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誇里島有多少人口
⑴ 求現今世界上所有的殖民地清單
現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領地
英國
百慕大內部自治的海外領地:安圭拉、百慕大、開曼群島 無自治權的海外領地:英屬印度洋領地、英屬維爾京群島、直布羅陀、蒙特塞拉特、皮特凱恩群島、聖赫勒拿、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 殖民地:福克蘭群島、南喬治亞島和南桑威奇群島 海外領地:塞普勒斯英屬基地區 已歸還的殖民地:中國香港
法國
海外省: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汪 海外地方行政區: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群島 海外行政實體:馬約特 海外國土:法屬波利尼西亞 特殊地位的地方實體:新喀里多尼亞 海外領地: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荷蘭
內部自治領地:阿魯巴、荷屬安的列斯 已歸還的殖民地:中國台灣省
丹麥
自治地區:法羅群島 已歸還的殖民地:格陵蘭島
挪威
南極領地:布韋島
西班牙
海外省:加那利群島 海外領土:休達、梅利利亞
葡萄牙
海外省: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 已歸還的殖民地:中國澳門
美國
自由聯邦:波多黎各、北馬里亞納群島 無建制自治領地:關島 殖民:美屬薩摩亞、美屬維爾京群島
澳大利亞
海外領地:聖誕島、諾福克島、麥誇里島、赫德島、科科斯群島
紐西蘭
完全的內部自治領地:庫克群島 內部自治領地:紐埃島、托克勞群島 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公布的「非自治領土」名單
非洲
西撒哈拉
歐洲
直布羅陀(英)
大西洋地區
安圭拉(英) 百慕大 英屬維爾京群島 福克蘭群島(包括南喬治亞島)(英) 開曼群島(英)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蒙特塞拉特(英) 聖赫勒拿(包括戈夫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阿森松島)(英)
太平洋地區
美屬薩摩亞 關島(美) 新喀里多尼亞(法) 皮特凱恩群島(英)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⑵ 因為人類而滅絕的動物有哪些
渡渡鳥於1681年滅絕;
白令海峽的史德拉海牛於1768年滅絕;
恐鳥於1800年以後滅絕;
白足澳洲林鼠於十九世紀初滅絕;
西非獅於1865年滅絕;
阿特拉斯棕熊於1870年滅絕;
南極狼於1875年滅亡;
南非擬斑馬於1878年絕跡;
美國緬因洲海鼬於1880年滅亡;
牙買加倉鼠於1880年滅絕;
中國白臀葉猴於1882年滅亡;
斑驢於1883年滅絕;
澳洲小兔猼於1890年滅絕;
昆士蘭毛鼻袋熊於1900年滅絕;
聖誕島虎頭鼠於1900年滅絕;
澳米氏彈鼠於1901年滅絕;
南加利福尼亞貓狐於1903年滅絕;
紋兔袋鼠(澳洲大陸)於1906年滅絕;
亞洲獅於1908年滅絕;
西袋狸於1910年滅絕;
東袋狸於1940年滅絕;
北美白狼於1911年滅絕;
基奈山狼於1915年滅絕;
佛羅里達黑狼於1917年滅絕;
馬里恩象龜於1918年滅絕;
堪查加棕熊於1920年滅絕;
新墨西哥狼於1920年滅絕;
中國犀牛於1922年滅絕;
澳豚足袋狸於1926年滅絕;
澳花袋鼠於1927年滅絕;
澳巨兔袋狸於1930年滅絕;
北美旅鴿於1930年滅絕(數十億只不到一個世紀時間絕種);
新南威爾士白袋鼠於1930年滅絕;
澳洲塔斯馬尼亞狼於1933年滅絕;
澳洲袋狼於1934年滅絕;
塔斯曼尼亞虎於1936年滅絕;
巴厘虎於1937年滅絕;
巴基斯坦沙貓於1940年滅絕;
大海雀於1944年滅絕;
亞洲獵豹於1948年滅絕;
喀斯喀特棕狼於1950年滅絕;
中國豚鹿於1960年滅絕;
墨西哥灰熊於1964年滅絕;
德克薩斯紅狼於1970年滅絕;
台灣雲豹於1972年滅絕;
西亞虎於1980年滅絕;
爪哇虎於1980年滅絕;
瓜地馬拉??於1987年滅絕;
加拿大黑足雪貂於90年代滅絕;
亞歐水貂於20世紀末滅絕;
⑶ 現在世界上還有多少個殖民地
被英國佔領的:百慕大群島、福克蘭群島、開曼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蒙特塞拉特、聖赫勒拿(就是拿破崙的葬身之所)、直布羅陀、皮特凱恩島、迪戈加西亞群島
被法國佔領的: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社會群島、馬約特、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被荷蘭佔領的:阿魯巴、荷屬安的列斯
被丹麥佔領的:格陵蘭、法羅群島
被挪威佔領的:布韋島
被美國佔領的:美屬薩摩亞、波多黎各、美屬維爾京群島
被西班牙佔領的:加那利群島、休達、梅利利亞
被葡萄牙佔領的: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
被紐西蘭佔領的:托克勞群島
被澳大利亞佔領的:聖誕島、諾福克島、麥誇里島、赫德島
⑷ 世界上最小的洲是大洋洲嗎
非常正確,是大洋洲!
