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標價標準是多少
① 中國匯率標價
直接標價法。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這種表示方法下,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
請注意:本網堅決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決打擊任何違規違法內容,若
折算兩種貨幣的比率,首先要確定以哪一國貨幣作為標准,這稱為匯率的標價方法。在外匯市場上,有兩種不同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個或100、10 0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成若
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匯率越高,就表示單位外幣所能換取的本國貨幣越多,說明本國貨幣的幣值越低。
間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折成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來表示匯率。匯率越高,就表示單位本幣所能換得的外國貨幣越多,說明本國貨幣的幣值越高。
人民幣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港幣的匯率以單位外國貨幣為標准,折成若干單位的人民幣。
② 我國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
我國外匯匯率的標價方法為直接標價法,即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人民幣表示匯率。以人民幣表示外幣的價格的表達方式。
(2)中國標價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該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3、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在金本位制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黃金輸送點,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購買力平價。
③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用的是哪一種標價法
我國人民幣匯率採用的是直接標價法。
匯率可以理解為價格,匯率上升則價格上升。
在匯率的表示中,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以單位外幣摺合成多少本幣來表示,為直接標價法,如中國100美元=637.35人民幣,這種方法下匯率上升的含義是單位外幣摺合成本幣數增加了,即本幣貶值了.另一種為單位本幣摺合多少外幣來表示,這種表示方法下,匯率上升是指本幣升值了。
國際上極大多數國家用直接標價法,因此沒有特別說明,直接標價為默認標價,匯率上升為本幣貶值。
拓展資料:
匯率是指兩個國家的貨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人民幣匯率即人民幣與外幣之間的比價、兌換率。
人民幣匯率代表人民幣的對外價值,由國家外匯管理局在獨立自主、統一性原則基礎上,參照國內外物價對比水平和國際金融市場匯率浮動情況統一制訂、調整,逐日向國內外公布,作為一切外匯收支結算的交換比率,它是官方匯率,沒有市場匯率,其標價方法採用國際上通用的直接標價法,即以固定單位 (如100、10000、100000等) 的外幣數摺合若干數額的人民幣,用以表示人民幣對外幣的匯率。固定單位的外幣數大小須視各該外幣的價值大小而定,除人民幣對比利時法郎和義大利里拉匯率採用一萬 (10000)單位、對日元匯率採用十萬 (1000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外,對其他各種外幣匯率均以一百(100)單位作為折算標准。
報價匯率走勢匯率法則法律制度大事記分析發展爭議事件影響學者觀點。
歷年人民幣對主要外幣的年平均匯率是根據當年國家外匯管理。
外匯管理法制為人民幣匯率最終完全市場化、國際化服務。同時也為外匯管理體制的最終目標——人民幣國際化服務。隨著新的人民幣匯率法律制度的確立,現行外匯管理法律制度的弊端也日漸暴露。為了理清新匯制下外匯管理當局要解決的問題,特攥寫此文。文章共分四部分,對人民幣匯率法律制度與外匯管理法律制度分別作以講解,並對現行人民幣匯率法律制度作多角度分析,得出其的先進性。
④ 怎樣區分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什麼國家使用直接標價法什麼國家使用間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為標准,間接標價法以本國貨幣為標准。
直接標價的是中國,間接標價的是英國,澳大利亞,愛爾蘭,美國。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區別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本質不同。直接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為標准,間接標價法以本國貨幣為標准。2、採用國家不同。目前只有少數發達國家採用間接標價法,其他大多數國家採用直接標價法。3、兩種標價法的本幣價值變動對匯率的影響不同。直接標價法是固定外幣的數量,而本幣數量隨匯率變動;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是以固定的本幣數量來計算應該收取的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
目前國際上有三種標價法:美元標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直接標價法(應收標價法)就相當於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應該給多少貨幣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絕大多數國家都是採用的直接標價法,比如1美元應該兌換成多少人民幣。
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的幾大區別:
1、兩種標價法的本質不同,直接標價法是把外國貨幣以外國貨幣的標准摺合成相對等的本國貨幣。而間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為標准,數額不變,摺合成相對等的外國貨幣。實際上兩種標價法互為倒數關系。
2、採用國家不同,一個國家在同一時間段,只能採用一種標價法。現在只有少數的發達國家採用的時間接標價法,比如英國,美國,但美元對英鎊仍然是採用直接標價法。其他大多數國家都是採用直接標價法。
直接標價法的國家有哪些?
