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杭縣下洋鎮三聯村人口村多少
㈠ 富平縣鄉鎮有多少人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國務院的決定,中國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准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富平縣主要數據匯報如下:
一、全縣常住人口及戶籍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為743385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762451人相比,十年共減少19066人,減少2.51%。年平均減少率為0.25%。全縣戶籍人口772285人,其中男395824人,女376461人。
二、家庭戶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193171戶,家庭戶人口為685025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5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人減少0.33人。
三、性別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380206人,佔51.15%;女性人口為363179人,佔48.85%。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5.58下降為104.69。
四、年齡構成
全縣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99973人,佔13.45%;15-64歲人口為575334人,佔77.39%;65歲及以上人口為68078人,佔9.16%。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13.0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9.70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3.36個百分點。
五、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縣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30288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01708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為396151人;具有小學程度的人口為15477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1214人上升為4075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8653人上升為1368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41621人上升為53289人;具有小學程度的由36792人下降為20820人。
全縣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16017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3113人,文盲率由7.02%下降為2.15%,下降4.87個百分點。
(1)上杭縣下洋鎮三聯村人口村多少擴展閱讀
富平縣有14個鎮、2個街道辦事處、268個行政村:
1、城關街道辦(18)
褚王村(褚田村、王旦村)、蓮湖村、迤山村、集新村、連城村、尖角村、姚村村、新莊村、留招村、竇村村、謝村村、東渠村、卧龍村、肖華村、東化村、褚塬村、南韓村、向陽村
2、東華街道辦(21)
