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吉米勒手錶最低多少錢
㈠ 雷阿倫與雷吉米勒誰更強解釋
常規賽不分伯仲,季後賽米勒不論穩定性還是爆發力都強於阿倫1,防守,雷的防守中規中矩,我想沒人反對吧,在我看到的比賽里,雷很少被人暴到,依靠良好的身體和不錯的意識,尤其是對無球球員的防守(也許跟他喜歡無球進攻有關吧)非常出色。但是米勒的防守也許會被低估,一個骨頭架子,也許NBA很難再找到第二個他這么消瘦的人了,普林斯絕對比他胖,有興趣的朋友幫我貼張圖吧,可是如果你找來米勒以前的比賽錄像,你會發現,他是一頭齜著牙的野獸,手幾乎能摸到地板,眼睛充滿了鬥志,緊緊的用他的身體靠著對手,不停的做著小動作,說著垃圾話,哦,我不是表揚這種行為,只是,一個拚命的防守者,有時候是最成功的。至於數據,我想防守裡面數據不能說不準,只是很多東西體現不出來,比如說一個最優秀的防守者是一個會讓隊友也一起玩命防守的人,例如鄧肯,例如尤因。
2,進攻,米勒進攻只有3分嗎?只是一個射手嗎?他的持球進攻很差嗎?也許視頻里的米勒只有三分,只有無球跑動,可是如果你真的去看他的比賽的話,你會發現,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持球進攻者,擁有著一流的試探步以及利用射程擺脫對手能力的球員,然後他會突破,等等,他這么瘦弱?上帝是公平的,米勒沒有暴扣資本,卻有著高超的球商,他會用它怪異的出手姿勢在各種地方出手,也許,當你以為他出手時,他又選擇了上籃,這是視頻里見不到的米勒,沒有什麼精彩的地方,無非是一些簡單的技巧,還有會被冒掉。哦,你說了這么多,他職業生涯場均才18分啊,應該說依靠無球掩護,底線穿插的球隊,最大程度上利用是他們的射手做牽引,然後找到進攻機會,這是馬克令人發指的助攻數的來源。如果我的說明太羅嗦那我引用漲工資的描述好了
他們是90年代最依賴無球掩護、底線交叉、接球快速出手、防守小組溝通、精確把握每個24秒的流程的隊伍,因為他們在需要持球單打時,只能想到斯密茨的後仰跳投。雷吉·米勒把一個射手無球跑動攻擊提到了一個匪夷所思的變態高度——以前不會,將來也不會再有人對瘋狂跑動、各角度倉促出手、推開對手雙臂——利用反作用力一直跌撞向底角——接球遠射這些鬼東西做到如此接近於行為藝術的程度了。
我想看過步行者比賽的人,沒有人會說那時的步行者陣容強大,但是他們有一個偉大的領袖,一個用無球跑動來勾引對方防守,用詭異的三分告訴世界我還活著,一個用拚命的防守告訴隊友我們在戰斗的人,應該說偉大吧?
雷也是一位偉大的球員,這是不可否認的,但是他之於米勒有兩點不足,一是作為領袖和防守者時的那種氣勢,看看今年季後賽的KOBE吧,KAI的球迷沒覺得彷彿是見到了加內特嗎,那咬著牙,睜著眼,無論領先還是防守,都拼著命的態度,這些都是雷不具備的。
二是作為無球跑到,雷的跑動更多的是甩開防守者,而米勒的跑動【有些】是拉來防守者(步行者的戰術往往是米勒和小前鋒交叉,中鋒上提,如此反復,由米勒調動防守者來尋找空切或中投機會,如果沒有機會或沒有效果,再由米勒對防守者無球擺脫,或者持球進攻,不是說米勒有多強大,而是他也許是NBA最能跑的,因為步行者的戰術前提是米勒不停的跑動。)你可以說沒有安排給雷這樣的戰術,但是他真有執行這種拚命戰術的決心嗎?
換句話說,之所以米勒可以這樣拚命,和他的人生閱歷是分不開的,他用遠是用別人幾倍的努力換來和別人差不多,甚至不如別人的成就。這也是他超越不了喬丹的原因,當你面對的是一個天賦遠勝於你,又和你一樣努力的人,你如何超越。我永遠尊敬努力的人,所以我也同樣尊敬雷。
㈡ 為什麼2k正式版里沒有巴克利和雷吉米勒
2K里沒有查爾斯-巴克利和雷吉-米勒的原因2K公司是沒有和當事人談妥,又有得到兩人的授權,是無法使用兩人形象作為自己的游戲角色的。
作為寫實體育類的游戲,裡面的游戲角色都是需要的得到原型本身的版權,才能成立。否則就是版權方可以告你個傾家盪產。最近的例子,可能就是喬丹本人控告中國的喬丹品牌侵犯了其姓名權和肖像權了。
所以,這兩人的版權問題就到現在也沒有解決。2K里就一直沒有他們。與之情況相似的還有fifa,裡面沒有齊達內,貝利,馬拉多納等一大票傳奇巨星,這就是受制於版權了。
現在中國的版權意識也在復甦,這種情況應該很好理解了。
㈢ 2000年總決賽奧尼爾場均38分,科比場均15.6分,雷吉米勒呢
2000年,是21世紀的元年,也是湖人王朝的開端。在前一個賽季被馬刺橫掃之後,湖人痛定思痛,聘請傑克遜作為球隊主教練,而禪師,似乎就是湖人奪冠藍圖中缺少的那一塊拼圖。1999-2000賽季的湖人以聯盟第一的戰績殺入總決賽,和步行者鏖戰6場,拿下冠軍。接下來,就來盤點一下這輪系列賽中球星的發揮。
1、奧尼爾 場均38分16.7籃板
這一年的鯊魚,似乎是把生涯前幾年肚子里憋過的火統統撒了出來。在這一年,他包攬了MVP和得分王,常規賽場均29.7分13.6籃板3.8助攻3蓋帽,完完全全統治了聯盟。這一賽季,鯊魚在所有比賽中都拿出了生涯及其罕見的專注度,生涯前7年都沒有拿到過冠軍,他實在太想贏了。然後,就有了這個能夠摧枯拉朽的打趴普林斯頓國王的鯊魚,這個西決把開拓者堪稱豪華的前場輪換打到集體自閉的鯊魚。
2000年的冠軍,是鯊魚的首冠,也是湖人王朝的開端,無論是對於球員還是對於球隊,都有著特殊的含義。
㈣ 介紹一下雷吉米勒
英文名: Reggie Miller
出生:1965年8月24日
身高:2米01 體重:84公斤
位置:後衛
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選秀:1987年首輪第11位/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球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特長:遠投,命中率高,突破,防守
NBA生涯:1987- 2005
前美國職業男子籃球運動員,NBA著名的「關鍵先生」。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 職業生涯編輯本段雷吉·米勒有先天性的臀部疾病,醫生甚至宣布他不能行走。但是在米勒的努力和他姐姐的幫助下他的臀部得到康復,米勒也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米勒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1987年的NBA選秀中第11位被印第安納步行者隊選中。此後一直到2005年退役,米勒一直留在印第安納步行者效力,球衣號碼是31。雷吉·米勒帶領印第安納步行者隊贏得了2000年NBA東部賽區的冠軍,遺憾的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沒能奪得過NBA總冠軍。他還是1996年奪得奧運會男子籃球金牌的美國隊的一員。米勒入選了1990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和2000年的NBA全明星陣容.
