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鳳院村人口多少
Ⅰ 廣東的特產是什麼
廣東各城市,土特產好多,無法一一寫上來........
廣州特產大全
芳村區:、花地楊桃、茶沙欖
花都區
京塘蓮藕、炭步香芋頭,琺琅製品。
北興鎮京塘村:京塘蓮藕。
炭步鎮:炭步香芋頭。
赤坭鎮西蓮塘村:蓮藕。
番禺區
新墾蓮藕,萬頃沙香蕉、大蕉和粉葛,大石慈菇和荸薺,潭洲白蕉,大石腐乳。
大石腐乳:產於大石鄉。創始於清初。產品甘香、幼滑。
市橋:鮮蝦抽(醬油)、番禺排粉。
韋涌:鳳眼果。
南村鎮:南村紅茶、七星泉米粉,「南村刺綉」。
南村鎮梅山村:「金山豆角」是廣東省優質白皮豆角,遠銷海外。
黃閣鎮:黃閣青瓜、「蕉門紅」甘薯、大井番石榴。
萬頃沙鎮:過山香蕉、紅嘴綠鸚哥大蕉、無渣粉葛。
橫瀝鎮:「義沙粉葛」。
潭洲鎮:潭洲白蔗。
欖核鎮:石前沙粉葛。
大石鎮:大石腐乳
從化市
荔枝、白田崗桂味、荔枝幹、荔枝酒。
從蜂蜜:荔枝蜜與鴨腳木蜜(即冬蜜)為最著名。
荔枝蜜質純濃稠,香醇甜醉,沁人心肺,營養獨特,令人百飲不厭,有蜜糖之王的美稱。
冬蜜則醇甜稍淡,具清熱解毒之功效,嬰兒多飲,對解除扁桃腺炎及瘡疹有獨到效果。
街口鎮鳳院村:鳳院三華李、柑橙。
溫泉鎮:蜂蜜、荔枝幹
呂田鎮桂峰村:桂峰茶。
太平鎮錢崗:錢崗糯米慈荔枝,以果大、肉厚、香甜、清爽馳名。
龍潭鎮:龍潭三黃雞、西山紅芋。
增城市
「西園掛綠」荔枝、絲苗米、烏欖
荔城鎮:掛綠荔枝。
荔城鎮上蓮塘村:烏欖。
荔城鎮橋頭村:掛綠荔枝。
石灘鎮:石灘韭黃。
沙埔鎮:三月紅荔枝。
仙村鎮岳湖村:甜眼荔枝。
永和鎮:賢江糯米慈荔枝、永和白欖。
朱村鎮:增城絲苗米、糯米慈荔枝、桂味荔枝。
朱村鎮橫?:荔枝品種繁多,是著名荔枝之鄉。
鎮龍鎮:絲苗米、糯米慈荔枝、油欖。
福和鎮茅田:荔枝、果蕉。
派潭鎮:涼粉。
派潭鎮七境:七境絲苗米馳名中外。
小樓鎮東境:吊柵冬瓜外銷。
小樓鎮臘圃:臘圃白菜乾、涼粉草。
花地甜楊桃:產於廣州市效區花地。
熟果汁多,味甜蜜,微酸,肉質爽脆嫩滑,十分可口,尤以果肉飽滿,紅肉青皮,果肉似紅黃二色互相滲透,果核最邊處為青色,果心有白色的核的「紅果」為最佳品。栽培歷史已有2000年左右,果實除生食外,並有葯用價值,可治風濕,止渴生津。
沙河粉:為特製的薄片粉,產於沙河鎮。
Ⅱ 廣州從化有什麼文化或歷史
一、文化
1、語言文化
從化習慣講從化本地話,從化本地話又稱從化廣州話,屬粵語的次方言,因靠近廣州,與廣州話相似,是從化主要方言。
2、歷史遺跡
從化區眾多的歷史村鎮,體現了客家文化和嶺南文化融合交匯。規劃重點保護從化市東風殷家莊、大墩村、鳳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鍾樓村、木棉村、錢崗村等歷史村鎮,保護廣裕祠、鄧氏祠堂、從化學宮大成殿等歷史村鎮中典型的祠堂、民居,維系傳統聚落的格局和風貌。
二、歷史
明弘治二年(1489年),由番禺劃地設置從化縣,隸屬廣州府。清襲明制,從化縣隸屬廣州府。1936年,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
