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縣總人口有多少人口
㈠ 貴州省沿河縣面積有多大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2468.8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總人口65.37萬人,其中少數名族佔全縣總人口的60.2%。縣城常住人口8萬餘人。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角,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的烏江中下游,離銅仁大興機場180公里,距渝懷鐵路重慶酉陽火車站60公里,326國道和411省道貫通縣境。烏江流經沿河132公里,目前航運能力300噸級,彭水電站建成後通航能力可提高到500噸級。縣城東風碼頭是烏江在貴州境內最大的碼頭,水上交通快速、便捷,上抵遵義余慶,下出涪陵直達重慶或江、浙、滬等地區。沿河區位優勢明顯,是黔、渝、湘、鄂邊區物資的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
㈡ 沿河縣未來的歸宿屬於哪個市
銅仁市,即屬於銅仁地區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角、銅仁市西北部,地理位置處於東經108°03'49″~108°37'53″,北緯28°12'45″~29°05'23″之間,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烏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
沿河周邊與貴州省內的德江、印江、松桃、務川和重慶市的彭水、酉陽、秀山等縣毗鄰。截至2014年末,沿河縣總人口57.8萬,國土面積2468.8平方千米,轄22個鄉鎮,其中以土家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1.2%,是全國四個單一土家族自治縣之一,貴州省唯一的單一土家族自治縣。
㈢ 請問沿河縣有什麼風景區
沿河是貴州省唯一的土家族自治縣。其境內有烏江山峽風景名勝區、麻陽河黑葉猴自然保護區,有深厚的土家民族文化、光輝燦爛的紅色文化等豐富的旅遊資源,為貴州省六大特色旅遊區之一。
1,千里烏江在沿河境內132千米,形成89千米峽谷,從南至北由夾石峽、黎芝峽、銀童峽、土坨峽、王坨峽五個峽段組成,統稱為「烏江山峽」。烏江山峽奇峰對峙、岩壑幽深、纖道絕壁,怪石嵯峨,銀泉飛瀑,古樹多姿,驚濤拍岸,灘險浪急。山重水復,猶如畫屏展示,故烏江山峽亦稱「 烏江畫廊 」和「 烏江百里畫廊」。烏江畫廊,風光旖旎, 雄奇峻秀.
2,麻陽河黑葉猴自然保護區,位於沿河自治縣西部麻陽河、洪渡河流域,與黎芝峽西岸毗鄰,總面積2萬公頃。分布著74群700多隻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黑葉猴和其它珍稀動植物,兩河峽谷,險峻幽深。兩岸森林密布,以原始的常綠潤葉林為主。溪流泉涌,洞變幻多彩,空氣清馨,冬暖夏涼,氣候宜人。黑葉猴嬉戲其間,讓人頓生回歸自然的理想境界。主要有河谷景觀、老鷹岩、月亮石、石牌、朱家洞,大河壩溫泉,涼橋等二十多個景點 。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共轄22個鄉鎮,總人口53萬。有土家、漢、苗、侗、壯等16個民族,其中土家族佔50%以上,是全省唯一的單一土家族自治縣。
3、土家民族風情 沿河土家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形成了獨特民俗文化,滾邊開襟的花邊服飾,依山傍水的干闌式住房,信奉土老司、祭祀土王,崇拜祖先及飲食、婚嫁、喪葬、節慶、禁忌等民俗,浮雕和鏤空雕木石雕刻、土家銀飾的製作、紅白青顏色搭配的挑花刺綉及竹藤編織等工藝,擺手舞、肉蓮花、儺堂戲、情歌山歌、哭嫁歌、打鬧歌、 犁唱、烏江船工號子等文藝,都具有鮮明的土家民族特色和風俗,這些一切構成了獨特的沿河土家文化。土家儺堂戲,是土老司為人沖儺、還願時演出的臉殼戲。它既是一種古老的宗教活動,又是一種集文學,舞蹈、音樂、雕刻、繪畫,戲劇於一體的古文藝活動。土家儺堂戲劇情簡單,角色不多,形式活潑,演唱生動,被譽為戲劇活化石。肉蓮花,又名「蓮花十八響」,起源於清光緒年間的沿河沙子一帶,是沿河土家族獨有的一種傳統體育舞蹈,分別在第六屆和第七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上獲得金獎。
㈣ 焦作市沿河的人口總數是多少
不是沿河,是閻河。閻河隸屬焦作市山陽區中星街道辦事處,屬於村級行政區,人口2000!
