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人口暴增多少
Ⅰ 西漢初年人口稀少,兵力短缺,劉邦想了什麼奇招,人口馬上漲了14倍
對大漢可以結婚但還是單身女子進行征稅,這一個政策出來,人口立馬上漲了。
大秦王朝在第二代君主的統治下,不得民心,朝綱大亂,太監專權,弄的老百姓飽一頓,餓一頓,一時天下間各種起義軍揭竿而起,其中陳勝吳廣就在大澤鄉宣布農民起義了,經過連年的征戰,秦國被項羽所滅,楚雖三戶,亡秦必楚。
我估計中國如此重男輕女,有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這個吧,你看看生個女兒到了年齡不嫁還得給官府錢,這誰不願意生個兒子,生兒子娶媳婦還可以三妻四妾,就算不結婚也不會被官府收錢。
Ⅱ 西漢初年人口稀少兵力短缺,劉邦想了一奇招,人口馬上漲了14倍,這個奇招是什麼呢
西漢的時候,因為常年作戰,民不聊生,所以人口銳減,為了增長人口,恢復生產力,劉邦就想到了一個計策,那就是收稅,單身的收稅,這招一出來,人口立馬就增長了。
恢復人口不是說恢復就恢復了,因為婚姻這件事兒,真的很難說,並不是說兩個人胡亂過日子就行了,而是要慎重對待的,劉邦不管那麼多直接簡單粗暴地下達了一個政策,收單身稅,你是要單身就收你稅,這個方法雖然簡單粗暴,但是也非常有效,為了避免交稅,當時很多家庭就把自己的兒子或者是女兒盡快的結婚,雖然按照現在的眼光來看是錯誤的,但是劉邦的舉措確實也增長了人口。
Ⅲ 漢朝有多少人 巔峰時期人口最多多少人
至漢桓帝永壽三年(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口56476856,為官方統計的人口峰值。
不過古今學者考慮到當時被豪強地主霸佔或蔭庇的大批徒附、宗族、賓客、部曲、奴僕等人群以及遷居漢地的匈奴、羌族、氐族等大多未納入戶口統計,故認為東漢人口峰值達6500萬。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
漢朝人口分布
由於中國歷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人口數超過500萬的司、豫、冀、兗、青、徐五州均位於黃河中下游地帶,這五州的人口總數佔全國的55%。
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人口數量在200萬以下的有交、涼、並、朔方四州。揚、荊、益三州的主要人口分布在成都平原、南陽盆地、太湖平原和寧紹平原。
Ⅳ 西漢人口增多的原因
西漢人口增多的原因:秦朝末年,戰爭頻發,社會秩序不穩定,外部的大環境動盪,先是農民起義,其後楚漢爭霸,再就是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進行平叛戰爭,最後是漢朝與匈奴的對抗。直到漢惠帝初年,社會秩序初步建立,百姓以休養生息為主。
西漢是中國歷史上的大一統王朝,共歷十二帝,享國二百一十年,即公元前202年至公元8年,又稱為前漢。秦末時期,天下揭竿而起,經過楚漢之爭,劉邦擊敗項羽,公元前202年劉邦在山東定陶稱帝,定都長安。西漢諸多制度上承襲秦制,漢初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國策,社會經濟迅速恢復。
Ⅳ 請問中國在漢朝時人口大約多少
西漢時期有大約6300萬,東漢時期大約有6500萬。
秦末漢初,由於長期戰亂人口銳減,西漢建立時人口僅剩1300萬 ,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至漢武帝元光元年(前134年)全國人口約有3600萬。
漢武帝後期因繁重徭役導致戶口銳減,至於史書中的」戶口減半「是因民眾不堪重負逃稅導致人口登記不實以致,漢昭帝、漢宣帝相繼息兵養民,到宣帝末年(前49年)人口已達5000萬左右。