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而美元除了與歐元、英鎊、紐西蘭元等幣種兌換時用直接標價法,其他情況都採取間接標價法,即一單位美元可兌換多少單位外幣。
直接標價法,又叫應付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1、100、1000、10000)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付出多少單位本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目前都採用直接標價法。
⑤ 中國煙草有沒有規定賣價不能超過多少
一律不得超過1000元/200支,按一條煙10包裝算,就是不能超過100元/包,一條不能超過1000元。具體規定如下: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重新印發開展「天價煙」和卷煙過度包裝專項治理工作意見的通知》
一、切實抓好卷煙價格管理有關規定的嚴格落實,確保執行到位。國家局再次重申,各單位要堅決執行《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切實加強卷煙價格管理的通知》(國煙計〔2008〕549號)、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加強對高價位卷煙生產經營和價格管理的意見》(國煙專〔2010〕294號)要求,特別是卷煙零售價一律不得超過1000元/200支。
行業各級各單位要進一步加強卷煙價格管理,確保國家局各項價格管理規定落實到位。
(5)中國標價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超過標准售價違規的處罰:
《國家煙草專賣局關於進一步加強「天價煙」治理工作的通知》
二、加強市場監管,堅決查處違規行為。
對發現卷煙工業企業人為炒作卷煙零售價格的,國家局將立即停止相關卷煙牌號規格生產並勒令其退出市場;
對發現煙草商業企業所屬自營店有明碼標價或實際零售價格超過1000元/200支的卷煙牌號規格,一律取消該商業企業對該卷煙牌號規格的經營權;
對發現社會零售商戶有明碼標價或實際零售價格超過1000元/200支的銷售行為,立即停止相關卷煙牌號規格供貨。
⑥ 我國外匯匯率表示方法是什麼
外匯匯率有兩種標價方法:
1、直接標價法(Direct
Quotation)(參考「應付標價法」)又稱價格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100,1000等)的外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摺合多少單位的該國貨幣。就相當於計算購買一定單位外幣所應付多少本幣,所以叫應付標價法。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採用直接標價法。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日元、瑞士法郎、加元等均為直接標價法,如日元119.05即一美元兌119.05日元。在直接標價法下,若一定單位的外幣摺合的本幣數額多於前期,則說明外幣幣值上升或本幣幣值下跌,叫做外匯匯率上升;反之,如果要用比原來較少的本幣即能兌換到同一數額的外幣,這說明外幣幣值下跌或本幣幣值上升,叫做外匯匯率下跌,即外幣的價值與匯率的漲跌成正比。
2、間接標價法(IndirectQuotation)(參考「應收標價法」)間接標價法又稱應收標價法。它是以一定單位(如1個單位)的該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收若干單位的外國貨幣。在國際外匯市場上,歐元、英鎊、澳元等均為間接標價法。如歐元0.9705即一歐元兌0.9705美元。
在間接標價法中,本國貨幣的數額保持不變,外國貨幣的數額隨著本國貨幣幣值的變化而變化。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少,這表明外幣幣值上升,本幣幣值下降,即外匯匯率下跌;反之,如果一定數額的本幣能兌換的外幣數額比前期多,則說明外幣幣值下降、本幣幣值上升,即外匯匯率上升,即外匯的價值和匯率的升跌成反比。因此,間接標價法與直接標價法相反。
[1]
外匯市場上的報價一般為雙向報價,即由報價方同時報出自己的買入價和賣出價,由客戶自行決定買賣方向。買入價和賣出價的價差越小,對於投資者來說意味著成本越小。銀行間交易的報價點差正常為2-3點,銀行(或交易商)向客戶的報價點差依各家情況差別較大,國外保證金交易的報價點差基本在3-5點,香港在6-8點,國內銀行實盤交易在10-40點不等。在金本位制下,匯率決定的基礎是黃金輸送點,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其決定基礎是購買力平價。
⑦ 80萬泰銖摺合人民幣多少
1泰銖=0.1785人民幣
80萬泰銖=14.28萬人民幣
匯率:
外匯是可以互相買賣的。那麼,既然是一種買賣,首先就有一個價格的問題。這就涉及到了外匯的匯率問題,匯率,就是以一國貨幣表示另一國貨幣的價格,或者說是兩種貨幣折算時的比例。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在國際市場上,一美元可以買8斤大米,同時一人民幣可以買1斤同樣的大米,便可以說一美元等於8人民幣,那麼,在國際外匯市場上,匯率價格是如何表示的呢?
