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萊蕪區泰安鎮有多少人口

萊蕪區泰安鎮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8-29 22:25:10

① 泰安人口數量現在是多少

泰安市全市2008年末常住人口545.6萬人 其中城鎮人口258.2萬人 至於學校的學生數量,這個並無詳細具體數據可查

② 萊蕪市城區行政區劃代碼

萊蕪市行政代碼371200。

萊蕪市介紹

萊蕪市,萊蕪古稱「嬴、牟」,別名鋼城,為山東省地級市,位於地處山東省中部,泰山東麓,東經117°19′~117°58′,北緯36°02′~36°33′,北鄰濟南市章丘區,東臨淄博市博山區和沂源縣,南臨泰安市所轄的新泰市,西鄰泰安市岱嶽區。南北最大距離58公里,東西最大距離56.8公里,總面積2246.21平方公里。距省會濟南市112公里。

萊蕪市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時期在這里發生過「長勺之戰」,解放戰爭時期華東野戰軍曾在此發動了「萊蕪戰役」。

20世紀60年代是中國重要的冶鐵中心,是山東鋼鐵生產和深加工基地、「國家新材料產業化基地」,並且是「中國生薑之鄉」、「中國花椒之鄉」和「中國黃金蜜桃之鄉」。

萊蕪市榮獲「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和「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五次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稱號 。2017年,萊蕪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

行政區劃

2000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萊蕪市將所轄30個鄉鎮、辦事處,合並調整為4個辦事處、14個鎮、1個鄉。

2002年,萊蕪市總面積2246.21平方千米,總人口1238763人。轄5個街道、14個鎮、1個鄉,101個管理區,1070個村(居)委會,1282個自然村。其中:萊城區面積1906.87平方千米,人口1004123人,轄4個街道、11個鎮、1個鄉,共有90個管理區,906個村(居)委會,1085個自然村;鋼城區面積339.34平方千米,人口234640人,轄1個街道、3個鎮,共有14個管理區,164個村(居)委會,197個自然村。

2006年6月23日,對萊蕪市行政區劃作如下調整:

一、將萊城區鳳城街道辦事處26個行政村和辛庄鎮3個行

政村,共29個村劃歸鵬泉街道辦事處管轄。29個村莊分別是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東龍崮、南龍崮、前坡、磨山子、近崮、鄒家埠、北張家莊、東沈家莊、長安、老鴉峪、孔家莊、姜家莊、傅家莊、大山、小山、侯盤龍、前盤龍、陳盤龍、馬盤龍、段盤龍、草溝、汶陽、西陳家峪、中陳家峪、小陳家峪、上陳家峪;辛庄鎮的郭家溝、秦家窪、大石家。

二、將萊城區辛庄鎮劃歸鋼城區管轄。調整後,辛庄鎮行政區域不變,鎮政府駐地不變,轄68個行政村,分別是辛庄、東辛庄、下朱家店、楊家橫、呂家峪、岔道、上三山、下三山、王響泉、桑響泉、劉響泉、徐家店、上陳、下陳、上河、北王家莊、蔡店、侯家台、前城子、後城子、桑園、百咀紅、崖下、大徐家莊、紙坊、坡庄、喬店、後峪、天井峪、趙家泉、興隆庄、蘆城、南埠子、趙家莊、苗家莊、南王家莊、上田莊、培峪、東宋家莊、朱家溝、墨埠、東照臨、西照臨、於家官莊、北蛇溝、南蛇溝、簸籮、大官莊、東澇坡、東鐵車、西鐵車、桃科、旋車溝、郎郡、團坡子、傅宅科、砟峪、城嶺、石灣子、大溝、裴家莊、南寶台、北寶台、紅崖、團圓坡、西泉、北泉、桃峪。

人口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

萊蕪市常住人口:萊蕪市常住人口為129.85萬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123.35萬人相比,十年共增加了6.50萬人。增長5.27%,年平均增長0.51%。

家庭戶人口:萊蕪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44.65萬戶,家庭戶人口為120.40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70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2.96人減少了0.26人。

