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豐人口有多少
⑴ 江陰的長住人口是多少啊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江陰——忠義之邦 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現在長期住居在那裡的,除開流動人口是120W左右。
⑵ 江陰市的人口是多少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 江陰古稱暨陽,見諸文字記載的歷史有2500多年。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南朝·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為"江陰"名稱之開始,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此後江陰先後為郡、為國、為軍、為路、為州,建置幾經變化。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江陰縣建置。1949年4月22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江陰——忠義之邦江陰全市總面積987.5平方公里,陸地面積811.7平方公里,水域面積175.8平方公里,其中長江水面56.7平方公里。沿江深水岸線長達35公里。城市建成區為49.23平方公里。
全市有16個鎮。334個行政村,7102個村民小組;64個社區居民委員會,4個居民委員會。江陰市政府所在地在澄江鎮。
至2004年末,江陰市戶籍總人口117.77萬人,增長0.92%。全市人口出生率8.20‰,比2003年上升1.32個千分點;人口死亡率6.71‰,下降0.28個千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1.49‰,提高1.60個千分點。計劃生育工作成效顯著,全市戶籍人口計劃生育率達99.7%,節育措施落實率達99.66%。
江陰是長江下游集水、公、鐵於一體,江、河、湖、海聯運的重要交通樞紐城市。從江陰到上海、南京兩大城市各148公里,到無錫、常州僅38公里。以江陰為圓心、半徑160公里范圍內有六個飛機場,其中南京、上海可直飛境外。改革開放以來,江陰大手筆發展交通事業,形成了干支線連通、內外溝通、城鄉貫通、主要幹道「六橫八縱」的格局。中國第一、世界第四的特大跨徑鋼懸索橋江陰長江公路大橋,是溝通同三(黑龍江同江一海南三亞)和京滬兩大國道主幹線的過江「咽喉」。連接滬寧高速公路、寧通一級公路的錫澄高速公路穿越江陰境內。在建的新長(江蘇新沂一浙江長興)鐵路取道江陰,連結隴海、漸贛兩大鐵路大動脈。江陰境內的錫澄運河溝通長江、太湖。1992年正式對外開放的江陰港可以直通海外。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被專家稱為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盛唐起,江陰就是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埠。宋代政治家王安石當年巡視江陰黃田港曾賦詩贊曰:「黃田港口水如天,萬里風檣看賈船。海外珠犀常入市,人間魚蟹不論錢。」南宋紹興年間,江陰港設立"市舶司",是當時我國沿海設置市舶司的廣州、杭州、上海等11個口岸之一。1992年5月,江陰港被國務院批准為一類對外開放口岸。經過多年建設,江陰口岸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獨立查驗機構以及長江引航中心、外輪代理、外輪供應等服務機構配套齊全,各類碼頭泊位已建成45個,其中萬噸級的19個,形成了由石化產品、集裝箱、件雜貨、煤炭、糧食五大支柱貨源構成的港口群,建成了長江中下游最大的石化儲運基地和國家糧食儲備庫。2000年,全市港口吞吐量超過1000萬噸,其中外貿運量206萬噸,集裝箱運量超1.5萬標箱,正在成為長江下游重要的物資集散中心。
還有中山公園、鵝鼻嘴公園、黃山湖公園等風景優美的公園,是江陰人民的理想好公園!
省份
江蘇省(Jiangsu Province)
[編輯本段]自然地理
江陰位於北緯31°40′34″至31°57′36″,東經119°59′至120°34′30″。北枕長江,有長江公路大橋與靖江市相連,南近太湖,有錫澄高速公路與無錫市相接,沿江高速東接常熟、張家港至太倉,西連常州直至南京溧水,地處蘇錫常「金三角」幾何形中心,江陰和市區的山丘總體上呈北東、北東東走向,其高度由西南往東北逐級下降。江陰交通便捷,歷來是大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樞紐和江海聯運、江河換裝的重要中樞型港口。
江陰地處江尾海頭,境內35公里長江深水岸線被專家稱為黃金水道的黃金地段。
長江江陰段是一條「黃金水道」,江輪可從上海市直達重慶市,是中國最重要的水上交通大動脈之一。
長江江陰斷江面狹窄,故江陰自古就為扼守長江咽喉的第一要塞,明清兩代都在江陰築有大量炮台等重要的防禦工事。
江陰市氣候特點:全年溫度條件較好,年平均氣溫16.7℃,四季分明,冬季陰冷潮濕,夏季較炎熱,春秋季節氣候宜人,是長江下游小麥、水稻等梁作物的重要產地之一。江陰境內主要用材林有竹、松、杉,優良用材的樹種有杉木、檫樹、樟樹、紫楠、紅楠、麻櫟、錐栗、榆樹等。葯用植物400多種。鳥類有170多種;魚類為90多種,太湖中的銀魚,長江中的刀魚、鰣魚、河豚是名貴魚類;獸類有30多種,主要有華南兔、穿山甲、豹貓、黃鼬等。長江江陰斷段水質處於Ⅱ~Ⅲ類水。
⑶ 彭州各個鄉鎮人口是多少有詳細的嗎謝謝!!!!