㈤ 沿河縣土地面積多少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總面積2468.8平方公里,轄22個鄉鎮,2006年末總人口57.8萬人,其中土家族佔全縣總人口的53%。
㈥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的介紹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角、銅仁市西北部,地理位置處於東經108°03'49″~108°37'53″,北緯28°12'45″~29°05'23″之間,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烏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1沿河周邊與貴州省內的德江、印江、松桃、務川和重慶市的彭水、酉陽、秀山等縣毗鄰。截至2014年末,沿河縣總人口57.8萬,國土面積2468.8平方千米,轄22個鄉鎮,其中以土家族為主體的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61.2%,是全國四個單一土家族自治縣之一,貴州省唯一的單一土家族自治縣。2截至2013年,沿河縣地方生產總值58.96億元,截至2014年,沿河縣已探明或發現的礦藏有煤、螢石、重晶石等20多種。沿河縣境內的動植物種類多,其中一級保護植物有3種,二級保護植物有11種,三級保護植物有7種,一級保護動物5種,二級保護動物23種。沿河縣旅遊資源豐富,其中沿河烏江山峽風景名勝區,由國務院發布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㈦ 沿河縣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個鎮是哪裡
沿河縣政府所在的和平鎮是人口最多的,人口有 38934人;面積55.16平方公里。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貴州省銅仁市轄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角、銅仁地區北部、烏江下游,
地處貴州高原東北邊緣斜坡、大婁山脈和武陵山脈交錯地帶,氣候溫暖濕潤,水熱同期,光溫同步;縣域面積2468.8平方千米,轄3個街道、17個鎮、2個鄉;2018年戶籍人口69.08萬人。
截至2018年底,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戶籍人口69.08萬人,比上年增加0.45萬人,常住人口44.96萬人,減少0.36萬人。人口出生率11.05‰,死亡率4.30‰,自然增長率6.75‰。
(7)沿河縣總人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距銅仁大興機場180千米,距渝懷鐵路酉陽火車站60千米,水陸通達。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建成後,使包茂高速(渝湘段)和杭瑞高速(思遵段)得以順利連通,
其過境沿河後與重慶酉陽的高速公路相接。從沿河縣城到重慶,真正實現了水陸並進:乘汽車走酉沿高速進入湘渝高速,全程只需4.5小時;乘輪船下烏江上長江,只要5小時航程;到秀山或酉陽乘火車走渝懷鐵路,最快6小時可達重慶核心區。
截至2018年底,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公路通車里程3608千米,其中:等級公路2980千米,高速公路56千米,通車油路(水泥路)3396千米,有437個村通油路(水泥路),有426個行政村通客車。全縣轄區內共有一類客運企業2家、
三類客運企業1家、四類客運企業2家、一級客運站場1家、四級客運站場1家,公交出租企業3家。客車總數272輛6222座、貨車總數231輛516.58噸;計程車163輛,公交車44輛;客運班線共62條,其中省際客運班線11條、市際客運班線4條、縣際客運班線9條、
農村客運班線49條。全縣22個鄉鎮街道437個行政村已有22個鄉鎮377個行政村通客車,通達率分別為100%、87.3%。全年實現客運量1850.3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5800.5萬人千米;實現貨運量260.6萬噸,貨運周轉量41000.9萬噸千米。
近幾年來,和平鎮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多渠道籌資1000多萬元,新擴建南僑中學等校舍,配套教學設施,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全鎮現有中小學29所,中寨小學、和平小學、汕頭市潮師高級中學被評為省「一級學校」,
