、寨子村、雷河、宋家莊、杏元、頓房、軍齊、馬章、孟章、劉章、南章、果園、等報
新壘頭鎮
新壘頭鎮有11673戶,人口為42433人,擁有耕地61326畝,轄新壘頭、東位伯、張庄、馬呂、吳家莊、馬蘭、王家莊、封家莊、搖頭、扒營、張馬村、西巴營、東巴營、范家莊、史庄、袁庄、北小陳、東大陳、西大陳、北大過、孤庄、南大過、南小陳
前營鄉
前營鄉有9738戶,人口為35779人,擁有耕地51589畝,轄前營、後營、趙家莊、西王封、東王封、西劉庄、東劉庄、李同智庄、苗家營、西古營、桃園、西澤北、於家莊、後魏家莊、杜林、前魏家莊、朱家莊、石碑、崔家莊、東澤北、東范庄、周家莊、呂家莊、駱家營、八里丘、小染庄、沙河
和睦井鄉
和睦井鄉有9141戶,人口為33907人,擁有耕地79283畝,轄和睦井、北周家莊、雙丘、張家莊、南周家莊、賈辛庄、馬鄉、散思台、東理順井、西理順井、大士庄、雙柳樹、小士庄、紅旗營、石槽李家莊、豆家莊、通士營、高家莊
田家莊鄉
田家莊鄉有14002戶,人口為49950人,擁有耕地98135畝,轄田家莊、試炮營、王莊營、張董牛、尚家莊、周家莊、北付庄、八里庄、南付庄、郭永庄、木丘、東張口、獅子庄、西王莊、傾井、彭六佐、西劉家莊、東劉家莊、子曰庄、北賢丘、南賢丘、草帽庄、網子庄、袁家莊、耿家莊、南王莊、豆腐庄、史家莊、舊寨、伴當營
新城鎮
新城鎮有7641戶,人口為23707人,擁有耕地63647畝,轄新城東街、新城西街、新城南街、新城北街、興隆寺、圈頭、白龍丘、路過、大李庄、賈李庄、後杜科、沈家莊、郝家莊、前杜科、曹家園、滿家灣、張家村、董家屯、常家屯、李家屯、徐家屯
馬庄鄉
馬庄鄉有8085戶,人口為27900人,擁有耕地88325畝,轄馬庄、回生、甜水井、東謝村、西謝村、北營、南李家莊、東營、辛村、南朱庄、木店、一間房、台家莊、馬家莊、三間房、朱家莊、棗營、棗營庄、蘆家莊、中東石干、西石干
南智邱鎮
南智邱鎮有10219戶,人口為38709人,擁有耕地80225畝,轄南智邱、南瓦、南棚、南耿庄、大車城、小車城、耿虔寺、北智邱、趙馬、北張光、南張光、西小王、盂觀、西城、東小王、西曹家莊、西陳家莊、東陳家莊、北瓦、褚家莊、朗口、漫河頭、泗上、新興路
王口鎮
王口鎮有11050戶,人口為40774人,擁有耕地122085畝,轄王口、南漢口、北漢口、翰林庄、雷家莊、孟家莊、聶家莊、大理寺、東曹家莊、郭西、賈百戶、恆丘、大營、楊庄、中曹家莊、倪家莊、西花里庄、東花里庄、文朗口、仨樹、刑家莊、四七營
Ⅲ 河北石家莊晉州市有多少鄉鎮
截至2019年8月,河北石家莊晉州市有10個鄉鎮。
1、晉州鎮
43個村民委員會:於家莊、楊家莊、姚家莊、東張村、邵庄、雷陳、元頭、善里、留村、樊庄、十里鋪、秘家莊、丁家莊、東子城、塔上、鼓城、宋庄、趙村、龐表、樓底、西子城、
孫家莊、劉家莊、北古底、趙魏、高疃、張庄、西關、東關、南關、趙八庄、南古底、茹家寨、西街、東宿、宿村、陳庄、小鋪、教公、中街、北張家莊、西李家莊、東街。
2、小樵鎮
21個村民委員會:小樵、東龍化、北旺、南旺、西旺、西曹、東曹、龐村、常營、大樵、屯尚、西龍化、長召、七給、光燦、四常、田村、泥安、泉渡、彭召、萬庄。
3、馬於鎮
25個村民委員會:馬於、北凍光、東捏盤、後彭頭、北辛庄、南凍光、孟家莊、大沙庄、東趙家莊、前彭頭、呂家莊、南辛庄、束李庄、呂家營、馬坊營、趙家莊、西南捏盤、程家營、古城寨、楊家營、東賈庄、西賈庄、小沙庄、尹家莊、西趙家莊。
4、桃園鎮