雷吉·米勒於2005賽季結束後退役,在最後一場比賽上對手底特律活塞隊的主教練拉里·布朗特地叫了一次暫停讓全場為米勒致敬。在職業生涯中米勒一共投入2560個三分球,是NBA歷史上投入三分球最多的球員,他平均每場得到18.2分,命中率為0.471,三分球命中率為0.395,罰球命中率0.888。
職業生涯數據.
過往賽季平均
賽季 球隊 上場 首發 時間 投籃% 3分% 罰球% 進攻 防守 總數 助攻 搶斷 蓋帽 失誤 犯規 得分
87-88 步行者 82 1 22.4 .488 .355 .801 1.20 1.20 2.30 1.6 .65 .23 1.23 1.90 10.0
88-89 步行者 74 70 34.3 .479 .402 .844 1.00 3.00 3.90 3.1 1.26 .39 1.93 2.30 16.0
89-90 步行者 82 82 38.9 .514 .414 .868 1.20 2.40 3.60 3.8 1.34 .22 2.71 2.10 24.6
90-91 步行者 82 82 36.2 .512 .348 .918 1.00 2.40 3.40 4.0 1.33 .16 1.99 2.00 22.6
91-92 步行者 82 82 38.0 .501 .378 .858 1.00 2.90 3.90 3.8 1.28 .32 1.91 2.60 20.7
92-93 步行者 82 82 36.0 .479 .399 .880 .80 2.30 3.10 3.2 1.46 .32 1.77 2.20 21.2
93-94 步行者 79 79 33.4 .503 .421 .908 .40 2.30 2.70 3.1 1.51 .30 2.22 2.40 19.9
94-95 步行者 81 81 32.9 .462 .415 .897 .40 2.20 2.60 3.0 1.21 .20 1.86 1.90 19.6
95-96 步行者 76 76 34.5 .473 .410 .863 .50 2.30 2.80 3.3 1.01 .17 2.49 2.30 21.1
96-97 步行者 81 81 36.6 .444 .427 .880 .70 2.90 3.50 3.4 .93 .31 2.05 2.10 21.6
97-98 步行者 81 81 34.5 .477 .429 .868 .60 2.30 2.90 2.1 .96 .14 1.58 1.80 19.5
98-99 步行者 50 50 35.7 .438 .385 .915 .50 2.20 2.70 2.2 .74 .18 1.52 2.00 18.4
99-00 步行者 81 81 36.9 .448 .408 .919 .60 2.30 3.00 2.3 1.05 .31 1.59 1.60 18.1
00-01 步行者 81 81 39.3 .440 .366 .928 .50 3.00 3.50 3.2 1.00 .19 1.64 2.00 18.9
01-02 步行者 79 79 36.6 .453 .406 .911 .30 2.50 2.80 3.2 1.11 .13 1.52 1.80 16.5
02-03 步行者 70 70 30.2 .441 .355 .900 .30 2.20 2.50 2.4 .89 .06 .94 1.30 12.6
03-04 步行者 80 80 28.2 .438 .401 .885 .20 2.10 2.40 3.1 .81 .14 .85 1.20 10.0
總結 1323 1238 34.4 .472 .398 .886 .70 2.40 3.00 3.0 1.10 .22 1.76 2.00 18.4
季後賽 131 131 37.2 .450 .397 .890 .60 2.30 2.90 2.6 1.04 .25 1.80 1.90 21.2
全明星 5 1 19.2 .457 .263 .750 .00 1.00 1.00 2.0 1.00 .20 著名的「米勒時刻」編輯本段1994年NBA東區決賽第五場對紐約尼克斯隊在第四節得到25分,三分球5投五中。
1995年NBA東區半決賽第一場對紐約尼克斯隊在最後8.9秒得到8分讓步行者隊反敗為勝。
1998年NBA東區決賽第四場芝加哥公牛隊,晃開邁克爾·喬丹的防守投入致勝三分球。
2000年NBA東區決賽第六場對紐約尼克斯隊第四節得到17分。
2002年NBA東區季後賽第一輪第五場對新澤西網隊,第四節在中圈投入壓哨三分扳平比分,在加時賽第一節最後時刻扣籃再次扳平比分。 個人榮譽編輯本段1995,1996年NBA第三最佳陣容 1994年男籃世錦賽金牌 1996年奧運會男籃金牌 保持復賽單節比賽投中3分球最多紀錄5個(1994年6月1日對紐約尼克斯隊) 參加3次全明星賽
關於米勒的文章: 緬懷米勒時刻
「下面出場的是,得分後衛——」噓聲伴隨著現場廣播里的解說詞同時響起,「這是他最後一次造訪麥迪遜花園的——」噓聲越來越大,「31號,雷吉——米勒!」當米勒從球員通道跑進球場時,噓聲漸漸淡去,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地起立鼓掌歡呼。這歡呼聲里飽含著對一位偉大對手的憎恨與尊敬…… 就像朋克是最誠實的搖滾樂,是搖滾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朋克是一種不會被改變的人,他們不在乎公眾怎麼認識自己,他們只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公眾--豎起中指的時候。如果說艾弗森是來自地獄的精靈,那麼米勒更像是敢於叫板上帝的「魔鬼」。 而若論籃球世界中叛逆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米勒曾是艾弗森的前輩。後者的名言是:「我不需要尊重任何人,包括喬丹!」而喬丹可能會這樣說:「我可以尊重任何人,除了雷吉�6�1米勒!」自從1993年2月10日,印第安納波利斯的MSA中心,在全場16000多名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米勒挨了喬丹一記耳光之後,兩人長達十年之久的較量就此展開。每次做客風城,米勒必要全力以赴,用不停的得分來回擊喬丹對他的羞辱。