位置:位於太平洋西南部和南部的赤道南北廣大海域中。其狹義的范圍是指東部的波利尼西亞、中部的密克羅尼西亞和西部的美拉尼西亞三大島群。廣義的范圍是指除上述三大島群外,還包括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新幾內亞島(伊里安島)等。 面積:大洋洲陸地總面積約897萬平方千米,約佔地球陸地總面積的6%,是世界上最小的一個洲。
地理區域:大洋洲有14個獨立國家,其餘十幾個地區尚在美、英、法等國的管轄之下。在地理上劃分為澳大利亞、紐西蘭、新幾內亞、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和波利尼西亞六區。
【居民】
人口 2 900萬。約佔世界人口的0.5%,是除南極洲外,世界人口最少的一洲。全洲65%的人口分布在澳大利亞大陸。各島國人口密度差異顯著。巴布亞人、澳大利亞人,塔斯馬尼亞人、毛利人、美拉尼西亞人、密克羅尼西亞人和波利尼西亞人等當地居民約占總人口的20%,歐洲人後裔約佔70%以上,此外還有混血種人、印度人、華人和日本人等。
語言:絕大部分居民使用英語,三大島群上的當地居民分別使用美拉尼西亞語、密克羅尼西亞語和波利尼西亞語。
宗教:絕大部分居民信奉基督教,少數信奉天主教,印度人多信印度教。
【自然環境】
海岸線 大陸海岸線長約19 000千米。全洲除少數山地海拔超過2 000米外,一般海拔在600米以下,地勢低緩。一般分為大陸和島嶼兩部分:澳大利亞大陸西部高原。海拔200?00米,大部分為沙漠和半沙漠,也有一些海拔1 000米以上的山脈;中部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北艾爾湖湖面在海平面以下16米,為大洋洲的最低點;東部山地海拔800? 000米,山地東坡較陡,西坡緩斜。新幾內亞島、紐西蘭的北島和南島是大陸島,島上平原狹小,多海拔2 000米以上的高山,新幾內亞島上的查亞峰,海拔5 029米,是大洋洲的最高點。美拉尼西亞的島嶼多屬大陸型,系大陸邊緣弧狀山脈的延續部分,各列島弧之間有深海盆和深海溝。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絕大部分島嶼屬珊瑚礁型,面積小,地勢低平,不少島嶼有由珊瑚礁環繞形成的礁湖,成為天然的船隻停泊地和水上飛機場。此外還有少量由海底火山噴發物質堆積而成的火山型島嶼,如夏威夷群島、帛琉群島、索羅門群島、新赫布里底群島等,地形特點是山嶺高峻,形勢險要,多天然掩護的良港。 水系 外流區域約占總面積的48%,墨累河是外流區域中最長和流域面積最大的河流。內流區域(包括無流區)約占總面積的52%,均分布在澳大利亞中部及西部地區,主要內流河均注入北艾爾湖。大洋洲的河流與其它洲比較顯得十分稀少,河流短小,水量較少,雨季暴漲,旱季有時斷流,大多不利航行,但所有河流幾乎終年不凍。大洋洲的湖泊較少,最大湖泊是澳大利亞境內的北艾爾湖,面積約8 200平方千米,隨降水而變化;最深的湖泊是紐西蘭南島西南端的蒂阿瑙湖,深達276米。澳大利亞大陸多構造湖。紐西蘭除構造湖外,還有由熔岩阻塞河流而形成的堰塞湖。夏威夷島上則有火山湖。此外許多島嶼上有由珊瑚礁環繞而形成的礁湖。新喬治亞島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帛琉群島中的科梅科爾礁湖也很有名。
火山:澳大利亞東部和北部沿海島嶼是太平洋西岸火山帶的組成部分,大洋州陸上有活火山60餘座,僅美拉尼西亞就有30餘座。夏威夷島的冒納羅亞火山海拔4170米,是大洋州最高的活火山。
