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和韓國有多少個口岸
㈠ 韓國和中國的哪個地方交界
寮國與我國的雲南省接壤,具體情況是:1.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勐滿鎮岔河(口岸)--對應--寮國南塔省孟新(口岸)勐臘縣磨憨(口岸)--對應--寮國南塔省芒海(口岸)勐臘縣曼庄--對應--寮國豐沙里省孟伊沃2.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江城縣(口岸)--對應--寮國豐沙里省蘭兌(口岸)
㈡ 中國和韓國交界的地方是朋休口岸嗎
中國和韓國,沒有直接的陸地交界,也不存在專用的口岸!
㈢ 綏芬河口岸的地理位置
綏芬河市位於黑龍江省東南部,東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接壤,總人口10萬(包括5萬流動人口)。1992年國務院批准為中國首批沿邊擴大開放城市。1999年6月,經中俄兩國政府外交換文,設立綏芬河中俄互市貿易區。
綏芬河處於東北亞經濟圈的中心地帶,是中國通往日本海的唯一陸路貿易口岸。距俄遠東最大的港口城市海參崴230公里,有一條鐵路、兩條公路與俄羅斯相通。通過俄羅斯的海參崴、納霍德卡港口,連接中、俄、日、韓、朝等國家和地區陸海通道的關結點,是中國參與東北亞多邊國際經濟合作與競爭的「窗口」和「橋梁」。
(3)中國和韓國有多少個口岸擴展閱讀:
1951年中國收回鐵路主權後,車站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993年,鑒於綏芬河站設備陳舊、能力低下,已遠遠不能適應國際聯運需要的現狀,鐵道部、哈爾濱鐵路局和綏芬河市政府三家投資5437萬元對綏芬河站老場進行了徹底的技術改造,並新建綏芬河站北場。
1994年,投資1400萬元對北場新建工程進行更新改造。1999年,投資1000萬元完成了綏芬河北場二期工程,鐵路口岸貨物運輸能力已達500萬噸,年旅客運輸能力達100萬人次,年運輸收入12000萬元。
經過多年的建設和發展,綏芬河初步成為了一個以國際區域物流為重點,以鐵路運輸為主體,以陸海聯運為鏈節的區域性物流中心城市,這是投資者獲取俄羅斯木材資源的可靠保障,也是綏芬河能夠發展成為中國北方陸路最大的進口木材集散地的先決條件。
隨著轉口貿易和加工貿易的不斷發展,綏芬河國際陸海聯運的物流實現規模化運營,物流的走廊和關節點將日趨暢達,進口俄羅斯木材加工復出口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的國際化產業格局將更加清晰和廣闊。
㈣ 吉林省有多少個對外開放口岸
全省有18個口岸、通道分布在中朝、中俄邊境一線,其中,有16個中朝口岸、通道,2個中俄口岸。包括長春航空、長春鐵路和大安港等3個內陸口岸,全省共有一類(國家)、二類(地方)口岸、通道21個。全省口岸1999年過貨量為150萬噸,入出境旅客為50多萬人次。一類口岸有12個: (1)長春航空口岸位於長春市,於1992年4月對外開放。截止1999年底,已開通香港、韓國漢城、俄羅斯海參崴、日本仙台等航線。年平均運載入出境旅客8萬多人次。(2)長春鐵路口岸位於長春市,於1998年開通長春到大連港口DCT國際集裝箱班列。 (3)大安港口岸位於大安市,是吉林省最大的內河港口。於1993年對外國船隻開放。(4) 琿春公路口岸位於琿春市長嶺子,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克拉斯基諾鎮相望, 有公路相通,對面是克拉斯基諾口岸。可通行第三國人員。(5)琿春鐵路口岸位於琿春市長嶺子,與俄羅斯濱海邊疆區哈桑區卡梅紹娃亞車站相望,有鐵路相通,對面是卡梅紹娃亞口岸。1999年5月開通試運行。
