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多少人口
『壹』 重慶所有的區縣面積和人口都有多少
2007年底,重慶戶籍人口總量已達到3235.32萬(中國省級行政區第20名)。
人口密度379人/平方公里(中國省級行政區第12名)。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76‰(2007年)。
重慶現轄19個區,17個縣,4個民族自治縣,總人口3144萬。
區
渝中區 面積 22平方千米,人口 60萬。 郵政編碼400010
大渡口區 面積 103平方千米,人口 21萬。郵政編碼400080
江北區 面積 221平方千米,人口 49萬。郵政編碼400020
沙坪壩區 面積 383平方千米,人口 73萬。郵政編碼400030
九龍坡區 面積 432平方千米,人口 76萬。郵政編碼400050
南岸區 面積 274平方千米,人口 53萬。郵政編碼400064
北碚區 面積 755平方千米,人口 65萬。郵政編碼400700
萬盛區 面積 566平方千米,人口 27萬。郵政編碼400800
雙橋區 面積 43平方千米,人口 5萬。 郵政編碼400900
渝北區 面積1452平方千米,人口 85萬。郵政編碼401120
巴南區 面積1825平方千米,人口 86萬。郵政編碼401320
萬州區 面積3457平方千米,人口170萬。郵政編碼404000
涪陵區 面積2946平方千米,人口112萬。郵政編碼408000
黔江區 面積2397平方千米,人口 50萬。郵政編碼409700
長壽區 面積1415平方千米,人口 87萬。郵政編碼401220
江津區 面積3200平方千米,人口145萬。郵政編碼402260
合川區 面積2356平方千米,人口150萬。郵政編碼401520
永川區 面積1576平方千米,人口107萬。郵政編碼402160
南川區 面積2602平方千米,人口 64萬。郵政編碼408400
縣
綦江縣 面積2182平方千米,人口 95萬。郵政編碼401420
潼南縣 面積1585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2660
銅梁縣 面積1342平方千米,人口 80萬。郵政編碼402560
大足縣 面積1390平方千米,人口 92萬。郵政編碼402360
榮昌縣 面積1079平方千米,人口 81萬。郵政編碼402460
璧山縣 面積 912平方千米,人口 61萬。郵政編碼402760
墊江縣 面積1518平方千米,人口 90萬。郵政編碼408300
武隆縣 面積2872平方千米,人口 40萬。郵政編碼408500
豐都縣 面積2896平方千米,人口 79萬。郵政編碼408200
城口縣 面積3286平方千米,人口 23萬。郵政編碼405900
梁平縣 面積1890平方千米,人口 88萬。郵政編碼405200
開縣 面積3959平方千米,人口153萬。郵政編碼405400
巫溪縣 面積4030平方千米,人口 52萬。郵政編碼405800
巫山縣 面積2958平方千米,人口 59萬。郵政編碼404700
奉節縣 面積4087平方千米,人口100萬。郵政編碼404600
雲陽縣 面積3634平方千米,人口129萬。郵政編碼404500
忠縣 面積2184平方千米,人口 96萬。郵政編碼404300
自治縣
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013平方千米,人口51萬。郵政編碼409100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 面積3903平方千米,人口62萬。郵政編碼409600
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5173平方千米,人口75萬。郵政編碼409800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 面積2450平方千米,人口61萬。郵政編碼409900
『貳』 黔江地區的轄區人口
人口:2005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0.72萬人,比上年增長1%。全年出生人口6878人,人口出生率為13.6‰,死亡率6.7‰,自然增長率為6.9‰。全區年末常住人口43.67萬人,比上年末減少0.32萬人,全區城鎮化率為27.9%,比上年提高1.5個百分點。1952年,全區總人口為26.5萬人,其中:男14.01萬人,女12.49萬人。
黔江系少數民族地區,少數民族在計劃生育政策上區別於非少數民族地區,加之正處計劃生育時期和傳統觀念二孩率較高的緣故,人口自然增長率高於全市水平。
歷史資料證明,1970年是生育增長最高時期,自然增長率達到34.7‰,出生率高達46.65‰,提倡計劃生育後,自然增長率迅速回落。國家把計劃生育納入國策後,各級政府、部門常抓不懈,收到很好的成效,在各時期生育高峰期威脅下,人口增長率始終控制在10‰以內。
