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城市多少人口
⑴ 周口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的人口數據沒有統計,只有2020年的數據,周口市有總人口9026015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4454317人,佔49.35%;女性人口為4571698人,佔50.65%;人口性別比為97.43;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249038人,佔24.92%;15-59歲人口為4994001人,佔55.33%;60歲及以上人口為1782976人,佔19.75%,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370270人,佔15.18%。
周口市的人口分布
太康縣:1152685人
鄲城縣:1057093人
淮陽區:1022322人
項城市:973197人
商水縣:960453人
鹿邑縣:958617人
沈丘縣:956631人
川匯區:698341人
西華縣:692846人
扶溝縣:553830人
⑵ 項城有幾個鄉鎮都是什麼名字
截至2015年底,項城市轄15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農場、林場、原種場各1個,共有466個行政村,1674個自然村,4100個村民組,12個居民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辦事處。
項城下轄的鎮有:南頓鎮、孫店鎮、李寨鎮、賈嶺鎮、高寺鎮、新橋鎮、付集鎮、官會鎮、丁集鎮、鄭郭鎮、秣陵鎮、王明口鎮、范集鎮、永豐鎮、三店鎮。
項城下轄的街道有:水寨、千佛閣、光武、花園、東方、蓮花。
(2)項城市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項城的鄉鎮變化
1949年以後,項城結合土地改革和建立地方民主政權,與四鄰各縣進行邊境調整,從根本上解決了與鄰縣間的插花地。
1953年底,為了航運方便,水寨鎮從淮陽劃給項城,項城縣城由秣陵鎮遷至水寨至今。
1988年,南頓、賈嶺、丁集、新橋撤鄉設鎮。
1995年,河南省民政廳以豫民行批字[1995]2號文批准項城市撤銷城郊鄉、水寨鎮設立辦事處的行政區劃調整意見。
1996年,李寨撤鄉設鎮。
1997年,付集撤鄉設鎮。
1998年,官會撤鄉設鎮。
2001年,鄭郭、高寺、王明口撤鄉設鎮。
⑶ 河南省周口市八縣一市一區人口數量各是多少
八縣一市一區指的是:商水縣、扶溝縣、鄲城縣、淮陽縣、西華縣、沈丘縣、鹿邑縣、太康縣、川匯區和項城市。其中:
商水縣人口116.21萬;
扶溝縣人口70.52萬;
鄲城縣人口131萬;
淮陽縣人口135萬;
西華縣人口90萬;
沈丘縣人口123萬;
鹿邑縣人口116萬;
太康縣人口135.9萬;
川匯區人口50.5萬;
項城市人口116.9萬。
⑷ 項城市屬於哪個市
項城市是周口市下轄縣級市,居黃河沖積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潁河中游。位於河南、安徽兩省交界處,大廣高速、寧洛高速在市區交匯,106國道和5條省道穿越全境,漯阜鐵路連接京廣、京九,沙潁河航運直通長江,是豫東南較佳的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交匯點。
截至2015年底,項城市轄15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農場、林場、原種場各1個,共有466個行政村,1674個自然村,4100個村民組,12個居民委員會。市人民政府駐花園辦事處。
(4)項城市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項城西周初年稱項子國,南北朝宋時易名項城縣,1993年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項城人傑地靈,名人輩出;
「建安七子」之一的應瑒,《千字文》作者周興嗣,民國首任總統袁世凱,著名物理學家袁家騮,著名收藏家、詩詞家張伯駒等,皆是項城籍人士。袁氏古民居、南頓故城等古跡,被國務院批准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⑸ 河南項城現在有多少人口
