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中國的麵食有多少種

中國的麵食有多少種

發布時間: 2022-09-12 17:42:38

Ⅰ 中國有多少種面條

中國傳統麵食真是太多了 非常的多,就光是面條就有上百種.小糕點也有不下百種。不過總的來說是有 饅頭,面條,花捲,油條,餃子,包子,糕點,餅.
中國麵食在秦漢魏晉南北朝的時候形成了第一個高潮。標志主要有四:一是原料多系粉狀,米麥皆用,糕與餅的區別明顯。二是廣泛使用發酵工藝和模具成型,品種多達數十,風味各不相同。三是面條已成系列,多為片狀、條狀或環狀,有蒸、煮、烤多種吃法。相繼推出包子、開花饅頭、發酵品、乳製品、蛋製品、果製品和蓮蓉點心,造型也較前講究。
漢魏六朝面點的興盛反映在兩個方面。第一,記述面點的古書較多。擇其要者便有史游的《急就篇》、楊雄的《方言》、劉熙的《釋名》、崔寔的《四民月令》、高承的《事物紀原》以及《後漢書》、《晉書》、《齊書》、《荊楚歲時記》等。其中,賈思勰的《齊民要術》系統介紹了白餅、粉餅、餺飥、餢等20餘種面點的製作方法,首開食經詳載面點譜的先例;束皙的《餅賦》是我國第一篇謳歌面點的文學作品,裡面描繪了豚耳、狗舌、薄壯、牢丸等10餘個品種,將它們的色、香、味、形介紹得淋漓盡致。有「胡餅(近似燒餅)」、「蒸餅(最早的饅頭)」、「湯餅(水煮揪面片)」、「索餅(較粗的濕面條)」、「髓餅(用骨髓、油脂、麵粉制的爐餅)」、「截餅(牛羊奶調和面團炸成)」、「春餅(現代春卷的前身)」、「環餅(類似麻花)」、「面起餅(酸漿發酵)」、「酒溲餅(酒粥發酵)」、「雞子餅(添雞蛋調制)」、「豚皮餅(先烙後煮)」、「蓬餌(早期蓮子糕)」、「棗

Ⅱ 中國美食中的面有多少種類

您好!中國美食中的面種類繁多,其中有北京雜醬面、河南燴面、武漢熱乾麵、鎮江鍋蓋面、廣東梅縣腌面、蘭州牛肉拉麵、山西刀削麵、陝西油潑面、重慶小面、四川擔擔面、延吉冷麵、陝西biangbiang面、陝西臊子面、貴陽腸旺面、上海陽春面、江蘇崑山奧灶面我感覺都是美味極了。

Ⅲ 中國的五大麵食分別是什麼,你最喜歡哪一個

中國的五大麵食分別是:1.山西刀削麵。2.河南燴面。3.四川擔擔面。4.北京炸醬面。5.武漢熱乾麵。我比較喜歡吃四川擔擔面,大部分四川人還是比較喜歡擔擔面的口味的呢

Ⅳ 熱乾麵等非遺麵食倡導國慶吃面新民俗,中國有多少種麵食

從小就吃媽媽擀的面條長大,現在市面上也多了各式各樣的面條,有南瓜的,,雞蛋的,綠豆的等各種各樣的顏色的面條。面條不僅好消化,而且配上肉湯蔬菜營養很豐富。

麵食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面條的最早記錄是在東漢的時候,那個時候大家只稱他為“餅”,後來到宋朝的時候才有“面條”一次詞。中華的面馳名中外,現今的日本拉麵也是從我們中國引入的。

我們中國的麵食大概能分為五種,分別是是山西的刀削麵,河南的燴面,四川的擔擔面,北京的炸醬面,還有武漢的熱乾麵。其中,北京的炸醬面是北京比較有特色的傳統的麵食,一般都在夏天的時候吃,炸醬面最重要的就是他的炸醬,裡面還會放些肉丁,面做好了,澆上肉醬還會配上很多的菜,有黃瓜,蘿卜,豆芽,黃豆等等,非常美味。

最後一個就是武漢的熱乾麵了,武漢熱乾麵是最有名的一種麵食,因為它淋上一些辣椒油,讓人吃的時候感覺面又筋道又能開胃,如果大家有機會去武漢的話。都要來一碗正宗的武漢熱乾麵嘗嘗。

Ⅳ 中國有些什麼面

1、陽春面
陽春面是「紅湯面」,主料是醬油和豬油,其實全國都有,小時候自家做的就這個,但相對而言蘇南上海比較講究一點,因此近年來主打「江南」的餐館會主動推薦陽春面。
傳統意義的陽春面,面很簡單,細掛面足矣,但有條件的也會用手擀麵。南京的一些「老鹵面」可以算一種廣義上的陽春面,鎮江「鍋蓋面」(必加香乾和青頭)、崑山「奧灶面」從湯底來講也不能跟陽春面很明顯地區別——從講究澆頭這一點看,蘇錫常鎮倒是一脈相承。
陽春面就是光面。不談澆頭的話,用料十分平凡,更凸顯調配人的功底。與(北京)炸醬面、(上海以及……沙縣)蔥油拌面一樣,作為家常面,實際上難以向外地輸出、輻射。