1938年,從化縣隸屬廣東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45年,從化縣再次劃歸廣東省第一行政督察區管轄。一年後改隸屬廣東省政府專員公署直屬督察,至1949年。
1949年10月13日,從化縣解放,隸屬廣東省北江臨時行政委員會。1953年3月,劃歸粵北行政區(後稱韶關專員公署)。1958年10月,從化、佛岡兩縣合並為從化縣,仍屬韶關專員公署。1959年1月,改屬佛山專員公署。
1960年9月,改屬廣州市。1961年4月,從化、佛岡重新分為兩個縣,各轄原有地域,從化縣仍屬廣州市。1994年3月,從化撤縣設市,屬廣州市代管。
2014年1月,撤銷從化市,設立廣州市從化區。
(2)從化鳳院村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從化的旅遊景點:
1、流溪河發源於轄區內東北部呂田桂峰山麓,自北向南,蜿蜒貫穿全境,流經呂田、良口、溫泉、城郊、街口、江埔、神崗、太平等地,最後注入珠江。至2004年,沿河已開發的景區有流溪河峽谷漂流景區、流溪河森林公園、黃龍湖森林公園、溫泉風景區、北回歸線標志塔公園等。
2、石門國家森林公園位於從化東北部,是1995年11月經國家林業部批准建立的國家級森林公園,也是林業部批准建立的第一家國際森林浴場
3、黃龍湖森林公園建於1976年,位於從化東北部,公園面積5.39平方公里。黃龍湖原是黃龍帶水庫。
Ⅲ 從化市共有幾個鎮幾個村
截至2019年7月,從化共有5個鎮,221個村。
截至2019年7月,從化區設太平、溫泉、良口、呂田、鰲頭5個鎮以及街口、城郊、江埔3個街道。有行政村221個(含流溪河林場3個),社區47個(2016年,街口街道新增建雲西社區)。區人民政府駐街口街。
從化區地處廣東省中部,廣州市東北面,珠江三角洲到粵北山區的過渡帶,屬廣州市縣級區。區境東面與龍門縣、增城區接壤,南面跟廣州郊區毗鄰,西面和清遠區、花都區交界,北面同佛崗、新豐縣相連。
地理坐標:東經113。17'至114。04',北緯23。22'至23。56'。 全區總面積1974.5平方公里。境內西北到東南最長直線距離約45公里,東北到正南邊最大距離80公里。
(3)從化鳳院村人口多少擴展閱讀:
從化區下轄鎮街的管轄村、社區情況:
1、太平鎮:村委33個(紅石、顏村、錢崗、文閣、影田、分水、高田、秋楓、飛鵝、高埔、屈洞、共星、太平、何家埔、牛心嶺、水南、黃溪、湖田、佛崗、菜地塱、鄧村、神崗、元洲崗、三百洞、西湖、木棉、銀林、上塘、石聯、鍾樓、井崗、蓮塘、格塘),
社區4個(太平、神崗、翠荔、市經濟開發區)
2、溫泉鎮:村委22個(衛東、烏石、雲星、宣星、源湖、龍橋、烏土、龍崗、中田、密石、桃蓮、平崗、南平、新南、石坑、龍新、新田、南星、石南、石海、溫泉、天湖),社區3個(龍崗、溫泉、灌村)
3、良口鎮:村委27個(錦村、溪頭、下溪、團豐、和豐、合群、達溪、赤樹、磻溪、少沙、石嶺、米埔、塘料、高沙、良明、塘尾、良平、良新、聯群、聯平、梅樹、勝塘、長流、石明、樂明、仙溪、北溪),社區1個(良口)
4、呂田鎮:村委21個(塘田、安山、草埔、小杉、魚洞、新聯、聯豐、桂峰、塘基、三村、呂新、蓮麻、呂中、水埔、獅象、竹坑、份田、東聯、東坑、五和、坪地),社區2個(呂田、東明)
