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尿酸第四高是多少
⑴ 痛風恐成「第四高」!動物性食物都不能吃嗎
《2019年中國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診療指南》顯示,中國高尿酸血症的總體患病率為13.3%,逐步成為繼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之後的「第四高」。4月20日是世界「高尿酸日」,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專家提醒,預防痛風,要收好這三道「關口」。
痛風成為「第四高」
「亞臨床痛風」更值得警惕
何為痛風?首先要從認識尿酸說起。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腎病科主任徐梅昌介紹,尿酸是人類嘌呤化合物的終末代謝產物。嘌呤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症。在正常嘌呤飲食條件下,如果不在同一天檢查,只要有兩次血尿酸水平大於420umol/L則為高尿酸血症,如果尿酸在關節等部位沉積則可能誘發痛風。
近年來,痛風的發病率逐年攀升,越來越年輕化,且男性多於女性。徐梅昌強調,痛風如反復發作且得不到有效控制,可造成關節永久性損害。「長期的高尿酸血症還可誘發、加重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腦卒中的發生和發展,導致痛風性腎病,甚至發展成尿毒症。」記者了解到,絕大多數患者在痛風性關節炎發作時選擇服用止痛葯治療,在關節炎緩解後就未再診治;或者盲目迷信偏方、特效葯、國外葯,導致耽誤病情,造成嚴重後果,給個人及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亞臨床痛風』這一新概念也值得大家重視。」南京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病科主任張永文同時表示,臨床上發現很多高尿酸血症患者就診前是無症狀的,但是通過檢查會發現,關節及周圍組織可出現尿酸鹽晶體沉積甚至骨侵蝕現象,這提示無症狀高尿酸血症和痛風是一個連續的病理過程。「這就意味著,對於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如影像學檢查發現尿酸鈉晶體沉積和(或)痛風性骨侵蝕,可診斷為亞臨床痛風,並啟動相應的治療。」張永文提醒,對於長期持續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應提高重視程度,使他們早期接受治療,避免不良預後。
動物性食物不都是高嘌呤食物
蔬菜不都是低嘌呤食物
痛風患者應遵循低嘌呤飲食原則,這就導致有些患者認為動物性食物都是高嘌呤食物,因而在自己的食譜中對魚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敬而遠之,果真如此嗎?「這是不對的概念。」徐梅昌介紹,動物性食物是指魚、肉、蛋、奶等一大類食物,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多種營養素。「此類食物中的不少食物確實含有大量嘌呤,如動物內臟、肉湯各種肉類以及大多數魚類等,但是牛奶、蛋類卻是低嘌呤食物,而且富含必需氨基酸的優質蛋白,痛風患者完全可以吃。」
反之,也有部分患者認為蔬菜嘌呤含量低,不會誘發痛風,因而不需要特別限制,徐海昌提醒,這也是不對的。據了解,蔬菜的嘌呤含量與動物肝臟、海鮮、肉湯等動物性食物相比,總體來說確實要低一些,但有些蔬菜並不屬於低嘌呤食物。比如豆類及其製品、蘆筍、香菇、紫菜、豆苗等嘌呤含量就比較高。
同時,徐梅昌建議,廚房調料也要注意選擇。「比如蚝油是廚房裡常見的調味料,但其主要原料為牡蠣。殊不知,蚝油內的嘌呤含量也很高。以及很多人喜歡添加豆豉醬,能夠起到調味的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豆豉醬的主要原料為黃豆,雖然黃豆的營養成分非常豐富,但嘌呤含量同樣非常高,如果食用過量會增加體內的尿酸值。」
防治痛風,守好三道「關口」
張永文提醒,預防痛風要守好三道「關口」,即做好三個級別的預防措施:
一級預防措施:針對易發痛風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預防對象是有痛風家族史的直系親屬,體力活動少、嗜酒、營養過剩和肥胖者,以及體檢發現血尿酸偏高的高尿酸血症患者。對於這部分易患人群,需要改善其生活、飲食習慣、持續監測尿酸水平。
二級預防:對已發生痛風的患者做到早診斷,並及時進行全面、系統、規范化的治療,以防止其病情加重及發生並發症。在中西醫結合治療過程中,要保持患者良好的依從性,鼓勵患者堅持治療,盡量避免不良預後的發生。
三級預防:對於已經出現並發症的患者,要積極地運用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控制並發症,救治患者已經受損的器官和組織,盡量延長其壽命,以及器官功能的應用。
通訊員 楊璞
圖源 視覺中國
校對 蘇雲
⑵ 尿酸高怎麼回事
血液中尿酸濃度過高就是高尿酸血症。
一般定義為,血液中尿酸含量超過420umol/L就是高尿酸血症。註:每個醫院或
檢驗室的正常參考值略有差異,可以向醫師請教。
女性的正常參考值約比男性低60-70umol/L,通常要到停經期後尿酸值才逐漸上
升,並接近成年男性的數值。
兒童的正常參考值較低〔約在180-300umol/L〕,在青春期後男子的尿酸開始上
升,逐漸達到成人濃度,女性則要到停經期後才開始上升,慢慢達到成年男子
水準。
找出致病原因:知道尿酸過高,首先就是要找出引起尿酸升高的原因,而不是盲目用葯,才能擬出正確的治療方向。例如肥胖、葯物〔如阿司匹林、抗肺結核
葯物、利尿劑等〕、血液疾病、腫瘤或腎功能不佳等,這些會引起尿酸升高的
原因去除之後,通常尿酸值會回復正常。無症狀高尿酸血症患者〔即從未有痛
風關節炎發作或尿酸成分之尿路結石〕,通常並不需要葯物治療,可以注意一
下食物控制,只有極少數患者需要用葯,可向內科醫師或風濕病專家請教。
尿酸過高的原因:體內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約是相等,生成量方面,三
分之一是由食物而來,三分之二是體內自行合成,排泄途徑則是三分之一由腸
道排出,三分之二從腎臟排泄。上述各種途徑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問題,就會
造成尿酸升高。
測量24小時尿液中的尿酸含量:留24小時小便中尿酸含量,可以對病因的了解及
葯物的選擇有幫助,一般我們把痛風或高尿酸血症分類為生產過剩型或排泄不
良型。所謂生產過剩型,是指在一般飲食狀況下24小時尿中尿酸含量超過每天8
00毫克,〔若采低嘌呤飲食一星期後再測量,則是超過600毫克〕,排泄不良型
則指一般飲食狀況下,24小時尿液中尿酸含量低於每天800毫克,〔若采低嘌呤
飲食一星期後測量,則是少於600六百毫克尿酸/24小時尿液〕。
只有尿酸濃度過高,但尚未得到痛風者幾乎都不需要葯物治療,只要控制飲
食即可。但最重要的還是找出尿酸升高的原因,以便針對原因治療。
如有過痛
風發作者,則應馬上接受治療.最近幾年國內陸續發現慢性痛風石患者壓迫脊髓
神經導致下肢癱瘓例因痛風石傷口感染導致敗血性休克,或痛風導至殘疾、痛
風導至腎功能衰竭等。其實只要好好早期治療,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
⑶ 尿酸偏高是怎麼回事
尿酸是人體內嘌呤的代謝產物。尿酸一部分是由食物分解代謝而來,另一部分是體內自行合成。而其主要通過腸道和腎臟排泄。一般情況下,體內尿酸每日的生成量和排泄量大約是相等,上述各種途徑只要有任何一方面出問題,就會造成尿酸升高。
尿酸高常見於過量食用高嘌呤的食物;體內嘌呤代謝出現問題;排泄量過少。尿酸高可引起關節炎、痛風石、腎結石及尿酸腎病等疾病。
所以平時要注意減少牛羊肉、啤酒,動物的內臟,海魚、海鮮,豆類等的攝入。
⑷ 「第四高」原來是這樣導致的!你中招了沒
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作為「三高」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它們嚴重影響了很多朋友的 健康 ,殊不知,近些年來被列為「第四高」的高尿酸血症因其超強破壞力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那麼什麼是高尿酸血症呢?
正常飲食狀態下,兩次空腹檢測血尿酸水平,女性 360μmol/L(6mg/dL)、男性 420μmol/L(7mg/dL),就診斷為高尿酸血症。
如果高尿酸血症不及時控制,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呢?