項城市 人口:121萬人
⑹ 項城市國土資源局
項城市位於河南省東南部,是河南省重點擴權市,享有省轄市經濟管理權和社會管理權。全市轄3鄉、12鎮、6個辦事處,總面積1078.3521平方公里,人口117萬人。
郭劍 黨組書記、局長
張亞東 主任科員
田金偉 副局長
高有升 副局長
谷志明 副局長
陳傑 副主任科員(女)
袁春紅 副主任科員(女)
劉光華 副主任科員
鈕朝陽 副主任科員
龍松濤 副主任科員
孫傑 執法監察大隊隊長
郭劍簡介:項城市人,1973年1月出生,漢族,在職研究生,中共黨員。1991年9月參加工作,歷任項城市委組織部科員、項城市丁集鎮副鎮長、項城市委辦公室科長等職;2006年,任項城市國土資源局主任科員;2008年1月至今,任項城市國土資源局黨組書記、局長。
【機構設置】內設6股1室:地籍與測繪管理股、土地利用與用地管理股、地質與礦產管理股、耕地保護規劃股、計財股、人事科教宣傳股、辦公室(信訪接待室);下屬5個二級機構項城市土地儲備發展中心、項城市國土資源執法監察隊、項城市地產中心、項城市土地交易所、項城市土地整理中心;轄水寨、蓮花、東方、千佛閣、花園、光武、南頓、永豐、范集、孫店、三店、李寨、賈嶺、秣陵、鄭郭、官會、王明口、丁集、新橋、付集、高寺21個鄉(鎮)辦事處基層國土資源所。現有幹部職工418人。
【土地資源】項城市土地總面積1078.3521平方公里。其中,農用地面積為80592.27公頃(耕地面積77847.33公頃,其中基本農田面積65849.82公頃;園地面積73.29公頃;林地面積2671.65公頃);建設用地面積20636.45公頃(其中城鎮村及工礦用地17011.99公頃,交通運輸用地3624.46公頃);其他土地135.10公頃;水域及水利設施用地6471.39公頃。
【耕地保護】不斷完善耕地保護責任機制,明確各鄉鎮、辦事處的耕地保有量、基本農田保護和標准農田保有面積的任務。層層簽訂耕地保護責任書,完善市、鄉、村、組、農戶五層責任體系,新設基本農田保護標志牌4處,保證了96.3萬畝基本農田和116.16萬畝耕地紅線不突破,連續11年實現耕地佔補平衡。
【建設用地管理】2010年度,通過主動爭取、整治置換等措施,共組織年度計劃指標報批三個批次,面積673畝,各類重點項目建設用地得到保障。以產業集聚區為例,多股室聯合辦公,簡化報批手續,蜀中制葯、紡織公司、農資物流、糧油儲備等一批重點項目用地得到保障。
【地籍管理】扎實抓好二次土地調查和地籍管理工作。在第二次土地調查工作中,加強領導,強化培訓,周密組織,全面推進,完成了項城市1078.35平方公里的外業調查和內業建庫。農村土地調查、基本農田上圖和城區調查成果順利通過了省級預檢。進一步規范了土地登記發證,達到了「權屬合法、面積准確、四至清楚、無糾紛」的標准。
【土地資本運營】在全周口市率先探索土地徵收新程序,政府明確下文鄉(鎮)、辦事處為征地主體,實行「宗地清算」新機制。創新服務模式,多股室現場聯合辦公,征地迅速、效果明顯。2010年度,共完成了項城一高分校、農資物流中心、光武加油站、糧油儲備庫、帥克葯業二期等土地徵收任務,面積750畝;加快了土地出讓,加速了資產變現。完善國有土地「招拍掛」出讓程序,建立土地出讓中介機構儲備庫,推行公開搖號選取中介機構和超出底價部分實行現金獎勵辦法,拉大級差地租,充分顯現土地價值,加快土地資產變現。2010年,共成功拍賣土地9宗,收取土地出讓金1.067億元。
【土地綜合整治】大力開展土地復墾整理,從守資源向建設資源過渡。集中建設連片標准農田,以實現居住集中、資源集聚、用地集約、效益集顯的目標。賈嶺、秣陵兩個省投土地整理項目和新橋市本級補充耕地項目實際到位資金超過1821萬元,外業工程已全部竣工,共新完成土方37.51萬立方米,打機井230眼,修田間道路32.04公里、混凝土路9.04公里,建橋涵29座,開挖溝渠17.90公里,種植防護林33045株,新增加耕地69.93公頃。
【粘土磚瓦窯整治】鞏固粘土磚瓦窯廠治理整頓成果,嚴防死灰復燃,組織了2次大規模強制拆除行動,拆除死灰復燃窯廠4座,28座窯廠在取得相關手續後轉型為新型牆材企業。2010年12月,項城市的粘土磚瓦窯廠整治工作順利通過了周口市督察組的暗訪。
【征地拆遷補償】嚴格依法按規定征地,嚴格補償安置、社會保障等措施落實情況的審查。全面調整了征地補償區片綜合價,征地補償標准從原來的每畝31500元提高到38200元。
【節約集約用地】根據國家產業政策要求,牢牢把住建設用地項目准入關,嚴格控制建設用地規模,堅決核減不合理用地,做到節約集約用地工作從源頭上抓起。積極配合做好產業集聚區節約集約用地水平評價工作,順利通過上級主管部門的成果驗收。截至2010年底,產業集聚區共引進企業27個,工業用地容積率達到1.2,單位土地平均投資強度達到1950萬元/公頃,在不增加土地面積的情況下,產值翻了兩番。