天彭鎮人口約16.2萬人、龍門山鎮、新興鎮、麗春鎮 人口6.6萬、九尺鎮 人口29799人。濛陽鎮、通濟鎮。
彭州打造「11236」(一軸一帶雙核三心六鎮)城市空間發展格局。規劃建設「3+2」產業載體,即成都新材料產業功能區、天府中葯城、龍門山湔江河谷生態旅遊區3個成都市級功能區;天府蔬香園、麗春航空動力小鎮2個彭州市級功能區。
彭州先後榮獲「國家生態市」、「中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中國縣域經濟發展潛力百強」、「中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百強市」、「西部百強縣」、「四川省十強縣」、「中國家紡名城」、「四川最具投資價值潛力城市」、「國家衛生城市」等稱號。
⑷ 江陰人口
截至2021年末,江陰市共有戶籍人口126.96萬人,常住人口178.2萬人。
其中男性人口為920161人,佔51.71%;女性人口為859354人,佔48.29%。0-14歲人口為227723人,佔12.80%;15-59歲人口為1204104人,佔67.66%。
60歲及以上人口為347688人,佔19.54%,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258854人,佔14.55%。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1331352人,佔74.82%;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448163人,佔25.18%。
江陰市建置沿革
江陰古稱暨陽,位於長江三角洲,有7000年人類生息史、5000年文明史、2500年文字記載史。西晉太康二年(281年)置暨陽縣,屬毗陵郡,治所在今江陰市東南。
南梁紹泰元年(555年)廢縣置郡,建治君山之麓,因地處長江之南,遂稱江陰郡,下轄江陰、利城、梁豐3縣,為「江陰」名稱之開始。此後,江陰分別為郡、國、軍、路、州治,建置幾經變化。
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恢復縣建置。
1949年4月23日江陰解放後,屬蘇南行署常州專區。
1953年,改屬蘇州地區。
1983年3月,實行市管縣體制,改屬無錫市。
1987年4月,經國務院批准撤縣建市。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江陰、江陰市人民政府——江陰概況
⑸ 中國梁姓家族有多少人
梁姓,在《百家姓》中排名第128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21位,約佔全國漢族人口0.84%。尤以廣東多此姓,約占省人口4.7%,全國漢族梁姓人口35%在廣東。當代梁姓的人口已達到1100多萬,為全國第二十位大姓,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93%。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梁姓人口的增長率是呈V形的態勢。在全國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於廣西、廣東兩省,大約占梁姓總人口的53%,其次分布於河南、四川、河北、山東,這四省又集中了17%。廣西為當代梁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梁姓總人口的28.5%。全國形成了兩廣為中心的梁姓聚集區。梁姓在人群中分布頻率示意圖表明:梁姓是兩廣地區最常見的姓氏之一。在廣西、廣東、海南、雲南東端、黔湘贛南部,梁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1.08%以上,在中心地區的比例高達6%以上,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7.3%,居住了大約46%的梁姓人群。在黔湘北部、江西中部、福建西部、雲南東部、四川大部、渝鄂、陝寧、晉冀豫京津、安徽北部、廣東大部、內蒙古大部、甘肅南部、遼吉黑西部,梁姓占當地人口的比例一般在0.54%一1.08%,其覆蓋面積佔了總國土面積的34.2%,居住了大約41%的梁姓人群。
⑹ 2021年姓梁的人大約有多少
目前最新統計「梁氏家族人口「在全國人口數量,最新統計約1100萬,佔全國人口的0.84%
