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微傷一般有多少天的護理時間
1. 輕微傷休息都是15天嗎
法律分析:輕微軟組織損傷的這種情況確實需要半個月左右才能恢復好的,這個沒有大問題的。這個應該不是屬於訛的。所以這種情況可以給他一個15天的工錢。這個沒有任何問題的。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2. 輕微傷誤工費一般賠償幾個月
根據我國法律規定,補償是根據勞動者的不能上班的天數來計算的。輕傷一般三到七天。因此延誤賠償通常為三到七天。因工損失,由單位發給工資證明。
法律依據:《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3. 輕微傷法律法規住院多少天
法律沒有規定住院天數,輕微傷一般不需要住院。 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輕微傷是指損傷程度明顯輕微,不足以造成人身健康明顯傷害,也不會遺留器官功能障礙的損傷。
法律分析
如果是因為他人的一些違法犯罪的行為,導致自己身體受到傷害的話,那麼對方當事人肯定是需要承擔著一定的民事賠償責任的,具體的賠償項目法律當中都有著明確規定,醫療費的賠償數額,按照一審法庭辯論終結前實際發生的數額確定。器官功能恢復訓練所必要的康復費、適當的整容費以及其他後續治療費,賠償權利人可以待實際發生後另行起訴。但根據醫療證明或者鑒定結論確定必然發生的費用,可以與已經發生的醫療費一並予以賠償。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誤工費是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受害人誤工費賠償計算公式:誤工費賠償金額=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誤工時間。
法律依據
《公安機關辦理傷害案件規定》
第十八條 公安機關受理傷害案件後,應當在24小時內開具傷情鑒定委託書,告知被害人到指定的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
第十九條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頒布的人身傷情鑒定標准和被害人當時的傷情及醫院診斷證明,具備即時進行傷情鑒定條件的,公安機關的鑒定機構應當在受委託之時起24小時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在3日內出具鑒定文書。對傷情比較復雜,不具備即時進行鑒定條件的,應當在受委託之日起7日內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對影響組織、器官功能或者傷情復雜,一時難以進行鑒定的,待傷情穩定後及時提出鑒定意見,並出具鑒定文書。
4. 車禍輕微傷一般誤工補多少天
一、車禍輕微傷一般誤工補多少天
1、車禍輕微傷一般誤工補3天到7天。誤工日期應當按其實際損害程度、恢復狀況並參照治療醫院出具的證明,或法醫鑒定等認定的規定,誤工日期由患者的住院天數、出院後治療醫院出具證明的休養天數兩部分組成,從醫療事故發生的當日開始計算。
2、法律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
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誤工時間根據受害人接受治療的醫療機構出具的證明確定。受害人因傷致殘持續誤工的,誤工時間可以計算至定殘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受害人無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計算;受害人不能舉證證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狀況的,可以參照受訴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業上一年度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二、傷者沒住院有沒有誤工費
傷者沒住院有誤工費。受害人遭受人身損害,因就醫治療支出的各項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宿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賠償義務人應當予以賠償。
受害人因傷致殘的,其因增加生活上需要所支出的必要費用以及因喪失勞動能力導致的收入損失,包括殘疾賠償金、殘疾輔助器具費、被扶養人生活費,以及因康復護理、繼續治療實際發生的必要的康復費、護理費、後續治療費,賠償義務人也應當予以賠償。
列舉可以賠償的項目如下,其中金額一般最大的是第8項殘疾賠償金,由於個案情況不同,我主要揀重要的解釋一下:
1、醫療費,一般需要病歷、診斷證明、發票等;
2、誤工費,一般需要工資證明和醫院出具的病休診斷證明;
3、護理費,一般住院時產生,可以是醫院的護士護理或者家屬護理或者第三方公司護理,醫院或第三方護理時需要發票,家屬護理時相當於家屬的誤工損失,需要家屬的單位出具誤工和工資證明;
4、交通費,需要送往醫院和復診期間往來醫院和住處的交通費發票,發票時間應該與就診日期一致;
5、住宿費,一般在地就醫是產生,或者家屬陪護是產生,需要發票,金額在合理范圍內是可以被支持的;
6、住院伙食補助費;
7、營養費;
8、殘疾賠償金,需要及時到當地鑒定機構進行傷情鑒定,按照等級計算該賠償金。
5. 請問一下各位:交通事故造成的輕傷最多能休假多少天醫生說輕傷一般三天,最多七天,是這樣嗎謝謝!急
交通事故造成輕微傷之後法律規定的醫療期從三個月到二十四個月不等,對於醫療期期限,根據勞動部關於發布《企業職工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醫療期的規定》的通知(勞部法[1994]479號)第3條規定,企業職工因患病或非因工負傷,需要停止工作醫療時,根據本人實際參加工作年限和在本單位工作年限,給予3個月到24個月的醫療期: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下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3個月;五年以上的為6個月。實際工作年限十年以上的,在本單位工作年限五年以下的為6個月,五年以上十年以下的為9個月;十年以上十五年以下為12個月;十五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為18個月;二十年以上的為24個月。
