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侵略中國多少天了
Ⅰ 中印之戰是哪一年
1962年。
20世紀50年代,英國殖民侵略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
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啟會談,數次交涉無果後,1959年的達賴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護,後來一連串交火沖突更使印度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
(1)印度侵略中國多少天了擴展閱讀:
歷史影響: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是中國邊防部隊在特殊高原地區進行的一次較大規模的反侵略作戰。戰區自然環境惡劣,部隊機動、指揮、協同不便;交通線長,運輸補給困難。中央軍委靈活運用軍事、政治、外交手段,不僅取得了軍事上的勝利,也取得了政治外交斗爭的主動。
反擊作戰部隊克服高原、嚴寒、山高、谷深的困難,大膽運用穿插迂迴,分割包圍戰術手段,發揚吃苦耐勞、英勇頑強的戰斗作風,戰勝了惡劣的自然環境,勝利地完成了作戰任務,保衛了國家領土主權。
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中國邊防部隊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英明領導和指揮下,緊緊依靠邊疆各族人民群眾,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同仇敵愾,英勇戰斗,以較小的代價,取得了重大的勝利,驅逐了入侵的印軍,維護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
Ⅱ 印度什麼時候侵略過中國 m.tiexue.net
建國後中國和印度發生過一次戰爭,1962年10月20日中印邊界自衛反擊戰
從 1961 年開始,印度軍隊多次越過中印邊界西段和東段,建立侵略據點。中國政府提出通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均遭拒絕。
1962 年 10 月 10 日,中印邊界局勢由於印軍侵犯中國邊境急劇惡化。 10 日上午,入侵印軍在扯冬地區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進攻,打死打傷中國邊防部隊 11 人。中國政府當日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強烈最嚴重的抗議。 11 日,印軍繼續向中國邊防部隊進攻,打死打傷中國軍人 22 人。當日,中國政府再次向印度政府提出最強烈最嚴重的抗議。同時,中國政府還就印度飛機侵入中國西藏拉薩等內地領空一事向印度提出抗議。 17 日夜,入侵印軍向擇繞橋橋東等地中國邊防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克節朗河全線發生戰斗。 18 日,入侵中印邊界西段中國新疆奇普恰河地區的印軍,開始進逼中國哨所,進行武裝挑釁。 20 日凌晨 7 時,入侵克節朗河地區的印軍在猛烈炮火掩護下,向中國邊防部隊發動大規模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傷亡嚴重。同日 3 時,入侵新疆奇普恰河地區印軍,在炮火和機槍的掩護下,向中國邊防部隊發起進攻。中國邊防部隊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從東西兩線被迫進行還擊。