【信息化建設】緊緊圍繞「金土工程」的要求,認真做好行政審批管理系統、城鎮地籍管理系統、農轉用網上報批系統、建設用地供應動態監測系統等的完善、應用、維護和各類資料庫整合工作,注重數據更新,確保信息成果及時應用。加強網站建設管理,及時發布信息,回復網友問題,搭建便民利民的橋梁。
【基層所建設】制定了基層國土所規范化建設方案,明確工作職責,規范工作流程,強化人員培訓,大力提升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項城市21個國土資源所均有獨立辦公場所,配有監察車輛,全部實行掛牌上崗,建成了2個省級優秀所、4個先進所、10個標准所,在基層站所行風評議工作中均名列前茅,形成了機構健全、職責到位、設施完善、基礎保障的基層所管理新格局。
【執法監察】開展2009年度土地衛片執法檢查,集中整治違法違規用地。項城市共有衛星遙感監測圖斑15個,涉及用地19宗,佔地總面積430.71畝。項城市國土資源局積極行動,逐宗現場核查,健全檔案,同時做好協調匯報,除漯阜鐵路是國家重點項目外,其他違法佔地比例降至0.67%,遠遠低於國家規定的15%的問責標准,被國家土地督察濟南局通報表揚。加大查處城區重大土地違法案件。爭得項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重視與支持,結合國土資源系統「兩整治一改革」活動,在全市開展聲勢浩大的違法佔地和違法建設專項治理行動,把城區改變用途、小產權房列為重點,查處了原項城國稅局、文武學校、清華園三期、百文公司、原公安局看守所等9個重點案件,一批多年遺留的棘手案件正逐步得到消化處理。
【信訪工作】對重點、難點問題或影響較大的信訪件實現了主要領導督辦、分管領導包辦、系統上下合辦。推進信訪維權、維護群眾國土資源領域的合法權益,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嚴格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及時、有效、就地解決群眾信訪問題。2010年共辦理舉報電話13件,受理來信來訪33件,通過法制宣傳和政策疏導,對來信來訪的問題全部進行了妥善處理,報結上級轉辦案件52起,解決了6起長達十數年甚至20多年的遺留案件,切實做到了息訪、息事、息訴。特別是在「兩會」、世博會期間,全體人員不休息,認真細致排查不穩定因素,堅持日報告、零報告制度,確保沒有赴省進京等非正常上訪案件發生。
(李冉)
⑺ 河南省項城市有多少個鄉,分別是什麼
截止至2019年,河南省項城市沒有鄉,只有鎮。
項城市轄15個鎮、6個街道辦事處,分別為:
1、鎮
秣陵鎮、南頓鎮、賈嶺鎮、孫店鎮、范集鎮、丁集鎮、官會鎮、新橋鎮、李寨鎮、鄭郭鎮、王明口鎮、傅集鎮、高寺鎮、永豐鎮、三店鎮
2、街道辦事處
水寨、千佛閣、光武、花園、東方、蓮花
項城市全市總面積1083平方公里,耕地98,5萬畝,人口121萬人。共有466個行政村,1674個自然村,4100個村民組,12個居民委員會。市政府所在地位於花園辦事處。
(7)項城市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項城在周初年為項子國。是西周時封疆劃界分封的子爵國,是封國而治的地方行政單位或行政區劃之一,隸屬於周王(或周天子)。到東周春秋時,仍為項子國。
秦始皇並兼六國,統一中國後,廢除封建制,實行郡縣制,改陳地為潁川郡,以陳為縣。項地歸屬於潁川郡,只有項地名而無項郡或項縣名。
隋朝統一中國後,確定為項城縣。
中華民國時,項城縣隸屬河南省淮陽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抗日戰爭時淮陽淪陷,一九四五年第七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遷至項城縣縣城。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1953年底,項城縣城由老縣城遷至水寨鎮。
1965年至2000年項城縣(市)隸屬河南省周口地區行政公署。2000年6月,周口撤地設市,項城隸屬於周口市。
1993年12月16日,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項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