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徐楊有多少人口

徐楊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9-14 08:43:18

① 江蘇省淮安市經濟開發區屬於淮安什麼區啊

本來是獨立的一個區,可是好多地方都沒有經濟開發區這個選項,應該在以前是屬於清河區的

② 寶應縣有多少個鄉鎮多少人口

寶應縣轄14個鎮:安宜鎮、范水鎮、夏集鎮、柳堡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魯垛鎮、小官莊鎮、望直港鎮、曹甸鎮、西安豐鎮、山陽鎮、黃塍鎮、涇河鎮。 2000年,寶應縣進行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撤銷中港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安宜鎮;撤銷天平鎮,將其原轄區域並入射陽湖鎮;撤銷子嬰河鎮、郭橋鄉,將這兩個鄉鎮的原轄區域並入夏集鎮;撤銷廷柏鎮(即小尹庄鄉)、蘆村鄉、柳堡鄉,將這三個鄉鎮的原轄區域合並,設立柳堡鎮;撤銷汜光湖鄉、石橋鄉、韋鎮鄉,將這三個鄉的原轄區域並入汜水鎮;撤銷獐獅盪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望直港鎮;撤銷下舍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曹甸鎮;撤銷長溝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山陽鎮;撤銷黃浦鄉,將其原轄區域並入涇河鄉。調整後轄14個鎮、2個鄉。 2000年,寶應縣轄13個鎮、3個鄉。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全縣總人口869972人,各鄉鎮人口: 安宜鎮 171789 汜水鎮 77769 夏集鎮 58721 柳堡鎮 51202 射陽湖鎮 54942 廣洋湖鎮 31601 魯垛鎮 34014 小官莊鎮 29223 望直港鎮 56440 曹甸鎮 63782 西安豐鎮 33630 山陽鎮 55526 黃塍鎮 26092 涇河鄉 57492 水泗鄉 32204 沿河鄉 35545 2001年,江蘇省民政廳(蘇民區[2001]61號)批准同意撤銷涇河鄉,以原轄區域設立涇河鎮,實行鎮管村的體制。(2002年揚府復[2002]6號文件和2OO2年1月17日寶應縣人民政府寶政發[2002]6號文件批復同意。) 2002年,寶應縣面積146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13.09平方千米;轄15個鎮、1個鄉,53個居委會、235個村委會:安宜鎮、范水鎮、山陽鎮、曹甸鎮、魯垛鎮、西安豐鎮、望直港鎮、小官莊鎮、夏集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柳堡鎮、黃塍鎮、涇河鎮、沿河鎮;水泗鄉。 2003年10月,射陽湖鎮與水泗鄉合並設立新的射陽湖鎮。合並後,射陽湖鎮面積194平方千米,人口9.35萬,轄33個行政村、3個居委會,鎮政府駐橋南村。 2003年,寶應縣面積1461平方千米,其中建成區面積13.09平方千米;轄15個鎮,51個居委會、234個村委會:安宜鎮、范水鎮、山陽鎮、曹甸鎮、魯垛鎮、西安豐鎮、望直港鎮、小官莊鎮、夏集鎮、射陽湖鎮、廣洋湖鎮、柳堡鎮、黃塍鎮、涇河鎮、沿河鎮。 2003年行政區劃一覽 安宜鎮:轄社區居委會(閘北、羅巷、劉溝、東門、學墩、城中、安宜、畫川、牌樓、桃園、蘇中、安民、泰山東村、白田、大橋、鐵橋、東升、世紀園、齊心、三里、船閘、三團、白田);村委會(花庄、北港、西郊、西港、北閘、南閘、西劉堡、湖漁業)。 