(6) 圈河口岸位於琿春市敬信鎮圈河村,與朝鮮羅津-先鋒市元汀里隔圖們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元汀口岸。可通行第三國人員。(7) 圖們鐵路、公路口岸位於圖們市,與朝鮮咸鏡北道南陽區隔圖們江相望,分別有鐵路、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南陽口岸。是我國對朝三大主要口岸之一,1999年過貨量約80萬噸。可通行第三國人員。(8)開山屯口岸位於龍井市開山屯鎮,與朝鮮咸鏡北道穩城郡三峰區隔圖們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三峰口岸。(9)三合口岸位於龍井市三合鎮,與朝鮮咸鏡北道會寧市隔圖們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會寧口岸。(10)南坪口岸位於和龍市南坪鎮,與朝鮮咸境北道茂山郡七星里隔圖們江相望,有簡易橋相通,對面是茂山口岸。(11)臨江口岸位於臨江市,與朝鮮慈江道中江郡隔鴨綠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中江口岸。(12)集安口岸位於集安市,與朝鮮慈江道滿浦市隔鴨綠江相望,有鐵路大橋相通,對面是滿浦口岸。是中國對朝三大主要口岸之一,1999年過貨量為11萬噸。 二類口岸有5個: (1)沙坨子口岸位於琿春市三家子鄉沙坨子村,與朝鮮咸鏡北道賽別爾郡隔圖們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賽別爾口岸。(2)古城裡口岸位於和龍市崇善鎮,與朝鮮兩江道大紅丹郡隔圖們江相望,有公路橋相通,對面是三長口岸。(3)長白口岸位於長白縣,與朝鮮兩江道首府惠山市隔鴨綠江相望,有公路大橋相通,對面是惠山口岸。1999年過貨量為6.4萬噸。(4)青石口岸位於集安市青石鎮,與朝鮮慈江道慈城郡雲峰區隔鴨綠江相望,有電廠大壩相通,對面是雲峰口岸。(5)老虎哨口岸位於集安市榆林鎮網兜子村,與朝鮮慈江道渭原郡隔鴨綠江相望,船隻擺渡,對面是渭原口岸。 公務、過貨通道有4個: (1)雙目峰公務通道位於安圖縣雙目峰,與朝鮮兩江道三池淵郡雙頭峰相望,有沙石路相通,對面是雙頭峰公務通道。(2)八道溝公務通道位於長白縣八道溝鎮,與朝鮮金亨稷郡葡坪邑隔鴨綠江相望,船隻擺渡,對面是葡坪公務通道。 (3)三道溝臨時過貨通道(水上)位於白山市八道江區,與朝鮮慈江道慈城郡法洞里隔鴨綠江相望,船舶運輸,對面是法洞臨時過貨通道。(4)集安臨時過貨通道(水上)位於集安市,與朝鮮慈江道滿浦市隔鴨綠江相望,船舶運輸,對面是滿浦臨時過貨通道。
㈤ 中國和韓國交界的地方是楊庄口岸嗎
韓國和中國領土沒有交界的地方,天津港和丹東是主要通商kouanw
㈥ 韓國有哪些口岸
釜山
㈦ 目前中國有多少個大港口
1.上海港
上海港控江襟海,地處長三角水網地帶,水路交通十分發達。目前,上海市內河港區共有3250個泊位,最大靠泊能力為2000噸級。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上海港的發展步入?了快車道。上個世紀90年代新建了羅徑、外高橋一期、外高橋二期等新港區。港口經營業務主要包括裝卸、倉儲、物流、船舶拖帶、引航、外輪代理、外輪理貨、海鐵聯運、中轉服務以及水路客運服務等。1996年1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正式啟動。2002年6月,洋山深水港區開工建設,上海港又開始從河口港向真正的海港跨越。2003年完成貨物吞吐量3.1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128.2萬標准箱,是我國大陸首個突破1000萬TEU大關的港口。2004年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快速增長,分別完成3.79億噸和1455萬標准箱,分列世界港口第二位和第三位。上海港2005年的貨物吞吐量達4.43億噸,完成的集裝箱吞吐量達到1809萬標准箱,比上年增長24.2%,繼續穩居世界第三位。