5、鰲頭鎮:村委61個(鹿田、潭口、橫嶺、嶺南、新隅、橫坑、西塘、塘貝、鋪錦、汾水、高禾、象新、丁坑、岐田、山心、黃茅、石咀、洲洞、西湖、水西、鳳歧、沙逕、五豐、西山、愛群、西向、上西、下西、烏石、高平、寶溪、官莊、月榮、車頭、龍田、樓星、南樓、
石聯、新村、珊瑚、新圍、龍潭、松園、帝田、大嶺、橫江、民樂、小坑、大氹、務豐、龍角、白石、橋頭、鰲山、黃羅、龍聚、龍星、新兔、白兔、中塘、中心),社區6個(鰲頭、人和、龍潭、民樂、棋桿、明珠工業園)
6、江埔街道:村委21個(鳳院、江埔、江村、高峰、山下、新明、南方、錦一、錦二、錦三、上羅、下羅、和睦、海塱、禾倉、鳳一、鳳二、鵲塱、釣鯉、黃圍、漢田),社區7個(江埔、河東南、河東北、吉星、新星、聯星、沿江南)
7、街口街道:村委9個(雄鋒、城南、街口、團星、城郊、赤草、大凹、沙貝、石潭),社區15個(東成、西寧、新村、鎮安、府前、鳳儀、中田、城內、新城、青雲、育寧、碧溪、荔苑、城西、逸泉)
8、廣州市流溪河林場:村委3個(東星、谷星、溫塘肚)
9、城郊街道:村委24個(新開、大夫田、荷村、三將軍、水坑、坑尾、西和、紅旗、麻一、麻二、麻三、塘下、光聯、白崗、茂新、黃場、矮嶺、左村、城康、光輝、東風、向陽、高步、新星),社區6個(旺城東、旺城西、鎮北、關圍、橫江、北星)
Ⅳ 保利花城紀項目如何
保利花城紀是保利集團親情推出的剛需項目,位於從化區江埔街鳳院村江浦街道,屬於從化十三五規劃中重點發展的未來全配套居住區域。
【項目優勢】
1、業態豐富,包括50棟高層洋房、180套低密度聯排別墅、
2、自身配套完善,項目自建低層商業、部分獨立式商業,規劃有幼、小、初級別教育資源,社區醫療,公交總站、兒童游樂園等
3、戶型緊湊,總價低,小戶型可做三房、四房
4、保利作為央企開發商,品質有一定保證,自持物業,
5、居住舒適度佳,小區為圍合式、半圍合式、點式多樣化規劃布局,保證居住的私密性的同時,充分考慮了通風和採光
【項目劣勢】
1、公路交通尚待完善,門口灌村公路仍為兩車道,等待未來拓寬
2、軌道交通不發達,去到地鐵14號線需要樓巴或公交接駁
3、周邊還較為荒涼
【總結】
保利花城紀目前在售第一期,整體打造剛需實用性居住產品,適合在廣州白雲、花都等地工作的自住,或是在廣州有教育需求的人群,是為數不多在一線城市中購房壓力較小的住宅項目
Ⅳ 御神木的基本信息
名稱:中國「神樹」,也有人稱「御神木」
日本「御神木」
在廣東省廣州市從化縣江埔街鳳院村也有很多樹齡超過百年的神樹,當地人也稱御神木。但最為古老的一棵御神木是位於鳳院村路口進去一兩百米左右的地方就有一棵樹齡超過兩百年的御神木,受當地人敬仰,膜拜。同時也是當地人尋找愛情,遇見命中有緣人的神樹。傳說,只要你給御神木有誠心的上完香後,就在紅布條上寫上自己的心願扔上樹後就一定會實現,扔得越高,實現的幾率也就越大。
Ⅵ 廣州花都區有多少鎮街村和名及人口數要最新。
花都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東連從化,南靠廣州,西鄰三水,西南連南海,北接清遠。總面積968平方千米。總人口94.5萬人(2010年)。
新華街道