首先是對關節骨骼的危害。尿酸水平如果過高,會超出血液自身溶解度,這個時候,就會以尿酸鹽結晶的形式,從血液里析出來。
打個比方,拿個裝著水的碗,然後往碗里放鹽,如果放到一定程度,這時就會超出水的溶解度,持續放鹽的話,鹽就會析出來,水再也溶解不了這些多餘的鹽,尿酸超出血液溶解度也是一樣的道理,析出的尿酸鹽結晶會沉浸在關節、軟骨等部位,從而引起關節主要是腳上的關節,主趾、腳踝、膝關節等出現局部劇烈的疼痛,而且還會出現紅腫等現象,長此以往,這些尿酸鹽大量在局部堆積,會形成痛風石,對關節造成侵蝕破壞,從而引起慢性痛風關節炎,嚴重的還會導致關節的殘疾變形,影響患者走路,甚至最嚴重的時候會導致生活不能自理。
第二個是對腎臟的危害。同樣的尿酸鹽結晶也會在腎臟和輸尿管沉積,因為尿酸主要是在腎臟通過泌尿系統以尿液形式排出,如果超出了腎臟排泄能力,就會在腎臟輸尿管沉積,引起急慢性尿酸鹽沉積,導致尿酸性腎病和尿酸性腎結石,長期的高尿酸患者很可能發展成慢性腎臟損害,導致腎臟形態發生改變,腎功能下降,最終腎衰竭,患者可能剛開始是夜尿增多,化驗尿的話可能會出現蛋白尿,肉眼看到的是尿里泡沫增多,甚至出現血尿,出現這些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避免發展成腎功能不全,最終引起尿毒症,這時候就會造成不可逆的後果。
⑸ 尿酸高有什麼狀況
您好,尿酸高的正常參考值男:149~416umol/L。女:89~357umo1/L。而您的尿酸值偏高。尿酸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嘌呤問題造成的,而嘌呤源自於人們每天生活中攝入的食物為主,避免進食含高嘌呤飲食。動物內臟、骨髓、海味等含嘌呤最豐富;魚蝦類、肉類、豌豆、菠菜等亦含有一定嘌呤,也應該少吃。水果、蔬菜、牛奶、雞蛋等則不含嘌呤,是可以吃的。而且宜多飲水,以利於血尿酸從腎臟排出。如您還有任何疑問,可以點擊咨詢,在線與我交流。
⑹ 關於尿酸過高,
有可能,還要看你的肌酐和尿素氮,最好做個生化全套,看是不是腎臟出問題了。
⑺ 什麼是尿酸高是怎麼回事
什麼是尿酸高是怎麼回事?尿酸高的病因主要是嘌呤物質異常導致,其病理知識也與之有著密切的聯系。如:嘌呤是核酸氧化分尿酸高解的產物,而尿酸是嘌呤代謝的產物(2,6,8--三氧嘌呤)。因此並非是嘌呤、尿酸導致的痛風,尿酸高正確地說是核酸氧化分解出--嘌呤-氧化成(2,6,8--三氧嘌呤)-即尿酸等物質的代謝紊亂才是痛尿酸高風的病理本質。可以用得甫的資風草茶調理。
常見的導致尿酸高的原因有:
1、嘌呤攝入過多:尿酸高含量與食物內嘌呤含量成正比。攝入的食物內RNA的50%,DNA的25%都要在尿中以尿酸的形式排泄,嚴格限制嘌呤攝入量可使血清尿酸含量降至60μmol/L(1.0mg/dL),而尿內尿酸的分泌降至1.2mmol/d(200mg/d)。
2、內源性嘌呤產生過多:內源性嘌呤代謝紊亂較外源性因素更為重要。嘌呤由非環狀到環狀的從頭合成過程要經過11步反應,其中酶的異常多會導致嘌呤合成過多。目前已經發現的有:
1)磷酸核糖焦磷酸合成酶活性增加。
2)次黃嘌呤-鳥嘌呤磷酸核糖轉換酶缺乏。
3)葡萄糖6-磷酸酶缺乏。
3、嘌呤代謝增加:如慢性溶血性貧血、橫紋肌溶解、紅細胞增多症、骨髓增生性疾病及化療或放療時會產生尿酸高。過度運動、癲癇狀態、糖原貯積病的III、V、VII型,都可加速肌肉ATP的降解。心肌梗塞、吸煙、急性呼吸衰竭也與APT加速降解有關。
⑻ 尿酸高的危害
尿酸高的主要危害包括:1、根據研究顯示,如果尿酸長期高於540umol/l,可會對腎小球等造成一定的損害,導致其腎功能異常,甚至還可會導致腎功能衰竭,需要透析等治療;2、尿酸高可會誘發痛風,使關節出現明顯的紅腫熱痛等不適症狀,如果尿酸持續高於正常值,導致痛風反復發作,還可會導致痛風石的形成,使關節畸形,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