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岸水質一般是多少
① 國家水質標准
Ⅰ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低背景含量。適用於各種用途。
Ⅱ類: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學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適用於各種用途。
Ⅲ類:以人體健康基準值為依據。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農業用水。
Ⅳ類:以農業和工業用水要求為依據。除適用於農業和部分工業用水外,適當處理後可作生活飲用水。
Ⅴ類:不宜飲用,其他用水可根據使用目的選用。
先進的水平水質標准
比較先進的水平有美國的飲水標准,歐共體的水質標准、日本的水質標准,還有根據世界平均水平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飲用水標准。相對而言,美國標准要求是最高的,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飲用水標准更具有代表性。
中國的標准制定,是借鑒了世界衛生組織、美國和日本等國家的先進經驗,並根據中國的實際來制定的。所以,106項標准裡面,包含了感官性指標、毒理學指標、微生物學指標、消毒劑指標和放射性指標,指標數量和限值都跟國際先進水平相當。因此,總體上飲用水水質標准已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國家水質標准
以上內容參考人民網-生活飲用水衛生新國標及飲水安全
②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我國四大海域哪一個污染最嚴重原因
如果從受污染海水所佔的比例來看,我國四大海區中東海的污染最為嚴重,其次是南海和渤海、最後才是黃海(換言之,黃海的水質最好)。
近兩年我國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公報更新的比較慢,最新的數據只能追溯到2017n,不過這已經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代表我國目前的海水水質污染狀況了。
從四大海區沿岸省份的污染情況來看,結果差距之大讓人咋舌。
在所有的沿海省份中,廣西和海南的水質指標最好,特別是海南,在所有的監測位點上,水質優良的監測位點達到了100%。
天津近岸的優良水質的位點比例只有25%,在所有的沿海監測區域中排在了倒數第三位。江蘇也沒好到哪去,只有45.4%,廣東稍微好一些,優良水質的位點佔比為57.8%。在所有的省份和直轄市中,上海和浙江的水質最差,優良點位分別只有10%和23.2%。
③ 水環境的我國情況
地下水監測點位中,較差至極差水質監測點佔57.3%
長江、黃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遼河、浙閩片河流、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等十大流域的國控斷面中,Ⅰ—Ⅲ類、Ⅳ—Ⅴ類和劣Ⅴ類水質的斷面比例分別為68.9%、20.9%和10.2%。珠江流域、西南諸河和西北諸河水質優,長江和浙閩片河流水質良好,黃河、松花江、淮河和遼河為輕度污染,海河為中度污染。在監測的60個湖泊(水庫)中,富營養化狀態的湖泊(水庫)佔25.0%,其中,輕度富營養狀態和中度富營養狀態的湖泊(水庫)比例分別為18.3%和6.7%。在198個城市4929個地下水監測點位中,優良—良好—較好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42.7%,較差—極差水質的監測點比例為57.3%。
2012年,全國113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共監測387個集中式飲用水源地,其中地表水源地240個,地下水源地147個。環境保護重點城市年取水總量為229.6億噸,服務人口1.62億人,達標水量218.9億噸,水質達標率為95.3%,與上年相比,上升4.7個百分點。
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一般
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產業洞察網《中國環保行業深度評估》監測顯示,Ⅰ、Ⅱ類海水點位比例為69.4%,Ⅲ、Ⅳ類海水點位比例為12.0%,劣Ⅳ類海水點位比例為18.6%。四大海區中,黃海和南海近岸海域水質良好,渤海近岸海域水質一般,東海近岸海域水質極差。9個重要海灣中,黃河口水質優,北部灣水質良好,膠州灣、遼東灣和閩江口水質差,渤海灣、長江口、杭州灣和珠江口水質極差。
2012年,監測的425個日排污水量大於100立方米的直排海工業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綜合排污口的污水排放總量約為56.0億噸。各項污染物排放總量約為:化學需氧量21.8萬噸、石油類1026.1噸、氨氮1.7萬噸、總磷2920.9噸、汞228.5千克、六價鉻2752.7千克、鉛4586.9千克、鎘826.1千克。
④ 中國的水質標準是多少
中國飲用水的TDS值標准≤1000mg/L 。