匯率價格表示方法—標價:
作為貨幣價格的匯率,要比普通商品的價格復雜一些,現在,國際上主要通行兩種標價方法:
直接標價法:是以一個單位的外國貨幣表示若干本國貨幣的方法。也就是說,就是將外國貨幣當作商品,而本國貨幣作為價值尺度。如一美元等於8.27元人民幣,對於中國來說就是直接標價法。
間接標價法:是以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為標准,來計算應該收取多少單位的外國貨幣。也就是說,本國貨幣被當作商品,用外國貨幣的數額來表示本國貨幣的價格,充當了價值尺度。如1英鎊等於1.6美元,對於英國來說,就是間接標價法。目前世界上使用間接標價法的國家不多,主要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
可是外匯標價並非如此簡單,我們在日常看外匯標價時,常常會看到買入價與賣出價這兩個名詞,它們又是什麼意思呢?
從事外匯買賣的銀行在從事外匯交易時,因所處的立場不一樣(有時是買方、有時是賣方),執行不同的外匯匯率,分為買入價和買出價。在直接標價法下,買入價在前,買出價在後。在間接標價法下,賣出價在前,買入價在後。(事實上,無論是直接標價還是間接標價,凡是高的一定是賣價,凡是低的一定是買價)例如,直接標價下,1美元等於8.17-8.37元人民幣,8.17元是買入價,8.37元是賣出價。其含義是中國的銀行買賣美元時,每買入一美元,支付8.17元人民幣;每賣出一美元,收回8.37元人民幣。每買賣1美元,賺取0.2元人民幣價差。間接標價法下,1英鎊等於1.50-1.70美元,1.50美元是買入價,1.70美元是賣出價。
貨幣價格變動—升值或貶值:
在股市中,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一些話,「我的股票又升了」或「我的股票又跌了」。在匯市中也會聽到這樣一些話,「美元升值」或「美元貶值」,道理是一樣的,所不同的是某一貨幣的升、貶值是相對而言的。比如,美元對日元升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更多的日元;反之,美元對日元貶值,意味著同樣數量的美元可以兌換的日元減少。
匯率的種類:
上面介紹了外匯匯率的一般知識。但在國際結算中,因具體記款的方式不同,在外匯交易中因交易的時間不同,或交割的時間不同,產生了各不相同的外匯匯率,具體有:
a、國際結算中,由於銀行匯款方式的不同,產生了電匯匯率、信匯匯率及票匯匯率。
b、在一天的外匯交易中,因成交的時間的不同分為開盤匯率(開盤價)與收盤匯率(收盤價)。由於世界的外匯交易已經形成了一個24小時環球交易網。如果某市場的開盤價與上一市場的收盤價發生脫節,往往意味著世界的政治或經濟發生了某種突變事件。
c、外匯交易中,因買賣交割的時間不同,匯率又分為即期匯率和遠期匯率。
d、按照匯率體系的不同,又可分為固定匯率和浮動匯率。在本章的選擇性閱讀中,我們會詳細的提及。
影響匯率的主要因素:
現在世界上大部分國家匯率體系都採取浮動匯率制度,匯率的波動由市場決定。是什麼經濟原則決定外匯匯率、又是什麼使之改變呢?由於影響匯率的因素很多並且由於各因素之間往往交叉發生使分析起來很復雜,在這里我們只做簡單枚舉:
a、外匯市場上的供給和需求是匯率決定的基本因素;
b、各國利率和通貨膨脹水平是決定匯率的最重要的因素;
c、一國的經濟實力也是決定匯率的因素之一;
d、政治、歷史和地理因素;
e、市場心理預期;等等
⑧ 中國外匯市場的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標價方法是什麼
外匯市場上,有兩種不同的標價方法: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
1、直接標價法是指以一定單位(1個或100、10 000個單位)的外國貨幣作為標准,折
成若干單位的本國貨幣來表示匯率。匯率越高,就表示單位外幣所能換取的本國貨幣越多,說明本國貨幣的幣值越低。
2、人民幣匯率採用直接標價法。中國人民銀行發布的人民幣對美元、歐元、日元、港
幣的匯率以單位外國貨幣為標准,折成若干單位的人民幣。
拓展資料:
外匯,英文名是Foreign currency,是貨幣行政當局(中央銀行、貨幣管理機構、外匯平準基金及財政部)以銀行存款、財政部庫券、長短期政府證券等形式保有的在國際收支逆差時可以使用的債權。
包括外國貨幣、外幣存款、外幣有價證券(政府公債、國庫券、公司債券、股票等)、外幣支付憑證(票據、銀行存款憑證、郵政儲蓄憑證等)。
截至2015年,中國位居世界各國政府外匯儲備排名第一。但美國、日本、德國等國有大量民間外匯儲備,國家整體外匯儲備遠高於中國。
作用:促進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調劑國際資金餘缺。是一個國家國際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清償國際債務的主要支付手段 。
分類:
普遍分類
按受限程度:分為自由兌換外匯、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和記賬外匯。
1、自由兌換外匯,就是在國際結算中用得最多、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可以自由買賣、在國際金融中可以用於償清債權債務、並可以自由兌換其他國家貨幣的外匯。例如美元、港幣、加拿大元等。
2、有限自由兌換外匯,則是指未經貨幣發行國批准,不能自由兌換成其他貨幣或對第三國進行支付的外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凡對國際性經常往來的付款和資金轉移有一定限制的貨幣均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世界上有一大半的國家貨幣屬於有限自由兌換貨幣,包括人民幣。
3、記賬外匯,又稱清算外匯或雙邊外匯,是指記賬在雙方指定銀行賬戶上的外匯,不能兌換成其他貨幣,也不能對第三國進行支付。
按來源用途:分為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和金融外匯
