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人口概況 » 三十年過後中國有多少人口

三十年過後中國有多少人口

發布時間: 2022-09-19 15:22:07

A. 三十年後中國漢族還有多少人

不對,以前中國沒有管制人民生多少個,這也就是中國人口極速增長的原因,而不久前實施了二胎政策,預料三十年後中國人口不會超過16億

B. 再過30年,中國還剩多少人口

再過30年,中國的人口肯定沒有今天的多,畢竟現在的生育率都跟不上,人口下降是大趨勢。

C. 按照現在的趨勢,你覺得30年後的中國人口數量會降低到多少

前些年的計劃生育取得了很大成效,很多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這非常有力的控制了我國的人口數了,但是與此同時也暴露了很多問題,比如人口增長數量不足,老齡化明顯。

那麼所有的重擔就會壓在年輕人的身上,年輕人的工作壓力大,也就沒有心思要二胎。本來要一個孩子,生活中的負擔就已經很重了,如果再要一個孩子,生活壓力將會更大,對孩子的成長發育也會有所影響,因此,乾脆就不要了。

D. 30年後中國還有多少人

影響

專家稱人口增速不會緩

13億人口日到來了,那麼這個日子過後,我國會否出現一個人口減緩的趨勢呢?中國人民大學中國人口研究所的段成榮教授表示,這種情況短期內不會出現。他說:「我國本身的基數比較大,而且過去很多年一直保持比較高速的增長,盡管這種增長速度本身在下降,但人口增長有一個慣性。就像你踩了剎車,汽車不會馬上停一樣。根據很多研究機構的預測,我國人口在未來的20到30年的時間里,還會繼續保持增長。」

30年後中國人口將達極限

根據中國科學院國情分析研究小組估測:我國人口承載量最高應控制在16億左右,最合適的人口數量為7億左右。

顧寶昌說,中國人口以每年1000萬的速度增長,也就是說10年就有1個億的新增人口,這樣推測再過30年中國人口將達到極限。

E. 2030年中國人口多少億

2030年中國人口大約為多少億人? - : 基本上也就在10億左右吧,畢竟那個時候中國的人口高峰期已經過掉!

2030年中國會有多少億人口? - : 據專家(or磚家)說,在2025年左右中國人口將達到巔峰,在2030年將開始回落,那時人口大致在15億左右 憑中國那隻有千分之五且不斷下降的人口自然增長率,假設人口還按照現在的速度增長,到2030年也不會超過16億(除非政策開始強力鼓勵生育)

2030年中國人口 - : 2030年中國人口到底會是多少? 第四次人口普查資料: 1990年全國總人口:116001萬; 0—14歲人口:32120萬,在這個年齡段每年有人口2141萬; 1989年7月—1990年6月,年出生...

預計2020年和2030年中國人口達到多少? - :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2013年中國人口預計控制在 15億左右.

2030年中國人口預計多少 - :[答案] 計劃生育是基本國策!2013年中國人口預計控制在 15億左右.

我過現在有多少人口?預計在2020年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2030年中國人口總數是多少?: 世界上人口超過10億的兩個國家是東亞的中國 南亞的印度中國比印度人多 中國 2005 7月 1,306,313,8123 印度2005 7月 1,080,264,388

2030年、2050年,中國的人口與GDP總量分別佔全世界的百分之幾? - : 個人曾今在天涯論壇論述了一下2025年中國綜合國力,你有興趣可以網路一下.大體2025年,中國的人口在15億,GDP總量在28萬億美元,佔世界比重20%左右!...

求問2030年世界人口達到多少人? - : 2030年,那時中國人口將達到16億左右.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說,中國缺水的高峰將在2030年,那將達到16億左右,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將為1760立方米,進入聯合國有關組織確定的中度缺水型國家的行列.

根據聯合國有關部門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將增長到最高峰值14.5億,美國人布朗也曾發出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結合你學過的知識,回答1--2題... - :[答案] 1.D 2.D

根據聯合國有關部門預測,到2030年中國人口將增長到最高峰值14.5億,美國人布朗也曾發出了「誰來養活中國人」的問題.結合你學過的知識,回答22--23... - :[選項] A. 努力開荒,增加耕地 B. 依靠大量進口糧食保證糧食供應 C. 增加農業勞動人口,提高農產品產量 D. 穩定糧食生產,實現優質高產,發展多種經營