范水鎮:轄居委會(東園、紅旗、勝利、東風、花園、西園、北園);村委會(成庄、郎兒、長沙、戈店、石橋、龍河、太平、江寶、新陽、高陽、韋北、柘溝、京杭、五里、牌坊、范西、新盪、新民、蘇律、迎豐、宋埠)。 夏集鎮:轄居委會(鎮中、郭氏橋、虹橋);村委會(雙琚、蘇雅、夏集、雙塘、蔣庄、趙雍、潼口、塘北、友映、相庄、三洋河、王營、衛星、王橋、豐收、萬民)。 柳堡鎮:轄居委會(亞寶、艷陽天、蘆村);村委會(迎湖、鄭渡、柳堡、團庄、雍尹、廷柏、壽林、王通河、建設、仁里、張元、新安、聯豐、清元、蘆東、鄔陽、塘新)。 射陽湖鎮:轄居委會(臧陳、天平、水泗);村委會(橋南、油坊、王坤、高夏、四聯、廖徐、戴庄、平江、風車頭、姬風、馬墩、泗河、槐樹、大橋、柳樹、趙勤、平南、射南、吉新、蔣堡、林上、落潮、姜庄、鵝村、錢溝、黃盪、潘舍、戴堡、刁夷、沖林、魏盪、新農、向陽);射陽湖漁業村委會。 廣洋湖鎮:轄居委會(興洋);村委會(鶴灣、葛庄、嚴橋、橋頭、白鼠、蒯家、西溪、三聯、東溪、肖家、蘭亭、東進)。 魯垛鎮:轄居委會(魯垛集鎮);村委會(陶林、賈林、朱斗、魯垛、三新、鑒青、五頃、盪口、魯庄、崔王、陳幸、何家)。 小官莊鎮:轄居委會(小官莊集鎮);村委會(小官莊、誠忠、祖全、南場、范溝、石先、王圩、雙閘、楊蔣)。 望直港鎮:轄居委會(興港、獐獅盪);村委會(北河、國強、火花、張樓、興旺、大樹、和平、軍師、蛤拖、馬垛、吳堡、西盪、月蟾、望直、仲墩、獅庄、牌樓、南沙、北沙)。 曹甸鎮:轄居委會(曹甸、下舍);村委會(曹甸、曹南、溪北、茆舍、金吾、李溝、康莊、屈舍、舍新、下舍、官河、夏庄、甄庄、梁沙、三元、新南、郝舍、崔堡、周管、陸庄、黃家、古塔)。 西安豐鎮:轄居委會(西安豐鎮、集豐、天亭);村委會(朱郭、崔渡、南舍、花亭、林溪、張吉、苗圃、太倉)。 山陽鎮:轄居委會(山陽、萬緣);村委會(興同、龔陳、沿湖、金庄、春光、楊河、徐庄、合心、吳壩、大東、徐楊、中南、順河、光輝、頌陽、公民)。 黃塍鎮:轄居委會(黃鎮);村委會(徐甸、小垛、新豐、聯合、江跳、大陸、大李庄、魚橋)。 涇河鎮:轄居委會(涇河、張橋、黃浦集鎮);村委會(涇河、涇農、錢庄、大同、黃浦、劉家潭、曹壩、劉上、陳東、台許、東紅、虹橋、松竹、灶戶、左堡、蔡橋、陳橋、張北)。 沿河鎮:轄居委會(南窯);村委會(鄭河、劉堡、賈橋、陳家、潘橋、劉庄、官溝、郭庄)。 開發區管委會:轄村委會(七里、金灣)。 2004年底,寶應縣轄15個鎮。 安宜鎮面積 93.91平方千米,人口93000人。范水鎮面積167.55平方千米,人口84058人。 夏集鎮面積122.00平方千米,人口61074人。柳堡鎮面積167.34平方千米,人口54028人。 射陽湖鎮面積181.50平方千米,人口92899人。廣洋湖鎮面積 90.20平方千米,人口37935人。 魯垛鎮面積 61.30平方千米,人口34809人。小官莊鎮面積 46.00平方千米,人口30774人。 望直港鎮面積 90.00平方千米,人口59843人。曹甸鎮面積100.00平方千米,人口70984人。 西安豐鎮面積 58.54平方千米,人口36742人。山陽鎮面積123.43平方千米,人口57786人。 黃塍鎮面積 42.00平方千米,人口28323人。涇河鎮面積 83.17平方千米,人口60790人。 沿河鎮面積 47.44平方千米,人口39302人。 2005年10月,經江蘇省政府批復同意(蘇政復[2005]89號文件),寶應縣沿河鎮與安宜鎮合並設立新的安宜鎮,鎮政府駐安宜。行政區劃調整後,新的安宜鎮行政區域面積153平方千米,人口19.95萬,轄21個居委會、21個村委會。截至2005年12月31日,寶應縣轄14個鎮。