元始二年(2年)西漢在籍人口達59594978人,墾田8270536頃,為兩漢之最。 學者考慮到未納入統計的隱戶及外族,因此認為西漢末人口應有6300萬。
東漢的人口分布又有變化。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口數超過500萬的有豫、荊、揚、益四州。
荊益兩州的人口都增加了一倍,揚州人口也增加了四分之一。南方人口增長的同時,北方大部分郡國人口減少。
之後經過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到三國初僅餘2224萬~2361萬人左右,僅有東漢人口峰值的40%。
(5)西漢人口暴增多少擴展閱讀:
漢朝文化統一,科技發達,華夏族自漢朝以後逐漸被稱為漢族 ,兩漢為華夏文明的延續和挺立千秋做出了巨大貢獻。
兩漢時期奠定漢地范圍,極盛時東並朝鮮、南包越南、西逾蔥嶺、北達戈壁 ,國土面積約達609萬平方公里 。漢平帝年間,西漢全國人口達六千餘萬 ,占當時世界的三分之一。
《隋書·地理志》記載,「昭、宣之後,罷戰務農,戶口既其滋多,郡縣亦有增置。至於平帝,郡國一百有三,戶一千二百二十三萬」。
也就是說西漢經過漢昭帝、漢宣帝的獎勵農耕政策之後,人口數量有了極大的增長,到漢平帝時期,已經有戶口以前二百多萬,人口6千萬還有零頭。
之後中華大地上雖戰亂頻仍,但也有過很多大一統王朝,可是一千多年裡,經濟、政治、文化極度繁榮過,人口卻未能有超越西漢末年的時候。
東漢光武中興時,「承王莽之餘弊,兵戈不戢,飢疫薦臻,率土遺黎,十才一二」由於王莽之亂,天下人口只剩下不到十分之二,通過劉氏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到了東漢桓帝末年,又出現了一個接近西漢時候的繁榮時期,戶口一千萬戶,人數五千六百萬。
不過好景不長,數年後,三國爭強,兵革屢興,戶口再次減半。到晉太康(晉武帝司馬炎年號)之後,大抵編戶二百六十餘萬,人口一千六百萬人。
往後就是五胡之亂,天下分崩離析,百姓再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了,直到隋文帝統一,才算給人們一絲喘息的機會。
開皇五年隋朝統計「凡郡一百九十,縣一千二百五十五,戶八百九十萬七千五百四十六,口四千六百一萬九千九百五十六」,不過距離西漢初年的六千萬還差了很多。
唐初經過天下騷亂,戶口一下子銳減到兩百萬,大家認為中華最鼎盛的「開元之治」時,也只不過有八百九十萬戶,五千二百萬人。
宋代的鼎盛在宋徽宗時,有兩千萬戶,四千六百萬人,之後隨著戰亂人數波動起伏。
元世祖忽必烈統一天下,由於幅員遼闊,所以人口也較多,一度幾乎接近西漢,有一千三百萬戶 ,五千九百萬人。
可是真正超過西漢人口,已經是明成祖永樂年間了,當時有一千一百萬戶,六千六百萬人,這時候距離西漢平帝年間已經過去了1300多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漢朝
Ⅵ 西漢初年人口稀少劉邦想了什麼辦法,人口馬上漲了14倍
劉邦也沒有用什麼特別高明的辦法,他就是開始向超過漢朝規定成婚年紀的未婚女子征稅。凡是超過適婚年紀的漢朝未婚女子,一律開始繳納單身稅,直到成婚後才能停止。
於是西漢初年,劉邦開始向未婚且超過正常成婚年紀,就是十五歲的女子徵收單身稅。要知道西漢初百姓生活很苦,劉邦的女子單身稅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就是雪上加霜,很可能會讓一個家庭無法糊口,為了生存,當時很多家庭只能早早就把女兒許配給人家,甚至做妾室都可以,那些寡婦也趕緊忙合著再嫁,大量的成婚女性。自然就有大量的人口出生,最後西漢成功的將人口漲了14倍。
Ⅶ 誰建立了漢朝,有多少人口
漢朝建立於公元前202年,至公元220年,享國407年,是繼夏商周後,建立第4長久的朝代。
秦末天下大亂,劉邦在推翻秦朝後被封為漢王。公元前202年,楚漢之爭獲勝後稱帝建立漢;漢文帝、漢景帝推行休養生息國策開創「文景之治」;漢武帝即位後攘夷拓土、改製革新,被今人稱為「漢武盛世」;至漢宣帝時期國力達到極盛,史稱「孝宣中興」。公元8年,王莽篡漢,西漢滅亡,不久爆發綠林赤眉起義。