2.寧波港
寧波港由北侖港區、鎮海港區、寧波港區、大榭港區、穿山港區組成,是一個集內河港、河口港和海港於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的現代化深水大港。現有生產性泊位191座,其中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39座。最大的有25萬噸級原油碼頭,20萬噸級(可兼靠30萬噸船)的卸礦碼頭,第六代國際集裝箱專用泊位以及5萬噸級液體化工專用泊位;已與世界上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通航。寧波港主要經營進口鐵礦砂、內外貿集裝箱、原油成品油、液體化工產品、煤炭以及其他散雜貨裝卸、儲存、中轉業務。2005年寧波港實現吞吐量26864萬噸。
3.天津港
天津港地處渤海灣西端,是我國華北西北和京津地區的重要水路交通樞紐。擁有各類泊位140餘個,其中公共泊位76個,岸線總長14.5公里,萬噸級以上泊位55個。2003年,天津港貨物吞吐量完成1.6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3000萬噸的歷史性突破,吞吐量在中國北方居第一位。天津港是中國大陸最早開展國際集裝箱運輸業務的港口。1973年9月,天津港成功開辟了我國第一條國際集裝箱航線。1980年,天津港建成中國第一個集裝箱碼頭。2004年,集裝箱吞吐量完成381.6萬標准箱。2004年,貨物吞吐總量達到2億噸,實現一年凈增4000萬噸的跨越式發展。2005年天津港實現吞吐量24144萬噸。
4.廣州港
廣州港地處我國外向型經濟最活躍的珠江三角洲地區中心。港區分為虎門港區、新沙港區、黃埔港區和廣州內港港區。廣州港國際海運通達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0多個港口,並與國內100多個港口通航,是中國華南地區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主要從事石油、煤炭、糧食、化肥、鋼材、礦石、集裝箱等貨物裝卸?(包括碼頭、錨地過駁)?和倉儲、貨物保稅業務以及國內外貨物代理和船舶代理;代辦中轉、代理客運;國內外船舶進出港引航、水路貨物和旅客運輸、物流服務等。2004年,廣州港貨物吞吐量快速增長,全年完成2.15億噸。2005年廣州港實現吞吐量25093萬噸。
5.青島港
青島港是國家特大型港口,由青島老港區、黃島油港區、前灣新港區三大港區組成。港口擁有碼頭15座,泊位73個,主要從事集裝箱、煤炭、原油、鐵礦、糧食等各類進出口貨物的裝卸服務和國際國內客運服務,與世界上1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50多個港口有貿易往來,是太平洋西海岸重要的國際貿易口岸和海上運輸樞紐。港口吞吐量2004年達到1.61億噸,上繳國家各種稅費17.5億元。2005年青島港實現吞吐量18678萬噸。
6.秦皇島港
位於渤海岸的秦皇島港,是我國北方的一座天然良港。主要貨種有煤炭、石油、糧食、化肥、礦石等。秦皇島港以能源輸出聞名於世,主要將來自祖國內陸山西、陝西、內蒙古、寧夏、河北等地的煤炭輸往華東、華南等地及美洲、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年輸出煤炭佔全國煤炭輸出總量的50%以上,是我國北煤南運的主要通道。全港目前擁有全國最大的自動化煤炭裝卸碼頭和設備較為先進的原油、雜貨與集裝箱碼頭,共有泊位58個,其中生產性泊位37個。秦皇島油港現有一、二期兩個碼頭,2.5萬噸級泊位兩個,5萬噸級泊位一個,3千噸級成品油泊位一個,年通過能力1650萬噸。2004年,秦皇島港共完成吞吐量1.53億噸,比上年增長20.27%。2005年秦皇島港實現吞吐量16902萬噸。
