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瑪依多少人口
⑴ 新疆克拉瑪依市的人口是多少
全市總面積9500多平方公里,下轄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四個行政區,共有12個街道辦事處,小拐、烏爾禾兩個鄉和三個牧場。總人口36萬餘人,
⑵ 克拉瑪依管轄多少個區縣分別是哪些
截至2018年,克拉瑪依轄4個行政區(縣級)。
分別是: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
(2)克拉瑪依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克拉瑪依歷史沿革:
1957年1月24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第14次會議決定設立克拉瑪依市,並報請國務院批准進行建市的籌備工作。同年3月18日,國務院同意成立克拉瑪依市籌備委員會,進行建市籌備工作。6月20日,正式成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克拉瑪依市籌備委員會。
1958年5月29日,國務院批准設立縣級克拉瑪依市。行政區域包括克拉瑪依、獨山子、奎屯、六十戶、烏爾禾、百口泉、紅山嘴、前山澇壩、白鹼灘、小拐、中拐、大拐等地。
同年6月17日,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發出《關於設立克拉瑪依市和撤銷獨山子鎮的通知》,決定撤銷獨山子鎮,克拉瑪依市下設獨山子區和烏爾禾區。並在克拉瑪依、大拐、中拐、小拐等地設立3個街道辦事處。克拉瑪依市受自治區人民委員會直接領導。
1975年9月10日,國務院批復設立縣級奎屯市,由克拉瑪依市析出,劃歸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管轄。
1982年2月16日,自治區批准克拉瑪依市由縣級市升格為設區的地級市。市下設4個區:獨山子區、克拉瑪依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
1984年8月17日,自治區決定克拉瑪依市為自治區直轄的不設區的縣級市,市下設街道辦事處、鄉和獨山子鎮。
1985年3月,進行縣級市的選舉工作,7月20~25日,召開市七屆人大一次會議,正式成立市人大常委會和市人民政府,組建所屬辦事機構;但國家及民政部一直承認克拉瑪依市為設區的市。
1990年1月8日,自治區恢復克拉瑪依市為設區的地級市,下轄4個區:克拉瑪依區、獨山子區、白鹼灘區、烏爾禾區,2個鄉:烏爾禾鄉、小拐鄉,6個街道辦事處(天山路、勝利路、金龍鎮、五五新鎮、三平鎮、百口泉);克拉瑪依市受自治區人民政府直接領導。
1997年12月前,克拉瑪依市與新疆石油管理局為一個黨委(簡稱市、局黨委,即一套班子,同時行使克拉瑪依市委和新疆石油管理局黨委兩種職權),市人民政府與石油管理局政企機構分設。
2007年12月28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對新疆油田進行業務整合和專業化重組,撤銷新疆石油管理局,克拉瑪依市與新疆油田公司為一個黨委(簡稱市、油田黨委,即一套班子,同時行使克拉瑪依市委和新疆油田公司黨委兩種職權),市人民政府與新疆油田公司政企機構分設。
⑶ 克拉瑪依市屬於哪個地區
克拉瑪依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地級市,地處准噶爾盆地西北緣。全市總面積7733平方公里,轄克拉瑪依、獨山子、白鹼灘、烏爾禾四個行政區。全市總人口449081人(2018年末)。
克拉瑪依,維吾爾族語意為「黑油」,這是一座以石油命名的新疆地級市,而名字則來源於市區東北角一片叫「黑油山」的天然瀝青丘。
氣候
克拉瑪依市位於中緯度內陸地區,屬典型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寒暑差異懸殊,乾燥少雨,春秋季風多,冬夏溫差大。積雪薄,蒸發快,凍土深。大風、寒潮、冰雹、山洪等災害天氣頻發。
四季中,冬夏兩季漫長,且溫差大,春秋兩季為過渡期,換季不明顯。累年平均氣溫為8.6℃。1月為最冷月,歷年月平均氣溫為-15.4℃。7月為最熱月,歷年月平均氣溫均在27.9℃。全年日照以7月份為最多,達302.5小時,12月份為最少,僅99.8小時。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克拉瑪依
⑷ 新疆克拉瑪依有多少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2011年5月6日公布,克拉瑪依市人口為391008
參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
⑸ 克拉瑪依的人口
2010年,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為391008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270232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20776人,增長44.69%。年平均增長率為3.76%。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203310人,佔52%;女性人口為187698人,佔48%。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13.23下降為108.32。
2010年,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58141人,佔14.87%;15-64歲人口為303033人,佔77.5%;65歲及以上人口為29834人,佔7.63%。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3.31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0.52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82個百分點。
2010年,克拉瑪依市人口中,漢族人口319265人,占總人口的81.65%,各少數民族人口71743人,占總人口的18.35%。與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108285人,增長了51.32%;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12491人,增長了21.08%。