梁姓以江蘇、廣東為多,江蘇宿遷佔全國梁姓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廣東約佔全省人口的百分之四點七,佔全國梁姓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五。梁姓是當今中國姓氏排行第二十一位的大姓。人口眾多,約佔全國漢族人口的百分之零點八四。
⑺ 張家港現轄幾個鎮,每個鎮的人口是多少
張家港市
概況
張家港市位於長江下游南岸、江蘇省東南部。面積813平方千米。
2004年底,總人口86.86萬人。
市人民政府駐楊舍鎮。郵編:215600。行政區劃代碼:320582。區號:0512。拼音:Zhangjiagang Shi。
--------------------------------------------------------------------------------
行政區劃
【2004年底】 轄8個鎮:楊舍鎮 金港鎮 塘橋鎮 錦豐鎮 樂余鎮 鳳凰鎮 大新鎮 南豐鎮
楊舍鎮 面積152.83平方千米,人口254992人。
塘橋鎮 面積 94.42平方千米,人口163000人。
金港鎮 面積125.98平方千米,人口199357人。
錦豐鎮 面積114.10平方千米,人口167165人。
樂余鎮 面積 84.88平方千米,人口 89825人。
鳳凰鎮 面積 78.77平方千米,人口 64242人。
南豐鎮 面積 42.14平方千米,人口 46361人。
大新鎮 面積 39.98平方千米,人口 36419人。
** 此處鄉鎮面積人口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電子版,2004年統計數據 **
--------------------------------------------------------------------------------
歷史沿革
1957年11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沙洲縣,以江陰、常熟兩縣的各一部分行政區域為其行政區域。1961年12月1日成立。
1986年9月16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沙洲縣,設立張家港市。市人民政府駐楊舍鎮。
?年轄:港區鎮 楊舍鎮 塘橋鎮 妙橋鎮 港口鎮 鳳凰鎮 西張鎮 塘市鎮 樂余塘 三興鎮 錦豐鎮 南豐鎮 兆豐鎮 東沙鎮 泗港鎮 東萊鎮 合興鎮 鹿苑鎮 乘航鎮 後塍鎮 南沙鎮 德積鎮 大新鎮 晨陽鎮 中興鎮 雙山鎮
2002年12月27日,張政發[2002]第144號關於同意錦豐、合興鎮區劃變動的批復:按蘇州市人民政府蘇府復[2002]80號文批復,將合興鎮天豐村、福利村劃歸錦豐鎮管轄。行政區劃調後,錦豐鎮行政區劃面積37.97平方千米,人口4.05萬人,轄1個居委會、16個村委會;合興鎮行政區劃面積34.89平方千米,人口3.15萬人,轄1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
2003年,撤銷三興鎮、東萊鎮,原三興鎮行政區域及原東萊鎮的定豐、合豐、交通3個村劃歸錦豐鎮管轄;原東萊鎮的東萊居委會及慶東、慶橋、東萊、壽興、西閘、二圩、永協、福前、烏沙、南橋、農聯、蔣東、黎明、徐豐等14個村劃歸楊舍鎮管轄;撤銷晨陽鎮,晨陽居委會和晨南、晨中、南新、金沙、晨新、新南、校興7個村劃歸楊舍鎮管轄;原晨陽鎮的晨北、龍潭、施家、中山、晨豐5個村劃歸大新鎮管轄;港區、後塍、德積3個鎮及原晨陽鎮的長埭、晨西、新村、高科、晨陽5個村合並設立金港鎮,鎮政府駐港區長江中路28號;塘橋、妙橋、鹿苑3個鎮合並設立塘橋鎮,鎮政府駐塘橋南京西路16號;錦豐、合興兩鎮合並設立錦豐鎮,鎮政府駐錦豐錦花路3號;將樂余、兆豐兩鎮合並設立樂余鎮,鎮政府駐樂餘人民路12號;鳳凰、西張、港口3鎮合並設立鳳凰鎮,鎮政府駐西張金谷路1號。將樂余鎮的東華、東勝、東紅3個村劃歸南豐鎮管轄。
2003年3月17日,蘇府復(2003)18號關於調整張家港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1)撤銷三興鎮、東萊鎮,將原三興鎮所轄區域和東萊鎮的東萊鎮的定豐、合豐、交通等3個村劃歸錦豐鎮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錦豐鎮行政區域面積79.16平方千米,人口8.11萬人,轄2個居委會、39個村委會。2003年3月24日正式設立。(2)東萊鎮大部分區域歸並楊舍鎮。新的楊舍鎮行政區劃面積為138.36平方千米,常駐人口達22.596萬,下轄6個街道辦事處,61個行政村。2003年3月25日正式設立。