7.大連港
大連港位居西北太平洋的中樞,是轉運遠東、南亞、北美、歐洲貨物最便捷的港口。港口自由水域346平方公里,陸地面積10餘平方公里,擁有集裝箱、原油、成品油、糧食、煤炭、散礦、化工產品、客貨滾裝等80來個現代化專業泊位,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0多個。海上運輸已開辟到香港、日本、東南亞、歐洲等國際集裝箱航線8條。2003年,港口實現貨物吞吐量1.26億噸,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67萬標准箱,是目前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億噸大港之一。2005年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7億噸,集裝箱吞吐量300萬TEU。全年完成港口重點工程建設投資60億元。
8.深圳港
深圳港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南部,珠江入海口伶仃洋東岸,毗鄰香港,是華南地區優良的天然港灣。深圳港口的直接腹地為深圳市、惠陽市、東莞市和珠江三角洲的部分地區。貨物以集裝箱為主,兼營化肥、糧食、飼料、糖、鋼材、水泥、木材、砂石、石油、煤炭、礦石等。2004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35億噸,增長20.33%,集裝箱吞吐量1365萬標准箱,增幅為28.22%。2005年,深圳港建成10個集裝箱專用泊位,並開發建設銅鼓航道。2005年深圳港貨物吞吐量達1.53億噸,集裝箱吞吐量1619.71萬標箱。
9.舟山港
舟山港位於浙江省舟山群島舟山市,背靠經濟發達的長江三角洲,是江浙和長江流域諸省的海上門戶。港口具有豐富的深水岸線資源和優越的建港自然條件,可建碼頭岸線有1538公里?,其中水深大於10米的深水岸線183.2公里;水深大於20米以上的深水岸線為82.8公里。全港有定海、沈家門、老塘山、高亭、衢山、泗礁、綠華山、洋山8個港區,共有生產性泊位352個,其中,萬噸級以上11個,?2003年全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00萬噸。港口與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俄羅斯及中東地區均有貿易運輸往來。舟山港作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和上海—寧波—舟山組合港的主要組成部分,港口開發是舟山未來最具潛力和競爭力的產業。2004年,全港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7359.26萬噸。2005年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過8000萬噸。
10.營口港
營口港由營口港區、鮁魚圈港區共同組成。營口港歷史悠久,對外開埠距今已有整整140多年的歷史,曾是我國東北地區惟一通商口岸,以「東方之貿易良港」聞名中外。1936年港口吞吐量曾達246萬噸。進入21世紀後,營口港已向深水化、專業化、多功能化的現代港口邁進。至2003年底,營口港共有生產泊位29個,萬噸級以上深水泊位17個。2004年營口港全年共完成貨物吞吐量5977萬噸,比2003年增長45.1%,裝運集裝箱58.3萬標准箱,比2003年增長44.7%。年度運營總收入突破10億元。營口港貨物吞吐量2005年全年實現7537萬噸,集裝箱運輸量實現78.7萬標准箱