③ 武功鎮的行政區劃

武功鎮及各行政村
[ 武功鎮街道居民委員會]轄渭源機械廠、四七七處、綠野中學等單位,區內有居民833戶,3174人。
[新寨村] 位於武功鎮西塬,西寶北線貫穿東西,交通便捷,地勢平坦。明初(約1368年),軍隊曾在此安營紮寨,後又有居民遷往而得名。現以朱,趙,董,王,周,李姓居多。轄新寨,李家莊2個自然村,523戶,現有人口2366人,耕地面積3250畝,小麥、玉米,產量高,質量好,是全縣小麥良種繁育基地。養殖,商貿,服務,建築及運輸業發展較快。「二牛」及果業有規模,從事第三產業的戶較多。
[八一村] 該村共6個自然村,八個村民小組,626戶,2867口人,土地面積2038畝,是武功鎮的主要蔬菜基地之一,面積300多畝。「二牛」、豬、雞養殖發展較快,規模較大,地處武功鎮城區以南,與楊凌隔河相連,楊臨、楊武兩條道路穿村而過,名副其實的武功鎮南大門。
[新莊村] 該村地處武功鎮西南,南和楊凌隔河相望。全村共2337人,516戶,耕地2080畝,主產小麥、玉米。
[聶村] 該村現有人口1543人,343戶,土地面積1718畝。主產小麥、玉米,果業發展也具一定規模,境內有金仙觀廟,屬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洛陽村] 洛陽村現有人口1623人,350戶,耕地面積1406畝。與楊凌隔河相望,以傳統的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果樹面積較大。
[松林村] 該村在武功鎮西塬,西與扶風相連,南與楊凌相望。耕地面積1718畝,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
[尚坡村] 該村地處武功鎮東塬,漆水河畔。全村現有1670人,耕地面積1470畝。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有少量果樹面積。
[北廟村] 北廟村地武功鎮東南,南和楊凌區相連。全村共有耕地1200畝,人口986人,238戶,農業為小麥、玉米為主。武功八景之一的「喀山晚照曬書卷」就在該村。
[羊圈村] 該村在武功鎮東塬,全村共有1750人,419戶,土地面積1816畝,主產小麥、玉米、「二牛」發展較快。
[張羅村] 該村在武功鎮西塬,南臨湋河。全村共976人,耕地面積為1051畝,207戶,主要種植小麥、玉米,也有少數果樹面積。
[熊黃村] 該村在武功鎮西塬,湋河北岸,全村共有1024人,244戶,耕地面積1028畝,主產小麥、玉米。
[何家堡村] 地處武功鎮最西邊,與扶風相鄰。全村共4個村民小組,205戶,867人,耕地面積1241畝,主產小麥、玉米,果業和「二牛」發展較快。
[古鳳村] 該村在武功鎮西塬邊,共有6個村民小組,430戶,1969人,耕地面積2162畝,主產小麥、玉米,「二牛」養殖有一定規模。
[涼馬村] 該村在武功鎮西塬上,全村總面積3.98平方公里。共有8個村民小組,463戶,2200人,耕地面積3170.4畝,主產小麥、玉米,果樹面積也不少。
[橋東村] 該村在武功鎮東塬,西寶北線穿村而過。全村共1816人,450戶,2139畝耕地,主產小麥、玉米。
[二水寺村] 該村緊鄰武功鎮,處在漆水河與漠峪河交匯處。武功八景之一的「二水塔映兩河灣」就在本村。全村共927人,237戶,耕地面積821畝。主產小麥、玉米、蔬菜。
[龍門村] 龍門村在武功鎮北一公里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蘇武墓就在境內。全村共980口人,耕地面積近千畝,主要種植小麥、玉米。
[徐楊村] 徐楊村地處武功鎮城,現有5個村民小組,人口1400人,耕地面積1100畝,主產小麥、玉米。二、三產業發展較快,經商戶數較多。
[武塔村] 武塔村地處武功鎮城內,有9個村民小組,人口2060人,耕地1490畝,全村共8街3巷1路。城隍廟、報本寺、教稼台等名勝古跡在境內。主產小麥、玉米,建築業、飲食服務業、商業第二、三產業佔主導地位。
[坡底村] 該村在武功鎮北邊,西塬坡下。全村共有2225人,502戶,耕地面積2464畝,主產小麥、玉米,「二牛」、豬、雞養殖發展較快。
[夏堡村] 該村地處武功鎮川道北邊,北鄰蘇坊。全村共894人,190戶,耕地面積683畝,主要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蔬菜產業也有一定規模。
[稷山村] 該村位於武功鎮城內,人口2600人,耕地1100畝,主產小麥、玉米。二、三產業規模大,為村之支柱產業。「上閣鍾聲來九天」,名勝上閣寺就在村境內。
[綠野村] 該村位於武功鎮南關,交通便利。全村有耕地547畝,人口925人,547戶。主要以養殖、經商、飲食服務為主導產業,養殖規模較大。農業主要以小麥、玉米、蔬菜種植為主。
[華山村] 該村位於武功鎮南關西,武功八景的「姜嫄古墓小華山」就在境內。農業以小麥、玉米、蔬菜種植為主,養殖業也佔一定優勢,有村辦養雞場1個。個體經商戶也不少。
[紫鳳村] 該村位於武功鎮南6公里處,共有657人,146戶,耕地面積410畝,以蔬菜、小麥、玉米種植為主。養牛、養雞也有很大規模。
[上營村] 上營村在武功鎮西塬,西寶北線穿村而過。全村共有1020人,345戶,耕地面積1820畝,主要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果業、養殖業發展很快。
[鄭坡村] 該村位於武功鎮東塬,全村共有1328人,300戶,耕地面積1175畝,以小麥、玉米種植為主,果樹面積較大。