10月9日,「里窩那計劃」正式啟動,印軍越過喜馬拉雅山南麓塔格拉山脊的克節朗河,但遭到中國軍隊頑強阻擊,並被迅速擊潰,第7旅旅長達維爾被生擒。出師不利,印度國防部大為光火。11月14日正值尼赫魯生日,參與制訂「里窩那」的考爾中將親臨前線,在瓦弄發起大規模進攻,要為尼赫魯賀壽。可印軍11旅同樣不堪一擊,16日全軍覆沒。18日,我軍全線反擊,打響了達旺—色拉邦迪拉戰役。在當地藏族群眾的幫助下,我軍沿險峻的「貝利小道」實施穿插,神兵天降,切斷了印軍4個旅的退路。結果,印軍色拉陣地一天即崩潰,士兵紛紛逃入原始森林,我軍取得完勝。此時,我軍兵出喜馬拉雅山南麓,無險可守的阿薩姆平原唾手可得;西線部隊更是兵臨楚舒勒,距新德里僅300公里。消息傳來,印度舉國震驚,民眾舉家逃離,亡國論不脛而走,尼赫魯大驚失色,慌忙向美國尋求軍事援助。不過,出於保持中印友好的願望,中國軍隊卻在12月1日選擇了主動後撤,退至1959 年實際控制線20 公里以內。俘虜、繳獲的武器也全部返還印度,以示和平誠意。中印之戰為邊境贏得了和平,但印度並未停止非法佔領。1987年2月,印度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中國領土上建立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引發了中國嚴正抗議。如今,這里仍是極具爭議的敏感地區。印度感覺這次窩火,要面子,所以經常挑起事端,還有是因為中巴的關系
Ⅲ 為什麼印度入侵一個多月了中國都沒有打
1、事態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嚴重,沒有觸及中國底線。
2、當今中國需要的和平穩定的發展環境,韜光養晦、徐圖爭霸是上上策。
3、印度挑釁中國的背後,應該有美帝的唆使,企圖延緩中國趕超美國的速度,惡化中國周邊的外交環境。
Ⅳ 今天我們歷史老師講到一場戰爭,在1962年中國與印度的邊境28天戰爭,我方3萬人,印度10萬人,
中印之戰——是一場中國不情願打、又不得不打的戰爭。1951年為緩解印度的糧荒,中國在自身糧食緊缺的情況下,向印度提供了66萬噸大米。62年印度共侵佔中國領土達12.5萬千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一個福建省。兩國關系就此跌入低谷。我軍在中印邊界西部全殲印軍第七旅,活捉旅長達爾維准將,中國共俘虜印軍3968名,印度共俘虜我軍2名。是四萬解放軍打敗了三十萬印軍.望採納
Ⅳ 印度侵入中國領土多少天了
已經有五十多年了
Ⅵ 印度什麼時間入侵中國的
中印之間沒有固定的國界,也就是中印之間的國界具體在哪裡目前還沒有談好,印度有印度的想法,中國有中國的想法。
印度認為哪裡是印度的,中國認為哪裡是中國的,雙方主張的國境線和實際控制線是不同的。所以每年各種所謂越界沖突都幾十起,62年來都55年過去了。
如果出現就打仗,那中印雙方就不用干別的了,天天打仗得了。
這次印度也是看到美國最近一段時間聯合了一幫小弟加緊圍堵中國,造成中國在很多方向上都有多個國家侵犯,所以印度也沉浸落井下石,想撈點好處。但是印度人這次肯定不會撈到好處,因為美國拉的盟友就是過來一下馬上就跑,就刺激一下中國,只有印度是真正上了,還死硬不退,說白了,印度其實是上了與美國的道了,美國就做了個勢,然後,印度人上鉤了。
印度人還敢拿62年當例子,也不想想,62年中印GDP基本相同,但是印度人均GDP遠高於中國,而基礎設施因為英國建設印度要遠遠優於中國,工業方面也是印度有優勢,軍事方面印度當時有亞洲最大兵工廠,最大優勢是當時美蘇兩國(兩大集團)都站在印度一方。而現在呢?中國GDP是印度5倍多,人均GDP也差不多5倍,基礎設施方面遠超印度(已經成為世界第一),工業方面也遠超印度(中國佔世界工業總產值24%,第二的美國佔19%),世界又完全軍事工業體系三個國家之一(中,美,俄),國際環境印度依然不中國好一些,但是肯定跟62年完全不一樣的。