1998年的東區決賽是米勒和喬丹最後一次相遇在季後賽中,米勒終於用他那形如鬼魅的絕殺為兩人之間的恩怨作了一個了結,他在第六場比賽的最後時刻狠狠推開喬丹投進了致命三分。可以說在20世紀,米勒始終是喬丹心頭疼痛難忍卻又揮之不去的一把利刺,他給飛人帶來的深深刺痛讓兩人至今仍是形同路人。 也許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米勒桀驁不馴的性格,他出身於運動員世家,姐姐謝莉�6�1米勒曾是1984年奧運會冠軍美國女籃的主力,另一個姐姐坦米是排球運動員,哥哥達雷爾�6�1米勒則是加州天使棒球隊的外場手。但當年幼的米勒一字一頓地訴說自己的籃球夢想時,其他人卻或是嘲諷或是嘆息。原因很簡單,在五歲以前他都只是一個依靠著支架才能站立和行走的孩子,但倔強的米勒從來都沒有向命運低頭。 每個人都在想著每場拿下30分、40分,但羅德曼另闢蹊徑地用籃板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在密集的人群中高高躍起,以匪夷所思的姿勢把球送入籃框,而後是張揚的振臂高呼——米勒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樣簡單而另類。 無法飛翔在籃筐之上,他就日以繼夜地苦練投籃,他要證明一個遠投手同樣可以名垂青史。 在米勒瘦削孱弱的軀體里燃燒著一顆烈火熊熊的靈魂,他不憚於以全世界為敵,擁有喬丹這名宿敵雖然過癮,但未免太過孤單,這個老朋克在苦苦尋覓之下,他選定了世人矚目的紐約麥迪遜花園作為打擊的標靶,於是尼克斯隊的超級擁躉斯派克�6�1李便成了他的另一「冤家」。1994年東部決賽第5場,尼克斯隊在前三節以70:58領先。第四節開始後米勒率先投中一球時,在場邊觀戰的不屑地說這只是走運而已。但是米勒隨後連連投中三分球,而且每投中一次都要和斯派克�6�1李斗一次嘴仗。最後,米勒在第四節拿下25分,率領步行者反敗為勝。第二次是1995年東部半決賽兩隊再次相遇。第一戰還剩18.7秒時,步行者隊落後6分,但米勒在最後8.9秒連得8分,再次率步行者反敗為勝。比賽一結束,米勒就沖向斯派克�6�1李,與他大罵一通。以後兩隊每次相遇,米勒與李都要有一番唇槍舌戰。面對紐約瘋狂主場的球迷作出卡脖子的動作的張狂動作,也必將在每個球迷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 當這個身影站在三分線外,時間就將停擺,比賽就保留著最後的懸念。 米勒並不是沒有失手的時候,在2002年的世錦賽上,他在最後時分將球傳給了三分命中率只有22.5%的另一個米勒(安德烈�6�1米勒),導致夢之隊第一次在國際大賽中輸球,在本賽季,米勒仍然保持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2月8日在邁阿密,他在三分線外五投全中,最後時刻的一記三分為步行者徹底奠定勝局;去年11月15日,他在麥迪遜花園拿到本賽季最高的31分,三分球7投6中,並在終場前49秒投中最後一記三分,令尼克斯突然死亡。作為一名純射手,他成為了廣受擁戴的領袖,這在NBA並不多見。廷斯利說:「對於雷吉我已經無話可講了。今年他主要在防守上做貢獻,給了其他人很多機會,就是為了總冠軍戒指,這是我們都欠他的。」小奧的態度更乾脆:「只要能為他帶來一枚戒指,我什麼都肯做!」??即使這個38歲的老朋克明天退役,今天他仍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刺客。 神奇的米勒編輯本段雷吉·米勒學打籃球是想鍛煉腿部肌肉。由於身材的劣勢,他從來沒有戰勝過姐姐,於是,他轉而苦練三分球,希望藉助遠投打敗姐姐。正是這看來簡單的想法,讓米勒成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分球手。自進入NBA以來,米勒三分球出手6486次,命中2560個,均排NBA歷史首位。
提起米勒的三分球,就讓人想起「米勒時刻」,比賽的最後幾秒往往是米勒的專有時刻。1995年東部半決賽首場,對手是尼克斯。最後8.9秒鍾內,米勒連續命中兩個三分,獨得8分,幫助步行者完成NBA歷史上最驚人的大逆轉。1998年東部決賽第4場,在喬丹的貼身防守下,米勒在僅剩0.7秒鍾時,原地起跳命中三分球,率步行者反敗為勝。
宣布退役後,看得到「米勒時刻」的機會也變得屈指可數。「這將是與雷吉並肩戰斗的最後機會,」主帥卡萊爾說,「這將是球迷們欣賞雷吉表演的最後機會,這會為我們本賽季剩餘的比賽增添巨大意義。」 大嘴巴的米勒編輯本段米勒的大嘴巴在NBA是出了名的,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嘴,讓他和很多球員產生過矛盾,其中有喬丹,也有科比。
1993年2月10日比賽中,喬丹與米勒發生沖突,喬丹認為米勒故意用肘頂他,所以回敬一拳。當時米勒被罰出場,而喬丹卻繼續比賽,這使米勒憤憤不平。他認為那是喬丹的錯,賽後喋喋不休地指責喬丹「太會表演」、「迷惑裁判」。最終,喬丹被補罰10000美元。
科比同米勒的恩怨始於2002年。兩人在洛杉磯交鋒時,曾經大打出手,雙雙被停賽,自那以後兩人形同陌路,再沒有會過面。當時的情景很火爆,科比先出了一拳,米勒馬上反擊,兩人像流氓般扭打在一起,都摔到了記分台後面。科比伶牙俐齒地說:「他根本不了解。我不會和傻瓜爭吵的。」而米勒則冷言冷語地表示:「科比還嫩,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呢。」 兩手空空的米勒編輯本段NBA總冠軍每年只有一個,但都不是米勒的步行者。如果說米勒的18個賽季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麼,在退役的時候沒有帶走一枚總冠軍戒指則是他最大的憾事。
從1987年加盟步行者以來,米勒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與洛杉磯湖人隊的NBA總決賽。盡管在6場比賽中平均每場得分24.3分,但米勒不得不再一次帶著失望走進休息室。
沒有總冠軍眷顧的米勒卻贏得了教練、球員及球迷的心。「盡管他從未贏得過總冠軍,但他擁有輝煌的職業生涯。」步行者現任主教練卡萊爾說,「一直以來,他都在為印第安納波利斯奉獻著,是我們的榜樣。」