公元25年,劉秀稱帝建立東漢,定都洛陽,統一天下後息兵養民,史稱「光武中興」;漢明帝、漢章帝沿襲輕徭薄賦,開創「明章之治」;漢和帝繼位後大破北匈奴、收復西域,開創「永元之隆」,東漢國力達到極盛。公元184年爆發黃巾起義,雖剿滅民亂卻導致地方擁兵自重,董卓之亂後東漢名存實亡。公元220年曹丕篡漢,東漢滅亡,後劉備建立蜀漢延續漢室,中國進入三國時期。
Ⅷ 西漢初年人口1600萬,西漢元始二年50OO萬人一下出生那麼多人
這很正常啊,西漢元始二年是漢平帝時的年號,換成公元就是公元2年,此時離西漢建國已經過去200年了,在西漢這200年裡,南征北戰,使得國土面積擴大了近二倍,同時國內又沒有發生大的戰亂和動亂,人民休生養息了200年,人口從1600萬增加到5000萬這是很正常的事。
Ⅸ 漢武帝時候人口有多少
漢武帝初年5000多萬,末年2500萬左右
看這里
西漢時期牛耕和鐵器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同時手工業也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尤其紡織業和瓷器製作發達。西漢是中國古代商業非常發達的一個朝代,國家的穩定和交通的發展為商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不僅國內貿易,而且對外貿易也非常發達。通過絲綢之路西漢甚至與古羅馬、印度等國家有間接的貿易關系。西漢文化對東亞和東南亞國家的影響深刻,越南、朝鮮、日本等國家都接受西漢文化的影響。 秦代末年,由於長期戰亂,人口下降。到漢武帝即位時,西漢人口已經上升到5000多萬。但是到武帝末年,由於長期的軍事行 動,人口降到武帝初年的一半。武帝之後,繼任者吸取了教訓,採取了相當緩和的政策。至漢平帝時,人口已經達到5960萬。
本秦京師為內史,分天下作三十六郡。漢興,以其郡太大,稍復開置,又立
諸侯王國。武帝開廣三邊。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
一,訖於孝平,凡郡國一百三,縣邑千三百一十四,道三十二,侯國二百四十一。
地東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萬三千三百六十八里。提封田一萬萬四千五百一十三
萬六千四百五頃,其一萬萬二百五十二萬八千八百八十九頃,邑居道路,山川林
澤,群不可墾,其三千二百二十九萬九百四十七頃,可墾不可墾,定墾田八百二
十七萬五百三十六頃。民戶千二百二十三萬三千六十二,口五千九百五十九萬四
千九百七十八。漢極盛矣。
<漢書 地理志>
更詳細資料看這里
http://www.xuyongbo.com/blog.asp?id=77
<漢書 地理志>
http://guoxue..com/page/babacae9/37.html
Ⅹ 漢朝人口具體描述
漢朝人口情況的具體描述:
1、西漢初期人口數據在1500萬1800萬之間;
2、此後由於奉行黃老政治,與民生息,人口數量大幅提升。據《漢書》記載,公元2年西漢的戶數為1235.6490萬,口數為5767.1401萬;
3、由於中國歷史早期農業發展集中在黃河流域,故西漢人口密度分布極不均勻。以淮河、秦嶺為界,北方人口約八成,南方人口不足兩成。首都長安周圍人口密度達每平方公里1000人左右;
4、西漢末年,烽火遍地,自然災害頻發,人口數再次銳減;
5、東漢明帝時,全國人口數量僅3500萬左右。後人口開始恢復;
6、永和五年,全國有戶969.8630萬,口4915.0220萬。至157年,全國有戶1067.7960萬,口5648.6856萬,大致恢復至西漢極盛時期;
7、後中原人口為躲避戰火向長江流域遷徙,南方人口升至全國四成之後由於三國時期的戰亂,到晉朝初期,全國人口又只有160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