是全省唯一同時擁有三所省級學校的鄉鎮;新龍小學、下厝初級中學被原潮陽市評為一級學校。中寨小學被中國教育學會定為多媒體教學實驗基地,並被中國教科所定為十五重點課題試驗。
㈧ 銅仁沿河縣的具體有幾個鄉鎮
銅仁沿河縣現轄3個街道、17個鎮、2個鄉。
分別是:
1、街道:和平街道、團結街道、沙子街道。
2、鎮:中界鎮、譙家鎮、夾石鎮、甘溪鎮、淇灘鎮、黑水鎮、板場鎮、官舟鎮、土地坳鎮、泉壩鎮、中寨鎮、思渠鎮、黃土鎮、新景鎮、客田鎮、洪渡鎮、塘壩鎮。
3、鄉:曉景鄉、後坪鄉。
(8)沿河縣總人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銅仁沿河縣行政區劃的歷史沿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改保為村,改甲為組,縣下設區、鄉鎮、村、組,全縣區劃為10個區,25個鄉鎮;1953年調整為10個區,112個鄉鎮;1956年調整為9個區,68個鄉鎮。
1958年組建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縣下設區、公社、生產大隊、生產隊,全縣區劃為9個區,64個社鎮;1959年改區為公社,改公社為管理區;1961年復改公社為區,改管理區為公社,全縣調整為9個區,35個社鎮;1963年調整為9個區,62個社鎮。
1984年政社分設,改公社為鄉鎮,改生產大隊為村,改生產隊為村民組,全縣區劃為10個區鎮,61個鄉鎮。
1986年10月7日,國務院批准撤銷沿河縣,設立沿河土家族自治縣。1987年11月23日,沿河土家族自治縣正式成立,設9個區、1個區級鎮、59個鄉、2個鄉級鎮。1992年10月撤區、並鄉、建鎮,沿河縣設12個鄉、10個鎮。2015年2月撤鄉、設鎮、街道辦事處,沿河縣設20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
1993年撤區並鄉建鎮,1994年全縣區劃為10個鎮和13個鄉。2009年,全縣共22個鄉(鎮),即和平鎮、沙子鎮、譙家鎮、淇灘鎮、夾石鎮、官舟鎮、土地坳鎮、思渠鎮、客田鎮、洪渡鎮;大漆鄉、黑水鄉、黑獺鄉、中界鄉、曉景鄉、甘溪鄉、板場鄉、泉壩鄉、中寨鄉、黃土鄉、新景鄉、塘壩鄉、後坪鄉。
下轄382個行政村,13個居民委員會,6個社區,3650個村民組。有彝族、白族、傣族、壯族、苗族、回族、僳僳族、拉祜族、佤族、納西族、瑤族、藏族、景頗族、布朗族、布依族、阿昌族、哈尼族、錫伯族、普米族、蒙古族、怒族、基諾族、德昂族、水族、滿族、獨龍族等民族分布。
貴州省人民政府與2015年1月23日關於同意沿河土家族自治縣鄉鎮行政區劃調整的批復,同意撤銷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和平鎮、黑獺鄉、沙子鎮、黑水鄉、甘溪鄉、泉壩鄉、中寨鄉、黃土鄉、新景鄉、板場鄉、中界鄉、塘壩鄉等12個鄉(鎮)建制 。
㈨ 沿河縣管轄鄉鎮有哪些 多少行政村
截至2018年,沿河縣管轄鄉鎮有:和平街道、團結街道、沙子街道、中界鎮、譙家鎮、夾石鎮、甘溪鎮、淇灘鎮、黑水鎮、板場鎮、官舟鎮、土地坳鎮、泉壩鎮、中寨鎮、思渠鎮、黃土鎮、新景鎮、客田鎮、洪渡鎮、塘壩鎮、曉景鄉、後坪鄉。下轄382個行政村。
(9)沿河縣總人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地理位置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黔東北,隸屬銅仁市,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的烏江中下游。沿河地跨東經108°03'49″~108°37'53″,北緯28°12'45″~29°05'23″,南北長98.28千米,東西寬53千米。
地形地貌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地處貴州高原東北邊緣斜坡、大婁山脈和武陵山脈交錯地帶,烏江由南至北將沿河縣分割為西北、東南兩大部分,西北部屬大婁山脈,東南部屬武陵山脈。有山峰8815座,平均每平方千米3.6座山。最高海拔1462米,最低海拔225米。
氣候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均氣溫13~18℃,年降水量1050~1220毫米,年日照1100~1400小時。氣候溫暖濕潤,水熱同期,光溫同步,適宜多種動物、植物、微生物等生物生長、發育和繁衍。
㈩ 沿河縣多少個行政村多少個鄉鎮常駐人口多少
人 口
57.8萬人
沿河土家族自治縣位於貴州省東北部、銅仁市西北部,地處黔、渝、湘、鄂四省(市)邊區結合部,烏江中下游,是重要的物資集散地,素有「黔東北門戶,烏江要津」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