F. 三十年後,我國的六十歲以上老人,有多少佔比

2016年中國人口老齡化現狀分析及發展趨勢預測
聯合國規定凡 65 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 7%以上或 60 歲以上老年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重超過 10%的屬老年型國家或地區。我國從 2000 年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 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 歲及以上人口占 13.26%,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2.93 個百分點,其中 65 歲及以上人口占 8.87%,比2000 年人口普查上升 1.91 個百分點。0-14 歲人口佔16.60%,比 2000 年人口普查下降 6.29 個百分點。然而,90-00 年的十年間,60 歲以上和 65歲以上人口比例分別提升了 1.77 和 1.45 個百分點,0-14 歲區間少年兒童人口比重下降了 4.93個百分點。可以看出,人口老齡化的速度在加快,少年兒童比重降低速度亦在加快。
我國老齡化進程加快

我國與世界主流國家老齡化程度對比

中國的老齡化是一個規模大且發展迅速的過程,比其他國家都要更快。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全國65歲以上人口比重為7%。可以看到,我國老年人口比重已大幅上升。從總體上看,我國每百人所擁有的養老機構床位數較低,大體徘徊在1-2張之間。這與發達國家5-7張的床位數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也與我國老年人對養老機構的需求有較大的缺口,養老機構床位數供給遠小於需求,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人口老齡化一方面使得我國人口負擔比加重,社會贍養率增大;另一方面也為養老服務業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一是對養老服務設施的需求不斷加大。老年人口增多,特別是高齡、患病老年人眾增多,對養老服務設施的需求也不斷擴大,並且提出更高、更多方面的要求。二是對醫療衛生服務需求加大。因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老人身體較弱,有病的相對較多,對衛生資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對醫療要求越來越高。三是引起社會需求結構新變化。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心理和行為特徵,產生了不同於其他人口群體的特殊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這預示著在社會總需求中,老年人需求市場將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同時為滿足老年人特殊需求而形成的養老產業,將面臨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預計到期末,全國老年人口將增加至1億,屆時80歲及以上的高齡老人將達到2400萬,65歲以上空巢老人將超過5100萬;到2025年,中國老年人口總數將近3億,到2050年,我國將有4億老年人,也即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是老年人,而且按照現在我國老齡化發展趨勢,人口老齡化比例從20%提到30%只需20多年的時間,發展非常迅速。預測到2020年,養老床位需求為729萬張,2025年底全國養老床位應達到900萬張以上。
中國老齡人口增長情況

一、老齡化現狀分析
聯合國認為,如果一個國家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達到總人口數的1%或者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教的7%以上,那麼這個國家就已經屬於人口老齡化國家。人口老齡化是人口年齡結構變化所產生的,而人口年齡結構的變化取決於出生、死亡和遷移三個因素。決定人口老齡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國的人口老齡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會經濟發展、科技進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況下出現的。到1999年,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的行列。可持續發展是指在人口、社會、經濟、資源、環境相互協調和共同發展的基礎上,整個人類社會能在資源保證、環境良性狀態下持續、健康發展,而人口老齡化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會對我國人口、社會、經濟、政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帶來不可迴避且深層次的突出矛盾。使人口老齡化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就顯得尤為重要,人口老齡化與可持續發展就緊密地結合起來了。
我國 60 歲以上人口佔比快速上升

總體來看,2005年全國1%人口抽樣最新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人口達到155萬人,占總人口數的7.7%。2006年統計數據表明,中國60歲以上的人口是1491萬人,占人口總數的11.3%,65歲以上的人口是1419萬人,佔全國人口的比例為7.9%。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有如下特點。
1、純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傳統家庭越來越少,一對夫婦同時瞻養四個老人和一個小孩的家庭逐漸增多。有關調查顯示,目前我國純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約為4.3%,農村約為37.8%,並在繼續增加。
2、高齡老年人口急劇增長。我國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1.4歲,80歲以上高齡老人高達152萬,高齡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長最快的群體。本世紀前半葉,我國高齡老年人平均增長率超過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長率的1.7倍。
3、城鄉人口老齡化程度倒置。發達國家城市人口老齡化水平一般高於農村,我國的情況則相反。2000年我國農村老齡化水平為1.9%,比城鎮高1.24個百分點,我國農村2006年老年人口為8557萬人,佔全國老年人口總數的65.82%。可見,中國未來老齡化對中國的挑戰重點在農村。
4、老齡化超前於現代化。我國是在尚未實現現代化,經濟尚不發達的情況下提前進入老齡社會的,屬於未富先老,而發達國家的情況則相反。中國進入老齡化社會時人均GDP剛剛超過1美元,屬於中等偏低收入國家行列,而發達國家進入老齡社會時人均GDP一般都在5—113美元以上。
以現在這種發展趨勢,中國老齡人口到了2010年將增加到1.12億,2020年將達到2.48億,2051—2100年將穩定在3—4億。人口老齡化的迅速發展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十分廣泛而深遠。
2006-2050年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預測

