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牙刷普及中國用了多少年

牙刷普及中國用了多少年

發布時間: 2022-09-05 17:16:42

A. 牙刷最早起源於那裡是什麼時候在中國的

考古資料表明,世界上最早的植毛牙刷是中國人發明的。遼寧省赤峰市大營子村一號遼代駙馬墓中出土了兩把骨制牙刷,這是遼代應歷九年(959年)的遺物,距今已有1000多年。此牙刷柄長19厘米,植毛部分為扁平長方形,有8個植毛孔,分為兩排,每排4孔。說明最遲在公元959年,中國人已經發明並使用了牙刷。宋代開始出現了用馬尾製作的牙刷,當然其時沒有現代的牙膏,而是以皂角、生薑、地黃、槐實、細辛、荷葉與青鹽等研成細末潔齒。宋代的牙刷使用尚不普及,牙刷常作為珍貴禮品饋贈親友。元代仍是如此,元人郭玉的詩中寫道:「南州牙刷寄來日,去膩滌煩一金直。」明代以後牙刷才逐漸普及成為日常生活的必備品。
國外牙刷起源的年代為1770年,至少比中國遲了800多年。其時美國的一位囚徒威廉·阿迪斯在一塊長而扁平的骨頭上鑽了幾排小孔,用豬鬃嵌入小孔中製成牙刷。

B. 牙刷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牙刷的歷史

大約在1770年,英國的威廉·阿迪斯因為煽動騷亂,被監禁在新蓋特監獄的一間牢房裡。一天早晨,他洗過臉後,和當時的大多數人一樣,用一小塊布擦牙齒。從古代起人們就是這樣擦的。突然,阿迪斯的腦海中冒出了一個主意:在吃肉留下的一塊骨頭上鑽一些小孔,再向看守要幾根硬的豬鬃,把它們切斷,綁成小簇,一頭塗上膠,嵌到骨頭上的小孔中去。就這樣,阿迪斯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把牙刷。

實際上,我國用牙刷的歷史最早。在遼代應歷九年(公元959年)的古墓中,已發現兩排八孔的牙刷。不過,現代牙刷還是從阿迪斯的發明起步的。

C. 中國人什麼時候開始用牙刷的

牙刷和刷牙是中國人發明的。
根據歷史資料,東漢高世安所譯《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講到洗浴所需的七種用具,其「六者楊枝」,是將楊枝的一端打造成刷狀蘸葯或香料刷牙。還有直接咀嚼楊柳嫩枝清潔牙齒的,即「晨嚼齒木」。明代李時珍也認為將嫩柳枝「削為牙枝,滌齒甚妙」。到了南宋,民間已經可以買到批量生產的牙刷,即用骨、角、竹、木等材料做握柄,一端鑽毛孔兩行,刷毛為馬尾,幾乎和現在的牙刷外觀一致。
元代正式有「牙刷」一詞,郭玉詩中雲∶「南洲牙刷寄頭日,去垢滌煩一金值。」據考古發現,中國1000多年前遼代古墓中出土了兩支骨制牙刷柄。可見中國比歐洲要早600多年就有了類似現代的牙刷。
在歐洲,牙刷是由英國皮匠愛迪斯於1780年在倫敦首先發明的。在此之前,歐洲人用布擦洗牙齒,愛迪斯認為用布擦牙效率太低,而且擦不幹凈,他把鬃毛縛在骨頭上,刷牙效果很好,從此改進了歐洲人的刷牙工具,愛迪斯創立的公司至今仍在生產牙刷。近年來,德國發明了一種新型的雙柄牙刷,牙刷的兩個末端呈U字形,上有扇形的刷毛,可同時將牙齒內外側刷干凈,還有一種電動牙刷,靠振動按摩牙齦,治療牙痛病。