溫泉村(焦村村、嘴頭村)、牛村村、定國村、元良村、余灣村、上官村、北里村、皂角村、五星村;下廟村、舊縣村、華朱村、東新村、雙義村、何仙村、順陽村、懷陽村、閆村村(趙坡村、閆村村)、優東村(優東村、優西村)、劉坡村(頁坡村、劉坡村、楊坡村)、錦川村
3、梅家坪鎮(9)
洪水村(白馬村、洪水村)、新安村(新安村、王灣村)、十八坊村(十八坊村、赤兔村)、車家村、文昌村、五一村、北楊村、岔口村、廟溝村
4、莊裡鎮(24)
王莊村(三庄村、友誼村、王莊村)、谷張村(三條村、谷張村)、楊家村(丑家村、楊家村)、西關村(張唐村、西關村)、神芝村(鳳凰村、神芝村)、雙嶺村(元陵村、雙嶺村)、西上官村(別家村、木匠楊村、官楊村、新上官村)
庄南村、永安村、黃窯村、南午村、侯山村、庄北村、中山村、三河村、六聯村、長春村、山西村、覓子村、興武村、西呂村、園林村、東康村、鐵佛村
5、劉集鎮(15)
施家村(王家村、鹵泊村、施家村)、北甫村(高廟村、北甫村)、雙合村(永合村、二合村)、雙勝村(勝光村、雙王村)、張北村(張北村、新興村、龍泉村)、曹管村(曹管村、西胡村)、街南村、街北村、尹村村、安平村、大張村、十字村、呂當村、川河村、黃塬村
6、張橋鎮(11)
張橋村(東街村、蘇吳村)、甘井村(南坪村、甘井村)、三合村、原李村、原馬村、華張村、北庄村、鐵門村、念田村、永慶村、巨賢村
7、留古鎮(12)
留古村(街東村、街西村)、郭川村(郭喬村、南川村)、賀蘭村(賀蘭村、西河村)、惠高村(惠劉村、高堂村)、孝義村(程鄭村、孝義村)、皇甫村、三寨村、呂蘭村、汝林村、大眾村、聯合村、義合村
8、宮里鎮(14)
鳳凰村(三鳳村、鳳西村)、前進村(前進村、風口村)、雷村村(庄科村、雷村村)、橋北村、大樊村、仇石村、齊村村、董村村、北陵村、南陵村、黨溝村、溝北村、橋南村、澗頭村
9、曹村鎮(20)
大渠村(土坡村、大渠村)、周家村(賈坡村、周家村)、太白村(太白村、馬坡村)、西頭村(西頭村、寶峰村)、白廟村(白廟村、長青村、程盧村)、三合村(靳家村、杜家村
小元村)、大賈村、鄒村村、招賢村、紅河村、陵前村、尚書村、曹村村、小賈村、大王村、柴峪村、南溝村、中溝村、郭家村、東溝村
10、淡村鎮(17)
盤龍村(西盤村、東盤村)、荊山村(荊川村、荊塬村)、瓦窯村、石橋村、古西村、中合村、都村村、淡村村、禾塬村、南社村、張王村、解放村、肖郭村、教場村、亭子村、竹園村、灣渡村
11、齊村鎮(13)
文宗村(西陵村、支溝村)、董南村、澇池村、方井村、橫坡村、石科村、街子村、三合村、楊村村、安樂村、橋西村、義門村、和平村
12、薛鎮(24)
趙老峪南村(十二盤村、武嶺村、青蘭村、山橋村)、趙老峪北村(新豐村、紅火村、鐵爐村)、安黨村、雷家村、湘子村、韓村村、盤石村、灣里村、溝龍村、楊范村、宏化村
北李村、兩門村、王馬村、薛鎮村、前坡村、底店村、瓦李村、草灘村、下庄村、下溝村、康莊村、達坡村、九龍村
13、老廟鎮(17)
岳白村(岳白村、賈溝村、高原村)、峪嶺村(北峪村、清峪村、煙峪村)、萬斛村(木林峪村、三尺村、塔北村)、老廟村、蘭山村、上河村、尹家村、孟家村、河繞村、東劉村、篤祜村、曹家村、東於村、南昌村、新店村、店上村、漫町村
14、流曲鎮(22)
大崗村、梅家莊村、丈八村、東川村、流曲村、順義村、昌寧村、炭村村、由典村、簸掌村、北耕村、五里墩村、臧村村、雙楊村、南董村、太平村、孫村村、仵新村、納衣村、興戶村、軍寨村、鹵川村
15、美原鎮(16)
金粟村(金粟村、楊堯村、小峪村)、鴻雁村(鴻雁村、利惠村)、古城村(城西村、三星村)、晨光村、八聯村、趙村村、仁合村、美原村、三聯村、團結村、雷北村、澗北村、吳村村、黨里村、聯友村、盤龍村
16、到賢鎮(15)
紀賢村(紀賢村、三義村)、忽家村(姜義村、忽家村)、惠店村(惠店村、新移村)、到賢村(到賢村、西城村)、新蓋村(新合村、蓋村)、西樊村(西村村、樊家村)、東仁村、西仁村、庄鎮村、果坊村、忠惠村、小惠村、牙道村、石灰道村、田村村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富平縣
參考資料來源:富平縣人民政府-行政區劃
㈡ 你好,聽老家人在說揚州市朴席鎮三聯村沿江公路以北要拆遷是否真實
有可能的,現在有點發展的都是拆遷
㈢ 下洋鎮的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 總人口 22766 男 12073 女 10693 家庭戶戶數 5279 家庭戶總人口(總) 22722 家庭戶男 12036 家庭戶女 10686 0-14歲(總) 7676 0-14歲男 4343 0-14歲女 3333 15-64歲(總) 13250 15-64歲男 6899 15-64歲女 6351 65歲及以上(總) 1840 65歲及以上男 831 65歲及以上女 1009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2401 下洋轄下農場、村(居)委會
