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載人潛水最深的新紀錄是多少
⑴ 中國蛟龍號潛艇最深能潛多少米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可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對於我國開發利用深海的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在全球載人潛水器中,「蛟龍號」屬於第一梯隊。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類載人潛水器約90艘,其中下潛深度超過1000米的僅有12艘,更深的潛水器數量更少,目前擁有6000米以上深度載人潛水器的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除中國外,其他4國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為日本深潛器的6527米,因此「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海試成功到達7020米海底,創造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新的世界紀錄。
應用領域
1、運載科學家和工程技術人員進入深海,在海山、洋脊、盆地和熱液噴口等復雜海底進行機動、懸停、正確就位和定點坐坡,有效執行海洋地質、海洋地球物理、海洋地球化學、海洋地球環境和海洋生物等科學考察。
2、「蛟龍號」具備深海探礦、海底高精度地形測量、可疑物探測與捕獲、深海生物考察等功能,可以開展:對多金屬結核資源進行勘查,可對小區地形地貌進行精細測量,可定點獲取結核樣品、水樣、沉積物樣、生物樣,可通過攝像、照相對多金屬結核覆蓋率、豐度等進行評價等;對多金屬硫化物熱液噴口進行溫度測量,採集熱液噴口周圍的水樣,並能保真儲存熱液水樣等;對鈷結殼資源的勘查,利用潛鑽進行鑽芯取樣作業,測量鈷結殼礦床的覆蓋率和厚度等;可執行水下設備定點布放、海底電纜和管道的檢測,完成其他深海探詢及打撈等各種復雜作業。
⑵ 2020年11月10日深潛突破1萬米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叫什麼名字
2020年11月10日深潛突破1萬米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叫奮斗者號。奮斗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正式命名為奮斗者號。
2020年10月27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3日8時04分,「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再次成功下潛突破10000米。11月17日7時44分,「奮斗者」號再次下潛突破萬米。11月19日,「奮斗者」號再次突破萬米海深復核科考作業能力。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
⑶ 世界上的載人潛水器下潛最深是多少
世界上的載人潛水器下潛最深是10929米,2012年3月26日,加拿大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乘坐深海挑戰者號潛水艇抵達太平洋下約1.1萬米深處的馬里亞納海溝。成為全球第二批到達該處的人類、第一位隻身潛入萬米深海底的挑戰者。
此前深潛的世界記錄由「的里雅斯特號」創造。1960年1月,「的里雅斯特」號首次潛入世界上最深的深淵—馬里亞納海溝,下潛深度10916米,它也因此成為世界載人下潛最深的一艘潛水器。
此外,2020年11月10日,我國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深度10909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3)中國載人潛水最深的新紀錄是多少擴展閱讀:
馬里亞納海溝位於即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被稱為「地球第四極」,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是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其最深處接近11000米。
在人類探索海洋的過程中,誕生了無數優秀的深潛設備。除上述深潛器外,其他著名的深潛裝置還有:
「阿爾文號」,是目前世界上最著名的深海考察工具 ,服務於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服役50多年來,它已下潛超過5000次,堪稱潛水器中的勞模。1977年,「阿爾文號」發現了海底熱液及其生物群,讓人類對海洋和生命起源有了新的思考。
「和平1號」「和平2號」,由芬蘭建造,屬於俄羅斯科學院,屬於6000米級潛水器,帶有12套檢測深海環境參數和海底地貌的設備,最大特點就是能源比較充足,可以在水下待17小時~20小時。電影《泰坦尼克號》裡面很多鏡頭就是「和平1」號和「和平2」號探測的鏡頭。
⑷ 深潛突破一萬米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叫什麼
深潛突破一萬米的中國載人潛水器叫「奮斗者」號。
2020年10月27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11月13日8時04分,「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再次成功下潛突破10000米。11月17日7時44分,「奮斗者」號再次下潛突破萬米。
11月19日,「奮斗者」號再次突破萬米海深復核科考作業能力。
2020年4月22日,萬米載人潛水器征名活動正式推出。活動一經推出後,網路上掀起一波「起名才藝大比拼」。在收到了近十萬網友的命名並經過激烈的battle後,征名活動十強名單出爐。再經由專項總體專家組、業主單位、科研團隊代表組成的評議組評議。
