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義鎮人口多少
A. 四川省邛崍市孔明鄉有多少人口
按年份查看:1988|1991|1993|1996|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1999-2003|
邛崍市 總人口 統計表發表年份統計對象數字全文快照來源文獻1999-2003邛崍市640943人1999年總戶數182193戶,總人口640943人,其中農業人口561877人,非農業人口79066人。查看 來源:行政區劃與人口, 欄目:綜述,《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邛崍市635404人2003年總戶數189136戶,總人口635404人,其中農業人口548795人,非農業人口86609人。查看 來源:行政區劃與人口, 欄目:綜述,《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臨邛鎮141869人總人口141869人,有少數民族回、滿、土家、藏、白、苗、彝、納西8個。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臨邛鎮,《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南君平鄉13587人2003年總人口13587人,其中農業人口13256人,非農業人口331人,農業承包土地人口12084人,轄n個行政村,70個村民小組,黨支部:16個,中共黨員486名。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南君平鄉,《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固驛鎮32087人總人口32087人,其中農業人口30169人,非農業人口1918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固驛鎮,《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前進鎮23357人轄18個行政村,143個村民小組,總戶數6690戶,總人口23357人,其中農業人口22808人,非農業人口549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前進鎮,《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冉義鎮29685人全鎮幅員面積35.98平方公里,南北長9.98公里,東西長11.1公里,轄24個行政村,總戶數為8410戶,耕地面積1975.43公頃,總人口29685人,其中城鎮人口3829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冉義鎮,《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牟禮鎮31216人總人口31216人(其中農業人口29353人,非農業人口1863人),現有勞動力17207人,剩餘勞動力13036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牟禮鎮,《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孔明鄉12547人轄7個行政村,69個村民小組,總人口12547人(其中男6404人,女6143人,勞動人口7871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孔明鄉,《邛崍年鑒》(1999-2003年)1999-2003太和鄉9315人全鄉轄10個行政村,65個村民小組,總戶數2365戶,總人口9315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39人,近年來,有10餘名男性青年與藏族姑娘聯姻,遷人10餘名藏族人。查看 來源:概況, 欄目:太和鄉,《邛崍年鑒》(1999-2003年)說明:1.個別文字錯誤是由OCR識別所致,可在來源文獻中考究;
2.數據的完備性主要決定於來源年鑒的完備性;
3.要獲取更專業更完整的服務,請用《中國統計年鑒資料庫》(挖掘版)。
B. 四川省邛崍市常駐人口流動人口有多少
邛崍古稱臨邛,邛崍市位於四川省中部,
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65萬人。全市轄18個鎮、6個鄉:臨邛鎮、羊安鎮、牟禮鎮、桑園鎮、平樂鎮、夾關鎮、火井鎮、水口鎮、固驛鎮、冉義鎮、回龍鎮、高埂鎮、前進鎮、高何鎮、臨濟鎮、卧龍鎮、天台山鎮、寶林鎮、茶園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大同鄉、孔明鄉。市政府駐臨邛鎮,距成都市67千米。
C. 成都筇崍市有多少人口有多少 面積有讀寬