2、陝西麵食
要論花樣,陝西的面說第二,中國其他地方不敢稱第一。油潑面、臊子面、biangbiang面……無論是面還是湯底,都頗為講究。
陝西面有個好,全國什麼地方都能吃到正宗陝西面(以及肉夾饃)——不像蘭州牛肉麵,出了蘭州99%的「蘭州拉麵」都是青海化隆拉麵。
2013年商務部(有說法是浙江省商務廳)和飯店協會評選中國「十大面條」,陝西面竟無一入選。即便在我這個非陝西人看來,這個「十大」也是一個笑話。
我個人最有感情的是油潑面。

3、山西刀削麵
在面條下鍋環節上很講究,但湯底無甚特色。與鎮江鍋蓋面的情況有點像。在北京,西三環外的晉B2008是受山西人認可的刀削麵,連鎖的好嫂子刀削麵也不會被認為不正宗。在北京的山西人還是幸福的。

4、河南燴面
迄今為止吃過最好吃的河南燴面都是蒼蠅館子。海帶絲,鵪鶉蛋,千張,小塊羊肉……批量製作,十分粗糙,但口味讓人念念不忘。燴面也必然是白湯。在沒改造前的北京西四環,田村的城中村,就有河南人搭的臨時燴面館子,美味程度遠甚畢業旅行時在鄭州、洛陽、開封嘗過的多家燴面。可惜穩定的河南燴面館我沒找到,也很遺憾在南方河南燴面並不多見。
(羊肉)燴面之於河南,就像牛肉(拉)面之於蘭州,意義是不言自明的。

5、「蘭州拉麵」
如前所述,全國99%的「蘭州拉麵」實際上是青海化隆拉麵,但正宗的蘭州牛肉麵,絕對讓人吃過不忘。北京的東方宮、占國等連鎖,雖然很多蘭州人認為不夠好吃,但吃慣了化隆拉麵的人還是可以從中一窺蘭州牛肉麵的面貌的。
不分二細、毛細、蕎麥棱等多種拉法,不放蘿卜片的蘭州拉麵,絕對與正宗二字無關。
友情提醒,北京南站的東方宮非常非常坑。是敗壞蘭州形象之第一窗口。

6、武漢熱乾麵
武漢熱乾麵的特色是芝麻醬,「信陽熱乾麵」是其中一個亞種。但在北京,想吃到正宗的武漢熱乾麵比登天還難。大部分驢肉火燒館子都有「熱乾麵」,但就像北京的「杭州包子」「上海包子」,桂林米粉的「黃燜雞米飯」一樣,實質與名字毫無關系。
好在熱乾麵不像拉麵、魚湯面一樣對環境、製作工藝要求苛刻,淘寶上能買到的武漢熱乾麵,雖然不那麼好吃,但也不算瞎胡鬧了。
南京的湖南路和新街口萊迪廣場入口可以找到相對正宗的熱乾麵(其實是同一個老闆開的),但都沒有門店,就是個讓你打包、站吃的小鋪子。

7、擔擔面
這是一種最好有肉臊子的干拌面,是讓鄧小平念念不忘的勞動人民美食。擔擔面的特色其實主要在於挑賣,但現在這種形式已經基本消亡了。紅油、肉末、川東菜乃至花生碎,太容易被模仿,在全國傳播的勢頭不如重慶小面。但在成都或自貢,不經意的一小碗還是頗讓人感動。

8、重慶小面
在南京比北京還火,碗雜被視為代表之一。因為沒去過重慶,不確定是否吃過正宗小面。「孟非的小面」據說是頗為正宗的,但因客觀原因,不具備性價比,跟勞動人民的食品相去甚遠。

9、回民面(過油肉拌面、碎肉拌面、丁丁炒麵)

10、六合皮肚面、杭州片兒川、北京炸醬面
皮肚面其實流行於整個南京,是一種現煮湯底的面。因為剛端上來非常燙,所以此時面條一定是干澀的。說是皮肚,其實香腸、肉絲、西紅柿都是可選項。
皮肚面吃起來酣暢淋漓,必然是「大碗」。如果碗小了,說明可能不是現煮的湯底,那就不能叫皮肚面。杭州片兒川的特色是筍乾和肉絲,同樣是一種現煮的面。片兒川不能說不好吃,但在2013年的「十大評選」里擠了上去,這是給自己招黑。
至於北京炸醬面,據說不存在「最正宗」,因為「最正宗的老北京炸醬面是在老北京家裡」,所以非老北京人就死了在北京街巷裡找正宗北京炸醬面的心吧。
這三者不同於列表裡的其他面條,輻射范圍基本只限一城一地,因此放在一起說。