Ⅶ 印度有侵略過中國嗎
有,中印邊境戰爭,主要是英國在清朝時期曾自作主張劃了道麥克馬洪線分割中印,但清朝政府並未理會。印度獨立後尼赫魯向中國索取地盤,新中國先是忍讓,尼赫魯得寸進尺,要求一個福建省大小的土地,新中國不理會,他就侵略,2萬多印軍越過麥克馬洪線,中央最高指示不可抵抗,後來忍無可忍的情況下開始反擊,1萬多解放軍徹底擊潰印軍,勢不可擋,但新中國突然撤兵,歸還俘虜以及繳獲的物資,並主動退過麥克馬洪線。原因至今為之,一般有補給線吃緊,拉攏第三世界,還有淳樸的社會主義理想等說法
Ⅷ 印度什麼時候非法入侵中國領土的
印度對中國海軍的印度洋珍珠鏈表示惱火
更怕中國修建起成熟的邊境補給線
不需要動手了,中國讓他們滾,他們就滾了
因為他們毫無勝算
Ⅸ 印度佔領了中國哪些地方
中國與印度兩國邊界全長約2000公里,分西、中、東3段,1962年兩國因邊界爭端爆發了一場戰爭,由於種種原因導致印度侵佔了我國大面積領土至今未收回,
一、東段藏南,侵佔中國9萬平方公里土地
雙方爭議面積約9萬平方公里,現全部控制在印度手裡。
1959年3月22日,在西藏剛剛發生叛亂後,尼赫魯給周恩來寫信,稱中印邊界早已確定,並正式向中國提出大片領土要求。在東段,印度政府認定麥克馬洪線為邊界線,在中段佔領了屬於中國的9處領土,面積約2000平方公里。在西段佔領著3.3萬平方公里的中國領土。
1959年7月28日,中國阿里邊境調查組一行16人,在班公湖地區普爾楚那附近的赤卻堅山工作時,越境印軍即以2人在北山腳下埋伏,5人向調查組逼近。結果,7名印軍除1人倉皇逃跑外。
6人被捕獲。後來印度政府照會中國駐印度大使館,請求中國釋放被拘留的6名印度偵察人員,並詭稱班公湖地區系印度領土。
1959年9月23日,中國101測量隊在莫爾多附近測圖時,印軍竟開來一輛輕型裝甲車,後面尾隨持槍實彈的10餘名步兵,氣勢洶洶地侵入中國境內約500米,妄圖捕捉中國測繪人員。為了避免武裝沖突,中國測繪隊員在邊防分隊掩護下主動撤離。
1960年10月9日,印軍8人乘吉普車2輛由莫爾多通道越境400米,觀察中國班公洛卡駐地,返回時竟鳴槍挑釁。
3、巴里加斯是中國和印度西部邊境中的一塊爭議領土,位於獅泉河以西,現除東部的典角村外,大部分由印度控制。
巴里加斯地區歷來為中國所屬,西藏和平解放後,中國邊防部隊即沿著傳統習慣線守邊巡邏。1954年在典角設立邊防檢查站,以後撤至札西崗地區。
到了1955年5月,印軍占駐巴里加斯。 10月4日中國邊境工作組人員抵達巴里加斯,印軍知趣的撤回。1956年,印軍又跑到巴里加斯以南卓普河西岸,與我邊防部隊隔河相對峙,雙方約距650米。
1957年10月中旬,印軍在巴里加斯設立常年卡,開始對巴里加斯常年侵佔,強佔中國領土約450平方公里至今。1962中印邊境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收復該地,後又被印度再次非法侵佔。
印度政府為了擴張其領土,逐步蠶食中國大片領土,一直發展到60年代初期深入中國境內設立了40多個侵略據點,逐步將整個巴里加斯地區納入其控制范圍。
三、中段分4塊,侵佔中國約2000萬平方公里土地
在中段,中印邊界爭端共有四塊,共約2000餘平方公里,現主要由印度控制。
1、巨哇、曲惹地區。面積332平方公里。位於札達縣楚魯松傑鄉以西南。1954年,印度官方地圖標為已定界,將該地區劃入印度,形成爭議。1958年6月2日,印軍進入巨哇、曲惹,並在曲惹修房設卡,從此控制該區。
2、什布奇山口地區。屬札達縣底雅鄉什布奇村。爭議地區共35平方公里,位於什布奇山口以西至活不桑河。1958年4月,印度控制該地。
3、桑、蔥莎、波林三多地區。位於札達縣城西偏南。該地區面積1451平方公里。1954年印度控制該地。
4、烏熱、然沖、拉不底地區。屬於札達縣達巴鄉。本地區總面積855平方公里。印度1956年6月度控制烏熱。7月,控制香扎、拉不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