2003年,蘇政復[2003]76號,蘇府復[2003]69號(8月27日關於同意調整張家港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復):(1)……(2)……(3)……(4)……(5)將錦豐、合興兩鎮合並設立錦豐鎮。鎮政府駐地錦花路3號。行政區劃調整後,錦豐鎮區域面積114.1平方千米,人口11.5萬人,轄3個居委會、50個村委會。(6)……。2003年8月31日,張家港市召開全市行政區劃調整工作會議,將原有的17個建制鎮調減為8個:將晨陽鎮的居委會及7個村劃入楊舍鎮;將港區鎮、德積鎮、後塍鎮及晨陽鎮的5個村合並成立金港鎮;將妙橋鎮、鹿苑鎮並入塘橋鎮;將合興鎮並入錦豐鎮;將兆豐鎮並入樂余鎮;將鳳凰鎮、港口鎮、西張鎮三鎮合並,成立鳳凰鎮;將晨陽鎮5個村並入大新鎮;南豐鎮行政區域不變。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 (根據江蘇省2003年底村及村以上行政區劃代碼整理)
塘橋鎮 轄:社區居委會(鎮中、李王、金巷、何橋、楊園、青龍、周巷、妙橋、鹿苑);村委會(南塘、十字港、祿盪、韓山、水渠、上相、妙橋、陳庄、顧家、洞涇、雪家、橫涇、吹鼓、金村、前巷、勤豐、塘灣、立新、歐橋、西陽、躍進、沙田、蔣家、劉村、涇西、牛橋、巨橋、鹿東、奚浦、鹿北、灘里、南林、西苑、馬嘶、五廂、花園、徐灣)。
鳳凰鎮 轄:社區居委會(鳳凰、港口、西張);村委會(鳳凰、鷙山、珠村、洪涇、夏市、茅庵、奚家、高庄、廣步、馬路、楊家橋、小庄、新莊、程墩、東南、清水、張巷、庄涇、杏市、恬庄、太平、雙塘、新橋、小山、金谷、五聯、雙龍、石龍、西參、李庄、魏庄、安庄、欄桿、黃新橋、安慶)。
樂余鎮 轄:社區居委會(樂余、兆豐、東沙);村委會(樂余、樂西、永利、永樂、廟港、扶海、向群、團結、雙橋、閘西、登全、鼎興、文興、東興、齊心、扶桑、常豐、同豐、建豐、振豐、紅閘、紅旗、紅星、紅發、紅聯、紅明、東新、東林、東勝、東華、東紅、林場、東沙、東風、東進、東聯)。
錦豐鎮 轄:社區居委會(錦豐、三興、合興);村委會(紅光、長紅、恆豐、店岸、錦豐、向陽、郁橋、建設、雙福、協仁、西港、元興、新華、聯興、定豐、合豐、交通、天豐、福利、務本、厚生、久生、永圩、新港、西界港、箐圩、登雲、萬亨、本和、耕余、鼎盛、常余、民港、樂楊、鎮南、錢葉、永德、新安、雁行、星火、洪橋、洪福、悅來、福安、悅豐、光明、南港、常家、永盛、明星)。
南豐鎮 轄:社區居委會(南豐);村委會(民樂、南豐、新傑、民聯、繼新、東港、生建、民生、海壩、義和、建農、和平、安樂、新建、雙德、永豐、新德、永聯)。
楊舍鎮 轄:社區居委會(泗港、塘市、乘航、向陽、園林、振豐、花園、梁豐、新城、東苑、聚龍、慶豐、西門、龍潭、暨陽、長安、雲盤、陽光、沙工、南苑、邵巷、萬紅、東渡、揚帆、通運、錦綉、橫河、前溪巷、旺西、趙庄、包基、小城市、范庄、城北、北庄、田垛里、城東、城南、城西、新農、民豐、老宅、西郊、景巷、陳東庄、東萊、晨陽);村委會(倉基、斜橋、西新、章卿、閘上、善港、五新、范港、萬紅、七里廟、嚴介埭、百橋、湯聯、棋桿、南庄、河北、河南、河頭、李巷、新民、農義、乘航、勤星、蔣橋、雙鹿、慶安、東萊、西閘、福前、農聯、黎明、徐豐、晨南、晨中、南新、金沙、晨新、新南、校興)。
大新鎮 轄:社區居委會(大新);村委會(新豐、長青、東凱、年豐、迎豐、龍橋、福善、萬年、段山、朝東圩、新閘、大新、新東、頂海岸、新海壩、老海壩、龍潭、晨北、施家、中山、晨豐)。
金港鎮 轄:社區居委會(中興、安定、中圩、中南、南沙、塍西、市河、文星、天生港、富苑、塍郊、德積);村委會(長江、巫山、張家港、灘上、高東、大德、善政、中圩、三節橋、渡口、雙中、老圩、新圩、長山、高峰、朝陽、山北、鎮山、馬橋、港上、柏林、三省、東山、港西、青橋、占文、香山、朱家宕、高橋、新塍、袁家橋、曹場巷、李家港、三角灘、學田、封庄、韓家港、長明、小明沙、朝南、新套、德積、天妃、福民、德豐、永興、雙豐、北蔭、軍民、攔門、長埭、晨西、新村、高科、晨陽)。
此外,常陰沙農場(農場居委會、一到十八共18個工區、良種站)、江蘇省張家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張家港沿江開發區、張家港保稅區、張家港市稻麥良種場。
--------------------------------------------------------------------------------