D. 人類什麼時候用牙刷開始刷牙的

中國是最早發明牙刷的國家.1953年,在內蒙古自治區赤峰縣大營子村發掘的遼代駙馬衛國王(公元959年)墓葬中的陪葬品里,發現墓主人的隨葬品里有兩把骨制牙刷柄,同出於一個白瓷盆中。牙刷柄長度19厘米,植毛部長度2.5厘米,因年代久遠牙刷頭部所植的毛束已經消失,但牙刷柄很完整。牙刷頭部的植毛部分有8個植毛孔,分兩排,每排四孔,植毛面的孔徑較背面孔徑略大,以便植毛。在孔旁還能看出用金屬絲結扎過的銹痕。毛束之間的等距間隔,有利於刷毛的乾燥,也不容易藏污納垢。其外形製法和唐代牙刷相同,極類似現代的牙刷 1985年,成都市博物館考古隊和四川大學博物館在成都市指揮街清理唐代(公元618~907年)灰坑時,發現骨質牙刷柄四把。其中一把長17.8厘米,頭部略寬,最寬處1.1厘米,但較薄,厚僅0.2厘米,中後部逐漸縮窄,同時增厚,約0.5×0.4厘米。其前端植毛部共有12個植毛孔,縱行兩排,每排六孔,孔徑0.3厘米,孔與孔之間距離相等,其植毛孔上下相通,與現代略異。這一發現,把我國植毛牙刷的發展史向前推進了200多年,認為我國唐代距今1000多年就已經有植毛牙刷了。這是至今發現的中國最早的牙刷. 2007年,在河南省杞縣城內的一個施工工地上發現不少帶有鋸加工痕跡的老骨頭、殘瓷器和古銅錢等,此地極有可能是一處宋代灰坑或者大型垃圾場。其中有數量不少的老獸骨,獸骨雖長期埋於地下,但出土後仍顯油浸光澤,在大部分骨頭之上,都保留有用鋸切割的痕跡。其中,有三個骨制牙刷板,並有一個較為完整的牙刷板上分布四排、共48個植毛孔。雖略大於今天的牙刷,但是,已經完全具有現代牙刷的形態了。 目前,這幾個牙刷的出現更是最好的實物見證。這幾把牙刷的年代為唐宋期間,最遠距今已有1400多年了,比歐洲要早1000多年,而且牙刷的造型與現在的標准牙刷十分相似,由此可見我國是最早使用和發明牙刷的國家。因此,將我國使用牙刷最早的歷史鎖定在唐初時期,植毛牙刷的發明是我國對口腔衛生及人類健康的重大貢獻.

E. 什麼時候出現的牙刷呢

‍‍

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發明的.最早發明牙刷是英國的威廉.艾迪斯.最早的牙膏公司是英國高露潔.「口齒烏髭」據張果《醫說》記載,南梁劉峻所著《類苑》中有首歌謠,題作《西嶽華山峰碑載口齒烏髭歌》,歌謂:「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開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熬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紀的南梁就刊刻於石碑的「口齒烏髭」,用皂角、荷葉、青鹽等各種葯物研熬而成,對牙齒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鎮痛作用,還兼可烏發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葯物牙膏還要神奇。「口齒烏髭」實在可說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葯物牙膏。據上述碑文,這種療效神奇的牙膏被用來「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說我國古代沒有牙刷?其實,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衛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僅有用中葯煎汁漱口,還有刷牙護齒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發掘,從公元959年的遼代墓葬中出土的兩把骨質牙刷柄,就足以說明,中國的使用牙刷潔齒,少說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如今,許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臨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國歷代中醫著作則不僅以為睡前比晨起漱洗對護齒尤為有效,更倡導每餐必漱,醫學名家張景岳《景岳全書》就指出:「每於飯後必漱,則齒至老堅白不壞。」這是十分科學的。當然,「齒至老堅白不壞」的說法只是強調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齒作為人體的器官之一,由於各種原因,總免不了會有傷病,包括常有的缺損。如今牙科對缺損者,常採用鑲補的醫療措施,以恢復牙齒的功能。不知者,必以為很現代;知之者則會想起《新修本草》——在這部唐代由國家頒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中,已有用白錫、銀箔、水銀合成銀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記載。見於《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補牙的記載,還表明我國的牙科醫療技術,曾經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

‍‍

F. 中國最早出現牙刷是什麼時候

. 最早的牙膏是古埃及人發明的. 最早發明牙刷是英國的威廉.艾迪斯. 最早的牙膏公司是英國高露潔.

「口齒烏髭」

據張果《醫說》記載,南梁劉峻所著《類苑》中有首歌謠,題作《西嶽華山峰碑載口齒烏髭歌》,歌謂:「豬牙皂角及生薑,西國開麻蜀地黃。木律早蓮槐角子,細辛荷葉要相當。青鹽等分同燒煅,研熬將來使更良。揩齒牢牙髭鬢黑,誰知世上有仙方。」早在公元六世紀的南梁就刊刻於石碑的「口齒烏髭」,用皂角、荷葉、青鹽等各種葯物研熬而成,對牙齒口腔有增白留香、消炎鎮痛作用,還兼可烏發美容,效果比如今的葯物牙膏還要神奇。「口齒烏髭」實在可說是我國乃至世界最早的葯物牙膏。

據上述碑文,這種療效神奇的牙膏被用來「揩牙」,而非刷牙,是不是說我國古代沒有牙刷?其實,用手指抹些牙粉牙膏揩牙只是古代保持口腔衛生、防治牙病的方法之一,此外,不僅有用中葯煎汁漱口,還有刷牙護齒的方法。1954年由考古發掘,從公元959年的遼代墓葬中出土的兩把骨質牙刷柄,就足以說明,中國的使用牙刷潔齒,少說也有千年以上的歷史。

如今,許多人在每日清晨起床刷牙漱口,或在晚上臨睡前刷一次牙。而我國歷代中醫著作則不僅以為睡前比晨起漱洗對護齒尤為有效,更倡導每餐必漱,醫學名家張景岳《景岳全書》就指出:「每於飯後必漱,則齒