24個村民委員會:桃園、前趙七子、後里明甫、西釣魚台、張家莊、相古庄、鳴鶴庄、郭家莊、聶村、後趙七子、前里明甫、袁家莊、周元方、西趙庄、賀家寨、紀庄、韓庄、西大留庄、周頭東大留庄、蔣家莊、趙蘭庄、西小留、東小留。
5、總十庄鎮
21個村民委員會:總十庄、東釣魚台、河頭村、龐古庄、八里庄、馬坊頭、射佛頭、棗園、官莊、毛家寨、西張口、河溝村、鹽廠寨、孔目庄、武邱、鹽廠、永豐、庄合寨、王石碑庄、胡士庄、跐鼓張家莊。
6、東卓宿鎮
23個村民委員會:東卓宿、大旺、後屯、南田、北尹家莊、東留章、陳家莊、東石村、北白灘、海灘、前屯、閻村、北彭家莊、凍河頭、西石村、西卓宿、南白灘、盤石、塔魯、寺頭、南彭家莊、後儒林、前儒林。
7、槐樹鎮
18個村民委員會:槐樹、北張里、龍泉固、北白水、北趙家莊、管洽、候城、河陰、祁底、小彭、前祖祥、後祖祥、南白水、南張里、相邱、周村、泥馬 、龍頭。
8、營里鎮
12個村民委員會:營里、南位家口、胡士庄寨、西平鄉、北平鄉、宋家莊、小尚、北位家口、張十字庄、大尚村、東平鄉、魯家莊。
9、周家莊鄉
10個村民委員會:第一生產隊、第二生產隊 、第三生產隊、第四生產隊、第五生產隊、第六生產隊、第七生產隊、第八生產隊、第九生產隊、第十生產隊。
10、東里庄鎮
27個村民委員會:東里庄、小石家莊、安家莊、東寺呂、董家莊、段家莊、郜豐庄、馬坊、仁義、北小吾、大石家莊、王家莊、崔家莊、南寺閭、李家莊、北寺、新風、宿生、馬家莊、大里豐庄、南小吾、西里庄、打繩庄、南趙庄、彭光、中作、西寺。
(3)晉州西曹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晉州的建制沿革:
晉州市有2500餘年文字可考的歷史。北魏為秦置巨鹿郡郡治,元置晉州州治。
春秋時設鼓國,子爵,屬晉國,都鼓聚(今十里鋪村)。
戰國分屬中山國和趙國,設城邑下曲陽(今鼓城村)、昔陽(今十里鋪村)。
西漢元始二年(公元2年)市境置3縣:下曲陽、臨平、安鄉。下曲陽縣治今鼓城村,為都尉治;臨平縣治今古城寨村;安鄉縣治今侯城村。三縣均屬巨鹿郡。
東漢建武四年(公元28年)省臨平、安鄉二縣入下曲陽縣。
北朝北魏時期下曲陽縣改名曲陽縣,屬定州巨鹿郡;巨鹿郡治由癭陶(今寧晉縣西南)移到曲陽縣(今晉州市鼓城村)。時巨鹿郡轄曲陽、高城(今藁城市西南)、梟(今辛集市東南)3縣。
北齊時省曲陽縣入高城縣(今藁城市),屬巨鹿郡,郡治原曲陽縣。
隋開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從高城縣分置昔陽縣,縣治在原曲陽縣舊址東2.5千米處,即今晉州市區;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昔陽縣改稱鼓城縣,均屬定州。
宋端拱初(公元988年),鼓城改屬祁州。
宋熙寧六年(公元1072年),省深澤縣為鎮,入鼓城。
宋嘉定八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年(公元1215年)在鼓城縣治設晉州,轄鼓城1縣。宋嘉熙二年、蒙古窩闊台十年(公元1238年)撤晉州,置鼓城等處軍民萬戶府,治鼓城縣,轄鼓城、安平、饒陽、武強4縣。宋景定二年、蒙古忽必烈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六月,於鼓城縣治復設晉州,轄縣未變。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省鼓城用勁入晉州。晉州轄安平、饒陽、武強三縣。