雲山居委會、新民居委會、 福寧居委會、新街居委會、紅珠居委會、商南居委會、聚賢居委會、梅園居委會、秀全居委會、培英居委會、富華居委會、寶華居委會、鳳華居委會、金華居委會、松園居委會、 紫薇西居委會、新都西居委會、海關西居委會、京華居委會、茶園南居委會、麗雅居委會、豐盛居委會、華南居委會、湖畔居委會、金聯居委會、光華居委會、天貴居委會、駿威居委會、銀菊居委會、金菊居委會、新街村、大陵村、九潭村、官溪村、大布村、樂同村、岐山村、朱村、馬溪村、田美村、公益村、三東村、蓮塘村、清布村、廣塘村、團結村、東鏡村、石塘村、東莞村、新華村、橫潭村、 五華村、三華村、大華村
梯面鎮
布嶺居委會、民安村、埔嶺村、聯豐村、聯民村、五聯村、紅山村、橫坑村、西坑村
花山鎮
兩龍居委會、東湖村、平東村、龍口村、新和村、小布村、平山村、平西村、洛場村、東華村、永明村、兩龍村、東方村、南村、鐵山村、五星村、和郁村、布崗村、永樂村、花城村、城西村、儒林村、紅群村、源和村、紫西村、福源村、獅民村
花東鎮
推廣居委會、北興居委會、洛柴崗居委會、竹湖居委會、灣弓塘居委會、楊荷居委會、莘塘居委會、半邊山港頭居委會、保良村、石角村、李溪村、鳳凰村、大塘村、永光村、七庄村、山下村、九一村、三鳳村、九湖村、天和村、高溪村、鳳崗村、南溪村、象山村、利農村、秀塘村、河聯村、塘星村、竹湖村、聯安村、珠湖村、元崗村、大東村、陽升村、九子村、農光村、七星村、楊二村、楊三村、鎮東村、北興村、大龍村、京塘村、莘田村、莘田二村、水口營村、港頭村、吉星村、四聯村、望頂村、鴻鶴村、獅前村、楊一村
炭步鎮
炭步居委會、瓦步村、鴨湖村、民主村、水口村、平嶺頭村、朗頭村、東風村、新泰村、橫崗村、步雲村、石南村、石湖村、紅峰村、社崗村、大坳村、布溪村、茶塘村、石湖山村、環山村、三聯村、華嶺村、藏書院村、大渦村、駱村、唐美村、文一村、文二村
赤坭鎮
赤坭居委會、西邊村、珊瑚村、國泰村、東升村、白坭村、心和村、白石村、連珠村、纏崗村、下連珠村、橫沙村、門口坑村、荷塘村、荷溪村、藍田村、鯉塘村、蓮塘村、瑞嶺村、竹洞村、石坑村、赤坭村、豐群村、田心村、黃沙塘村、皇母村、烏石村、劍嶺村、錦山村、集益村、楊屋村
獅嶺鎮
獅嶺居委會、旗嶺居委會、聯星村、馬嶺村、中心村、西頭村、義山村、軍田村、前進村、振興村、聯合村、合成村、益群村、東邊村、石崗村、長崗村、羅仙村、楊一村、楊二村、新揚村、旗新村、新民村、新莊村、瑞邊村、集賢村
雅瑤鎮
雅瑤居委會、岑境村、雅瑤舊村、三向村、 雅瑤新村、鄺家莊村
Ⅶ 從化鳳院古村之歷史典故(二)
本文為鳳院古村之里巷、祠堂篇:
從化鳳院古村規劃嚴謹,共有十餘條呈南北縱向的里巷,每條里巷自成一統,其間並無東西橫向的巷道溝通。從西往東,十餘條里巷分別名為和風里、寧樂里、松樹里、源隆里、泗源里、福壽里、太和里、舊屋第、上馬石、中心巷、和鳴巷和安福里。
其中,和風里、寧樂里均為位於鳳院古村門樓西面,屬於宋朝末年建村之初便建立的古巷(寧樂里古稱寧樂鄉,是宋朝便已存在的從化地名)。而鳳院古村門樓東面的十條里巷,則大部分為明清時期修建的村巷。
史書記載以及村民口述,鳳院古村原有七間祠堂,從西邊往東依次為:田石公祠、雲林公祠、樵隱公祠(現已消失)、京恩公祠(耕隱公祠)、雲麓公祠、月竹公祠、渤海大宗祠,是從化所有鄉村之中祠堂修建最早、修建最多的一個村。