下洋居委會位於徐聞縣下洋鎮東南部,居於方園小區內,隸屬下洋鎮所管轄,距離下洋鎮政府300米,全村委會有6條自然村和一個居民組,其兩委會幹部5人、黨員38人、村長7人,總戶數450戶,2379人。該村委會佔地面積有240平方米,建起一幢二層340平方米的辦公樓,全村耕地總面積2521畝,水田570畝,旱坡地1951畝,按全村委會農業人口計人均1.05畝,是一個農業村委會、農業種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蘿、香蕉、甘蔗等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木麻黃、苦楝樹等,主要經濟收入是以第一產業及勞動力輸出,人均年收入1480元,居委會及各自然村用電由鎮供電系統線路供給,村內設有2台變壓器,通上電話機120戶,改廁有167戶,鎮村硬底化道路約有7.5公里,村通村公路約有7公里,水利溝渠有3公里,被評為市生態文明村有後嶺與凈坡園二個村莊,其他各自然村也形成了生態文明村的基本框架。
墩尾村委會 位於下洋鎮西南部,屬內陸村委會,距鎮墟5公里,全村共有自然村14條,總人口699戶3525人,總耕地面積6220畝,其中水旱田796畝,坡地面積5424畝,農民人均1.7畝,村兩委幹部6人,黨員51人,村委會集體經濟年收入3.7萬元,群眾人均收入1650元,群眾主要經濟作物以香蕉、菠蘿、甘蔗、良姜、番薯、水稻為主。於1999年投入資金37萬元,建起一幢三層面積560平方米的綜合式辦公樓,近幾年來,全村委會共投入資金380萬元用於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建起硬底化水泥道路15公里,建起水塔2座,創建市級生態文明村3條。
地塘村委會 系下洋鎮所管轄的十二個村委會之一,是抗日革命烈士林飛雄的故鄉,革命老區村。其位於下洋鎮的西部,距離鎮墟5公里。東鄰邊坡村委會;南鄰墩尾村委會;西靠錦和鎮那楚村委會;北毗尖嶺村委會。全村委會總人口2562人,610戶,總耕地面積4310畝,其中水旱田948畝,坡地3362畝,是典型的紅土,小丘陵狀村委會,農業主要種植水稻、菠蘿、甘蔗、木薯、青椒等農作物,人均收入1800元,村委會集體經濟主要靠村委會集體用地租賃,各自然村用電由鎮供電系統路線供給,各個自然村內設有7台變壓器,全村委現已通電、電話、改水、改廁200戶。2000年,村民集資50萬元建成村通鎮硬底化3.5公里柏油公路,村通村水泥硬底化公路5公里。
邊坡村委會 位於下洋鎮北部,隸屬於徐聞縣下洋鎮所管轄,距離下洋鎮2公里處,東接姑村村委會,南接下洋鎮,西至地塘村委會,北至尖嶺村委會。辦公樓佔地面積2.2畝,建一幢二層辦公樓,面積250平方米;全村委會有四條自然村295戶,1344人;村委會始建於1960年,全村委會總耕地面積1238畝,其中水旱田504畝,坡地734畝,按全村委會農業人口計人均0.9畝,農業主要種植有水稻、菠蘿、香蕉、甘蔗、青椒、花生等農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和苦楝樹等。就業主要是勞務輸出,人均收入1400元,村委會有集體耕地120畝,年經濟收入僅有1萬元,各自然村用電由鎮域供電系統線路供給,村內設有4台變壓器,現通電話113戶,改廁79戶,投資50萬元建水塔一座安裝自來水, 已有2條自然村214戶881人飲用自然水;投資120萬元,建硬底化水泥路2條長5.1公里,村委會通鎮已有硬底化水泥路。
姑村村委會 隸屬下洋鎮所管轄,位於下洋鎮東北部約0.8公里處。村委會一幢兩層辦公大樓180平方米,村兩委幹部共6人,村委會擁有10條自然村620戶,3320人,總耕地面積1330畝,其中水田780畝,坡地550畝,人均耕地面積0.4畝。10條自然村有7條靠近沿海地區,主要以養殖業和捕勞為主,有3條自然村發展經濟以種植北調蔬菜為主,每年人均收入1560元。從2005年,該村委會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號召,創建了生態文明村,幹部群眾齊心著手開始,創建了各自然村生態文明村,成立了文明領導小組,深入發動宣傳,編制了自然建設規劃圖,進行茅屋改造32座、改水、改廁180戶。村通鎮硬底化2公里水泥道路,村通村硬底化水泥路5公里,大力改善了村容村貌。同時,在省「一鄉一品,的資金扶持下,完成姑村南渠水利硬底化水利設施工程約1公里。