氣候:大洋洲大部分地區處在南、北回歸線之間,絕大部分地區屬熱帶和亞熱帶,除澳大利亞的內陸地區屬大陸性氣候外,其餘地區均屬海洋性氣候。絕大部分地區的年平均氣溫在25?8℃之間。最涼月平均氣溫為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向赤道由16℃遞增到25℃;南半球從南緯50°附近起向赤道由6℃遞增到25℃;紐西蘭的南島和澳大利亞東南部山區可達0℃以下。最熱月平均氣溫,北半球從夏威夷群島最北面起向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由24℃遞增到28℃以上;南半球從南緯50度附近起向澳大利亞西北部,由12℃遞增到32℃。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克朗克里極端最高氣溫達53℃,為大洋洲最熱的地方。澳大利亞中部和西部沙漠地區年平均降水量不足250毫米,是大洋洲降水量最少的地區。夏威夷的考愛島東北部年平均降水量高達12 000多毫米,是世界上降水較多的地區之一。新幾內亞島北部及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屬全年多雨的熱帶降水區,迎風坡年平均降水量多在2 000毫米以上。美拉尼西亞北部、新幾內亞島北部及馬紹爾群島南部,年平均降水量可達3 000? 000毫米,背風坡則僅1 000毫米左右。澳大利亞北部和新幾內亞島東南沿海屬暖季降雨區,年平均降水量750? 000毫米,暖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50?0%。澳大利亞東南部及紐西蘭屬各月降水較均勻、但以冬季稍多的溫帶降水區,年平均降水量多在500? 000毫米以上,個別地區高達5 000多毫米。澳大利亞西南部和西南沿海屬地中海式冬季降水區,冬季降水量約佔全年降水量的40-60%。 【自然資源】
礦物 礦物以鎳、鋁土礦、金、鉻、磷酸鹽、鐵、銀、鉛、鋅、煤、石油、天然氣、鈾、鈦和鳥糞石等較豐富。鎳儲量約4 600萬噸,居各洲前列;鋁土礦儲量46.2億噸,居各洲第二位。
森林與草原:森林面積約占總面積的9%,約佔世界森林總面積的2%,產松樹、山毛櫸、棕櫚樹、桉樹、杉樹、白檀木和紅木等多種珍貴木材。草原佔大洋洲總面積的50%以上,約佔世界草原總面積的16%。
水利:水力蘊藏量約為13 500萬千瓦,佔世界水力總蘊藏量的4.9%;已開發水力280萬千瓦,佔世界總開發量的1.8%。估計年可發電2 000億度,約佔世界可開發水力資源的2%。
漁業:美拉尼西亞附近海域、澳大利亞東南沿海及紐西蘭附近海域為主要漁場,盛產沙丁魚、鱈、鰻、鯖和鯨等。
【經濟簡況】
大洋洲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兩國經濟發達,其它島國多為農業國,經濟比較落後。 農業 農作物有小麥、椰子、甘蔗、菠蘿、天然橡膠等。小麥產量約佔世界小麥總產量的3%,當地居民主要糧食是薯類、玉米、大米等。畜牧業以養羊為主,綿羊頭數佔世界綿羊總頭數的20%左右。羊毛產量佔世界羊毛總產量的40%左右。
工業:大洋洲的工業,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其次是紐西蘭。主要有采礦、鋼鐵、有色金屬冶煉、機械製造、化學、建築材料、紡織等部門。大洋州島國工業多分布在各自的首都或首府,一般比較落後,僅以采礦及農、林、畜產品加工為主,多為外資控制,產品多供出口。
旅遊業:近年來大洋州國家重視發展旅遊業。湯加、萬那杜等國家旅遊業收入可觀,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交通 大洋洲介於亞洲和南、北美洲之間,南遙對南極洲,是連系各大洲航線的必經之路。許多國際海底電纜均通過這里,海洋航運成為國與國、島與島相互交往的重要手段。陸上交通主要有鐵路和公路。公路總長100萬千米以上。鐵路總長46 000多千米。內河航運里程約1000千米。有航線通達洲內各國和重要地區的首都和首府,同洲外各重要港口城市也均有聯系。