④ 淮安市新城區的具體名稱叫什麼

之前是清河和青浦區的只是在這基礎之上幾個區都取一部分一聚就叫新城區就是經濟開發區如果是淮安區管轄估計都有些不舒服

淮安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為省級開發區。現轄缽池、徐楊兩個鄉和東湖、廣州路、新港、枚乘路四個辦事處,行政管轄面積8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萬人,規劃常住人口將達到35萬以上。

開發區緊依老市區東側,清河區主城區東延部分,位於淮安城區未來發展的中心區域。東接楚州區,西鄰清河區,南與清浦區隔河相望,北與淮陰區接壤;京滬高速公路與京杭大運河把開發區相挾,同三高速、寧連高速在開發區內交匯;沿海交通大動脈新長鐵路淮安站和淮安新港碼頭均在開發區境內。

作為產業轉移的集聚區、綜合開發的先導區、機制創新的試驗區, 近幾年來,開發區經濟社會持續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吸引了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紐西蘭、比利時、新加坡和香港、台灣等15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在區內投資興業,2006年,世界500強台灣鴻海集團旗下的富士康科技集團正式與我區簽訂投資協議,投資不少於10億美元,計劃用5年時間在淮安經濟開發區建設富士康淮安科技城。同時,開發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加大,如道路基礎設施建設、重點場館建設(會展中心、展覽館等)、大型的居住社區不斷涌現(香格里拉居住社區100萬平米以上、河畔花城45萬平米以上等等)。開發區正在建設成為經濟實力較強、人居環境優美、人民生活殷實的現代化工業園區和新城區。

⑤ 淮陰簡介

淮安地處蘇中偏北腹地,北接連雲港、宿遷2市,東北接鹽城市,偏南接揚州市,南、西鄰南京市、安徽省及洪澤湖。總面積10072平方公里,總人口524.06萬,現轄4縣4區。有著2200多年悠久歷史的淮安,曾是南船北馬交匯之地,清乾隆年間盛極一時,與運河沿線的揚州、蘇州、杭州並稱為「四大都市」,並享有「壯麗東南第一州」之譽。全市屬揚子准地台,以中元古界為結晶基底,蓋層發育,構造復雜,中、新生代強烈凹陷,蓋層厚度大於10000米。

