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惠安縣埕邊村有多少人口

惠安縣埕邊村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9-19 09:35:23

❶ 邊庄是是哪個省

河北省海興縣香坊鄉邊庄村,位於縣政府駐地以東直線距離約20公里處,距香坊鄉政府駐地2公里。村東有漳衛新河北流至渤海,村北是楊埕水庫。全村總人口近1600人,總耕地2500畝。該村位於華北平原,地勢低平,屬暖溫帶海洋性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季較短。物產豐富,主產小麥、玉米、高粱等糧食作物,棉花、金絲小棗、冬棗等經濟作物。並盛產蘆葦,是遠近聞名的蘆葦大村。全村溝渠縱橫,東有漳衛新河,村西、村北是新河、再北有楊埕水庫,產有多種海產品、淡水魚類。梭魚、對蝦、螃蟹、紋蛤最為著名。另有天然草場近萬畝,畜牧業十分發達,為渤海黑牛、渤海黑驢、滄州走騾重要產地。
邊庄村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海陸、陸路局四通八達,順漳衛新河北出渤海,可至天津、秦皇島等港,並遠到世界各地。海防公路自村東而過,是北上京津、南下齊魯要道。自古該村為兵家必爭之地。古來就是宋遼、宋金交鋒古戰場。
該地古已有人居住,經宋遼、宋金、元朝後逐漸衰沒,特別是朱棣靖難,燕王掃北,古村已不復存在。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秦、韓二姓遷立此村。因靠近大海,已至天邊,取天涯海角之意,故取名邊庄。村已立500餘年,歷經明、清、民國等朝代,秦、韓二姓已湮沒,現村中有戴、李、趙、王、黃、張、付、白、任、信、魏、姬、曹、劉、楊等十幾姓,現人丁興旺、富足安康。
該村位於九河末梢,土質鹽鹼,低窪易澇,自古十年九澇,百姓生活貧苦,有歌謠「前埕子、後香坊,吃糠咽菜到邊庄。」可見一斑。近幾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各種經濟能人「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農、林、牧、副、漁多業並舉,該村已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富裕村。
隨著時代前進,邊庄村也將進一步加快發展,走向輝煌。
河北省滄州市海興縣香坊鄉邊庄村。
河北邢台任縣邊家莊
河南南陽社旗的邊庄
河南 封丘也有個邊庄
濟南也有個邊庄..
光河北就倆,太多了

❷ 姓盧的都是姜子牙後裔這句話是誰先說(記載)的

呵呵,我國姓氏起源西周,有不少出自姬姓, 春秋時代繁衍於齊國的姜太公後裔中,
其實太公後裔好多啦(許(許姓起源】
許姓出自我國古老的姓氏之一姜姓,炎帝神農氏是其遠祖,因堯舜時代的著名賢人許由而得姓。)、高(【高】姓起源
1、出自姜姓。相傳炎帝神農氏生於姜水,以姜為姓。炎帝17世孫伯夷輔佐大禹治水有功,受封呂侯,子孫因此亦以呂為氏。呂侯伯夷第37代孫姜尚,即姜太公,又名呂尚、呂望,輔佐周文王、武王滅商立周,受封於齊國。齊國傳至太公8世孫文公姜赤,文公次子受封於高邑,稱公子高。依照周朝貴族禮儀,其孫傒取祖名為氏,為高傒。)、易( 易姓的來源有三:
1、來自姜姓,以易為氏。武王伐紂時,姜尚擔任統兵的軍師,協助武王取得了勝利,贏得了武王的信任。封他於齊。後來又封他的子孫於易地,這一部分姜尚的後代於是以地名作為姓氏,為易姓。這就是河北易氏的由來。
)、駱、厲、聶、旗、隰等具體不一一列舉,不信你可惜網路里查!)就像龐大的姬姓後裔一樣的!

,而姜太公這是神農氏後裔,神農氏後裔則不知有多少他姓(非姜太公)哈! 前面說的姬姓後裔姬姓的族人則是黃帝的嫡系後裔。
有人說天下同姓是一家,可我們華夏族有何嘗不是一家呢?!

其實 ,又有人說:天下姓氏,除卻蠻夷,全出自姬,姜二姓,其中又屬姬姓所衍居多,閣下如此發問,則題目大矣!

