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所轄縣區總人口是多少
1. 天水市有幾個區幾個縣
天水市有5個縣2個區:
截至2019年末,轄2個區、5個縣,總面積1.43萬平方公里。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84659人。天水市下轄秦州區、麥積區兩個市轄區,甘谷縣、武山縣、秦安縣、清水縣和張家川回族自治縣5個縣。市政府駐秦州區。
天水簡介:
天水,古稱秦州、上邽,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甘肅省域副中心城市。
天水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
天水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誕生地、伏羲文化的發祥地、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稱。
2. 天水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天水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295.65萬人。天水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
天水位於甘肅東南部,區域范圍為東經104°35′~106°44′、北緯34°05′~35°10′。以西秦嶺為分水嶺,北部地區面積11673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81.49%;南部地區面積2652平方千米,佔全市總面積的18.51%。總面積1432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天水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市區平均海拔高度為1100米。最高峰天爺梁,3120米;最低點牛背村,海拔760米。天水地貌區域分異明顯。東部和南部因古老地層褶皺而隆起,形成山地地貌。
北部因受地質沉陷和紅、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層沉積,形成黃土丘陵地貌。中部小部分地區因受緯向構造帶的斷裂,形成渭河地塹,經第四紀河流分育和侵蝕堆積,形成渭河河谷地貌。
北部為黃土梁峁溝壑區。渭河及其支流橫貫其中,形成寬谷與峽谷相間的盆地與河谷階地。土壤在河流和溝谷區為沖擊、洪積物形成的淤淀土、草甸土,經過開墾耕種熟化而形成以黃綿土、黑壚土為主的耕作土壤。
土層深厚,山塬開闊,是糧、油、菜、果主要生產區。中東部為秦嶺、關山山區。以西部盡皇山、雲霧山、景東梁為主體的西秦嶺山地和東部八卦山、火焰山、秦嶺大堡、關山為主體的小隴山、隴山山地。
3. 甘肅天水屬於哪個市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
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2.9萬,其中常住人口335.49萬(2018年)。2018年天水實現生產總值652.0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63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81億元。
天水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天水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4個,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擁有天水師范學院、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
4. 天水是幾線城市,天水屬於幾線城市
天水是幾線城市呢?很多網友對天水並不是很了解。本文我將為你介紹天水的城市等級劃分。那麼天水到底屬於幾線城市呢?一起來閱讀本文天水城市劃分的相關知識吧。
一、天水城市常住人口劃分標准
天水常住人口數量為:382.9萬,屬於大城市
城市等級劃分一般以城市區常住人口為統計口徑,將城市劃分為五類七檔。
小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市為小城市
中等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上100萬以下的城市為中等城市;
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大城市,其中300萬以上5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Ⅰ型大城市,100萬以上300萬以下的城市為Ⅱ型大城市;
特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500萬以上1000萬以下的城市為特大城市;
超大城市:城市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城市市為超大城市。
二、天水是幾線城市
天水今年在榜單中為五線城市。
三、天水城市市簡介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核心城市。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里」之稱。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2.9萬,其中常住人口332.30萬(2016年)。
天水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天水是中國重要的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4個,國家級企業重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重點實驗室6家。 擁有天水師范學院、甘肅林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甘肅機電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2017年天水實現生產總值614.96億元,完成大口徑財政收入148.4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3.11億元。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早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中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地方。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保護文物169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5. 甘肅省天水市屬於哪個地區
天水,甘肅省下轄地級市,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毗鄰關中平原,是關中平原城市群重要節點城市、關中——天水經濟區次中心城市。 [1] 天水曾名上邽、成紀、秦州,據傳是伏羲和女媧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素有「羲皇故鄉」之稱。
天水
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2.9萬,其間常住人口335.49萬(2018年)。 [2-3] 2018年天水實現生產總值652.05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6.63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9.81億元。 [3-4]
天水境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海拔在1000-2100米之間,氣候屬溫帶季風氣候。 [5] 天水是我國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優秀旅遊城市 [6] 、我國老工業基地之一,擁有國家級和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44個,國家級企業要點實驗室1家,省級企業要點實驗室6家。 [2] 擁有天水師范學院、甘肅林業工作技術學院、甘肅工業工作技術學院、甘肅機電工作技術學院等高校。
天水歷史悠久,是秦人、秦前期文化的發祥地,有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和2700多年的建城史,公元前688年秦國在此設立了邽縣和冀縣,是我國歷史上建城設縣最早的當地。境內有國家和省、市級要點保護文物169處,其間世界文化遺產麥積山石窟,是我國四大石窟之一,被譽為「東方雕塑藝術陳列館」。
6. 天水市人口2021總人數是多少
295.65萬人。
截至2021年12月31日,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5.65萬人,2021年,天水市全年自然增長人口0.29萬人,自然增長率0.97%;出生人口2.90萬人,出生率9.78%;死亡人口2.61萬人,死亡率8.81%。
歷史文化資源
歷史文化悠久,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三皇之首」伏羲氏的誕生地、伏羲文化的發祥地。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有8000多年的文明史、3000多年的文字記載史、2700多年的建城史,有「羲皇故里」之稱。
以伏羲文化、大地灣文化、秦早期文化、麥積山石窟文化和三國古戰場文化為代表的「五大文化」,構成了天水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
截至2020年10月,天水市有文物保護單位470處,其中國家級17處、省級54處。
7. 天水市五縣兩區多少人口
天水市下轄2區5縣,總面積1.4325萬平方千米,總人口382.9萬,其中常住人口335.49萬(2018年)。註:這是2018年底的數據,也是截止目前官方公開的最新數據。
8. 甘肅省天水市有多少兩區常住人口
摘要 根據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84659人,與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時的3262548人相比,減少了277889人,年平均增長-0.89%。
9. 天水人口2021總人數口是多少
2021年,天水市總人口為295.65萬人。2021年,天水市全年自然增長人口0.29萬人,自然增長率0.97%;出生人口2.90萬人,出生率9.78%;死亡人口2.61萬人,死亡率8.81%。
2021年,天水市有32個民族,主體民族為漢族。少數民族總人口24.8萬人,佔全市總人口的6.9%。少數民族中回族人數最多,有24.3萬人,佔少數民族人口的99%。百人以上的少數民族還有滿族、蒙古族、藏族。
往年的人口數據: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36.89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4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42.46萬人,占常住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42.29%,比上年末提高0.64個百分點。人口自然增長率3.41‰。全年全市城鎮新增就業4.97萬人,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1.3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2.83%。全年共組織勞務輸轉69.49萬人,創勞務收入160.07億元。
10. 天水市屬於哪個省 天水市是哪個省的
1、天水,古稱秦州、上邽,是甘肅省轄地級市,甘肅省人民政府批復確定的甘肅省域副中心城市。截至2019年末,轄2個區、5個縣,總面積1.3萬平方公里。截至2021年,天水市常住人口為295.65萬人,地區生產總值為750.33億元。
2、天水地處中國西部地區、甘肅省東南部、秦嶺西段、渭水中游,是關中平原城市群次核心城市、絲綢之路經濟帶重要節點城市、全國老工業基地和重要的裝備製造業基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