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
『壹』 游泳時一般在水裡待的時間不能超過幾個小時
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
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
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
(1)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擴展閱讀
游泳其他注意事項
1、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
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月經期間均不宜游泳。
2、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3、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飯後、空腹、飲酒不宜游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游泳
『貳』 游泳游多長時間最好
如果是不休息連續游,一般40-60分鍾即可,游的太多消耗的體能也多,不利身體恢復和能量供給,這樣會影響精神狀態;如果是邊游邊玩,一般也不要超過2小時,時間長了對皮膚不好,因為水裡的「東西」太多。
『叄』 游泳一般游多久合適
一般情況下游泳40分鍾左右比較合適。具體原因如下:
1、游泳40分鍾左右既能達到減肥健身的目的,又不會使人身體過於疲憊以致出現副作用。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身體內部的糖和脂肪。在前20分鍾左右的時間里,運動會優先選擇消耗身體里的糖分,所以如果僅僅運動這點時間是沒法達到減肥效果的;而等到20分鍾以後,糖分消耗完畢,才會開始消耗脂肪。所以想要健身減肥,游泳一定要超過30分鍾。
2、由於室內游泳池內的水中消毒劑較多,容易對眼睛和喉嚨造成傷害,所以在室內游泳池游泳時要盡量控制好時間,不要游泳時間過長,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3、因為游泳時人的身體會大量散熱,且人體在水中的散熱速度要遠比在空氣中快。所以如果在水裡泡的時間過長,容易使人體溫下降過快。
(3)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擴展閱讀:
游泳注意事項:
1、必須在家長(監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小孩忌)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月經期間均不宜游泳。
3、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飯後、空腹、飲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體驗一下水溫,如果有過冷或者過熱的水溫時盡量不要急於下水。池水的水溫對血液循環、心臟、血壓、呼吸、新陳代謝、人體皮膚、肌肉都有影響。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備活動,熱身10到15分鍾,活動關節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則突然進行較劇烈的活動,容易使肌肉受傷或發生其他意外。可採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運動。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強烈打擊。
9、游泳時,需要注意保護眼睛、防止曬傷、注意退潮時間等。
10、游泳後,要用干凈水把全身再沖洗一遍,以免傳染疾病。
11、游泳後,可以通過補充運動飲料、放鬆訓練、調試呼吸、催眠暗示、心理調節、按摩恢復、水中漫遊等手段恢復體力。
12、潛在危險有腿抽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耳痛、耳鳴、腹痛、腹脹、眼睛癢痛等。
13、易發疾病有結膜炎、中耳炎、鼻竇炎、咽喉炎、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吸入性肺炎等。