1、貿易外匯,也稱實物貿易外匯,是指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即由於國際間的商品流通所形成的一種國際支付手段。
2、非貿易外匯是指貿易外匯以外的一切外匯,即一切非來源於或用於進出口貿易的外匯,如勞務外匯、僑匯和捐贈外匯等。
3、金融外匯與貿易外匯、非貿易外匯不同,是屬於一種金融資產外匯,例如銀行同業間買賣的外匯,既非來源於有形貿易或無形貿易,也非用於有形貿易,而是為了各種貨幣頭寸的管理和擺布。
⑨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的基本信息
制定《價格法》是創造價格合理形成的公平競爭環境、優化市場資源配置的需要。市場配置資源的作用主要是通過反映市場供求狀況和資源稀缺程度的價格信號引導實現的。形成合理價格的基本條件是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又必須通過法律進行規范。
制定《價格法》是規范市場秩序,保護經營者和消費者的正當權益,推動企業轉換經營機制、增強活動的需要。一方面,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實行市場調節價,由經營者制定價格並通過法律保障經營者的定價自主權;另一方面,市場價格行為還很不規范,亂漲價、價格欺詐、價格誤導等不正當價格行為比較普遍,需要通過法律加以約束。
制定《價格法》是增強政府調控價格能力、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的需要。為了克服和彌補市場機制的缺陷與不足,政府有必要依法對市場價格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和必要的適度干預。同時也需要通過制定價格法律,規范政府本身的價格行為。 《價格法》適用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價格行為。
《價格法》的適用空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籍人員和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管轄范圍內的價格行為適用本法。根據「一國兩制」的有關法律,《價格法》不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實施。
《價格法》的適用對象是價格行為。政府、經營者和消費者等各類市場主體的價格行為均適用《價格法》。這里的價格行為既包括經營者的定價、調價、標價以及價格評估、價格鑒證等價格行為,又包括政府的價格管理、價格調控、價格監督檢查等價格行為,還包括消費者參與定價和監督價格等行為。
價格行為的客體是價格。《價格法》將價格的范圍限定在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商品價格包括各類有形產品、無形資產的價格,服務價格包括各類有償服務的收費。商品價格根據商品有無物質形態分為有形產品價格和無形資產價格。有形產品是指有實物形態和物質載體的產品,包括各類農副產品、工業生產資料和消費品、建築產品等。無形資產是指長期使用而沒有實物形態的資產,包括專利權、非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
服務價格具體范圍:一是現行所稱的各種經營性收費,即企業、事業單位以營利為目的,藉助一定的場所、設備和工具提供經營性服務所收取的費用。如:郵電資費、照相、洗理、旅遊、中介代理服務費等。二是現行所稱的事業性收費,即政府辦的事業單位在向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過程中,按照國家有關政策規定,為彌補或部分彌補服務成本而收取的費用。主要有醫療、教育、咨詢費、檢驗費等。此外,現行所稱的行政性收費是一種特殊的價格形式,由於復雜的原因,《價格法》作了原則規定,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規定。 《價格法》明確規定中國的基本價格制度是「實行並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市場形成價格是社會主義市場價格體制的核心,它要求價格回到交換中去,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絕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要通過經營者與經營者之間、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以及消費者之間的競爭來確定。在市場競爭中,形式上享有定價權的經營者實際上受著價格的支配,任何單個的經營者都不能獨立地主觀地決定市場價格,只能接受由市場供求關系決定的價格,並參照這一價格來不斷調整生產經營方向和規模,進而引起生產要素在不同部門、不同商品之間的合理流動。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是一個內在的使價格趨向合理的自動調節機制,正是這種高度靈活、自動調節的價格形成機制,能夠及時對商品經營者和消費者提供真實反映供求關系的價格信號,把有限的人、財、物等經濟資源不斷地以優化的配置流向社會生產的各個領域,促進生產結構與消費結構相適應,達到合理配置資源、按比例分配社會總勞動的目的。但市場形成價格是有局限性的,有時還帶有一定的盲目性和滯後性。為此,國家必須對價格進行宏觀調控,調控的重點是控制價格總水平,並主要通過調節供求總量去實現。對微觀的具體價格,除極少數直接管理外,絕大部分不由國家直接干預,主要是通過平衡宏觀總量,調節商品供求,培育和發展市場,限制壟斷,促進競爭,規范和指導企業價格行為來影響價格的形成和變動。
與中國基本價格制度轉換相適應,按照定價主體和形成途徑不同,《價格法》規定中國實行市場調節價、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三種價格形成形式,其中市場調節價在市場價格機制中佔主導地位。