性別構成:萊蕪市常住人口中,男性為65.34萬人,占總人口的50.32%;女性為64.51萬人,占總人口的49.6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的103.22下降為101.28。

年齡構成:萊蕪市常住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20.49萬人,佔15.78%,15-64歲的人口為96.15萬人,佔74.05%;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3.21萬人,佔10.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28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1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4個百分點。

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萊蕪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教育程度的人數為10.75萬人;具有高中(含中專)教育程度的人數為21.08萬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為53.14萬人;具有小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為32.78萬人(以上各種教育程度的人數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具有大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3172人上升為8280人;具有高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12722人上升為16232人;具有初中教育程度的人數由39735人上升為40920人;具有小學教育程度的人數由27641人下降為25242人。

萊蕪市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15歲以上不識字的人)為4.76萬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4.05萬人,文盲率由8.82%下降為3.67%,下降了5.15個百分點。

人口分布:萊蕪市常住人口的地區分布如下:萊城區98.95萬人,其中:高新技術開發區8.71萬人,雪野旅遊區4.16萬人;鋼城區30.90萬人。

③ 誰知道泰安范鎮有多少人

人口6.2萬人!! 范鎮位於泰萊平原腹地,距泰城23公里,東與萊蕪接壤,南部有牟汶河,西部、北部有瀛汶河環繞。境內交通便利,濟臨公路、泰萊路、0九路、泰萊高速公路、辛大鐵路橫貫其中,泰萊高速公路下道口坐落在范鎮駐地,連接京滬路、京福路及博萊高速公路。
范鎮始建於明,以范氏得名范家莊,後逐漸形成集鎮,遂為范鎮。鎮境,1912年分屬泰安縣好義區和興仁區。1928年分屬第四、第五區。抗日戰爭時期屬泰北行署祝北區。1945年分屬祝山區、栗林區、角峪區。1946年建范鎮區。1957年建范鎮鄉。1958年建范鎮公社。1984年建范鎮辦事處。1985年建范鎮鎮,以政府駐地村得名。
全鎮總面積68.52平方公里,人口6.2萬人,轄范鎮、溝頭、梭村、埠東4個管區,范東、范西、唐北、員北、田莊、谷庄、岔河、溝頭、大王、臨溪、付庄、吳庄、前楊、後楊、孟庄、馬庄、店子、東張、張梭、倪庄、楊梭、謝台、王台、戚台、江庄、崔官、施庄、上卜東、孫卜東、劉卜東、鄭寨子、賈寨子、張寨子、劉寨子、於家河、大辛、東辛、籽粒

④ 泰安市人口多少啊

房主你好..,
泰安市在2008年末的的常住人口為545.6萬人,其中城鎮人口258.2萬人...
這是去年年底的數據..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⑤ 萊蕪多大

萊蕪

[導航]萊港城

【拼音】萊蕪市

[位置]位於中心山東省,西接泰山,濟南以北,淄博市,東,南新泰。東經117°19'-117°58',北緯36°02'-36°33'

[區域]2246.21平方公里

【人口】123萬(2002年)