再進一步說,姜子牙後裔起源於炎帝、姬姓後裔起源於黃帝!哈哈,我是黃帝後裔,你是炎帝後裔!

❸ 張坂鎮的鄉鎮概況

張坂鎮地處福建省泉州惠安縣境東南部,距縣城14.2公里。面積79平方公里,人口68萬。轄張坂、板山、霞美、塘園、後曾、玉塘、玉田、玉園、後邊、蒼霞、蘇坑、山內、群力、上塘、門頭、下宮、後蔡、上侖、蓮新、後見、前見、崇山、群賢、門頭、玉埕、黃嶺、玉霞、玉山、玉前、浮山31個村委會。
張坂鎮歷史悠久。考古發現,3000多年前就有一支原始部落在惠安的土地上聚居、生息、繁衍。唐·垂拱二年(686年),泉州郡城黃守恭分次子黃紀於黃田,即今之張坂鎮後邊村前近0.5公里之地,成為惠安黃氏的祖籍地。清·洪昆《獺江新考》曾這樣記載獺窟島(又名浮山):「唐、宋、元間,居民稠密,人皆事於通洋,遂為舟車輸運津頭,稱富盛焉。」
張坂地區在唐代中後期,已成為閩南地區開發時間比較早,人口較多,經濟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之一。各村譜史記載表明,張坂鎮的大部分村莊始建於宋、元期間,而後邊、浮山等地的村落寺廟,則建於唐代中葉。由於該地區形勝,唐代中後期,浙江杭州靈隱寺僧慧遠不遠萬里,渡海到獺窟島建造浮山寺。南宋·白沙寺僧道詢率眾建造從獺窟島西北至前頭山南麓之跨海石橋。

❹ 福建省有幾個市幾個縣幾個鎮幾個村

截至2019年底,福建省下轄福州、廈門(副省級市)、泉州、漳州、莆田、龍岩、三明、南平、寧德等9個地級市,共有12個縣級市,44個縣,29個市轄區,村級沒有統計但是要無數。

福建省,簡稱「閩」,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福州,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北與江西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南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福建省陸地總面積12.14萬平方千米。

福建省是少數民族散雜居地區,全省56個民族成份齊全。少數民族人口79.69萬人,佔全省總人口的2.16%。

地理特點是「依山傍海」,被稱為「八山一水一分田」。海岸線長度居全國第二位,海岸曲折,陸地海岸線長達3751.5千米。著名景點有:鼓浪嶼、武夷山、泰寧、太姥山等。

(4)惠安縣埕邊村有多少人口擴展閱讀

1、福建以侵蝕海岸為主,島嶼眾多,島嶼星羅棋布,共有島嶼1500多個,海壇島現為全省第一大島

2、由於福建位於東海與南海的交通要沖,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上絲綢之路、鄭和下西洋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和中國其他地方不同,福建沿海的文明是海洋文明,而內地客家地區是農業文明。