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政府指導價是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政府定價是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經營者的主要權利和義務
經營者在價格活動中應珍惜《價格法》賦予的基本權利,即:制定屬於市場調節的價格;在政府指導價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價格;制定屬於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產品范圍內的新產品的試銷價格;檢舉、控告侵犯其自主定價權利的行為;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提出調整建議。
義務與權利是同時存在的,經營者在價格活動中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執行依法制定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明碼標價;執行法定的價格干預措施、緊急措施;遵循公平、合法、誠實信用原則;向價格主管部門提供價格管理和監督檢查所必需的資料。 1、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競爭是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價格競爭是經營者之間進行市場競爭的重要的方式和手段。操縱市場價格是經營者消除或限制價格競爭的經濟行為,是一種直接利用價格進行的不正當價格競爭行為。
2、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擾亂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者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判斷是否構成低於成本傾銷行為,一看手段,即看其定價是否低於成本。二看目的,即是否企圖通過低於成本的價格,擴大市場份額,從而達到削弱甚至驅逐競爭對手的目的。三看後果,即是否擾亂了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損害國家利益或其他經營者的合法權益。如引發惡性低價競銷,阻礙或威脅競爭對手的建立、生存和發展,造成國家稅收損失等。
3、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哄抬價格行為是一種故意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尤其是在商品供不應求時,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可能會引起商品價格過高上漲,造成市場秩序混亂,引起消費者恐慌,形成經濟和社會的不穩定。
4、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利用價格手段詐騙,屬價格欺詐行為。主要有:虛假降價,謊稱降價而實際上沒有降價;模糊標價,用模糊語言、文字、計量單位等表示價格。它不僅損害其他經營者和消費者的利益,而且破壞正常的市場秩序,造成經濟生活的紊亂。
5、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價格歧視是指經營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使同等交易條件的接受者在價格上處於不平等地位。例如對具有同等條件的甲、乙企業,因甲是本地企業,乙是外地企業就實行不同價格待遇等。價格歧視使條件相同的買主處於不平等的地位,妨礙了它們之間的正當競爭,具有限制競爭的危害。
6、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變相漲價和變相降價都是損害國家和消費者利益的行為。變相漲價一般在供不應求時發生較多,如:偷工減料,以次充好,摻雜使假,缺斤短兩;變相降價一般發生在供過於求的情況下,如:收購商品,壓級壓秤;出售商品降低等級等。
7、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價格法》中所稱的暴利,是指通過不正當的價格手段在短時間內獲得的巨額利潤。暴利行為既嚴重背離價值,也不映供求關系,破壞了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公平競爭的基本法則,嚴重損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暴利行為還為經營者提供虛假的價格信號,誤導投資方向,破壞了資源的合理配置,扭曲了產業結構。為此,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國家計委發布實施了《制止牟取暴利的暫行規定》,各地相繼制定了有關實施細則,界定了暴利與合理利潤的標准。
8、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這是指上述七種以外、《價格法》尚未列舉,而實際經濟生活中將要產生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價格法》從以下方面體現了對消費者權益的保護:
1、消費者有參與定價的權利。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聽取消費者的意見;徵求消費者的意見。
2、消費者可以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提出調整建議。
3、消費者有權對政府和經營者的價格行為進行社會監督。
4、消費者有權舉報價格違法行為。