全區有中等專業學校2所,職業中學2所,年向各行各業輸送2500人左右從事於經濟建設,區外畢業返籍的大中專畢業生年近400人,他們都充實到各個行業。在職幹部採取以函授、電大、進修、培訓、自學等方法上檔升級,提高文化知識水平。從而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科技推廣科技應用得到廣泛開展,民族整體素質全面提高。
『叄』 黔江區的人口是多少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的東南邊緣,地處武陵山腹地,東臨湖北省的咸豐縣,西接彭水縣,南連酉陽縣,北接湖北利川市,是渝、鄂、湘、黔四省市的結合部,素有「渝鄂咽喉」之稱,是重慶市主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之一,東西寬45公里,南北長90公里。全區幅員面積為2398.7平方公里。全區共3個街道辦事處,12個鄉、15個鎮、489個村民委員會,2005年末,全區戶籍總人口50.72萬人。
『肆』 黔江多少人口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截止2012年黔江區共有545089人。
參見:http://ke..com/view/890324.htm
『伍』 重慶黔江是縣還是區呢
黔江現在是一個區
。黔江區和彭水縣、酉陽縣、秀山縣是兄弟區縣,沒有隸屬關系,屬平級,只是區比縣高一個小檔次。
現在黔江區就相當於一個地級市那種,黔江管轄范圍沒有縣這個概念,只有鄉鎮。
『陸』 湖北恩施和重慶黔江是相鄰嗎
截至2016年7月,湖北恩施市和重啟黔江區是不相鄰的,中間隔了一個咸豐縣。如圖所所示。
恩施市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州政府所在地,全州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和交通樞紐。位於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北部。東鄰建始、鶴峰,西界利川、咸豐縣,南連宣恩,北接重慶奉節。東西寬86.5千米,南北長90.2千米,總面積3972平方千米。總人口79萬人(截至2008年末),其中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約佔38.49%。轄16個鄉鎮和街道辦事處,市人民政府駐小渡船街道。恩施市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湖北省九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2014年1月10日首屆中國硒產品博覽交易會在恩施舉行。
黔江區位於重慶市東南部,處武陵山區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於一體。
黔江區東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西接彭水苗族自治縣,南連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縣,北接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至2014年,黔江區幅員面積2402平方公里,轄6個街道、12個鎮、12個鄉。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黔江區戶籍人口53.6萬人(常住人口44.5萬人),其中以土家族、苗族為主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73.3%。
『柒』 重慶市黔江區的面積多大
巴南區屬重慶主城區、重慶大都市區,地處重慶市西南部,前身是名邑巴縣,商代時巴人就在此立國建都。1994年12月撤縣建區。截止2017年底,巴南區轄8個街道、14個鎮,幅員面積1834.23平方千米;常住人口為106.72萬人。2017年,巴南區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16.6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9.6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327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40億元。三次產業的比例為6.9:45.6:47.5。巴南區旅遊資源豐富,主要有魚洞烏皮櫻桃、五布柚等地理標志產品,以及南溫泉、東溫泉、聖燈山國家森林等景區景點。2019年2月2日,被國家中醫葯管理局評為縣級全國基層中醫葯工作先進單位。
豐盛古鎮位於重慶市的東南邊陲,也是就是現在的巴南區,明末清初始建場鎮,曾經是重慶府去南川、涪陵的重要驛站。古鎮老街兩側均為2~3層全木質穿斗結構的店鋪。鋪後多為青磚黑瓦四合院,其檐額、堂額、門窗等,多飾以戲文故事、魚蟲鳥獸,具有典型的徽派風格,這一特點在重慶眾多古鎮中是不多見的。豐盛古鎮因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於2002年4月被重慶市人民政府命名為重慶首批20個「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05年2月重慶市人民政府批准了《豐盛鎮古鎮保護規劃》。