[代碼] [代碼] 0634

[郵編] 271100

[居民]萊

【區劃】轄2個市轄區,4個街道,14個鎮,1個鄉 BR />萊城區區域1910平方公里,人口100萬。郵政編碼271100。

的?336平方公里,人口23萬港城面積。郵政編碼271100。

*以上面積,人口數據根據「中國共和國全國人民行政區劃簡冊(2004)」

[歷史]萊蕪,面向全國春季和牟毅齊取勝,邑地面平整狀態。屬於諸侯國陸慕國家,故址在今東趙家泉莘庄鎮的村莊10公里;勝邑屬齊,取代羊城子縣村在這個鎮西北的城市,邑在萊蕪西部持平狀態。秦勝縣(治所在今城子縣村),是一個方濟北郡。添置西韓眸縣(治所在今趙家泉村),並在東北牟縣置萊蕪縣,因遺留在淄博,萊蕪谷水流域,故名萊蕪,故址在今21,5公里東南淄川口頭鎮和子村。贏,牟,萊蕪泰山郡同屬三縣。北魏縣城向東贏得這么遠南部文本村。同時在淄川萊蕪縣,包括在貝丘淄川縣北部地區,南部的縣被列入同贏牟縣。齊天寶七年牟縣,並入亳縣。隋開皇十六年重牟縣,並納入早年縣勝利的原因,從牟縣不會再次出現。唐朝末年(公元627年),勝利縣,並入博縣。長安四年(公元704年歲),北贏在老城縣(今南文字村)復位萊蕪縣。從那時起,萊蕪縣治所開始在這片領土萊蕪。元十五年把萊蕪縣並入乾封縣,家庭康復萊蕪市泰和縣南遺產還是文本村,山東兗州縣的第一年。早期宋·陸游兗州縣,繼慶富露槍的情況下通過。金,取消分管冶煉萊城今天的萊蕪監獄,十二年大定文本將設在南華縣南到萊蕪監獄舊址,泰安州村。清代是泰安的狀態。 1915是濟南路。 1925年泰安路。 1928年直屬山東省。
1941年,日本政府將萊蕪和博山,沂源的民主少部分,新泰合並劃萊蕪,萊後東,萊南三縣,恢復了戰爭。 1983年8月,國務院批准萊蕪縣,各省轄市,由泰安市代管設立縣級市。 1992年11月批准了國務院,萊蕪市,以促進其管轄萊城,弗蘭克的縣級市兩區,30個鄉鎮,辦事處。 2000年12月,經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將成為萊蕪市30個鄉鎮,辦事處,結合管轄調整為四個辦事處,14個鎮,1個鄉下。

⑥ 萊蕪有幾個縣或鄉鎮,分別叫什麼名

截至2019年5月底,萊蕪區不轄縣,有15個鎮(街道),分別是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鎮。

2019年1月,國務院批復同意山東省調整濟南市萊蕪市行政區劃,撤銷萊蕪市,將其所轄區域劃歸濟南市管轄;設立濟南市萊蕪區,以原萊蕪市萊城區的行政區域為萊蕪區的行政區域。

萊蕪區所轄鄉鎮(街道)為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鎮等15個。

(6)萊蕪區泰安鎮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初縣委縣政府駐口鎮,1953年秋縣委縣政府由口鎮遷至萊城,相繼隸屬泰安專署、濟南市、泰安地區行政公署。1983年8月改為縣級萊蕪市,由泰安市代管。

1992年11月,經國務院批准,萊蕪市由縣級市升為地級市,轄萊城、鋼城兩個區。1997年,萊蕪區(2018年及以前稱萊蕪市萊城區,下同)轄1個街道(城市街道)、13個鎮。

2000年12月14日,撤銷北孝義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城市街道辦事處;撤銷南冶鎮、高庄鎮,以原南冶鎮和高庄鎮的行政區域設立高庄街道辦事處。

撤銷張家窪鎮,以原張家窪鎮的行政區域設立張家窪街道辦事處;撤銷鐵車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辛庄鎮;撤銷常庄鄉、見馬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苗山鎮;撤銷腰關鄉、茶業口鄉,以原腰關鄉和茶業口鄉的行政區域設立茶業口鎮。

撤銷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以原鹿野鄉、上游鎮、雪野鄉的行政區域設立雪野鎮,鎮人民政府駐原上游鎮人民政府駐地;撤銷大槐樹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大王莊鎮;撤銷聖井鄉,將其行政區域並入牛泉鎮。

2001年5月,成立萊蕪經濟開發區,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程故事、大故事、小故事、馮家林劃歸其管轄。2001年12月,將鳳城街道辦事處所轄南姜庄、北姜庄、地理溝、黃泥溝劃入萊蕪經濟開發區。

2005年,該區轄4個街道、11個鎮、1個鄉:鳳城街道、張家窪街道、高庄街道、鵬泉街道、口鎮、羊里鎮、方下鎮、牛泉鎮、辛庄鎮、苗山鎮、雪野鎮、大王莊鎮、寨里鎮、楊庄鎮、茶葉口鎮、和庄鄉。