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晉州為直隸州,轄無極、藁城2縣;原轄安平等3縣歸屬深州。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晉州改為散州,屬正定府,不轄縣;原轄無極、藁城歸正定府。
民國二年(1913年),改晉州為晉縣。
1991年撤晉縣設晉州市後,歸石家莊市管轄,為石家莊下屬縣級市。
Ⅳ 石家莊晉州市西曹開發區在哪個縣
摘要 親,稍等,您的,問題我已經看到了,正在整理答案,更多消息稍後帶來,拜託。不要著急嗨,請給我一點時間,我好給你一個滿意的答復,不要著急結束咨詢,如果在我找到答案後,你感到滿意,後者沒有其他問題的情況下,希望您對我的服務感到滿意,麻煩給個好的評價吧
Ⅳ 小樵鎮跟雲倉是一個地方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06
Ⅵ 晉州的基本簡介
一、北周初於絳郡置晉州,建德五年(576)廢,故治在今新絳縣東南十里。
二、元太祖十年(公元1215年)置,治所在鼓城縣治(今河北晉縣城關),轄鼓城一縣。元太宗十年(公元1238年),曾撤州,立鼓城等處軍民萬戶所。元中統二年(公元1261年),復升為晉州,治所仍在鼓城,轄鼓城、安平、饒陽、武強四縣。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升晉州為直隸州,轄無極、藁城兩縣。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晉州改為散州。民國三年(公元1914年),廢晉州改為晉縣。
楊家營鄉:駐地楊家營,位於縣城東南17.5公里,東與辛集市交界。
楊家營:原名劉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據此庄為城,名南營,後因首領姓楊,改稱楊家營。
馬坊營:原名魏氏庄,元至正二十年(1360)紅巾軍據此為城,名西營,後改為呂家營。
古城寨:西漢時為臨平縣城。後省臨平縣。因其地屬鼓城縣轄,故名鼓城寨。後改「鼓」為「古」。
東賈庄:傳說,古時曾似於此建中京。一老翁黎明前村外拾糞,聽到蓋房聲和人的對話聲。老翁感到驚奇,學了一聲雞叫,把此事沖此,取村名假雞庄。明代改為賈庄。因西有一賈庄,故名東賈庄。
西賈庄:無
大沙庄:明初建村於大沙灘上,故名。
小沙庄:明初建村於沙灘上,因東有大沙庄,故稱小沙庄。
尹家莊:清代由尹姓立村,故名。
程家營:無
趙家莊:無
東寺呂鄉:駐東寺呂村,位於縣城東南6公里。
東寺呂:明永樂間本村建有寺院,按所處方位,定名為東寺閭。後「閭」簡寫為「呂」。
北寺:原與東寺呂為一體,1961年劃村北端一部分獨立建村,故名。
西寺:明永樂間本村建有寺院,據所處方位,名西寺間,後簡稱西寺。
安家莊:建於明朝之前。因安姓較多,故名。
小石家莊:明永樂間,本縣龍化村石姓一家三口遷至此地。因村小故名。
仁義:據傳,明初滹沱河在此急轉彎,形似稱鉤,名稱鉤灣,又稱灣里。後村民捐銀修廟,更名仁義村。
馬坊:明洪武年間,此地為軍隊牧馬場。山西洪洞縣遷民於此建村,定名馬坊村。後簡稱馬坊。
宿生:無
新風:原名古兒庄,清末易名古兒村,1965年改為新風。
董家莊:明朝,因董姓為大戶而得名。國民期間並入東寺閭,1962年分置。
段家莊:明朝段姓從山西遷此立村,故名。
王家莊:元朝王、郝、李三人同遷此地,結為兄弟,王為兄長,以其姓為村名。
崔家莊:建於明代以前,崔姓大戶,故名。
趙魏鄉:駐地趙魏村,位於縣城西南4公里,西與蒿城毗鄰。轄12個行政村。
