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柳河縣有多少人口

柳河縣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9-19 05:47:01

Ⅰ 柳河是個怎麼樣的地方

柳河縣位於吉林東南部,地處長白山區與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幅員3349平方公里,人口38萬。全縣轄11鎮11鄉,縣人民政府駐柳河鎮,隸屬通化市。

柳河歷史悠久。在距今4000年前的西周時期為肅慎氏南界,經千年朝代更迭,歷史滄桑,至清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建縣,距今已近百年。

柳河地理環境得天獨厚。屬長山系的龍崗山脈橫亘柳河全境,構成了山地、丘陵和溝谷平原互為交錯的自然地貌。多樣的土壤類型為產業結構調整、發展多種經營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全縣林地總面積為335萬畝,占幅員面積的66.69%,森林覆蓋率為55,6%;耕地面積98萬畝,其中旱田68萬畝,水田30萬畝,占幅員面積的13.5%。全縣水源較為充足,水域面積9.45萬畝,主要河流有一統河、三統河、窩集溝河和哈泥河,總長度250.2公里。全縣平均海拔400米,屬大陸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5℃,平均降水750毫米,平均日照255l小時,無霜期126——138天左右。

柳河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全縣野生動植物資源達700多種,其中中葯材植物522種。被譽為「東北新三寶」的人參、林蛙、鹿茸馳名中外並有可觀的產量,以人參、細辛、天麻、貝母、五味子為代表的中葯材數量眾多;以山葡萄、山野菜、黑木耳、元蘑為代表的果品山珍質量上乘;以林蛙、山雞、鹿、狍為代表的山區特有珍稀野生動物十分珍貴。所有這些構成了獨具特色的柳河土特產品系列,倍受中外客商贊譽。柳河地下礦藏極為豐富,全縣金屬和非金屬礦產資源達25種,黃金、鐵礦石有較高的品位,煤、石膏、銅、鉻、泥炭、白岩、大理岩、鉀長岩、石灰石、硅石、礦泉水等有極為豐富的儲量。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幾年來,柳河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成果顯著,經濟實力不斷增強,人民生活明顯改善。2000年末,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2億元,工農業總產值l8,9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12.3億元,農業總產值6,7億元。

柳河農業發展迅速。全縣以生產水稻、玉米、大豆為主,正常年糧豆總產量35萬噸,提供商品糧18萬噸,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之一。近年來,圍繞建設效益農業,堅持科教興農戰略,以發展雞、豬、烤煙、葡萄和林業五大產業為重點,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加快基地產業建設步伐,建立了6個科技示範區,經濟作物面積已達到旱田面積的40%,農村人均純收入達到2498元。生態林業建設成果顯著。全縣林木蓄積量達1313萬立方米,每年可產紅松、落葉松、柞、榆、楊、楸、椴、樺和黃菠羅等優質木材6萬立方米。畜牧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較快。以華龍公司、凱帝公司為龍頭的養雞、養豬業得到較快發展,產品遠銷日本、朝鮮、俄羅斯等國家。

柳河工業穩步發展,全縣工業企業156家,其中,國有企業29家、集體企企45家、股份制企業23家、私營企業55家、合資企業4家。近年來,全縣堅持工業富縣指導思想,以醫葯、食品為支柱的產業格局已經形成。特別是全縣12戶醫葯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已成為拉動全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預計到2001年末,全縣醫葯企 業可投入「GMP」改造資金1.5億元,通化紫金葯業有限公司、長白山制葯有限公司將率先通過「GMP」改造認證。目前,醫葯、食品兩大支柱產業的總資產已達8.67億元,固定資產3.96億元,年度工業總產值達到4.96億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0%以上。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和質量均有大幅度提高。華龍公司「高酸濃縮山葡萄汁系列開發」項目被列為國家級星火項目,致明阻燃公司「新型耐火手套及布料產品開發」被列為省級星火項目,化工總廠「玻璃纖維增強塑料汽車車箱底板」已通過省級鑒定,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外,華龍牌雞系列產品、葡萄酒系列產品、紅石牌石棉製品、明珠牌玻璃鋼製品以及孚舒達、維V、復心片等名牌產品在國內市場上有很高知名度;膽利欣、新咳喘靈、醒腦再造丸、高效節能風機等19個新產品已投入生產,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個體私營經濟得到長足發展。以香雪蘭葡萄酒有限公司、夢思特葡萄食品有限公司、酏園食品酒業有限公司、古源保健品廠為代表的一批新興私營企業發展勢頭強勁,其稅收占財政收入的27.8%。