2006年6月23日,將鳳城街道辦事處的東龍崮、南龍崮、上陳家峪等26個行政村和辛庄鎮的郭家溝3個行政村共29個村劃歸萊蕪經濟開發區鵬泉街道管轄。同時,將辛庄鎮劃歸鋼城區管轄。

2007年4月28日,將雪野鎮整建制劃歸雪野旅遊區管理,行政區劃仍屬於萊城區。2010年4月30日,將口鎮狂山村劃歸雪野鎮管轄。5月10日,撤銷和庄鄉,以原行政區域設立和庄鎮。

⑦ 泰山區人口有多少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泰山區常住人口799971人。

泰山區,隸屬於山東省泰安市,位於泰安市中部,北依泰山,東西南三面與泰安市岱嶽區搭界,北部與濟南市歷城區、長清區毗連,總面積336.86平方千米。是泰安市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交通中心。

泰山區是泰安市委、市政府駐地,歷史悠久,公元前五千年已進入大汶口文化的繁盛期。西漢初置泰山區郡、金設岱嶽鎮、清設泰安府。

境內的泰山被譽為「國山」、「聖山」,是世界首例自然與文化「雙遺產」、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四大古建築群之一岱廟是歷代帝王舉行封禪大典和祭祀泰山神的地方。

植被條件

泰山區耕地和林地均為次生植被。地帶性植被為闊葉落葉林和溫性針葉林,代表樹種為松類和櫟類。

針葉樹種為油松、側柏,闊葉樹種多為麻櫟、栓皮櫟,其它樹種有刺槐、毛白楊、泡桐及果樹等。林木覆蓋率為47%,植被面積占土地總面積的81%,自然植被面積佔41%,季節性植被佔44%。自然植被與人工植被比例為41:59。

草木植物以雜草為主,分布廣泛。海拔500米以上地帶主要生長羽毛草、鵝冠草、羊茅等,250—500米地帶乾燥處生長狗尾草、狼尾草、黃背草、野菊、牡蒿、沙參等,250米以下地帶和田間、河邊主要生長牛草、虎尾草、牛筋草、白茅草、蒲公英、苦萵苣等。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泰山區