⑥ 寶應有多少集鎮

行政區劃下轄一共14個鎮,一個開發區!
分別為:
安宜鎮(面積 141.35平方千米,人口132310人):轄社區居委會(閘北、羅巷、劉溝、東門、學墩、城中、安宜、畫川、牌樓、桃園、蘇中、安民、泰山東村、白田、大橋、鐵橋、東升、世紀園、齊心、三里、南窯);村委會(花庄、北港、西郊、西港、北閘、南閘、西劉堡、湖漁業、鄭河、劉堡、賈橋、陳家、潘橋、劉庄、官溝、郭庄、船閘、三團、白田)。
氾水鎮(面積167.55平方千米,人口84058人):轄居委會(東園、紅旗、勝利、東風、花園、西園、北園);村委會(成庄、郎兒、長沙、戈店、石橋、龍河、太平、江寶、新陽、高陽、韋北、柘溝、京杭、五里、牌坊、范西、新盪、新民、蘇律、迎豐、宋埠)。
夏集鎮(面積122.00平方千米,人口61074人):轄居委會(鎮中、郭氏橋、虹橋);村委會(雙琚、蘇雅、夏集、雙塘、蔣庄、趙雍、潼口、塘北、友映、相庄、三洋河、王營、衛星、王橋、豐收、萬民)。
柳堡鎮(面積167.34平方千米,人口54028人):轄居委會(亞寶、艷陽天、蘆村);村委會(迎湖、鄭渡、柳堡、團庄、雍尹、廷柏、壽林、王通河、建設、仁里、張元、新安、聯豐、清元、蘆東、鄔陽、塘新)。
射陽湖鎮(面積181.50平方千米,人口92899人):轄居委會(臧陳、天平、水泗);村委會(橋南、油坊、王坤、高夏、四聯、廖徐、戴庄、平江、風車頭、姬風、馬墩、泗河、槐樹、大橋、柳樹、趙勤、平南、射南、吉新、蔣堡、林上、落潮、姜庄、鵝村、錢溝、黃盪、潘舍、戴堡、刁夷、沖林、魏盪、新農、向陽);射陽湖漁業村委會。
廣洋湖鎮(面積 90.20平方千米,人口37935人):轄居委會(興洋);村委會(鶴灣、葛庄、嚴橋、橋頭、白鼠、蒯家、西溪、三聯、東溪、肖家、蘭亭、東進)。
魯垛鎮(面積 61.30平方千米,人口34809人):轄居委會(魯垛集鎮);村委會(陶林、賈林、朱斗、魯垛、三新、鑒青、五頃、盪口、魯庄、崔王、陳幸、何家)。
小官莊鎮(面積 46.00平方千米,人口30774人):轄居委會(小官莊集鎮);村委會(小官莊、誠忠、祖全、南場、范溝、石先、王圩、雙閘、楊蔣)。
望直港鎮(面積 90.00平方千米,人口59843人):轄居委會(興港、獐獅盪);村委會(北河、國強、火花、張樓、興旺、大樹、和平、軍師、蛤拖、馬垛、吳堡、西盪、月蟾、望直、仲墩、獅庄、牌樓、南沙、北沙)。
曹甸鎮(面積100.00平方千米,人口70984人):轄居委會(曹甸、下舍);村委會(曹甸、曹南、溪北、茆舍、金吾、李溝、康莊、屈舍、舍新、下舍、官河、夏庄、甄庄、梁沙、三元、新南、郝舍、崔堡、周管、陸庄、黃家、古塔)。
西安豐鎮(面積 58.54平方千米,人口36742人):轄居委會(西安豐鎮、集豐、天亭);村委會(朱郭、崔渡、南舍、花亭、林溪、張吉、苗圃、太倉)。
山陽鎮(面積123.43平方千米,人口57786人):轄居委會(山陽、萬緣);村委會(興同、龔陳、沿湖、金庄、春光、楊河、徐庄、合心、吳壩、大東、徐楊、中南、順河、光輝、頌陽、公民)。
黃塍鎮(面積 42.00平方千米,人口28323人):轄居委會(黃鎮);村委會(徐甸、小垛、新豐、聯合、江跳、大陸、大李庄、魚橋)。
涇河鎮(面積 83.17平方千米,人口60790人):轄居委會(涇河、張橋、黃浦集鎮);村委會(涇河、涇農、錢庄、大同、黃浦、劉家潭、曹壩、劉上、陳東、台許、東紅、虹橋、松竹、灶戶、左堡、蔡橋、陳橋、張北)。
開發區管委會:轄村委會(七里、金灣)。

⑦ 淮安有幾個區經濟開發區在哪

淮安經濟開發區成立於1992年,1993年10月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為省級開發區。現轄缽池、徐楊、南馬廠三個鄉和東湖、廣州路、新港、枚乘路、張碼五個辦事處,行政管轄面積85
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萬人。開發區緊依老市區東側,位於淮安城區未來發展的中心區域。東接楚州區,西鄰清河區,南與清浦區隔河相望,北與淮陰區接壤;京滬高速公路與京杭大運河把開發區相挾,同三高速、寧連高速在開發區內交匯;沿海交通大動脈新長鐵路淮安站和淮安新港碼頭均在開發區境內。

⑧ 淮安市中心是哪個區

淮安市中心為 清江浦區

淮安市行政區劃如下:

截止2018年底,淮安市下轄4區3縣,分別是清江浦區、淮陰區、淮安區、洪澤區,漣水縣、盱眙縣、金湖縣。全市共有57個鎮,38個街道。全市面積10072平方公里。人口560.9萬人。

清江浦區 位於淮安市中部。東與淮安區接壤,南與洪澤區毗鄰,西與淮陰區相連,北與淮陰區接界。面積427平方公里,人口75.09萬。轄府前、水渡口、長東、長西、淮海、柳樹灣、清河、清浦、閘口、清江、浦樓、城南、武墩、鹽河、缽池、南馬廠、徐楊、枚乘18個街道,黃碼、和平2個鎮。區人民政府駐城南街道。是淮安市政治、交通、經濟、文化中心和對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淮安區 位於淮安市東部。東與江蘇省鹽城市接壤,南與揚州市、淮安市洪澤區毗鄰,西與清江浦區相連,北與市經濟開發區接界。面積1452平方千米,人口115.42萬。轄淮城、河下、山陽3個街道,平橋、石塘、朱橋、施河、車橋、流均、博里、復興、蘇嘴、欽工、范集、漕運、順河13個鎮。區人民政府駐淮城街道。