柳河城鄉環境建設成果顯著。縣城柳河鎮城市基礎設施配套完善,鎮內共有道路30條,總長34公里,總面積39萬平方米,鋪裝率達到79%,人均道路5.5平方米。全長5.36公里的柳河大街平坦筆直,橫貫全城;鎮內綠地面積達2224畝,人均綠地4.72平方米;管道煤氣進入千家萬戶,供氣用戶達6960戶;城鄉居住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城鎮人均居住面積6.68平方米,農村人均居住面積8.l平方米。全縣文化體育設施齊備,衛生、廣播電視、教育事業發展迅速。以縣醫院、中醫院為主體的三級醫療網路已經形成,醫療技術水平顯著提高;縣醫院現有固定資產2416萬元,其規模、設備和技術水平均達到省內縣級醫院一流水平,醫療服務半徑不斷擴大,現擁有全身滑環式螺旋CT機、核磁共振顯像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液透析儀和數字減影等先進醫療設備,可成功開展胸、腹、腦外科等高難手術及各種輔助診斷檢查。全縣有線電視網發展迅速,城鄉用戶達到3.8萬戶,鎮內可收看22個頻道的有線節目,鄉鎮實現了村村通有線電視的目標。全縣有中小學校263所,學生6萬餘人,教職工5000餘人,校舍面積達29.3萬平方米。柳河一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在通化地區名列前矛,自1977年全國恢復高考以來,全縣共考入大專以上院校5000餘人,考入幼師、中專6000餘人。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人才。柳河縣在校舍建設、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等方面被評為先進縣,特別是「普九」教育和學校衛生工作已成為國家合格縣和試點縣。柳河交通四通八達,快捷方便。梅集鐵路縱貫柳河全鎮,每天均有直達北京、青島、天津、大連、沈陽、長春的直(特)快列車;縣城至省會長春234公里,驅車可當天往返;縣內公路成框成網,梅通一級路建設在即,長白線橫穿柳河東部,六朝線、柳樣線水泥路已建成通車,兩縱兩橫「井」字型公路主框架已基本形成;全縣現有水泥路180公里,已有68%的鄉鎮通了水泥路或油路。電信事業發展較快,程式控制電話直撥國內外各大城市,城鄉電話佔有率達到12.31部/百人;行動電話和無線尋呼提供了更為方便的通信服務。全縣移動用戶達到2.8部/百人,互聯網用戶達到500戶,使柳河與外界聯系更加緊密。

柳河旅遊資源較為豐富,距縣城35公里的羅通山以其神秘的古跡傳說與雋美的自然風光聞名遐邇;距縣城7.5公里的三仙峽國家森林公園以其獨特的長白山森林特徵和氣勢恢弘的福興寺廟宇吸引眾多遊客,身居羅通山和三仙峽,確有回歸大自然之感受。

柳河住宿購物十分方便。鎮內以柳河賓館、華龍賓館、金源賓館為代表的眾多賓館以其完善的服務設施、熱情周到的服務,使人留連忘返;以洋鋮商業中心、工商大廈、星河大廈和農貿大廳為代表的商業貿易區,可以滿足各界朋友的購物需求。

Ⅱ 柳河縣幾個鎮

截至2019年7月,柳河縣有13個鎮。

13個鎮分別為:柳河鎮、孤山子鎮、五道溝鎮、駝腰嶺鎮、三源浦朝鮮族鎮、聖水鎮、涼水河子鎮、羅通山鎮、安口鎮、向陽鎮、紅石鎮、亨通鎮。

柳河縣位於吉林省東南部,全縣轄區面積3348平方公里,轄15個鄉鎮、219個行政村,總人口38萬。

柳河緊連通化國際內陸港務區和通化國家醫葯高新區,位於通丹經濟帶、長吉圖一體化、沈陽都市圈的輻射區,是吉林省向南開放窗口的重要節點縣。

距離集安中朝口岸200公里、丹東港330公里、大連口岸530公里。通化三源浦機場直飛北京、深圳、上海、廣州等大城市;四白高速鐵路進入可研編制階段;通梅、鶴大、輝白三條高速公路在柳河交匯;通梅一級公路貫穿全境。