⑧ 泰安市怎麼樣

泰安是中國山東省中部一座著名的文化旅遊城市,境內的泰山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82年被國務院列為第一批對外開放旅遊城市。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全市2008年末常住人口545.6萬人,增長4.2‰,其中城鎮人口258.2萬人,轄泰山區、岱嶽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縣市區。 地理位置泰安市位於山東省中部,地處東經116°02′至117°59′、北緯35°38′至36°28′之間,東西長約176.6公里,南北寬約93.5公里。 泰安於春秋戰國時期為無鹽邑,城址位於官路{今徂徠境內}一帶,後遷入舊縣{邱家店境內},大宋時又遷入谷縣{今東平境內},明朝遷入泰山腳下。 泰安市屬魯中經濟區。北以泰山與濟南為界,南與濟寧市相連,東與萊蕪和臨沂地區毗鄰,西隔黃河與聊城市相望。處於山東省東部大開放和西部大開放的結合部,利於東拓西進,開展經濟技術協作與聯合。 泰安市交通發達,鐵路、公路縱橫成網,航運正在起步。(1) 鐵路有國家大幹線「京滬路」穿越南北 ,辛泰、泰肥、磁 博三支線橫跨東西。2002年境內鐵路營運里程219公里,,另有聯接各大廠礦、轉儲基地的專用30多條,100公里。鐵路密度2.8公里/百平方公里,高於全省1.02公里的平均水平。(2)市內公路四通八達,其中國道289.8公里,省道845.7公里,縣路1364.9公里, 鄉路1817.7公里,專用路32.4公里。2002年總通車里程4350.5公里,其中晴雨通車里程4328.2公里。公路密度為56.1公里/百平方公里。良好的交通運輸條件,為泰安市經濟大發展提供了保證。(3)泰安處京滬、京福兩高速公路匯合口,東平還有濟菏高速,市區東部有泰萊高速。(4)建設中的京滬高鐵將設置泰山站。 泰城為市機關駐地,位於泰山腳下。城依山而建,山城一體,北距省會濟南市66.8公里,南至三孔聖地曲阜市74.6公里,是山東省「一山、一水、一聖人」旅遊熱線的中點,旅遊資源得天獨厚。「一山」指泰山,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自然 文化遺產」,被中外名人譽為「東方歷史文化寶庫」。北依山東省會濟南,南臨儒家文化創始人孔子故里曲阜,東連瓷都淄博,西瀕黃河,接壤地區:濟南、聊城、濟寧、臨沂、萊蕪、淄博。面積7762平方公里,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人口538.6萬人,轄泰山區、岱嶽區、新泰市、肥城市、寧陽縣、東平縣6個縣市區。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2002年末,泰安市轄泰山區、岱嶽區兩區、寧陽、東平兩縣,代省管轄新泰、肥城兩市。共計100個鄉(鎮、辦事處),其中鄉20個,鎮70個,辦事處10個。 泰安市 面積7761平方千米,人口552.6萬人(2008年)。 泰山區面積 337平方千米,人口 63萬(2008年)。郵政編碼271000。區人民政府駐昇平街。 岱嶽區面積1750平方千米,人口 97.3萬(2008年)。郵政編碼271000。區人民政府駐粥店街道粥店村側。 新泰市面積1933平方千米,人口136.7萬(2008年)。郵政編碼271200。 肥城市面積1277平方千米,人口 96.6萬(2008年)。郵政編碼271600。市人民政府駐新城街道。 寧陽縣面積1124平方千米,人口 81萬。郵政編碼271400。縣人民政府駐寧陽鎮。 東平縣面積1340平方千米,人口 78萬(2008年)。郵政編碼271500。縣人民政府駐東平鎮。 [編輯本段]面積人口 泰安城建城區域面積60平方公里,城區居住人口60萬人。全市土地面積77.62萬公頃,其中已利用土地66.55萬公頃,占總面積的87.03%。已利用土地中,耕地32.76萬公頃。全市人均耕地0.88畝,農民人均耕地1.30畝。 2002年末,泰安市總人口為546.4萬人,全市人口密度為704人/平方公里。農業與非農業人口構成比為28.9:12.8。總面積7762平方公里,佔全省面積的6.2%。2007年,泰安市總人口為550萬人。2008年末常住人口545.6萬人,增長4.2‰,其中城鎮人口258.2萬人 全市人口分布:泰山區61.30萬人,岱嶽區95.87萬人,新泰市134.84萬人,肥城市96.72萬人,寧陽縣80.67萬人,東平縣77.00萬人。泰山區為人口最密集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1819人;其次是肥城市、寧陽縣,人口密度分別為757人和717人;新泰市、東平縣、岱嶽區人口密度分別為698人、575人和548人。 全市境內共有26個民族,包括漢、回、滿、壯、蒙古、朝鮮、苗、彝、白、達斡爾、土家、藏、布依、侗、水、維吾爾、哈尼族等。其中漢族人口佔98.97%,回族人口佔1.02%,其它少數民族僅占萬分之一。 [編輯本段]四季氣候 泰安屬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3℃,7月份氣溫最高,平均26.4℃,1月份最低,平均-2.6℃。年平均降水量697毫米。境內泰山海拔1545米,具有明顯的高山氣候特徵。山頂氣溫一般比山下常年低7~8℃,年平均降水1106毫米。 地區特產 肥城桃(佛桃)、泰山赤鱗魚、泰山赤靈芝、泰山板栗、葛石大棗、河岔山鴨蛋、汶河花生、東平湖鯉魚、四大名葯(何首烏、紫草、黃精、四葉參)

⑨ 萊蕪市有哪幾個縣市區

萊蕪市只有萊城區和鋼城區兩個區。沒有縣。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83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5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4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13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80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03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4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90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76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