尖嶺村委會 位於徐聞縣下洋鎮東北部,隸屬下洋鎮所管轄,距離下洋鎮墟4公里,全村委會有12條自然村,其兩委會幹部6人、黨員42人、村長1 2人,總戶數786戶,3385人,村委會毗鄰東至南海,南至姑村村委會,西至地塘村委會,北至錦和鎮白茅、後灣村委會該村委會從一九七八年搬遷到此地,佔地面積有2000平方米,其初建起一幢二層280平方米的辦公樓,1 982年建築二幢一層有180平方米的敬老院平房:2005年建築一幢二層2 70平方米的新辦公樓 2007年9月建起硬底化水泥場地1000多平方米,同時也建起一座160多平方米的農貿市場鐵棚、磚切圍牆150多平方米。全村土地總面積2369畝,水田1 06 7畝,旱坡地1194畝,按全村委會農業人口計人均0.7畝,是一個農業村委會、農業種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蘿、香蕉、甘蔗等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木麻黃、苦楝樹等,主要經濟收入是以第一產業及勞動力輸出。人均年收入1650元,村委會有集體林地60畝,經濟收入低於15000元以下,村委會及各自然村用電由鎮供電系統線路供給,村內設有l3台變壓器,通上電話機180戶,改廁有295戶,其中有一個村有自來水塔水飲用。其他村飲用自家打挖淺水井水,鎮村硬底化道路約有13公里,村通村公路約有7公里,村通田公路有3公里.水利溝渠有3公里、水溝防滲有500米,生態文明村一個,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達到有480萬元,大大地改變了村容村貌。
下港村委會 地處徐聞縣下洋鎮東部沿海。是抗日戰爭時期革命老區村,距下洋鎮鎮墟1.7公里,全村委會有三條自然村:下港村、新興村、永興村;該村委會有239戶,1178人,耕地面積300畝,水田面積150畝,旱坡地150畝,林地700畝,全村委會人均收入1265元;1991年鑽一眼250米深水井,2000年投入飲水配套工程資金35萬多元,現全村委會239戶都飲上自來水,改廁111戶;2005年村委會建起一幢兩層面積280平方米的辦公樓,2002年至2007年建起了鎮通村、村通村硬底化水泥道路共8公里長,總投資200萬。改造茅草房32幢,使村的村容村貌得到大的改善,2005年被湛江市評為「新農村生態文明村」的稱號。
海星村委會 位於徐聞縣下洋鎮東南部距離下洋鎮3公里,東臨南海,南接雙溝村會,西至後村村委會,北至下港村委會,辦公佔地面積0.8畝,建起一幢一層樓,辦公樓面積150平方米。全村委會44 6戶,1922人,建於1995年,從舊址搬遷此地,隸屬於徐聞縣下洋鎮管轄,全村土地總面積337.17畝,水田157.81畝,旱坡地179.36畝,按全村委會農業人口計人均0.17畝,是一個半漁農的村委會,農業主要種植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等農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和苦楝樹等,就業主要是勞務輸出,人均收入1400元,村委會無有集體土地,村經濟收入低於1萬元如下,各自然村用電由鎮域供電系統路線供給,村內設4台變壓器,現通電話100戶,投資25萬元建水塔,已有100戶飲用自來水,鎮通村委會已硬底化水泥路3公里,村通村道7公里,現已硬底化水泥路1.2公里。
後村村委會 隸屬下洋鎮所管轄,地處於鎮墟南部三公里處,西、北靠後北村,東、南靠後南村,村委會一幢兩層辦公大樓,北邊有一座瓦房80平方米,東邊一座平樓80平方米,南邊有一座瓦房80平方米,村兩委幹部共7人。村委會擁有9條自然村,分別:後南村、後北村、後山尾村、三家村、下田村、黃塘村、武賽坑村、福場村、灣仔村。村委會總771戶,人口3231人,總耕地面積6395畝,其水田面積1751畝,坡地面積2681畝,林地面積1955畝,年人均收入1600元。近幾年來,村委會積極響應上級號召投資80萬元,建起村委會通鎮墟6公里硬底化水泥道路及村委會辦公樓兩層300平方米,大大改善了群眾出入方便及村委會辦公環境。