⑸ 什麼叫做殖民地
貧窮的國家或群體被比較富裕的國家或群體掠奪,使該國家或群體更加貧窮的地方稱為殖民地 。
⑹ 麥誇里島的人口
澳洲南極大陸處(Australian Antarctic Division,AAD)在島上建立了永久基地。基地居民為數不多,每年約有20-40人。
⑺ 塔斯馬尼亞人口
503,293
塔斯馬尼亞州是澳大利亞聯邦唯一的島州,在維多利亞州以南240公里處,中間隔著巴斯海峽,主要包括主島塔斯馬尼亞島以及布魯尼島、金島、弗林德斯島、麥誇里島和許多沿海小島,號稱「天然之州」,亦被譽為「蘋果之島」,亦有「假日之州」、「澳大利亞版的紐西蘭」之稱,以秀麗風光和樸素人文為特色。資源豐富多樣。中部和西部地區有水電開發,西部森林提供硬木和紙漿與造紙工業的原料,乳酪業及混作農業以比較濕潤的北部地區為主,較乾旱的中部和東海岸廣泛放牧羊群,東南部專營園藝業。
⑻ 世界還有多少殖民地啊
1.首先,讓我們溫習一下殖民地的概念。
殖民地是指由宗主國統治,沒有政治、經濟、軍事和外交方面的獨立權利,完全受宗主國控制的地區。廣義的殖民地還包括雖然擁有行政機關、軍隊等國家機器,但經濟、軍事、外交等一方面或多方面被別國控制的半殖民地國家和保護國。
2.然後,看看至今的情況。
現在大多數殖民地獲得獨立,世界殖民系統不復存在,但是到目前為止仍有一些地區,如新喀里多尼亞、格陵蘭、波多黎各、關島等,未獲得獨立,不過這些地區都擁有一定的自治權。
3.第三,我們來知道一下它的歷史。
遠古時代的殖民地多為宗主國在海外的延續,例如腓尼基人建立的迦太基。在古希臘時期,希臘諸城邦在地中海和黑海沿岸建立了許多殖民地,一度遠至北非和西班牙海岸。希臘人的殖民運動始於與海外地區的貿易需要,同時也有一些希臘公民不滿本城邦政治現狀,或由於地少人多而移居海外。希臘人的海外殖民區建立起來之後,大多保持政治上的獨立性,但同母邦保留一定的聯系,派遣代表參加全希臘的古奧林匹克運動會,並且以身為希臘文明的前哨而自豪。一些希臘殖民地保存至今,如義大利西西里島的敘拉古(今名錫拉庫扎)、塔蘭托和拜占廷(今伊斯坦布爾)。
現代通用的「殖民地」一詞來自古羅馬的「Colonia」,原指由羅馬公民及其家屬組成的守衛亞平寧半島海岸的村社。隨著羅馬統治地域的擴大,這一制度逐漸推及到新征服地區,演變成殖民制度。殖民者仍然享受羅馬公民的一切權利,被征服地區的人口則無法享受羅馬公民權(至羅馬共和國後期和羅馬帝國時期,隨著被征服地區的羅馬化,公民權方賦予殖民地人民)。
4.特殊情況。
與本國原有領地相連的、但是具有不同的種族和文化的新征服地區是否可以被算作殖民地,一直是一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歷史上俄國對中亞、西伯利亞和北美洲的殖民,美國的西進運動,條頓騎士團對東歐的殖民,以及古代中國某些朝代對中原周邊地區(如嶺南、百越、中亞、蒙古和西藏)的征服,都具有徵服殖民地的性質。一些歷史學家也將這些對新領地的征服算作殖民運動。但也有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這些地區被征服後經過一定時間的演變,成為與宗主國其他行政區劃地位相等的新省份(或州),並採納了宗主國的語言、文化、意識形態,因此不應該算作殖民地。