二、交通事故的處理流程
1、向交通管理部門進行報案。
除了適用交通事故簡易程序處理的少數交通事故案件外,大多數交通事故案件的處理都依賴於公安交管部門。當一起交通事故發生以後,當事人應當盡可能及時向事故發生地的縣級交管部門報案。如果交通事故的當事人都造成重傷或者昏迷的,經過的路人也有義務向交通管理部門報案。
2、交通管理部門趕赴交通事故現場進行處理。
一般情況下,適用簡易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只需要有一名交警人員到現場處理,而適用交通事故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則至少要有兩名交警進行處理。對於重大,特別重大的交通事故案件還需其他部門幫忙,比如醫療救護部門。交警趕赴現場後,首先要對現場進行處理,盡快恢復正常的交通秩序。同時對於適用一般程序處理的交通事故案件,還要進行現場勘查。
3、交通管理部門製作交通事故認定書。
交通管理部門在充分了解事故情況時,並結合收集到的各種證據,客觀、公正的製作出交通事故認定書,分清事故當事人各方的事故責任。
4、交通管理部門對事故當事人進行行政處罰。
公安交通管理部門應依據有關規定,對肇事責任人予以警告、罰款、弔扣、吊銷駕駛證或拘留的處罰。
5、對損害賠償進行調解。
根據《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定》,公安交管部門可以在雙方當事人申請的情況下,就交通事故損害賠償進行為期10天的調解。
6、受害方向人民法院起訴。
對於當事人不同意調解,或者在法定的調解期限內未達成調解協議的,受害方可向法院起訴,以此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國家所規定的醫療期時間主要體現在勞動關系方面的一些法律制度當中,可是,像是輕微傷的這種情況一般也不可能直接就能連休三個月。國家規定的醫療期是一回事,但實際可以休息的時間取決於治療輕微傷所需要的時間。有些輕微傷可能住院治療三五天左右,就恢復到可以上班的狀態了。
6. 交通事故輕微傷要住院多久
一個月左右,在家養護需要半年。可以要求民事賠償的。其次,未經傷害等級鑒定,個人不能下重傷或者輕傷這樣的定義。而交通事故傷害等級鑒定在治療中不會做,也因此不可能按照一般主觀估計中的傷害等級來確定住院時間。肺葉挫傷吸收不好的住院1-2月的不少見,大腿骨折的還需要二次手術,休養期達到1年的也有。這是典型的掛床現象,你不必理他,反正他也耐何不了你,你直接跟處理事故的交警說,像對方那樣一直掛床,只會擴大損失,給調解帶來不便,叫交警找他做工作。不過該支付的費用還是得支付的,發生的醫葯費等,像誤工費、護理費等,你可以去醫院調他的住院情況登記表,如果真實住院,每天都有用葯或者測體溫,如果他只是掛個床,就不必支付全部的誤工費、護理費,就算對方起訴到法院,法院也不會支持他的掛床的。或者你把自己的底線亮給對方,就這么多錢,要就要,不要拉倒。十級傷殘至一級傷殘對應的賠償系數為10%至100%,每一級遞增10%。附加賠償系數,十級傷殘起為1%,每一級遞增1%。多等級傷殘的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按最高傷殘等級確定賠償系數,每增加一處傷殘增加一個附加賠償系數,但總和不得超過100%。例中:以最高傷殘等級二級傷殘確定的賠償系數為90%,增加一處二級傷殘增加的附加賠償系數為9%,增加三處三級傷殘的附加賠償系數為8%×3=24%,拉回一個十級傷殘的附加賠償系數1%。賠償系數合計為90%9%24%1%=124%,已經超過100%了,應按100%計算,此例中,實際上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和死亡賠償金的數額等同了。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如果員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例如交通事故,是算工傷的。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職工在工作時間前後發生意外算作工傷的情形。受到傷害要去到專業的鑒定機構鑒定傷害級別,從而進行索賠。
7. 輕微傷一般拘留多少天
法律分析:
故意致他人輕微傷,情節較輕的拘留五日以下;故意致他人輕微傷,情節一般的拘留五日至十日;故意致他人輕微傷,情節嚴重的拘留十日至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認錯態度好的,積極賠償的,會從輕處罰;態度不好的會頂格處罰。輕微傷是指造成他人組織器官結構輕微損害或者輕微功能障礙,如頭皮挫傷、面部劃傷長度在4cm以上、外傷致牙齒脫落。對於因民間糾紛引起的打架斗毆或者損毀他人財物等違反治安管理行為,情節較輕的,公安機關可以調解處理。經公安機關調解,當事人達成協議的,不予處罰。經調解未達成協議或者達成協議後不履行的,公安機關應當依照本法的規定對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給予處罰,並告知當事人可以就民事爭議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 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
(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
(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
(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衍生問題:
輕微傷鑒定標准賠償有: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伙食補助費、必要的營養費。掛號費+診療費+醫葯費+住院費+其他醫用費用,醫療費根據醫療機構出具的醫葯費、住院費等收款憑證,結合病歷診斷證明等相關證據確定。誤工費根據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住院伙食補助費×住院天數。住院伙食補助費可以參照當地國家機關一般工作人員的出差伙食補助標准予以確定。
8. 交通事故輕微傷要住院多久
一、交通事故輕微傷要住院多久
一個月左右,在家養護需要半年。可以要求民事賠償的。其次,未經傷害等級鑒定,個人不能下重傷或者輕傷這樣的定義。而交通事故傷害等級鑒定在治療中不會做,也因此不可能按照一般主觀估計中的傷害等級來確定住院時間。肺葉挫傷吸收不好的住院1-2月的不少見,大腿骨折的還需要二次手術,休養期達到1年的也有。