5、經營者有義務向消費者提供價格合理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6、經營者因價格違法行為致使消費者多付價款的,應當退還多付部分,造成損害的,應當依法承擔賠償責任。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生的價格行為,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價格包括商品價格和服務價格。商品價格是指各類有形產品和無形資產的價格。
服務價格是指各類有償服務的收費。 國家實行並逐步完善宏觀經濟調控下主要由市場形成價格的機制。價格的制定應當符合價值規律,大多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市場調節價,極少數商品和服務價格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
市場調節價,是指由經營者自主制定,通過市場競爭形成的價格。
本法所稱經營者是指從事生產、經營商品或者提供有償服務的法人、其他組織和個人。
政府指導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
政府定價,是指依照本法規定,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按照定價許可權和范圍制定的價格。 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統一負責全國的價格工作。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價格工作。
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價格工作。縣級以上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負責有關的價格工作。 經營者進行價格活動,享有下列權利:
(一)自主制定屬於市場調節的價格;
(二)在政府指導價規定的幅度內制定價格;
(三)制定屬於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產品范圍內的新產品的試銷價格,特定產品除外;
(四)檢舉、控告侵犯其依法自主定價權利的行為。 經營者銷售、收購商品和提供服務,應當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註明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計價單位、價格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情況。
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商品,不得收取任何未予標明的費用。 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下列商品和服務價格,政府在必要時可以實行政府指導價或者政府定價:
(一)與國民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關系重大的極少數商品價格;
(二)資源稀缺的少數商品價格;
(三)自然壟斷經營的商品價格;
(四)重要的公用事業價格;
(五)重要的公益性服務價格。 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以中央的和地方的定價目錄為依據。
中央定價目錄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制定、修訂,報國務院批准後公布。
地方定價目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按照中央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經本級人民政府審核同意,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審定後公布。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以下各級地方人民政府不得制定定價目錄。 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按照中央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其中重要的商品和服務價格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按照規定經國務院批准。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應當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市、縣人民政府可以根據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的授權,按照地方定價目錄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具體適用范圍制定在本地區執行的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和其他有關部門制定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應當開展價格、成本調查,聽取消費者、經營者和有關方面的意見。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開展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價格、成本調查時,有關單位應當如實反映情況,提供必需的帳簿、文件以及其他資料。 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的具體適用范圍、價格水平,應當根據經濟運行情況,按照規定的定價許可權和程序適時調整。