邛崍(qióng lái),古稱臨邛,位於四川省中部,成都平原西南,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總人口約有65萬人(2006年)。全市轄18個鎮、6個鄉:臨邛鎮、羊安鎮、牟禮鎮、桑園鎮、平樂鎮、夾關鎮、火井鎮、水口鎮、固驛鎮、冉義鎮、回龍鎮、高埂鎮、前進鎮、高何鎮、臨濟鎮、卧龍鎮、天台山鎮、寶林鎮、茶園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大同鄉、孔明鄉。市政府駐臨邛鎮,距成都市67千米。
D. 冉義鎮的經濟概況
冉義鎮交通發達,村村通水泥路,基礎設施配套,斜江河、東河、石頭河流經境內,市道羊付路橫穿全鎮,國道川藏線繞鎮東南而過,雙流國際機場距鎮43公里,光纖電話直通全國,冉義鎮自古就水源充足,自流灌溉,物產豐富,電力充足,配套設施完善,現新建冉義大橋連接兩岸。全鎮有中學兩所,小學五所,敬老院一所、醫院兩所、鎮文化站一所,廣播電視覆蓋率為100%。集鎮新修兩條商業街長780米,全鎮文化衛生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冉義鎮位於邛崍市東部,距市區32km,距成都市55km,北靠大邑,東鄰新津,地處三(市)縣交界之地,交通便利。全鎮幅員面積36km2,轄24個行政村,人口約3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50人,鎮政府駐地冉義場。冉義地處平壩,川西平原西部,境內海拔最高481米,最低470米,地勢平坦,屬都江堰自流灌區,糧食主產水稻、小麥、玉米,經濟作物有油菜、花生、甘蔗、川芎、食用菌等,主要養殖品種有豬、魚、雞、鴨、羊等。 羊安鎮位於國道318旁,處於邛崍市與新津縣、大邑縣兩縣一市交界處,新邛路橫穿全境,交通便捷,東距成都市區50公里,距雙流航空港30公里、成昆鐵路線青龍站20公里,與新津縣安西鎮和方興鎮相連;西距邛崍市區25公里,與高埂鎮相鄰;北與大邑縣韓場毗鄰;南與牟禮鎮相連。
羊安鎮幅員面積46.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27025畝,現有總戶數12416戶,總人口40463人(其中城鎮人口2.1萬人),轄9個行政村,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194個村民小組。自2005年羊安鎮被確定為成都市14個優先發展重點城鎮以來,冉義鎮在基礎設施、城鎮建設、社會事業發展、農民新居工程、招商引資等方面取得了較大的發展。全年實現國內生產總值(GDP)58200萬元,同比增長26.2%;全口徑財政收入115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371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600元,各項經濟指標持續穩定增長,超額完成目標任務。確定了以化工工業、農業產業化項目、出口傢具工業園區等作為主導產業。2008年境內大小企業達200多家、商戶上千家,隨著工業向園區集中、農民向集中居住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羊安鎮的工業、農業、第三產業都得到了快速有力地發展。
冉義鎮位於邛崍市東部,與大邑縣、新津縣兩縣交界,交通發達,村村通水泥路,市道羊付路橫穿全鎮,國道川藏線繞鎮東南而過,距雙流國際機場43公里。全鎮幅員面積35.98平方公里,轄9個村和2社區,169個村民小組,戶數8410,總耕地面積29484畝,總人口29785人,其中城鎮人口3829人。鎮內企業有:化工廠、新民民族用品廠(全國民族用品定點生產企業)、波爾山羊種養場等30餘家。冉義鎮是川西最大的民族用品生產基地。 成都市正在構建特大城市—大城市—小城市—重點小城鎮為主體的城鎮體系,隨著成都市被作為「城鄉統籌一體化」的試驗區,更加快了城市化發展建設的步伐。而羊安鎮作為邛崍市第二大經濟重鎮,是成都市確立的30個重點小城鎮之一,同時又是新津縣、邛崍市、大邑縣兩縣一市交界地唯一的工業集中發展區。2007年羊安鎮又被成都市確定優先發展重點鎮,是未來建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能力的區域中心城鎮。羊安鎮已成為成都市周邊地區不可多得的投資熱土和財富聚集地,面臨著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
隨著四川品牌傢具工業園、中冶美利崍山紙業、大慶高宇、成都玖源化工有限公司等一批大規模企業的落戶,在羊安企業從業人員將大幅度增加。2008年,羊安正在積極爭取成都市的支持,調整羊安城市總體規劃,增加城市總規模,從8.17平方公里增加到15平方公里,其中工業點9平方公里,城市6平方公里,增強城市的容納能力。冉義鎮行政區域整體劃歸羊安鎮管轄,將為羊安未來發展提供巨大空間和寶貴土地資源,有利於優化羊安城市空間布局和工業布局,增強城市綜合服務功能和輻射帶動能力,實現邛崍市第二大經濟重鎮的總體規劃;有利於擴大招商引資,科學布局、組團發展,加快羊安新城區和工業集中發展區建設,有序推進東路鎮鄉組團建設,加快邛崍經濟社會的發展。 將冉義鎮所屬行政區域整體劃歸羊安鎮管轄,原冉義鎮村組名稱不變,所轄行政區域不變,原村委會班子職數不變,幹部補助標准按羊安鎮村組幹部補助執行,原村民的性質不變,耕地承包形式不變,村組的收益不變,村組凈資產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不變,村民的義務權利不變,債權債務不變。