趙魏:南北朝至唐朝,趙、魏為縣內兩大姓,此村為唐大臣魏徵故里,故名趙魏。
龐表:原為龐召、表業兩自然村,表業系唐代魏徵的別業。民國23年(1934)合並得其名。
孫家莊:因孫氏建村而得名。
東子城:原與西子城為一村,名紫城。為隋朝廉平縣治所。後析為東、西紫城。後將「紫」簡為「子」。
西子城:無
南古底:原與北古底為一村,建於明朝前,因處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豎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間,滹沱河遷徙改道,又稱故堤,表河堤舊址。後分南北兩村,改寫作南顧底、北顧底。後「顧」簡寫為「古」。居全縣地勢最高點。
北古底:原與北古底為一村,建於明朝前,因處滹沱河堤岸,取名固堤以示堤防豎固之意。至明正德年間,滹沱河遷徙改道,又稱故堤,表河堤舊址。後分南北兩村,改寫作南顧底、北顧底。後「顧」簡寫為「古」。居全縣地勢最高點。
高疃:無
趙八庄:無
茹家寨:傳說,明代靖難之役時,有河南郵州麝香村8名茹姓士兵定居,故名。
樓底:據傳,明代前,有婁氏兄弟定居,開荒種地,把所墾之地名為「婁地」,後人取婁氏奠基之意,改名樓底。
邵庄:據傳,明永樂年間,邵姓由山西洪洞縣遷來立村為東營。同時,一邵姓由河南邵家莊遷至東營西,名西營。兩營同姓,並稱邵庄。
東卓宿鄉:駐地東卓宿村,位於縣城東10公里,東鄰辛集位伯鎮、新壘頭鄉,樵營公路南北穿過。轄15個行政村。
東卓宿:無
西卓宿:無
東石村:無
西石村:無
北白灘:明永樂年間南、北白灘為一村,原名為仁化里。後因滹沱河水泛濫,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灘。留下的居民更村名為北白灘。
南白灘:明永樂年間南、北白灘為一村,原名為仁化里。後因滹沱河水泛濫,居民部分南移。改名南白灘。留下的居民更村名為北白灘。
南彭家莊:相傳,原名霍家莊。元代彭姓遷入,且人口漸多,改稱南彭家莊。
北彭家莊:明初名北庄。永樂年間彭姓遷入,人口漸多,到清代改為北彭家莊,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義和團曾以此為寨,活動在晉縣東北一帶。
前屯:無
後屯:無
後儒林:據傳,原名千家店,村西有聖人殿,因讀書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時,一趙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稱後儒林。清代,前、後儒林曾並稱「於林村」,後復分為後儒林、前儒林。
前儒林:據傳,原名千家店,村西有聖人殿,因讀書人多,即改名儒林村。明朝時,一趙姓御史在村南建新村,名前儒林;原儒林村改稱後儒林。清代,前、後儒林曾並稱「於林村」,後復分為後儒林、前儒林。
凍河頭:清光緒《晉州志》載:西漢更始二年(24年)劉秀被王郎追趕,「至下曲陽,傳聞王郎兵在後,至滹沱河,候吏還曰:『河水流澌,無船不可濟』。秀使王霸往視之,霸恐驚眾,還即詭曰:『冰堅可渡』。遂前至河,河冰已合,乃渡,未畢數騎而冰解」。因之留名凍河頭。
北尹家莊:清康熙三年(1664)西曹村尹姓一戶遷此立村,取名北尹家莊。
南田:無
周家莊鄉:駐地周家莊村,位於縣城東4.5公里,轄6個個自然村(分10個農工商聯合公司管理站)。
周家莊:明代前周姓建村,故名。
劉靳庄:(第一站)原為東劉家莊、靳家莊兩個自然村。民國期間,為便於設保甲,兩村合並,稱劉靳庄。
