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平安港股股價是多少
⑴ 平安港股為什麼比A股貴這么多
港股相比A股要便宜許多的原因如下:
1、穩定派息的大型企業,比如華能國際,寧滬高速,在我們上面這個圖也很明顯。這為什麼他們是沒有成長性的。估值的唯一依據就是與兩地的利率水平有關。以寧滬高速為例,目前a股價格5.5,港股價格8.8左右,相當於人民幣7塊左右 。2013年每股派息是含稅0.38元。扣掉10%紅利稅稅的話對應的a股股息率是6.2%,港股股息率是 4.9% 可以看到香港投資者認可的股息率水平比a股低多了。這是為什麼呢?就是香港的無風險收益率比內地低。這一個原因,香港那邊利率很低,並且長期保持在低的水準,所以一年5%的股息率已經是很好的回報了。另外一個原因,很重要,就是內地的無風險收益率水平在過去兩三年有一個提升。
2、以海螺水泥,中國神華,鞍鋼股份為代表的周期性行業的龍頭企業。我們知道這些行業現在在a股不好,預期非常悲觀,估值水平相當低。但是香港投資者反過來,這些企業是龍頭 它們已經證明了在這個行業裡面的優秀地位,我們知道這個行業以後不好,會倒閉一批企業,那麼這些龍頭企業肯定是整合後的贏家,利潤水平會向他集中,海螺水泥的盈利已經證明 2013年盈利能力應該是僅次於2011年的 所以香港投資者可能給與它們比a股高很多的估值,這也反映了香港那邊非常重要的特點喜歡大的企業,排斥小型企業。大企業會在行業飽和後進行整合,結構性成長的贏家。
3、品牌消費的高估值:青島啤酒。這個就是香港消費類高估值的體現。蒙牛也比伊利大概估值高了20%。像成長性並不良好的康師傅控股和維他奶國際的估值都很高,動態30倍市盈率都是很正常的。品牌消費也高,比如普拉達,歐舒丹都很高。香港估值區間變化不大,不隨著成長速度下降而下降。再說青啤,啤酒行業機構期待整合以後費用下降,目前前五市佔率70% 但是促銷費還是很厲害,很多都是買斷費,說明啤酒品牌能力不夠 出去喝啤酒不像白酒葡萄酒這么重視品牌
4、表面上反應不出來公用事業的估值 香港上市首都機場估值水平略高於上海機場。電能實業 發電企業估值也高於內地的火電水電企業這個說一下,國際大型機場在全球各個地方上市的應該就是上海機場最便宜。這個第一個是和上面講的利率可能有關系,還和投資者偏好有關系。A股市場重要的是成長性,特別是帶故事的成長性。這些看起來沒多少成長性的股票又是大企業給的估值就不高,但是在國外投資者看來,像上海機場這種經營風險較小,回報率穩定,而且還有一定的成長空間,雖然不是很迅速,這里的估值應該就比較便宜了。像法蘭克福機場估值水平比上海機場至少高了50%。這也是國內外投資文化的差異性。
5、金融地產 像平安保險,銀行,以後的萬科等一般來講香港那邊估值都是更貴。這塊估值爭議還是很大的像a股的金融業,估值水平肯定是不能再低了,但是到底值不值得買,這個和經濟環境密切相關。香港是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的估值比a股高,在香港上市的國際銀行的估值比國內銀行高。
⑵ 為何中國平安港股價格比A股高
這就是所謂的負溢價了,只能說明現在買平安A股比港股更有投資價值
⑶ 港股與a股價格倒掛的股票有哪些
1.中國平安0.79-20.7338.0759.15中國平安
2.海螺水泥0.83-17.0417.0425.30安徽海螺水泥股份 3.中國鐵建0.91-8.944.145.60中國鐵建
4.中國交建 0.92 -7.50 5.61 7.47 中國交通建設
5. 招商銀行 0.94 -6.48 11.83 15.58 招商銀行
6. 青島啤酒 0.95 -4.64 34.22 44.20 青島啤酒股份
7.中信證券 0.96 -4.33 12.49 16.08 中信證券
8.中國神華 0.97 -3.31 25.71 32.75 中國神華
9.建設銀行 0.98 -2.04 4.74 5.96 建設銀行
10.農業銀行 0.99 -1.17 2.64 3.29 農業銀行
A股方面,恆生原材料相對應的A股行業,鋼鐵行業年內大漲10%,有色金屬漲幅超過4%;恆生地產建築對應的A股行業,建築裝飾和建築材料,年內漲幅也超過4%;恆生金融行業對應的A股銀行業,年內漲幅超過5%。
拓展資料:
1.港股相對A股或已徹底扭轉曾經的跟班角色,「A股港股化 港股A股化」已經不是一句空話,至少在可預見的一段時間內,這個趨勢延續的概率不小。資金的走向也從一定程度上印證了這種趨勢。今年以來的滬港通數據顯示,27個交易日僅有5個交易日呈現資金北上。更為引人注目的是,這種趨勢自從2016年以來已經非常明顯。下圖是滬港通開通以來兩市累計資金流入情況,2016年以來滬市流入資金顯著低於港股,且剪刀差持續擴大。
2.一般情況下,兩地資金流向的變化,必然決定了其市場表現是的相對強弱。今年以來,港股累計漲幅已達上證指數兩倍還多,並且引領A股走勢態勢明顯。港股走勢最強的恆生原材料、恆生地產建築、恆生金融等,年內漲幅均超過10%。A股方面,恆生原材料相對應的A股行業,鋼鐵行業年內大漲10%,有色金屬漲幅超過4%;恆生地產建築對應的A股行業,建築裝飾和建築材料,年內漲幅也超過4%;恆生金融行業對應的A股銀行業,年內漲幅超過5%。
3.A股相對H股折價的有哪些?