雙溝村委會 隸屬徐聞縣下洋鎮,現有「兩委」幹部5人,下轄雙溝、下坑兩條自然,208戶,1066人,兩條自然村均是解放戰爭革命老區村。其位於下洋鎮墟南約10公裏海濱處。東臨大海,南鄰前山鎮前海村委會,海岸線1.4公里,有高位養蝦池270多畝、海苗、蝦苗度度孵化場各1間。水旱田96畝,生產和稻穀、番薯,山林地460畝,主要種植木麻黃、桉樹等。土地貧瘠,但蘊藏著豐富的鋯鍈、金紅、鈦鐵等礦鏟資源。區域內已架通高壓照明電,通電話農戶已達60多戶,70%農戶家庭有電視機,75%農戶家庭有摩托車。村通鎮、村通村的道路已經實現水泥硬底化,總長4.1公里,有一條村莊建起文化屋、硬底籃球場。2001年前,群眾生產以捕魚為業,有機漁船40多艘,主產白鯧、馬鮫、馬鮁、黃花魚和對蝦等。效益很好,且大數群眾在八十年代建起磚瓦房。2001年後,由於捕魚效益差等原因,大部分漁民轉產轉業,到外地務工,少部分漁民改制淺海漁船,現有大機漁船3艘,小機漁船16隻。由於耕地面積人均不足0.1畝,農民收入低,人均收入只是1470元。此地群眾勤勞儉朴,善於建設各項事業和自己家園。在各級政府大力支持下,茅草房改造11座。
龍江塘村委會 是位於徐聞縣下洋鎮南部,隸屬下洋鎮所管轄,距離下洋鎮墟l l公里,全村委會有11條自然村,其兩委會幹部6人、黨員48人、村長11從,總戶數738戶,3238人。該村委會佔地面積有3300平方米,建起一幢二層180平方米的辦公樓,2005年建起一條村通鎮硬底化水泥路,2007年建起村通自然村硬底化水泥路。全村土地總面積6327畝,水田964畝,旱坡地5363畝,按全村委會農業人口計人均1.9畝,是一個農業村委會、農業種植主要有:水稻、番薯、青椒、花生、菠蘿、香蕉、甘蔗等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木麻黃、苦楝樹等,主要經濟收入是以第一產業及勞動力輸出,人均年收入1480元,村委會及各自然村用電由鎮供電系統線路供給,村內設有9台變壓器,通上電話機180戶,改廁有2 7 5戶鎮村硬底底道路約有7.5公里,村通村公路約有7公里,水利溝渠有6.5公里,市生態文明村一個,到目前為止,總投資達這到有450萬元,人人地改變了村容村貌。
小蘇村委會 隸屬下洋鎮所管轄,村委會擁有四條自然村:小蘇村、西六村、那屋村、石裂村。其位於徐聞縣下洋鎮西南部,距離下洋鎮鎮墟3.2公里。該村委會建立至今總人數1482,290戶。全村委會總土地面積2400畝,其中水旱田1050畝,坡地1350多畝,人均耕地1.62畝。農業主要種植有水稻、香蕉、菠蘿、青椒、甘蔗等農作物,經濟用林有桉樹、苦楝樹等。就業主要是勞務輸出,平均人均收入1300元。自然村用電由鎮域供電系統線路供給,每個自然村內設有一台變壓器,現已通電話132戶,改廁91戶,供水主要靠自家挖鑽小口徑井供給。近幾年,村民在縣、鎮政府新農村建設的號召中,掀起了生態文明村建設高潮,村委會集資314萬元,其中村民集資67萬元,向社會籌資247萬元,其中283萬元,建起了鎮村硬底化水泥路10.8公里和2.1公里長的環村道水泥硬底化。村委會投資10萬元開通閉路光纖和5萬元修建大蘇至西六坑全長1.5公里的水溝16萬元建設一幢二層160平方米的辦公樓,使村的村容村貌有所改善。
下洋鎮農場 現有人口361人,53戶,全場耕地面積2683畝,其中職工責任約900畝,對我承包及鎮經營面積1780多畝。全場職工耕地面積主要種植菠蘿、甘蔗、香蕉。職工人均收入年為2000元左右。
㈣ 永定縣有哪些村
2005年底,全縣共有24個鄉(鎮),其中10個鎮、14個鄉;共有279個村(居)民委員會,其中社區居民委員會18個、村民委員會261個。鳳城鎮:駐南郊,轄:東坊、南郊、西北、大洲、書院、下坑、長化、大園、東興、金鳳、龍角、仙峰、龍鳳居委會; 鳳 永定交通圖城鎮:駐南郊,轄:東坊、南郊、西北、大洲、書院、下坑、長化、大園、東興、金鳳、龍角、仙峰、龍鳳居委會; 坎市鎮:駐坎市街,轄:坎市街居委會、秀山、文館、清溪、新羅、浮山、洽溪; 下洋鎮:駐下洋,轄:陳正、東山、西山、北斗、下洋、中川、富川、覺川、思賢、東聯、沿江、下坪、大瑞、丹竹、上川、初溪、月流、三聯、廖陂、霞村; 撫市鎮:駐社前,轄社前、里興、撫溪、橋河、五聯、鵲坪、華豐、龍川、五湖、東安、中湖、基安、溪聯、貝溪、協興、中在、新民; 高陂鎮:駐睦鄰,轄:先富街居委會、富園居委會、富嶺、平在、增坑、睦鄰、上洋、西陂、北山、和興、黃田、許佳、曲峰; 湖雷鎮:駐下湖,轄:下湖、下寨、湖瑤、桐田、白崬、前坊、羅潭、石坑、淑雅、道仁、竹蘭、高石、深度、羅陂、上湖、上北、上南、增瑞、尺度、荷花、蓮塘、溪口、錦溪、象基、藩坑、弼鄱、玉文; 