這是典型的掛床現象,你不必理他,反正他也耐何不了你,你直接跟處理事故的交警說,像對方那樣一直掛床,只會擴大損失,給調解帶來不便,叫交警找他做工作。
不過該支付的費用還是得支付的,發生的醫葯費等,像誤工費、護理費等,你可以去醫院調他的住院情況登記表,如果真實住院,每天都有用葯或者測體溫,如果他只是掛個床,就不必支付全部的誤工費、護理費,就算對方起訴到法院,法院也不會支持他的掛床的。
或者你把自己的底線亮給對方,就這么多錢,要就要,不要拉倒。
十級傷殘至一級傷殘對應的賠償系數為10%至100%,每一級遞增10%。 附加賠償系數,十級傷殘起為1%,每一級遞增1%。 多等級傷殘的殘疾賠償金的賠償,按最高傷殘等級確定賠償系數,每增加一處傷殘增加一個附加賠償系數,但總和不得超過100%。 例中:以最高傷殘等級二級傷殘確定的賠償系數為90%,增加一處二級傷殘增加的附加賠償系數為9%,增加三處三級傷殘的附加賠償系數為8%×3=24%,拉回一個十級傷殘的附加賠償系數1%。賠償系數合計為90% 9% 24% 1%=124%,已經超過100%了,應按100%計算,此例中,實際上殘疾賠償金的計算和死亡賠償金的數額等同了。
綜上所述,我們了解到,如果員工在上下班途中發生意外,例如交通事故,是算工傷的。我國法律明文規定了職工在工作時間前後發生意外算作工傷的情形。受到傷害要去到專業的鑒定機構鑒定傷害級別,從而進行索賠。
@2019
9. 輕微傷一般拘留多少天
輕微傷一般拘留5-15天。毆打他人致使輕微傷害的行為,是造成輕微傷害,尚不構成故意傷害罪。這種行為,應給予行政處罰,最長行政拘留15天。
【法律依據】:
《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四十三條規定,毆打他人的,或者故意傷害他人身體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並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並處五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罰款:(一)結伙毆打、傷害他人的;(二)毆打、傷害殘疾人、孕婦、不滿十四周歲的人或者六十周歲以上的人的;(三)多次毆打、傷害他人或者一次毆打、傷害多人的。
(9)輕微傷一般有多少天的護理時間擴展閱讀
對於人體輕微傷的鑒定其標准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1、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以致傷因素造成的原發性傷害以及可能會引起的並發症兩方面的內容作為鑒定依據。對於人體受到的損害進行全面分析,得出合理公證的鑒定報告;2、鑒定損害可能引起的並發症或後遺症時,不要過重考慮,主要將重心放在當時傷情上鑒定;3、鑒定行為人組織器官或容貌障礙時,要注重考慮損害後果。
10. 輕微工傷一般休息多少天
法律分析:關於輕微傷休息時間法律沒有明文規定,但是停工留薪期一般不會超過12個月。是《工傷保險條例》規定的一個概念,是指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原工資、薪水、福利、保險等待遇不變的期限。停工留薪期一般不會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期限停工留薪期,是指工傷職工遭受事故傷害,停止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期限,包括住院治療和出院後休養期間。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延長,但延長不得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期限不得超過12個月。
法律依據:《工傷保險條例》
第十四條 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認定為工傷:(一)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的;(二)工作時間前後在工作場所內,從事與工作有關的預備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傷害的;(三)在工作時間和工作場所內,因履行工作職責受到暴力等意外傷害的;(四)患職業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間,由於工作原因受到傷害或者發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責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軌道交通、客運輪渡、火車事故傷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認定為工傷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條 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病需要暫停工作接受工傷醫療的,在停工留薪期內,原工資福利待遇不變,由所在單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過12個月。傷情嚴重或者情況特殊,經設區的市級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可以適當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2個月。工傷職工評定傷殘等級後,停發原待遇,按照本章的有關規定享受傷殘待遇。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滿後仍需治療的,繼續享受工傷醫療待遇。生活不能自理的工傷職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護理的,由所在單位負責。
第三十四條 工傷職工已經評定傷殘等級並經勞動能力鑒定委員會確認需要生活護理的,從工傷保險基金按月支付生活護理費。生活護理費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者生活部分不能自理3個不同等級支付,其標准分別為統籌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的50%、40%或者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