淮陰區 位於淮安市西北部,東與漣水縣接壤,南與清江浦區毗鄰,西與江蘇省泗陽縣相連,北與沭陽縣接界。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93.36萬。轄王家營、長江路、新渡口、古清口4個街道,馬頭、漁溝、淮高、丁集、徐溜、劉老莊、南陳集、三樹、高家堰9個鎮。區人民政府駐長江路街道。

洪澤區 位於淮安市中南部,東與江蘇省揚州市、淮安市金湖縣接壤,南與金湖縣、盱眙縣毗鄰,西與洪澤湖相連,北與清江浦區接界。面積1394平方千米,人口37.04萬。轄高良澗、朱壩、黃集3個街道,蔣壩、岔河、西順河、三河、老子山、東雙溝6個鎮。縣人民政府駐高良澗街道。境內有中國四大淡水湖之一洪澤湖。

漣水縣 位於淮安市東北部,東與江蘇省鹽城市接壤,南與淮安區毗鄰,西與淮陰區相連,北與江蘇省連雲港市、宿遷市接界。面積1679平方千米,人口113.61萬。轄漣城、朱碼、陳師、保灘4個街道,高溝、南集、岔廟、紅窯、黃營、大東、唐集、石湖、梁岔、成集、五港、東胡集12個鎮。縣人民政府駐漣城街道。

盱眙縣 位於淮安市西南部,東與洪澤區、金湖縣、安徽省天長市接壤,南與安徽省毗鄰,西與安徽省相連,北與洪澤湖接界。面積2497平方千米,人口79.86萬。轄盱城、太和、古桑3個街道,馬壩、官灘、桂五、管仲、河橋、鮑集、黃花塘、淮河、天泉湖、穆店10個鎮。縣人民政府駐盱城街道。

金湖縣 位於淮安市南部。東與江蘇省揚州市寶應縣接壤,南與揚州、安徽毗鄰,西與盱眙縣相連,北與洪澤區、淮安區接界。面積1378平方千米,其中水面675平方千米。人口35.92萬。轄黎城、戴樓、金北3個街道,金南、塔集、銀塗、前鋒、呂良5個鎮。縣人民政府駐黎城街道。

⑨ 臨潼歷史與今天的資料

歷史沿革

臨潼歷史淵源深厚,歷經周、秦、漢、唐,一直為京畿之地。因城東有臨河,西有潼河,故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 戰國時,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櫟陽,秦孝公時,置櫟陽為縣,因渭河以北地區土地平坦、面積廣,盛產糧食,自秦漢到隋唐,始終保持了縣的建制。除古櫟陽外,還有萬年(今櫟陽鎮)鄣縣(今交口鎮)平陵、粟邑(今康橋粟邑)等縣。渭河以南在周代為驪戎國。並有戲邑、芷陽之設。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嬴政時)設酈邑。公元前197年(漢高祖時),改酈邑為新豐(縣城地址在今新豐)。公元686年(武則天垂拱二年)改為慶山縣,公元691年(武則天天授二年)置鴻州並鴻門縣於零口。公元705年(唐中宗神龍三年)廢慶山縣復為新豐縣。公元744年( 臨潼區風貌圖天寶三年)設會昌縣(今城區所在地)。公元748年(天寶七年)把新豐並入會昌,改名為昭應縣。公元1015年(北宋大中祥符八年),以臨河(石瓮寺溝水)繞城東而過,潼河(溫泉水)繞城西而走,隨取名臨潼。公元1267年(元世祖至元四年)降櫟陽縣為鎮,歸屬臨潼縣。至此臨潼渭河南北始為一縣,其轄區約相當於今日的規模。明清之時,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屬咸陽行政督察區。
戰國時,秦在渭河北就建都櫟陽。秦孝公時,置櫟陽為縣,因渭河以北地區土地平坦、面積廣,盛產糧食,自秦漢到隋唐,始終保持了縣的建制。除古櫟陽外,還有萬年(今櫟陽鎮)鄣縣(今交口鎮)平陵、粟邑(今康橋粟邑)等縣。渭河以南在周代為驪戎國。並有戲邑、芷陽之設。
秦始皇帝嬴政時設酈邑(公元前231年)。漢高祖時改酈邑為新豐(縣城地址在今新豐,公元前197年)。唐垂拱二年(686年)改為慶山縣,天授二年(691年)置鴻州並鴻門縣於零口。神龍三年(705年)廢慶山縣復為新豐縣。天寶三年(744年)設會昌縣(今城區所在地)。天寶七年(公元748年)把新豐並入會昌,改名為昭應縣。
北宋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以臨河(石瓮寺溝水)繞城東而過,潼河(溫泉水)繞城西而走,隨取名臨潼。《臨潼縣志》說:「祥符改名,以臨、潼二水環縣左右故名臨潼」。元世祖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降櫟陽縣為鎮,歸屬臨潼縣。明清之時,臨潼歸西安府治轄。民國時屬咸陽行政督察區。
1949年臨潼解放,為渭南地區管轄。1956年改為省轄。1958年劃歸西安市,1961年復歸渭南地區,1983年10月劃歸西安市管轄。1997年6月25日,國務院批准(國函[1997]57號):撤銷臨潼縣,設立西安市臨潼區,區政府駐驪山鎮。