湖坑鎮:駐新街,轄:湖坑、西片、五黃、新街、六聯、洪坑、奧杳、山下 永定縣政區圖、吳屋、樓下、洋多、新南、南中、南江、實佳、吳銀; 培豐鎮:駐大排,轄:大排、孔夫、長流、文東、振東、文溪、上和、豐田、嶺東、洪源、東中; 龍潭鎮:駐龍潭,轄龍潭、銅聯、聯中、楓林、上西、上寨、虞溪; 峰市鎮:駐錦西,轄:峰市街居委會、錦西居委會、新坑、高山、桃泉、河頭、俄生、信美、忠信、黃石示、石示頭; 城郊鄉:駐南郊,轄:中坑、龍門、東溪、樟牛、上下斜、古一、蘭地、雙溪、三峰、古二、桃坑、彩霞、萬美、書嶺; 仙師鄉:駐仙師,轄:仙師、務田、蘭崗、九坑、西洋、書華、秀富、大阜、金寨、三壩、石鼓、恩全、錦豐、大嶺、華坊、新僑; 洪山鄉:駐田梓,轄:尚徑、下徑、上山、田梓、中村、西聯、尚賢、樟羅、撫碩; 湖山鄉:駐三來,轄:三來、賽華、里佳、桂坪、漳溪、象湖、楊山、黃坑、桂象; 岐嶺鄉:駐井下,轄:湖河、下山、井下、蒲山、龍湖、豐村、八聯、石培、中社、培上、外坑、新村、內坑、竹聯; 大溪鄉:駐太聯,轄:大溪、太聯、坑頭、黃龍、聯和、莒溪、湖背、三堂; 高頭鄉:駐高北,轄:高東、高南、高北、梅花石、大嶺下; 古竹鄉:駐古竹,轄:黃竹煙、坪洋、大德、陂子角、古竹、瑤下、溪口呂、蛟塘、田洋; 虎崗鄉:駐虎北,轄:虎東、虎北、虎西、龍溪、漢洋、城下; 堂堡鄉:駐村中,轄:河坑、村中、寶溪、蛟塘里、三堡、賽智、珠羅、石示下、香溪、下村; 合溪鄉:駐溪南,轄:王社、菜地、天豐、武北、溪南、洪教、袍山、湯湖、馬子凹、上調吳、合調、藕絲、下調吳; 金砂鄉:駐西田,轄:上金、赤竹、西田、卓坑、秀山、下金、五坑; 西溪鄉:駐富家,轄:禮田、羅坑、富家、四聯、肖地、碩傑、撫全; 陳東鄉:駐陳東,轄:岩太、石嶺、古龍、園東、蕉坑、榕蛟、陳東、高豐、城東、共星。[3] 轄區代碼鳳城鎮,代碼350822100:~001_龍角社區、~002_仙峰社區、~003_大洲社區、~004_東興社區、~005_東坊社區、~006_西北社區、~007_南郊社區、~008_書院社區、~009_下坑社區、~010_金鳳社區、~11_長化社區、~012_大園社區、~013_龍鳳社區。 坎市鎮,代碼350822101:~001_坎市街社區、~201_秀山村、~202_文館村、~203_清溪村、~204_新羅村、~205_浮山村、~206_洽溪村。 下洋鎮,代碼350822102:~201_陳正村、~202_東山村、~203_北斗村、~204_西山村、~205_下洋村、~206_中川村、~207_富川村、~208_覺川村、~209_思賢村、~210_東聯村、~211_沿江村、~212_下坪村、~213_三聯村、~214_大瑞村、~215_丹竹村、~216_上川村、~217_霞村村、~218_初溪村、~219_月流村、~220_廖陂村。 湖雷鎮,代碼350822103:~201_下湖村、~202_下在村、~203_石坑村、~204_湖瑤村、~205_桐田村、~206_白崬村、~207_前坊村、~208_羅灘村、~209_玉文村、~210_淑雅村、~211_道仁村、~212_竹蘭村、~213_高石村、~214_深度村、~215_羅陂村、~216_上湖村、~217_上北村、~218_上南村、~219_增瑞村、~220_尺度村、~221_荷花村、~222_蓮塘村、~223_溪口村、~224_錦溪村、~225_象基村、~226_藩坑村、~227_弼鄱村。 高陂鎮,代碼350822104:~001_先富街社區、~002_富園社區、~201_富嶺村、~202_平在村、~203_增坑村、~204_曲峰村、~205_睦鄰村、~206_上洋村、~207_西陂村、~208_黃田村、~209_許佳村、~210_北山村、~211_和興村。 撫市鎮,代碼350822105:~201_社前村、~202_五聯村、~203_中在村、~204_新民村、~205_撫溪村、~206_橋河村、~207_協興村、~208_里興村、~209_龍川村、~210_華豐村、~211_鵲坪村、~212_五湖村、~213_東安村、~214_中湖村、~215_基安村、~216_溪聯村、~217_貝溪村。 湖坑鎮,代碼350822106:~201_湖坑村、~202_西片村、~203_新街村、~204_五黃村、~205_六聯村、~206_洪坑村、~207_樓下村、~208_吳屋村、~209_奧杳村、~210_山下村、~211_洋多村、~212_新南村、~213_南中村、~214_南江村、~215_實佳村、~216_吳銀村。 