柳河成為吉林省東南部空中交通始發地、高速公路中心點和陸路干港結合部。

(2)柳河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柳河縣的歷史沿革:

柳河縣地域最早為肅慎族居住地。

戰國時屬燕國領地。

秦時為遼東所屬。

漢武帝時為玄菟郡轄地。

漢代,扶余族興起,建立高句麗地方政權,柳河之地為其轄境。

唐朝時,隸屬於安東都護府。渤海時,一部分屬渤海鴨綠府正州,一部分屬長嶺府河州。

遼時,隸屬東京道。

金時,隸屬咸平路咸平府。

元朝時,隸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咸平府。

明朝時,隸屬建州衛。

清康熙十六年,清朝入主中原後為盛京將軍轄地,清初為盛京圍場中的鮮圍場,屬封禁重地,設兵巡守。不準入境拓墾、打柴、放牧,只許為皇家採掘參茸、山珍、獵牲等做為「貢鮮」。因進此山采參必須先「到部領票」放行,此地故又名票山。

清咸豐年間,因流民進入私墾,已漸弛禁。

清同治十二年起,經盛京將軍崇實奏准,在本境設地局,丈放荒地,招民開墾。從此,正式開禁,流民漸增,從事農耕。

清光緒二年,招民開墾。

清光緒三年,盛京將軍崇實奏請「鮮圍場」弛禁,同年旨准,設通化、懷仁、寬甸3縣。本境屬其北境養字路共20保。

清光緒四年設柳樹河子分防,置縣丞缺。強令圍場內的墾戶,遷往一統河和三統河兩岸,加速了柳河地域的開發。

清光緒五年。一統河從鎮西北流過,柳樹河從鎮東北流過,三道溝河從鎮西南流過,該鎮街區幾乎被天然河流從四麵包圍。

清光緒二十八年,撤銷通化縣駐柳樹河子的縣丞,析通化縣北境置柳河縣,將南龍崗山脈以北,原通化縣屬北境養字路共20保轄地,劃歸柳河縣領屬。隸屬海龍府。

清光緒三十二年,為縣直轄,後更名柳河鎮。

清光緒三十三年,柳河縣隸屬奉天省海龍府。

清宣統元年,隸屬奉天省東邊道海龍府。

民國二年(1913年),屬奉天省東邊道。

1920年,直屬奉天省。

1926年,中國共產黨開始在柳河縣活動。

1928年,張作霖於此設東邊道鎮守衙門,領10縣。

1929年,直隸於遼寧省,為三等縣。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日偽政權成立後,偽柳河縣隸屬偽奉天省。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實行「集家並屯」後,改為街村制,稱縣城為柳河街。

1937年,改屬偽通化省,直至日偽政權垮台。

1945年10月15日,成立柳河縣民主政府。隸屬安東省通化專員公署。

1946年5月18日,柳河縣改屬遼寧省通化專員公署。

1947年2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收復縣城,縣民主政府從游擊區遷回柳河鎮。仍屬遼寧省第四專員公署。

1947年5月撤銷海柳清聯合縣,恢復原三縣建制。

1948年9月 4日,改屬安東省通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18日,劃歸遼東省通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屬遼東省。