多年偶像忠誠永恆
江湖中,所有人都知道葉孤城的這一劍,他們也都知道沒有人能抵擋的了這一劍。包括無所不能的陸小鳳,都要靠運氣才能決定是否接的住。而「月圓之夜,紫金之顛」的決斗,「劍神」西門吹雪,在未去之前就知道自己已經敗了。那一劍的風情,該有多麼華麗。一劍封喉,長笑而去。
美國紐約,NBA的麥加聖地。它見證了籃球歷史發展的百年風雲,在這里,上演過無數次的絢爛甚至震撼的表演。紐約球迷是挑剔而刻薄的,而在這里,紐約人最恨的,卻只有兩個人,一個是上帝,一個,就是雷吉·米勒。憎恨上帝,是因為,上帝在這里從未輸過球。如果說紐約人對上帝的恨夾帶了無能為力的羨慕和嫉妒,那麼對米勒的恨,簡直是咬牙切齒的對敵人一般的恨。米勒的那一劍曾經刺穿了所有紐約人的心。
1987年,一個瘦弱的年輕人加入了聯盟。彼時,「大鳥」伯德率領的綠衫軍團,和「魔術師」約翰遜領銜的湖人的十年恩怨已經走到了尾聲,上帝當時像是一頭發怒的公牛,向總冠軍發起巨大的沖擊,「大猩猩」尤因入主尼克斯,「大夢」奧拉朱旺已經成為火箭的推進器,而以「微笑刺客」托馬斯為首的壞孩子軍團則醞釀著一場巨大的顛覆性的籃球暴動。。。當時,沒有人會知道,這個瘦弱年輕人日後會撼動了整個聯盟,甚至讓每個聽到他的名字的人,從心底襲上深深的恐懼。。。這個年輕人,就是雷吉·米勒。
他沒有強壯的身體,跳的不高,跑的不快,但,只要他站在三分線外,給對手永遠是最致命的威脅。每每在比賽最關鍵的時刻,他冷靜的像個職業殺手,冰冷的眼神尋找個每一個機會,一次次的甩開對手,然後狂飆突起,鎖喉一劍。
很多對手都無法理解,那麼瘦弱的身體,何以能在場上長時間的奔襲,通過不斷奔跑來給自己創造出手機會。那個瘦弱的身體下,究竟蘊藏了多大的能量。我想,那應該是一顆求勝的心,對勝利的渴望,和永不泯滅的冠軍夢。他總是在球隊最需要他的時候爆發巨大的能量,他天生就是為季後賽而生,他職業生涯的季後賽數據都要高於常規賽,這,是一個偉大的球員最完美的體現。
如果說上帝的精準投球是給對手破壞性的打擊,那麼米勒的一次次命中,則是給對手,乃至教練,甚至球迷的心理上最恐怖的襲擊。只要他站在三分線外,那就意味著比賽還沒有結束,即使只剩下最後一秒鍾。只需要一秒鍾,哪怕更短,他也可以讓那一瞬煥發死亡一般的絢爛,一擊致命。
「米勒時刻」,是一個讓所有對手,所有教練都膽戰心驚的名詞。他能把你從溫暖的天堂射落,墜入無間地獄。
好了,讓我們重溫那些經典的戰役吧。
1994年6月1日,步行者隊東部決賽第五場迎戰紐約尼克斯隊。此前雙方戰成2比2平,第五場在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進行。在第四節開始前,步行者落後很多分,所有紐約人都等著看米勒出醜,准備了大把的噓聲准備送走他。紐約尼克斯隊的超級擁躉好萊塢大導演斯派克·李在場邊也極盡侮辱之能,但這次,米勒讓所有紐約人失望了,他單節拿下25分,其中包括5個三分球,並且每中一球,都會跑到斯派克·李跟前大打口水仗,最終他轟下全場最高的39分率領步行者隊在客場翻盤。然後他驕傲的離開了紐約,帶著所有紐約人的恨。這是「米勒時刻」第一次在全美直播,盡管紐約尼克斯隊最終以4比3贏得了當年的東部決賽,但米勒在第五場第四節的表現仍成為季後賽歷史上最不可思議的表演之一。
一年之後,步行者隊和尼克斯隊在東部季後賽第二輪再次相遇。1995年5月7日的第二輪首場比賽,尼克斯隊在終場前18秒還領先6分,很多人都以為比賽已經結束了,只有米勒堅信會有奇跡發生。結果,在最後8.9秒之內,米勒命中兩個三分球,外加兩次罰球,拿下8分,幫助步行者以107比105完成NBA歷史上最驚人的大逆轉。賽後接受采訪時,米勒的第一句話就是:獻給你,印第安納!
1998年5月1日,米勒在與尼克斯隊的東部半決賽第四場還剩2.9秒時投中三分球,將雙方帶入加時賽。最後步行者隊以118比107擊敗尼克斯隊,整場比賽米勒拿下38分。
1998年5月25日,東部決賽第四場,步行者隊迎戰喬丹領軍的芝加哥公牛隊。之前,公牛3:2領先,只要拿下這一場,就可以進軍總決賽。比賽的最後階段,公牛隊領先1分。在全場還剩0.7秒的時候,所有人的心都被米勒緊緊抓住,他饒了一個大大的圈,從內線沖出來,一把推開身邊的上帝,
在三分線外接過發來的球,轉身,出手,球在空中劃過一道優美的弧線,
命中!我想那一刻,上帝的心都碎了。盡管最後,經過七場大戰,步行者隊以3比4惜敗,但是,米勒始終堅信他可以擊敗喬丹。
米勒自豪地說:「我知道他是最好的,所有人都知道。但是,我想我可以和他斗!誰都想有好的表現,我是一樣也許我不是最好的運動員。我跑不快,動作慢,跳不高,但我可以和最好的球員斗!」
2000年6月2日,米勒在東部決賽第六場中砍下34分、率領步行者隊擊敗紐約尼克斯隊。經過10年努力,米勒終於幫助步行者隊有史以來第一次殺進總決賽。然而,盡管米勒在總決賽屬場比賽中平均拿下27分,但他遇到的是如日中天的洛杉機湖人隊,和百年不遇的OK組合,一個上帝接班人,一個怪獸一樣的中鋒。米勒與總冠軍擦肩而過,隨之伯德時代的步行者隊也宣告結束。
2001年4月21日,在東部季後賽首場與費城76人隊比賽的最後3秒,米勒在「小鬼魂」艾弗森的頭頂投進制勝三分球。
2002年5月2日,步行者隊在東部李後賽首輪第五場比賽中對陣新澤西網隊。第四節鑼響的時候,米勒在39英尺外三分球命中,將雙方拖入第一個加時賽;第一個加時賽快結束的時候,米勒突破之後在馬丁和威廉姆斯的頭頂上雙手扣籃,又將比賽帶入第二次加時賽。盡管步行者隊最後還是輸掉了比賽,但是37歲的米勒仍然讓所有新澤西人感到從未有過的恐懼。
所有的,所有的,記憶。。。在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瘋狂表演,面對全場如潮的噓聲中,紳士般的鞠躬。。。著名的扼喉禮。。。底角出手三分,轉身指著觀眾席罵到「你們這些婊子看著,這球進了。」話音未落,球空心入網。。。贏球後像個孩子一樣跳來跳去。。。冰冷的眼神。。。
「一將功成萬骨枯」,上帝成為了上帝,無數人的夢想被他無情的踩碎,無數巨星的一生因為他而充滿了悲劇。上帝一生對手無數,而能上升到敵人這一層次的,或許只有米勒一個。當所有人都臣服在上帝腳下的時候,米勒則是一次又一次的向上帝發起沖擊,盡管每一次都是悲壯收尾。