14、忌長時間曝曬游泳。長時間曝曬會產生曬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稱日光灼傷。為防止曬斑的發生,上岸後最好用傘遮陽,或到有樹陰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護皮膚,或在身體裸露處塗防曬霜。
15、忌不做准備活動即游泳。水溫通常總比體溫低,因此,下水前必須做准備活動,否則易導致身體不適感。
16、忌游泳後馬上進食。游泳後宜休息片刻再進食,否則會突然增加胃腸的負擔,久之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17、忌游時過久。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
18、忌飯前飯後游泳。空腹游泳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會在游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游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
19、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時,切忌貿然下水。凡水域周圍和水下情況復雜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20、忌空腹游泳。很多愛好游泳的人們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游泳上岸之後,都會感覺飢腸轆轆,渾身乏力,這是因為游泳是一項重體力運動項目,四肢肌肉活動的幅度大,會消耗人體的大量能量、熱量。
如果我們在空腹時去游泳,會造成身體血糖過低,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險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為空腹,血糖低,體能消耗大,特別容易在水中出現肌肉顫抖、頭暈眼花、虛脫、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適當的補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類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21、忌生理期游泳。來月經的女生就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了,因為來月經期間,病菌容易通過水進入子宮、輸卵管等處,引起感染,導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或者經期延長。
『肆』 游泳應該游多長時間算是正常
建議每次游泳1-1.5小時,最長不要超過2小時。如果想健身減肥的話,最好能不停頓來回遊,不要光顧著泡水不動,一般來說最適合的運動量是每次1000-2000米,但也要看自己的體力和游泳技術,游到渾身無力是過量了,分次循序漸進吧。
『伍』 游泳時一般在水裡待的時間不能超過幾個小時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10
『陸』 在水中游泳通常多久時間需要上岸休息
在水中游泳通常30分鍾需要上岸休息。
游泳是一種活動量較大的運動,在水中每呆半個小時左右,就要上岸休息一會兒。同時,每次游泳持續時間也不宜過長(尤其在水溫較低的水域),一般應控制在2小時以內為好。不然的話,肌肉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容易引發小腿抽筋等不良情況。
游泳的注意事項
1、不能隨意跳水。跳水前一定要弄清楚該水域的水深和水底情況,防止發生碰傷等意外。同時要注意避免腹部直接受水面的強烈沖擊。還要注意保護好耳朵:因為耳朵遭到水強烈的沖擊,輕者使鼓膜往裡凹陷,重者可破裂而影響聽力。
2、密切觀察天氣變化。夏季氣候多變,尤其是午後常有雷陣雨出現。在游泳過程中突然遇到烏雲密布、雷聲大作時,就要及時上岸回家。如離家較遠,眼看暴雨就要來臨時,應就近找個避雨的地方。特別要提醒的是:如果雷陣雨出現在你游泳水域的上游,也要記住及時上岸,防止上游洪水突發下來把人沖走。
『柒』 游泳時間不能超過多久
游泳時間不能超過45分鍾。游泳時間最好控制在30~45分鍾,水溫越低游泳時間越要壓縮,尤其是體質比較虛弱者更應多加註意。
即使體力允許,也應在半小時左右上岸休息一下,並補充一些水分,可適當攝入運動型飲料。