新中國成立後,1952年6月,歸遼東省直轄。

1954年8月21日,劃歸吉林省通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屬通化專區。

1985年4月13日,撤銷通化專區後,改屬吉林省梅河口市,屬梅河口市管轄。

1986年1月改屬通化市。

Ⅲ 柳河有多大

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 郵編:135300 區號:0435
[編輯本段]地理位置
柳河縣位於吉林東南部長白山區,隸屬通化市。縣人民政府駐柳河鎮。地處東經125°17′~126°35′,北緯41°54′~42°35′。東北與輝南縣接壤,東與白山市八道江區、江源縣、靖宇縣相連,北與梅河口市毗鄰,南與通化縣相依,西與遼寧省清原縣、新賓縣交界。東西兩極點長107公里,南北兩極點寬76.5公里,幅員面積3348.3平方公里。
[編輯本段]地質氣候
柳河縣地質構造分屬東西向、華夏系、新華夏系3個地質構造體系,或單獨出現,或復合一起形成境內的地質構造輪廓。柳河縣地處長白山向松遼平原過渡地帶,境內地表由中低山地、丘陵、熔岩台地和河谷盆地構成,互相交錯分布全境。中低山地由南龍崗、北龍崗、老嶺、罄嶺4條山脈組成,佔全縣總面積的70%,最高山峰羊岔上掌海拔1 293米。丘陵地主要分布在一統河、三統河流域,佔全縣總面積的10%。熔岩台地分布在縣境東南部,屬龍崗火山群,佔全縣總面積的5%。河谷盆地主要分布在一統河、三統河、哈泥河、窩集河的沿河兩岸,佔全縣總面積的15%。柳河縣地勢多在海拔400~1 000米之間,其基本特徵是東南、西南高,東北低,從東南、西南向東北傾斜。柳河縣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濕潤多雨,秋季溫和涼爽。 1986~2000年年均氣溫5.5℃,6月~8月月均氣溫19.5℃、22.5℃、21.1℃,年均日照2 479小時,年均降水量736毫米。
[編輯本段]建制區劃
全縣轄13鎮、2鄉,1個民族鄉,219個行政村。居民101 012戶,總人口375027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0354人,佔全縣總人口的26.8%。全縣有20個民族,19個少數民族人口40 378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0.8%。縣城柳河鎮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全縣轄:柳河鎮、孤山子鎮、五道溝鎮、駝腰嶺鎮、三源浦朝鮮族鎮、聖水鎮、涼水河子鎮、羅通山鎮、安口鎮、向陽鎮、紅石鎮、亨通鎮、時家店鄉、柳南鄉、姜家店朝鮮族鄉。

Ⅳ 柳河的車可以去梅河口檢車嗎

可以
柳河縣,隸屬吉林省通化市。地處吉林省東南部、通化市西北部,總面積3348.3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柳河縣戶籍人口357023人。
截至2020年,柳河縣下轄3個街道、12個鎮、3個鄉。清,置柳河縣。1986年,改屬通化市。
柳河縣是「四好農村路」全國示範縣 、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 、國家衛生縣城 、全國雙擁模範城。
2020年4月11日,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柳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