2005年4月5日,米勒職業生涯最後一次造訪紐約尼克斯隊。米勒要走了,這是他最後一次身披31號戰袍出現在麥迪遜廣場花園廣場。他帶給NBA如此眾多盪氣回腸的記憶,也帶給對手無數刻骨銘心的封喉絕殺,但他卻還是走到了職業生涯的盡頭,「無冕之王」的頭銜伴隨著米勒走過了整整18個賽季,而在諸多對手中,見證「米勒時刻」次數最多的無疑就是紐約麥迪遜廣場花園的球迷。
紐約人有理由對米勒恨之入骨,可這一個夜晚,充斥整個比賽全過程的卻只有一種淡淡的哀傷與尊敬。
比賽將近結束,球迷席上開始齊聲呼叫「雷—吉,雷—吉」。球迷們已經顧不上主隊尼克斯敗北的慘痛戰績,他們要將最崇高的敬意獻給這位偉大的對手。尼克斯球迷是的瘋狂的,也是感性的,米勒帶給過他們最痛苦的殘酷打擊,但是他們同樣忘不了米勒那一次次起跳投籃的英姿。我想,能夠贏得對手甚至敵人的尊重,該有多麼大的人格魅力。
曲終人散。比賽結束後,米勒走上前,與斯派克·李
這位最忠誠的尼克斯球迷進行了一次擁抱。英雄式的尊重,兩個男人之間。
上帝歸隱後,江湖大亂。很多巨星為了那枚總冠軍戒指,放下自己的尊嚴,追逐名利。「爵士」巴克利,「手套」佩頓,還有忠誠的「郵差」馬龍。。。而米勒卻堅守那份信念,為步行者效力18個賽季。1995年5月7日那次最後8.9秒拿下8分,擊敗紐約,完成NBA歷史上最驚人的大逆轉。賽後接受采訪時,米勒的第一句話就是:獻給你,印第安納!
2005年5月20日。東部半決賽第六場。步行者主場對活塞。或許是宿命的安排,15年前米勒第一次打季後賽,敗給了活塞隊。15年後的今天,他的最後一場季後賽也終結在活塞隊手裡。米勒在職業生涯最後一場比賽得了27分2個籃板2次助攻,全場16投11中,三分球8投4中。比賽結束後,所有的觀眾都站立起來,長久的呼喊他的名字,打著大大的標語「雷吉,不要走」 「雷吉,我們愛你」
。。。所有的隊友都和他擁抱,所有的對手都過來和他一一擁抱,還有教練。。。米勒用右手放在心臟的位置,抬起左手,忍住那奔涌而至的淚水。。。
那熟悉的英姿。。。那封喉絕殺的絢麗。。。那不屈的眼神。。。
都將成為記憶。永遠的。
㈤ 雷吉米勒的生日是幾號
雷吉·米勒(全名雷吉·韋恩·米勒,Reggie Wayne Miller,生於1965年8月24日),前美國職業男子籃球運動員,NBA著名的「關鍵先生」。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 生日:1965年8月24日 身高:2.01米 體重:185斤 畢業學校: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87年畢業) 所屬球隊:印第安那步行者隊 位置:後衛 號碼:31 NBA生涯:1987- 2005 職業生涯 雷吉·米勒有先天性的臀部疾病,醫生甚至宣布他不能行走。但是在米勒的努力和他姐姐的幫助下他的臀部得到康復,米勒也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米勒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1987年的NBA選秀中第11位被印第安納步行者隊選中。此後一直到2005年退役,米勒一直留在印第安納步行者效力,球衣號碼是31。雷吉·米勒帶領印第安納步行者隊贏得了2000年NBA東部賽區的冠軍,遺憾的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沒能奪得過NBA總冠軍。他還是1996年奪得奧運會男子籃球金牌的美國隊的一員。米勒入選了 雷吉.米勒 英文名: Reggie Miller 出生:1965年8月24日 身高:2米01 體重:84公斤 位置:後衛 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選秀:1987年首輪第11位/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球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特長:遠投,命中率高,突破,防守 榮譽:1995,1996年NBA第三最佳陣容 1994年男籃世錦賽金牌 1996年奧運會男籃金牌 保持復賽單節比賽投中3分球最多紀錄5個(1994年6月1日對紐約尼克斯隊) 參加3次全明星賽 關於米勒的文章: 緬懷米勒時刻 http://blog.sina.com.cn/u/1427112562 「下面出場的是,得分後衛——」噓聲伴隨著現場廣播里的解說詞同時響起,「這是他最後一次造訪麥迪遜花園的——」噓聲越來越大,「31號,雷吉——米勒!」當米勒從球員通道跑進球場時,噓聲漸漸淡去,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地起立鼓掌歡呼。這歡呼聲里飽含著對一位偉大對手的憎恨與尊敬…… 就像朋克是最誠實的搖滾樂,是搖滾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朋克是一種不會被改變的人,他們不在乎公眾怎麼認識自己,他們只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公眾--豎起中指的時候。如果說艾弗森是來自地獄的精靈,那麼米勒更像是敢於叫板上帝的「魔鬼」。 而若論籃球世界中叛逆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米勒曾是艾弗森的前輩。後者的名言是:「我不需要尊重任何人,包括喬丹!」而喬丹可能會這樣說:「我可以尊重任何人,除了雷吉�6�1米勒!」自從1993年2月10日,印第安納波利斯的MSA中心,在全場16000多名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米勒挨了喬丹一記耳光之後,兩人長達十年之久的較量就此展開。每次做客風城,米勒必要全力以赴,用不停的得分來回擊喬丹對他的羞辱。1998年的東區決賽是米勒和喬丹最後一次相遇在季後賽中,米勒終於用他那形如鬼魅的絕殺為兩人之間的恩怨作了一個了結,他在第六場比賽的最後時刻狠狠推開喬丹投進了致命三分。可以說在20世紀,米勒始終是喬丹心頭疼痛難忍卻又揮之不去的一把利刺,他給飛人帶來的深深刺痛讓兩人至今仍是形同路人。 也許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米勒桀驁不馴的性格,他出身於運動員世家,姐姐謝莉�6�1米勒曾是1984年奧運會冠軍美國女籃的主力,另一個姐姐坦米是排球運動員,哥哥達雷爾�6�1米勒則是加州天使棒球隊的外場手。