一種折中的看法是,將征服行動本身看做是殖民行為,但被征服地區作為與宗主國其他政治實體(如省、州)地位相同的實體加入宗主國、其居民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後,該地區作為殖民地的時期即告結束。以美國歷史為例,即從西部新領土歸美國統治時開始,到該領土作為州加入合眾國的那段時期為止,這段時期可以算是該地區的殖民地時期(例如1867年-1959年的阿拉斯加)。歷史上中國周邊國家對中國的藩屬關系也不同於殖民地與宗主國的關系,因為這些國家政治上實行內部自主,經濟和軍事也完全獨立。事實上這種關系有些類似於神聖羅馬帝國早期的德意志諸邦與帝國皇帝、以及宗教改革之前歐洲各國對羅馬梵蒂岡的臣服關系。
5.另一個爭議。
第二個具有爭議的問題是海外領地與殖民地的區別。一些面積很小、原為荒涼無人地區的殖民地(大多是海島),其居民為宗主國移民,享有完全、充分的政治權利,與宗主國具有相同的文化,對宗主國有認同感,或者由於太過荒涼而無常住人口,這樣的地區不能夠算做殖民地。具體來說,比如英國的福克蘭群島、聖赫勒拿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以及挪威的布韋島。法國的一些海外省雖然人種與法國本土不同,但對法蘭西文化也有很強的認同感,並且不願獨立。
與之相反,如果一個殖民地被列為「海外領地」或「海外省」,但其居民因膚色、種族、信仰等原因不能享有與宗主國公民完全平等的政治權利,則該地區仍被作為殖民地看待。這方面最著名的例子就是1950年代葡萄牙宣布安哥拉、莫三比克等非洲殖民地為「海外省」後,由於當地的黑人無法享有完全的公民權利,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均不承認這些地區為非殖民地地區。同樣的例子是,1965年11月11日伊恩·史密斯宣布羅得西亞(今辛巴威)獨立後,由於國內的黑人政治地位仍與獨立之前相同,因此除南非和葡萄牙等少數國家之外,包括英國在內的世界各國均不承認羅得西亞為獨立國家,英國還提出了被稱為「NIBMAR」的原則,即「非洲人的多數統治之前沒有真正的獨立」(No Independence Before Majority African Rule)
6.我們要捍衛一個原則。
那就是:各國對南極洲均不能提出領土要求或宣布其為殖民地。
7.相關一些資料。
現存的殖民地和海外領地
英國:百慕大、福克蘭群島、開曼群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安圭拉、蒙特塞拉特、聖赫勒拿、直布羅陀、皮特凱恩島、迪戈加西亞群島
法國:馬提尼克、瓜德羅普、法屬蓋亞那、留尼汪、新喀里多尼亞、瓦利斯和富圖納、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社會群島、馬約特、法屬南方和南極領地
荷蘭:阿魯巴、荷屬安的列斯
丹麥:格陵蘭、法羅群島
挪威:布韋島
美國:關島、美屬薩摩亞、波多黎各、美屬維爾京群島
西班牙:加那利群島、休達、梅利利亞
葡萄牙:馬德拉群島、亞速爾群島
紐西蘭:托克勞群島
澳大利亞:聖誕島、諾福克島、麥誇里島、赫德島
8.聯合國非殖民化委員會公布的「非自治領土」名單
非洲
西撒哈拉
歐洲
直布羅陀(英)
大西洋地區
安圭拉(英)
百慕大
英屬維爾京群島(英)
福克蘭群島(包括南喬治亞島)(英)
開曼群島(英)
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英)
蒙特塞拉特(英)
聖赫勒拿(包括戈夫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阿森松島)(英)
太平洋地區
美屬薩摩亞(美)
關島(美)
新喀里多尼亞(法)
皮特凱恩島(英)
托克勞群島(紐西蘭)
9.最後,關於澳大利亞。