❺ 平潭有哪些鄉,鎮,村

潭城鎮:面積18平方千米,人口18萬人(2010年末)代碼350128100,系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轄8個社區、4個行政村,87個街庄、56個村民小組:~001_轅門居委會、~002_右營居委會、~003_瑞龍居委會、~004_城東居委會、~005_紅山居委會、~006 平潭縣地圖_寶湖居委會、~007_中埔居委會、~008_桂山居委會、~201_城北村、~202_城南村、~203_城中村、~204_北門村。
蘇澳鎮:面積17.3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101,位於平潭縣西北部。轄18個行政村,49個自然村:~201_蘇澳村、~202_鍾門村、~203_龍頭村、~204_紅旗村、~205_下蘇澳村、~206_斗魁村、~207_梧峰村、~208_和平村、~209_友誼村、~210_五一村、~211_斗門村、~212_紫霞村、~213_齊富村、~214_南海村、~215_民主村、~216_看澳村、~217_先進村、~218_西樓村。
流水鎮:陸域面積47平方千米,海域面積1500平方千米,人口5萬多人(2004年),代碼350128102,位於平潭縣東北部。轄26個行政村,71個自然村:~201_流水村、~202_戶樓村、~203_砂美村、~204_磹水村、~205_君山村、~206_漁嶼村、~207_北港村、~208_山門村、~209_坑北村、~210_謝厝村、~211_五埕村、~212_模鏡村、~213_松厝村、~214_南松村、~215_新湖村、~216_大埕村、~217_大澳村、~218_西樓村、~219_山邊村、~220_裕藩村、~221_東美村、~222_下厝場村、~223_五星村、~224_港東村、~225_松南村、~226_後田村。
澳前鎮:面積28.3平方千米,人口4.28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103,位於平潭島東部,三面臨海。轄21個行政村:~201_澳前村、~202_東澳村、~203_嶺前村、~204_龍山村、~205_官姜村、~206_龍北村、~207_玉道村、~208_玉樓村、~209_井邊村、~210_光 蘇澳鎮樓村、~211_光裕村、~212_紫蘭村、~213_上井村、~214_龍南村、~215_磹角底村、~216_前進村、~217_東星村、~218_中甲村、~219_磹報村、~220_東光村、~221_南賴村。
北厝鎮:陸域面積58.5平方千米,人口3.8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104,位於海壇島的中南部,其娘宮碼頭是平潭縣進出島的門戶。轄19個行政村,74個自然村:~201_湖西村、~202_北洋村、~203_厝祥村、~204_澳尾村、~205_務里村、~206_跨海村、~207_先建村、~208_紅山村、~209_紅湖村、~210_北厝村、~211_莊上村、~212_娘宮村、~213_蘆山村、~214_山利村、~215_天山村、~216_大厝基村、~217_美樓村、~218_湖南村、~219_吉釣村。
平原鎮:面積23.68平方千米,人口2.6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105,位於海壇島北部中心。轄14個行政村:~201_平原村、~202_劍湖村、~203_榕山村、~204_上攀村、~205_紅衛村、~206_鳳美村、~207_山顯美村、~208_梧鳳村、~209_燎原村、~210_江樓村、~211_梧鳳樓村、~212_當盛村、~213_半山村、~214_瓦窖村。