另外,A股市場活躍度也大不如前,也有被香港股市迎頭趕上的可能。從成交金額、成交量兩個角度來看,盡管港股暫時難以望A股項背,但在部分主流品種的換手率指標上,則出現完爆。比如兩地交易的銀行股,成交量及換手率都遠高於A股,像工商銀行今天的成交額達到40億港元,換手率達0.9%以上。
A股在更充分交易的市場下導致股價溢價的現象或許正在消退之中。反而是港股可能得到更多的溢價,從而有可能導致H股相關標的股出現對A股的溢價。這意味著不僅僅是資金面、市場表現A股被港股碾壓,連一直以來的成交活躍度,乃至AH股溢價,都有可能慢慢的消失。近期,銀行股溢價率大幅收窄即是一個證明。 中國股市大數據新媒體「數據寶」統計顯示,截至最新,已經有5隻A股股價相對H股股價倒掛。其中,海螺水泥A股最新收盤價20.67元,港股則達到26.95港元,A股相對港股折價達到13.29%;濰柴動力最新收盤價11.56元,港股收盤價達14.62港元,A股折價率達10.61%;福耀玻璃最新價18.72元,港股價格達23.5港元,A股折價9.94%;此外,中國平安A股折價3.04%,寧滬高速A股折價2.15%。
⑷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中國平安股價為什麼暴跌?
投資暴雷導致平安遭受巨大損失,使得市場信心下降。
一、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
在今年的6月28日,中國平安發布關於大額不動產投資的信息披露公告,擬投資不超過330億元人民幣從新加坡凱德置地集團及私募基金收購來福士廣場等六個商業辦公不動產項目60%-70%的股份,交易預計在2021年三季度正式完成。
而這次收購中,平安收購項目出現了嚴重溢價。市場上甚至有了,平安收購的資產總價不超100億的論斷,這也就是說,有高達200多億的溢價之嫌。雖然實際上本次交易價格對應六個項目的估值約為467億元,較2020年末的評估價值溢價6.7%,但這仍使得市場信心出現下降。隨著收購消息的公布,平安A股下跌6.57%,港股下跌4.53%。
二、收購北大方正
同時就在1月29日,中國平安公告稱,為了推動構建醫療健康生態圈、打造未來價值增長新引擎,同意本公司在授權范圍內參與北大方正及四家子公司實質合並重整。
而北大方正集團早在2019三季度財務報告便顯示顯示:截至2019年底方正集團負債率達到了82.84%,正由於債務問題,北大方正集團2020年開始走上重整之路。截至2021年1月18日,北大方正、方正產控、北大醫療、北大信產、北大資源的債權人共有725家向方正集團管理人申報了736筆債權,申報債權金額合計2347.34億。
從長遠意義上講,北大方正醫療的加入,是對對平安線下醫療體系的有力補充,對平安大健康生態圈的完善有著深遠影響。但從短期來講,方正集團可能需要其投入370.5—507.5億,這對任何一個企業似乎都將是一個沉重的負擔。
三、收購華夏幸福
2018年7月和2019年1月,彼時,平安分別以23.65元/股和24.597元/股的價格,從華夏幸福大股東華夏控股手中合計獲得7.5億股股份,前後共花了180億,持股比例達到25.25%的股份。
但2020年前三季度,華夏幸福總負債超過4000億。其中,有息負債規模為2185億元,主要為短期負債,其中短期借款約343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高近598億元、應付債券逾525億元。2月1日,華夏幸福發公告,首度承認暴雷,債務逾期本息合計高達52.55億元,涉及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債務形式。
綜上平安這三項投資共計超過1300億,如果全都虧損的話,落到任何一個公司頭上都將是一場災難,雖然平安去年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430.99億元,完全扛得起,但媒體抓住了平安的三個坑大作文章。
在投資者看來,像平安這樣的企業,市場已經把它從成長股的估值邏輯轉變為傳統藍籌股的估值邏輯。此外,在通脹抬升以及全球大放水延續的背景下,利率環境以及風險偏好等因素,大資金更重視持股的時間成本,在企業經歷陣痛期階段,他們不願意耐心等待企業改革陣痛期的結束,而是選擇一些賽道好或者盈利前景明朗的資產進行配置,這也是大資金接連拋售造成股價暴跌的原因。
⑸ 上市了!中芯國際,會不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