一旦在游泳過程中感覺有不適症狀,應立即上岸,擦乾身上的水,適當曬曬太陽,待身體暖和後盡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動過速、肌肉勞損等病症的發生。
游泳應注意方面如下:
1、游泳應注意水溫。
有人在水中時間太久,機體長時間受到冷刺激,還會引起胃腸強烈痙攣而發生腹痛等不良症狀。
2、游泳前需要熱身,防止肌肉抽搐,同時避免溫差帶來的頭暈和休克。
過飢、過飽的情況下不要游泳,老人在飢餓狀態下運動易發生低血糖,過飽鍛煉會影響胃腸供血,腹壓增高還可能發生急腹症。
建議飯後1~2小時之間游泳。當下季節游泳要注意防曬,以免引起急性皮炎。
另外,老人不宜逞強,別做潛水、憋氣動作,以防肺壓增大,加重心臟負擔。游泳後,記得漱口和洗澡,避免池水中細菌侵入身體以及消毒液對皮膚的刺激。
(7)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擴展閱讀
①.游泳應注意水溫
在戶外游泳時,雖然長時間在水裡浸泡身體不會覺得熱,但頭部在水面上連續幾個小時受到太陽的暴曬,其溫度有時能增高到39℃以上,再加上游泳者體力消耗使排汗不暢。
這樣不僅達不到消暑作用,反而容易引發中暑,出現頭痛、眩暈、乏力、動作不協調,嚴重者則會出現意識障礙、昏迷等日射病表現。
再者,水溫一般比皮膚溫度低,游泳者下水後,體表熱量在短時間內大量散發,人體會出現保護性反應,通過收縮血管及關閉汗毛孔來調節體溫。
所以初下水時,皮膚會發白,在水中游一段時間後,血液循環加快,熱量逐漸增多,皮膚會由白變紅,機體稍感暖和,這時人在水中可維持一段時間進行活動。
若是在水裡時間過長,身體產生的熱量趕不上在水中散失的熱量,體溫調節功能遭到破壞,會出現動脈收縮和小靜脈擴張,使血液停滯在皮下靜脈內。
造成皮膚青紫、嘴唇發黑,身上起雞皮疙瘩,同時還會因為肌肉疲勞、乳酸聚積過多而引發腿抽筋,甚至因此發生溺水等意外事件。
此外,有人在水中時間太久,機體長時間受到冷刺激,還會引起胃腸強烈痙攣而發生腹痛等不良症狀。
②.游泳時間不宜過長
有些人在水裡一泡就是數小時甚至大半天,認為時間越長越能鍛煉身體,更有利於避暑降溫。殊不知,游泳時間太長不但對健康無益,有時還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室內泳池所使用的自來水供水系統大都採用氯消毒,人們游泳時,直接與氯接觸,這種物質會從水中揮發並直接被皮膚吸收。
短時間少量氯的吸入對人體無大影響,但長時間泡在水中,氯元素過多對人體健康沒有好處。
同時,室內泳池遊人繁雜,難免會將皮膚排泄物、脫落的毛發、鼻涕,甚至尿液及泳衣染料等帶入水中,受污染的水可導致眼、鼻、耳、喉、皮膚、胃腸道、生殖系統等疾病。
尤其是小孩子,抵抗能力較弱,如果在水裡待的時間過長,就較容易被水中污物及病菌侵襲而得病。
所以,兒童游泳時間更要注意適度,游泳後一定要用流動水徹底沖洗全身,以保持皮膚清潔衛生。
長時間待在水中(包括室內泳池),特別是在較涼的水中游泳,對身體不一定有好處,有時還可能會適得其反。
因此,專家提醒人們:在戶外游泳時,應選擇早上或傍晚進行,避免火辣辣的太陽直照頭面,並且每隔幾分鍾就應該用水把頭部浸濕,防止頭部溫度過高。
同時,游泳時間最好控制在30~45分鍾,水溫越低游泳時間越要壓縮,尤其是體質比較虛弱者更應多加註意。
即使體力允許,也應在半小時左右上岸休息一下,並補充一些水分,可適當攝入運動型飲料。
一旦在游泳過程中感覺有不適症狀,應立即上岸,擦乾身上的水,適當曬曬太陽,待身體暖和後盡快穿好衣服,以防感冒、心動過速、肌肉勞損等病症的發生。
③.體力勞動後不宜立即游泳
許多人剛幹完體力活,在汗流浹背的情況下,為了貪圖一時痛快,就一頭扎進水中,自以為游泳、洗澡、消暑三不誤。
殊不知,這樣做雖然使人一時涼爽舒服,但對體能恢復和身體健康都沒有好處。
這是因為人在體力勞作過程中機體能量消耗多,全身新陳代謝旺盛,血液流動加速,體內產熱量大增,皮膚中的毛細血管擴張,汗毛孔也張開,出現大量排汗,以利體熱及時散發。
如果勞動後立即入水游泳,皮膚受到冷水刺激,毛細血管驟然收縮和汗毛孔關閉會影響體熱的正常散發。所以,許多人雖然在游泳時覺得涼爽,但過後不久反而會感到更加悶熱不適。
再者,體力勞動時肌肉緊張,心率明顯加快,體力被大量消耗,使人感到疲勞。當勞動結束時,雖然肌肉緊張和心率有所緩解,但仍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水平。
『捌』 游泳一般游多久比較好
一般情況下游泳40分鍾左右比較合適。具體原因如下:
1、游泳40分鍾左右既能達到減肥健身的目的,又不會使人身體過於疲憊以致出現副作用。因為在運動過程中消耗的能量主要是身體內部的糖和脂肪。在前20分鍾左右的時間里,運動會優先選擇消耗身體里的糖分,所以如果僅僅運動這點時間是沒法達到減肥效果的;而等到20分鍾以後,糖分消耗完畢,才會開始消耗脂肪。所以想要健身減肥,游泳一定要超過30分鍾。
