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多少叫李崇的人
㈠ 李崇是誰
李崇(454—525),字繼長,小名繼伯,北魏頓丘(今浚縣)人。文成皇後第二兄李誕之子。14歲拜主文中散,襲爵陳留公。後為高祖、世宗、肅宗三朝元老,歷治8州,5拜都督將軍,政績顯赫,戰功卓著,堪稱一代名臣。�
高祖初年,整頓吏治,李崇為大使巡察冀州,不久,任梁州刺史。齊國犯邊,詔李崇為將軍、荊州刺史鎮上洛(今陝西洛南縣東南)。李崇不主張用兵,奏曰:「邊人失和,本怨刺史,須以宣詔而已,不勞發兵自防。」高祖從之。李崇整飭邊戍,宣詔綏慰。將所掠齊國人悉數送還。齊國人感德,仿還荊州人200餘口。兩境交和,無復烽火之警。李崇治荊州4年,甚有政績。�
延興五年(475年),李崇任兗州刺史。兗地多劫盜,李崇創鼓樓之制。令各村建一樓,樓懸一鼓。盜發之處,雙槌擊鼓,四面諸村始聞者擂鼓一通,次聞者以二為節,後聞者以三為節,各擊數千槌。俄傾之間聲布百里,其中險要皆有伏人,盜竊始發便可擒拿。諸州置樓懸鼓自此始。李崇受封為侯,加封安東將軍。�
高祖南征,以李崇為副驃騎大將軍。降人郭陸聚眾起事,人多響應,搔擾南北。李崇遣卜冀州詐稱犯罪投郭陸,被納為謀主。數月後,卜借機斬郭,其眾潰散。李崇升任河南尹。�
太和初年,高祖南討漢陽,李崇任梁州刺史。巴氐部楊靈珍遣弟婆羅與子楊雙率步騎萬余襲破武興,與齊國相結。高祖授李崇為使持節、都督隴右諸軍事,率眾數萬征討。李崇槎山分進,出其不意,殲敵大半,遂進居赤土。靈珍又遣堂弟楊建率兵5000屯龍門,自率精兵1萬據鷲硤。在龍門以北數十里中伐樹塞路,於鷲硤之口積大木,聚�石,以拒官軍。李崇命統軍慕容拒領兵5000,從他路夜襲龍門,自率軍攻靈珍,靈珍連戰敗走,俘其妻子,繼而攻克武興。齊國鄭猷、王思考率兵救援靈珍,李崇大破之,斬婆羅首,殺千餘人,俘獲鄭猷等,靈珍敗逃漢中。高祖在南陽覽表大悅,曰:「使朕無西顧之憂者,李崇之功也」。授李崇都督梁秦二州諸軍事。未幾,靈珍又襲據白水,李崇又率軍破之,靈珍遠遁。�
世宗初,征李崇為右衛將軍兼七兵尚書,旋加撫軍將軍、正尚書,轉左衛將軍、相州大中正。景明三年(502年)四月,魯陽柳北喜、魯北燕等聚眾數萬,圍逼湖陽。李崇為使持節、都督征討諸軍事,累戰破之,斬北燕等,遷萬余戶於幽、並二州,世宗封李崇為魏昌縣開國伯。�
景明四年(503年)十二月,東荊州樊安舉兵於龍山,僭稱大號,南朝梁國遣兵策應。北魏諸將進攻失利,乃以李崇為使持節、鎮南將軍、都督諸軍討之。李崇分遣諸將攻敵營壘,連戰皆捷,生擒樊安。繼擊西荊,大獲全勝。世宗加封李崇兼侍中、東道大使、征南將軍、揚州刺史。延昌初,加封侍中、車騎將軍、都督江西諸軍事。�
李崇任刺史,斷獄精審。壽春縣苟泰丟失3歲幼子,數年不知所在。偶見在本縣趙奉伯家,告於官。兩家各言是己子,郡縣莫能斷。案呈李崇,李崇令二父與兒各在別處,禁經數旬,告與二父曰:「兒暴病已死,可出奔哀。」苟泰聞即號啕,悲不自勝,奉伯則咨嗟而已,殊無痛意。李崇察知後,乃將子還於苟泰,罰奉伯。定州解慶賓、解思安兄弟流入揚州。弟思安逃役,兄詐稱其弟被害,借城外之屍偽葬,並使女巫陽氏自雲見鬼,訴說思安被害之苦。後慶賓嫁禍於同軍兵蘇顯甫、李蓋。蘇、李不忍苦刑屈打成招。獄將決斷,崇令止之。乃尋根究底,細心審查,終明原委。釋蘇、李,律慶賓、思安,鞭女巫一百。�
延昌元年(512年),大雨13日,水淹楊州,房屋皆沒。李崇不畏險惡,與兵泊於州城。下官勸李崇棄城北上。李崇曰:「吾受國重恩,忝守藩岳,淮南萬里,系於吾身。一旦動腳,百姓瓦解,楊州之地,恐非國物……吾豈愛一軀,取愧千載。但憐茲士庶,無辜同死。可桴筏隨高,人規自脫。吾必守死此城」。時州人裴絢乘大水作亂,李崇率眾殲滅之。事後,李崇以洪水為災請罪解任。世宗未准,且下詔慰勸。�
李崇深沉有將略,寬厚善御眾,鎮守楊州10年,常養精兵數千,所向摧破,屢平邊患,號曰「卧虎」。南朝梁武帝久謀除李崇,屢設反間計,而世宗卻更信任李崇。梁武帝曾以高官厚祿誘李崇叛投,李崇不為所動。�
肅宗初,授李崇為中書監、驃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又授右光祿大夫,出為使持節,都督定、幽、燕、瀛四州諸軍事,定州刺史。後征拜尚書左僕射,遷尚書令,加侍中。�
李崇在官和厚,明於決斷,受納辭訟,必理在可推始為下筆。然性好財貨,販肆聚斂,家資巨萬,營求不息。其長子世哲為相州刺史,亦無清白狀。鄴洛市廛,收擅其利,為時論所鄙。�
熙平元年(516年),南朝梁武帝遣游擊將軍趙祖悅襲據西硤石,又遣昌義之、王神念二將溯淮而上取壽春,田道龍攻邊城,路長平攻五門,胡興茂攻開霍,楊州諸戍皆遭攻擊。李崇分遣諸將與之相持,密裝船艦200餘艘,教以水戰,以待大軍。梁國霍州司馬率眾攻建安,李崇遣統軍李神率軍迎戰,又命邊城戍主邵申賢堵其要路,破敵於濡水,俘斬3000餘人。靈太後璽書勞勉。許昌縣令兼綏麻戍主陳平玉投梁,引軍北進。李崇上表10餘請援。世宗遣鎮南將軍崔亮救硤石,鎮東將軍蕭寶夤於梁境決淮東注,以尚書李平兼右僕射持節節度。李崇沿淮進擊,策應李平、崔亮合攻硤石,大敗祖悅。戰後,朝廷嘉獎李崇,晉號驃騎將軍、儀同三司。蕭寶夤決淮堰未破,水勢日增。李崇乃於硤石戍間編舟為橋,立船數十,各高3丈,10步置1籬,至兩岸。又於樓之北連復大船,東西竟水,防敵火栰。於八公山東南築起一城。以備大水,州人號曰「魏昌城」。�
正光四年(523年),柔然部阿那環率眾攻魏,肅宗詔李崇都督北討諸軍事討敵。李崇辭於顯陽殿,戎服武飾,志氣奮揚,雖時年69,而干力如少,朝臣莫不稱善。李崇遂長驅塞北3000里。後上表請改6鎮為州,罷削舊貫,肅宗未准。
後北鎮破六韓拔陵舉兵,征北將軍李或大敗於五原,安北將軍李叔仁敗於白道。前鋒失利,二將殞命。肅宗詔文武於顯陽殿議事。眾曰:「李崇德位隆重,社稷之臣,陛下此遣,實合眾望。」帝詔李崇以本官加使持節、開府、北討大都督,又詔李崇子李神軌,假平北將軍,隨父北討。軍至五原,將軍崔暹大敗於白道之北,敵遂合力攻李崇。李崇力戰,累破敵眾,挫敵攻勢,相持至冬,引還平城。廣陽王元淵上表奏李崇軍長史詐增功級、盜沒軍資,李崇坐免官爵。不久,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投南朝。帝以安樂王元鑒為徐州刺史討之,大敗,單騎奔歸。乃詔復李崇官爵,為徐州大都督、節度諸軍事。時李崇病重未就任,改授相州刺史。孝昌五年(525年)卒於官,時年71歲。贈侍中、驃騎大將軍、司徒公、雍州刺史,謚曰武康。後重贈太尉公,增邑1000戶。�
魏收論曰:「李崇以風質英重,毅然秀立,任當將相,望高朝野,美矣。」�
您可以查一下網路知道啊~~嘿嘿
㈡ 叫李崇吉的中國有多少
李姓在中國姓氏排名中列第1位,而以崇吉為名的相對較少,所以全國名叫李崇吉的不會超過十個,謝謝。
㈢ 李崇崇在世界上有多少人
由於漢字姓氏中國獨有,可以問這個名字在中國有多少人。
根據中國同名同姓信息系統查詢全國共有 164 個李崇崇,此信息不含港澳台。
滿意請採納,如有問題請追問! O(∩_∩)O謝謝!
㈣ 李崇的介紹
李崇同志1923年10月出生於山東蓬萊,1940年8月參加革命工作,1940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40年8月後,先後任蓬萊縣中心區民運會組宣委員,黃縣、棲霞縣、北海區委秘書,蓬東縣清救會長,膠縣、高密縣武委會主任;1949年5月後,任南下二隊指導員、中共嘉定縣南翔市委書記;1950年3月後,先後任松江縣委副書記、縣長,地委城工組副組長,南匯縣委書記;
㈤ 中國叫李崇凱的人有多少
全國共有111個李崇凱
======================
同名同姓-基於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庫而做,數據真實,您可以用來做起名參考。
特別提示:地圖數據暫不包括港澳台等地區,請諒解。
㈥ 中國有多少人叫李崇睿
你好,名字查詢系統顯示,全國 李崇睿 同名同姓者共169人,名字很好,重名者相對較少,詳細省份地址以及性別無法查詢,(網路數據不保證%100准確.希望樓主能夠理解)如果滿意還望樓主及時採納,謝謝。
㈦ 中國的有多少叫李崇哲的
樓主您好剛剛查詢到共計有16人
㈧ 中國有多少個李崇柱
李姓在中國姓氏排名中列第1位,而以崇柱為名的相對較少,所以全國名叫李崇柱的不會超過三十個。
㈨ 中國有多少個叫李崇澤的人
這個我可不知道!全中國同名同姓的人太多了!叫李崇澤的也很多,你上網查一下看看中國有多少人叫李崇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