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基本要求,保證用戶飲用安全。
集中式供水出廠水中消毒劑限值、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中消毒劑餘量均應符合要求。
⑤ 水質多少是達標的
1、色度:飲用水的色度如大於15度時多數人即可察覺,大於30度時人感到厭惡。標准中規定飲用水的色度不應超過15度。
2、渾濁度:為水樣光學性質的一種表達語,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渾濁的程度,是衡量水質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標之一,也是考核水處理設備凈化效率和評價水處理技術狀態的重要依據。渾濁度的降低就意味著水體中的有機物、細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減少,這不僅可提高消毒殺菌效果,又利於降低鹵化有機物的生成量。
3、臭和味:水臭的產生主要是有機物的存在,可能是生物活性增加的表現或工業污染所致。公共供水正常臭味的改變可能是原水水質改變或水處理不充分的信號。
4、肉眼可見物:主要指水中存在的、能以肉眼觀察到的顆粒或其他懸浮物質。
5、余氯:余氯是指水經加氯消毒,接觸一定時間後,余留在水中的氯量。在水中具有持續的殺菌能力可防止供水管道的自身污染,保證供水水質。
6、化學需氧量:是指化學氧化劑氧化水中有機污染物時所需氧量。化學耗氧量越高,表示水中有機污染物越多。水中有機污染物主要來源於生活污水或工業廢水的排放、動植物腐爛分解後流入水體產生的。
7、細菌總數:水中含有的細菌,來源於空氣、土壤、污水、垃圾和動植物的屍體,水中細菌的種類是多種多樣的,其包括病原菌。我國規定飲用水的標准為1ml水中的細菌總數不超過100個。
8、總大腸菌群:是一個糞便污染的指標菌,從中檢出的情況可以表示水中有否糞便污染及其污染程度。在水的凈化過程中,通過消毒處理後,總大腸菌群指數如能達到飲用水標準的要求,說明其他病原體原菌也基本被殺滅。標準是在檢測中不超過3個/L。
9、耐熱大腸菌群:它比大腸菌群更貼切地反應食品受人和動物糞便污染的程度,也是水體糞便污染的指示菌。
(5)中國近岸水質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各類水用途規定:
Ⅰ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後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Ⅱ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Ⅲ類水質: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Ⅳ類水質:適用於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⑥ 中國標准水質是多少
國家飲用水硬度標准 水的硬度是指水中鈣、鎂離子的濃度,硬度單位是ppm,1ppm代表水中碳酸鈣含量1毫克/升(mg/L)。 生活飲用水國家標准 ≤450 (mg/L)
⑦ 中國飲用水標准值多少
中國飲用水的TDS值標准≤1000mg/L 。
生活飲用水中化學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生活飲用水中放射性物質不得危害人體健康。生活飲用水的感官性狀良好。生活飲用水水質應符合基本要求,保證用戶飲用安全。
集中式供水出廠水中消毒劑限值、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中消毒劑餘量均應符合要求。
(7)中國近岸水質一般是多少擴展閱讀:
自水源集中取水,通過輸配水管網送到用戶或者公共取水點的供水方式,包括自建設施供水。為用戶提供日常飲用水的供水站和為公共場所、居民社區提供的分質供水也屬於集中式供水。
標准規定了生活飲用水水質衛生要求、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衛生要求、集中式供水單位衛生要求、二次供水衛生要求、涉及生活飲用水衛生安全產品衛生要求、水質監測和水質檢驗方法。
⑧ 國家水質標准
國家規定的各種用水在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和生物性質方面的要求。根據供水目的的不同,存在著飲用水水質標准、農用灌溉水水質標准等。各種工業生產對水質要求的標准也各不相同。農田灌溉用水的水質一般需考慮pH值、含鹽量、鹽分組成、鈉離子與其他陰離子的相對比例、硼和其他有益或有毒元素的濃度等指標。目錄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 地表水的分類 Ⅰ類 Ⅱ類 Ⅲ類 Ⅳ類 Ⅴ類中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修訂 飲水與生活用水 新修訂的水質指標主要特點 水源水質與有機物 耗氧量指標的增加根據 結論 實驗室用水國家標准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地表水的分類 Ⅰ類 Ⅱ類 Ⅲ類 Ⅳ類 Ⅴ類中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修訂飲水與生活用水新修訂的水質指標主要特點水源水質與有機物耗氧量指標的增加根據結論實驗室用水國家標准展開[1] 編輯本段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水是地球上一切生物賴以生存也是人類生產生活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質。