Ⅳ 柳河的由來我想知道

柳河縣因駐地柳樹河子屯得名。
柳河縣地域最早為肅慎族居住地。
戰國時屬燕國領地。
秦時為遼東所屬。
漢武帝時為玄菟郡轄地。
漢末,扶余族興起,建立高句麗地方政權,柳河之地為其轄境。
唐朝時,隸屬於安東都護府。渤海時,一部分屬渤海鴨綠府正州,一部分屬長嶺府河州。
遼時,隸屬東京道。
金時,隸屬咸平路咸平府。
元朝時,隸屬遼陽行中書省開元路咸平府。
明朝時,隸屬建州衛。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清朝入主中原後為盛京將軍轄地,清初為盛京圍場中的鮮圍場,屬封禁重地,設兵巡守。不準入境拓墾、打柴、放牧,只許為皇家採掘參茸、山珍、獵牲等做為「貢鮮」。因進此山采參必須先「到部領票」放行,此地故又名票山。
清咸豐年間,因流民進入私墾,已漸弛禁。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起,經盛京將軍崇實奏准,在本境設地局,丈放荒地,招民開墾。從此,正式開禁,流民漸增,從事農耕。
清光緒二年(1876年),招民開墾。
清光緒三年(1877年),盛京將軍崇實奏請「鮮圍場」弛禁,同年旨准,設通化、懷仁、寬甸3縣。本境屬其北境養字路共20保。
清光緒四年(1878年)設柳樹河子分防,置縣丞缺。強令圍場內的墾戶,遷往一統河和三統河兩岸,加速了柳河地域的開發。
聚落始建於清光緒五年(1879年)。一統河從鎮西北流過,柳樹河從鎮東北流過,三道溝河從鎮西南流過,該鎮街區幾乎被天然河流從四麵包圍。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撤銷通化縣駐柳樹河子的縣丞,析通化縣北境置柳河縣,將南龍崗山脈以北,原通化縣屬北境養字路共20保轄地,劃歸柳河縣領屬。隸屬海龍府。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為縣直轄,後更名柳河鎮。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柳河縣隸屬奉天省海龍府。
清宣統元年(1909年),隸屬奉天省東邊道海龍府。
民國二年(1913年),屬奉天省東邊道。
民國九年(1920年),直屬奉天省。
民國十七年(1928年),張作霖於此設東邊道鎮守衙門,領10縣。
1929年(民國十八年),直隸於遼寧省,為三等縣。
1931年(民國二十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為日本帝國主義殖民地。日偽政權成立後,偽柳河縣隸屬偽奉天省。淪陷時期,日本侵略者實行「集家並屯」後,改為街村制,稱縣城為柳河街。
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改屬偽通化省,直至日偽政權垮台。
1945年(民國三十四年年)10月15日,成立柳河縣民主政府。隸屬安東省通化專員公署。
1946年(民國三十五年)5月18日,柳河縣改屬遼寧省通化專員公署。同年7月21日,改為遼寧省第四專員公署所屬。同年10月 14日,國民黨軍隊佔領柳河縣城後,成立柳河縣政府。歸國民黨的安東省管轄。柳河縣民主政府轉移到山區開展游擊活動,仍屬遼寧省第四專員公署。同年12 月,組建海柳清聯合縣,管轄海龍縣的山城鎮、大荒溝、吉樂三個區,清源縣的南山城子、南雜木等地。
1947年2月28日,東北民主聯軍收復柳河縣城,縣民主政府從游擊區遷回柳河鎮。仍屬遼寧省第四專員公署。
1947年5月撤銷海柳清聯合縣,恢復原三縣建制。同年7月20日,柳河縣歸安屬安東省。
1948年9月 4日,改屬安東省通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
1949年5月18日,劃歸遼東省通化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管轄,屬遼東省。
1952年6月,歸遼東省直轄。
1954年8月21日,劃歸吉林省通化地區行政公署管轄,屬通化專區。
1985年4月13日,撤銷通化專區後,改屬吉林省梅河口市,屬梅河口市管轄。
1986年1月改屬通化市。

Ⅵ 吉林省柳河縣各鄉鎮各有多少人口

全縣轄13鎮、2鄉,219個行政村。居民114937戶,總人口374561萬,其中非農業人口108042萬,人口自然增長率1.6%。全縣有20個民族,19個少數民族人口40378人,佔全縣總人口的10.9%。縣城柳河鎮是全縣政治、經濟和文化和交通中央。
柳河鎮地處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區,位於柳河縣西部,是柳河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面積322平方公里,轄32個行政村,59個自然屯,總戶數35,352戶,總人口112,188人,其中農業人口36,530人。耕地面積5,935公頃,林地面積17,018公頃。全鎮有黨組織44個,黨員1319人,其中農民黨員904名。
三源浦朝鮮族鎮位於柳河縣西南部,是國家級重要建制鎮,距縣城45公里,距通化市53公里,交通便利,通梅一級公路和集錫鐵路斜貫本鎮,城鎮基礎設施完備,商業網點密集,市場秩序規范,是周邊四個鄉鎮的經濟、貿易、文化、服務中心。全鎮幅員面積3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3844.8公頃,其中水田面積1283.5公頃,旱田面積2561.3公頃;水域面積1215公頃;林地面積10233公頃。全鎮共有20個行政村,39個自然屯,8674戶,30386口人,其中農業戶數6147戶,農業人口23010人,鎮區面積2.2平方公里,有2個街道,4個居民委,52個居民小組,鎮區內人口為6777。全鎮有5個鮮族村,朝鮮族人口為4932人,佔全鎮總人口的16.1%;勞動力總數15144人,其中農業從業人員6495人。。
..........