鳳院村的祠堂大部分為官樣歇山頂式祠堂,這些祠堂皆為歐陽氏族人在科舉考試中登第、仕官還鄉而建。村裡有進士牌坊一座(位於月竹公祠內)、一對旗桿夾(位於雲林公祠門前)。據村民回憶,解放前後,曾見過有各類功名旗桿夾近十對,後來陸續消失了。
這些祠堂均為三進布局,進門為花崗岩石階,祠堂屋檐上檐板均為木雕,木件寬大,木雕細而變化萬千,尤其祠堂建築中封檐板上刻畫人物故事,如古代戲劇場景最為別致,且數量甚多,各種嶺南風情畫雕刻一氣呵成!門樓刻有每個祠堂名,左右為祠堂自身一幅對聯。首進兩邊為廂房,過天井,有活動的場所。二進為中廳,是當年族人舉行祭祀喜慶或議事聚會的地方。堂廟軒昂,庭院寬敞,梁架雕鏤精細,堂中各種木雕石刻栩栩如生,玲瓏剔透,為木刻精品。三進廳堂後面,是族親供奉的祖先牌位,是各種重點祭祀活動的主要場所。各進廳堂屋頂上的陶塑瓦脊,兩側的鰲魚灰塑,既是建築的標志,更有避雷的作用。
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古村的宗祠。
一、渤海大宗祠:位於鳳院古村門樓東面,靠近榕樹頭的位置,位於和鳴里(巷)與安福里(巷)之間,為三進官樣歇山頂式祠堂,建於明朝洪武年間,距今六百餘年。該祠堂向來是供奉該村一世祖至七世祖的宗祠,更是明清及民國初年鳳院古村歐陽族人舉辦冬祭的場所。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該祠被拆毀了第一進、第二進,現僅存第三進的一部分。
(一)大宗祠冬祭:每年冬至,按照農村慣例舉行祭祖大典,凡年滿花甲的老人,科舉中式功名的新貴,出外當官告老還鄉的鄉賢,民國後畢業的中學生和鄉保甲長,均聚集在渤海大宗祠。冬祭也成為邑人衣錦還鄉的風光場面之一。按輩分和長幼次序排隊,由新科功名或畢業生主祭,宣讀祭文。行跪拜大禮,共舉杯,齊飲勝,美食一頓,比過年還要豐盛
(二)渤海大宗祠祭冬聯:
律應黃鍾韻葉笙歌頻奏格
梅呈白玉香飄俎豆大居歆
序昭穆於一堂濟濟蹌蹌共慶珠聯璧合
祀祖宗於亞歲雍雍肅肅咸思木本水源
二、月竹公祠:位於渤海大宗祠西面,位於中心巷與上馬石(里巷)之間,為三進官樣歇山頂式祠堂,建於明朝(一說是建於1396年,明朝洪武年間,但當時月竹公年僅24歲。具體建祠年份尚待考證)。該祠堂主要供奉該村八世祖月竹公。
歐陽瑀光,字仲輝,號月竹,後世稱為月竹公,據說黎民表曾為月竹公祠橫匾題字(故,月竹公祠真正的修建時間或肯定在黎民表逝世的1581年之前)。月竹公(1372-1427),享年五十六歲,生八子三女。八子分別為:祖煚(石田)、祖晃(日巨光組成的繁體字不知是否為「晃」字,月溪)、祖昶(松軒)、祖逵(谷隱)、祖銘(逸庵)、善平(松溪)、祖修(東溪)、善昌(盤谷)。長女嫁麻村李亮,次女嫁鄧村鄧瑜。
月竹公之玄孫、石田公之孫——歐陽勁,明萬曆丙戌年(1586年)進士,初為福建莆田縣縣令、官至大理寺評事,曾任欽差大臣陪同皇後前往南海神廟祭神。月竹公祠內至今仍有歐陽勁之進士牌坊一座。
歐陽勛,歐陽勁之兄,同樣為月竹公之玄孫、石田公之孫。明隆慶己巳年,補邑諸生、恩選入太學,1569年貢舉,光澤主簿、南昌府經歷(掌管文書)。