培豐鎮,代碼350822107:~201_文溪村、~202_文東村、~203_孔夫村、~204_大排村、~205_洪源村、~206_長流村、~207_東中村、~208_振東村、~209_豐田村、~210_嶺東村、~211_上和村。 龍潭鎮,代碼350822108:~201_上在村、~202_上西村、~203_楓林村、~204_龍潭村、~205_銅聯村、~206_聯中村、~207_虞溪村。 峰市鎮,代碼350822109:~001_峰市街社區、~002_錦西社區、~201_高山村、~202_桃泉村、~203_河頭村、~205_俄山村、~206_信美村、~207_忠信村、~208_寨頭村、~209_黃寨村、~210_新坑村。 城郊鄉,代碼350822200:~201_中坑村、~202_東溪村、~203_上下斜村、~204_樟堯村、~205_蘭地村、~206_古一村、~207_雙溪村、~208_三峰村、~209_古二村、~210_桃坑村、~211_龍門村、~212_書嶺村、~213_萬美村、~214_彩霞村。 西溪鄉,代碼350822201:~201_富家村、~202_禮田村、~203_羅坑村、~204_四聯村、~205_肖地村、~206_碩傑村、~207_撫全村。 金砂鄉,代碼350822202:~201_上金村、~202_赤竹村、~203_西田村、~204_卓坑村、~205_秀山村、~206_下金村、~207_五坑村。 仙師鎮,代碼350822203:~201_仙師村、~202_華坊村、~203_恩全村、~204_務田村、~205_大嶺村、~206_蘭崗村、~207_秀富村、~208_九坑村、~209_西洋村、~210_書華村、~211_大阜村、~212_三壩村、~213_金寨村、~214_石鼓村、~215_錦豐村、~216_新橋村。 洪山鄉,代碼350822204:~201_尚賢村、~202_尚徑村、~203_下徑村、~204_上山村、~205_田梓村、~206_樟羅村、~207_中村村、~208_撫碩村、~209_西聯村。 湖山鄉,代碼350822205:~201_賽華村、~202_里佳村、~203_桂坪村、~204_象湖村、~205_楊山村、~206_黃坑村、~207_三來村、~208_漳溪村、~209_桂象村。 岐嶺鄉,代碼350822206:~201_湖河村、~202_下山村、~203_井下村、~204_蒲山村、~205_龍湖村、~206_豐村村、~207_八聯村、~208_石培村、~209_培上村、~210_中社村、~211_外坑村、~212_新村村、~213_內坑村、~214_竹聯村。 古竹鄉,代碼350822207:~201_黃竹煙村、~202_坪洋村、~203_大德村、~204_陂子角村、~205_古竹村、~206_瑤下村、~207_溪口村、~208_蛟塘村、~209_田洋村。 堂堡鄉,代碼350822208:~201_寨下村、~202_蛟塘村、~203_下村村、~204_寶溪村、~205_村中村、~206_河坑村、~207_三堡村、~208_賽智村、~209_朱羅村、~210_香溪村。 合溪鄉,代碼350822209:~201_王社村、~202_采地村、~203_藕絲村、~204_天豐村、~205_武北村、~206_溪南村、~207_袍山村、~208_洪教村、~209_合調村、~210_上調吳村、~211_下調吳村、~212_湯湖村、~213_馬子凹村。 虎崗鄉,代碼350822210:~201_虎東村、~202_虎西村、~203_虎北村、~204_城下村、~205_龍溪村、~206_漢洋村。 大溪鄉,代碼350822211:~201_大溪村、~202_太聯村、~203_坑頭村、~204_黃龍村、~205_聯和村、~206_三堂村、~207_莒溪村、~208_湖背村。 陳東鄉,代碼350822212:~201_陳東村、~202_岩太村、~203_古龍村、~204_園東村、~205_蕉坑村、~206_石嶺村、~207_共星村、~208_城東村、~209_榕蛟村、~210_高豐村。 高頭鄉,代碼350822213:~201_高東村、~202_高北村、~203_高南村、~204_大嶺下村、~205_梅花石村。[4]
㈤ 三聯村的村黨(總)支部班子成員情況及分工
序號 姓名 職務 性別 分工
1 吳健新 書記 男 負責村黨務、村務全面工作
2 吳錦新 副書記 男 負責農林水、文教宣傳工作
3 吳土波 委員 男 負責治安工作
4 羅叔照 委員 男 負責組織、文書、財務工作
5 林國勇 委員 男 負責團支部、民兵、計生工作
㈥ 三聯村的村情概況