㈧ 誰知道 口岸是什麼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有什麼區別
首頁 機構介紹 政務公開 統計資料 商務政策 商務概況 服務機構 機關大事記 公平貿易 各市商務主管部門 商務企事業
當前位置:首頁 > 口岸專區 日期 2005年8月28日 星期日
「口岸」小知識
1) 什麼是口岸
口岸是供人員、貨物和交通工具出入國境的港口、機場、車站、通道等。
口岸的開放和關閉,由國務院或省級人民政府審批後公布執行。
凡開放口岸,應根據需要設立邊防檢查、海關、港務監督、出入境檢驗檢疫等查驗機構和國家規定的其他代理服務機構。
2) 口岸的分類
口岸分為一類口岸和二類口岸。一類口岸是指由國務院批准開放的口岸(包括中央管理的口岸和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管理的部分口岸);二類口岸是指省級人民政府批准開放並管理的口岸。
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一類口岸243個,二類口岸154個。截止目前,我省有一類口岸6個,二類口岸3個。
3) 兩類口岸的具體劃分
一類口岸:
1、對外國籍船舶、飛機、車輛等交通工具開放的海、陸、空客貨口岸(如我省蕪湖、安慶、銅陵水運口岸);
2、只允許我國籍船舶、飛機、車輛出入過境的海、陸、空客貨口岸(如我省合肥、黃山航空口岸和馬鞍山水運口岸);
3、允許外國籍船舶進出我國領海內的海面交貨點。
二類口岸:
1、依靠其他口岸派人前往辦理出入境檢查檢驗手續的國輪外貿運輸裝卸點、起運點、交貨點(如我省池州水運口岸以及蚌埠、阜陽鐵路口岸);
2、同毗鄰國家地方政府之間進行邊境小額貿易和人員往來的口岸;
3、只限邊境居民通行的出入境口岸。
4) 口岸開放報批程序
(一)一類口岸:由有關部(局)或港口、碼頭、車站、機場和通道所在地的省級人民政府會商大軍區後,報請國務院批准,同時抄送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總參謀部和有關主管部門。
(二)二類口岸:由口岸所在地的人民政府徵得當地大軍區和海軍的同意,並會商口岸檢查檢驗等有關單位後,報請省級人民政府批准。批文同時送國務院口岸領導小組和有關主管部門備案。
我省水運口岸簡介
[ 蕪湖港 ] 蕪湖是一座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古城,為皖南和沿江地區最大的商品集散地,素有「長江巨埠、皖之中堅」的美譽。蕪湖港是長江十大港口之一,也是安徽省最早對外開放的一類口岸。蕪湖港地處長江與青弋江、水陽江、運漕河所構成的內河水運網中心,是長江朔水而上的最後一個深水良港,上可達贛、鄂、湘、川等省,下經蘇、滬達海通洋,距滬出海口的吳淞口 462 公里。
蕪湖港區鐵路專用線與淮南、寧蕪、蕪銅、皖贛、宣杭 5 條鐵路干線相連,並與蕪湖至上海、南京、杭州、合肥、黃山、九華山等十餘條公路相接,蕪湖港距南京國際機場只有 60 公里,距灣里聯航機場僅 10 公里。蕪湖口岸倉儲條件良好,擁有海關出口監管倉庫、保稅倉庫 15 萬平方米,一次可存儲 20 萬噸外貿物資。蕪湖港集港、疏港和倉儲等條件極為優越。蕪湖是國家批準的沿江開放城市,擁有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出口加工區、聯航機場、大型鐵路編組站及與港區相連的蕪湖公鐵兩用長江大橋。投資環境優越,口岸發展前景廣闊。