2010年,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85767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83164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120814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71401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截至2013年末,克拉瑪依市總人口(不含轄區內兵團人口)為379244人,其中戶籍人口290144人,暫住人口為89100人。男性人口206356人,佔54.4%,女性人口172888人,佔45.6%。按轄區分:獨山子區82375人,克拉瑪依區241227人,白鹼灘區50987人,烏爾禾區4655人。在戶籍人口中,少數民族73471人,佔25.3%,漢族216673人,佔74.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6.79‰。 居住著漢、維、哈薩克等38個民族。
⑹ 克拉瑪依有多少人口啊
人口截至2004年底
克拉瑪依市面積7734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
克拉瑪依區面積3833平方千米,人口15萬人
獨山子區面積 400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
白鹼灘區面積1272平方千米,人口 5萬人
烏爾禾區面積2229平方千米,人口 1萬人
⑺ 生活在克拉瑪依是什麼樣的體驗
生活在克拉瑪依是挺舒適的體驗。
克拉瑪依,地處准噶爾盆地西部,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及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總面積7733平方千米。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為490348人。
克拉瑪依擁有眾多旅遊景點,世界魔鬼城曾被評選為「中國最瑰麗的雅丹」和「中國最值得外國人去的50個地方之一」。2017年,克拉瑪依市入選為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2017年中國地級市全面小康指數排名第14。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文化:
2019年末全市擁有市級文化館、展覽館、圖書館各1座,市歌舞團1家,廣播電台、電視台各1座,中短波廣播發射和轉播台1座、調頻發射台和轉播台1座,廣播人口覆蓋率99%,電視人口覆蓋率99%。
市圖書館全年接待讀者22.05萬人次,借閱書刊23.16萬冊次,辦理借閱證2662個,累計辦理借閱證66799個。郵政局全年訂閱報紙1684.86萬份、雜志59.91萬冊。
⑻ 克拉瑪依有多少人
克拉瑪依市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西北部,准噶爾盆地西北緣,西北傍加依爾山,南依天山北麓,東瀕古爾班通古特沙漠北部。東經80°44′~86°1′、北緯44°7′~46°8′。東北與和布克賽爾蒙古自治縣相鄰,東南與沙灣縣相接,西部與托里縣和烏蘇縣毗連,南邊奎屯市把獨山子區隔開(距市區150千米,使這個區成為克拉瑪依市的一塊飛地)。市人民政府駐地距新疆首府烏魯木齊公路里程313千米,飛機航程280千米。市域東西最寬距離110.3千米, 南北最長距離240.3千米,總面積7734平方千米,其中市區面積16平方千米。總人口28.43萬人。有漢、維吾爾、哈薩克、回、蒙等37個民族。其中漢族佔76.6%,少數民族佔23.4%(維吾爾族佔14.7%)。
郵編:834000代碼:650200區號:0990拼音:Kelamayi Shi
地形呈斜條狀,南北長,東西窄,西北高,東南低,絕大部分地區為戈壁灘,在海拔500米以下。平均海拔400米左右,最低點在艾里克湖,海拔250米左右。市區西部有加依爾山、青克斯山;北邊有阿拉特山;中部、東部地形開闊平坦,向准噶爾盆地中心傾斜;南部獨山子海拔1283米。主要河流有白楊河、克拉蘇河、達爾布圖河、瑪納斯河,獨山子有奎屯河。湖泊有艾里克湖。屬典型大陸性氣候,乾旱少雨、春秋多風是其突出的氣候特徵。冬季寒冷,夏季炎熱,春秋季較短,冬夏溫差大。年平均氣溫8.1℃,7月平均氣溫27.6℃,1月平均為-16.3℃。年平均大風日數71.3天,年平均降水量108.9毫米,年平均蒸發量達3008.9毫米,無霜期225天,平均日照時數2705.6小時。
行政區劃
克拉瑪依區轄6個街道、1個鄉:天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昆侖路街道、銀河路街道、金龍鎮街道、五五新鎮街道、小拐鄉。境內有:國營牧場、牛奶場、農八師一三六團、農七師一二九團。
歷史沿革
1990年1月8日,克拉瑪依市由縣級市升為地州級市。1991年9月,克拉瑪依區人民政府成立。下設6個街道辦事處,49個居委會,1個鄉,1個國營牧場,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市人民政府及新疆石油管理局下屬近40個相當於縣級的廠處、公司、院校、所等單位設在管轄區內,境內還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七師129團、130團、五五農機廠和農八師136團等4個農牧團場。全區人口17萬人(含兵團團場人口4萬人)。
2000年,克拉瑪依區轄6個街道、1個鄉:天山路街道、勝利路街道、銀河路街道、昆侖路街道、金龍鎮街道、五五新鎮街道、小拐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區總人口145452人,其中各鄉鎮人口(人): 天山路街道 35837 勝利路街道 42761 昆侖路街道 20733 銀河路街道 28394 金龍鎮街道 13995 五五新鎮街道 803 小拐鄉 1152 克拉瑪依金礦虛擬鄉 1777
⑼ 克拉瑪依市屬於哪個地區
克拉瑪依,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轄地級市,地處准噶爾盆地西部,歐亞大陸的中心區域——泛中亞地區的中心區,是國家重要的石油石化基地和新疆重點建設的新型工業化城市及世界石油石化產業的聚集區。
總面積7733平方千米。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克拉瑪依市常住人口為490348人。
⑽ 克拉瑪依區的人口民族
2009年末,克拉瑪依區總人口為291897人,其中常住人口174121人,暫住人口64410人,兵團團場人口53 366人。全區共有漢、維吾爾、回、哈薩克、蒙古等39個民族。在常住人口中漢族有133465人,占常住人口的76.65﹪;35個少數民族共40656人,占常住人口的2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