2、由於室內游泳池內的水中消毒劑較多,容易對眼睛和喉嚨造成傷害,所以在室內游泳池游泳時要盡量控制好時間,不要游泳時間過長,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3、因為游泳時人的身體會大量散熱,且人體在水中的散熱速度要遠比在空氣中快。所以如果在水裡泡的時間過長,容易使人體溫下降過快。
(8)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多少擴展閱讀:
游泳注意事項:
1、必須在家長(監護人)的帶領下去游泳。單身一人去游泳最容易出問題,如果你的同伴不是家長(成年人),在出現險情時,很難保證能夠得到妥善的救助。(小孩忌)
2、身體患病者不要去游泳。中耳炎、心臟病、皮膚病、肝、腎疾病、高血壓、癲癇、紅眼病等慢性疾病患者,及感冒、發熱、精神疲倦,身體無力都不要去游泳,因為上述病人參加游泳運動,不但容易加重病情,而且還容易發生抽筋、意外昏迷,危及生命。傳染病患者易把病傳染給別人。另外女同學月經期間均不宜游泳。
3、參加強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後,不能立即跳進水中游泳,尤其是在滿身大汗,渾身發熱的情況下,不可以立即下水,否則易引起抽筋、感冒等。
4、感冒、生病、身體不適或虛弱、飯後、空腹、飲酒不宜游泳。
5、被污染的(水質不好)河流、水庫、有急流處、兩條河流的交匯處以及落差的河流湖泊,均不宜游泳。一般來說,凡是水況不明的江河湖泊都不宜游泳。惡劣天氣如雷雨、刮風、天氣突變等情況下,也不宜游泳。
6、在入水之前最好先體驗一下水溫,如果有過冷或者過熱的水溫時盡量不要急於下水。池水的水溫對血液循環、心臟、血壓、呼吸、新陳代謝、人體皮膚、肌肉都有影響。
7、下水前要先在岸上做准備活動,熱身10到15分鍾,活動關節以及各部位肌肉。否則突然進行較劇烈的活動,容易使肌肉受傷或發生其他意外。可採用高抬腿、蹲下起立等四肢運動。
8、不要跳水,避免腹部和睾丸直接受到水面的強烈打擊。
9、游泳時,需要注意保護眼睛、防止曬傷、注意退潮時間等。
10、游泳後,要用干凈水把全身再沖洗一遍,以免傳染疾病。
11、游泳後,可以通過補充運動飲料、放鬆訓練、調試呼吸、催眠暗示、心理調節、按摩恢復、水中漫遊等手段恢復體力。
12、潛在危險有腿抽筋、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胸悶、耳痛、耳鳴、腹痛、腹脹、眼睛癢痛等。
13、易發疾病有結膜炎、中耳炎、鼻竇炎、咽喉炎、接觸性皮炎、過敏性皮炎、吸入性肺炎等。
14、忌長時間曝曬游泳。長時間曝曬會產生曬斑,或引起急性皮炎,亦稱日光灼傷。為防止曬斑的發生,上岸後最好用傘遮陽,或到有樹陰的地方休息,或用浴巾在身上保護皮膚,或在身體裸露處塗防曬霜。
15、忌不做准備活動即游泳。水溫通常總比體溫低,因此,下水前必須做准備活動,否則易導致身體不適感。
16、忌游泳後馬上進食。游泳後宜休息片刻再進食,否則會突然增加胃腸的負擔,久之容易引起胃腸道疾病。
17、忌游時過久。皮膚對寒冷刺激一般有三個反應期。第一期:入水後,受冷的刺激,皮膚血管收縮,膚色呈蒼白。第二期:在水中停留一定時間後,體表血流擴張,皮膚由蒼白轉呈淺紅色,膚體由冷轉暖。第三期:停留過久,體溫熱散大於熱發,皮膚出現雞皮疙瘩和寒顫現象。這是夏遊的禁忌期,應及時出水。游泳持續時間一般不應超過1.5~2小時。
18、忌飯前飯後游泳。空腹游泳會影響食慾和消化功能,也會在游泳中發生頭昏乏力等意外情況;飽腹游泳亦會影響消化功能,還會產生胃痙攣,甚至嘔吐、腹痛現象
19、忌在不熟悉的水域游泳。在天然水域游泳時,切忌貿然下水。凡水域周圍和水下情況復雜的都不宜下水游泳,以免發生意外。
20、忌空腹游泳。很多愛好游泳的人們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游泳上岸之後,都會感覺飢腸轆轆,渾身乏力,這是因為游泳是一項重體力運動項目,四肢肌肉活動的幅度大,會消耗人體的大量能量、熱量。
如果我們在空腹時去游泳,會造成身體血糖過低,特別是糖尿病患者,發生低血糖昏迷的危險性更大。如果游泳者因為空腹,血糖低,體能消耗大,特別容易在水中出現肌肉顫抖、頭暈眼花、虛脫、昏迷甚至可能直接溺水而亡。因此,游泳者要在游泳之前,適當的補充一些水果、牛奶、糖果之類的食物,再下水游泳。
21、忌生理期游泳。來月經的女生就一定要避免此刻下水游泳了,因為來月經期間,病菌容易通過水進入子宮、輸卵管等處,引起感染,導致月經不調、經量過多或者經期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