不同用途的水質要求有不同的質量標准。有國務院各主管部委、局頒布的國家標准,省、市一級頒布的地方標准,有不同行業統一頒布的行業標准和各大型全國性企業統一頒布的企業標准。 水資源保護和水體污染控制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制訂水體的環境質量標准,保證水體質量和水域使用目的;另一方面要制訂污水排放標准,對必須排放的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進行必要而適當的處理。對水質要求最基本的是《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由國家環保總局發布GB3838-2002。GB表示國標,3838表示標准號,2002表示發布年代。 編輯本段地表水的分類依照《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GB3838-2002)中規定,地面水使用目的和保護目標,我國地面水分五大類: Ⅰ類主要適用於源頭水,國家自然保護區; Ⅱ類-- 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級保護區,珍稀水生生物棲息地,魚蝦類產卵場,仔稚幼魚的索餌場等; Ⅲ類-- 主要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魚蝦類越冬、回遊通道,水產養殖區等漁業水域及游泳區; Ⅳ類主要適用於一般工業用水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Ⅴ類-- 主要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 參考: 一類水質:水質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處理,地表水經簡易凈化處理(如過濾)、消毒後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二類水質:水質受輕度污染。經常規凈化處理(如絮凝、沉澱、過濾、消毒等),其水質即可供生活飲用者。 三類水質:適用於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源地二級保護區、一般魚類保護區及游泳區。 四類水質:適用於一般工業保護區及人體非直接接觸的娛樂用水區。 五類水質:適用於農業用水區及一般景觀要求水域。超過五類水質標準的水體基本上已無使用功能。 對污水排放國家環保總局也制訂了《污水綜合排放標准》(GB8978-1996)。另外,為使環境惡化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2000年國家環保總局又制訂了"一控雙達標"政策: "一控"--對主要污染物進行總量控制; "雙達標"--重點企業、工業企業污染源處理達標;城市的地面水和空氣質量實現按功能區達標。 環保工作總的目標:抓好總量控制、清潔生產、生態保護、可持續發展、農村環境保護、環保產業、核安全、環境管理能力和環境國際合作;執行產業改造政策,淘汰落後生產工藝和產品,結合技術改造,促進國有企業達標;推行ISO綠色產品國際認證;加快治理設施建設進度,鞏固達標成果,對逾期不能達標的企業,限期治理和停產或關閉,大力開展執法檢查和監督。 編輯本段中國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修訂中國衛生部於2001年6月7日頒布了新《生活飲用水衛生規范》,並於2001年9月1日起執行。其中對生活飲用水水質標準的一些項目作了修改並增加了一些項目,這是繼1985年頒布《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16年後跨出的一大步。它為改進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提供了有力保證,為居民生活飲用水水質與國際接軌創造了條件。 編輯本段飲水與生活用水新的水質標准衛生規范明確規定:生活飲用水是由集中式供水單位直接供給居民作為飲水和生活用水。就是說,不只是飲水應達到這個水質,生活用水就可以降低到另個水質,而是生活用水也要求達到這個水質。生活用水中除了沖馬桶,洗地,澆灌花草外,象淋浴、洗漱、洗衣也應高要求,因皮膚能吸收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質。 編輯本段新修訂的水質指標主要特點新的水質標准共96項,分為常規檢驗項目和非常規檢驗項目。 該規范規定了34項常規檢驗項目。在原35項(1985年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水質項目基礎上還增加了鋁(0.2 mg/L)、糞大腸菌群(每100 mL水樣中不得檢出)(世界衛生組織有規定)與耗氧量。另據統計:銀,DDT,666,苯並(a)芘在一般情況下都不超標,因此這次修訂把它們列入非常規檢驗項目。同時,對鎘、鉛、四氯化碳作了較嚴的規定。