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
㈠ 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幾點到幾點一般睡眠多久為好
最佳睡眠時間在晚上10點左右,早上自然醒,最符合人體睡眠周期。
成人的睡眠時間要保證7~8小時,兒童需要9小時,過長或過短都可能是睡眠障礙。孩子寫作業過晚,第二天要多睡一會兒,否則影響生長發育;上班族上夜班,早上要補充睡眠;老人在晚上很難形成連續的高質量睡眠,反而在早晨睡得最香。這些情況沒必要強調早起,否則導致睡眠嚴重不足,白天工作效率低、注意力不集中。
(1)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1、要保證睡眠效率。睡眠時間應該為躺在床上時間的90%以上,否則容易精神不振。有人淺睡眠時間長,深睡眠不足,需要到醫院檢查,依靠用葯等方法糾正。
2、由於最佳睡眠時間是22點左右,因此最好將晚飯安排在18點至19點間。還需要注意的是,最好在飯後2個小時以後再進行跑步、瑜伽這樣的活動,因為這時胃裡已經不再沉重,對消化影響不是很大,運動起來更為輕松。
㈡ 人一天的正常睡眠時間是多少
睡眠時間一般應維持7至8小時,但不一定強求,應視個體差異而定。入睡快而睡眠深、一般無夢或少夢者,睡上6小時即可完全恢復精力;入睡慢而淺睡眼多、常多夢惡夢者,即使睡上10小時,仍難精神清爽,應通過各種治療,以獲得有效睡眠,只是延長睡眠時間對身體有害。由於每個人有不同的生理節奏,在睡眠早晚的安排上要因人而異!事實上,不同生理節奏使睡眠出現兩種情況,即「夜貓子」和「百靈鳥」。順應這種生理節奏,有利於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反之,則對健康不利。
各年齡最佳睡眠時間,如下:
新生兒
20小時
嬰兒
14-15小時
學前兒童
12小時
小學生
10小時
中學生
9小時
大學生
8小時
成人
8小時
老人
6-7小時
推薦作息時間為:
夏季
22:00~23:00
->
入睡
6:00~7:00
->
起床
冬季
21:30~22:30
->
入睡
6:30~7:30
->
起床
中午,人體警覺處於下降期,此時小睡片刻有助於恢復精神,有利於工作、學習和身體健康。
太長太短都不好,以7至8個小時為宜!科學家所做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人們每天晚上在床上的睡覺時間過長,其效果如同睡覺時間過少一樣,可引起許多睡眠問題。例如,每天晚上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和少於7小時的人,都抱怨自己睡眠有問題。而那些每天晚上的睡覺時間長度介於7至8小時的人,所遇到的睡眠問題則比較少。也相信有不少人有這樣的體會:睡一次懶覺,睡得昏昏沉沉不想起來,越睡越昏,最後一天都在昏昏沉沉中度過,到了晚上又睡不著了!要想睡得好一定要控制好時間!
同時要根據季節調整長短,夏季夜短就少睡點,冬季夜長又冷就多睡點!夏天睡7~8個小時,冬天睡8~9個小時!少年幼兒在此基礎上增加1~3小時,老年人則減少1~3小時。
生理時鍾說明:
1.
00:00--01:00
淺眠期--多夢而敏感,身體不適者易在此時痛醒。
2.
01:00--02:00
排毒期--此時肝臟為排除毒素而活動旺盛,應讓身體進入睡眠狀態,讓肝臟得以完成代謝廢物的作用。
3.
03:00--04:00
休眠期--重症病人最易發病的時刻,常有患病者在此時死亡,熬夜最好勿超過這個時間。
4.
09:00--11:00
精華期--此時為注意力及記憶力最好,為工作與學習的最佳時段。
5.
12:00--13:00
午休期--最好靜坐或閉目休息一下再進餐,正午不可飲酒,易醉又傷肝哦!
6.
14:00--15:00
高峰期--是分析力和創造力得以發揮淋漓的極致時段!
7.
16:00--17:00
低潮期--體力耗弱的階段,最好補充水果來解饞,避免因飢餓而貪食致肥胖。
8.
17:00--18:00
鬆散期--此時血糖略增,嗅覺與味覺最敏感,不妨以准備晚膳來提振精神。
9.
19:00--20:00
暫憩期--最好能在飯後30分鍾去散個步或沐浴,放鬆一下,紓解一日的疲倦困頓。
10.
20:00--22:00
夜修期--此為晚上活動的巔峰時段,建議您善用此時段進行商議,進修等需要思慮周密的活動。
11.