敖東鎮:面積23.7平方千米,人口3.14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106,位於平潭縣海壇島南端突出部。轄15個行政村,45個自然村:~201_新壠村、~202_敖網村、~203_向陽村、~204_龍海村、~205_建民村、~206_仙霞村、~207_蒼海村、~208_東坑村、~209_華東村、~210_建星村、~211_橋錦頭村、~212_漁庄村、~213_青觀頂村、~214_錢便沃村、~215_大福村。
白青鄉:面積6.7平方千米,人口2.03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200,位於海壇島的西北部,三面臨海。轄10個行政村:~201_青峰村、~202_白勝村、~203_白沙村、~204_豐田村、~205_岱峰村、~206_玉堂村、~207_招康村、~208_國彩村、~209_南盤村、~210_東占村。
嶼頭鄉:面積12.5平方千米,人口1.6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201,位於海壇海峽西北部,地處長樂、福清、平潭3縣(市)海上交界處。由7個島嶼和40多個礁石組成,轄10個行政村,16個自然村:~201_東珠村、~202_樂嶼村、~203_嶼北村、~204_後黨村、~205_東貴村、~206_東京村、~207_田下村、~208_玉瑤村、~209_旺濱村、~210_嶼南村。
大練鄉:面積13平方千米,人口8962人(2004年),代碼350128202,位於平潭縣西北部,由大練島和小練島組成。轄9個行政村,22個自然村:~201_立新村、~202_西礁村、~203_秀礁村、~204_東礁村、~205_漁限村、~206_月舉村、~207_舍仁宮村、~208_瑞洋村、~209_圍東村。
蘆洋鄉:面積31.81平方千米,人口6800多人(2004年),代碼350128203,位於海壇島腹部,屬鄉場合一建制。轄7個行政村:~201_洋中村、~202_蘆北村、~203_黃土墩村、~204_馬腿村、~205_西邊寮村、~206_鹿樓村、~207_大淵村。
中樓鄉:面積19.45平方千米,人口2.25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204,位於平潭縣北部中段。轄11個行政村,2個直屬村民小組:~201_中樓村、~202_冠山村、~203_湖山村、~204_昆湖村、~205_大坪村、~206_鳳樓村、~207_南樓村、~208_大中村、~209_韓厝村、~210_鹽田村、~211_蘆南村。
東庠鄉:面積4.46平方千米,人口1萬多人(2004年),代碼350128205,位於平潭縣東北突出部,四面環海。轄8個行政村:~201_澳底村、~202_東風村、~203_澳星村、~204_東進村、~205_鱟北村、~206_東霞村、~207_湖邊村、~208_南江村。
嵐城鄉:面積34.2平方千米,人口2.3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206,位於平潭縣中部,地處城郊。轄13個行政村,46個自然村:~201_正旺村、~202_上樓村、~203_新橋村、~204_霞嶼村、~205_白山村、~206_流東村、~207_東嶼村、~208_新門村、~209_上洋村、~210_下洋村、~211_礬嶼村、~212_中湖村、~213_中南村。
南海鄉:面積10.2平方千米,人口1.01萬人(2004年),代碼350128207,位於平潭縣最南端的漁業島鄉,主要由塘、草嶼等28個島嶼組成。轄7個行政村:~201_陳厝村、~202_蓮澳村、~203_西門村、~204_江尾村、~205_後坑村、~206_北樓村、~207_南中村。[8]