中國產業信息網發布的《2016-2022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中顯示:我國從2000年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2014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1.38億,占總人口比例為10.1%,預計2020年這一比例會達到12.8%。近兩年國務院、各部委就制定發布了養老相關政策十餘條,從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服務標准化、養老機構改革、養老保險制度、養老金並軌等多方面指導、支持我國養老產業的發展。其中2015年2月25日,民政部、發改委等10部委聯合發布《關於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預示我國養老產業迎來新的階段。同其他消費群體相比,老年群體由於在生理、心理、經驗等方面有著明顯的差異,因此,老年市場的消費行為也具有了其自身的特徵,包括自住消費性強、習慣穩定和行為理智、追求實用便利等。老年人的這些消費特徵也決定了養老用品和服務與其他相比存在著不同之處,從而形成了特殊老年人消費市場。
養老市場規模巨大。全國老齡辦數據表明,2010年我國老年人口消費規模達到1萬億元,預計到2020年將達到3.3萬億元,2030年達到8.6萬億元,2040年達到17.5萬億元。而從2014年至2050年間,中國老年人口的消費潛力將從4萬億元左右增長到106萬億元左右,佔GDP的比例將從8%左右增長到33%左右。我國將成為全球老齡產業市場潛力最大的國家。
二、老齡化未來趨勢預測——我國未來面臨人口增長三大高峰
據研究成果顯示,我國已相繼面臨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和老年人口增長的「三線交疊增長」的非常時期:總人口繼續直升,估計到2050年將達16億左右;與此同時,我國勞動年齡人口絕對量將持續增長到2020年,達941萬人,所佔比重將增長至2010年,大約佔67%左右,屆時從屬年齡人口比下降至5%以下,社會贍養負擔最輕,即從現在至2020年是有利於我國經濟發展的人口年齡結構變動的最佳時期,隨後從屬比上升伴隨著勞動人口比重的下降,預示著經濟發展的不利因素開始顯現。另一方面,未來一二十年我們在面臨勞動人口比重和絕對量增長的同時,還將面對失業人口繼續上升的趨勢。這就是說,如果我們不能作出勞動就業戰略決策的合理選擇,從根本上解決失業問題,喪失的不僅僅是難得的發展機遇,我們很有可能會因此而失去國家財力和自身養老金積累的「黃金時代」;更為嚴峻的是,我們還面對著人口年齡加速老化的挑戰。未來16年我國將進入老齡化加速發展階段,屆時老年人口將逐年遞增到2.43億,占總人口的19.96%;此後3年間將進入快速人口老化階段,老年人口比例將上升到32.73%,並在相當長時期內保持在這一高水平上。
中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和老齡化程度預測

1.老齡人口絕對值為世界之最
由於我國人口基數大,加上20多年改革開放,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醫療衛生條件得到明顯改善,人口預期壽命日益延長,老年人口逐年增加,到目前已接近1.41億,我國成為全世界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佔世界老年人總數的1/5,占亞洲老年人口的1/2。2004年,中國的老年人口僅占總人口的11%。但到2014年,中國老年人總數將達到4.11億,佔到總人口的29%,它將超過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和英國目前的人口總和。解決好我國老年人口問題,對亞洲和世界都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2.人口老齡化發展速度快,來勢猛
老齡化可能是由於年齡金字塔底部少兒人口增長減慢所造成,也可能是頂部的老年人口增長加速所導致,人口學中稱之為底部老齡化和頂部老齡化。發達國家經歷了由底部老齡化到頂部老齡化的漫長演變過程。而我國,由於計劃生育政策和人口預期壽命的延長,底部老齡化與頂部老齡化同時「夾擊」,人口老齡化的速度發展很快,我國人口年齡結構從成年型進入老年型僅用了18年左右的時間,與發達國家相比,速度十分驚人。法國完成這一過程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國用了6年,英國用了45年,最短的日本也用了25年。由於我國人口政策的作用,改變了世界老齡人口的發展格局,即人口老齡化不僅成為發達國家的問題,而且也已經開始成為發展中國家的問題。
3.人口未富先老,對經濟壓力很大
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伴隨著城市化和工業化,呈漸進的步伐。當它們的60歲以上老齡人口達到1%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一般在1萬美元以上。發達國家的人口是先富後老,我國是未富先老。我國在2000年時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才達856美元,屬於剛剛邁過最低收入門檻的中等收入國家。中國婦女的平均生育率已由1949年的6.1變為2002年的1.8,其中北京和上海兩地的嬰兒出生率甚至已經降到了1.;而人口預期壽命則由1949年的41歲延長到了7歲,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人均壽命最長的低收入國家之一,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的壓力很大。
全球人口老齡化