23:00--24:00
夜眠期--經過鎮日忙碌,此時應該放鬆心情進入夢鄉,千萬別讓身體過度負荷,那可得不償失哦
㈢ 人一天的睡眠時間一般是幾個小時
每天睡多久合適,往往因人而異,而且不同年齡階段合理的睡眠時間也是不一樣的。建議以個人感覺精力充沛、舒適為宜,不必追求過於所謂的最佳睡眠時間。
通常成人每天的睡眠時間以7-8小時為宜,可以幫助機體緩解疲勞,提高精神。兒童的睡眠時間可適當延長,以9-10小時為宜。60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睡眠需求感較弱,每天的睡眠時間可適當縮短,5.5-7小時即可滿足日常生活所需。若再細分人群,對於嬰幼兒,通常睡眠時間在12-16個小時,長時間的睡眠可促進生長發育。對於青少年,每天睡眠時長應保持在8-10個小時,若小於8個小時,可能會影響學習效率。
通常睡眠質量與睡眠時間長短並不存在直接的關系,若白天自身感到身心舒暢、活力十足、注意力集中,則表示腦部與身體均已獲得充分休息,不必苛求睡眠時間。
睡好覺的技巧
1.睡前放鬆。不要把白天安排得太滿,以至於沒有時間放鬆。你的睡前習慣應該包含一項輕松的活動,如閱讀或聽音樂。
2.睡前洗個熱水澡。洗過澡後,體溫的下降可能會使你感到睏倦,洗澡也可以幫助你放鬆,讓你更容易入睡。
3.保持卧室幽暗涼爽,並且不要放置任何電子產品。卧室里的電視、手機或電腦可能會讓你分心,無法入睡。
4.適當曬曬太陽。日光是調節日常睡眠模式的關鍵,盡量每天在自然陽光下曬30分鍾以上。
5.醒著時不要躺在床上。不能入睡的焦慮會使你更難入睡。
㈣ 人一天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幾個小時
新生兒:20-22小時; 2月嬰兒 :18-20小時; 1歲:15小時; 2歲: 14小時; 3-4歲:13小時; 每天保證正常的睡眠時間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應該在6-9個小時。比如晚上10-11點睡覺,早上6-7點起床,這樣可以使人維持一個較穩定的睡眠時間。
(4)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研究人員招募42名日常睡眠不足7小時、體重正常的健康志願者,把他們隨機分成兩組,給第一組支招幫助改善睡眠習慣,比如避免攝入咖啡因、避免在過飽或飢餓狀態下上床休息等,第二組作為對照組。
結果,第一組中86%在床上躺著的時間有所延長,50%的睡眠時間延長。從飲食記錄來看,隨著睡眠時間延長,一段時間後,第一組志願者自然而然減少甜食和碳水化合物的攝取,日均糖分攝入比研究開始時減少近10克。對照組則沒有出現類似變化。
英國《每日電訊報》援引研究牽頭人溫迪·霍爾的話報道:「延長睡眠導致『自由』糖分攝入減少,這里的糖分指生產商或家中烹飪時加入食物的糖以及蜂蜜、糖漿、果汁里所含的糖,這意味著生活方式的一個簡單變化或許確實有助於人們飲食上更健康。」
先前研究顯示,缺覺可能改變控制食慾的激素水平,從而令人胃口大開並且偏好高熱飲食,增加肥胖風險。
㈤ 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多少
最佳睡眠時間應控制在每日7至8小時之間。
研究結果表明,對那些每日習慣睡6到8個小時的人來說,如果睡眠時間減少,導致其因患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有可能增加110%。
而對那些每日習慣睡7到8個小時的被調查者來說,如果睡眠時間增加,導致他們因患非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風險有可能增加110%。
(5)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人的睡眠不是越多越好,老年人夜間有5小時睡眠,中午再睡1小時左右,就可以支持到晚上睡得更遲些。與年輕時相比,老年人的睡眠時間減少,睡眠深度變淺,夜間覺醒次數和時間增加,早晨也醒得較早。這都是正常的,對身體不會有危害。老年人要以坦然的心態接受睡眠形態隨年齡增長而不斷變化的事實,應該完全打消安睡時間長才算養老的那種陳腐觀念。
有些老年人拿年輕時的睡眠狀況作為標准來衡量現在的睡眠狀況,往往將自己睡眠少了作為一種病狀,於是想方設法地吃安眠葯、看醫生,希望恢復原來的睡眠時間。這非但做不到,反而會因為焦慮、煩惱而更進一步降低睡眠質量。
㈥ 人類正常睡眠時間是多少
新生兒平均每天睡16小時,嬰兒睡眠時間逐漸縮短,至2歲時約睡9~12小時。成年人的睡眠時間因人而異,通常為6~9小時不等,一般認為7小時半是合適的。可是老年人的睡眠經常少到6小時。根據腦電圖的分析,新生兒的異相睡眠約占睡眠總時間的50%,並且入睡後很快就進入異相時期,成年人約佔20%,而老人則不到20%。
在成年人凡異相睡眠時間低於15%或高於25%的則被認為不正常。同樣,慢波相第4期也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至於睡眠與覺醒的周期更替,新生兒一天中約5~6次,嬰兒逐漸減少,學齡兒童每天約1~2次的睡眠。有些老年人又恢復一日睡幾次的習慣。
(6)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睡眠是高等脊椎動物周期性出現的一種自發的和可逆的靜息狀態,表現為機體對外界刺激的反應性降低和意識的暫時中斷。