E. 邛崍市適合種植什麼作物
區位優勢:一般
四川/成都/邛崍市生產總值(GDP)183.85億元,第一產業總值31.7億元,第二產業總值84.9億元,第三產業總值67.25億元,第一產業佔比17.24%。境內人口數量61.77萬人,所屬市人口規模1442.7522萬人,為超大城市,人口規模龐大,消費能力巨大。2010年列為國家級農業示範區,2015年列為國家新型城鎮綜合試點區域,境內有4A級景區。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空間巨大,農業貢獻較大,區位後發優勢明顯。
氣候條件:良
年日照時數1175小時,陽光輻射少,年均氣溫16.7℃,無霜期278天,年降水量1100毫米,屬於濕潤區,四川/成都/邛崍市屬於亞熱帶濕潤氣候,熟制為一年兩熟。土地水氣光熱充足,充分滿足各類作物生長的需要。
相關配套:一般
區域對外交通設施有:港口、國道、鐵路、高鐵、機場。物流設施齊全,功能完善,運輸便捷。地塊道路通達性好,給排水條件優越。附屬設施有:農機房、生活用房,附屬設施較完備。網路方便,供電方便,供水方便。土地開發配套良好,具有開發成本優勢。
地塊情況:一般
土地面積不大,規劃利用靈活性強,地塊形狀較規則。物質轉化快,有機質含量高,壤保水保肥較差,較易耕作。土壤墒情良好,肥力較高,易於開發利用。
經營現狀:良
地塊權證清晰,權證年限為10年。土地利用率較高,產出收益較好,適於多種用途,生產潛力巨大。
邛崍農業氣候
發布時間:2020-05-30 19:18:41
1、農業氣候資源有哪些特點
一地農業氣候資源的構成包括:生長季的太陽總輻射、光合有效輻射、日照時數、各種農業界限溫度初終日期和積溫及其持續日數、無霜期、生長季降水量、土壤濕度、空氣濕度、風、二氧化碳濃度等,其中尤以光照、溫度、降水三者最為重要。根據地區農業氣候資源的構成特點,確定最適宜的農業類型和種植制度,並在引種時遵循農業氣候相似原則,是合理利用農業氣候資源的重要途徑。為此需要進行正確的農業氣候資源評價。
2、氣候對農業的影響
氣候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氣候資源是自然資源中影響農業生產的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它提供的光、熱、水、空氣等能量和物質,對農業生產類型、種植制度、布局結構、生產潛力、發展遠景,以及農、林、牧產品的數量、質量和分布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熱量是決定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綠色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與熱量的關系更為密切,光合作用最適宜的溫度是20~C一30~C,其下線溫度為O~C 一5、,這對規劃作物布局、安排農事活動等都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一個地區熱量的累積值不僅決定該地區作物的熟制,還決走著農作物的分布和產量。
農業生產受降水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就是現代社會,人與自然斗爭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以露天作業為主的農業仍然要「靠天吃飯」,這個「天」既是陽光,也是雨露。總之,水分是農業生產必須條件之一。
俗話說「風調雨順」。我國所處的海陸位置,導致了我國大部分地區是典型的季風氣候,降水主要靠夏季風輸送,因而季風的強弱進退,必然會對全年的氣候產生巨大的影響。
3、邛崍主產什麼蔬菜
地理老師回答您:
邛崍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雨量豐富,加之這里處在四川盆地邊緣,又兼有部分高山氣候色彩。因此這里盛產的蔬菜品種很多,是成都平原重要的商品糧商品蔬菜生產基地。比如南方常見的各內類蔬菜菠菜、青菜、黃瓜等皆有,而且還有部分北方的蔬菜。容
4、邛崍的氣候適合種柑橘嗎
適合跟眉山和蒲江差別不大,可以種植不知火、春見、清見、大雅、金秋砂糖橘、沃柑、愛媛(紅美人)等等
5、四川邛崍屬於什麼氣候
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氣溫16.3℃,年日照時數1107.9小時,年降雨天數198天,年降雨量1117.3毫米,年平均風速0.9米/秒,無霜期285天。
6、中國農業氣候特徵?