第一,中芯國際的上市情況
中芯國際此次A股上市發行19.38億股,發行價為27.46元,實際募資532.3億元,發行市盈率為109.25倍。從發行情況來看,中芯國際估值是偏高的,在上市首日,中芯國際股價大漲201.97%,更是將市盈率估值提升到300倍以上。
在中芯國際A股上市之前,中芯國際的H股有過一波大漲。我在中芯國際A股正式上市交易後,其h股出現了大跌,跌幅達到25.23%。對比中芯國際的A股和H股可以發現h股的市盈率僅為95.48倍,A股出現明顯高估。
當年中國石油發行價為16.7元,當時A股上市也沒有漲跌幅限制,上市首日就大漲163.23%,漲至48.62元,估值水平也是非常高。
相同的是兩只股票上市的時候,市場都極為看好,當時中國石油是亞洲最賺錢的公司,而目前中芯國際是中國最大的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
第二,兩者的行業和趨勢有區別
不過完全用中芯國際去對比中國石油本身也不客觀。中國石油屬於周期性行業,那宏觀經濟波動的影響很大,當時正好是中國宏觀經濟極為景氣的周期中,中國時候石油的利潤非常高,市場用當時的利潤去預期未來,但實際情況是之後石油需求下降,中國石油的業績沒有繼續保持增長,所以缺乏成長性支撐高估值。
現在中芯國際的情況是不一樣的,新國際處於半導體行業,這是科技產業從當前可以預見的,其實來看未來半導體行業的需求還是會持續增加的。中芯國際目前正在持續的投入研發,7納米14納米晶元的業績貢獻很小,實際當前的利潤並不是很好,如果未來高端晶元能夠實現產業化量產和商業應用的話,業績有明顯的成長空間。
中芯國際的未來主要取決於自身研發能力的提高,以及整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趨勢。
所以我認為不能簡單地去認為中芯國際會成為下一個中國石油,但目前中芯國際的股價確實是存在著明顯的高估,主要是市場情緒推動,很多股民認為中芯國際是未來科技的希望,所以完全忽視估值水平而去搶購股票導致。
⑹ A股、港股平均溢價率是多少
A股、港股平均溢價率平均為20%左右。那麼a股和港股溢價率應該怎麼計算
1、股票溢價=a股價格(人民幣)/匯率後的價格(H股,港幣)
有一個特殊的指數來計算a股h股溢價率,它被稱為恆生AH股溢價指數。
2、ah股溢價指數根據指數計算中包含的a股成分和港股流通的市值計算a股相對於港股的加權平均溢價(或折價)指數越高,意味著a股比港股更貴(溢價更高);相反,指數越低,就意味著a股比港股更便宜
3、港股溢價指數發布,每日價格為133.24點。換句話說,a股對港股的整體溢價為33.24%。然而,自2010年6月中旬以來,溢價指數一度跌破100點,觸及三年低點,這意味著a股平均價格水平已基本與H股一致。
股大多數時間相對於港股溢價,我認為同一家公司溢價率在10一15%左右是正常的,超太多就應該配置港股,理由如下: 1、門檻。港股通設有五十萬的資金門檻,這一條就把A股七成以上的股民拒之門外,A股對國內居民基本沒有門檻。另外,港股實行注冊制,上市門檻低,A股實行審核制,上市門檻較高,這就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稀缺性; 2、認知渠道。港股不易了解,渠道少,水深,板塊或個股估值差異太大,A股相對比較容易了解,渠道多,水淺,更適合'韭菜'們生長; 3、規范化。港股不論從股市歷史、國際化、市場化等方面都比A股要成熟、規范,相對A股,港股的定價更理性,更接近價值,而A股股價更具有市場彈性,投機性更強,投機性強的市場,更適合價值投資; 4、政策影響。A股具有明顯的政策市的特徵,港股更市場化;
拓展資料:
A股相對於港股的主要優勢有:
一、 流動性更加充裕
二、 對於大陸居民來說,投資A股比港股更加便利
三、 紅利稅有優惠,持股一年以上免紅利稅,持股一月以上紅利稅10%
四、 打新紅利,打新紅利,打新紅利。這是最重要的。
前三項優勢帶來的溢價比較好算,我們就毛估估為5個點吧。最難算的,也是最重要的,就在於打新紅利。對於10萬滬市市值、10萬深市市值的賬戶來講,2016年打新的平均收益有20%左右。如果這樣的收益是穩定的、可持續的,那麼對於同一支股票來說,就算A股價格是港股的兩倍,我也願意選擇A股,一年20%,不到四年就能回本。正是基於對打新收益穩定性和持續性的擔憂,我只願意多付出15%的溢價,也就是買貴的A股要爭取一年內能把本撈回來。