全球老年人口撫養比

人口出生率的降低與預期壽命的延長使全球人口老齡化已成為了一個不可避免的趨勢。根據聯合國2007年的研究報告顯示,60歲以上的高齡人口在1950年佔到全球總人口的8%,在2000年這個數據上升到了10%,預計2050年將達到21%。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越來越多的老年人享受晚年生活時,勞動年齡人口則呈現下降趨勢,退休者的生活支持來源成為一個嚴峻的問題。聯合國的數據顯示,全球老年人口撫養比從1950年的8.3%上升至2000年的11%,預計2050年將上升到25%。
4.老年人口在區域分布上不均衡
在東部經濟發達地區和大中城市,人口已經進入老齡化階段。如上海市老年人口2000年已達238萬,占總人口的18.5%,到2025年將達到最高峰468.8萬,占總人口的32.7%;北京2000年老年人口為188萬,占總人口的14.6%,到2025年將會猛增到416萬,老年人口的比例接近30%,大大超過現在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的程度。而在中西部地區,人口老齡化的程度低於東部。
另外,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就靜態而言,由於農村嬰兒出生率高於城市,因此老齡化程度城市高於農村;但就動態而言,隨著現代化、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地從鄉下涌到城市,農村老人因此經常無人照護,因此城鄉老齡化的程度正在接近。
居住在城鎮的人口占總人口的 49.68%,居住在鄉村的人口占 50.32%。同 00 年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比重上升 13.46 個百分點。從歷史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城鎮進程從 95 年開始加速進行,目前仍保持較高速度。
我國城鎮化進程

我國與世界主流國家老齡化程度對比

5.老齡人口高齡化趨勢十分明顯
人口學中認定,60-69歲為低齡老年人口,70-79歲為中齡老年人口,80歲以上為高齡老年人口。過去說「人活70古來稀」,現在說「活到70不稀奇」。我國高齡老年人口以每年5.4%的速度增長,高齡人口已從1990年的8萬增長到2000年的11萬,到2020年將達到278萬。高齡人口喪偶和患病的機率高,高齡女性多於男性,高齡老人生活自理能力差。因此他們不僅需要經濟上的供養,而且需要生活上的照料。
三、中國人口老齡化對經濟、社會的影響
1、我國人口老齡化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根據人口學的基本規律,老齡化使進入勞動年齡的人口比重下降和勞動力年齡老化,導致勞動力供給的縮減以及勞動生產率的下降。2045年勞動力老化程度可能升至32.14%。近年我國依靠供應充足的廉價勞動力進行勞動密集型產品,在國際競爭中處於優勢地位,然而老齡化將會弱化這種優勢。一方面,老齡化導致了勞動力供給的下降,從勞動力價格上升,產品的成本增加,導致商品價格優勢喪失。另一方面,人口老齡化,勞動者年齡的增長使得身體機能也會隨著退化,體力和腦力都處於衰退狀態,降低了勞動生產率。
2、人口老齡化使企業和政府的養老支出受到影響。對政府來說,老年人口數量的增加,對養老金、退休金,醫療保障的需求自然會擴大,引起老年退休金、養老金、醫療衛生支出、老年福利設施和老年服務等國家支出上升,也就意味著政府消費基金的增加。對企業來說,企業也要負擔一部分離退休金、醫療費用和社會養老基金。另一方面,國家為了緩解養老支出的財政壓力,會加大稅收,這就加大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打擊了企業的生產積極性,不利於企業的投資。
3、我國人口老齡化對消費結構的影響。老年人是特殊生活用品、住房、醫療保健以及護理服務等產品的主要消費者。特別是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現代社會,老年人在滿足了物質消費的前提下,也會追求家庭服務、心理咨詢、休閑旅遊等非物質消費,老年人由於心理、生理上的差異,衍生出了特殊的市場需求。隨著老年人占的比例不斷上升,社會對老年消費品的需求越來越大,這些物質的和非物質的消費正作用於現存的消費結構,促使其發生改變。
4、我國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的壓力增大。中國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農村。同時,農村絕大部分地區尚未建立社會養老保險制度,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還處在試點階段,農民的養老、醫療社會保障有待加強。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加快,農村的養老、醫療等方面的壓力相對城鎮將更加突出,西部和貧困地區尤為嚴峻。
5、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障資金需求影響。人口老齡化對醫療保障資金需求壓力急速膨脹。老年人是醫療衛生資料的主要消費群體,是醫療保障制度的重點對象。國際資料表明,老年人的人均醫療費用支出是在職人員的3—5倍。2000年我國老年人口醫療費用佔GDP的0.48%。預計到2010年將佔到1.11%,2020年將達到3.6%。同期的老年人口將增加1倍,醫療費用將增長5倍。2030年老年人口醫療費用將佔GDP的8%~9%。老年人口醫療費用的增長速度明顯快於GDP的增長速度。老年人口數量的急速增長加劇社會醫療保障費用支出規模的壓力。
6、人口老齡化對長期照料服務需求的壓力增加。長期照料服務是指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和臨終關懷等綜合服務。老年人長期照料服務是人口老齡化過程中解決起來難度最大的一個嚴重社會問題。據推算,全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數量在2020年將超過20萬人,2050年達到38萬人。目前,我國各類為老服務的機構能夠提供的床位卻很少,其中的長期照料服務床位更是少的可憐。此外,長期照料服務專業性較強,涉及到醫療、康復、護理、心理、臨終關懷以及管理等多學科內容,僅靠家庭和政府是解決不了的,因此要大力發展長期照料服務機構。