南王家莊:(第七站)無
北王家莊:(第六站)無。
東張家莊:(第八站)無
北捏盤:村名來歷見東捏盤,(分為第九站,第十站兩個行政單位)。
東宿鄉:駐地東張村,位於縣城東北5公里,轄3個行政村。
東宿:東宿原名東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處方位而得名。相傳西漢王郎趕劉秀時,劉曾先後以二村為宿營地。後將東宿村改稱東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宿村::宿村原名西宿村,東宿原名東宿村,均由宿姓建村,又依其所處方位而得名。相傳西漢王郎趕劉秀時,劉曾先後以二村為宿營地。後將東宿村改稱東宿,西宿村易名宿村。
東張村:據傳,唐代張姓所建。因處蒿城縣張村之東,故名。
陳家莊鄉:位於縣城東北12.5公里,駐地陳家莊村,東與辛集市仁慈鄉為鄰,轄8個行政村。
陳家莊:由陳姓建村而得名。
寺頭:唐貞觀時,陳家莊建有大寺,此村位於大寺東頭,故名。
盤石:相傳,從前有兄弟二人,由本縣彭光遷此定居,為表永不返回的決心,故名。
閻村:明永樂年間,閻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建村,名閻村。
東留章:無
海灘:明代,滹沱河溢,沖積為灘,水撤後遷民於灘上建村,故名。
塔魯:清時為南,北塔魯兩自然村,清末又析出西塔魯,成三村。民國23年合並為一村。名塔魯。
大旺:相傳,東漢時劉秀曾在此張網打魚,該村故取名「大網」,後改大旺。
田村鄉:位於縣境東北部,駐地田村,東與辛集市小辛庄鄉為鄰,北與深澤縣耿庄鄉、西河鄉接壤。距縣城14.5公里,轄9個行政村。
田村:無
泥安:無
西旺:無
北旺:原與南旺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間,滹沱河水泛,村被沖為南北兩段,分稱南北旺、北北旺。民國23年後合親稱北旺。民國29年復分。民國34年改為南旺、北旺。
南旺:原與南旺為一村,名北旺,清康熙年間,滹沱河水泛,村被沖為南北兩段,分稱南北旺、北北旺。民國23年後合親稱北旺。民國29年復分。民國34年改為南旺、北旺。
常營:相傳,金、宋交戰,常屯兵於此為營地,故名。
龐村:由龐姓所立而得名。本村明代萬曆年間的鑄鍾上即有龐姓記載。
東曹:原與西曹為一村。相傳,古時此地居民信處為一關崗,名千家寨。寨內疾病流行,人們無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東定居者為東逃,逃往寨西為西逃,後演變為東曹、西曹。
西曹:原與東曹為一村。相傳,古時此地居民信處為一關崗,名千家寨。寨內疾病流行,人們無法生存,便逃出定居,逃往寨東定居者為東逃,逃往寨西為西逃,後演變為東曹、西曹。
槐樹鄉:駐地槐樹村,位於縣城北6公里,轄12個行政村。
槐樹:明人前,此處有一大古槐,故名。
相邱:民國《晉縣志》載:「北齊左光祿大夫魏收葬此,謂之相邱」。清代曾分前、後相邱。後合並復稱相邱。
北趙家莊:明正德年間,有趙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定居,取名趙家莊。清代曾分為前、後趙家莊兩村。清末並稱北趙家莊。
泥馬:相傳,該村與附近一些村莊曾統稱千家店。南宋初,趙構失利逃走,其馬被金兵射傷。此時一老翁獻馬一匹,趙構急馳渡河南下,行至千家店村喧的白龍廟,下馬進廟朝拜,見一泥馬四蹄滴水,細看與老翁所獻馬相同,便急出廟來,所騎馬已無蹤影。為報寶馬之恩,改白龍廟為白馬廟,改該村為泥馬。