人的一生大約有1/3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當人們處於睡眠狀態中時,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休整和恢復,適量的睡眠有助於人們日常的工作和學習。科學提高睡眠質量,是人們正常工作學習生活的保障。
㈦ 成年人的最佳睡眠時間是多少個小時
不同人群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對於大多數成年人而言,當前最佳睡眠時間是7-9個小時。
成年男子需要6.49小時睡眠時間,婦女需要7.5小時左右,並應保證晚上10點到早晨5點的「優質睡眠時間」。因為人在此時易達到深睡眠狀態,有助於緩解疲勞。
芬蘭一項針對2.1萬名成年人進行的22年跟蹤研究發現,睡眠不到7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6%,女性高出21%;睡眠超過8小時的男性,比睡7~8小時的男性死亡可能性高出24%,女性高出17%。
這個年齡段的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導致的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有關。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就寢環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並選擇10~15厘米高、軟硬適中的枕頭。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1小時的方式補覺。
(7)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60歲以上老年人:每天睡5.5~7小時:老人應在每晚12點前睡覺,晚上睡覺的時間有7小時,甚至5.5小時就夠了。阿爾茨海默氏症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每晚睡眠限制在7小時以內的老人,大腦衰老可推遲2年。而長期睡眠超過7小時或睡眠不足都會導致注意力變差,甚至出現老年痴呆,增加早亡風險。
老人最常見的睡眠問題是多夢和失眠。多夢是由於老人腦功能退化;失眠多因體內褪黑素分泌減少所致,褪黑素是體內決定睡眠的重要因素之一。晚間睡眠質量不好的老人,最好養成午休習慣,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否則,大腦中樞神經會加深抑制,促使腦中血流量相對減少,體內代謝減慢,易導致醒來後周身不舒服,甚至更睏倦。
㈧ 人每天的正常睡眠時間是多少
一般而言,人們的正常睡眠時間是7個半小時,最低不低於6個半小時,但也有例外,只要覺得睡夠了、精力充沛即可。
人的睡眠與褪黑素的分泌和人體的核心體溫有關。一般而言,晚上7點人體體溫達到最高,然後開始下降,9點褪黑素開始分泌,10點半腸蠕動抑制,換句話說,從褪黑素分泌到腸蠕動抑制這一段時間就是要開始入眠的時間。凌晨2點到4點屬於最深睡眠,這一段時間也是最易打瞌睡的時間。
並且,就研究而言,外源性褪黑素等葯物的作用不大,更多的只是一種心理暗示,因此有睡眠障礙的患者應及時就醫,採取措施。
(8)人在床上睡眠時間是多少擴展閱讀:
人的一生中每晝夜總睡眠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在生命的早期表現得尤為明顯,到了青春期穩定在每天夜間7—8小時左右。大多數老年人,夜間睡眠時間減少,平均約6.5小時左右,而且老年人的深度睡眠也減少,因此老年人白天的精力和體力會感到沒有年輕時那麼好。
中年人若缺乏睡眠,多與腦力減退,或壓力等有關。除盡可能緩解壓力外,還可以在睡眠環境上下點工夫,如減小噪音、通風換氣、適當遮光等,選擇較矮較軟的枕頭。睡眠時間的多少取決於個人需要,如果睡眠過短的人,自感精力不足,應作適當調整。
但過長的睡眠並不是最好的,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注意睡眠時間的長短,還需關注睡眠質量的高低,這就要求我們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健康生活。仍然睡不夠的人,也可以通過午休1小時的方式補覺。
㈨ 人的正常睡眠時間是多長
人的正常睡眠時間是7~9個小時,少兒寶寶可以多睡點時間,而中老年人保持7個小時高質量睡眠就足可以提供一天的精神能量。
人為什麼要睡眠?就是充分放鬆身體,消除和自我修復體內的各種不適應細胞,使人身體像機器零件一樣充滿活力,保證第二天的能量走時准確。睡眠的目的和好處很多:
1,消除疲勞,恢復體力是睡覺的主要功能。胃腸道及與之相關器官在睡眠中合成和製造人體所需的能量物質。由體溫、血壓下降,基礎代謝率降低使體力得以恢復。
2,睡眠重新刻畫讀寫記憶力和所接收到的白天一切信息,保持頭腦恢復活力。
3,睡眠增強機體產生抗體能力,提高抵抗力。睡眠使組織器官自我恢復速度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