G. 聯合國大膽預測,14億中國人口30年後還剩多少

聯合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組織,其實聯合國不僅僅只有維護全球和平的責任,聯合國還在協調國際經濟關系,促進世界各國經濟、科學和文化的合作與交流方面,都發揮著相當積極的作用。同時幫助各國共同努力,改善貧困人民的生活,戰勝飢餓、疾病和掃除文盲,並鼓勵尊重彼此的權利和自由。為此聯合國也成為協調各國行動,實現上述目標的中心。

其實這樣的結果,和我國的計劃生育是分不開的,如今很多適齡的中國人都不願意生二胎了,雖然目前二胎政策已經開放了,這和如今我們的生活壓力有關。人們更傾向於用心先養育好一個孩子,盡量提供給孩子一個好的生活和教育環境,如果有能力了才會考慮生二胎!但是這樣也會出現一個問題,那就是在未來會出現老齡化的社會問題,所以聯合國的預測也不是沒有道理的!但是相信在未來,隨著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好,人口問題不會成為我國的問題!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想要說的呢?大家一起來討論吧!

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想要說的呢?大家一起來討論吧!

H. 專家給出一數字,答案卻著實令人擔憂,30年後中國還剩多少人

隨著我們科技水平的提高,現在我們人類的一個壽命已經大幅度提升,現在百姓老人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的多見,那就是科學技術所帶來的創新和醫療技術得到了一個改變。關於現在中國國內所存在的30後中國老人所存在的數量還是非常的多的,關於最近專家給出的一數字答案,卻讓我們總是非常擔憂。關於30後中國所存在的老人數量大概也有幾千人左右,這代代人表著中國一個時代的發展。

三、但專家的擔憂,始終還是過於多餘。

最後關於專家的擔憂,從廣義方面來說的話,的確是要擔憂一下,但是這本身可以從根本上面肯定專家擔憂,的確是會有的。

I. 中國人口30年後,人口會增加還是減少

減少,因為現在大都只要一個孩,三十年後人口至少要減少2至3億。

熱點內容
馬路上汽車的噪音在多少分貝 發布:2023-08-31 22:08:23 瀏覽:1974
應孕棒多少錢一盒 發布:2023-08-31 22:08:21 瀏覽:1444
標准養老金一年能領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2:05:05 瀏覽:1730
湖北通城接網線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9:51 瀏覽:1805
開隨車吊車多少錢一個月 發布:2023-08-31 21:55:06 瀏覽:1571
京東付尾款怎麼知道前多少名 發布:2023-08-31 21:52:58 瀏覽:1897
在學校租鋪面一個月要多少錢 發布:2023-08-31 21:52:09 瀏覽:2035
2寸有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50:34 瀏覽:1681
知道電壓如何算一小時多少電 發布:2023-08-31 21:46:20 瀏覽:1667
金手鐲54號圈周長是多少厘米 發布:2023-08-31 21:44:28 瀏覽:1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