柳河縣政府網站都有數據發布的。

Ⅶ 2020年通化人口多少

230萬。

全市幅員1.56萬平方公里,總人口230萬,建成區面積55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0萬。轄梅河口市、集安市、輝南縣、柳河縣、通化縣、東昌區、二道江區7個縣(市、區)和1個國家級醫葯高新區、5個省級開發區,梅河口市是全省擴權強縣改革試點市,集安市是全省加快開放發展試點市。

(7)柳河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處東經125°71′~126°44′,北緯 40°52′~42°49′之間。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北長238公里,東西寬108公里。

全市三分之二以上面積為山區,屬長白山系。南部是鴨綠江與渾江之間的老嶺山區,中部是渾江與輝發河之間的龍崗山脈,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是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勢地貌。海拔最高為老嶺山脈東禿頂子1589米,最低海拔為集安市涼水朝鮮族鄉楊木林村108米。

Ⅷ 柳河縣屬於哪個市

隸屬吉林省通化市。
柳河縣位於吉林省東南部長白山區,隸屬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人民政府駐柳河鎮。地處東經125°17′~126°35′,北緯41°54′~42°35′。

東北與輝南縣接壤,東與白山市八道江區、江源縣、靖宇縣相連,北與梅河口市毗鄰,南與通化縣相依,西與遼寧省清原縣、新賓縣交界。東西兩極點長107公里,南北兩極點寬76.5公里,幅員面積3348.3平方公里,人口為38萬(2007年)。
柳河是國家商品糧基地縣、重點中成葯生產縣、苗木交易市場、烤煙種植標准化示範區,中國綠色名縣,中國山葡萄酒之鄉、火山岩稻米之鄉、書法之鄉、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以及省級衛生城、重點生態示範縣。

Ⅸ 通化地區共計多少萬人口

截至2017年底,通化市總人口為217.15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62萬人,出生率為7.46‰,比上年上升0.93‰;死亡人口3.3678萬人,死亡率為15.51‰,比上年上升9.1‰;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8.04‰,比上年下降10.24‰(上年人口自然增長率為2.19‰)。

通化地區有漢族、滿族、朝鮮族、回族、蒙古族等二十四個民族。

(9)柳河縣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通化市是吉林省下轄地級市,下轄東昌區、二道江區兩個區,通化縣、柳河縣、輝南縣三個縣,代管集安市、梅河口市兩個縣級市。

1、地理位置

通化市位於吉林省南部,地處東經125°10'--126°44',北緯40°52'--43°03'之間。

東接白山市,西鄰遼寧省的撫順市、本溪市、丹東市,北連遼源市、吉林市,南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隔江相望。南北長228公里,東西寬108公里。全境幅員面積1.56萬平方公里。

2、地形地貌

通化市三分之二以上面積為山區,屬長白山系。南部是鴨綠江與渾江之間的老嶺山區,中部是渾江與輝發河之間的龍崗山脈,北部為低山丘陵區,是山地和平原的過渡地帶。地勢由南向北沉降,形成南高北低的地勢地貌。

3、氣候

通化市屬中溫帶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5.5℃,一月份平均氣溫最低,常年平均在零下14℃左右,極端最低氣溫達-33℃。

七月份平均氣溫最高,在22℃左右,極端最高氣溫36℃。通化的多年平均降水量有870毫米,主要集中在夏季,6-8月三個月的降水量占年總降水量的60%以上。年日照時數有2200小時。

4、水文

通化市境內有河流千餘條,分歸鴨綠江、松花江水系。最大河流有鴨綠江、渾江、輝發河。

中朝界河鴨綠江流經通化市至遼寧省丹東市入黃海,境內流長203.5公里,流域面積3.2萬平方公里。

渾江流經白山、通化、桓仁、集安匯入鴨綠江,流域面積4371平方公里。

5、水資源

通化市淺層地下水天然來源是以大氣候降水為主,其補給量與降水量與降雨季節等因素有密切聯系,淺層地下水天然補給量為9.473億立方米。

地下水平均埋深2.56米至3.42米。平均水溫7.8℃至91℃。地下水成份以基岩裂隙水為主,由於溝谷深且地下水循環交替強烈,多以泉及河川基流的形式涌淤地面,水質成份較好,礦化度一般都低於1毫克/升,屬於淡水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通化 (吉林省地級市)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