周村:明永樂年間,周、陳二姓從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周姓人眾,故名。
南白水:據傳,此原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東漢初,幾戶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後與北白水(今屬祁底鄉)等村統稱千家店。明代,復分稱南、北白水。
小彭:原屬千家店。明初天災兵禍,成為無人之境。後山西洪洞縣彭、何、劉三姓遷來,初搭茅草棚禦寒,故名小棚。後彭姓從多,改名小彭。清代曾名小章,後復名小彭。
南張里:民國中期南、北張里為一村,稱張里村。民國23年(1934)後分為南張里、北張里。
北張里:民國中期南、北張里為一村,稱張里村。民國23年(1934)後分為南張里、北張里。
前祖祥:無
後祖祥:無
龍頭:建村時名龍頭。金、宋交戰時,金兵常宿營此地,欺壓百姓。居民根據這里沙地旱田,起風飛沙彌漫的特點,改名沙頭。後金兵誤聽為「殺頭」,則不敢在此宿營。1981年定名龍頭。
元頭鄉:位於縣境北部,駐地元頭村,距縣城4.3公里,轄7個行政村。
元頭:明永樂年間, 山西洪洞縣民遷來,在高地上建村,且都是農民,故名莊稼頂。後遷至菜園地頭,改稱園頭,後寫作元頭。
留村,據傳,明代靖難之役,此地人口傷亡慘重,但亂軍仍有斬盡殺絕之勢,緊要關頭,一老人帶當地特產——芫荽(香菜)獻禮,亂兵停止屠殺,留下此村,故名。
雷陳:明代建文年間,有雷、陳兩戶避亂兵至此定居,取名雷陳。
北張家莊:明永樂年間,張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地處縣境北部,故名。
於家莊:明永樂年間,幾戶於姓自山西洪洞縣遷此立村,故名。後於家犯抄斬罪,改姓徐,改村名為梧桐林,後復稱於家莊。
教公:宋代前,街道呈曲線形,人稱弓形街,村名叫弓,後改寫為教公。
小鋪:居民由山西洪洞縣遷來,定居後開店鋪做買賣為生,因村小,故名。
祁底鄉:位於縣境最北部,駐地祁底村,距縣城9公里。轄6個行政村。
祁底:原滹沱河流經此地。明初祁姓三家從山西洪洞縣遷來,在河堤上建村,名祁堤,後改稱祁底。
管洽:北臨滹沱河。
河陰:原屬於千家店。明代靖難之役後,只剩翟、雷、閻、焦四姓人家,從雷陳、光燦遷入劉、齊二家,廢千家店名,獨為一村。因坐落於滹沱河南,故名。後曾分為東、西河陰兩村子,民國23(1934)並稱河陰。
龍泉固:相傳原為東龍溝、西司馬、王家莊三村。此地有兩口井,旱澇常有水,稱其為「泉」,清道光年間,一風水先生稱其為龍井,言若井能永固長存,必給人福壽。後三村並稱龍泉固。該村原屬無極縣,因臨滹沱河,1956年七八月間連降暴雨,河岸坍塌,整村塌入河中,原村西部居民遷河西,另命村名。留東岸的靠堤建村,仍稱龍泉固。同年,劃歸晉縣。此後在政府支持下,全村南遷千餘米重建家園。
北白水:據傳,此原為滹沱河道,白水一片。東漢初,幾戶人家在河南定居,故名。後與北白水等村統稱千家店。明代,復分稱南、北白水。
侯城:縣境北部較大村莊之一。1947年11月底,朱德往此村,總結攻克石門的經驗。
三、[span]公元1220年,金興定四年,清源(現在的山西省太原市清徐縣清源鎮)置晉州,轄徐溝、太谷、祁縣三縣。[span]元代廢州,仍為清源縣。元、明、清均為清源縣。
Ⅶ 河北省晉州市東曹村人口總數
摘要 東曹村
Ⅷ 我要搜索河北石家莊晉州市小焦鎮的村名小焦鎮的所有村的地名