消費者、經營者可以對政府指導價、政府定價提出調整建議。 當重要商品和服務價格顯著上漲或者有可能顯著上漲,國務院和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可以對部分價格採取限定差價率或者利潤率、規定限價、實行提價申報制度和調價備案制度等干預措施。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採取前款規定的干預措施,應當報國務院備案。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進行價格監督檢查時,可以行使下列職權:
(一)詢問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並要求其提供證明材料和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其他資料;
(二)查詢、復制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帳簿、單據、憑證、文件及其他資料,核對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銀行資料;
(三)檢查與價格違法行為有關的財物,必要時可以責令當事人暫停相關營業;
(四)在證據可能滅失或者以後難以取得的情況下,可以依法先行登記保存,當事人或者有關人員不得轉移、隱匿或者銷毀。 消費者組織、職工價格監督組織、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等組織以及消費者,有權對價格行為進行社會監督。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充分發揮群眾的價格監督作用。
新聞單位有權進行價格輿論監督。 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建立對價格違法行為的舉報制度。
任何單位和個人均有權對價格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政府價格主管部門應當對舉報者給予鼓勵,並負責為舉報者保密。 經營者有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之一的,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以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予以警告,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或者由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吊銷營業執照。有關法律對本法第十四條所列行為的處罰及處罰機關另有規定的,可以依照有關法律的規定執行。
有本法第十四條第(一)項、第(二)項所列行為,屬於是全國性的,由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認定;屬於是省及省以下區域性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價格主管部門認定。 國家行政機關的收費,應當依法進行,嚴格控制收費項目,限定收費范圍、標准。收費的具體管理辦法由國務院另行制定。
利率、匯率、保險費率、證券及期貨價格,適用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適用本法。 本法自1998年5月1日起施行。
⑩ 國際金融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是如何標價的。請舉例說明
直接標價法顧名思義就是要直接,即用本幣直接標價一個單位的外幣。由於我國會把人民幣看成本幣,那麼在把雞蛋看成外幣時,直接標價法就是1個雞蛋標價為5毛人民幣,用本幣(0.5元人民幣)直接標價一個單位的外幣(1個雞蛋)。所以在外匯市場,當看到1美元等於6.88元人民幣時,就是把美元當成雞蛋,用手裡的人民幣去標價美元。
間接標價法:即用外幣標價一個單位的本幣。在買雞蛋的例子中,當人民幣是本幣時,間接標價法就是1塊人民幣標價為2個雞蛋。如果把雞蛋換成美元,就是1元人民幣等於0.145美元。間接標價法,即以一定單位的本幣為基準來計算應收應付多少外幣。通俗便是一定數額的本幣值多少外幣。
(10)中國標價標準是多少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中的直接標價法和間接標價法注意事項:
1、間接標價法又稱數量標價法,是以外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的本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 本幣越值錢,單位本幣所能換到的外國貨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本幣能換到的外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
2、直接標價法是以本國貨幣來表示一定單位外國貨幣的匯率表示方法。本幣越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國貨幣就越少,匯率值就越小,反之本國貨幣越不值錢,單位外幣能換到的本幣就越多,匯率值就越大。
3、在直接標價法下,外匯匯率的升降和本國貨幣的價值變化成反比例關系。本幣升值,匯率下降,本幣貶值,匯率上升。市場上大多數的匯率也是直接標價法下的匯率。如美元兌日元、美元兌港幣、美元兌人民幣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直接標價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間接標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