❻ 福建省福清市三山鎮海瑤村

我只找到福清市三山鎮的 不要意思,希望能幫助你。
【三山鎮】

三山鎮地處福清龍高半島中部,省道大真公路縱貫其中,下轄35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10個自然村,總面積102平方公里,總人口11.5萬人,其中少數民族(畲族)人口1700多人,旅外僑胞2萬多人。鎮政府機構設置「五辦五中心」,現有編制內幹部84人。基層黨支部有54個,黨員總數為1800多人。
改革開放以來,三山鎮依託農業重鎮的歷史厚積,趁勢而上,攻堅克難,經過20多年的奮力耕耘,農村各項改革和社會事業發展碩果累累,先後榮獲全國沿海防護林工程建設先進鄉鎮、福建省「科技示範鄉鎮」、千裏海堤加固達標鎮、全省海建工作先進鎮、福州市「小康鄉鎮」等稱號。
農業實現了由傳統農業向「三高」、創匯型商品農業轉變,逐步建成了水產、蔬菜、水果、畜禽、速生豐產林綜合開發生產基地。水產養殖是三山農業的一大特色,歷年圍墾18處,現有灘塗面積2.5萬畝,已成全省最大的蛤苗、中蛤養殖基地。由於水質得天獨厚,花蛤、蟶、掛蠣、紫菜、九節蝦等水產品遠銷全國各地。水利設施發達,現有大小水庫41座,總庫容量845萬方,配建灌溉渠道40.3公里。防護林體系龐大,造林總面積達2萬多畝,一道道綠色長城成為三山最靚麗的風景線。
工業富鎮的步伐越邁越快。緊緊抓住福清核電、風電項目在三山落地的大好時機,打造三山能源產業基地,帶動三山工業小區項目集聚。已開發建成「北坪埔工業集中區」,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項目落地,涉及電子、五金、玻璃、建材、機械製造、化工以及衛生保健、教育等10多個行業和領域。塑造推出了金球電器、福盛門窗、美興玻璃、三華石材、等「三山名牌」產品形象。
完善的基礎設施是經濟迅猛發展的堅強後盾。近年來,全鎮共投資2.5億元,建設和完善了全鎮的供水、供電、通訊、道路等基礎設施,實現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三前」、「三圓」、「三嘉」、「大扁」、「曲白」、「安峰」等九條高等級水泥路,公路總里程100多公里。鎮黨委政府高瞻遠矚,以政府新辦公大樓遷址為契機,著手進行新街建設和舊街拆遷改造,調整擴大鎮域面積至3.8平方公里。公共配套設施完善,建成鎮區中心街、農貿市場、郵電大樓、停車場、影劇院、敬老院、文化中心、商場、鎮區公園等。
精神文明建設,教育、文化、衛生、民政等各項社會事業與經濟協調發展。教育體系現有完中1個,初級中學5個,小學35所,幼兒園37個,在職教師800多人,在校學生16000多人。三場兩所一應俱全,衛生保健網路覆蓋全鎮。
三山風景秀麗,人傑地靈,境內擁有明朝的實心斜塔、薛曾墓、霞湖洞、「三朝宰相」葉向高讀書處等景點,古老有趣,頗具風采。沁前「海中溫泉」硫磺氣味濃烈,可治療皮膚疾病,堪稱一絕。
地處福清龍高半島中部,南瀕興化灣,北依福清灣,東臨海壇海峽,與平潭島僅一衣帶水。海岸線總長59公里,省道真大公路橫貫東西。全鎮轄三山、東埔、樓下、橫坑、官路、沁前、良棋、嘉儒、北陳、安前、澤朗、後洋、鰲頭、上坤、北樓、鰲峰、海瑤、埕邊、白鶴、瑟江、江厝、東郭、坑邊、塘北、後鄭、虎邱、鍾厝、任厝、魏庄、澤岐、前庄、前薛、樓前、韓瑤、道北等35個行政村,110個自然村,面積102平方公里,人口11.07萬。鎮政府駐地三山村。據《福清縣志》(乾隆版)載:「三山,在化北里,有山如品字」。王井山崛起東南,當山坐落西北,多石山聳立西南,因村置其中而得名。
據《閩中記》載,宋慶歷八年(1048年),三山屬化北里,崇德鄉。按共和國成立後建制,其時應包括太平鄉的海上里、海下里,崇德鄉的平北里,孝義鄉的化南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50年8月,三山稱「第七區」;1961年設三山人民公社;1987年12月改稱三山鄉;1990年10月撤鄉建鎮。
該鎮交通便捷,至2000年,境內的三前、三賀、三嘉、大扁、曲白等5條主幹道全線貫通,使全鎮高等級公路里程達80多公里,同時實現村村通水泥路。
境內主要名人有北宋著名的音樂家劉銑,清代詩人畫家郭人麟,哈佛大學博士翁獨健,中國工程院院士魏可鎂等。主要景點有明朝的實心斜塔、霞湖洞、葉向高讀書處等。沁前「海中溫泉」硫磺氣味濃烈,可治療皮膚疾病,堪稱一絕。
附:部分地名由來
沁前在福清灣畔。海潮原可達村前,名潯前,後諧音改為沁前。
前薛為5個薛氏村莊,該村突入興化灣,以方位命名前薛。
驢耳礁因形似驢耳得名。
蝦蚨弄因產蝦蚨得名。
海塍頭因在海堤之首而得名。