地理環境

臨潼地處關中平原中部,是古都西安的東大門,南依驪山,東鄰渭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西鄰滻灞生態區和新築國際港務區,北鄰閻良國家航空產業基地,地勢南高北低,山塬川依次分布,分別佔15%、18%、67%。全區總面積915平方公里,轄20個街道、3個鄉,總人口70多萬,其中農業人口56.2萬。臨潼距西安市中心20多公里,境內公路、鐵路縱橫交錯,西潼高速公路、108國道穿境而過,到咸陽國際機場40分鍾;隴海、西延等數十條鐵路交匯成西北最大的新豐鐵路編組站,2002年實現了村村通油路目標,物流暢通,交通運輸條件十分便捷。
全區現有耕地78萬畝,土壤肥沃,土質優良,土壤以婁土、黃土性土和瘀土為主,適宜種植作物有小麥、玉米、蔬菜等,主要特產有石榴、柿子、核桃和相棗等。自然條件優越,屬大陸性暖溫帶季風氣候,四季冷暖、干濕分明,光、熱、水資源豐富。年平均氣溫13.5℃,無霜期219天,年降雨量591.8毫米。年日照時數2052.7小時,年總輻射量111.7千卡/平方米。境內有臨河、潼河、零河等10餘條河流,渭河穿境而過。水利設施齊備,農田灌溉方便,全區有效灌溉面積56.87萬畝,其中節水灌溉面積54.9萬畝,噴灌面積區1.67萬畝,微灌面積1900畝。
臨潼主產優質小麥和玉米,是國家重點糧食生產基地。渭河平原區優質糧食生產基地面積45萬畝。

民族宗教

70多萬,大多為漢族,少數民族占的比例較少,有回、壯、藏、滿、朝鮮、土家族等18個少數民族約2200餘人,主要分布在我區驪山街道辦事處,大多聚居於臨潼城區。
我區五教齊全,宗教活動頻繁。全區有合法的宗教活動場所47個,其中天主教16個,基督教26個,道教3個,佛教1個,伊斯蘭教1個,分布於全區23個鄉街;全區信教群眾達三萬餘人,其中道教信徒1萬餘人,佛教2000餘人,天主教8600餘人,基督教8000餘人,伊斯蘭教1000餘人。做好宗教活動場所管理和信教群眾的正確信仰工作事關全區社會穩定和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區劃沿革