溫度帶 范圍 ≥10℃積溫 作物熟制 主要農作物
寒溫帶 黑龍江省北部、內蒙zd古東北部 <1600℃ 一年一熟 早熟的春小麥、大麥、馬鈴薯等
中溫帶 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內、新疆北部 1600℃-3400℃ 一年一熟 春小麥、玉米、大豆、穀子
暖溫帶容 黃河中下游大部和新疆南部 3400℃-4500℃ 兩年三熟
一年兩熟 東小麥、玉米、穀子、甘薯
亞熱帶 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 4500℃-8000℃ 一年兩熟
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
熱帶 滇、粵、台的南部和海南省 >8000℃ 一年三熟 水稻
高原氣候區 青藏高原 >2000℃ 一年一熟 青稞
7、邛崍經濟發展概況
邛崍
qiónglái
位於中國四川成都平原西南部,屬於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市區距成都 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1377餘 平方公里,人口65萬,轄24個鎮鄉。成溫邛高速公路和成新邛高等級公路橫貫其境。市政府所在地為臨邛鎮。邛崍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邛崍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天然氣的地方。早在漢時,就利用天然氣制鹽、煮飯和照明。境內的天然氣儲量超過300億立方,是川西地區最大的供氣基地。
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邛崍形成了以茶葉、竹業、畜牧、蠶桑為主的四大特色產業。現有茶葉5萬畝,蠶桑3萬畝,竹林22萬畝,年出欄生豬達60多萬頭。未來5年內,邛崍將建成10萬畝的優質茶葉基地;建成5萬畝、力爭10萬畝的優質蠶桑基地;建成30萬畝慈竹、5萬畝的楠竹基地;生豬出欄達到100萬頭,牛羊出欄20萬頭以上。
行政區劃
下轄18個鎮 ,6個鄉:
鎮:固驛鎮、羊安鎮、高埂鎮、前進鎮、冉義鎮、牟禮鎮、回龍鎮、平樂鎮、卧龍鎮、夾關鎮、臨濟鎮、天台山鎮、火井鎮、高何鎮、水口鎮、寶林鎮、臨邛鎮、桑園鎮。
鄉:大同鄉、茶園鄉、孔明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
[編輯]歷史沿革
邛崍,古稱臨邛,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素有「臨邛自古稱繁庶」、「天府南來第一州」之美譽,國家、省、成都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2處。
秦惠文王公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於今邛崍臨邛鎮築邛崍城。
即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
元歸嘉定州。明復升為州。清依明稱邛州。民國改縣。
1950年1月16日邛崍縣人民政府成立,先後隸屬眉山專區、溫江地區。
1983年5月,溫江地區與成都市合並,邛崍縣歸成都市管轄。1994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縣級),改稱邛崍市。
[編輯]自然地理
東部及北部平坦,南部淺丘連綿,中部西北是淺丘與西部山區間的過渡帶。西部為龍門山南段延伸山系,地勢起伏較大。
[編輯]特產
文君酒:西漢年間,反封建前驅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在邛崍琴音相通,當壚賣酒,演繹了一段千古佳話。
[編輯]風景名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邛窯遺址和南宋石塔,被專家譽為無價之寶;西漢勝跡文君井、人類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火井」、精美絕倫的石筍山唐代摩崖造像、全國第二高磚塔回瀾塔,讓人嘆為觀止。
天台山國家級森林公園
文君井
四川 白酒
8、邛崍山的氣候特點
山區氣候變化無常,晝夜溫差較大,是中亞熱帶季風氣候向大陸性高原氣候過渡地區。四姑娘山特殊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顯著的垂直高差,為各類動植物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環境。動植物資源非常豐富,除盛產紅杉、紅豆杉等珍貴樹種外,還出產天麻、貝母、冬蟲草等名貴葯材。在這里,獸類不下60種,鳥類達2300種。是大熊貓、金絲猴、小熊貓等30多種國家保護動物的活動場所,著名的大熊貓故鄉——卧龍自然保護區就設在此。
9、四川邛崍的氣候情況和特點?