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正式命名為奮斗者號。「奮斗者號」符合時代精神,充分反映了當代科技工作者接續奮斗、勇攀高峰的精神風貌,符合中國載人深潛團隊「最美奮斗者」的形象,因此在徵集的十個名單中選擇「奮斗者號」作為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的名稱。
⑸ 中國載人潛水器突破1萬米,我國的「奮斗者」號潛水器有多強大
全海深無人潛水器,有遠程遙控和自動作業兩種模式,可以在深海極端環境下工作。為了完成深海探險,加拿大導演卡梅隆組建團隊建造了一艘潛水器。它的外形十分“奇葩”,像一枚火箭,以便獲得更高的下潛速度。更“奇葩”是它的載人艙非常小,連五六歲的兒童都能難在裡面站直。2012年,“深海挑戰者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同樣沒有航行,但成為繼“的里雅斯特號”後第二艘到達這里的載人潛水器。
雖然科技不斷發展,人們對海洋的了解也逐漸加深,但人類探索海洋的步伐永不停止。
⑹ 中國首次萬米載人潛水破紀錄,這是如何實現的
中國“奮斗者″號深海載人潛水器再創深海潛水新記錄
今年10月以來,我國“奮斗者”號潛水器連續進行12次深潛實驗,並於10月27日第一次突破萬米大關,接著在11月10日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新紀錄,開辟了中國深海潛水的新紀元 ,為我國進行深海生物物種研究 、海底資源開采提供了重要技術保障 。
這次“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坐底馬里亞納海溝,下潛到10909m的海洋深處並連續巡航工作6小時,進行了比較完整的科研作業,還成功配合搭檔“滄海號”實現全球首次萬米洋底的電視直播,意味著我國在深海視頻採集、數據處理、信號傳輸等方面進入世界強國行列,為我國進行深海環境探測、科學研究奠定了基礎 ,是中國載人潛水技術的一次重大突破。
⑺ 蛟龍號下潛深度是多少意義是什麼
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
「蛟龍號」載人深潛器是我國首台自主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作業型深海載人潛水器,設計最大下潛深度為7000米級,也是目前世界上下潛能力最強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可在佔世界海洋面積99.8%的廣闊海域中使用,對於我國開發利用深海的資源有著重要的意義。
中國是繼美、法、俄、日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在全球載人潛水器中,「蛟龍號」屬於第一梯隊。
目前全世界投入使用的各類載人潛水器約90艘,其中下潛深度超過1000米的僅有12艘,更深的潛水器數量更少,目前擁有6000米以上深度載人潛水器的國家包括中國、美國、日本、法國和俄羅斯。
除中國外,其他4國的作業型載人潛水器最大工作深度為日本深潛器的6527米,因此「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馬里亞納海溝海試成功到達7020米海底,創造了作業類載人潛水器新的世界紀錄。
從2009年至2012年,蛟龍號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下潛至7000米,說明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的成熟,標志著我國深海潛水器成為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
2012年6月27日11時47分,中國「蛟龍」再次刷新「中國深度」——下潛7062米。6月3日,「蛟龍」出征以來,已經連續書寫了5個「中國深度」新紀錄:6月15日,6671米;6月19日,6965米;6月22日,6963米;6月24日,7020米;6月27日,7062米。
下潛至7000米,標志著我國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標志著「蛟龍」載人潛水器集成技術的成熟,標志著我國深海潛水器成為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與制高點之一,標志著中國海底載人科學研究和資源勘探能力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2013年6月17日16時30分左右,中國「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南海一冷泉區海底回到母船甲板上,三名下潛人員出艙,標志著「蛟龍」號首個試驗性應用航次首次下潛任務順利完成。
從2013年起,蛟龍號正式進入試驗性應用階段。2017年,當地時間6月13日,蛟龍號順利完成了大洋38航次第三航段最後一潛,標志著試驗性應用航次全部下潛任務圓滿完成。
截至2018年11月,蛟龍號已成功下潛158次。
2月28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國家深海基地試驗水池,進行了大修與技術升級後的第一個測試下潛。這標志著「蛟龍」號大修與技術升級全系統勘驗、維修、系統升級、總裝聯調等陸上工作已經全部完成,正式進入一個了新的階段。
下潛任務
1、南海
2010年5月31日至7月18日,蛟龍號在南中國海3,000米級的深海中共完成了17次下潛任務,其中7次穿越2,000米深度,4次突破3,000米,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3,759米;
共在水底作業9小時零3分,這使中國成為了繼美國、法國、俄國、日本之後,第五個掌握3,500米以上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
在其中一次下潛任務成功後,潛航員利用機械手在南中國海海底插上了一面中國國旗。
2、東太平洋
2011年7月1日上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將伴隨「向陽紅09」試驗母船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啟航,奔赴東太平洋執行為期47天的5,000米級海上深潛試驗任務。