中泰天心佛文化旅遊區位於重慶巴南區天星寺鎮。該景區總佔地3300餘畝,海拔近千米,其中森林植被1800餘畝,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植被豐富、負氧離子含量高,是修身養心靜心、養老的絕佳勝地。為積極加強中泰文化旅遊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該景區引入泰國數百家正宗產品,包括泰國文化旅遊產品、手工製品等數百種商品。目前,景區已與方向盤自駕游36城俱樂部達成戰略合作,共同致力建立重慶周邊最具吸引力的自駕目的地及營地。
天坪山雲林天鄉景區地理位置優越,距市中心約50公里,海拔500—700米,面積約3.73平方公里。景區內旅遊資源較為豐富,以農田、樹林、自然村落為主,空氣負氧濃度長年保持在2級以上,是一個以農業發展為基礎的鄉村觀光旅遊景區。為全面提升雲林天鄉景區的品質和檔次,推動景區旅遊經濟的快速發展,2014年我區啟動了雲林天鄉3A級景區的創建工作,在創建過程中,不斷完善景區服務設施,累計投入1.5億元建設資金,對景區硬體進行了全面的維護、完善和提升。通過持之以恆抓創建、強管理、重保護等舉措,景區知名度和得到了迅速提升,市場影響力不斷加強。
聖燈山森林公園位於重慶主城區巴南區跳石鎮境內,是國家級森林公園,距重慶市中心解放碑50公里。聖燈山山體雖小,但特色突出,素有「川東小峨嵋」之稱。 聖燈山森林公園既是市內獨一無二的天然的石頭公園,更是市內近郊短程休閑度假不可多得的避暑勝地。眾多游覽興奮點。蛇脫殼、鐵門檻、狗鑽洞讓你笑游全程,妙趣無窮,移步換票,感悟人生,登臨山頂。極目萬里、憑風遠眺、雲海蒼茫、幾多豪情壯志溢於言表,游完此山不僅會問:「造物主為什麼如此--此類奇山不可多賜。
雲篆山旅遊風景區位於重慶主城區巴南區魚洞境內,是重慶市總體規劃中的森林公園之一,距市中心解放碑28公里,魚洞城區7公里,海拔高度為650米,是重慶老「巴渝十二景」和「巴南新八景」之一。雲篆山旅遊風景區旅遊資源豐富,特色突出。雲篆山地處長江邊,素有「滔滔長江水,巍巍雲篆山」之稱。明朝著名政治家、軍師劉伯溫給予雲篆山的高度評價是「天下大亂,此地無憂;天下大旱,此地得半」雲篆山呈寶塔形,氣勢雄偉,由九堡十三灣組成,遠視如睡佛望月,近看猶如一根龐大的擎天柱,山間,地勢險要,妙趣橫生。
南溫泉公園位於重慶市南郊南溫泉風景名勝區內,建於1927年。距市中心18公里,重慶市一級達標公園。中心游覽面積20公頃,其中水面7公頃,綠地16公頃。分為四大景區:大泉景區、鏵園景區、仙女洞景區、竹石苑景區,有植物品種121科,269屬,344種。 南溫泉公園為新巴渝十二景之一,山、水、泉、林、洞、瀑皆具,獨具特色的溫泉和蜿蜒而過的花溪河組成優美的自然景觀。園內還有多處抗戰文化遺址。主要景點有:南塘溫泳、花溪垂釣、虎嘯懸流、峭壁飛泉、五湖占雨、三峽奔雷、灧澦歸舟、仙女幽岩、小塘水滑、建文遺址、石洞探奇、弓橋泛月等景點。
簡介 南溫泉風景區位於巴南區長江之南花溪河畔群山之中,離市區18公里。景區以南溫泉公園為中心,另有「陪都」遺跡、建文遺址。中心游覽面積20公頃,其中水面7公頃,綠地16公頃。分為四大景區:大泉景區、鏵園景區、仙女洞景區、竹石苑景區,有植物品種121科,269屬,344種。 南溫泉公園的硫磺質溫泉出自建禹山,水溫在40℃左右,每小時流量120噸以上。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始建浴池,解放後增建游泳池。景區除南溫泉外,另有五處名泉。建文峰古井外「玉泉」,泉水清冽甘醇。仙女洞下一小潭,晴時潭水清澈,渾濁即預示下雨,故名「晴雨泉」。
『捌』 黔江三岔河的介紹
黔江三岔河介紹:三岔河景區位於重慶黔江老城區中心地帶,由西沙橋、新華橋、閘橋之間圍合而成,水域面積77676.3平方米,有風雨廊橋、親水棧道、人文雕塑、音樂噴泉等景觀,被譽為黔城的「城市客廳」。
每每華燈初上,隨著激盪起伏的音樂,三岔河「城市客廳」開啟的音樂噴泉總會成為遊人關注的焦點,其驚艷與磅礴大氣的多重變幻引來眾多市民駐足觀賞,拍照留念。
黔江區介紹:
黔江區隸屬於重慶市,位於重慶市東南部,地處武陵山區腹地,素有「渝鄂咽喉」之稱,集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山區和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於一體。
黔江區下轄6個街道、18個鎮、6個鄉,幅員面積2402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黔江區常住人口487281人。
黔江區獲得過全國農業標准化示範縣、全國農村飲水安全工程示範縣、全國平安鐵路示範區、國家級產城融合示範區、國家衛生城市等榮譽稱號。
2021年6月4日,黔江區列入2021年水系連通及水美鄉村建設試點縣名單。
『玖』 黔江區人口
30多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