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寧有多少人口
⑴ 清苑縣有多少行政村,面積和人口分別是多少
清苑縣位於河北省中部,西倚太行山,東臨白洋淀,東、南、北三面環保定市區,總面積954平方公里,耕地6.37萬公頃,轄19個鄉鎮,319個行政村,總人口67萬人。
⑵ 清原縣有多少人口
清原滿族自治縣隸屬遼寧省撫順市,面積約4000平方公里,鄉村總人口約26萬人。位於撫順市北端,東與吉林省東豐縣、梅河口市、柳河縣毗鄰,南與新賓滿族自治縣接壤,西與撫順縣、鐵嶺縣交界,北與西豐縣、開原市相連。地處東經124°20′至125°29′,北緯41°48′至42°29′之間。全縣下轄9個鎮、5個鄉:清原鎮、紅透山鎮、草市鎮、英額門鎮、南口前鎮、南山城鎮、灣甸子鎮、大孤家鎮、夏家堡鎮、土口子鄉、北三家鄉、敖家堡鄉、大蘇河鄉、枸乃甸鄉。有漢、滿、蒙、回、朝鮮等13個民族。縣人民政府駐清原鎮。
⑶ 三明市寧化縣有多少人口
寧化縣位於福建省西部,北緯25°58′-26°40′,東經116°22′-117°02′。總面積3381.3平方千米。2007年末,戶籍人口31.6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5.37萬人。
⑷ 寧夏的面積有多少人口有多少
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寧夏回族自治區常住人口688.11萬人。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截至2018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下轄5個地級市,共有11個縣,2個縣級市,9個市轄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總面積為6.64萬平方千米。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
(4)清寧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礦產資源:
寧夏回族自治區已査明礦產資源量位列全國前十位的有8種:煤第六位,鎂第三位,冶金用石英岩第五位,冶金用砂岩第八位,水泥配料用板岩第二位,磚瓦用黏土第六位,建築用輝綠岩第四位,石膏第七位。
教育事業:
截至2017年底,寧夏回族自治區各級各類學校3406所(含小學教學點552所),教職工104220人。全年全區學前教育毛入園率81.46%,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93%,初中階段毛入學率107.04%,高中階段毛入學率90.33%。
⑸ 甘肅青海寧夏三省共計有多少人口
甘肅省總人口(Total Population)
2637.00萬人(2018年)
青海省總人口(Total Population)
603.00萬人(2018年)
寧夏回族自治區總人口(Total Population)
688.00萬人(2018年)
⑹ 寧夏總共有多少人口
寧夏是中國回族最大的聚居地,回族人口約占自治區總人口的1/3,佔全國回族人口的1/5。回族主要分布在固原市和吳忠市,其回族人口占寧夏回族人口的80%以上。 寧夏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南部次之,中部最少。銀川市、石嘴山市、固原市、吳忠市人口密度分別為260.5人/平方千米、150.4人/平方千米、110.1人/平方千米、65.9人/平方千米。人口密度最大的為石嘴山市,高達601.6人/平方千米,最小的為鹽池縣,僅22.5人/平方千米。2003年寧夏人口狀況:2003年末寧夏總人口580.3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10.95 ‰,出生人口9.03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5.68‰,比上年下降0.74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72萬人,人口死亡率為4.73‰。其中回族人口 202.5多萬,約佔全區總人口的34.9%,約佔全國回族人口的1/6,是我國最大的回族聚集區。散居的少數民族有33個,共2.8萬人,約佔全區總人口的0.5%。2004年寧夏人口狀況:據人口變動情況抽樣調查,2004年全區出生人口9.0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5.97‰,比上年上升0.29個千分點;死亡人口2.8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4.79‰;人口自然增長率11.18‰,全年凈增人口6.53萬人,年末總人口587.71萬人,其中:回族206.49萬人,漢族377.42萬人。2004年末,納入統計制度的全區城鄉就業人員達298.8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4萬人,增長2.5%。城鎮單位在崗職工59.2萬人,比上年末凈減少1萬人,下降1.7%。其中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單位在崗職工人數37.9萬人,比上年減少1.6萬人;集體單位在崗職工人數1.8萬人,減少 0.4萬人;其他經濟類型單位在崗職工人數19.5萬人,比上年增加1萬人。城鎮私營企業和個體從業人員27.7萬人,比上年末增加7.1萬人。鄉村從業人員209.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萬人。2004年全區已登記失業人員中通過疏導實現就業和再就業的人數4.9萬人,比上年增長8.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人數4.1萬人,登記失業率4.5%。(摘自:《寧夏2004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⑺ 清朝有多少人口
清朝的人口數也是歷代王朝最高,清代人口至十八世紀末,已達到三億以上,晚清時突破四億。
清朝時期,統一多民族國家得到鞏固和發展,清朝統治者統一蒙古諸部,將新疆和西藏納入版圖,積極維護國家領土主權的完整。
乾隆年間,中國作為統一的多民族世界大國的格局最終確定。極盛時期的清朝,西抵蔥嶺和巴爾喀什湖,西北包括唐努烏梁海,北至漠北和西伯利亞,東到太平洋(包括庫頁島),南達南沙群島。包括50多個民族,國家空前統一。
(7)清寧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滿族在關外已然推行「剃發易服」政策。對被征服的漢人一律強令改變發式、更換服裝,投降的明朝將士也必須剃發易服,作為臣服的標志。
清兵入關時曾頒發「剃發令」,因引起漢人的不滿和反抗,於是公開廢除此令。1645年,清兵進軍江南後攝政王多爾袞提出重新頒發「剃發令」。
此起彼伏的斗爭歷經幾十年,最終結果是滿族統治者取得勝利,漢族大部分生者都剃發結辮,改穿滿族衣冠;堅持不願改換衣冠者要麼逃到海外,要麼遁入空門,帶發修行 。
針對當時各地漢人的抗爭此起彼伏的情況,當時的陳名夏曾說過:「留發復衣冠,天下即太平」。然而不久他就因為說了這句話而被滿門抄斬。
⑻ 寧夏共有多少人口
寧夏常住人口612.65萬人,回族214.1萬人,滿族2.8萬人、蒙古族6136人、東鄉族1124人,土家族936人,壯族650人、苗族532人、藏族498人、朝鮮族415人、土族363人、黎族344人、維吾爾族286人、錫伯族247人、侗族193人、
⑼ 寧夏有多少人口,面積多大
截止2019年,人口數量:694.66萬人,面積:66400 km²。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內陸地區,東鄰陝西,西、北接內蒙古,南連甘肅,寧夏回族自治區總面積6.64萬平方公里,位於四大地理區劃的西北地區。
寧夏地形從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丘陵溝壑林立,地形分為三大板塊:北部引黃灌區、中部乾旱帶、南部山區。寧夏地處黃河水系,地勢南高北低,呈階梯狀下降,全區屬溫帶大陸性乾旱、半乾旱氣候。
(9)清寧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行政區劃:
截至2019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市、石嘴山市、吳忠市、固原市、中衛市。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駐銀川市解放西街361號。
寧夏回族自治區位於中國西北部的黃河中上游地區,地處北緯35°14′-39°23′,東經104°17′′-107°39′。東鄰陝西省,西部、北部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部與甘肅省相連。地形南北狹長,南北相距456千米,東西相距約25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