位於中國四川成都平原西南部,屬於成都市下轄的一個縣級市,市區距成都 75公里。全縣幅員面積1377餘 平方公里,人口65萬,轄24個鎮鄉。成溫邛高速公路和成新邛高等級公路橫貫其境。市政府所在地為臨邛鎮。邛崍有2300多年的歷史,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
邛崍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天然氣的地方。早在漢時,就利用天然氣制鹽、煮飯和照明。境內的天然氣儲量超過300億立方,是川西地區最大的供氣基地。
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中,邛崍形成了以茶葉、竹業、畜牧、蠶桑為主的四大特色產業。現有茶葉5萬畝,蠶桑3萬畝,竹林22萬畝,年出欄生豬達60多萬頭。未來5年內,邛崍將建成10萬畝的優質茶葉基地;建成5萬畝、力爭10萬畝的優質蠶桑基地;建成30萬畝慈竹、5萬畝的楠竹基地;生豬出欄達到100萬頭,牛羊出欄20萬頭以上。
行政區劃
下轄18個鎮 ,6個鄉:
鎮:平樂鎮、固驛鎮、羊安鎮、高埂鎮、前進鎮、冉義鎮、牟禮鎮、回龍鎮、卧龍鎮、夾關鎮、臨濟鎮、天台山鎮、火井鎮、高何鎮、水口鎮、寶林鎮、臨邛鎮、桑園鎮。
鄉:大同鄉、茶園鄉、孔明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
[編輯]歷史沿革
邛崍,古稱臨邛,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為巴蜀四大古城之一,素有「臨邛自古稱繁庶」、「天府南來第一州」之美譽,國家、省、成都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達12處。
秦惠文王公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於今邛崍臨邛鎮築邛崍城。
即蜀郡太守公孫述設署臨邛,主持營建新城,稱為公孫城。
元歸嘉定州。明復升為州。清依明稱邛州。民國改縣。
1950年1月16日邛崍縣人民政府成立,先後隸屬眉山專區、溫江地區。
1983年5月,溫江地區與成都市合並,邛崍縣歸成都市管轄。1994年6月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縣級),改稱邛崍市。
[編輯]自然地理
東部及北部平坦,南部淺丘連綿,中部西北是淺丘與西部山區間的過渡帶。西部為龍門山南段延伸山系,地勢起伏較大。
[編輯]特產
文君酒:西漢年間,反封建前驅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在邛崍琴音相通,當壚賣酒,演繹了一段千古佳話。
如今被譽為「中國白酒原酒生產基地」的邛崍正向全國的白酒生產做出功不可沒的貢獻。然而白酒也成為了邛崍稅收的第一大來源。領頭白酒企業:文君井集團與東方集團
可以說邛崍在與時俱進的同時也沒有忘記漢朝的祖輩留下的傳統任務。既潮流而又莊重。
[編輯]風景名勝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邛窯遺址和南宋石塔,被專家譽為無價之寶;西漢勝跡文君井、人類最早開發利用天然氣的「火井」、精美絕倫的石筍山唐代摩崖造像、全國第二高磚塔回瀾塔,讓人嘆為觀止。 邛崍轄區內的平樂古鎮和天台山也是近年來川內省外遊客的絕佳旅遊去處。遊客們可以在平樂古鎮領略與邛崍古城合為一體的西漢茶馬古道重鎮之一的古鄉古色。平樂堂酒道館是成都城區范圍外唯一一家4星飯店,他坐落於平樂最古老的建築銀家大院,這是平樂的必去之點。從平樂去天台山這個成都人的避暑勝地只需要1個小時的車程。天台明珠周圍的景點讓成都遊客們在近幾年慢慢忘卻了青城天下優和娥眉天下秀。
10、塞上江南的農業氣候條件
夏季高溫,多晴朗天氣,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於農作物生長
F. 邛崍和雅安交界的地方
邛崍的南寶、高何、夾關等鄉鎮和雅安的寶興縣、蘆山縣接壤。
邛崍市下18個鎮(臨邛鎮、固驛鎮、平樂鎮、羊安鎮、火井鎮、夾關鎮、水口鎮、桑園鎮、牟禮鎮、冉義鎮、回龍鎮、高埂鎮、前進鎮、高何鎮、臨濟鎮、卧龍鎮、天台山鎮、寶林鎮)、6個鄉(道佐鄉、油榨鄉、茶園鄉、南寶鄉、大同鄉、孔明鄉),25個社區委員會、485個村委會;面積1384平方千米,人口密度459人/平方千米。
G. 邛崍市的人口是多少
邛崍古稱臨邛,邛崍市位於四川省中部,總面積1384平方千米。總人口65萬人(2006年)。全市轄18個鎮、6個鄉:臨邛鎮、羊安鎮、牟禮鎮、桑園鎮、平樂鎮、夾關鎮、火井鎮、水口鎮、固驛鎮、冉義鎮、回龍鎮、高埂鎮、前進鎮、高何鎮、臨濟鎮、卧龍鎮、天台山鎮、寶林鎮、茶園鄉、道佐鄉、油榨鄉、南寶鄉、大同鄉、孔明鄉。市政府駐臨邛鎮,距成都市67千米。
H. 什麼農作物在六月份播種降水量需要170毫米
在六月份播種的農作物對於水要求高的一般是油料作物。比如油菜籽花生對降水量的要求必須達到170毫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