綜上,我認為A股相對於港股的合理溢價應該是20%。基於這一心理價位,如果明天港股再大漲,使得$恆生AH股溢價指數(HKHSAHP)$降到120%,我會拋光持有一年多了的H股B,同時A股買入低估藍籌,雖然國企指數依然低估,雖然熊市的時候A股甚至會比港股還要便宜
⑺ 中國平安現在多少錢一股
中國平安目前46.51一股,港股64.35港幣一股;
目前不是買股的時候,建議減倉迴避大盤5浪下跌風險,理由如下:
1.大盤前期強勢反彈,7月已經展開了一輪持續性比較好的反彈,但基本可以確定見頂2701就結束了,從中線走勢看大盤很不樂觀,還會進行再次探底。理由如下:①平均股價高企,現在還有11元多,比歷史底部高一倍左右,百元股、五十元股眾多;②新股發行不斷,沒有哪個底部是在持續抽血中創造的;③.多頭不死,空頭不止,現在市場「見底、反轉、十年牛市」聲高起,看多者不少;④經濟面處於轉型開始,轉型不會一蹴而就,轉型沒有眉目前不會有牛市;
⑻ 中國平安香港H股股票代碼是什麼
中國平安滬市代碼601318,港股代碼02318。
⑼ 中國平安的股東都有哪些
中國平安總股本182.80億,A股108.33億,港股74.48億。
1、持股第一的是「香港中央結算(代理人)有限公司「,它實際上就是港股的代持人;
2、從單一主體看,卜蜂集團應該是目前中國平安最大股東,合計持股7.18%。
3、第二名「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是深圳國資委控股的企業,旗下控股大量深圳本土企業,例如國信證券、通產集團、建安集團等。它是中國平安第二大股東,占股5.27%。
4、第三名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實際上是滬港通的股票合計。
拓展資料:
平安銀行,全稱平安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一家跨區域經營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中國大陸12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注冊資本為人民幣51.2335億元,總資產近1.37萬億元,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平安」)及其控股子公司持有平安銀行股份共計約26.84億股,佔比約52.38%,為平安銀行的控股股東。在全中國各地設有34家分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處。
2012年1月,現平安銀行的前身深圳發展銀行收購平安保險集團旗下的深圳平安銀行,收購完成後,深圳發展銀行更名為新的平安銀行,組建新的平安銀行正式對外營業。2019年6月26日,平安銀行等8家銀行首批上線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截止到2014年,平安銀行設立了上海、北京、重慶、福州、廈門、深圳、廣州、海口、鄭州、武漢、南京、大連、濟南、青島、西安、成都、天津、昆明、杭州、寧波、沈陽、太原、石家莊、上海自貿區23家一級分行;設立了泉州、漳州、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珠海、三亞、荊州、無錫、常州、紅河州、嘉興、金華、台州、義烏、溫州、襄陽、樂山、濰坊、煙台等21家二級分行,在香港設有代表處。
2006年集團年度工作會議上,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先生重新細化了平安企業文化十八年來的演進軌跡,將其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業精神(1988年);
第二階段:儒家思想(1992年;思想觀);
第三階段:國際戰略(1994年;發展觀);
第四階段:價值文化(1999年;價值觀);
第五階段:執行/制度(2002年;行為觀)。
2006,根據集團綜合金融的戰略目標,平安文化的發展觀進一步描 述為追求「領先」的文化,要求每個機構搭建「領先」的平台,要求在制定戰略和計劃時,要以「領先」為最核心的目標,在選拔人才、配置資源時,要以是否有利 於實現領先為基本原則,在問責考核時,要以是否達到或靠攏「領先」為核心評判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