鄉鎮簡介
楊舍鎮:是張家港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鎮總面積110平方千米,轄51個行政村、6個街道辦事處和47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1萬。
金港鎮:全鎮總面積125.9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2萬,轄18個居委會、55個村委會。
大新鎮:位於張家港市的西北部,境內有長江岸線8千米,全鎮總面積40.24平方千米,轄11個行政村和1個中心社區居委會,常住人口3.6萬餘人,外來職工5萬餘人。(另有資料:轄區面積30.06平方千米,總人口2.9萬人)
樂余鎮:全鎮總面積90.3平方千米,人口8.3萬人。
鳳凰鎮:全鎮總面積29.18平方千米,其中鎮區面積2.5平方千米,全鎮總人口2.3萬餘人。
錦豐鎮:2003年由原錦豐、三興、合興三鎮及原東萊鎮部分村合並組建而成。全鎮面積127平方千米,總人口18萬,轄2個辦事處、28個行政村、5個社區居委會:紅光村、店岸村、向陽村、建設村、西港村、協仁村、交通村、福利村、錦豐村聯興村、郁橋村、厚生村、久生村、新港村、西界港村、登瀛村、鼎盛村、耕余村、樂揚村、星火村、洪橋村、洪福村、悅來村、光明村、南港村、常家村、永盛村、明星村、鎮北社區、濱江社區、三興中心社區、海沙社區、合興中心社區。地圖鏈接
塘橋鎮:位於張家港市東南部。總面積94.4平方千米,總人口16.5萬人。
南豐鎮:全鎮總面積45.3平方千米,人口4.67萬,轄11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鎮區建成區面積2.2平方千米,區內常住人口3834人。
* 以上鄉鎮簡介資料來自當地鄉鎮政府網站。本頁某些資料由於來源不同或統計時間不同而有差異。
--------------------------------------------------------------------------------
村(居)調整情況(部分)
1995年9月13日,張政發[1995]第24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豐樂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豐樂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消聯興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1999年7月16日,張政發[1999]第 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南興村、錦西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聯興村與南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建設村與錦西村合並,建立新的建設村。同時撤消南興村、錦西村的村名和村民委員會。
2002年7月3日,張政發[2002]第12號關於同意錦豐鎮撤並麒麟村的批復:同意行政區域相鄰的麒麟村與聯興村合並,建立新的聯興村,同時撤消麒麟村的村名和村委會。
2005年4月16日,張家港人民政府《關於同意南豐鎮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張政發[2005]51號):同意將和平村的第9、10、11、12、13、14、15、16、18、21等10個村民小組,永豐村的第29、38等2 個村民小組,東勝村原東華的第8、9、10、14、15和原東勝村的第1、2、8、9、等9個村民小組,共計21個村民小組劃歸永聯村,建立新的永聯村、和平村、永豐村和東勝村。
⑻ 豐城市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最新的數據是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豐城常住人口為1065641人。
豐城,隸屬江西省宜春市,江西省試點省直管市,位於江西省中部、贛江中下游,鄱陽湖盆地南端,介於東經115°25′-116°27′,北緯27°42′-28°27′之間。