10、魚湯面
這是我從小當早飯吃的面,1999年後卻每年吃不上三五碗。
所以多寫一點。
魚湯面起源於東台,流行於東台周邊的大豐市、戴窯(鎮)、泰州、鹽城,近十年來擴展到興化,輻射到整個江蘇中部。
揚州的魚湯面多以「高郵魚湯面」為名,但起源於東台這一點沒什麼爭議。或者可以將它理解為「信陽熱乾麵」之於「武漢熱乾麵」。揚州早茶很出名,但花樣主要在三丁五丁包子,各式茶菜點心。泛揚州地區(含1996年分家的泰州地區)都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傳統,包子和澡堂文化領先,面條並無太多講究。揚州近年來多「干挑面」,就是一種拌面,無統一特徵。
魚湯面是一種日常早食,熬一鍋魚湯(過去多用鯽魚鱔魚,有的也會添加雞骨豬骨,各店不一)當天全用完,不可能放到第二天,所以正宗的魚湯面大多隻供早飯。早上去太晚,比如十點以後,魚湯也會變稀的。
相比陝甘,魚湯面在面條上不算很講究,呈一把抓的「水面」即可。掛面下出來口感會有偏差。正宗的魚湯面絕無用粗面、手擀麵的。
魚湯面一定是「白湯面」,湯底白如牛奶,醬油和醋是不會有的。桌上有小碟鹽、胡椒粉,食客根據口味自取。
雪菜肉絲之類的澆頭是可選項,有的地方自創了放韭菜,好不好吃另說,這不是傳統。
魚湯面自然是香的,但本質上是一種水鄉勞動人民的日常食品,在我看來,不宜過鮮以致於不堪日日食用。

Ⅵ 中國面的種類..

包括蘭州牛肉麵、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四川擔擔面、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面、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和鎮江鍋蓋面。

2013年6月由中國商務部、中國飯店協會等舉辦的第二屆中國飯店文化節暨首屆中國面條文化節上評選出了「中國十大面條」,中國飯店文化節是全國餐飲業的「奧斯卡」,美、日、韓等國和中國32個省市的代表參加了此次活動。參與評選的中國企業不下3000家,參選的面條不下500種。

最終入選的中國十大面條包括:武漢熱乾麵、北京炸醬面、山西刀削麵、蘭州牛肉麵、四川擔擔面、杭州片兒川、崑山奧灶面、 鎮江鍋蓋面、吉林延吉冷麵、河南燴面。其中,武漢熱乾麵居首。

我國麵食種類繁多,歷史悠久。人民日常食用的面條超過了一千兩百種,陝西的面條種類就超過一百種,其中,臊子面就有3000年的歷史。而在中國黃河流域的喇家遺址,考古學家發現了距今4000年的面條,其他任何國家的面條的歷史都無法與之相提並論。面條在東漢稱為「煮餅」,魏晉名為「湯餅」;南北朝叫「水引」。而唐朝的「冷淘」則是涼面或者過水面。




Ⅶ 中國十大麵食具體有哪些呢你都吃過哪些呢

中國的十大面條,這個也沒有官方的定義,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吃過的認為最好吃的10種面條。

1、刀削麵

刀削麵流行於山西省及其周邊地區,以山西大同刀削麵最為著名。山西刀削麵中厚邊薄,形似柳葉,入口外滑內筋,軟而不粘,越嚼越香。

以上10種面條主要是流行於北方,我是北方出生、北方長大,所以更喜歡的還是北方的面條,南方的面條也有比較好吃的,但是我去得少,就不獻丑了,歡迎大家留言進行補充。

我是孤塵一粒沙,致力於給大家推薦各地美食,喜歡我就關注我,你的關注是我不斷更新的動力!

Ⅷ 北方24種麵食

北方麵食有炸醬面、臊子面、熱乾麵、刀削麵、擔擔面等等,麵食是指主要以麵粉製成的食物,世界各地均有不同種類的麵食,我國地大物博,經過數千年的沉澱,形成了獨特的。因地域與氣候之別,中國飲食習慣大致為南方米、北方面、南甜北咸、東辣西酸。作為北方主打的「面」,完全可以根據自己喜好加工成多種美食,通過某種製作方法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一定程度上可以代表一個地方或地區的民風民俗。老北京的炸醬面有百吃不厭的美譽。雖說它是百姓吃食,但眼見著好多有錢人開著好車去吃面,美女帥哥兒也在其列。一是奔著氣氛,主要還是因為吃得舒服,點上幾種有滋味的小菜,諸如爛蠶豆、炸灌腸、芥末堆兒、豆兒醬、肘花兒、醬肉、粉魚兒……弄兩個時令炒菜,最後來一碗炸醬面。炸醬面講究吃鍋挑兒,熱熱兒的,汁湯顯得膩乎,配上小碗肉丁干炸醬,肥肉丁兒,瘦肉丁兒,上面倒熗蔥花兒,再配上八色面碼,來頭紫皮新蒜,香啊!臊子面,顧名思義由臊子、面條和湯三部分組成。臊子是臊子面的精華,臊子的製作可繁可簡,講究的臊子有肉丁、蘿卜丁、蘑菇丁、筍丁、胡蘿卜丁等十餘種原料翻炒而成,簡單單是蘿卜丁、肉丁即可,哪怕只有蘿卜丁的臊子面,也是一樣的美味。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5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5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1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6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2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3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8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