三、雲麓公祠:位於月竹公祠西面,位於上馬石(里巷)與舊屋第(里巷)之間,為三進官樣歇山頂式祠堂,建於明朝,該祠堂主要供奉該村八世祖雲麓公,現為鳳院古村中式婚宴、敬老宴等主要場所。該祠堂門前廣場,也是鳳院村春節擲彩門民俗活動的舉辦場所。
歐陽瑗光,號雲麓,字日輝,後世稱為雲麓公。此公(1362-1428),享年六十七歲,生七子:祖昊、祖衡、祖智、祖昌、祖謙、祖信、祖和。雲麓公之孫、祖信第三子——歐陽佐,明成化乙酉年(1465年)舉人,曾仕賓州同知(正五品),後轉廣西中軍經歷、都司經歷(經歷即掌管文書)。故,雲麓公祠真正的修建時間或在1465年左右。民國名人,曾任從化縣長的歐陽磊(1892—1967),也是雲麓公直系後裔。
雲麓公祠門前,曾建有代表高中功名的旗桿夾若干對。目前,祠內還鑲嵌著清朝同治七年(1868年)重修宗祠的碑記。
四、京恩公祠(耕隱公祠):位於雲麓公祠西面,位於舊屋第(里巷)與太和里(巷)之間,為三進官樣歇山頂式祠堂,建於明朝(建祠年份尚待考證)。該祠堂主要供奉該村九世祖耕隱公,原為耕隱公祠,後世改稱為京恩公祠。該祠年久失修,破損嚴重,石柱和牆體有傾斜危情。
歐陽祖信,號耕隱,為雲麓公之子,也為明成化乙酉年舉人歐陽佐之父。故,京恩公祠真正的修建時間或在1465年左右。
五、雲林公祠:位於京恩公祠西面,松樹里(巷)與源隆里(巷)之間,最靠近鳳院古村門樓。為三進官樣歇山頂式祠堂,建於明朝(建祠年份尚待考證),門前尚殘存一對旗桿夾。該祠堂主要供奉該村八世祖雲林公。雲林公祠長約80米,寬約30米,總面積約為2268平方米,為廣州罕見大宗祠,同時也為從化面積第一大的祠堂。在明清乃至解放前後,該祠堂多用作鄉村私塾以及學校。
歐陽瑞光,號雲林,後世稱雲林公。雲林公(1366—1440),享年七十五歲,生七子,存五子:祖舜、祖深、祖厚、祖聚、祖華(祖集、祖皋,此二子夭折早逝)。另生一女,嫁馬場田李洪。
歐陽潢、歐陽暉父子。歐陽暉乃是歐陽潢之子,明萬曆庚子經魁,即1600年舉人,任臨賀縣令擢南京刑部主事、香河縣令、南族譜記載,歐陽京錦衣衛知事(臨賀縣後改名稱賀縣,治所在今廣西賀州市賀街鎮)。追贈大司寇敕祀忠義祠。歐陽潢,乃雲林公第五子——九世祖歐陽祖華(號東軒)之後。明隆慶庚午登賢書謁(鄉薦,謁選)、一說他曾是1570年舉人,歸安縣教諭、南靖知縣,以子(歐陽暉)有功,誥贈進階承德郎(正七品待遇)。
綜上所述,雲林公祠修建年代很可能在1570年前後或1600年前後。
六、石田公祠:位於雲林公祠和鳳院古村門樓西面,和風里(巷)與寧樂里(巷)之間。為兩進祠堂,建於明朝(建祠年份尚待考證)。該祠主要供奉九世祖石田公。
歐陽祖煚(號石田),八世祖月竹公歐陽瑀光之長子,生卒年不詳,約1390年至1460年之間。明萬曆丙戌年(1586年)進士歐陽勁,明隆慶己巳年(1569年)貢舉歐陽勛,均為石田公之孫。
在漫長的歲月里,鳳院古村依託門樓、巷樓以及祠堂建築,逐漸形成了從化最豐富的鄉村楹聯文化。我們將陸續為大家娓娓道來。
Ⅷ 從化市歷史的古跡
東風殷家莊、大墩村、鳳院村、大江浦村、松柏堂、鍾樓村、木棉村、錢崗村等歷史村鎮。
廣裕祠、鄧氏祠堂、從化學宮大成殿、五嶽殿、先師殿、西溪祖祠、大江埔祠堂群和太平紅石禮堂等歷史村鎮中典型的祠堂、民居。
呂田鎮獅象岩新石器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