如將鎘由0.01mg/L改成0.005mg/L、鉛由 0.05 mg/L改為0.01 mg/L 、四氯化碳由0.03 mg/L 改為0.002 mg/L。 非常規檢驗列入62項,除10項無機物外皆為有毒有害有機物,增加了有關的農葯、除草劑、微囊藻毒素-LR,消毒副產物:三鹵甲烷、鹵乙酸、亞氯酸鹽、一氯胺等與其它有毒有害有機物。 常規檢驗項目中比較大的變動:濁度由原來的3 NTU改為1 NTU;也留有餘地,即特殊情況下不超過5NTU。此外增加了新的有機物綜合性指標--耗氧量。 濁度原來是屬於感觀性的,但據國際上研究,濁度不僅是感官性指標而且是微生物指標,因為濁度低,才使細菌病毒裸露於水中,消毒劑與之反應才能有效殺滅。中國大中城市自來水廠目前出廠水大都在1 NTU以下,只要經過嚴格凈化,是可以達到的。 編輯本段水源水質與有機物中國水環境污染嚴重,主要超標項目是有機物和氨氮,這與中國城鎮生活污水沒得到有效處理有關。 水中有機物含量高時會直接影響水的臭與味,讓人厭惡。人們對水中有機物的危害的關注,從有毒有害有機物到三致(致畸、致突變、致癌)物質又發展到目前的內分泌干擾物(類激素) 。一般水中有機物是微量的,甚至是痕量的,要從人類健康上反映,需要有個長期的過程(20~30年)。目前我們能夠測出並研究其對人類健康影響的水中有機物才數百種,隨著分析測定方法與分析儀器的發展、提高,能被測出的有機物將越來越多,而這些有機物對人的危害的全面研究也需時日,所以當我們尚未認識它們的危害前,對其總量(也即宏觀上)進行一定的控制,對中國人民未來健康是必要的。 根據中國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訂)第20條規定:「省級以上人民政府可以依法劃定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保護區分為一級保護區和其他等級保護區。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取水口附近可以劃定一定的水域和陸域為一級保護區。在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外,可以劃定一定的水域和陸域為其他等級保護區。……對生活飲用水水源保護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規定」。 2000年3月20日國務院令頒布了水污染防治法實施細則,其第21條明確規定:「生活飲用水地表水源一級保護區內的水質適用國家'地表水環境質量標准Ⅱ類標准,二級保護區內的水質適用國家Ⅲ類標准。」Ⅱ類標准中關於有機物綜合性指標有CODCr,BOD5與高錳酸鹽指數(即耗氧量CODMn),相應的限值是15 mg/L,3 mg/L與4 mg/L。 新的衛生規范中「水源選擇及水質要求」5.1.7規定水源水中耗氧量不應超過4 mg/L,五日生化需氧量不應超過3 mg/L。規范5.3中明確:水質不符合5.1節和附錄A中規定時,不宜作為生活飲用水水質,若限於條件需加以利用時,應採用相應的凈化工藝進行處理,處理後的水應符合規定並取得衛生行政部門的標准。 作為集中供水水源水質要求,必須是Ⅱ類標准, 當水源水質達不到要求時,就應加強處理使其達到水質標准而不是牽就現狀,降低標准。 編輯本段耗氧量指標的增加根據新規范在常規檢驗中列入了耗氧量,作為有機物綜合指標,限值是3 mg/L,這是相應於水源水應小於4 mg/L制定的,因一般常規工藝能去除20%~30%的耗氧量。誠然耗氧量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它對人的健康影響也沒有明確的關系。但它代表著有機物質的多寡,在目前階段,當我們缺乏經常檢測一些具體的有機物條件和缺乏測定總有機物 (如TOC)手段時,用它控制有機物的相對總量,因其容易測得,可操作性強,便於經常檢驗,是必要的,是有針對性,符合中國國情的。展望未來終能採用TOC值來代替耗氧量這一指標。 耗氧量作為生活飲用水的一個水質項目,它不是一個具體的物質,也沒有對人體健康有危害的具體數據。發達國家不採用耗氧量作水質指標,因為他們可以測出水中具體的各種有毒有害有機物的量。他們中有用TOC(總有機碳)作水質指標,但無具體數值,只規定TOC不得有大的變動。 作為有機物的綜合性指標,大家認為TOC是最好的指標,但TOC值需由TOC儀測得,TOC儀價格昂貴,不是所有大城市都有,制水部門就更少了。將CODMn作為暫時性的水質指標,因其測定所用設備簡單,分析測定方便,不需復雜的技術,一般水廠分析人員都可測定,所以是最適宜的。 編輯本段結論修訂的生活飲用水水質標准中增加耗氧量作為水質指標是結合中國國情,全面提高市政供水水質、改善居民飲用水質量的一個重要措施,是這次水質標准修改的重要進展。 《中國供水衛生》,2002,10(2),p2-4 編輯本段實驗室用水國家標准本標准為全國各個實驗室提供了統一的純凈水水質參照系,使那些需要用到純凈水的實驗工作擁有更強的可復制性。同時,也為各個純凈水凈化系統生產廠家提供了行業標准。 中國實驗室用水國家標准GB6682-2000一級二級三級PH范圍(25℃)--5.0-7.5電導率(25℃),mS/m ≤0.010.100.50比電阻(25℃),MΩ·cm ≥1010.2可氧化物質,mg/L-0.080.40吸光度(254nm,1cm光程) ≤0.0010.1-蒸發殘渣(105±2℃),mg/L ≤-1.02.0可溶性硅(SiO2)mg/L <0.010.02-
⑨ 中國的水質標準是多少
中國的水質標准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