1980 年,國務院批准蕪湖港對外貿國輪開放。 1991 年 10 月,全國七屆人大第 22 次常委會議批准蕪湖港對外籍船舶開放。現有蕪湖港務局、海深湖公司、石油公司、蕪湖太平洋液化氣有限公司、安徽環宇公路瀝青材料有限公司、蕪湖百江能源實業有限公司等 12 個外貿碼頭,口岸年通過能力 300 萬噸。 1982 年 6 月蕪湖港成功接泊 11700 噸級「振興」輪,裝載 9295 噸水泥和雜貨抵香港。蕪湖是長江中下游重要的造船、修船基地,蕪湖造船廠可造 3 萬噸級海輪,荻港修船廠年修船能力 30 萬噸。
蕪湖口岸現已開通至俄、日、韓、朝、馬、泰、柬、香港等 1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只航運輸,開辦了到世界各地的聯運中轉業務。蕪湖口岸機構齊全,現有口岸辦、港監、海關、邊防、出入境檢驗檢疫、船檢、引航、代理、理貨、外供等 40 多個口岸單位。 2003 年蕪湖口岸出入境外貿船舶 336 艘次,其中外籍船舶 71 艘次。 2001 年外貿貨物進出口運量 42.51 萬噸,國際集裝箱進出口運量 28000 標准箱。
蕪湖口岸自開放以來,始終抓好兩個文明建設,蕪湖口岸曾被授予全國共建文明先進口岸稱號。近年來,堅持開展口岸服務承諾活動,改善服務質量,提高辦事效率,樹立了良好的口岸形象。
[ 馬鞍山港口岸 ] 位於安徽省東南部,長江下游南岸,距上游漢口 685 公里,距下游南京 48 公里,境內高速公路直通滬寧 , 滬銅鐵路縱貫市區,與京滬、皖贛線相連,交通十分便捷。港區岸線順直,水流平穩,水深條件良好。馬鞍山至南京段枯水期航道水深可達 8 米以上,可以滿足 5000 噸至 10000 噸極海輪常年通航要求。已建成的港區岸線長 2300 米,可常年停靠 3000-5000 噸級的船舶。
馬鞍山港地處副熱帶季風氣候區,年平均氣溫 13.4 攝氏度。港區處於長江感潮河段,但潮位差不大。現有碼頭 9 座,泊位 13 個,港口一般碼頭泊位前沿枯水期水深 5 米以上。用於外貿碼頭 2 座( 3# 、 9# )。 3# 碼頭結構為鋼質船浮碼頭,後方堆場容量為 3.2 萬噸,年綜合通過能力為 32 萬噸; 9# 碼頭為鋼筋混凝土高框架式碼頭,碼頭全長 185 米,後方堆場容量為 14.7 萬噸。年綜合通過能力為 58 萬噸。港口現有庫場 13 處,總面積 25 萬平方米,容量達 100 萬噸。港口現有各類裝卸機械 63 台,作業船舶 5 艘,交通船 1 艘。鐵路專用線直通港區前沿,鐵路裝卸作業線 3.9 公里,具有較好的集疏運條件。馬鞍山港現有錨地 3 處,同時可錨泊 1000 噸級船舶 34 艘,年最大錨泊能力為 400 萬噸。
優越的水域通航條件和較強的集疏運能力,使馬鞍山港成為安徽省重要的東西中轉、南北集散的外貿口岸。 1981 年、 1985 年分別經國家批准為外貿運輸發貨點和裝卸點, 1990 年 10 月,國務院批准馬鞍山港為對國輪開放的一類口岸。
馬鞍山市是我國重要的鋼鐵工業基地,口岸外貿貨運以生鐵、鋼材為主。目前,馬鞍山已有外貿自營企業 7 家,形成了黑色金屬、化工、機電、服裝、針織等 18 類 130 多個品種的出口產品,遠銷至歐美、大洋洲的 28 個國家和地區。近年來,馬鞍山口岸外貿運量穩步增長,開辟有至日本、香港及東南亞地區的運輸航線。在進出口企業及口岸查驗部門共同努力下,馬鞍山口岸轉關運輸發展迅速。 2001 年,外貿進出口運量達 50.56 萬噸。
口岸開放以來,地方政府共投資 2000 余萬元,興建了 10000 余平方米的查驗辦公、生活用房。馬鞍山港監、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等口岸查驗單位已先後成立開展業務。外貿運輸代理等涉外服務企業已發展到 6 家。總投資 7000 余萬元、年吞吐能力 35 萬噸的馬鞍山港外貿碼頭已投入生產。馬鞍山口岸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已列入國家「十五」規劃。