2011年7月21日凌晨3點,中國載人深潛進行5,000米海試,「蛟龍號」成功下潛。5時許,蛟龍號潛水器已達4,027米左右,突破去年創下的3,759米紀錄。
經過5個多小時的水下作業,8時許,「蛟龍號」首次深潛圓滿成功。
北京時間2011年7月26日6時12分首次下潛至5038.5米,順利完成5000米級海試主要任務。這個下潛深度意味著「蛟龍」號可以到達全球超過70%的海底。參加本次下潛的三位潛航員是葉聰、楊波和付文韜。
北京時間2011年7月28日9時07分,潛水器順利下潛至5188米水深,再次創造了新的下潛深度,驗證了潛水器在大深度環境下的技術功能和性能指標。
北京時間2011年7月30日,凌晨4時26分至13時02分,蛟龍號在完成第四次下潛並在海底布放標志物後順利返回到「向陽紅09」母船,歷時近9個小時的下潛取得圓滿成功。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深度5182米的位置坐底,並成功安放了中國大洋協會的標志和一個木雕的中國龍,之後完成了海水、海底生物的提取以及錳結核采樣等工作。
2011年8月18日,「向陽紅09」船搭載著蛟龍號順利返回並抵達了江蘇江陰蘇南國際碼頭。
3、馬里亞納海溝
2012年6月3日上午,「向陽紅09」試驗母船將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從江陰蘇南國際碼頭起航,奔赴馬里亞納海溝區域執行蛟龍號載人潛水器7000米級海試任務,來自中國18家單位的96名參試隊員將挑戰中國載人深潛歷史的新紀錄。
「蛟龍」號載人潛水器總設計師徐芑南說,2012年6月中下旬,「蛟龍」號將在西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附近密克羅尼西亞海域進行7000米級載人深海潛水試驗,試驗將面臨最大設計水深,高水壓、低溫等挑戰。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蛟龍號載人潛水器
⑻ 中國蛟龍號下潛最深是多少米
中國蛟龍號下潛最深是7020米。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是一艘由中國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專項。2010年5月至7月,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中國南海中進行了多次下潛任務,最大下潛深度達到了7020米。蛟龍號是我國載人深潛發展歷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不只是一個深海裝備,更代表了一種精神,一種不畏艱險、趕超世界的精神,它是中華民族進軍深海的號角。
2002年中國科技部將深海載人潛水器研製列為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劃(863計劃)重大專項,啟動蛟龍」載人深潛器的自行設計、自主集成研製工作。2009年至2012年,接連取得1000米級、3000米級、5000米級和7000米級海試成功。2012年6月,在馬里亞納海溝創造了下潛7062米的中國載人深潛紀錄,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2014年12月18日,首次赴印度洋下潛。
⑼ 奮斗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在哪個海溝
馬里亞納海溝。
奮斗者號是中國研發的萬米載人潛水器,於2016年立項,由蛟龍號、深海勇士號載人潛水器的研發力量為主的科研團隊承擔。2020年6月19日,中國萬米載人潛水器正式命名為奮斗者號。
2020年10月27日,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下潛突破1萬米達到10058米,創造了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在馬里亞納海溝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國載人深潛的新紀錄。
11月13日8時04分,「奮斗者」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再次成功下潛突破10000米。11月17日7時44分,「奮斗者」號再次下潛突破萬米。
11月19日,「奮斗者」號再次突破萬米海深復核科考作業能力。11月28日,「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成功完成萬米海試並勝利返航。
馬里亞納海溝簡介
馬里亞納海溝(Mariana Trench,Marianas Trench),又名瑪利亞娜海溝。位於11°20′N,142°11.5′E,即菲律賓東北、馬里亞納群島附近的太平洋底,北起硫黃島、西南至雅浦島附近。
其北部有阿留申、千島、小笠原等海溝,南有新不列顛和新赫布里底等海溝,全長2550千米,為弧形,平均寬70千米。據估計這條海溝已形成6000萬年。
馬里亞納海溝最深處的地方達6~11千米,是已知的海洋最深處,這里水壓高、完全黑暗、溫度低、含氧量低,且食物資源匱乏,因此成為地球上環境最惡劣的區域之一。
⑽ 中國蛟龍號最深的下潛記錄到底是不是7000米整
蛟龍號突破7062米。
蛟龍號在世界最深的海溝,也就是馬里亞納海溝,下潛至7020米,創下國內載人潛水的紀錄。但是,國人不滿足於7000多米這樣的成績,還要接著研發更高性能的載人潛水器。既然來到馬里亞納海溝,那就要挑戰紀錄。蛟龍號再次下潛,穩固7000多米的成績,驗證潛水器的功能。隨著下潛深度的增加,光線變得灰暗,不可預知危險也逐漸增加。當下潛到7059米時,總指揮為潛航員捏把汗。
經歷了波折,蛟龍號和母船恢復聯系,總指揮繼續指揮下潛,最終到達7062米,成功坐底。創下作業型潛水器的最深紀錄。經過半個多世紀的努力,蛟龍號突破7062米。標志我國具備載人到達99%海洋深處的能力,標志著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更加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