東臨撫州臨川區、南昌進賢縣、南臨撫州崇仁縣、樂安縣、吉安新干縣,西接宜春樟樹市、高安市,北連南昌新建區、南昌縣,距南昌60公里、南昌昌北機場70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豐城常住人口為1065641人。
地貌:
地勢南高北低,由西南向東北逐漸傾斜,從西南玉華山1171.1米高向東北葯湖傾斜到海拔18米。南部為低山區,約占總面積的17%;中部相對低平,贛江蜿蜒期間,形成河谷沖擊平原,約占總面積的24%;西北和東南地形起伏,為丘陵地區,約占總面積的59%。
氣候:
地處亞熱帶濕潤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霜期較短,生長期長。全年平均氣溫為15.3-17.7攝氏度,日最高氣溫大於或等於35攝氏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7.9天,日最低氣溫少於或等於0度的日數年平均為23.4天。
⑼ 中國姓梁的人的數量大約有多少
梁1092萬人占總人口0.84%。
截止2001年年底,全國總人口為127627萬人(不含港澳台),其中漢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91.59%,達到116893.56;少數民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8.41%,達到10733.43萬人。上千萬人口的姓氏有:
李10322萬人占總人口7.94%
王9633萬人占總人口7.41%
張9191萬人占總人口7.07%
劉6994萬人占總人口5.38%
陳6500萬人占總人口5%
楊4004萬人占總人口3.08%
趙2977萬人占總人口2.290%
黃2899萬人占總人口2.23%
周2756萬人占總人口2.12%
吳2665萬人占總人口2.05%
徐2158萬人占總人口1.66%
孫2002萬人占總人口1.54%
朱1638萬人占總人口1.26%
高1573萬人占總人口1.21%
林1521萬人占總人口1.17%
何1521萬人占總人口1.17%
郭1491萬人占總人口1.15%
馬1365萬人占總人口1.05%
胡1]00萬人占總人口l%
羅1118萬人占總人口O.86%
梁1092萬人占總人口0.84%
宋1053萬人占總人口O.81%
鄭1014萬人占總人口0.78%
按人口數量多少往下排列的姓氏是:謝姓936萬人,韓姓884萬人,唐姓845萬人,馮姓832萬人,於姓806萬人,董姓793萬人,蕭姓767萬人,程姓741萬人,曹姓741萬人,袁姓702萬人,鄧姓702萬人,許姓702萬人,傅姓663萬人,沈姓650萬人,曾姓650萬人,彭姓637萬人,呂姓611萬人,蘇姓611萬人,盧姓611萬人,蔣姓611萬人,蔡姓598萬人,魏姓546萬人,賈姓546萬人,丁姓546萬人,薛姓546萬人,葉姓546萬人,閻姓533萬人,余姓533萬人,潘姓533萬人,杜姓520萬人,戴姓507萬人,夏姓507萬人,鍾姓507萬人。
人口在200萬以上的姓氏還有:汪、田、任、姜、范、方、石、姚、譚、廖、鄒、熊、金、陸、郝、孔、白、崔、康、毛、邱、秦、江、史、顧、侯、邵、孟、龍、萬、段、雷、錢、湯、尹,黎、常、武、喬、賀、賴、龔、文。
⑽ 豐姓有多少人口數量
豐姓的人口數量約在21萬左右,人口在百家姓中排名第315位,在2007年全國姓氏人口排名第300位以外。位於郜姓之後,索姓之前。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61位。
豐氏為多民族、多姓源的姓氏,就人口總數而言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均未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並且豐姓在當今較為少見的姓氏,人數不多,分布很廣。
(10)梁豐人口有多少擴展閱讀:
根據豐姓遺留下來的資料顯示,應該是源自於高辛氏、姜姓、姬姓、地名、蒙古族、達斡爾族,歷史上的豐姓有很多名人名望,例如唐代有高僧豐干,宋朝有御史中丞豐稷以及鎮江知府豐有俊,明朝有學者豐坊、詩人豐越人。到了近現代則有著名的散文家、畫家、文學家、美術與音樂教育家豐子愷。
湖北黃岡楚黃豐氏(酆氏)宗譜,原譜明末被焚毀;望居松陽縣(今浙江省松陽縣一帶)。豐姓是當今較為少見的姓氏,人數不多,分布很廣。豐姓名人有豐子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