1996年,臨潼區面積898平方千米,人口62.2萬人。轄12個鎮、16個鄉:驪山鎮、秦陵鎮、新豐鎮、代王鎮、雨金鎮、相橋鎮、馬額鎮、櫟陽鎮、斜口鎮、交口鎮、零口鎮、北田鎮、田市鄉、新市鄉、徐楊鄉、任留鄉、西泉鄉、油槐鄉、行者鄉、韓峪鄉、穆寨鄉、何寨鄉、東岳鄉、紙李鄉、仁宗鄉、鐵爐鄉、小金鄉、土橋鄉。縣政府駐驪山鎮。 1998年,撤銷驪山鎮、秦陵鎮、新豐鎮、代王鎮、斜口鎮、行者鄉,設立驪山街道、秦陵街道、代王街道、新豐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區總人口639581人,其中(6個街道、8個鎮、14個鄉):驪山街道70772人、秦陵街道27337人、新豐街道39560人、代王街道34815人、斜口街道30233人、行者街道24691人、馬額鎮20718人、零口鎮32600人、雨金鎮21826人、櫟陽鎮29247人、交口鎮24777人、相橋鎮19314人、北田鎮23373人、田市鎮16617人、西泉鄉22257人、韓峪鄉16008人、仁宗鄉4895人、何寨鄉29666人、土橋鄉3847人、紙李鄉16193人、鐵爐鄉16619人、東岳鄉6483人、穆寨鄉4557人、小金鄉7208人、任留鄉21186人、新市鄉28438人、徐楊鄉22278人、油槐鄉24066人。
2002年,臨潼區轄6個街道、10個鎮、7個鄉:驪山街道、秦陵街道、代王街道、新豐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馬額鎮、零口鎮、雨金鎮、櫟陽鎮、交口鎮、相橋鎮、北田鎮、油槐鎮、西泉鎮、何寨鎮、鐵爐鄉、穆寨鄉、小金鄉、任留鄉、土橋鄉、新市鄉、徐楊鄉。共有7個居委會、285個行政村。
2005年,臨潼區轄6個街道、10個鎮、7個鄉:驪山街道、秦陵街道、新豐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馬額鎮、零口鎮、雨金鎮、櫟陽鎮、交口鎮、相橋鎮、北田鎮、油槐鎮、西泉鎮、何寨鎮、鐵爐鄉、穆寨鄉、小金鄉、任留鄉、土橋鄉、新市鄉、徐楊鄉。
2007年1月,零口、相橋、雨金、馬額、西泉、櫟陽、新市、徐楊等8個鄉鎮撤銷鄉(鎮)建制,改設街道辦事處,8個街辦3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和24萬人口將逐步納入臨潼的城市規劃之中。至此,臨潼區轄14個街道、4個鎮、5個鄉:驪山街道、秦陵街道、新豐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零口街道、相橋街道、雨金街道、馬額街道、西泉街道、櫟陽街道、新市街道、徐楊街道、交口鎮、北田鎮、油槐鎮、何寨鎮、鐵爐鄉、穆寨鄉、小金鄉、任留鄉、土橋鄉。
經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報省政府批准,臨潼區仁宗鄉、穆寨鄉、小金鄉3個鄉撤鄉設街辦。至此,臨潼區23個鄉鎮建制全部撤銷,相應成立了23個街道辦事處。
2012年1月10日上午,原仁宗、穆寨、小金三鄉分別舉行新設街辦揭牌儀式。
全區現轄23個街道辦事處:驪山街道、秦陵街道、新豐街道、代王街道、斜口街道、行者街道、零口街道、相橋街道、雨金街道、馬額街道、西泉街道、櫟陽街道、新市街道、徐楊街道、何寨街道、交口街道、油槐街道、北田街道、鐵爐街道、任留街道、穆寨街道、小金街道、仁宗街道。區政府駐驪山街道。
[1]有漢族、黎族、白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土家族、俄羅斯族、滿族、朝鮮族、羌族、俄羅斯族等民族分布。

⑩ 武功縣有哪些鄉鎮

武功縣下轄1個街道:普集街道,7個鎮:蘇坊鎮、武功鎮、游鳳鎮、貞元鎮、長寧鎮、小村鎮、大庄鎮,4個社區:代家社區、河道社區、南仁社區和普集街社區。

1、蘇坊鎮

蘇坊鎮位於武功縣境西北部,距縣城25公里,共6440戶,2.83萬人,北與乾縣相連,南北長8.2公里,東西寬4公里,總面積32.8平方公里。

2、武功鎮

武功原為古有邰國,是炎帝後裔姜姓的封地。該鎮是陝西107個重點鎮之一,也是陝西省全力打造建設的9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之一,2013年被陝西省列入31個文化旅遊名鎮建設名單,2014年8月成為全國重點鎮,2015年8月被評為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

3、游鳳鎮

游鳳鎮地處武功縣西北角,西與扶風接壤,北與乾縣交界。1956年3月游鳳鄉設立,1958年11月並入武功公社,1961年9月游鳳人民公社成立,1984年5月改稱游鳳鄉,1998年改稱游鳳鎮。現轄17個行政村,93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734人,其中農業人口23071人,5224戶。

4、貞元鎮

貞元鎮隸屬陝西省武功縣,位於普集鎮北8公里,北邊與乾縣接壤,西寶中線,乾普公路穿越境內。總面積40平方公里,總人口37439人。

5、長寧鎮

長寧鎮位於廣東惠州市博羅縣西部,處於「嶺南第一山」的羅浮山下,為羅浮山下第一鎮。全鎮總面積65平方公里,城鎮總體規劃面積20平方公里,現有戶籍人口30091人,常駐人口39286人,轄有1個居委會、11個村委會、133個村民小組。

6、小村鎮

該鎮是2001年11月21日由原小村鎮和薛固鄉合並組成的新建制鎮,地處武功縣東南部,東與興平市接壤,南隔渭河與周至相望。現轄18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28個村民小組,10821戶,42096人,其中農業人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口32789人,非農業人口9307人。

全鎮面積23.9平方米,耕地22256畝,人均耕地0.7畝。全鎮現有中、小學23所,大型醫院2所、地段醫院1所。

7、大庄鎮

大庄鎮隸屬於安徽省宿州市泗縣,位於城北25公里處,全鎮面積94.7平方公里,所轄33個行政村,現有6.2萬人口,8.7萬畝耕地。全鎮國土總面積557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48人。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