但當年幼的米勒一字一頓地訴說自己的籃球夢想時,其他人卻或是嘲諷或是嘆息。原因很簡單,在五歲以前他都只是一個依靠著支架才能站立和行走的孩子,但倔強的米勒從來都沒有向命運低頭。 每個人都在想著每場拿下30分、40分,但羅德曼另闢蹊徑地用籃板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在密集的人群中高高躍起,以匪夷所思的姿勢把球送入籃框,而後是張揚的振臂高呼——米勒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樣簡單而另類。 無法飛翔在籃筐之上,他就日以繼夜地苦練投籃,他要證明一個遠投手同樣可以名垂青史。 在米勒瘦削孱弱的軀體里燃燒著一顆烈火熊熊的靈魂,他不憚於以全世界為敵,擁有喬丹這名宿敵雖然過癮,但未免太過孤單,這個老朋克在苦苦尋覓之下,他選定了世人矚目的紐約麥迪遜花園作為打擊的標靶,於是尼克斯隊的超級擁躉斯派克�6�1李便成了他的另一「冤家」。1994年東部決賽第5場,尼克斯隊在前三節以70:58領先。第四節開始後米勒率先投中一球時,在場邊觀戰的不屑地說這只是走運而已。但是米勒隨後連連投中三分球,而且每投中一次都要和斯派克�6�1李斗一次嘴仗。最後,米勒在第四節拿下25分,率領步行者反敗為勝。第二次是1995年東部半決賽兩隊再次相遇。第一戰還剩18.7秒時,步行者隊落後6分,但米勒在最後8.9秒連得8分,再次率步行者反敗為勝。比賽一結束,米勒就沖向斯派克�6�1李,與他大罵一通。以後兩隊每次相遇,米勒與李都要有一番唇槍舌戰。面對紐約瘋狂主場的球迷作出卡脖子的動作的張狂動作,也必將在每個球迷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 當這個身影站在三分線外,時間就將停擺,比賽就保留著最後的懸念。 米勒並不是沒有失手的時候,在2002年的世錦賽上,他在最後時分將球傳給了三分命中率只有22.5%的另一個米勒(安德烈�6�1米勒),導致夢之隊第一次在國際大賽中輸球,在本賽季,米勒仍然保持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2月8日在邁阿密,他在三分線外五投全中,最後時刻的一記三分為步行者徹底奠定勝局;去年11月15日,他在麥迪遜花園拿到本賽季最高的31分,三分球7投6中,並在終場前49秒投中最後一記三分,令尼克斯突然死亡。作為一名純射手,他成為了廣受擁戴的領袖,這在NBA並不多見。廷斯利說:「對於雷吉我已經無話可講了。今年他主要在防守上做貢獻,給了其他人很多機會,就是為了總冠軍戒指,這是我們都欠他的。」小奧的態度更乾脆:「只要能為他帶來一枚戒指,我什麼都肯做!」??即使這個38歲的老朋克明天退役,今天他仍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刺客。 神奇的米勒 雷吉·米勒學打籃球是想鍛煉腿部肌肉。由於身材的劣勢,他從來沒有戰勝過姐姐,於是,他轉而苦練三分球,希望藉助遠投打敗姐姐。正是這看來簡單的想法,讓米勒成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分球手。自進入NBA以來,米勒三分球出手6321次,命中2505個,均排NBA歷史首位。 提起米勒的三分球,就讓人想起「米勒時刻」,比賽的最後幾秒往往是米勒的專有時刻。1995年東部半決賽首場,對手是尼克斯。最後8.9秒鍾內,米勒連續命中兩個三分,獨得8分,幫助步行者完成NBA歷史上最驚人的大逆轉。1998年東部決賽第4場,在喬丹的貼身防守下,米勒在僅剩0.7秒鍾時,原地起跳命中三分球,率步行者反敗為勝。 宣布退役後,看得到「米勒時刻」的機會也變得屈指可數。「這將是與雷吉並肩戰斗的最後機會,」主帥卡萊爾說,「這將是球迷們欣賞雷吉表演的最後機會,這會為我們本賽季剩餘的比賽增添巨大意義。」 大嘴巴的米勒 米勒的大嘴巴在NBA是出了名的,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嘴,讓他和很多球員產生過矛盾,其中有喬丹,也有科比。 1993年2月10日比賽中,喬丹與米勒發生沖突,喬丹認為米勒故意用肘頂他,所以回敬一拳。當時米勒被罰出場,而喬丹卻繼續比賽,這使米勒憤憤不平。他認為那是喬丹的錯,賽後喋喋不休地指責喬丹「太會表演」、「迷惑裁判」。最終,喬丹被補罰10000美元。 科比同米勒的恩怨始於2002年。兩人在洛杉磯交鋒時,曾經大打出手,雙雙被停賽,自那以後兩人形同陌路,再沒有會過面。當時的情景很火爆,科比先出了一拳,米勒馬上反擊,兩人像流氓般扭打在一起,都摔到了記分台後面。科比伶牙俐齒地說:「他根本不了解。我不會和傻瓜爭吵的。」而米勒則冷言冷語地表示:「科比還嫩,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呢。」 兩手空空的米勒 NBA總冠軍每年只有一個,但都不是米勒的步行者。如果說米勒的18個賽季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麼,在退役的時候沒有帶走一枚總冠軍戒指則是他最大的憾事。 從1987年加盟步行者以來,米勒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與洛杉磯湖人隊的NBA總決賽。盡管在6場比賽中平均每場得分24.3分,但米勒不得不再一次帶著失望走進休息室。 沒有總冠軍眷顧的米勒卻贏得了教練、球員及球迷的心。「盡管他從未贏得過總冠軍,但他擁有輝煌的職業生涯。」步行者現任主教練卡萊爾說,「一直以來,他都在為印第安納波利斯奉獻著,是我們的榜樣。」 第一次「米勒時刻」是在1995年5月7日這一天誕生,當時是1995年東部半決賽第一場,步行者與尼克斯殺得正起勁,當時步行者隊落後尼克斯隊6分,並且比賽只剩下8.9秒鍾,根據常人來判斷步行者隊必死無疑,但米勒卻打破了這一常規,他首先投中一個三分球,然後又在自己的後場從尼克斯隊手中斷球,迅速帶到前場再次遠投得分,此時步行者驚奇的將比分扳成105-105平,此時米勒又迫使尼克斯隊犯規,他兩罰全部命中幫助步行者隊以2分險勝對手