小樵鎮屬於河北省晉州市,因鎮政府駐小樵而得名,轄小樵、大樵、彭召、七給、長召、光燦、西龍化、東龍化、四常、萬庄、屯尚、泉渡、田村、泥安、南旺、北旺、常營、東曹、西曹、龐村、西旺共21個村委會。面積70.12平方千米,人口58210人。鎮政府駐小樵幸福街108號,郵編052260。
Ⅸ 石家莊晉州有個叫piaoli的村
這是晉州所有的村鎮的,但是因為方言的問題,你按音找不一定找得到,反正我看了半天也沒發現相似的……晉州鎮鎮政府駐朝陽街。面積90.7平方千米,人口10.97萬。轄9個社區居委會、43個村委會:新民道、百花園、商貿里、光華南街、和平里、利民、南新街、茂源、平安;鼓城、西關、宋庄、東關、中街、丁家莊、十里鋪、南關、善里、樊庄、姚家莊、劉家莊、陣庄、張庄、楊家莊、秘家莊、西李家莊、西街、東街、塔上、趙村、元頭、留村、雷陳、北張家莊、於家莊、教公、小鋪、趙魏、南古底、孫家莊、西子城、樓底、邵庄、茹家寨、東子城、北古底、趙八庄、高疃、龐表、東宿、宿村、東張村。
小樵鎮鎮政府駐小樵村。面積91平方千米,人口5.83萬。轄21個村委會:小樵、泉渡、彭召、四常、屯尚、萬庄、大樵、長召、光燦、七給、東龍化、西龍化、田村、泥安、北旺、西旺、南旺、龐村、常營、東曹、西曹。
馬於鎮鎮政府駐馬於村。面積58.1平方千米,人口5.30萬。轄25個村委會:馬於、車趙家莊、西趙家莊、南凍光、北凍光、東捏盤、西南涅盤、北辛庄、孟家莊、前彭頭、後彭頭、呂家莊、南辛庄、束李庄、楊家營、馬坊營、古城寨、西賈庄、小沙庄、大沙庄、尹家莊、東賈庄、趙家莊、程家營、呂家營。
桃園鎮鎮政府駐桃園村。面積76.6平方千米,人口5.30萬。轄24個村委會:桃園、袁家莊、前七子、後趙七子、聶村、前里明甫、後里明甫、張家莊、相古庄、鳴鶴庄、西趙庄、韓庄、紀庄、周元方、東大留庄、郭家莊、西大留、西釣魚台、賀家寨、蘭庄、周頭、西小留、蔣家莊、東小留。
總十庄鎮鎮政府駐總十庄村。面積62.4平方千米,人口5.03萬。轄21個村委會:鹽廠、官莊、棗園、鹽廠寨、永豐、總十庄、東釣魚、射佛頭、寵古庄、孔目庄、毛家寨、武邱、西張口、馬坊頭、王石碑庄、鼓張家莊、八里庄、河溝村、河頭村、胡士庄、庄合寨。
東卓宿鎮鎮政府駐東卓宿村。面積34.2平方千米,人口4.41萬。轄23個村委會:南白灘、後屯、前儒林、凍河頭、南田、北尹家莊、北彭家莊、東卓宿、東石村、北白灘、前屯、西石村、後儒林、西卓宿、南鼓家莊、陳家莊、海灘、東留章、閻村、塔魯、大旺、寺頭、盤石。
槐樹鎮鎮政府駐槐樹村。面積77.3平方千米,人口5.68萬。轄17個村委會:龍頭、槐樹、泥馬、北張里、南張里、北趙家莊、前祖祥、小彭、周村、相邱、後祖祥、南白水、祁底、侯城、北白水、龍泉固、河陰、管洽。
營里鎮鎮政府駐營里村。面積48.9平方千米,人口3.36萬。轄12個村委會:魯家莊、張十字庄、東平鄉、小尚、北位家口、宋家莊、西平鄉、南位家口、北平鄉、營里、大尚、胡士庄。
周家莊鄉鄉政府駐周家莊村。面積17.5平方千米,人口1.27萬。轄10個村委會:周家莊三、周家莊四、周家莊五、北王家莊、東張家莊、北捏盤九、北捏盤十、南王家莊、劉靳庄。
東里庄鄉鄉政府駐東里庄村。面積61.6平方千米,人口4.87萬。轄27個村委會:西里庄、郜豐庄、打繩庄、南小吾、大里豐庄、東里庄、馬家莊、大石家莊、南趙庄、李家莊、彭光、北小吾、中作、新風、西寺、仁義、崔冢庄、王家莊、小石家莊、段家莊、董家莊、安家莊、宿生、北寺、東寺呂、馬坊、南寺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