[ 銅陵港口岸 ] 銅陵港位於皖江之中,上距安慶下距蕪湖均 100公里, 地理位置優越,水陸交通便利,是一座歷史 悠久的「江東良港」,也是省委、省政府「一線兩點 」 經濟發展戰略的交匯處。 1986 年,銅陵港被省政府批准為二類水運口岸。 1993 年 1 月,國務院批准銅陵港為對外籍輪開放的一類水運口岸。 1993 年 1 月,國務院批准銅陵港為對外籍輪開放的一類水運口岸,使皖江腹地有了一個走向世界的直接通道。
銅陵口岸現擁有碼頭 14 座,幾種有 3 座碼頭可供外輪停泊。投資近億元的件雜貨碼頭 , 可同時停泊兩艘 5,000 噸級船舶 , 年吞吐量達 60 萬噸,並建有件雜貨倉庫 2 座,集裝箱倉庫兩座,有效貨場面積 13,500 平方米,碼頭配有 40 噸級架式起重機一台, 10 噸架式起重機 2 台。銅陵口岸還擁有水、公、鐵交通運輸網路,多條鐵路專用線直通碼頭前沿,並與滬銅鐵路干線相連,銅陵長江公路大橋緊靠港區,蕪銅、合銅、黃銅、安銅等公路干線在大橋交匯。
銅陵口岸於 1994 年 11 月外籍輪開放以來,對外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完成外貿運量 100 多萬噸,集裝箱 6000 余標准箱,口岸運量躍居全省第二,有力地促進了銅陵市開放型經濟的發展。全是進出口總額有 3,000 多萬美元增加到 3 億美元,年平均增長 58% ,在全省位次由第9位上升到第 3 位,建設了發展中的銅陵口岸的勃勃生機。 2001 年,外貿進出口量達 36.53 萬噸。
銅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工作,適時提出了把銅陵建設成為「現代工貿港口城市」的戰略,籌集資金 1 億多元,用於口岸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可按基礎設施建設日臻完善,口岸查驗機構和代理、運輸服務單位功能齊全,口岸效益效能逐年得到提高。
[ 安慶港口岸 ] 是長江下游北岸以安慶港為依託的一類水運口岸。 1982 年 1985 年,被國家分別批准為國輪外貿運輸發貨點和裝卸點, 1986 年 6 月 10 日,經國務院批准為國輪外貿運輸一類口岸。 1996 年 1 月 4 日,國務院同意安慶港對外國籍船舶開放,從而掀開了安慶口岸發展史上新的一頁。
通過 10 多年的建設,安慶口岸機構健全,先後成立和組建了安慶海關、出入境檢驗檢疫、邊防、港監、船檢、引航站等綜合管理部門和查驗機構,以及外代、外運、中貨、外供、外理、港務公司、集裝箱公司、國際海員俱樂部等代理服務單位,為外貿船舶和貨物通關提供了便利條件和有力保障。
安慶口岸基礎設施完備。岸線長 12.8 公里,港區有各類碼頭泊位 60 余座 ,年吞吐能力達 1,000 多萬噸,其中外貿碼頭泊位 10 座:安慶港 3 座,安慶石化總廠油碼頭泊位 7 座。安慶港外貿碼頭中包括國際集裝箱碼頭泊位 1 座,件雜貨碼頭泊位 2 座,年吞吐能力為 62 萬噸(含集裝箱 10 萬噸)。碼頭起運設備齊全,配有 25 米 40 噸高台架式起重機、 10 噸門式起重機、 40 噸起重能力的門軌道式起重機、 15 噸門式起重機、 15 噸浮吊、 16 噸輪台吊和牽引車、叉車等,並集貨場倉庫於一體;碼頭前沿水深流緩,常年可停靠 3000-5000 噸級船舶。安慶石化總廠油碼頭泊位有萬噸級的 3 座, 5000 噸級的 3 座, 3000 噸級的 1 座,年吞吐量達 700 萬噸。碼頭附近設有儲油罐 40 座,總容量 26 萬立方米。此外,還配有罐區作業專用拖輪 3 艘。油品進出全部採用管道輸送。