㈥ NBA雷吉米勒個人資料G
雷吉·米勒(Reggie Wayne Miller,1965年8月24日——),前美國職業男子籃球運動員,NBA著名的「關鍵先生」。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關鍵得分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Miller Time)。性別:男粵語譯名:列治·米拿星座:處女座位置:後衛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選秀:1987年首輪第11位/印第安納步行者隊球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特長:遠投,命中率高,突破,防守,跑動,無球跑位 NBA生涯:1987- 2005前美國職業男子籃球運動員,NBA著名的「關鍵先生」。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 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職業生涯得分:25279全名叫做 Reginald Wayne Miller成長經歷也許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米勒桀驁不馴的性格,他出身於運動員世家,姐姐謝莉曾是1984年奧運會冠軍美國女籃的主力,另一個姐姐坦米是排球運動員,哥哥達雷爾·米勒則是加州天使棒球隊的外場手。但當年幼的米勒一字一頓地訴說自己的籃球夢想時,其他人卻或是嘲諷或是嘆息。原因很簡單,在五歲以前他都只是一個依靠著支架才能站立和行走的孩子,但倔強的米勒從來都沒有向命運低頭。每個人都在想著每場拿下30分、40分,但羅德曼另闢蹊徑地用籃板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在密集的人群中高高躍起,以匪夷所思的姿勢把球送入籃框,而後是張揚的振臂高呼——米勒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樣簡單而另類。無法飛翔在籃筐之上,他就夜以繼日地苦練投籃,他要證明一個遠投手同樣可以名垂青史。在米勒瘦削孱弱的軀體里燃燒著一顆烈火熊熊的靈魂,他不憚於以全世界為敵,擁有喬丹這名宿敵雖然過癮,但未免太過孤單,這個老朋克在苦苦尋覓之下,他選定了世人矚目的紐約麥迪遜花園作為打擊的標靶,於是尼克斯隊的超級擁躉斯派克·李便成了他的另一「冤家」。
㈦ 雷吉米勒獲得過最佳新秀嘛
雷吉米勒沒有獲得過最佳新秀:雷吉-米勒是1987年進入NBA的,1987-1988賽季的NBA最佳新秀是馬克-傑克遜。
馬克·傑克遜:1965年4月1日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前美國職業籃球運動員,司職控球後衛。
馬克·傑克遜在1987年NBA選秀中於第1輪第18位被紐約尼克斯隊選中,並於次年獲得了NBA最佳新秀稱號,是迄今為止獲得這一稱號球員中選秀順位最低者。職業生涯曾效力於紐約尼克斯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洛杉磯快船隊、丹佛掘金隊、多倫多猛龍隊、猶他爵士隊以及休斯敦火箭隊,1989年入選NBA全明星陣容,1997年榮膺NBA助攻王。
2004年,馬克·傑克遜正式宣布退役。
㈧ 雷吉米勒 自傳
[編輯本段]基本資料
英文名: Reggie Miller
出生:1965年8月24日
身高:2米01 體重:84公斤
位置:後衛
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選秀:1987年首輪第11位/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球隊:印第安納步行者隊
特長:遠投,命中率高,突破,防守
NBA生涯:1987- 2005
前美國職業男子籃球運動員,NBA著名的「關鍵先生」。因為精準的三分球和比賽末段的得分能力而聞名,在比賽末段他的表演被球迷稱作「米勒時刻」。
[編輯本段]職業生涯
雷吉·米勒有先天性的臀部疾病,醫生甚至宣布他不能行走。但是在米勒的努力和他姐姐的幫助下他的臀部得到康復,米勒也成為了一個偉大的籃球運動員。
米勒曾就讀於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在1987年的NBA選秀中第11位被印第安納步行者隊選中。此後一直到2005年退役,米勒一直留在印第安納步行者效力,球衣號碼是31。雷吉·米勒帶領印第安納步行者隊贏得了2000年NBA東部賽區的冠軍,遺憾的是在他的職業生涯中沒能奪得過NBA總冠軍。他還是1996年奪得奧運會男子籃球金牌的美國隊的一員。米勒入選了1990年、1995年、1996年、1998年和2000年的NBA全明星陣容.
雷吉·米勒於2005賽季結束後退役,在最後一場比賽上對手底特律活塞隊的主教練拉里·布朗特地叫了一次暫停讓全場為米勒致敬。在職業生涯中米勒一共投入2560個三分球,是NBA歷史上投入三分球最多的球員,他平均每場得到18.2分,命中率為0.471,三分球命中率為0.395,罰球命中率0.888。
[編輯本段]著名的「米勒時刻」
1994年NBA東區決賽第五場對紐約尼克斯隊在第四節得到25分,三分球5投五中。
1995年NBA東區半決賽第一場對紐約尼克斯隊在最後8.9秒得到8分讓步行者隊反敗為勝。
1998年NBA東區決賽第四場芝加哥公牛隊,晃開邁克爾·喬丹的防守投入致勝三分球。
2000年NBA東區決賽第六場對紐約尼克斯隊第四節得到17分。
2002年NBA東區季後賽第一輪第五場對新澤西網隊,第四節在中圈投入壓哨三分扳平比分,在加時賽第一節最後時刻扣籃再次扳平比分。
[編輯本段]個人榮譽
1995,1996年NBA第三最佳陣容 1994年男籃世錦賽金牌 1996年奧運會男籃金牌 保持復賽單節比賽投中3分球最多紀錄5個(1994年6月1日對紐約尼克斯隊) 參加3次全明星賽
關於米勒的文章: 緬懷米勒時刻