❼ 惠安縣東嶺鎮有幾個村姓張

西湖、前厝、官嶺、厝斗、香山村張姓,西坑、大吳村吳姓,珩山、南湖、珩海村王姓,嶼頭山村陳姓,均為聚族地。其餘23個村均雜姓,主要姓氏有張、王、陳、曾、楊、劉、許、吳、林、余、庄、塗、胡、柳、辛、蘇。
原東嶺鄉清屬惠安縣東路坑黃、梅庄、吉庄鋪。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置東嶺鄉。主要姓氏有張、劉、吳、王。現部分析置東橋鎮。
由於東橋是從東嶺分出,不知道是所稱的東嶺是否包括東橋,故把東橋的姓氏分布也供你參考。
現東嶺鎮位於湄洲灣南岸的惠東地區中部,東接凈峰、小岞鎮,南連崇武、山霞鎮,西鄰塗寨鎮,北與東橋鎮連成一片。轄18個村委會。
石井——中石井、頂井石、下石井:東山頭、石井——〖王、陳、曾〗

潘厝——潘厝、侖富——〖辛、潘、陳、蘇、李、楊〗

彭城——五甲、東塘、港雅、後尾、彭城——〖劉、薛〗

湖邊——湖邊、後侖——〖柳、王、許、楊、周〗

西埔——西埔、西埔街——〖劉、辜、王〗

三村——三村、北埔、東埔、後內坑、下村、東爐——〖曾、秦、吳、鄭、王〗

小丘——小丘、西垵——〖劉〗

湖埭頭——湖埭頭、印石——〖辛、吳、胡〗

許山頭——東堡、西堡、北典、梁坑、東山——〖許、余〗

前林——前林、龍村 新埭頭——〖林、楊、余、龔〗

東埭——東埭、西張——〖許、柳、張、余〗

前厝——前厝、西埔頭、後坑仔——〖張〗

塗厝——塗厝、新東庄、舊東庄、洋西、鄒厝——〖張、陳、庄、塗〗

埔尾——頂埔尾、下埕、下埔尾、下坑——〖張、劉、塗〗

赤石——赤石、西梁、下湖宅、頂湖宅、赤石——〖張、梁、林、鄧〗

荷山——東房、新埔——〖劉、邱〗

大邱(從原荷山、東嶺析出)——大邱、小梁坑

東嶺——東嶺街、深水坑、頂坑頭、土砍腳、壩尾——〖張、楊、劉、曾〗

東橋鎮

從原東嶺鄉析置。位於惠安縣東北部。轄18個村委會。

西湖——西湖、東店、西畔、東畔——〖張〗

官嶺(竿嶺)——竿嶺、坂後、下湖、五家、後垵、後坑、官嶺——〖張〗

西坑——西坑、西樓、西埕溝、南坑、鐵塘——〖吳〗

荇山——荇厝、西埔內、粗坑、山南、埭尾、鳳過溝、垵內、荇山——〖王〗

厝斗——松柏頭、湖墘、埔腳——〖張〗

大吳——大吳、後港——〖吳〗

南湖——南湖、北湖、赤任尾、山頭、前坑——〖王〗

東橋——東溝橋、西埭仔、東埭仔、上林、後窟、西園——〖王、張、黃、吳〗

散湖——三斗、店頭湖、店頭、湖仔內、東百湖、北湖、姓林湖、新湖、白泉湖、油壇、散湖、後生湖——〖蘇、庄、林〗

東湖——東湖、西埔、西林、厝斗、潭口——〖張、柯、吳、曾〗

後建——後曾、後張、後張湖——〖曾、張〗

梅庄——前庄、後許——〖庄、林〗

埔殊——埔殊、下橋、頂橋、東蔡、後溪、橋頭——〖王、蔡、楊、任〗

香山——小坑黃、香山尾、坑尾、香山——〖張〗

坑尾——頂坑尾、浯水邊、下坑尾、東坂——〖許、陳、張、吳、林〗

嶼頭山——嶼頭——〖陳〗

燎原——洋下、洋下湖、上湖、上湖新村、蓮塘——〖林、張、陳、胡〗

荇海——路竹下、竿坑、吟兜、內墓、坑底——〖王〗

❽ 陳埭鎮的行政區劃

陳埭鎮轄有24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1個鎮辦農場。 分別是: 行政村 所轄自然村 南霞美村 南霞美 梧埭村 梧埭、金溝、曾厝、南湖、南店 宮口村宮口、義美、潭頭桂林村桂林坊腳村坊腳、溝西西霞美村西霞美江頭村江頭、土頭溪邊村溪邊岸兜村岸兜鵬頭村鵬頭西坂村西坂花廳口村花廳口蘇厝村蘇厝、前溝、黃厝、橫坂頭、普益、湖厝、普頭、埕尾湖中村湖中、地頂、蘇埭橫坂村橫坂許、橫坂林涵口村涵口、下埭、橋北大鄉村大鄉涵埭村洋埭李、土圍洋埭村洋埭林、大東、下海霞村村霞村庵上村庵上海尾村海尾、大州仙石村仙石高坑村高坑、柯嶺居委會四境居委會鎮辦農場陳埭農場