安慶口岸從 1982 年外貿運輸發貨點發展到對外籍輪開放的一類口岸,從單一的水運放射到水運(班輪)、陸運(集卡車)、空運快件立體運輸網路,不僅極大地方便了外貿貨物進出口,而且改善了安慶投資環境,促進了地方外向型經濟發展。目前,全市已批准外商投資企業 310 家。 2001 年外貿供貨值已突破 20 億元人民幣。截至 2001 年底,安慶口岸共完成外貿運量 200 多萬噸,國際集裝箱運量 7000 個標箱。 2001 年,完成外貿運量 3.02 萬噸。
安慶口岸的工作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安慶外向型經濟出現了良好發展趨勢,涌現出年出口額超過 1000 萬美元的安慶石化總廠、紡織廠和桐城鴻潤城,產品全部出口的安慶鴻慶精機有限公司,以及初具規模的經濟技術開發區。目前,安慶開發區累計進區項目 259 個,投資總額達 60 億元,其中,外資項目 65 個,總投資 45256 萬美元。已領照注冊外資企業 37 家,總投資 10046 萬美元,注冊資本 6649 萬美元,外資 3687 萬美元,口岸對外向型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已經顯現。
[ 池州港口岸 ] 位於安徽長江南岸,下距銅陵上距安慶均 50 公里。池州港於居全國著名的四大佛教勝地之一的九華山約 70 公里。 1992 年 11 月省政府批准池州港開放為二類口岸。 1993 年 6 月 17 日舉行了外貿運輸首航儀式,「晴川 5 號」輪靠泊池州港,裝載 4500 噸白雲石出口日本,實現了池州口岸外貿運輸零的突破。 1994 年,又開通了直達韓國的運輸航線,拓展了方解石出口貿易。 1998 年池州港二類口岸通過國家海關總署驗收。池州口岸年進出口運量達 20 萬噸。池州口岸的對外開放為開拓池州紅茶、家用機床、煤氣儀表及冶煉產品等集裝箱出口業務創造了條件。目前,池州地區的青陽縣、貴池市共有白雲石、方解石生產礦點 48 家,年生產能力 200 萬噸。從 1993 年起,池州港務局通過多方努力,廣攬客戶,積極組織貨源,擴大外貿運量。相繼與北京中信公司、安徽五礦進出口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為供貨單位和客戶提供優質服務。池州口岸已逐步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非金屬礦產品出口基地。
口岸開放促進了池州地區對外貿易和運輸的發展,使豐富的資源轉化為出口商品。幾年來,池州口岸累計出口白雲石、方解石、棉籽等共 100 余萬噸。 2001 年,池州口岸外貿進出口運量達 18.4 萬噸。
從 1997 年開始,池州口岸在省各查驗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經國家交通部特批,先後有多艘次掛方便旗的外國籍船舶進港受載,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經濟的發展,為池州口岸進一步對外開放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池州口岸作為安徽省沿江地區唯一的經海關總署驗收合格的二類開放口岸,已列入國家「十五」口岸開放規劃。
目前,我省正在積極努力,爭取在今明兩年內,將合肥航空口岸升格為對外國 籍飛機開放的一類口岸,將池州、馬鞍山兩水運口岸升格為對外國籍船舶開放的一類口岸。
㈨ 中國和朝鮮 之間有幾個口岸
1、吉林沙坨子口岸。
位於琿春市三空子鄉鎮內,距琿春市區15公里,隔圖們江與朝鮮咸鏡北道塞別爾郡多里通檢所相對應。有公路橋連接。該口岸始建於1929年,1972年-1975年陸續健全了口岸配套機構,現為琿春市與朝鮮賽別爾郡友好往來,邊民探親和邊境貿易的主要通道。
7、吉林三合口岸。
8、吉林開山屯口岸。
9、吉林集安口岸。
10、吉林圖們口岸。
11、丹東太平灣口岸。
12、丹東公路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