「下面出場的是,得分後衛——」噓聲伴隨著現場廣播里的解說詞同時響起,「這是他最後一次造訪麥迪遜花園的——」噓聲越來越大,「31號,雷吉——米勒!」當米勒從球員通道跑進球場時,噓聲漸漸淡去,全場觀眾不約而同地起立鼓掌歡呼。這歡呼聲里飽含著對一位偉大對手的憎恨與尊敬…… 就像朋克是最誠實的搖滾樂,是搖滾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朋克是一種不會被改變的人,他們不在乎公眾怎麼認識自己,他們只在一種情況下需要公眾--豎起中指的時候。如果說艾弗森是來自地獄的精靈,那麼米勒更像是敢於叫板上帝的「魔鬼」。 而若論籃球世界中叛逆精神「最坦盪、最狂野、最放肆的解釋」,米勒曾是艾弗森的前輩。後者的名言是:「我不需要尊重任何人,包括喬丹!」而喬丹可能會這樣說:「我可以尊重任何人,除了雷吉•米勒!」自從1993年2月10日,印第安納波利斯的MSA中心,在全場16000多名觀眾的眾目睽睽之下,米勒挨了喬丹一記耳光之後,兩人長達十年之久的較量就此展開。每次做客風城,米勒必要全力以赴,用不停的得分來回擊喬丹對他的羞辱。1998年的東區決賽是米勒和喬丹最後一次相遇在季後賽中,米勒終於用他那形如鬼魅的絕殺為兩人之間的恩怨作了一個了結,他在第六場比賽的最後時刻狠狠推開喬丹投進了致命三分。可以說在20世紀,米勒始終是喬丹心頭疼痛難忍卻又揮之不去的一把利刺,他給飛人帶來的深深刺痛讓兩人至今仍是形同路人。 也許是不幸的童年造就了米勒桀驁不馴的性格,他出身於運動員世家,姐姐謝莉•米勒曾是1984年奧運會冠軍美國女籃的主力,另一個姐姐坦米是排球運動員,哥哥達雷爾•米勒則是加州天使棒球隊的外場手。但當年幼的米勒一字一頓地訴說自己的籃球夢想時,其他人卻或是嘲諷或是嘆息。原因很簡單,在五歲以前他都只是一個依靠著支架才能站立和行走的孩子,但倔強的米勒從來都沒有向命運低頭。 每個人都在想著每場拿下30分、40分,但羅德曼另闢蹊徑地用籃板證明了自己的偉大。在密集的人群中高高躍起,以匪夷所思的姿勢把球送入籃框,而後是張揚的振臂高呼——米勒解決問題的方式同樣簡單而另類。 無法飛翔在籃筐之上,他就日以繼夜地苦練投籃,他要證明一個遠投手同樣可以名垂青史。 在米勒瘦削孱弱的軀體里燃燒著一顆烈火熊熊的靈魂,他不憚於以全世界為敵,擁有喬丹這名宿敵雖然過癮,但未免太過孤單,這個老朋克在苦苦尋覓之下,他選定了世人矚目的紐約麥迪遜花園作為打擊的標靶,於是尼克斯隊的超級擁躉斯派克•李便成了他的另一「冤家」。1994年東部決賽第5場,尼克斯隊在前三節以70:58領先。第四節開始後米勒率先投中一球時,在場邊觀戰的不屑地說這只是走運而已。但是米勒隨後連連投中三分球,而且每投中一次都要和斯派克•李斗一次嘴仗。最後,米勒在第四節拿下25分,率領步行者反敗為勝。第二次是1995年東部半決賽兩隊再次相遇。第一戰還剩18.7秒時,步行者隊落後6分,但米勒在最後8.9秒連得8分,再次率步行者反敗為勝。比賽一結束,米勒就沖向斯派克•李,與他大罵一通。以後兩隊每次相遇,米勒與李都要有一番唇槍舌戰。面對紐約瘋狂主場的球迷作出卡脖子的動作的張狂動作,也必將在每個球迷的心頭縈繞,揮之不去。 當這個身影站在三分線外,時間就將停擺,比賽就保留著最後的懸念。 米勒並不是沒有失手的時候,在2002年的世錦賽上,他在最後時分將球傳給了三分命中率只有22.5%的另一個米勒(安德烈•米勒),導致夢之隊第一次在國際大賽中輸球,在本賽季,米勒仍然保持了四成以上的三分命中率,2月8日在邁阿密,他在三分線外五投全中,最後時刻的一記三分為步行者徹底奠定勝局;去年11月15日,他在麥迪遜花園拿到本賽季最高的31分,三分球7投6中,並在終場前49秒投中最後一記三分,令尼克斯突然死亡。作為一名純射手,他成為了廣受擁戴的領袖,這在NBA並不多見。廷斯利說:「對於雷吉我已經無話可講了。今年他主要在防守上做貢獻,給了其他人很多機會,就是為了總冠軍戒指,這是我們都欠他的。」小奧的態度更乾脆:「只要能為他帶來一枚戒指,我什麼都肯做!」??即使這個38歲的老朋克明天退役,今天他仍將是世界上最可怕的刺客。
[編輯本段]神奇的米勒
雷吉·米勒學打籃球是想鍛煉腿部肌肉。由於身材的劣勢,他從來沒有戰勝過姐姐,於是,他轉而苦練三分球,希望藉助遠投打敗姐姐。正是這看來簡單的想法,讓米勒成為NBA歷史上最偉大的三分球手。自進入NBA以來,米勒三分球出手6486次,命中2560個,均排NBA歷史首位。
提起米勒的三分球,就讓人想起「米勒時刻」,比賽的最後幾秒往往是米勒的專有時刻。1995年東部半決賽首場,對手是尼克斯。最後8.9秒鍾內,米勒連續命中兩個三分,獨得8分,幫助步行者完成NBA歷史上最驚人的大逆轉。1998年東部決賽第4場,在喬丹的貼身防守下,米勒在僅剩0.7秒鍾時,原地起跳命中三分球,率步行者反敗為勝。
宣布退役後,看得到「米勒時刻」的機會也變得屈指可數。「這將是與雷吉並肩戰斗的最後機會,」主帥卡萊爾說,「這將是球迷們欣賞雷吉表演的最後機會,這會為我們本賽季剩餘的比賽增添巨大意義。」
[編輯本段]大嘴巴的米勒
米勒的大嘴巴在NBA是出了名的,也正是因為他的大嘴,讓他和很多球員產生過矛盾,其中有喬丹,也有科比。
1993年2月10日比賽中,喬丹與米勒發生沖突,喬丹認為米勒故意用肘頂他,所以回敬一拳。當時米勒被罰出場,而喬丹卻繼續比賽,這使米勒憤憤不平。他認為那是喬丹的錯,賽後喋喋不休地指責喬丹「太會表演」、「迷惑裁判」。最終,喬丹被補罰10000美元。
科比同米勒的恩怨始於2002年。兩人在洛杉磯交鋒時,曾經大打出手,雙雙被停賽,自那以後兩人形同陌路,再沒有會過面。當時的情景很火爆,科比先出了一拳,米勒馬上反擊,兩人像流氓般扭打在一起,都摔到了記分台後面。科比伶牙俐齒地說:「他根本不了解。我不會和傻瓜爭吵的。」而米勒則冷言冷語地表示:「科比還嫩,他還有很多東西要學習呢。」
[編輯本段]兩手空空的米勒
NBA總冠軍每年只有一個,但都不是米勒的步行者。如果說米勒的18個賽季還有什麼遺憾的話,那麼,在退役的時候沒有帶走一枚總冠軍戒指則是他最大的憾事。
從1987年加盟步行者以來,米勒離總冠軍最近的一次是2000年與洛杉磯湖人隊的NBA總決賽。盡管在6場比賽中平均每場得分24.3分,但米勒不得不再一次帶著失望走進休息室。
沒有總冠軍眷顧的米勒卻贏得了教練、球員及球迷的心。「盡管他從未贏得過總冠軍,但他擁有輝煌的職業生涯。」步行者現任主教練卡萊爾說,「一直以來,他都在為印第安納波利斯奉獻著,是我們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