❾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縣有哪295個行政村

百崎回族鄉白奇村
百崎回族鄉東蓮村
百崎回族鄉後海村
百崎回族鄉里春村
百崎回族鄉連埭村
百崎回族鄉田邊村
百崎回族鄉下埭村
崇武鎮潮樂村
崇武鎮大乍村
崇武鎮港乾村
崇武鎮海門村
崇武鎮靖江村
崇武鎮蓮西村
崇武鎮龍西村
崇武鎮前安村
崇武鎮五鋒村
崇武鎮西華村
崇武鎮溪底村
崇武鎮霞西村
東嶺鎮赤石村
東嶺鎮大丘村
東嶺鎮東隸村
東嶺鎮東嶺村
東嶺鎮荷山村
東嶺鎮湖邊村
東嶺鎮湖埭頭村
東嶺鎮坑尾村
東嶺鎮潘厝村
東嶺鎮彭城村
東嶺鎮埔尾村
東嶺鎮前厝村
東嶺鎮前林村
東嶺鎮三村
東嶺鎮石井村
東嶺鎮塗厝村
東嶺鎮西埔村
東嶺鎮小丘村
東嶺鎮許山頭村
東橋鎮厝斗村
東橋鎮大吳村
東橋鎮東湖村
東橋鎮東橋村
東橋鎮竿嶺村
東橋鎮珩海村
東橋鎮珩山村
東橋鎮後見村
東橋鎮坑尾村
東橋鎮燎原村
東橋鎮梅庄村
東橋鎮南湖村
東橋鎮埔殊村
東橋鎮散湖村
東橋鎮西湖村
東橋鎮西坑村
東橋鎮香山村
東橋鎮嶼頭山村
東園鎮長新村
東園鎮東園村
東園鎮鳳浦村
東園鎮後港村
東園鎮錦厝村
東園鎮錦峰村
東園鎮琅山村
東園鎮靈溪村
東園鎮龍蒼村
東園鎮侖山村
東園鎮群青村
東園鎮上林村
東園鎮溪庄村
東園鎮下安村
東園鎮秀塗村
東園鎮陽關村
東園鎮玉坂村
黃塘鎮壩嶺村
黃塘鎮碧嶺村
黃塘鎮後店村
黃塘鎮後郭村
黃塘鎮後西村
黃塘鎮虎窟村
黃塘鎮黃塘村
黃塘鎮接待村
黃塘鎮埔兜村
黃塘鎮前郭村
黃塘鎮省呤村
黃塘鎮松溪村
黃塘鎮蘇塘村
黃塘鎮亭林村
黃塘鎮尾園村
黃塘鎮下坂村
黃塘鎮下茂村
黃塘鎮謝厝村
凈峰鎮城前村
凈峰鎮赤土尾村
凈峰鎮厝斗村
凈峰鎮東洋村
凈峰鎮杜厝村
凈峰鎮墩北村
凈峰鎮墩角村
凈峰鎮墩南村
凈峰鎮墩中村
凈峰鎮湖街村
凈峰鎮錦厝村
凈峰鎮凈北村
凈峰鎮凈南村
凈峰鎮坑黃村
凈峰鎮蓮峰村
凈峰鎮前爐村
凈峰鎮山前村
凈峰鎮上廳村
凈峰鎮松村
凈峰鎮塘頭村
凈峰鎮五群村
凈峰鎮西頭村
凈峰鎮洋邊村
螺城鎮北關村
螺城鎮梅花村
螺城鎮梅山村
螺城鎮南洲村
螺城鎮前型村
螺城鎮王孫村
螺城鎮溪南村
螺城鎮霞東村
螺城鎮霞園村
螺城鎮霞張村
螺城鎮新霞村
螺陽鎮蔡厝村
螺陽鎮村下村
螺陽鎮東風村
螺陽鎮工農村
螺陽鎮後田村
螺陽鎮蔣吳村
螺陽鎮金山村
螺陽鎮錦東村
螺陽鎮錦豐村
螺陽鎮錦水村
螺陽鎮聯群村
螺陽鎮盤龍村
螺陽鎮錢塘村
螺陽鎮僑群村
螺陽鎮上坂村
螺陽鎮松光村
螺陽鎮松星村
螺陽鎮尾透村
螺陽鎮五音村
螺陽鎮悟宅村
螺陽鎮溪西村
螺陽鎮霞光村
螺陽鎮下埔村
螺陽鎮洋坑村
洛陽鎮白沙村
洛陽鎮白沙二村
洛陽鎮陳壩村
洛陽鎮陳隸頭村
洛陽鎮後埔村
洛陽鎮後亭村
洛陽鎮洛安村
洛陽鎮梅嶺村
洛陽鎮前園村
洛陽鎮群山村
洛陽鎮上埔村
洛陽鎮上浦村
洛陽鎮上田村
洛陽鎮上曾村
洛陽鎮堂頭村
洛陽鎮西方村
洛陽鎮西塘村
洛陽鎮下星村
洛陽鎮下曾村
洛陽鎮新呤頭村
洛陽鎮杏田村
洛陽鎮嶼頭村
洛陽鎮雲庄村
山霞鎮安固村
山霞鎮半嶺村
山霞鎮大淡村
山霞鎮埭透村
山霞鎮東坑村
山霞鎮後洋村
山霞鎮龍石村
山霞鎮前張村
山霞鎮青山村
山霞鎮山霞村
山霞鎮山腰村
山霞鎮田乾村
山霞鎮下坑村
山霞鎮新塘村
山霞鎮宣美村
山霞鎮鷹園村
塗寨鎮陳芹村
塗寨鎮大廳村
塗寨鎮東坂村
塗寨鎮東庄村
塗寨鎮古山村
塗寨鎮和弄村
塗寨鎮胡厝村
塗寨鎮互助村
塗寨鎮金相村
塗寨鎮廖厝村
塗寨鎮靈山村
塗寨鎮南埠村
塗寨鎮曲江村
塗寨鎮瑞東村
塗寨鎮山尾村
塗寨鎮上村
塗寨鎮社壩村
塗寨鎮塔上村
塗寨鎮塗寨村