至老堅白不壞。」這是十分科學的。當然,「齒至老堅白不壞」的說法只是強調每餐漱洗的重要,牙齒作為人體的器官之一,由於各種原因,總免不了會有傷病,包括常有的缺損。如今牙科對缺損者,常採用鑲補的醫療措施,以恢復牙齒的功能。不知者,必以為很現代;知之者則會想起《新修本草》——在這部唐代由國家頒行的,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國家葯典中,已有用白錫、銀箔、水銀合成銀膏,以作牙科充填物的記載。見於《新修本草》的用汞合金補牙的記載,還表明我國的牙科醫療技術,曾經遠遠領先於世界各國。

G. 刷牙源自哪裡何時傳入我國

我很愛讀近年來流沙河先生的文章,他讀書多,喜考證典故、名物、俗字俚語、雅言古語,非常有趣。其文之特點是短而又短,卻精而又精,在當前,實為難得。買到他的一冊《書魚知小》(鳳凰出版社,2003·10),所收都是這樣的短文。書里有《宋代已有牙刷》,以作者自身經歷,考以古籍,證以四川俚語,說得津津有味。他說,查《辭海》,關於牙刷,只證明在元人詩句里已提及,但他說在南宋吳自牧《夢粱錄》里已見「刷牙子」(奇怪,不是「牙刷子」),當是今之牙刷。這就相差二百年。他說,《紅樓夢》里「賈寶玉這樣的文明人,亦僅以茶漱口而已」。中國人刷牙始於何時,他也不知道,但他自己在上世紀50年代是用「竹柄黑毛」的一種,取其價廉也。短短七八百字,有敘事有考證有議論,頗佳。

但是我還見到過周作人《木片集》,是寫於上世紀60年代的短文集,每篇也是七八百字,短而精。其中有《牙刷的起源》。此文說道,牙刷在唐代已有,就是說比流沙河所考,又早二三百年。作者引唐代義凈法師的文章說「每日旦朝,須嚙齒木,揩齒刮舌」。這里所說稍詳,總的說來是咬嚼一種叫做「齒木」的枝條,後來誤作「楊木」、「楊枝」。其實就是咬嚼一截細木枝,有苦味的較好;把前頭咬成絲狀,再用以刷牙。我們用牙刷至少已有1500年。是刷牙,而不是剔牙。原文雲:「須熟嚼良久,凈刷牙關,用罷擘破,屈而刮舌。」這就是說,刷牙以後,不要扔了,要將木枝劈開,再彎成弧狀,用它來刮舌。刮舌頭這事情我還見過。大約在上世紀的50年代以前,或三四十年代,人們的刷牙杯子里大都還有一個金屬制或化學合成的長條形薄片,曲若半環狀,叫「刮舌」或「舌刮子」,我記不清了。那是在刷牙之後用以刮舌的。流沙河先生說,當年他還用牙粉刷牙,是無敵牌的牙粉,有香味,用濕牙刷沾上它刷牙。他還沒說到,如果沒有錢買牙粉時,最好用食鹽。那時食鹽還沒有現在這種粉末狀的,都是顆粒。你要把它弄碎,蘸到牙刷上用。我回想當年的感覺,以為其清爽及去污力,決不讓牙粉。

現在,保護牙齒的宣傳已是家喻戶曉。每年還有一天是專門用於保牙宣傳的。各種牙膏廣告也令人眼花,嘆為觀止。聽說,更好的辦法還有用蠟線每日清洗齒縫。不過似乎現在還沒有流行開來。為了保護牙齒,似也可以推廣。

中國古代牙膏的起源

牙膏起源於古中國和印度。早在公元前3000年,我國就已有了保護牙齒清潔口腔的記載。春秋時期《禮記》上就有「雞初鳴,咸盥漱」的記載。我國最早使用的漱口劑有酒、醋、鹽水、茶及溫水等。酒、醋、鹽水等有解毒殺菌的作用。茶中含有氟和維生素,可以防蛀,保持口腔清潔。我國五代時期已經出現了復方配製的潔牙劑。以後又逐漸發展到採用香葯去穢。就是在牙齒清潔劑中加入清熱解毒的中葯如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藿香、佩蘭等,不僅能保持口腔清潔,還有治療口腔疾病的作用。

我國於公元前數世紀已經開始用刷牙的方法來清潔牙齒,當時 使用的工具十分簡單,如楊柳枝。東漢高世安譯(公元25年)《佛說溫室洗浴眾僧經》中講到洗浴時所需的七種用具,其中有「六者楊枝」之句,當時楊枝,就是一種將楊枝的一端或兩斷打扁成刷狀製成的牙刷,形如掃帚,以蘸葯刷齒,最原始的牙刷隨著佛教的傳入在開始出現了。

牙簽,傳說是印度人發明的,也是隨著佛教傳入我國。我國較早的名稱叫剔齒簽。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柳枝去風消腫止痛,其嫩枝為牙杖,剔齒甚妙。」到清代,還出現了帶有各種圖案裝飾的銀制牙簽。此外,還有用動物牙齒制的牙簽。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80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53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7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11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7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902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42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7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74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