A.從17世紀開始,西班牙、葡萄牙以及荷蘭人、法國人到達此地,尤其是十七世紀末,英國人進入澳大利亞後,澳大利亞土著人對這片大陸長達5萬年的占據宣告結束。1770年英國宣稱擁有澳大利亞的主權,1788年1月26日,英國航海家阿瑟·菲利普率領首批一名在悉尼定居,並且在悉尼升起了英國國旗,澳大利亞正式成為英國的殖民地。而此後一段時間里,澳大利亞一度為英國的罪犯流放地(penal colony),直到1851年發現金礦後,自由移民激增。到19世紀末,英國先後在澳大利亞建立了6個殖民區。
1901年1月1日,澳大利亞個殖民區改為州,組成澳大利亞聯邦,成為英帝國內的聯邦或自治領。澳大利亞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澳大利亞君主」是國家元首。根據澳大利亞法律,英國的君主就是澳洲君主。1931年,澳大利亞獲得內政外交獨立自主權,成為英聯邦內的獨立國家。1986年,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澳大利亞簽署了《與澳大利亞關系法》,該法規定澳大利亞最高法院享有終審權,英國法律對澳大利亞不再有效。1999年澳大利亞舉行全民公決是否要用共和體制來取代女王,最後結果是否定的。
B.簡單地說,澳大利亞聯邦是一個君主立憲制國家,澳大利亞女王就是國家元首,總督是女王的代表。但是事實上君主是象徵性的。行政權力由一個選舉產生的內閣控制,總理是內閣的領導人。總理一般還是眾議院多數黨領袖。
聯邦議會由兩個議院組成:眾議院(150席)和參議院(76席)。兩個議院每3年舉行一次換屆選舉。
C.澳洲政黨:
澳洲自由黨 (Australian Liberal Party,簡稱LIB)
澳洲工黨 (Labour Party,簡稱ALP)
澳洲民主黨 (Australian Democrats, 簡稱DEM )
團結黨 (Unity Party,簡稱UP)
澳洲綠黨 (Green Party)
一國黨 (One Nation Party),又譯「單一民族黨」
國家黨 (National Party of Australia)
10.最後總結一下。
還有殖民地。但已經不是一百年以前的意義上的了。
根據上述內容,澳洲已經不是殖民地。只是作為英聯邦的一員。想知道什麼英聯邦?
澳大利亞的領導人是總理,由其本國民眾選舉產生,英國國王最後形式地作出一個任命而已。
參考資料:維基網路。可惜最近好像被封了,感覺好長時間打不開了已經。
⑼ 對於澳大利亞這個國家,你知道它究竟有多強大嗎
澳大利亞位於大洋洲,並且獨佔一片大陸,因此被稱為澳洲。澳洲的領土面積達到了769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六,總人口卻僅有2569萬,掠奪於上海,經濟總量超過了一點六萬億美元,高居世界第13位,與世界強國俄羅斯旗鼓相當。澳大利亞無論是領土面積還是經濟實力都是不折不扣的強國。然而在1931年之前,澳大利亞還是英國放出囚犯的海外殖民地。1931年,澳大利亞獲得了內政外交的獨立自主權,成為一個主權國家。作為一個曾經是別國殖民地的國家,澳大利亞卻是世界上少有的擁有海外領土的國家。
印度洋上的聖誕島距離澳大利亞本土約1600公里,距離印度尼西亞僅有300公里。在1958年之前,聖誕島是新加坡的領土,之後被割讓給了澳大利亞。聖誕島總面積135平方公里,總人口1960人,其中63%的人口都是華人。這里是全世界除了中國和新加坡之外華人比例最高的地區之一。島上的官方語言雖然是英語,但華人居民之間卻主要使用漢語交流。聖誕島是鳥的天堂,曾經島上發現了大量的磷酸鹽礦,磷酸鹽工業一度成為當地的經濟支柱。如今隨著磷酸鹽礦的枯竭,當地的經濟開始以旅遊業為主,中國人來這里旅遊根本就不用擔心聯通的問題作為領土大國和經濟強國,澳大利亞還能擁有五處海外領土,實力不容小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