塗寨鎮溫厝村
塗寨鎮文峰村
塗寨鎮下社村
塗寨鎮新亭村
塗寨鎮岩峰村
塗寨鎮曾厝村
塗寨鎮庄內村
輞川鎮 五柳村
輞川鎮吹樓村
輞川鎮大潘村
輞川鎮峰南村
輞川鎮峰崎村
輞川鎮更新村
輞川鎮後坑村
輞川鎮後任村
輞川鎮後許村
輞川鎮京山村
輞川鎮居仁村
輞川鎮坑內村
輞川鎮南星 村
輞川鎮前洋村
輞川鎮錢埔村
輞川鎮社坑村
輞川鎮試劍村
輞川鎮輞川村
輞川鎮梧山村
輞川鎮下江村
輞川鎮小山村
輞川鎮許厝村
輞川鎮許隸村
輞川鎮玉圍村
輞川鎮莊上村
小岞鎮東山村
小岞鎮後內村
小岞鎮螺山村
小岞鎮南賽東村
小岞鎮南賽西村
小岞鎮前峰村
小岞鎮前海村
小岞鎮前群村
小岞鎮新橋村
張坂鎮倉前村
張坂鎮蒼霞村
張坂鎮崇山村
張坂鎮浮山村
張坂鎮後邊村
張坂鎮後蔡村
張坂鎮後見村
張坂鎮後曾村
張坂鎮黃嶺村
張坂鎮蓮心村
張坂鎮門頭村
張坂鎮前見村
張坂鎮前頭村
張坂鎮群力村
張坂鎮群賢村
張坂鎮山內村
張坂鎮上侖村
張坂鎮上塘村
張坂鎮崧山村
張坂鎮蘇坑村
張坂鎮塘園村
張坂鎮霞美村
張坂鎮下宮村
張坂鎮玉埕村
張坂鎮玉前村
張坂鎮玉山村
張坂鎮玉塘村
張坂鎮玉田村
張坂鎮玉霞村
張坂鎮玉園村
張坂鎮張坂村
紫山鎮壩下村
紫山鎮半山村
紫山鎮頂赤塗
紫山鎮官溪村
紫山鎮光山村
紫山鎮藍田村
紫山鎮林口村
紫山鎮龍石村
紫山鎮美仁村
紫山鎮南安村
紫山鎮石馬村
紫山鎮尾山村
紫山鎮油田村
紫山鎮油園村
紫山鎮紫山村

❿ 莆田市的人口總數大約是多少人

2020年全市戶籍人口365.5萬人,常住人口321.1萬人,比2010年分別增加42.0萬人、43.2萬人。

相關說明

截止2020年底,人口密度885人/平方公里,比2010年末增加210人/平方公里。從縣區分布看,地處沿海和平原的湄洲島、荔城區、秀嶼區、北岸分別高於全市平均水平2715人/平方公里、1167人/平方公里、513人/平方公里、484人/平方公里,而山區面積較多的涵江區、仙游縣、城廂區分別低於全市平均水平320人/平方公里、244人/平方公里、10人/平方公里。

市內居住有漢族、回、苗、土家、彝、布依、畲、壯、侗、白等48個民族。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莆田市常住人口為3210714人。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2122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591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89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960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715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2041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186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82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819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