三聯村位於增城市荔城街的西部,廣汕公路荔城大道橫跨三聯村的腹部,西出三聯直達廣州,交通便利地理位置相當優越。三聯村由隔水龍、鍾崗、隔田、蛇嶺、氹塘、鄭村、董屋7個自然村。19個合作社組成。在冊戶數972戶。人口4450人。全村總面積8.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6500畝。三聯村有山有水,環境秀美是一個人傑地 靈的好地方,早在明、清年間隔水龍自然村出現了幾個皇帝欽點的進士、解元、武狀元,在解放戰爭時期隔水龍自然村的吳介民 投身革命,解放後在黨中央任中央委員,紅旗編輯部部長等職,其子孫遍布全國各個省市,任省市的各級領導,可謂人才出眾。
近幾年來,我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了大有實力的企業家投資三聯。現在三聯辦廠的企業如榮陽鋁材、鉅溢鋼管、大欣利運動鞋業、海川達塑造品廠等57家企業已在三聯投產,極大解決了三聯村的勞動力的就業轉移。目前更具實力的「和黃」房地產將動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三聯村將更加繁榮昌盛,社區穩定,人民富裕,安居樂業的美好村莊必將實現。
㈦ 金華三姑廟村會拆遷嗎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08-05
㈧ 廣州花都區有多少鎮街村和名及人口數要最新。
花都區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的北端,東連從化,南靠廣州,西鄰三水,西南連南海,北接清遠。總面積968平方千米。總人口94.5萬人(2010年)。
新華街道
雲山居委會、新民居委會、 福寧居委會、新街居委會、紅珠居委會、商南居委會、聚賢居委會、梅園居委會、秀全居委會、培英居委會、富華居委會、寶華居委會、鳳華居委會、金華居委會、松園居委會、 紫薇西居委會、新都西居委會、海關西居委會、京華居委會、茶園南居委會、麗雅居委會、豐盛居委會、華南居委會、湖畔居委會、金聯居委會、光華居委會、天貴居委會、駿威居委會、銀菊居委會、金菊居委會、新街村、大陵村、九潭村、官溪村、大布村、樂同村、岐山村、朱村、馬溪村、田美村、公益村、三東村、蓮塘村、清布村、廣塘村、團結村、東鏡村、石塘村、東莞村、新華村、橫潭村、 五華村、三華村、大華村
梯面鎮
布嶺居委會、民安村、埔嶺村、聯豐村、聯民村、五聯村、紅山村、橫坑村、西坑村
花山鎮
兩龍居委會、東湖村、平東村、龍口村、新和村、小布村、平山村、平西村、洛場村、東華村、永明村、兩龍村、東方村、南村、鐵山村、五星村、和郁村、布崗村、永樂村、花城村、城西村、儒林村、紅群村、源和村、紫西村、福源村、獅民村
花東鎮
推廣居委會、北興居委會、洛柴崗居委會、竹湖居委會、灣弓塘居委會、楊荷居委會、莘塘居委會、半邊山港頭居委會、保良村、石角村、李溪村、鳳凰村、大塘村、永光村、七庄村、山下村、九一村、三鳳村、九湖村、天和村、高溪村、鳳崗村、南溪村、象山村、利農村、秀塘村、河聯村、塘星村、竹湖村、聯安村、珠湖村、元崗村、大東村、陽升村、九子村、農光村、七星村、楊二村、楊三村、鎮東村、北興村、大龍村、京塘村、莘田村、莘田二村、水口營村、港頭村、吉星村、四聯村、望頂村、鴻鶴村、獅前村、楊一村
炭步鎮
炭步居委會、瓦步村、鴨湖村、民主村、水口村、平嶺頭村、朗頭村、東風村、新泰村、橫崗村、步雲村、石南村、石湖村、紅峰村、社崗村、大坳村、布溪村、茶塘村、石湖山村、環山村、三聯村、華嶺村、藏書院村、大渦村、駱村、唐美村、文一村、文二村
赤坭鎮
赤坭居委會、西邊村、珊瑚村、國泰村、東升村、白坭村、心和村、白石村、連珠村、纏崗村、下連珠村、橫沙村、門口坑村、荷塘村、荷溪村、藍田村、鯉塘村、蓮塘村、瑞嶺村、竹洞村、石坑村、赤坭村、豐群村、田心村、黃沙塘村、皇母村、烏石村、劍嶺村、錦山村、集益村、楊屋村
獅嶺鎮
獅嶺居委會、旗嶺居委會、聯星村、馬嶺村、中心村、西頭村、義山村、軍田村、前進村、振興村、聯合村、合成村、益群村、東邊村、石崗村、長崗村、羅仙村、楊一村、楊二村、新揚村、旗新村、新民村、新莊村、瑞邊村、集賢村
雅瑤鎮
雅瑤居委會、岑境村、雅瑤舊村、三向村、 雅瑤新村、鄺家莊村
㈨ 無錫三聯村農家樂多少錢一個人
無錫金色山聯農家樂還是不錯的旅遊,價格比較適中,還是可以承受的,住宿一晚含三餐:周末160元,非周末150元,可以爬山,垂釣,看花,純住宿:非節假日,雙人床120元,3人床150元,節假日統一180元。